淮海战役中的一绥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6 19:23:07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60万对80万中的80万包括4、2、51、106四个军,差不多10万人马,为什么在淮海大战中按兵不动?按俺看到的历史资料来说一绥区就干了两件事,一是用三个老牌的正规军清剿游击队而且没有任何实质进展,二是将当地保安团队集中组建了106军,实际削弱了当地熟悉情况的清剿军的战斗力。而一绥区司令官周碞虽是杂牌出身,但在北伐中率夏超残部投蒋后也算是忠心耿耿,蒋对他也算得上信任和重用,以上各军也不是他的嫡系部队,貌似没有保存实力的可能。
    请大能解惑!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60万对80万中的80万包括4、2、51、106四个军,差不多10万人马,为什么在淮海大战中按兵不动?按俺看到的历史资料来说一绥区就干了两件事,一是用三个老牌的正规军清剿游击队而且没有任何实质进展,二是将当地保安团队集中组建了106军,实际削弱了当地熟悉情况的清剿军的战斗力。而一绥区司令官周碞虽是杂牌出身,但在北伐中率夏超残部投蒋后也算是忠心耿耿,蒋对他也算得上信任和重用,以上各军也不是他的嫡系部队,貌似没有保存实力的可能。
    请大能解惑!
把一绥区调去淮海战场...汤司令连守长江的兵力都没有了...
好像长江不是那么好过的,江南各类部队虽差但顶住解放军久战疲惫之师仓促进攻还是办得到的。这个理由似乎挺牵强。


杜聿明要求蒋介石增兵5个军,就包括1绥靖区的4军、51军,蒋介石答应后说5个军不行,3、2个军我想办法调,结果最后不得不说一个军也调不动,看来其中确实是有问题

杜聿明要求蒋介石增兵5个军,就包括1绥靖区的4军、51军,蒋介石答应后说5个军不行,3、2个军我想办法调,结果最后不得不说一个军也调不动,看来其中确实是有问题
国军作战四字真言 风林火山
逃跑如风,投降如林,邀功讨赏,积极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这个体现的是一个“山”字
deng1980 发表于 2012-1-29 20:56
国军作战四字真言 风林火山
逃跑如风,投降如林,邀功讨赏,积极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至少会做做样子吧
国军作战四字真言 风林火山 逃跑如风,投降如林,邀功讨赏,积极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精辟   看来国军也是熟读兵法
把最后的地方守备兵力都抽走了,解放军一个穿插就到南京对岸了
清江浦的4军是离淮海战场最近的部队,也抽不动
f22 发表于 2012-1-31 11:04
把最后的地方守备兵力都抽走了,解放军一个穿插就到南京对岸了
蒋介石舍不得南京附近的守备兵力,抽白崇禧华中的部队却非常起劲,难怪白崇禧和他处处对着干
f22 发表于 2012-1-31 11:04
把最后的地方守备兵力都抽走了,解放军一个穿插就到南京对岸了
南京的守备力量肯定够,江北的中野搞定南京还是比较困难的,其实要是常凯申像老毛一样,吸引中野兵力,在江南绕圈子,淮海那边就好办多了
莫知我名 发表于 2012-1-28 08:49
好像长江不是那么好过的,江南各类部队虽差但顶住解放军久战疲惫之师仓促进攻还是办得到的。这个理由似乎挺 ...
那就要丢掉江北,让解放军在浦口向南京叫阵!蒋有这胆量?
说来说去一个死局而已,就是怎么死而已
tigerasd 发表于 2012-2-1 12:28
说来说去一个死局而已,就是怎么死而已
确实,一绥靖区3个师投入战场,确实起不了太大作用
国民党军队的问题
不是出在兵力兵器上

所以你加4个军 8个军
最终这个政权还是要失败

顶多晚点
结局没变化
老毛就想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

国军参加中原会战
来的人越多
GCD越高兴
wxsn78 发表于 2012-2-2 00:18
老毛就想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

国军参加中原会战
那时候我军的兵力使用已经到极限了,用中野15W左右保卫黄维12W,考虑装备的问题,如果不是兵力严重吃紧是不会这样做的。
孙元良李延年两个兵团加上蒋纬国都突破不了陈赓,加多几个杂牌军能有啥作用?
f22 发表于 2012-2-2 11:41
孙元良李延年两个兵团加上蒋纬国都突破不了陈赓,加多几个杂牌军能有啥作用?
是刘汝明、李延年两个兵团,不是孙元良兵团

孙元良兵团当时被围在陈官庄,而且只有4个川军杂牌师,还不如国民党土木系一个军战斗力强
当时一绥区4个军,都是两师制;二兵团七个军,内两个是空架子,加起来一个师的兵力,另外五个中四个是三师制的嫡系,只有十二军是两师制,不过七十军还是七十二军的一个师已经丢了;七兵团五个军中俩中央军是三师制,另外三个是两师制,但那两个三师制的正好各有一个不在(一个在宿县被歼,一个在南线驻防未归建),共10个师;六兵团四个军有三个是三师制,共约11个师;八兵团俩个军六个师,但五十五军米文和师被歼,共5个师;十二兵团四个军十二个师,内八十五军一个师(MS是362师)是空架子,实际是11个师;十三兵团三个军8、9军各三个师,115军2个师,共8个师;十六兵团俩个军四个师;三绥区俩个军四个师。
以上可以看出,兵力最少的是三绥区和十六兵团,各四个师(在一起行动的);其次是八兵团五个师、一绥区、十三兵团各八个师、七兵团十个师,六兵团、十二兵团各十一个师,二兵团最多,计十三个师外加俩架子军和独立旅达到十四个师以上的样子。
以上数据纯属记忆,着急要出门了,来不及查了,有错谬的请指出来,勿怪!
以上自己更正:二兵团被灭的是十二军的一个师(就成一个了);六兵团是十个师,另有一个师未归建;七兵团有俩个师不在都是因为被灭了。
一绥区建制开完会回来补。
f22 发表于 2012-2-2 11:41
孙元良李延年两个兵团加上蒋纬国都突破不了陈赓,加多几个杂牌军能有啥作用?
要是傅作义一开始就放弃平津,归绥,张家口一线,直接南下,估计至少能够划江而治
coolhihi 发表于 2012-2-2 14:51
要是傅作义一开始就放弃平津,归绥,张家口一线,直接南下,估计至少能够划江而治
走哪条路线?
一出京津,直到徐州,全是解放区,两千里地才到徐州,国军走不了1/3就被包围了
姥姥说过清风店的事,书上也看得到,就那二百里地,罗历戎都走不到头,傅作义想走十倍的路?
一绥区的实力其实是不弱的,改绥区原有4、21、51三个军六个师,9月组建了10军3个师,另外4、2军还各增编一个师,有11个师了。
f22 发表于 2012-2-2 16:20
走哪条路线?
一出京津,直到徐州,全是解放区,两千里地才到徐州,国军走不了1/3就被包围了
姥姥说过清 ...
自然是走塘沽
coolhihi 发表于 2012-2-2 17:50
自然是走塘沽
有那么多船?而且华北的国民党军都不是最能打的精锐,辽沈、淮海一战后,国民党已经注定收不住长江了
莫知我名 发表于 2012-2-2 13:19
当时一绥区4个军,都是两师制;二兵团七个军,内两个是空架子,加起来一个师的兵力,另外五个中四个是三师制 ...
2兵团6个军,其中116军是空番号,实质的部队是5军、70军、72军、74军和12军的1个师,邱清泉兵团的4个主力军都是3个师。

13兵团2个军,都是3个师的主力部队。后期组建了64、115军,都是空架子。

16兵团有41、47、99三个军,但99军在淮海战役一开始就离开孙元良兵团的建制,孙元良兵团在战役中只有41、47两个川军,都是2个师

7兵团5个军,44军是川军,63、64军是粤军,都是2个师,25军3个师,其中1个师在宿县接受新兵,100军是3个师,但100军19师空运济南被歼后还没来得及重建。所以黄柏韬兵团名义上是12个师实际上还是10个师。

6兵团是39军、54军、96军、99军,39、96军都是2个师的,54、99军是3个师的,但99军一个师在此前郑州战役中被歼,所以李延年兵团只有9个师。

8兵团是2个军,但都是3个师,其中米文和师是淮海战役第一个被歼的师,在南线作战的时候,刘汝明兵团是5个师。

12兵团四个军都是3个师的,但其中1个师被阎锡山扣在太原作战,实际上黄维兵团只有11个师,但兵力达12万人,每个师平均1.1万人,是兵员整补最充实的。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2-2 20:35
2兵团6个军,其中116军是空番号,实质的部队是5军、70军、72军、74军和12军的1个师,邱清泉兵团的4个主力 ...
12兵团的几个军都比较充实

并且派系接近
18军 14军系出土木系同源
10军也是抗战华中战区的老部队 三者同为嫡系
只有85军稍差而已
偶想问一下,炮军80W人马包括一绥区么?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2-2 20:11
有那么多船?而且华北的国民党军都不是最能打的精锐,辽沈、淮海一战后,国民党已经注定收不住长江了
要撤当然要在淮海进行中撤,傅作义部战斗力还是挺强的,放到淮海,60万人也够共军喝一壶的了
莫知我名 发表于 2012-2-2 22:06
偶想问一下,炮军80W人马包括一绥区么?
国民党参战部队大概70万,之所以称呼80万对60万,是将3绥区4个军和另一个守备地方的66军也算进去了

因为一开始淮海战役是准备先打黄兵团,再吃连云港,然后南下两淮打一绥靖区,所以也将两淮部队算进去了
coolhihi 发表于 2012-2-3 02:17
要撤当然要在淮海进行中撤,傅作义部战斗力还是挺强的,放到淮海,60万人也够共军喝一壶的了
傅作义部队没有60万那么多,而且全身而退很难,顶多是傅作义系统3个军退绥远,李文、石觉、侯镜如3个兵团退江南,不过除非傅作义能在淮海一开始就积极拖住华北解放军,不然蒋系部队还不能轻松退江南

淮海一开始,傅作义根本不想撤,否则援救东北的62军、92军21师、85师可以直接随39、52、54军退江南,何必多此一举退天津?
coolhihi 发表于 2012-2-3 02:17
要撤当然要在淮海进行中撤,傅作义部战斗力还是挺强的,放到淮海,60万人也够共军喝一壶的了
光是把一字长蛇阵集结到塘沽就起码损失1/3兵力,等船还要花时间,到淮海时有20万人就不错了,还未必带得出多少重武器
华北底定,TG可以把东北华北兵力投入淮海,淮海我军只要拖住杜傅集团就行,到时就是150万打100万
f22 发表于 2012-2-3 09:22
光是把一字长蛇阵集结到塘沽就起码损失1/3兵力,等船还要花时间,到淮海时有20万人就不错了,还未必带得出多 ...
是啊,所以比较理想的是葫芦岛部队中原属华北的62军3个师、92军21师、85师和39、52、54军一起直接退上海,这批船只马上到塘沽接蒋系部队,平津暂由傅作义系统的35、101、104军维持,给蒋系的13、16、31、86、87、92、94这些军撤退的时间,这7个军加李文、石觉、侯镜如3个兵团靠运葫芦岛部队的船只,起码要运2趟,能运出多少,就看运气了。而且前提是傅作义在平津的3个军能拼老命为蒋系部队撤退拖住华北杨成武兵团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2-3 09:33
是啊,所以比较理想的是葫芦岛部队中原属华北的62军3个师、92军21师、85师和39、52、54军一起直接退上海, ...
而且塘沽地域狭窄,根本没有更多的永备工事容纳数十万部队,大军猬集于此只有野战工事可依靠,几十万人,日耗粮食就要百万斤,只要供不上,东北大军杀到,大炮闭上眼睛就能来回扫荡
撤走华北守军的最好时机是在1948年10月,辽沈败局已定下,但尤需之前三个月做周密准备和动员,话又说回来,有那个预见性和动员能力。国民党根本不会输掉战争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2-3 08:23
国民党参战部队大概70万,之所以称呼80万对60万,是将3绥区4个军和另一个守备地方的66军也算进去了

因 ...
三绥区4个军?哪来的?是一绥区吧?这就是我纠结的地方啊,一绥区在这80W的里面做过些什么了?难道只是凑数好听些,求个吉利?
莫知我名 发表于 2012-2-3 09:58
三绥区4个军?哪来的?是一绥区吧?这就是我纠结的地方啊,一绥区在这80W的里面做过些什么了?难道只是凑 ...
确实是1绥靖区,打错字了。好像1绥靖区就是打酱油的角色。本来粟裕打小淮海,第一阶段消灭黄兵团,第二阶段消灭连云港的李延年9绥靖区,第三阶段就是消灭两淮的1绥靖区。大概因为这个原因,所以1绥靖区也被列入80万了吧
f22 发表于 2012-2-3 09:55
而且塘沽地域狭窄,根本没有更多的永备工事容纳数十万部队,大军猬集于此只有野战工事可依靠,几十万人, ...
如果蒋介石有这个预见能力,还不如在东野打长春的时候,趁机将沈阳守军撤回锦州呢,这比1948年撤华北部队对战争结局有更大影响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2-2-3 08:26
傅作义部队没有60万那么多,而且全身而退很难,顶多是傅作义系统3个军退绥远,李文、石觉、侯镜如3个兵团 ...
问题就在傅作义不想撤,撤到江南,没了军权,他还算什么,国民党失败,就在于它其实就是个军阀混合体,一个大军阀带着一群小军阀,一旦有了什么外部压力,就相互猜忌,还能成什么事
f22 发表于 2012-2-3 09:55
而且塘沽地域狭窄,根本没有更多的永备工事容纳数十万部队,大军猬集于此只有野战工事可依靠,几十万人, ...
当然是逐步撤走,不可能几十万大军挤在那儿,等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