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ma还是Myanmar?希拉里挣扎在两个词汇之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4:09:16
头一次搞明白这两个词的区别


“这个国家”、“你所称的缅甸(Myanmar)”、“内比都”、“你们的国家”……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及跟随其出访缅甸的官员口中,对于缅甸的指称是那么模糊而随性。他们的言语似乎在闪躲着什么……

在当今世界,在指称缅甸这个国家时,出现了两个英文词汇,Burma和Myanmar。Burma是之前缅甸在英国殖民时期的称呼。1989年,当时的缅甸军政府坚持将此改为“Myanmar”,以示和殖民时代的彻底决裂。但反政府人士和国际上的批评人士认为,“Myanmar”这个称呼不具合法性,因为它出自一个并非由选举产生的军政府之手。

一年之后,缅甸政坛上的争议人士昂山素季所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一举赢得大选,之后却遭政府软禁。

之后,美国官方便在正式讲话和出版物上都使用“Burma”来指称缅甸,拒绝采用缅甸军政府为国家所选择的新名称。2007年9月,美国白宫发言人托尼·弗拉托表示,华盛顿拒绝使用缅甸军政府所用国名的做法是“有意为之”,因为“我们决定不用一个镇压人民的极权主义专制政权所用的语言”。

如此一来,在缅甸国名的使用上,现今的国际社会出现了极大的裂痕。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以及缅甸民运人士和海外流亡者都坚持使用之前的称呼“Burma”来指代缅甸。

而按照联合国相关规定,联合国在使用国家名称时应尊重主权国家的意见。因此在联合国,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则使用“Myanmar”来称呼缅甸。

实际上,严格说来Myanmar这个称呼比Burma更合适——即使是很多缅甸民主人士也承认这一点。后者不但是当年英国殖民当局为缅甸选择的称呼,其中含有关于殖民的种种恶劣意味和回忆,而且Burma这个词出自于缅甸最大的民族缅族(Burmans),如此称呼缅甸时,其中蕴含的大民族沙文主义和对于缅甸上百个少数族裔的排除感难免让人感觉不适。

从战后世界来看,原殖民地国家在独立之后纷纷更改由前殖民者所选择的国名或是地名是司空见惯之事。但有所不同的是,缅甸国名的更改牵涉了太多的政治纠葛和历史记忆。

这样的更名行为当然无法像加纳(殖民时代被称为黄金海岸)、科特迪瓦(殖民时代被称为象牙海岸)那样获得顺其自然的理想效果。于是,在未经正式授权的情况之下,初访缅甸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便在称呼缅甸这个国家时开始艰难地跳转腾挪。她既不想冒犯眼前的缅甸政府,也不希望惹怒美国国内的议员们,于是她频频地说“这个国家……”。

正如其随行的高级官员所言:“这是我们第一次缅甸之行,我们需要向对方展现我们的尊重。所以我们尽量不去触碰这个敏感话题……但是,缅甸方面也需要清楚的是,这同样也是我们的敏感话题”。


http://news.ifeng.com/mil/history/detail_2011_12/07/11164837_0.shtml


头一次搞明白这两个词的区别


“这个国家”、“你所称的缅甸(Myanmar)”、“内比都”、“你们的国家”……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及跟随其出访缅甸的官员口中,对于缅甸的指称是那么模糊而随性。他们的言语似乎在闪躲着什么……

在当今世界,在指称缅甸这个国家时,出现了两个英文词汇,Burma和Myanmar。Burma是之前缅甸在英国殖民时期的称呼。1989年,当时的缅甸军政府坚持将此改为“Myanmar”,以示和殖民时代的彻底决裂。但反政府人士和国际上的批评人士认为,“Myanmar”这个称呼不具合法性,因为它出自一个并非由选举产生的军政府之手。

一年之后,缅甸政坛上的争议人士昂山素季所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一举赢得大选,之后却遭政府软禁。

之后,美国官方便在正式讲话和出版物上都使用“Burma”来指称缅甸,拒绝采用缅甸军政府为国家所选择的新名称。2007年9月,美国白宫发言人托尼·弗拉托表示,华盛顿拒绝使用缅甸军政府所用国名的做法是“有意为之”,因为“我们决定不用一个镇压人民的极权主义专制政权所用的语言”。

如此一来,在缅甸国名的使用上,现今的国际社会出现了极大的裂痕。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以及缅甸民运人士和海外流亡者都坚持使用之前的称呼“Burma”来指代缅甸。

而按照联合国相关规定,联合国在使用国家名称时应尊重主权国家的意见。因此在联合国,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则使用“Myanmar”来称呼缅甸。

实际上,严格说来Myanmar这个称呼比Burma更合适——即使是很多缅甸民主人士也承认这一点。后者不但是当年英国殖民当局为缅甸选择的称呼,其中含有关于殖民的种种恶劣意味和回忆,而且Burma这个词出自于缅甸最大的民族缅族(Burmans),如此称呼缅甸时,其中蕴含的大民族沙文主义和对于缅甸上百个少数族裔的排除感难免让人感觉不适。

从战后世界来看,原殖民地国家在独立之后纷纷更改由前殖民者所选择的国名或是地名是司空见惯之事。但有所不同的是,缅甸国名的更改牵涉了太多的政治纠葛和历史记忆。

这样的更名行为当然无法像加纳(殖民时代被称为黄金海岸)、科特迪瓦(殖民时代被称为象牙海岸)那样获得顺其自然的理想效果。于是,在未经正式授权的情况之下,初访缅甸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便在称呼缅甸这个国家时开始艰难地跳转腾挪。她既不想冒犯眼前的缅甸政府,也不希望惹怒美国国内的议员们,于是她频频地说“这个国家……”。

正如其随行的高级官员所言:“这是我们第一次缅甸之行,我们需要向对方展现我们的尊重。所以我们尽量不去触碰这个敏感话题……但是,缅甸方面也需要清楚的是,这同样也是我们的敏感话题”。


http://news.ifeng.com/mil/history/detail_2011_12/07/11164837_0.shtml


这就叫想做婊子又要牌坊
ls说十分想念柔情椅……
这是婊子立牌坊时特有的纠结。。
政府就是政府,独裁政府多了,其中不乏和美国打的火热的国家,这就是美国自己的事,没事找事。


虽然我个人价值观也不喜欢军政府
可殖民地政府语言比当地军政府语言更具合法性的对比结局
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这该得多强大的舆论话语权
才能如此倒打一耙
中宣部任重而道远

当然我还是觉得我们学不过人家
毕竟人家no face是祖宗遗传的。。
属于民族天赋

虽然我个人价值观也不喜欢军政府
可殖民地政府语言比当地军政府语言更具合法性的对比结局
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这该得多强大的舆论话语权
才能如此倒打一耙
中宣部任重而道远

当然我还是觉得我们学不过人家
毕竟人家no face是祖宗遗传的。。
属于民族天赋
因此在联合国,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则使用“Myanmar”来称呼缅甸


这三个国家组合的站队有意思
西方国家当然愿意选择殖民时期的称呼,这样就永远能够有一种优越感:你连名字都是我赐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