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真英雄,老不死的丑鬼!从利比亚战争看强击机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2:54:44









       作  者 : 灵云ら苍月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四代重歼以及歼-11BS多用途重型战斗轰炸机的等一系列新型战机的出现,众多军迷网友的目光都被国产新型飞机所吸引。一时间,“隐身、高级航电、超音速巡航、远程防区外打击”等一系列光华四射的高新技术几乎笼罩了一切,似乎这就是未来中国军用战机该走的发展方向。与此相对的,就是一些网友对一些老式战机如强-5,以及一些他所代表的传统战术尤其是近距离空中支援的排斥和批判。一时间,淘汰强击机,强击机无用的说法喧嚣直上。这就是存在很长时间的“强/攻击机无用论”。但灵云认为,这种思想非常值得商榷。在此,灵云欲以自己所知和网友们就此进行一下分析。因为灵云能力有限,所写的肯定有不足之处。还请网友们多多指教。





       强/攻击机诞生于一战,德国容克公司研制的全金属“容克JI”是公认的,世界第一种专用攻击机。强击机是中-苏等东方国家的叫法,在西方也叫攻击机。是军用飞机中最古老的机种,几乎是与制空战斗机同时诞生的。与其他机种相比,这一机型主要以机炮、炸弹和火箭弹等,从低空、超低空近距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摧毁敌方浅战术纵深内的防御工事、坦克、等重要军事目标并杀伤人员。与其他机型相比,强/攻击机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低空操纵性、安定性,而且由于在低空超低空作战,为抗对方轻型武器的打击,都有强大的装甲防护。二战开始,强/攻击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涌现出伊尔-10、“施图卡”等一系列经典机型,在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进入喷气时代后,又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机型,在历次战争中都有良好表现。但随着技术发展,强/攻击机的作用和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其实这是老话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制F-4“鬼怪”为代表,多用途战斗轰炸机开始成熟,这种战机即可以制空,又可以对地攻击,而且性价比还要更高,用途更广,一机多能”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各国空军的新宠。于是,一种看似权威的逻辑出现了。这种理论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多用途战斗轰炸机强/攻击机已经可以执行强/攻击机大多数任务。加上众多野战自行防空武器,如苏制ZSU-23-4自行高炮,以及大量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广泛服役。低空超低空近距离支援机种的生存能力受到严重挑战,强/攻击机这一机种必将被多用途战斗轰炸机取代——这就是所谓的“强/攻击机无用论”。





      实战永远是最好的解答。“强/攻击机无用论”最早就出现在西方,多用途战斗轰炸机也兴起于西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强/攻击这一机种机在西方几次险些消亡。但实战却正好相反。近年来一系列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尤其是现在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战争中,美国、俄国的两种老旧机型,及其他国家空军的强击机非但没有淡出视野,相反大放异彩。以一种非常传统的战术,在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低空、超低空近距离战场折断、支援和掩护任务。而使用的就是著名的已经服役多年的美制A-10和俄制苏-25攻击机。





      A—10“雷电”重型攻击机是目前美国空军的最重要的近距支援攻击机。目前主要在美军服役,也有少量出口。苏-25“蛙足”攻击机前苏联是为应对A-10而研制的一种中型前线强击机。与A-10不同,作为一种廉价优质的攻击机,苏-25扩散非常广泛。除苏联和他解体后分裂出的诸国外,很多国家都装备了苏-25。诞生于冷战时期,这两个家伙可以说是相伴而生的。他们的任务和设计使命也基本类似,都是主要用于摧毁坦克、装甲车群、重型防护掩体并杀伤人员等。都拥有强大的火力、坚厚的装甲,都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都放弃了高速性能,非常注重低空超低空机动性和慢速攻击性。这两型战机都是老机型。A-10于1975年开始装备部队,苏-25则是年开始服役部队。而且,他们研制初期就定位为廉价机种,因此机载设备都非常简陋。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军原先设想的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大规模重装甲集群作战已经不可能发生了。尤其随着众多先进多用途三代机如F-16等,以及众多新型空地武器的陆续服役。A—10开始变得可有可无,到1984年3月就停产。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美国就有淘汰A-10的意见。直到海湾战争,A—10才依靠自身强大的火力、稳定性和装甲防护,证明在近距离对地攻击中他是其他机型如F-16绝对无法取代的。例如在至关重要的伊拉克反装甲战中,A-10在生存能力和打击威力上,远远超过挂载30毫米航炮吊舱F-16。





      但即便如此,美国空军对于这种长相蠢笨,机载设备等也并不先进的破烂老货一直不感冒,数次企图将A—10淘汰。但结果却遭到来自陆军异常强烈的反弹!事实证明,陆军是近距离攻击机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美国陆军对这种速度并不快,但超低空慢速机动性好,载弹量大、拥有强大火力和坚固防护力的支援机型异常偏爱。在现在西方入侵利比亚战争中,已经成古董的A-10的最新改进版A-10C再度披挂上阵,成为联军对地攻击的主力机型。尤其在其他飞机如法国“阵风”等都无法作战的恶劣气象环境下,A-10和另一种AC-130是联军仅有的可用机型。A-10依仗自身厚重的装甲、刚猛的火力和优异的低空飞行性能,顶着利比亚政府军大量小口径机炮和大口径重机枪的轰击,在支援叛军攻势的近距离战场支援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苏-25是苏联时期研制的,也是目前俄军的主要对地支援飞机。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苏-25暴露出机载设备和航电过于简陋等缺陷。但更以坚固的防护力、高可靠性和强大的火力,在直接对地支援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这是其他俄制战机如苏-24等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在一些小国间的战争中更是绝对主力。因此,俄国一直没有停止苏-25的改进。美军A—10已经在1984年3月停产,可苏-25不仅没有如此,相反直到现在还在继续生产改进。虽然已经拥有了升级版苏-24和更强大先进的苏-34重型战斗轰炸机,但苏-25系列装备“标枪”雷达等新设备,并增加燃油的最新改进型苏-39“雪熊”已经开始批量服役。这说明俄国远没有放弃强击机这一机种。





      有意思的,是与国外相比,“强/攻击机无用论”在中国的市场和粉丝要强大得多。目前,中国空军只有一种强击机,这就是已经老掉牙的强-5。强-5于1968年11月开始批量生产并大规模进入中国空军服役,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役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主力对地攻击机型。强-5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主体为铝合金和高强度合金钢,部分采用了玻璃钢结构,在关键部位如油箱和座舱布置有特种高强度合金钢防弹装甲板。内部主要以机电仪表为主,包括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射击轰炸瞄准具等。大部分强-5航电系统都过于简陋。





      强-5主要执行近距离战场对地/海面目标遮断打击任务,也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固定武器为两门23毫米机炮,主要用于空战自卫,但其对地攻击明显缺乏威力。携带副油箱后,最大极限作战半径600公里;早期型号的强-5有6个外挂点,改进后的强-5M/D型则有12个外挂点,可以使用国产航空炸弹、火箭发射巢等武器,较新改进型还可以使用国产精确制导炸弹。此外还可以使用近程空对空导弹进行空战自卫。





      强-5曾经大量出口国外,是中国第一种出口的纯自主研制战斗机。在国外,换装西方现代化航电并更换新装甲的出口版强-5,在实战中如苏丹和巴基斯坦的战斗中表现非常出色。强-5在中国本土服役期间,曾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和机动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强-5这种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老式战机逐渐落后。他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航电简陋,导致没有全天候复杂环境作战能力;发动机油耗大推力小,导致航程/作战半径短和载弹量少,而且其装甲防护力不足。确实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条件下高科技战争的需求。而随着国力的强盛,以及国内军用航空技术不断发展。以进口的苏-30系列,和国产歼轰-7A“飞豹”以及歼-11BS这三种重型多用途战斗轰炸机为代表,一大批航程远、载弹量大、航电先进的新型多用途战机开始迅速大批量陆续服役。这些高新机型在性能上对强-5有压倒性优势。于是,中国国内部分军迷中关于强-5该立即退役的呼声日益增加。甚至有人将强-5描绘为“落后的象征、飞行员的活棺材”,其言论让人看后感觉大有一种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感觉。





      但与他们呼声正好相反,中国强-5不仅没有被淘汰,相反至今依然在继续发展。不仅衍生出最新的单座强-5F,而且从去年开始其双座型强教-5开始投产并批量服役。强教-5在外观上与强-5最大区别是增加了后座舱。而且与强-5相比,其高耸的类水泡形座舱盖极大的改善了飞行员视野。其他方面与单座形相差不大。航电设备进行了一定更新。灵云认为,强教-5的出现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歼教-6的彻底退役,依然大量服役的强-5飞行员的培训失去了依靠。而先进的国产新型教练机如高教-9,显然不适合这种衍生自米格-19的老机型。因此,军队迫切的实际需要催生了强教-5。





      而灵云认为,最大的原因在于,尽管强-5已经落后,但中国空军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却无法淘汰他,原因就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确实没有合适的替代者。强-5是最典型的廉价轻型前线攻击机,他执行的就是战场超低空近距离遮断打击支援使命。网友们钟情的苏-30/歼-11BS和国产歼轰-7A“飞豹”为代表的新一代重型战斗轰炸机确实先进,其性能都是强-5系列绝对无法比拟的。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需求。但这些新型战机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价格昂贵!“飞豹”在其中是价格较低的,单价也要一亿多元人民币。更先进的国产歼-11BS和进口的苏-30价格更贵!要用这些重型战斗轰炸机去替代大量强-5这无疑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显然是是不可能的。目前,国产最新型四代战斗机已经试飞,四代轻歼也呼之欲出。但是,他们昂贵的价格,以及超低空近距离战场的高危险,决定了他们很难取代专用攻击机。




      更重要的,灵云认为,这种体积庞大的、昂贵的高端重型战斗轰炸机都是各国空军绝对精华主力,数量都不是很多。因为航程远、航电先进且载弹量大突防能力强,都是搭配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做关键的“杀手锏”执行远程、大纵深长途攻击任务。而强-5和他的同类A-10、苏-25等,则是要直接去支援陆军地面部队,在低空—超低空直接攻击近距离目标。这是空军所处最危险的空域,要面临的是敌方大量、猛烈的防空火力,如重机枪、小口径机炮甚至单兵防空导弹。让昂贵稀有的苏-30和“飞豹”们,抡炸弹和火箭巢甚至机炮,在如此环境去执行强-5所执行的近距离战场支援显然是极为危险的,更是极大的浪费。而这也是目前美军的F-15E与俄国的苏-34们同样面临的窘境——他们太大太贵,确实无法取代A-10与苏-25!至于有些网友说武装直升机可以取代强击机,灵云认为更不实际。因为直升机无论在速度、航程、作战半径、载弹量还是装甲防护上,都远不如固定翼喷气式攻击机。





      而另一些中国网友坚定的认为,专用攻击机这一机种必须淘汰。例如强-5今后就完全可以诸如高教-9这样的高级教练机。而且诸位还认为,现役高级教练攻击机取代专用强/攻击机将是世界趋势。但灵云认为这几型战机都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其原因就是由强-5作战特性决定的。强-5属于一种最典型的对地攻击机,执行的是在低空、超低空的近距离战场对地攻击支援任务。在这个作战高度要面临敌方大量小口径防空兵器的攻击,这就要求战机必须具备相当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强-5早期型座舱等主要部位的装甲可以抗击14.5毫米穿甲弹,改进型强-5M/D可以抗击20毫米口径以下武器的射击。





      高教-9高级教练机直接脱胎于歼教-7,歼教-7发展自歼-7这种典型的2代机,对地攻击能力本身就不足。JL-9的改进有限,继承了歼教-7的一些不足,尤其是装甲防护能力更无法满足需要。事实上,以教练机取代专用攻击,在国外实战中已经付出惨重代价。1994年1月,阿塞拜疆在同亚美尼亚的“纳卡战争”最后阶段。为弥补苏-25数量的不足,以航校学员驾驶大批捷克斯洛伐克造L-29教练机,携带集束火箭弹和轻型航空炸弹对“拉钦走廊”的亚美尼亚军队前沿阵地和装甲集群发动了纳卡战争中空前猛烈的打击。但在超低空战场陷入亚美尼亚军队大量苏制小口径高炮和重机枪构成的密集火网。结果就是由于没有装甲防护只要被击中必死无疑,数十架L-29在被打的当场凌空爆炸!造成阿塞拜疆空军蒙受空前损失!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空军缺乏装甲的中国造K-8教练机,在攻击猛虎组织时同样被叛军以重机枪组成的火网击落多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基斯坦政府军装备的、拥有较强装甲护卫的中国造升级版强-5型攻击机。在清剿“塔利班”战斗中,巴基斯坦的一架强-5曾经被苏制14.5毫米重机枪穿甲弹轰击并命中多处,依然在完成任务后安全返回基地并被修复。而我军自己的强-5,也曾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顶着越军装备的苏制大量12.7、14.5毫米重机枪和23毫米高炮构成的的密集火网,成功的支援了我军地面部队(灵云注:特别说明,经过近年的权威资料以及研制人员披露,我军强-5确曾在边境一带参与了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因此,说79年我空军未参战是不客观的!)。





      事实证明,让教练机取代专用强/攻击机,去执行近距离战场支援任务是不现实的。A-10、苏-25和强-5能一直生存早今天并持续发展,已经证明了专用强/攻击机这一机种的极大价值。实战证明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强/攻击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对中国军队来说,在今后有效的替代强-5的机种服役前,必须对现役强-5进行改进,以使其可以满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需要。灵云认为,对强-5的改进应以已服役的、机龄和状况较新的现役战机为主,立足现有技术,尽可能的弥补起在航程、载弹量和航电系统等方面的不足(灵云注:关于强-5的改进,详细见灵云ら苍月此前的《“老不死”的小强:中、俄军演话强—5 》)。但是,作为一种已经诞生50多年的老实轻型攻击机,强-5在的落后个退休是难免的的。





      因此,未来中国军队确实有必要发展一种接替强-5的攻击机。那么,未来这种机型的发展技术重点该是什么呢?灵云认为,应该按防护力、航电系统、载弹量、航程—作战半径这一标准来发展。





      攻击机是都是在已经掌握超低空近距离战场作战,面对着大量中、小口径速射防空武器的密集轰击,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无论到任何时代,想打击敌人的前提都必须是先有效保护好自己。否则如果连命都没了还何谈杀敌呢?对任何飞行员和飞机来说,在这个枪炮织成的密集火网中,任何高科技“软防护”手段都不远如坚固的装甲来得实在!美军A-10和俄军苏-25之所以受到如此钟爱,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无不拥有强大的装甲防护力,可以有效确保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因此,中国军队未来的攻击机必须拥有强大的装甲防护能力!考虑到对方火力,灵云认为该战机的装甲要能抗击23毫米口径以下穿甲弹的轰击。目前,国内在金属和非金属装甲材料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战争中以单兵轻型便携式防空导弹为代表的新型武器大量涌现,而且开始出现轻型单兵对空探测雷达等新型探测装置。战绩必须有有效的电子/红外自卫手段,否则极易遭到敌方便携式防空导弹等武器的袭击,这是直接关系到飞行员生命安全。而单兵导弹的威力,是任何战机装甲都不可能抵御的。因此必须加装必要的全向雷达告警器、箔条/红外干扰弹投放器等。这些技术国内早已成熟,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其次是航电问题。灵云之所以将其放在第2位,就是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航电系统,战机是不可能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而且打击能力也将受到极大影响。如此,载弹量再大也是没用的。灵云认应立足于国内现有技术,坚持性能先进够用、价格合理的方针。首先是机载雷达的改进。强-5系列迄今为止在航电系统上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机载雷达。整个强-5系列中,只有早期的海军型强-5乙和中期的强-5M安装有雷达。美、俄攻击机升级中,无不安装了机载雷达。因此未来的中国攻击机必须有雷达。目前国内在战斗机用中、小型机载雷达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如新型歼-7G使用的国产新型神鹰-80小型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





      神鹰-80最大探测距离30公里,是一种工作在X波段的中等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多普勒体制火控雷,能够全天候、全高度条件下对空中目标进行搜索和跟踪,具备下视下射能力。此外还具有对地面目标精确测距、跟踪地形回避和适时地图测绘能力。可以配合数字式火控计算机精确控制机载武器的发射和投放。还具有频率捷变和多种抗干扰能力以及自动检测功能。神鹰-80全机重量只有60公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探测距离远、价格便宜的优点。经过技术改进,强化对地/海面目标精确探测能力后,完全适合换装。而L-15更是已经拥有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在雷达上已经不成问题。





      在综合航电系统如综合液晶显示系统上,国内早已成熟,如“枭龙”和“猎鹰”就都运用了“玻璃化”座舱。完全可以满足需要。需要强调一点,就是他的操纵系统必须是双套有备份的。因为如此危险的环境,必须具备好可靠性。强-5、A-10和苏-25的操纵系统都是双套并相互独立的。此外,数据链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是载弹量问题。对地攻击机,说白了就是一辆空中炸弹运输车。他的用处就是把大量弹药运到敌人脑袋上再扔下去。因此灵云认为,载弹量成为一个重要战术指标。未来的中国攻击机,其最大载弹量不应小于5吨。而这就直接牵扯到发动机问题。而且,发动机还直接关系到另一个重要战术指标,这就是航程和作战半径。强-5之所以“腿短、力气小”,最重要的就是发动机导致的。强-5使用的是涡喷-6涡轮喷气发动机,这种典型的早期涡喷发动机推力小且油耗惊人。目前,我国在军用涡扇发动机上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大推力有涡扇-10,中等推力有“天山”,是可以满足未来需要的。





      至于机载武器,现有国产空-地武器如各种口径火箭巢、普通航弹、红箭-10重型空射反坦克导弹、“雷石”系列精确制导炸弹制导炸弹、C-701近程空对地导弹和C-801改进型中程空对地导弹等空面武器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灵云认为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他必须拥有强大的机炮火力。实战证明,攻击机的大口径机炮在战斗中有重要作用。强-5两门23毫米炮在对地作战中就明显威力不足。中国下一代,最好采用国产30毫米机炮。这一口径机炮威力大,配合专用穿甲弹可以有效击毁轻装甲目标。国内已经非常成熟,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再就是速度问题。现在很多人都钟情“超音速巡航”,认为飞的越快越好。但灵云认为这恰恰是一大误区。实战证明在对地近距离支援中,超音速战机很可能连敌人还没看清就已经飞过头了,反倒不如亚音速效果好。例如中东战争中,苏联超音速的苏-22,其作战效果就不如比他落后得多的亚音速米格-17。实际上,陆军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匀速的火力支援平台。可以逐步配合地面部队,从容、均匀的将弹药洒在敌人脑袋上。而不是高速呼啸而过扔了炸弹就跑。近距离攻击中,亚音速飞机的进入、打击稳定性、持续性远远优于超音速飞机。





      接下来,谈一下隐身问题。现在很多网友追求时髦,认定下一代战机必须有隐身能力,否则就是落后的。但灵云认为,目前的隐身都是针对雷达。而攻击机都是在夺取制空权后上阵的,作战环境是超低空近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不要说雷达,就是人的肉眼都足以清晰看到目标。而打他的也不是雷达制导中、远程防空导弹,而是肉眼或光电红外装置发现、制导的高炮、机枪或轻型导弹。因此,拥有雷达隐身能力对攻击机来说没有大的实际意义。依靠隐身去侵入敌占区大纵身“踹门”,那是高技术战斗轰炸机该做的。而对于一线的陆军战士来说,他们需要的就是一辆能随时有效支援自己,拥有重甲护卫、耳聪目明且火力威猛的空中坦克!如美国陆军对A-10和中国陆军对强-5。至于攻击机有多少高科技、是否能“隐形”、能不能超音速巡航等,对前沿的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攻击机的机炮、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和炸弹,远比高科技的远程巡航导弹要实际得多!而过分追求隐身性,不仅增加成本相反还可能影响性能如载弹量。因此灵云认为,未来中国的下一代攻击机并不需要过分追求隐身能力。只要做到够用就可以。





      最后,有必要说一下中国未来下一代攻击机的部署问题。现在,强-5是属于空军的。而灵云认为,攻击机的任务极其明确,就是直接近距离支援陆军作战,最需要他的就是陆军。而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美国空军,在实战中总是要么来晚要么打的不彻底,无法及时、有效的对地面部队提供支援。其陆军始终对空军近距离战场支援表现强烈不满!其原因,就在于这是两个独立的军种,双方在信息沟通、共享和协同指挥方面,始终存在相当大的“间隙”。而这是靠任何技术都无法完全弥补的。而且事实证明,空军飞行员最不喜欢的就是攻击机,最不愿意做的就是危险的近距离对地支援。而无论各国陆军却都有这么个认知:支援自己最好、最贴心的空中力量就是——陆军航空兵!





      其实原因很简单:很多陆航飞行员本身就是跟陆军一起摸爬滚打出来的,就是陆军的“自己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陆军最需要的是什么,以及自己该怎么做。他们对陆军的感情、认知和理解是其他军种绝对无法比拟的。而且,陆航和地面部队在指挥协调上不存在间隙。而攻击机就是支援地面部队的。因此灵云认为,未来中国军队的专用攻击机,完全应该转划给陆军航空兵!





      这是因为,直升机在制空自卫和空面压制,以及飞行速度和作战半径上是远不如固定翼攻击机的。攻击机一旦在陆航服役,中国陆航将史无前例的获得自己独立自主的高速空-地打击能力,这对于正在向集团化、远程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中国陆军航空兵来说尤其重要。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摆脱目前这种对空军的高度依赖。其作战灵活性、自主性和多样性乃至作战思想都将得到本质性的提升。喷气式攻击机即可以进行传统对地支援,也可以攻击敌方直升机或无人机进行制空作战。而其双座型还可以作为指挥机,依靠数据链等指挥直升机和无人机。如此,可以和直升机以及陆航所属的中型无人侦察—攻击机一道,构成一个完整的打击网。从根本上彻底改变目前中国陆航单一的作战模式乃至作战和建军思想。中国陆军航空兵将从现在作为陆军地面部队的一支最典型的附属辅助性力量,发展为决定性的支柱性核心力量,而在目前,最好就将现役强-5在升级后直接划归陆航(灵云注:关于强-5归属陆航,详见灵云ら苍月之前的《改嫁!小强的新生:论强-5装备陆军航空兵的意义》)。





      当然,鉴于效费比问题,专门研制一种新型强/攻击机显然不划算。最合适的,就是在现有机型中选一种进行改装。灵云认为,最合适的就是L-15“猎鹰”高级教练机。首先,他是强-5老家洪都的作品,洪都的强击机技术和研制经验显然最丰富。改进对他来说技术难度很小。而且L-15的很多特性如机体结构强度大寿命长、可靠性高、维护简单方便、起飞-降落滑跑距离短、起降条件要求不高、航程远等,都非常适合改为攻击机。而且L-15是双发,而实战证明,双发攻击机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要远强于单发机。当然,L-15作为教练机,在装甲防护、航程和载弹量上显然还有一定不足。





      因此必须改进。改进措施可以大致包括:双座改单座;适当加大机身体积和重量,以容纳更多的燃油和武器载荷,比较实际的是将机长增加到约14米并适当增加翼展;加装装甲,使其重要部位如座舱、油箱等要害处可以抗击23毫米以下武器的攻击;增加一套备用操纵系统。最重要的,现在使用的AI-222-25F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4.2吨,需要提高到5吨左右以满足机体变化后的增重,并且增加载弹量。而且两台发动机间应用防弹装甲隔开以增加生存力。而现有航电系统已经足够需求。当然,必须加装必要的光电—红外探测装置,这个在强-5F上已经出现。考虑到L-15现有性能,这个改进版L-15攻击型,最大作战半径不会少于800公里;最大载弹量可以达到5吨。而且拥有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和发动机,综合性能足以超过俄制最新版苏-39“雪熊”!将成为一种非常优秀的中型攻击机,完全可以满足陆航未来需要。而且,可以作到和教练型L-15后勤保障最大的通用。



     作为一个最古老的几种,强/攻击机长的即不英俊,也远没有三代甚至四代机那些闪光的高科技,甚至因显得过于原始丑陋受尽唾骂。多年来,在多用途战斗轰炸机等“大侠”的挤对下,这个老东西几次与我们生离死别。甚至于,连武装直升机都差点压死他。但是,依靠自己强大的火力、稳定性以及无与伦比的挨打能力等英雄本色,在陆军兄弟的力挺下。在最先进的四代机即将服役时。他不仅硬生生坚持生存下来,而且明显越来越兴旺。其作用不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倒越来越优秀。灵云认为客观讲,强/攻击机最大的优点,就是作为一种平台,他完美的将新技术和廉价、实用、重火力、高可靠性和强大的防护力有机结合为一体,是真正意义上的“空中坦克”。他自身的特点以及实战需要和技术的发展,证明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强/攻击机这一独特的机种是不可能被其他机型取代的。灵云认为,在强-5日益老迈的现实下,在继续升级强-5的同时,加紧其后继的下一代国产中型喷气式专用强/攻击机的研制,对中国军队将具有巨大意义!他必将是中国军队在未来战争中绝对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者:灵云ら苍月〕








       作  者 : 灵云ら苍月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四代重歼以及歼-11BS多用途重型战斗轰炸机的等一系列新型战机的出现,众多军迷网友的目光都被国产新型飞机所吸引。一时间,“隐身、高级航电、超音速巡航、远程防区外打击”等一系列光华四射的高新技术几乎笼罩了一切,似乎这就是未来中国军用战机该走的发展方向。与此相对的,就是一些网友对一些老式战机如强-5,以及一些他所代表的传统战术尤其是近距离空中支援的排斥和批判。一时间,淘汰强击机,强击机无用的说法喧嚣直上。这就是存在很长时间的“强/攻击机无用论”。但灵云认为,这种思想非常值得商榷。在此,灵云欲以自己所知和网友们就此进行一下分析。因为灵云能力有限,所写的肯定有不足之处。还请网友们多多指教。





       强/攻击机诞生于一战,德国容克公司研制的全金属“容克JI”是公认的,世界第一种专用攻击机。强击机是中-苏等东方国家的叫法,在西方也叫攻击机。是军用飞机中最古老的机种,几乎是与制空战斗机同时诞生的。与其他机种相比,这一机型主要以机炮、炸弹和火箭弹等,从低空、超低空近距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摧毁敌方浅战术纵深内的防御工事、坦克、等重要军事目标并杀伤人员。与其他机型相比,强/攻击机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低空操纵性、安定性,而且由于在低空超低空作战,为抗对方轻型武器的打击,都有强大的装甲防护。二战开始,强/攻击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涌现出伊尔-10、“施图卡”等一系列经典机型,在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进入喷气时代后,又涌现出一大批代表机型,在历次战争中都有良好表现。但随着技术发展,强/攻击机的作用和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其实这是老话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制F-4“鬼怪”为代表,多用途战斗轰炸机开始成熟,这种战机即可以制空,又可以对地攻击,而且性价比还要更高,用途更广,一机多能”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各国空军的新宠。于是,一种看似权威的逻辑出现了。这种理论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多用途战斗轰炸机强/攻击机已经可以执行强/攻击机大多数任务。加上众多野战自行防空武器,如苏制ZSU-23-4自行高炮,以及大量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广泛服役。低空超低空近距离支援机种的生存能力受到严重挑战,强/攻击机这一机种必将被多用途战斗轰炸机取代——这就是所谓的“强/攻击机无用论”。





      实战永远是最好的解答。“强/攻击机无用论”最早就出现在西方,多用途战斗轰炸机也兴起于西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强/攻击这一机种机在西方几次险些消亡。但实战却正好相反。近年来一系列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尤其是现在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战争中,美国、俄国的两种老旧机型,及其他国家空军的强击机非但没有淡出视野,相反大放异彩。以一种非常传统的战术,在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低空、超低空近距离战场折断、支援和掩护任务。而使用的就是著名的已经服役多年的美制A-10和俄制苏-25攻击机。





      A—10“雷电”重型攻击机是目前美国空军的最重要的近距支援攻击机。目前主要在美军服役,也有少量出口。苏-25“蛙足”攻击机前苏联是为应对A-10而研制的一种中型前线强击机。与A-10不同,作为一种廉价优质的攻击机,苏-25扩散非常广泛。除苏联和他解体后分裂出的诸国外,很多国家都装备了苏-25。诞生于冷战时期,这两个家伙可以说是相伴而生的。他们的任务和设计使命也基本类似,都是主要用于摧毁坦克、装甲车群、重型防护掩体并杀伤人员等。都拥有强大的火力、坚厚的装甲,都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都放弃了高速性能,非常注重低空超低空机动性和慢速攻击性。这两型战机都是老机型。A-10于1975年开始装备部队,苏-25则是年开始服役部队。而且,他们研制初期就定位为廉价机种,因此机载设备都非常简陋。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军原先设想的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大规模重装甲集群作战已经不可能发生了。尤其随着众多先进多用途三代机如F-16等,以及众多新型空地武器的陆续服役。A—10开始变得可有可无,到1984年3月就停产。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美国就有淘汰A-10的意见。直到海湾战争,A—10才依靠自身强大的火力、稳定性和装甲防护,证明在近距离对地攻击中他是其他机型如F-16绝对无法取代的。例如在至关重要的伊拉克反装甲战中,A-10在生存能力和打击威力上,远远超过挂载30毫米航炮吊舱F-16。





      但即便如此,美国空军对于这种长相蠢笨,机载设备等也并不先进的破烂老货一直不感冒,数次企图将A—10淘汰。但结果却遭到来自陆军异常强烈的反弹!事实证明,陆军是近距离攻击机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美国陆军对这种速度并不快,但超低空慢速机动性好,载弹量大、拥有强大火力和坚固防护力的支援机型异常偏爱。在现在西方入侵利比亚战争中,已经成古董的A-10的最新改进版A-10C再度披挂上阵,成为联军对地攻击的主力机型。尤其在其他飞机如法国“阵风”等都无法作战的恶劣气象环境下,A-10和另一种AC-130是联军仅有的可用机型。A-10依仗自身厚重的装甲、刚猛的火力和优异的低空飞行性能,顶着利比亚政府军大量小口径机炮和大口径重机枪的轰击,在支援叛军攻势的近距离战场支援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苏-25是苏联时期研制的,也是目前俄军的主要对地支援飞机。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苏-25暴露出机载设备和航电过于简陋等缺陷。但更以坚固的防护力、高可靠性和强大的火力,在直接对地支援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这是其他俄制战机如苏-24等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在一些小国间的战争中更是绝对主力。因此,俄国一直没有停止苏-25的改进。美军A—10已经在1984年3月停产,可苏-25不仅没有如此,相反直到现在还在继续生产改进。虽然已经拥有了升级版苏-24和更强大先进的苏-34重型战斗轰炸机,但苏-25系列装备“标枪”雷达等新设备,并增加燃油的最新改进型苏-39“雪熊”已经开始批量服役。这说明俄国远没有放弃强击机这一机种。





      有意思的,是与国外相比,“强/攻击机无用论”在中国的市场和粉丝要强大得多。目前,中国空军只有一种强击机,这就是已经老掉牙的强-5。强-5于1968年11月开始批量生产并大规模进入中国空军服役,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役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的主力对地攻击机型。强-5为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主体为铝合金和高强度合金钢,部分采用了玻璃钢结构,在关键部位如油箱和座舱布置有特种高强度合金钢防弹装甲板。内部主要以机电仪表为主,包括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射击轰炸瞄准具等。大部分强-5航电系统都过于简陋。





      强-5主要执行近距离战场对地/海面目标遮断打击任务,也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固定武器为两门23毫米机炮,主要用于空战自卫,但其对地攻击明显缺乏威力。携带副油箱后,最大极限作战半径600公里;早期型号的强-5有6个外挂点,改进后的强-5M/D型则有12个外挂点,可以使用国产航空炸弹、火箭发射巢等武器,较新改进型还可以使用国产精确制导炸弹。此外还可以使用近程空对空导弹进行空战自卫。





      强-5曾经大量出口国外,是中国第一种出口的纯自主研制战斗机。在国外,换装西方现代化航电并更换新装甲的出口版强-5,在实战中如苏丹和巴基斯坦的战斗中表现非常出色。强-5在中国本土服役期间,曾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和机动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强-5这种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老式战机逐渐落后。他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航电简陋,导致没有全天候复杂环境作战能力;发动机油耗大推力小,导致航程/作战半径短和载弹量少,而且其装甲防护力不足。确实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条件下高科技战争的需求。而随着国力的强盛,以及国内军用航空技术不断发展。以进口的苏-30系列,和国产歼轰-7A“飞豹”以及歼-11BS这三种重型多用途战斗轰炸机为代表,一大批航程远、载弹量大、航电先进的新型多用途战机开始迅速大批量陆续服役。这些高新机型在性能上对强-5有压倒性优势。于是,中国国内部分军迷中关于强-5该立即退役的呼声日益增加。甚至有人将强-5描绘为“落后的象征、飞行员的活棺材”,其言论让人看后感觉大有一种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感觉。





      但与他们呼声正好相反,中国强-5不仅没有被淘汰,相反至今依然在继续发展。不仅衍生出最新的单座强-5F,而且从去年开始其双座型强教-5开始投产并批量服役。强教-5在外观上与强-5最大区别是增加了后座舱。而且与强-5相比,其高耸的类水泡形座舱盖极大的改善了飞行员视野。其他方面与单座形相差不大。航电设备进行了一定更新。灵云认为,强教-5的出现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歼教-6的彻底退役,依然大量服役的强-5飞行员的培训失去了依靠。而先进的国产新型教练机如高教-9,显然不适合这种衍生自米格-19的老机型。因此,军队迫切的实际需要催生了强教-5。





      而灵云认为,最大的原因在于,尽管强-5已经落后,但中国空军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却无法淘汰他,原因就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确实没有合适的替代者。强-5是最典型的廉价轻型前线攻击机,他执行的就是战场超低空近距离遮断打击支援使命。网友们钟情的苏-30/歼-11BS和国产歼轰-7A“飞豹”为代表的新一代重型战斗轰炸机确实先进,其性能都是强-5系列绝对无法比拟的。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需求。但这些新型战机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价格昂贵!“飞豹”在其中是价格较低的,单价也要一亿多元人民币。更先进的国产歼-11BS和进口的苏-30价格更贵!要用这些重型战斗轰炸机去替代大量强-5这无疑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显然是是不可能的。目前,国产最新型四代战斗机已经试飞,四代轻歼也呼之欲出。但是,他们昂贵的价格,以及超低空近距离战场的高危险,决定了他们很难取代专用攻击机。




      更重要的,灵云认为,这种体积庞大的、昂贵的高端重型战斗轰炸机都是各国空军绝对精华主力,数量都不是很多。因为航程远、航电先进且载弹量大突防能力强,都是搭配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做关键的“杀手锏”执行远程、大纵深长途攻击任务。而强-5和他的同类A-10、苏-25等,则是要直接去支援陆军地面部队,在低空—超低空直接攻击近距离目标。这是空军所处最危险的空域,要面临的是敌方大量、猛烈的防空火力,如重机枪、小口径机炮甚至单兵防空导弹。让昂贵稀有的苏-30和“飞豹”们,抡炸弹和火箭巢甚至机炮,在如此环境去执行强-5所执行的近距离战场支援显然是极为危险的,更是极大的浪费。而这也是目前美军的F-15E与俄国的苏-34们同样面临的窘境——他们太大太贵,确实无法取代A-10与苏-25!至于有些网友说武装直升机可以取代强击机,灵云认为更不实际。因为直升机无论在速度、航程、作战半径、载弹量还是装甲防护上,都远不如固定翼喷气式攻击机。





      而另一些中国网友坚定的认为,专用攻击机这一机种必须淘汰。例如强-5今后就完全可以诸如高教-9这样的高级教练机。而且诸位还认为,现役高级教练攻击机取代专用强/攻击机将是世界趋势。但灵云认为这几型战机都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其原因就是由强-5作战特性决定的。强-5属于一种最典型的对地攻击机,执行的是在低空、超低空的近距离战场对地攻击支援任务。在这个作战高度要面临敌方大量小口径防空兵器的攻击,这就要求战机必须具备相当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强-5早期型座舱等主要部位的装甲可以抗击14.5毫米穿甲弹,改进型强-5M/D可以抗击20毫米口径以下武器的射击。





      高教-9高级教练机直接脱胎于歼教-7,歼教-7发展自歼-7这种典型的2代机,对地攻击能力本身就不足。JL-9的改进有限,继承了歼教-7的一些不足,尤其是装甲防护能力更无法满足需要。事实上,以教练机取代专用攻击,在国外实战中已经付出惨重代价。1994年1月,阿塞拜疆在同亚美尼亚的“纳卡战争”最后阶段。为弥补苏-25数量的不足,以航校学员驾驶大批捷克斯洛伐克造L-29教练机,携带集束火箭弹和轻型航空炸弹对“拉钦走廊”的亚美尼亚军队前沿阵地和装甲集群发动了纳卡战争中空前猛烈的打击。但在超低空战场陷入亚美尼亚军队大量苏制小口径高炮和重机枪构成的密集火网。结果就是由于没有装甲防护只要被击中必死无疑,数十架L-29在被打的当场凌空爆炸!造成阿塞拜疆空军蒙受空前损失!





      同样情况也出现在斯里兰卡。斯里兰卡空军缺乏装甲的中国造K-8教练机,在攻击猛虎组织时同样被叛军以重机枪组成的火网击落多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基斯坦政府军装备的、拥有较强装甲护卫的中国造升级版强-5型攻击机。在清剿“塔利班”战斗中,巴基斯坦的一架强-5曾经被苏制14.5毫米重机枪穿甲弹轰击并命中多处,依然在完成任务后安全返回基地并被修复。而我军自己的强-5,也曾经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顶着越军装备的苏制大量12.7、14.5毫米重机枪和23毫米高炮构成的的密集火网,成功的支援了我军地面部队(灵云注:特别说明,经过近年的权威资料以及研制人员披露,我军强-5确曾在边境一带参与了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因此,说79年我空军未参战是不客观的!)。





      事实证明,让教练机取代专用强/攻击机,去执行近距离战场支援任务是不现实的。A-10、苏-25和强-5能一直生存早今天并持续发展,已经证明了专用强/攻击机这一机种的极大价值。实战证明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强/攻击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对中国军队来说,在今后有效的替代强-5的机种服役前,必须对现役强-5进行改进,以使其可以满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需要。灵云认为,对强-5的改进应以已服役的、机龄和状况较新的现役战机为主,立足现有技术,尽可能的弥补起在航程、载弹量和航电系统等方面的不足(灵云注:关于强-5的改进,详细见灵云ら苍月此前的《“老不死”的小强:中、俄军演话强—5 》)。但是,作为一种已经诞生50多年的老实轻型攻击机,强-5在的落后个退休是难免的的。





      因此,未来中国军队确实有必要发展一种接替强-5的攻击机。那么,未来这种机型的发展技术重点该是什么呢?灵云认为,应该按防护力、航电系统、载弹量、航程—作战半径这一标准来发展。





      攻击机是都是在已经掌握超低空近距离战场作战,面对着大量中、小口径速射防空武器的密集轰击,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无论到任何时代,想打击敌人的前提都必须是先有效保护好自己。否则如果连命都没了还何谈杀敌呢?对任何飞行员和飞机来说,在这个枪炮织成的密集火网中,任何高科技“软防护”手段都不远如坚固的装甲来得实在!美军A-10和俄军苏-25之所以受到如此钟爱,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无不拥有强大的装甲防护力,可以有效确保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因此,中国军队未来的攻击机必须拥有强大的装甲防护能力!考虑到对方火力,灵云认为该战机的装甲要能抗击23毫米口径以下穿甲弹的轰击。目前,国内在金属和非金属装甲材料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战争中以单兵轻型便携式防空导弹为代表的新型武器大量涌现,而且开始出现轻型单兵对空探测雷达等新型探测装置。战绩必须有有效的电子/红外自卫手段,否则极易遭到敌方便携式防空导弹等武器的袭击,这是直接关系到飞行员生命安全。而单兵导弹的威力,是任何战机装甲都不可能抵御的。因此必须加装必要的全向雷达告警器、箔条/红外干扰弹投放器等。这些技术国内早已成熟,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其次是航电问题。灵云之所以将其放在第2位,就是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航电系统,战机是不可能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而且打击能力也将受到极大影响。如此,载弹量再大也是没用的。灵云认应立足于国内现有技术,坚持性能先进够用、价格合理的方针。首先是机载雷达的改进。强-5系列迄今为止在航电系统上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机载雷达。整个强-5系列中,只有早期的海军型强-5乙和中期的强-5M安装有雷达。美、俄攻击机升级中,无不安装了机载雷达。因此未来的中国攻击机必须有雷达。目前国内在战斗机用中、小型机载雷达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如新型歼-7G使用的国产新型神鹰-80小型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





      神鹰-80最大探测距离30公里,是一种工作在X波段的中等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多普勒体制火控雷,能够全天候、全高度条件下对空中目标进行搜索和跟踪,具备下视下射能力。此外还具有对地面目标精确测距、跟踪地形回避和适时地图测绘能力。可以配合数字式火控计算机精确控制机载武器的发射和投放。还具有频率捷变和多种抗干扰能力以及自动检测功能。神鹰-80全机重量只有60公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探测距离远、价格便宜的优点。经过技术改进,强化对地/海面目标精确探测能力后,完全适合换装。而L-15更是已经拥有了无源相控阵雷达。在雷达上已经不成问题。





      在综合航电系统如综合液晶显示系统上,国内早已成熟,如“枭龙”和“猎鹰”就都运用了“玻璃化”座舱。完全可以满足需要。需要强调一点,就是他的操纵系统必须是双套有备份的。因为如此危险的环境,必须具备好可靠性。强-5、A-10和苏-25的操纵系统都是双套并相互独立的。此外,数据链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是载弹量问题。对地攻击机,说白了就是一辆空中炸弹运输车。他的用处就是把大量弹药运到敌人脑袋上再扔下去。因此灵云认为,载弹量成为一个重要战术指标。未来的中国攻击机,其最大载弹量不应小于5吨。而这就直接牵扯到发动机问题。而且,发动机还直接关系到另一个重要战术指标,这就是航程和作战半径。强-5之所以“腿短、力气小”,最重要的就是发动机导致的。强-5使用的是涡喷-6涡轮喷气发动机,这种典型的早期涡喷发动机推力小且油耗惊人。目前,我国在军用涡扇发动机上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大推力有涡扇-10,中等推力有“天山”,是可以满足未来需要的。





      至于机载武器,现有国产空-地武器如各种口径火箭巢、普通航弹、红箭-10重型空射反坦克导弹、“雷石”系列精确制导炸弹制导炸弹、C-701近程空对地导弹和C-801改进型中程空对地导弹等空面武器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灵云认为有一点需要强调,就是他必须拥有强大的机炮火力。实战证明,攻击机的大口径机炮在战斗中有重要作用。强-5两门23毫米炮在对地作战中就明显威力不足。中国下一代,最好采用国产30毫米机炮。这一口径机炮威力大,配合专用穿甲弹可以有效击毁轻装甲目标。国内已经非常成熟,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再就是速度问题。现在很多人都钟情“超音速巡航”,认为飞的越快越好。但灵云认为这恰恰是一大误区。实战证明在对地近距离支援中,超音速战机很可能连敌人还没看清就已经飞过头了,反倒不如亚音速效果好。例如中东战争中,苏联超音速的苏-22,其作战效果就不如比他落后得多的亚音速米格-17。实际上,陆军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匀速的火力支援平台。可以逐步配合地面部队,从容、均匀的将弹药洒在敌人脑袋上。而不是高速呼啸而过扔了炸弹就跑。近距离攻击中,亚音速飞机的进入、打击稳定性、持续性远远优于超音速飞机。





      接下来,谈一下隐身问题。现在很多网友追求时髦,认定下一代战机必须有隐身能力,否则就是落后的。但灵云认为,目前的隐身都是针对雷达。而攻击机都是在夺取制空权后上阵的,作战环境是超低空近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不要说雷达,就是人的肉眼都足以清晰看到目标。而打他的也不是雷达制导中、远程防空导弹,而是肉眼或光电红外装置发现、制导的高炮、机枪或轻型导弹。因此,拥有雷达隐身能力对攻击机来说没有大的实际意义。依靠隐身去侵入敌占区大纵身“踹门”,那是高技术战斗轰炸机该做的。而对于一线的陆军战士来说,他们需要的就是一辆能随时有效支援自己,拥有重甲护卫、耳聪目明且火力威猛的空中坦克!如美国陆军对A-10和中国陆军对强-5。至于攻击机有多少高科技、是否能“隐形”、能不能超音速巡航等,对前沿的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攻击机的机炮、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和炸弹,远比高科技的远程巡航导弹要实际得多!而过分追求隐身性,不仅增加成本相反还可能影响性能如载弹量。因此灵云认为,未来中国的下一代攻击机并不需要过分追求隐身能力。只要做到够用就可以。





      最后,有必要说一下中国未来下一代攻击机的部署问题。现在,强-5是属于空军的。而灵云认为,攻击机的任务极其明确,就是直接近距离支援陆军作战,最需要他的就是陆军。而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美国空军,在实战中总是要么来晚要么打的不彻底,无法及时、有效的对地面部队提供支援。其陆军始终对空军近距离战场支援表现强烈不满!其原因,就在于这是两个独立的军种,双方在信息沟通、共享和协同指挥方面,始终存在相当大的“间隙”。而这是靠任何技术都无法完全弥补的。而且事实证明,空军飞行员最不喜欢的就是攻击机,最不愿意做的就是危险的近距离对地支援。而无论各国陆军却都有这么个认知:支援自己最好、最贴心的空中力量就是——陆军航空兵!





      其实原因很简单:很多陆航飞行员本身就是跟陆军一起摸爬滚打出来的,就是陆军的“自己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陆军最需要的是什么,以及自己该怎么做。他们对陆军的感情、认知和理解是其他军种绝对无法比拟的。而且,陆航和地面部队在指挥协调上不存在间隙。而攻击机就是支援地面部队的。因此灵云认为,未来中国军队的专用攻击机,完全应该转划给陆军航空兵!





      这是因为,直升机在制空自卫和空面压制,以及飞行速度和作战半径上是远不如固定翼攻击机的。攻击机一旦在陆航服役,中国陆航将史无前例的获得自己独立自主的高速空-地打击能力,这对于正在向集团化、远程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中国陆军航空兵来说尤其重要。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摆脱目前这种对空军的高度依赖。其作战灵活性、自主性和多样性乃至作战思想都将得到本质性的提升。喷气式攻击机即可以进行传统对地支援,也可以攻击敌方直升机或无人机进行制空作战。而其双座型还可以作为指挥机,依靠数据链等指挥直升机和无人机。如此,可以和直升机以及陆航所属的中型无人侦察—攻击机一道,构成一个完整的打击网。从根本上彻底改变目前中国陆航单一的作战模式乃至作战和建军思想。中国陆军航空兵将从现在作为陆军地面部队的一支最典型的附属辅助性力量,发展为决定性的支柱性核心力量,而在目前,最好就将现役强-5在升级后直接划归陆航(灵云注:关于强-5归属陆航,详见灵云ら苍月之前的《改嫁!小强的新生:论强-5装备陆军航空兵的意义》)。





      当然,鉴于效费比问题,专门研制一种新型强/攻击机显然不划算。最合适的,就是在现有机型中选一种进行改装。灵云认为,最合适的就是L-15“猎鹰”高级教练机。首先,他是强-5老家洪都的作品,洪都的强击机技术和研制经验显然最丰富。改进对他来说技术难度很小。而且L-15的很多特性如机体结构强度大寿命长、可靠性高、维护简单方便、起飞-降落滑跑距离短、起降条件要求不高、航程远等,都非常适合改为攻击机。而且L-15是双发,而实战证明,双发攻击机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要远强于单发机。当然,L-15作为教练机,在装甲防护、航程和载弹量上显然还有一定不足。





      因此必须改进。改进措施可以大致包括:双座改单座;适当加大机身体积和重量,以容纳更多的燃油和武器载荷,比较实际的是将机长增加到约14米并适当增加翼展;加装装甲,使其重要部位如座舱、油箱等要害处可以抗击23毫米以下武器的攻击;增加一套备用操纵系统。最重要的,现在使用的AI-222-25F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4.2吨,需要提高到5吨左右以满足机体变化后的增重,并且增加载弹量。而且两台发动机间应用防弹装甲隔开以增加生存力。而现有航电系统已经足够需求。当然,必须加装必要的光电—红外探测装置,这个在强-5F上已经出现。考虑到L-15现有性能,这个改进版L-15攻击型,最大作战半径不会少于800公里;最大载弹量可以达到5吨。而且拥有更先进的航电系统和发动机,综合性能足以超过俄制最新版苏-39“雪熊”!将成为一种非常优秀的中型攻击机,完全可以满足陆航未来需要。而且,可以作到和教练型L-15后勤保障最大的通用。



     作为一个最古老的几种,强/攻击机长的即不英俊,也远没有三代甚至四代机那些闪光的高科技,甚至因显得过于原始丑陋受尽唾骂。多年来,在多用途战斗轰炸机等“大侠”的挤对下,这个老东西几次与我们生离死别。甚至于,连武装直升机都差点压死他。但是,依靠自己强大的火力、稳定性以及无与伦比的挨打能力等英雄本色,在陆军兄弟的力挺下。在最先进的四代机即将服役时。他不仅硬生生坚持生存下来,而且明显越来越兴旺。其作用不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倒越来越优秀。灵云认为客观讲,强/攻击机最大的优点,就是作为一种平台,他完美的将新技术和廉价、实用、重火力、高可靠性和强大的防护力有机结合为一体,是真正意义上的“空中坦克”。他自身的特点以及实战需要和技术的发展,证明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强/攻击机这一独特的机种是不可能被其他机型取代的。灵云认为,在强-5日益老迈的现实下,在继续升级强-5的同时,加紧其后继的下一代国产中型喷气式专用强/攻击机的研制,对中国军队将具有巨大意义!他必将是中国军队在未来战争中绝对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者:灵云ら苍月〕
貌似~那个啥教练机可以改
怎么不发空军版。。
说得非常好,武器合用与否需要用国情判断。中国的大幅员,大兵团作战,绝对的数量和火力强度是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就如导弹比火箭炮强,但不能因此淘汰火箭炮,一样道理
你拿强击机砸小国没问题,你让老美拿a10砸兔子试试?
楼主有一点没搞清楚,跟没有防空能力的游击队打仗和跟军事强国正规军打仗对飞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标题应该改下,强5相比歼5 6  7甚至八爷来说,都要漂亮的多,怎么会是丑鬼
L-15改强击机的工作量,小于当年J-6改Q-5的工作量,完全可行。但楼主有3个指标太高了,全部达到,L-15改的空重会接近8吨,最大起飞重量接近15吨。

1.载弹量没有必要苛求5吨,最多11个挂架,以火箭发射巢、C-701、3-4联装的地狱火级反坦克导弹等弹药为主,再加上适量的副油箱,3.5吨的载弹量虽然不够完美,但作为轻型强击机兼轻型轰炸机还是够了。不值得为这个很少用的上,且有上千架战斗轰炸机可用的轰炸任务,再增加L-15改的改装难度。

2.长度增加到14米,就要增加9% 1.7米的长度,幅度太大,L-15那个钛合金整体框架,必须重新设计才能满足强度需要。其实只需要增加60厘米,再加条背脊,就可以增加近1吨的内部燃油,2.5吨内部载油量也可以满足需要。

3.防23毫米高炮的装甲,装在座舱和发动机段就够了,轻型强击机不能把防护指标和A-10看齐,机翼油箱飞到战场就空了,不必上装甲,机身装甲只要能防高射机枪、导弹碎片就够了。

这3个指标降下来,才可以把最大起飞重量控制在13吨左右。

支持。

不过,从兔子的未来作战思想和对象上看,将来是不需要了,近期还是有必要多一手。囊中欠金,所以只好这样了。
中国跟美国开战那是天雷勾地火的灭世之战,很难发生的。西亚,东亚,南亚,对付毒贩,跟小国却是实实实在在的问题,所以5爷的后续机型还是很需要的。
把K8放大,加装甲,换发动机。做成教练攻击机
L15改将会是小强的接班人~~
还是从头研制好的吧,一则目标明确,能保证做出来的飞机最符合要求;二则也能锻炼设计队伍;三则有利于飞机制造行业发展;四则利于飞行员梯队培养,亚音速飞机飞行员相对易于培养且战时转制空培训相对容易
山鹰是目前最佳的改强击机对象
支持原创
不过这肯定跟兔子的长期战略发展思路有关
如果保留小强且继续改进,或者是继续发展新一代的小强,那么表示兔子预期跟某些3,4流小国有潜在冲突
如果只保留而不改进,发展新一代的,则表示兔子根本不理会某些宵小,就算有冲突,直接灭了
其实买苏-25也不错么~
LZ有几个观点不能苟同:
1.空军参加对越作战就不说了。
2.强击机归陆航,看上去很美,但是考虑到空中航路规划,敌我识别,战斗机配合掩护等问题,从美国空军的经验看还是放在空军比较合适。除非是像OV-1,OV-10这样的飞机可以给陆航。
实在点,买苏-25回来山寨一下吧。
以后存在用无人机替代的可能性。
L15不适合做攻击机的活,它的身子骨不够结实。
云山雾罩种茶人 发表于 2012-1-23 11:20
中国跟美国开战那是天雷勾地火的灭世之战,很难发生的。西亚,东亚,南亚,对付毒贩,跟小国却是实实实在在 ...
5爷的低空低速性能不太适合干这种工作,航程也不足。
相比之下,倒是OV-10不错
zhaoqingtv 发表于 2012-1-23 11:56
把K8放大,加装甲,换发动机。做成教练攻击机
那不就是l-15嘛
roytest001 发表于 2012-1-23 10:50
你拿强击机砸小国没问题,你让老美拿a10砸兔子试试?
未来20年内跟老米直接对抗的几率大,还是同小国发生冲突的几率大?


适当加大机身体积和重量。。。。。。将机长增加到约14米并适当增加翼展;加装装甲,使其重要部位如座舱、油箱等要害处可以抗击23毫米以下武器的攻击;增加一套备用操纵系统。。。。。。增加载弹量。而且两台发动机间应用防弹装甲隔开以增加生存力。。。。。。必须加装必要的光电—红外探测装置-------------凌云你要增重多少?这个需要具体计算可行性。

也许,
用无人机取代强五配置陆军,从指挥体系的简化、指挥效率的提高上说,更好。



也就是,同装甲兵、炮兵、陆航一样,增加陆军的无人机编制------“陆军无人机营/连”。

适当加大机身体积和重量。。。。。。将机长增加到约14米并适当增加翼展;加装装甲,使其重要部位如座舱、油箱等要害处可以抗击23毫米以下武器的攻击;增加一套备用操纵系统。。。。。。增加载弹量。而且两台发动机间应用防弹装甲隔开以增加生存力。。。。。。必须加装必要的光电—红外探测装置-------------凌云你要增重多少?这个需要具体计算可行性。

也许,
用无人机取代强五配置陆军,从指挥体系的简化、指挥效率的提高上说,更好。



也就是,同装甲兵、炮兵、陆航一样,增加陆军的无人机编制------“陆军无人机营/连”。
为原创顶一个,虽然我看的云里雾里
苏-24好像跟苏-25没关系吧?
美国陆军曾放下狠话,如果空军退役A10,那么陆军将重新组建自己的固定翼飞机部队。
说白了,脏活儿必须有人干,在人工智能进展不明朗的前提下,自然需要强击机
不过,L15改装似乎还是贵了,不如新型山鹰为基础吧
空军高层的不换人,强击机就木有可能
他们只要歼星舰,连豹子都看不上眼,还用说强击机?
俺觉得楼主忽略了无人机的发展

拿L15改进成强击机不太适合吧,我认为无人版的OV10比较适合,强调低空低速性能,具备简易跑道短距起降能力,要害位置能抵御小口径高炮。归属我也认为划到陆军比较适合,装备尽量和WZ10通用,以减轻后勤压力,例如发动机可以使用由涡轴9发展来的涡浆,机炮使用和WZ10一样的23弹等等。
中华海帝 发表于 2012-1-23 13:51
说白了,脏活儿必须有人干,在人工智能进展不明朗的前提下,自然需要强击机
不过,L15改装似乎还是贵了,不 ...
JL-9的低空性能比J-7EB只是稍好一点,后者在珠海的表演你也看了,和L-15差了一个档次。
ion 发表于 2012-1-23 14:23
拿L15改进成强击机不太适合吧,我认为无人版的OV10比较适合,强调低空低速性能,具备简易跑道短距起降能力, ...
无人机人工智能还很遥远,遇到敌人防空火力攻击,如何规避?数据链被干扰后又如何自主、正确、准确的识别和攻击目标?
没证据说强5参加过对越作战吧
五维一体战 发表于 2012-1-23 16:23
无人机人工智能还很遥远,遇到敌人防空火力攻击,如何规避?数据链被干扰后又如何自主、正确、准确的识别 ...
并不十分遥远,大概10年之后吧,量子保密通讯成熟了,人工智能+指令遥控就可以了。操作等级分为4个:LV3:自律操作;LV2:指令操作;LV1:遥控操作;LV0:中断操作;等级的数字越小权限越高,高权限的操作能覆盖低权限的操作。
好帖啊,厉害
A-10就是一款固定翼版的 阿帕奇。
莫问知否 发表于 2012-1-23 13:38
苏-24好像跟苏-25没关系吧?
灵云本来就是说的没关系啊,24,34不能取代25.
强5什么时候参加了对越作战?还有,11bs是战轰?攻击机目前就是对XJ那边的KB分子和猴子有点用,武直也能完成这些任务,其他国家敢大摇大摆的上攻击机?
支持楼主原创
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单独开发一款强击机的,虽然占用了经费,但是效费比很划算
  强五长得很帅气,一点都不丑。
拉到吧,利比亚的导弹防空系统就是架子刷漆,换个防空能力强点的国家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