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国制造业有哪些世界第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3:09:12
数据:中国制造业有哪些世界第一

2011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是“中国制造”喜忧参半的年份。年初的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一喜讯还没有散开,沿海地区就传来“美国制造”正回迁本土的消息,中国似乎又面临“制造业撤离”的风险。

    业内人士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高、中、低端产业链条相对比较完善的少数国家,过去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主要是承接世界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结果,今后则必须在高端制造领域确立地位,否则“从前取得的成就也可能失去”。

    “世界第一”的喜与忧

    据美国研究机构HIS测算,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而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美国从1895年一直保留至2009年。

    也有论者引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发现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为1.78万亿美元。

    无论怎么说,单就数据而言,制造业在产值上超过了美国,这对中国人是个喜讯。许多分析人士称之为“历史性的超越”。事实上,中国在1830年代制造业产值曾占全球的30%,但随后爆发的鸦片战争,却将该成就打入谷底,到1900年,这个份额降至仅大约6%。之后,中国用了100多年来实现追赶。  

    其实,有更详尽的数据可以佐证中国制造能力“第一”是名副其实的。

    比如,从基础工业数据看,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6.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超过第2至第20名的总和;水泥产量18.6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60%;电解铝1565万吨,占世界总量65%;精炼铜产量占世界24%,而消费量占世界一半;煤炭产量3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化肥产量占世界35%,化纤产量占世界42.6%;玻璃产量占世界50%。除了石油、乙烯,中国的基础工业产能大多名列前茅。

    在具体产品上,中国的成绩单同样出众——汽车产量1826.47万辆,超过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25%;船舶产量占世界41.9%;工程机械占世界43%。中国还为世界生产了68%的计算机、50%的彩电、65%的冰箱、80%的空调、70%的手机、44%的洗衣机、70%的微波炉和65%的数码相机……有趣的是,随着黄金投资热在中国兴起,2010年中国还生产了340吨黄金,排名世界第一。

    不过,中国庞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探讨。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土地、原材料和人工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很多人对“中国制造”能否保持既有优势表示担忧。

    据报道,一些零散的“外资”撤离现象确有发生。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准备在美国本土制造某些汽车零部件,此前中国是他们建新工厂的首选。美国ATM(银行柜员机)供应巨头NCR,已经把部分ATM的生产从中国移回美国。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也准备“回家”建厂,以此为本土创造就业岗位。

    在珠三角地区,一家生产高端棒球碳纤维的美国企业准备迁回本土。而高端耳机制造商Sleek Audio,则要从东莞撤走。研究者就此分析,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出现新的特征,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业“转移”之风似乎悄悄刮来。

    HIS也称,美国大可不必对失去“第一”过于悲观。因为,美国拥有巨大的劳动生产率优势,体现于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在2010年的制造业产出仅略低于中国,但美国制造业只有1150万工人,而中国制造业雇用了1亿人。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产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企业的中国子公司”。

    广东省经贸厅的一位知情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其国内产业结构,探索实体经济再振兴道路,鼓励高端制造业留在国内,甚至从国外向国内回流。”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甚至预测,将有15%针对北美市场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967家,同比下降5.2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5.45亿美元,同比下降14.42%。不过,这种下降并不足为虑。因为同时,前8个月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4496家,同比增长8.6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69.7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2%。欧盟27国对华投资也保持增速。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没忘了提示,“2010年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也还只是西欧国家的25%;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预计到2015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将达到西欧劳动力成本的38%。但这一增长还不足以形成转折点。”

    华南美国商会发布的《2011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称,75.1%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的主要业务转为向中国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不再向国外出口,而在2003年该数字不到24%。因此,美资企业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仍是主流。

    该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对媒体称,中国迁移到其他低成本区域的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力密集、低技术含量、高耗能的产品再加工制造业,通常对环境影响较大,“迁离中国也是件好事”。

    “中国制造”的得与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对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产业市场份额及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中国同样位居全球首位。

    但是,发布方反而更多谈到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中国制造”面临资源环境和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甚至有“去制造业”或“去工业化”的恶性循环倾向。

    温州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曾靠制造业迅速崛起的地区,因为遇到产业升级的“天花板”,反而落入融资泡沫的陷阱中。

    事实上,“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所遇到的难题,远远比那些简单的数字更复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江涌认为,中国制造在巨大的成就背后,也付出了惊人的代价。英、美、日在充当“世界工厂”角色的时候,基本掌握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国际资源充足而廉价。“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是建立在每桶只有几美元的廉价石油基础上的。而中国却遇上了油价从每桶几十美元飙升至一百几十美元的时代,油价高企成为常态。

    另外,中国在铁矿石贸易的谈判中,总是被资源垄断巨头联手盘剥,导致目前中国钢铁业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威胁。

    再有,入世以来,“中国制造”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头号目标。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全球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案件涉及中国。

    江涌称,在国际竞争中角逐,昔日作为“世界工厂”的英、美、日等国处于国际分工链的高端,拥有近乎傲视群雄的地位。然而,今日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中国,不仅需要“瞻前”,而且还要“顾后”,前面有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与技术鸿沟,后面则有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低成本地区的“追兵”。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帆表示,当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是粗放型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低价格和数量推动,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小,缺少名牌。而越是这种低端状态,越容易受到挑战。

    目前,中国制造在关键生产环节与核心部件上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10年,有的落后20~30年。

    比如,即便在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上,中国制造面临“初加工能力过剩,深精加工能力不足”、“高附加值最终产品少、出口产品以量取胜”等问题。

    再比如,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只有15%~20%的设备属国际先进水平。宝钢、鞍钢、首钢和武钢四大集团,销售额的总和只有新日铁的63%。

    杨帆称,反映一国制造业能力的关键是国家设备(装备)制造业。但受到外资和进口设备的严重冲击,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有2/3依靠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是进口的。

    他认为,从一般劳动密集型升级到熟练劳动、资本密集,再到技术密集,中国在产业升级路径上继续发挥比较优势,但目前“遇到国际资本的技术品牌垄断”。“我们通过对中国7个产业(程控交换机、数控机床、芯片、软件、钢铁工业、轿车)的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发现,合资外方给我们的技术,总是成熟期、开始衰退的技术”,因此,“以市场换技术,很难培养自主开发能力”。

    “中国制造”的得与失,要放在全球经济格局中观察,这甚至不仅仅是中美两国之间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贾根良认为,金融危机爆发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经济是垄断在跨国公司手中的,它通过“两头通吃”的方式,把绝大部分收益都集中在垄断资本手中:一方面,跨国公司以“卖主垄断”排除了在最终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另一方面,它同时在生产者市场上创造了“买主垄断”,迫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产品不断被压低。

    这个循环的结果是:技术进步的成果基本上都以利润形式,转移到世界经济中作为“中间商”的跨国公司手中,这不仅没有增加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真实购买力,也导致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农民收入长期停滞甚至下降。这意味着,“中国制造”虽然干了很多活儿,但中国劳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收入。

    他说:“跨国公司不仅造成了发展中国家,而且造成发达国家的内需严重不足,是资本与劳动之间收入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重要成因。”

    只有“血拼科研”,才能掌握未来

    对任何国家来说,真正的财富创造要靠制造业。

    江涌认为,美国制造业虽然仍很强大,但从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他们的社会精英都活跃在咨询、会计、金融、企业并购和媒体等部门,而技术创新缺乏人才储备,工程师们被边缘化,使得制造业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而导致“生产力日趋萎缩、科技创新日趋衰弱、经济引擎日趋乏力”。这样,泡沫化的经济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可以赚大钱、赚快钱”,从事制造业的人,纷纷“弃实务虚”,直接去搞“以钱生钱”的资本游戏。

    这正是“中国制造”需要严加防范的“腐朽”倾向。

    杨帆也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是能够控制住房地产泡沫,使过剩资本和产业资本能够用于技术进步,而不是进入泡沫经济。

    他表示,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中后期阶段,有庞大的投资需求,钢产量是主要标志,从1949年3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6亿吨,而美国一直在1亿吨徘徊。但中国钢铁存量只有美国的50%,数年之后存量赶上美国,钢产量和经济速度都会降低。

    “说中国经济速度逐年下降并没有错,但这是与经济结构调整、效益和质量提高同时进行的,并不意味着经济有问题,”杨帆说,“相反,速度不下来,结构不改善,才是问题;泡沫经济崩溃使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突然下降,才是大问题。”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殷醒民认为,虽然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制造业追赶美国的速度很快,不过从劳动生产率(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上看,中国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5。这主要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

    其实,就产值规模来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商并不稀奇,关键在于技术水平及相应的利润分配,“中国制造”远远达不到“美国制造”的地位。这个结论,只要看看苹果手机的产业链分布就很清楚了。

    “中国制造”不能被世界第一的虚名所累。 从1990年代IT产业革命开始,美国的确让出了利润越来越低、竞争力越来越差的中、低端制造业,但是在能够获取最大化利润的高端技术、专利、军工、标准、品牌、设计等领域,“美国制造”还是留在了本土。今年以来,所谓“美国制造”回流,也多是高端技术、高利润制造业。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宋晓军称,“通俗地说,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主要在于他是全能选手,而其他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多多少少都有点儿残疾。”他认为,这也决定了中国这名选手,要完成的技术动作,“难度系数”最高,所以必须“血拼科研”!

    杨帆说,“有人反对自主开发,理由是投资太大,不如合资,实际上中国在开发方面很有优势”。据他调研,蜂窝式移动电话国外开发用8亿美元,中国用7000万元人民币;国外开发程控交换机用1亿美元,中国用1000万元人民币;“长三甲”火箭开发费用,中国也为国外的几十分之一。

    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力资本费用低和“后发比较优势”,应该体现在技术和研发层面。中国必须在以国防产业为核心的“超级产业”下大功夫,包括核、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

    他表示,中国制造可以走“两条并行不悖的道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速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同时,利用国家力量支持大企业,长期扶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战略产业。





http://www.ce.cn/macro/more/201112/27/t20111227_22951525.shtml数据:中国制造业有哪些世界第一

2011年12月27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是“中国制造”喜忧参半的年份。年初的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一喜讯还没有散开,沿海地区就传来“美国制造”正回迁本土的消息,中国似乎又面临“制造业撤离”的风险。

    业内人士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制造业高、中、低端产业链条相对比较完善的少数国家,过去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主要是承接世界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结果,今后则必须在高端制造领域确立地位,否则“从前取得的成就也可能失去”。

    “世界第一”的喜与忧

    据美国研究机构HIS测算,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而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美国从1895年一直保留至2009年。

    也有论者引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发现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为1.78万亿美元。

    无论怎么说,单就数据而言,制造业在产值上超过了美国,这对中国人是个喜讯。许多分析人士称之为“历史性的超越”。事实上,中国在1830年代制造业产值曾占全球的30%,但随后爆发的鸦片战争,却将该成就打入谷底,到1900年,这个份额降至仅大约6%。之后,中国用了100多年来实现追赶。  

    其实,有更详尽的数据可以佐证中国制造能力“第一”是名副其实的。

    比如,从基础工业数据看,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6.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超过第2至第20名的总和;水泥产量18.6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60%;电解铝1565万吨,占世界总量65%;精炼铜产量占世界24%,而消费量占世界一半;煤炭产量32.4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化肥产量占世界35%,化纤产量占世界42.6%;玻璃产量占世界50%。除了石油、乙烯,中国的基础工业产能大多名列前茅。

    在具体产品上,中国的成绩单同样出众——汽车产量1826.47万辆,超过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25%;船舶产量占世界41.9%;工程机械占世界43%。中国还为世界生产了68%的计算机、50%的彩电、65%的冰箱、80%的空调、70%的手机、44%的洗衣机、70%的微波炉和65%的数码相机……有趣的是,随着黄金投资热在中国兴起,2010年中国还生产了340吨黄金,排名世界第一。

    不过,中国庞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探讨。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土地、原材料和人工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很多人对“中国制造”能否保持既有优势表示担忧。

    据报道,一些零散的“外资”撤离现象确有发生。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准备在美国本土制造某些汽车零部件,此前中国是他们建新工厂的首选。美国ATM(银行柜员机)供应巨头NCR,已经把部分ATM的生产从中国移回美国。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也准备“回家”建厂,以此为本土创造就业岗位。

    在珠三角地区,一家生产高端棒球碳纤维的美国企业准备迁回本土。而高端耳机制造商Sleek Audio,则要从东莞撤走。研究者就此分析,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出现新的特征,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业“转移”之风似乎悄悄刮来。

    HIS也称,美国大可不必对失去“第一”过于悲观。因为,美国拥有巨大的劳动生产率优势,体现于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在2010年的制造业产出仅略低于中国,但美国制造业只有1150万工人,而中国制造业雇用了1亿人。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产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企业的中国子公司”。

    广东省经贸厅的一位知情人士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其国内产业结构,探索实体经济再振兴道路,鼓励高端制造业留在国内,甚至从国外向国内回流。”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甚至预测,将有15%针对北美市场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967家,同比下降5.2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5.45亿美元,同比下降14.42%。不过,这种下降并不足为虑。因为同时,前8个月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4496家,同比增长8.6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69.7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2%。欧盟27国对华投资也保持增速。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没忘了提示,“2010年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也还只是西欧国家的25%;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预计到2015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将达到西欧劳动力成本的38%。但这一增长还不足以形成转折点。”

    华南美国商会发布的《2011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称,75.1%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的主要业务转为向中国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不再向国外出口,而在2003年该数字不到24%。因此,美资企业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仍是主流。

    该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对媒体称,中国迁移到其他低成本区域的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力密集、低技术含量、高耗能的产品再加工制造业,通常对环境影响较大,“迁离中国也是件好事”。

    “中国制造”的得与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对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产业市场份额及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中国同样位居全球首位。

    但是,发布方反而更多谈到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认为,“中国制造”面临资源环境和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甚至有“去制造业”或“去工业化”的恶性循环倾向。

    温州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曾靠制造业迅速崛起的地区,因为遇到产业升级的“天花板”,反而落入融资泡沫的陷阱中。

    事实上,“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所遇到的难题,远远比那些简单的数字更复杂。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江涌认为,中国制造在巨大的成就背后,也付出了惊人的代价。英、美、日在充当“世界工厂”角色的时候,基本掌握国际分工的主动权,国际资源充足而廉价。“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是建立在每桶只有几美元的廉价石油基础上的。而中国却遇上了油价从每桶几十美元飙升至一百几十美元的时代,油价高企成为常态。

    另外,中国在铁矿石贸易的谈判中,总是被资源垄断巨头联手盘剥,导致目前中国钢铁业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威胁。

    再有,入世以来,“中国制造”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头号目标。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全球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案件涉及中国。

    江涌称,在国际竞争中角逐,昔日作为“世界工厂”的英、美、日等国处于国际分工链的高端,拥有近乎傲视群雄的地位。然而,今日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中国,不仅需要“瞻前”,而且还要“顾后”,前面有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与技术鸿沟,后面则有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低成本地区的“追兵”。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帆表示,当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是粗放型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低价格和数量推动,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小,缺少名牌。而越是这种低端状态,越容易受到挑战。

    目前,中国制造在关键生产环节与核心部件上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等15个行业,技术水平普遍比国际落后5~10年,有的落后20~30年。

    比如,即便在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上,中国制造面临“初加工能力过剩,深精加工能力不足”、“高附加值最终产品少、出口产品以量取胜”等问题。

    再比如,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只有15%~20%的设备属国际先进水平。宝钢、鞍钢、首钢和武钢四大集团,销售额的总和只有新日铁的63%。

    杨帆称,反映一国制造业能力的关键是国家设备(装备)制造业。但受到外资和进口设备的严重冲击,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有2/3依靠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是进口的。

    他认为,从一般劳动密集型升级到熟练劳动、资本密集,再到技术密集,中国在产业升级路径上继续发挥比较优势,但目前“遇到国际资本的技术品牌垄断”。“我们通过对中国7个产业(程控交换机、数控机床、芯片、软件、钢铁工业、轿车)的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发现,合资外方给我们的技术,总是成熟期、开始衰退的技术”,因此,“以市场换技术,很难培养自主开发能力”。

    “中国制造”的得与失,要放在全球经济格局中观察,这甚至不仅仅是中美两国之间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贾根良认为,金融危机爆发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经济是垄断在跨国公司手中的,它通过“两头通吃”的方式,把绝大部分收益都集中在垄断资本手中:一方面,跨国公司以“卖主垄断”排除了在最终商品市场上的竞争;另一方面,它同时在生产者市场上创造了“买主垄断”,迫使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产品不断被压低。

    这个循环的结果是:技术进步的成果基本上都以利润形式,转移到世界经济中作为“中间商”的跨国公司手中,这不仅没有增加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真实购买力,也导致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农民收入长期停滞甚至下降。这意味着,“中国制造”虽然干了很多活儿,但中国劳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收入。

    他说:“跨国公司不仅造成了发展中国家,而且造成发达国家的内需严重不足,是资本与劳动之间收入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重要成因。”

    只有“血拼科研”,才能掌握未来

    对任何国家来说,真正的财富创造要靠制造业。

    江涌认为,美国制造业虽然仍很强大,但从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他们的社会精英都活跃在咨询、会计、金融、企业并购和媒体等部门,而技术创新缺乏人才储备,工程师们被边缘化,使得制造业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而导致“生产力日趋萎缩、科技创新日趋衰弱、经济引擎日趋乏力”。这样,泡沫化的经济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不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可以赚大钱、赚快钱”,从事制造业的人,纷纷“弃实务虚”,直接去搞“以钱生钱”的资本游戏。

    这正是“中国制造”需要严加防范的“腐朽”倾向。

    杨帆也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是能够控制住房地产泡沫,使过剩资本和产业资本能够用于技术进步,而不是进入泡沫经济。

    他表示,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中后期阶段,有庞大的投资需求,钢产量是主要标志,从1949年3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6亿吨,而美国一直在1亿吨徘徊。但中国钢铁存量只有美国的50%,数年之后存量赶上美国,钢产量和经济速度都会降低。

    “说中国经济速度逐年下降并没有错,但这是与经济结构调整、效益和质量提高同时进行的,并不意味着经济有问题,”杨帆说,“相反,速度不下来,结构不改善,才是问题;泡沫经济崩溃使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突然下降,才是大问题。”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殷醒民认为,虽然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制造业追赶美国的速度很快,不过从劳动生产率(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上看,中国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5。这主要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

    其实,就产值规模来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商并不稀奇,关键在于技术水平及相应的利润分配,“中国制造”远远达不到“美国制造”的地位。这个结论,只要看看苹果手机的产业链分布就很清楚了。

    “中国制造”不能被世界第一的虚名所累。 从1990年代IT产业革命开始,美国的确让出了利润越来越低、竞争力越来越差的中、低端制造业,但是在能够获取最大化利润的高端技术、专利、军工、标准、品牌、设计等领域,“美国制造”还是留在了本土。今年以来,所谓“美国制造”回流,也多是高端技术、高利润制造业。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宋晓军称,“通俗地说,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主要在于他是全能选手,而其他国家,除了美国之外,多多少少都有点儿残疾。”他认为,这也决定了中国这名选手,要完成的技术动作,“难度系数”最高,所以必须“血拼科研”!

    杨帆说,“有人反对自主开发,理由是投资太大,不如合资,实际上中国在开发方面很有优势”。据他调研,蜂窝式移动电话国外开发用8亿美元,中国用7000万元人民币;国外开发程控交换机用1亿美元,中国用1000万元人民币;“长三甲”火箭开发费用,中国也为国外的几十分之一。

    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力资本费用低和“后发比较优势”,应该体现在技术和研发层面。中国必须在以国防产业为核心的“超级产业”下大功夫,包括核、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

    他表示,中国制造可以走“两条并行不悖的道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速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同时,利用国家力量支持大企业,长期扶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战略产业。





http://www.ce.cn/macro/more/201112/27/t20111227_22951525.shtml
天天就知道说“血拼科技”,结果世界第一的计算机还帮美国两公司打广告赚钱,而众多民营企业只能做做小米赚赚吆喝,一旦提到科技创新都信誓旦旦,一旦谈到基础科研经费都顾左右而言他。
说能源限制中国制造业更快的发展的时候都有条有理,结果面对三桶油,国家电网的时候,他们说亏本就亏本,你不为他买单整个国家对付你。
楼上很会抱怨!
是的,真不像我们县的人。
电蚊香 发表于 2011-12-27 16:02
楼上很会抱怨!
你是工科的吗?
m_sy 发表于 2011-12-27 15:33
天天就知道说“血拼科技”,结果世界第一的计算机还帮美国两公司打广告赚钱,而众多民营企业只能做做小米赚 ...
有的说是好事儿,说明要做的事儿很多,还不是躺在床上等死的时候
hdnbow1 发表于 2011-12-27 16:39
有的说是好事儿,说明要做的事儿很多,还不是躺在床上等死的时候

那就得看化工本科的储君怎么做了。希望他知道啥叫基础科学。
m_sy 发表于 2011-12-27 15:33
天天就知道说“血拼科技”,结果世界第一的计算机还帮美国两公司打广告赚钱,而众多民营企业只能做做小米赚 ...
结论是 无药可救。。。

m_sy 发表于 2011-12-27 16:37
你是工科的吗?


不好意思,北航5系毕业的。
楼主转帖的文章,只是产业分析和对策建议,这你也要喷,我就无话可说了。
m_sy 发表于 2011-12-27 16:37
你是工科的吗?


不好意思,北航5系毕业的。
楼主转帖的文章,只是产业分析和对策建议,这你也要喷,我就无话可说了。
电蚊香 发表于 2011-12-27 18:19
不好意思,北航5系毕业的。
楼主转帖的文章,只是产业分析和对策建议,这你也要喷,我就无话可说了。

我就要说,谁叫我们华科的测试设备少。测个XRD都要提前一个月抢预约。
工科生觉得转帖的文章很有道理!
只有“血拼科研”,才能掌握未来,军工能带动“血拼科研”
别人几十上百年的积累又设置的一堆专利标准之类的弄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全面走md的路是对了,如果信息技术那套尤其是改变人类社会的互联网{:soso_e120:}诞生于中国,

md真是无路可走了,是要有环境土壤,那天看到30年来出国留学归国的只有二成多点,不过北大校长说美国教育很糟糕看来国内学术氛围很好{:soso_e120:}

友情提醒其实还有个产业兔国是个相对空白,av啊,据说在日本百亿美元年产值辐射就业人口几十万,兔国若山寨之十倍之,尤其绿色无污染可持续{:soso_e120:}。也就是需要一点一点点放开要解放思想嘛
有些世界第一就是无奈的选择,比如中国现在农民工很多,没啥技能,只能在血汗工厂里面干活。
同时还要推动产业升级,毕竟现在毕业大学生数量太多,虽然大学质量下降,但是总的来说中国的劳动力知识结构是明显提升了。
路子还远得很,从事者心里最清楚
说能源限制中国制造业更快的发展的时候都有条有理,结果面对三桶油,国家电网的时候,他们说亏本就亏本,你不为他买单整个国家对付你。
在工厂呆过的,下过矿 的就知道,
这些文章,10年以后还是会这样。
我国 这么大的经济体,分布不均衡,优点 不足都是突出的,
也没有必要 回避什么,更没有 理由抱怨,

一定 会有 工厂,一定要有自己体系配套,这个谁也逃不了,

m_sy 发表于 2011-12-27 17:23
那就得看化工本科的储君怎么做了。希望他知道啥叫基础科学。
好像化工材料更落后,钢材还可以抵挡,稍微高端一点的塑料和油漆,还要进口。
这是印象,不确
m_sy 发表于 2011-12-27 15:33
天天就知道说“血拼科技”,结果世界第一的计算机还帮美国两公司打广告赚钱,而众多民营企业只能做做小米赚 ...
民营企业做些小东西还好,一做大,就荒废正业,到处圈钱去了,你还好意思说?!
塑料打火机到是世界第一
标题第一词不是已经说了嘛:"数据"阿~~~~~{:soso_e120:}
hem10 发表于 2012-7-5 13:28
民营企业做些小东西还好,一做大,就荒废正业,到处圈钱去了,你还好意思说?!
圈钱这点上,国企好意思说{:soso_e120:}

银行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JSC201201015.htm
阿吉 发表于 2012-7-5 15:28
圈钱这点上,国企好意思说

银行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
私企老板二奶成群,利润都到二奶手上了,工人全是血汗钱,还真好意思说啊
hem10 发表于 2012-7-5 16:24
私企老板二奶成群,利润都到二奶手上了,工人全是血汗钱,还真好意思说啊
佩服弗洛伊德。有关私企老板二奶的事情,你说了很多遍了。
说到圈钱,某央企老总亲口跟我说:企业管理的事情我们不是很急迫,我们
现在关注的是战略,因为我们有很多钱,但是很多生意中央是不许我们央企做的,
比如房地产,所以你应该给我们出出主意,如何搞出一些新的“板块”,可以把
这些钱花掉。

我告诉他,这不是我擅长的。你能帮忙替他出出主意吗?
造汽 发表于 2012-7-5 17:23
佩服弗洛伊德。有关私企老板二奶的事情,你说了很多遍了。
说到圈钱,某央企老总亲口跟我说:企业管理的 ...
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

以上就是未来的七大战略产业,国家会有很多配套和财政扶持、补贴措施的,让老总们在这七大产业领域里,选取自己合适的项目投资吧。

造汽 发表于 2012-7-5 17:23
佩服弗洛伊德。有关私企老板二奶的事情,你说了很多遍了。
说到圈钱,某央企老总亲口跟我说:企业管理的 ...


这也不是我擅长的,但既然你老板发财了,也要提高些员工福利吧,机床维护一下吧,升级一下吧,
一面工人苦干,食堂吃的是青菜萝卜,厂里却圈养着山珍海味像个小动物园,专供老板享用。
我就在这个厂里做过一个月。
造汽 发表于 2012-7-5 17:23
佩服弗洛伊德。有关私企老板二奶的事情,你说了很多遍了。
说到圈钱,某央企老总亲口跟我说:企业管理的 ...


这也不是我擅长的,但既然你老板发财了,也要提高些员工福利吧,机床维护一下吧,升级一下吧,
一面工人苦干,食堂吃的是青菜萝卜,厂里却圈养着山珍海味像个小动物园,专供老板享用。
我就在这个厂里做过一个月。
挣点血汗钱 不容易
hem10 发表于 2012-7-5 20:47
这也不是我擅长的,但既然你老板发财了,也要提高些员工福利吧,机床维护一下吧,升级一下吧,
一面工 ...
你干过的那个厂的老板的吐奶长得如何?
造汽 发表于 2012-7-5 21:18
你干过的那个厂的老板的吐奶长得如何?
吐奶从没来过厂,所以没见过。据工人说吐奶在外面另外给老板生了个儿子。
造汽 发表于 2012-7-5 17:23
佩服弗洛伊德。有关私企老板二奶的事情,你说了很多遍了。
说到圈钱,某央企老总亲口跟我说:企业管理的 ...
本来企业大老板,真的是不要太关心企业管理的

他想管也管不到的,企业一做大,更不可能管到位

大企业,真的是看大老板的战略决策的

看准了,几年就一个台阶
hem10 发表于 2012-7-5 21:27
吐奶从没来过厂,所以没见过。据工人说吐奶在外面另外给老板生了个儿子。
据说台湾老板的吐奶,是因为鼻格奶贤惠,因为在台湾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
走不开,与其让老公在昆山打野食,浪费钱,染上病,关系复杂,不如由鼻格奶
主导找一个可控的,做好协议,对于其权利,财权,子女,遗产等各方面龟腚好,
也给吐奶设计一个出路,在大陆负责看家和照顾老公的生活,这样老公的性生活就被
限制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性价比最高
kkdidi 发表于 2012-7-5 21:32
本来企业大老板,真的是不要太关心企业管理的

他想管也管不到的,企业一做大,更不可能管到位
几年交一次学费
造汽 发表于 2012-7-5 21:34
几年交一次学费
呵呵

大老板吃点,喝点,拿点,浪费点,真不是什么事了

没找到利润点才可怕的

kkdidi 发表于 2012-7-5 21:39
呵呵

大老板吃点,喝点,拿点,浪费点,真不是什么事了
找到板块花钱,就有钱可花了。
有些方言对“发”和“花”昏不清楚。
造汽 发表于 2012-7-5 21:33
据说台湾老板的吐奶,是因为鼻格奶贤惠,因为在台湾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
走不开,与其让老公在昆山 ...
我还听说有些老资格的台干调换工作岗位的要求之一就是公司立马找个可做吐奶的秘书
hem10 发表于 2012-7-5 16:24
私企老板二奶成群,利润都到二奶手上了,工人全是血汗钱,还真好意思说啊
陈希同: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1998年7月以贪污罪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

成克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央委员,2000年9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

李效时:国家科委副主任,1994年3月,以受贿罪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

徐鹏航: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央候补委员,2000年10月因违纪收受股票被撤职留党查看.(现任 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李纪周:公安部副部长,2001年10月以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田凤山:国土资源部长,中央委员,2005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罗云光:铁道部副部长,1990年因收受贿赂立案侦查,因在规定期限内自首,被免于起诉,(后任神华集团副董事长, 朔黄铁路公司董事长.)

张辛泰:铁道部副部长,中央候补委员,1992年6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郑光迪:交通部副部长,中央候补委员,2002年9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吴文英:纺织总会会长,中央委员,2000年10月因违纪收受股票被撤职留党查看

王乐毅:海关总署副署长,2001年9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沈 图:民航总局局长,中央委员,1987年7月因以权谋私被撤职.1993年1月病死

边少斌:民航总局副局长,1997年8月因受贿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

高 严: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2002年9月失踪.2003年11月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双开

王雪冰:建行行长,中央候补委员,2003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张恩照:建行行长,中纪委委员,2005年3月因涉嫌犯罪辞职,接受审查

鲁家善,中国交通银行副行长,1998年6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金德琴:中信公司副董事长,原中行行长,2000年6月以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朱小华:光大公司董事长,2002年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李大强:神华公司副董事长, 原湖北省副省长,2000年9月以违法违纪受贿被双开

查克明:华能公司副董事长,原电力部副部长,2001年9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铁英:北京市人大副主任,1997年8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王宝森:北京市副市长,1995年4月因经济犯罪畏罪自杀

刘志华:北京市副市长,2006年6月因生活腐化堕落被撤职立案审查

黄纪诚: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97年8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程维高:河北省委书记,中央委员,2003年8月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撤销正省级待遇

姜殿武:河北省人大副主任,1998年11月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丛福奎:河北省副省长,2003年6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平义杰:河北省高法院长,1995年5月因违纪被撤销党内外职务

侯伍杰:山西省委副书记,2006年3月因涉嫌受贿被起诉.此前已被双开

韩桂芝:黑龙江省政协主席,2005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朱 川:辽宁省副省长,2000年4月,因严重违纪,被留党察看2年

刘克田:辽宁省副省长,2005年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慕绥新:沈阳市长, 2001年10月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2002年3月患癌症死亡

田凤岐:辽宁省高法院长,2003年5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潘广田:山东省政协副主席,2004年4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徐国健:江苏省委CW组织部长,2006年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许运鸿:浙江省委CW宁波市委书记,中央候补委员,2000年10月以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王钟麓:浙江省副省长,2004年8月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王昭耀:安徽省委副书记,2005年9月因涉嫌犯罪被撤职

洪清源:安徽省委CW秘书长,1987年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陈维席:安徽省人大副主任,2005年10月因失职被撤职,降为正厅级巡视员

王怀忠:安徽省副省长,2003年12月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刑

何闽旭:安徽省副省长,2006年6月因涉嫌腐败被双规

倪献策:江西省长,1987年4月因徇私舞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胡长清:江西省副省长,2000年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

丁鑫发:江西省高检检察长,2006年1月以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

石兆彬:福建省委副书记,中央候补委员,2002年3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荆福生:福建省委CW宣传部长,2006年7月因严重违法违纪被双开

丘广钟:福建省副省长,2001年11月被罢免职务

王有杰:河南省人大副主任,2005年9月,因涉嫌受贿被双开

吕德彬:河南省副省长,2005年9月因买凶杀妻被判处死刑.

张国光:湖北省长,中央委员,2004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孟庆平:湖北省副省长,1999年12月,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陈水文:湖北省副省长,1995年7月因违纪炒股被撤职,(现任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

杨汇泉:湖南省副省长,因官僚主义及涉嫌违纪等被罢免职务,(后来据说冤枉,重新当选省政协副主席)

吴振汉:湖南省高法院长,2004年6月因违纪并涉嫌犯罪被双开

欧阳德:广东省人大副主任,1996年4月,以受贿罪被判处徒刑15年

于 飞:广东省人大副主任,1998年10月因以权谋私被开除党籍

张 凯:广东省人大副主任,2005年1月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并撤职

麦崇楷:广东省高法院长,2003年1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李恩潮:广西区委CW纪委书记,中纪委委员,因违纪被开除党籍

徐炳松:广西政府副主席,1999年8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刘知炳:广西政府副主席,2002年6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韦泽芳:海南省人大副主任,1997年2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辛业江:海南省人大副主任,1998年6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王厚宏:海南省人大副主任,2005年10月因违纪被终止人大代表职务

李达昌:四川省副省长,2005年1月涉嫌滥用职权罪被逮捕

张宗海:重庆市委CW宣传部长,2005年5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秦昌典:重庆市人大副主任,2002年6月以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王式惠:重庆市政协副主席,2000年5月因玩忽职守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不追究刑事责任.

刘方仁:贵州省委书记,中央委员,2004年6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常 征:贵州省政协副主席,1999年7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刘长贵:贵州省副省长,2004年4月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李嘉廷:云南省长,2003年7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孙小虹:云南省高法院长,1999年12月因严重违纪被撤职,(2003年复出任省经贸厅长)

韩福才:青海省人大副主任,1991年11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周文吉:宁夏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2000年8月因以权谋私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

托乎提沙比尔:新疆政府副主席,1989年9月因腐化堕落被撤职开除党籍免于起诉

阿曼哈吉: 新疆政府副主席,2004年10月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已涉嫌犯罪

姬胜德:总参二部部长,少将,2001年以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王守业:海军副司令员,中将,2006年4月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梁 湘:海南省长,1989年9月因以权谋私被撤职,1998年12月病逝

柴王群(准副省级):云南省委宣传部长,2004年3月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陈 忠(准副省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2000年2月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

马烈孙:宁夏政协副主席,1994年因教派冲突指使杀人而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刘连昆:总后军械部长,少将,因间谍罪被判处死刑


以上都是死企老板;P
hem10 发表于 2012-7-5 16:24
私企老板二奶成群,利润都到二奶手上了,工人全是血汗钱,还真好意思说啊
噢 还忘了山东刚被处理的那个私企领导,贪污 560亿、46处别墅安置46个情妇。 私企可恨阿。。。
阿吉 发表于 2012-7-6 09:01
噢 还忘了山东刚被处理的那个私企领导,贪污 560亿、46处别墅安置46个情妇。 私企可恨阿。。。
有证据吗,网上还穿林彪当时有这个数呢,
当然黄光裕一赌差点让国美帝国倒闭了这倒是事实
阿吉 发表于 2012-7-6 08:55
陈希同: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1998年7月以贪污罪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

成克杰:全国人大 ...
原来你都不敢拿国企比私企,这么害怕
真是可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