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战暨马其顿军与秦军的再比较(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3:04:56
今年11月,好莱坞著名导演奥立佛·斯通的战争史诗巨片《亚历山大大帝》将计划在全球上演。届时一股强劲的亚历山大旋风必将席卷全球。大路同时也叹息,什么时候华人世界能拍出这类大片来演绎秦皇汉武的帝国雄风啊。
  
  正与网友讨论马其顿军和秦军谁更强的大路,忽然来了兴致,再写下这个帖子。上个贴子主要谈的是秦军及秦帝国的优势,这篇主要谈谈亚历山大的主要战役和双方对决时的一些假设。唧唧歪歪有些罗嗦,再供方家一笑。
  
  1、亚历山大四大著名战役介绍及分析
  
  马其顿在腓力二世(大路按:也有不少史书翻译为菲利普二世)立国阶段,遇到的敌人大都是古希腊的个城邦军队,这些军队数量较少,而且战斗力不敢恭维。他们采取与马其顿方阵类似的希腊方阵,在硬碰硬的对决中落于下风丝毫不奇怪。更重要的是,不少敌人望风而逃,“看到他的部队调度灵活、纪律森严,早已目瞪口呆,未等这些希腊人靠近,发一声喊,就放弃了头一排山丘逃走了。”(阿里安(FLAVUS ARRIANUS)的《亚历山大征战记》)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亚历山大的第一个著名战役为格拉尼库战役。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3万余步兵、5000余骑兵东渡今达达尼尔海峡,与波斯军队相遇于格拉尼库河。波斯2万骑兵沿河列队,形成一个长方阵,近2万步兵和雇佣兵居后。双方骑兵在河边发生激战,随后波斯骑兵溃退,导致全线溃退,被俘2000余人。是役,亚历山大斗志骁勇,战折两条长矛(大路按:山茱萸制作的长矛似乎不是特别坚固),亲手斩杀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女婿和另一名高级将领,自己的头盔也被砍掉一块,险些丧命,以损失105人的代价,取得了其四大名战中第一战的胜利。(大路按:这个数字来自阿里安的说法,这种战损比非常奇怪,我国历史上有“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说法。看到马其顿这么低的伤亡人数,总觉得要么是波斯军队地战斗力太面,要么就是阿里安的征战记有猫腻。)
  
  第二个战役为伊苏斯战役。公元前333年春,亚历山大继续南征叙利亚沿海地区。此时波斯帝国的皇帝大流士三世御驾亲征,率军十多万(大路按:这个数字向来有争议,阿里安的说法是60万,有说30万的,也有说20万的,真正数字不可考,这里的数据采用《世界通史》的说法)。波斯大军原本驻扎在平原区域,但大流士三世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决定,把军队开进地势狭窄的伊苏斯城一带。这样,他的军队既无法发挥数量上的优势,又不能使骑兵和弓箭发挥效力。用中国的传统说法,大流士三世犯了兵家大忌。战斗开始后,亚历山大率领右翼重装骑兵部队直捣波斯军的左翼和大流士御驾亲督的中军。双方开始混战,战斗十分惨烈。尽管波斯的希腊雇用兵方阵抵住了亚历山大的中央方阵并曾把对方的方阵撕开了一个缺口,但大流士的左翼遭到亚历山大的右翼的重创后,大流士三世怯阵脱逃,致使波斯军队军心大乱,导致全线溃败。大流士的母亲、妻女都成了亚历山大的俘虏。这次战役,根据阿里安的说法,“波斯军队十万人战死,其中包括一万多骑兵”。马其顿方面只有“大约一百二十名马其顿卓越人物阵亡。”
  
  公元前332年1月,亚历山大的军队进军包围了推罗城(大路按:国内资料翻译提尔,泰尔,推罗,泰内等不同名称),受到了推罗人异常激烈的抵抗。这次围城战在历史上算是非常著名的一次,它从公元前332年1月起,直到8月末才被攻陷,整整耗时7个月。期间亚历山大动用了各种手段,如弓箭,抛石机等都不是很有效。攻陷推罗后,亚历山大命令马其顿军队把推罗城夷为平地,血洗推罗。阿里安说,马其顿军队进城后杀死了约8千推罗人,此役马其顿方面前后8个月一共阵亡400人。亚历山大将其3万居民卖为奴隶。亚历山大攻陷推罗后远征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马其顿军队在这些地区基本上一路兵不血刃,对方纷纷出城投降。但在加沙,马其顿军又一次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两个月后,攻克加沙,杀死了所有的成年男子,并把剩余的孤儿寡妇全部卖为奴隶。
  
  公元前331年春,决定东西方两个帝国命运的高加米拉大决战拉开了序幕。根据阿里拉的说法,大流士三世征集了步兵百万、骑兵4万、200辆滚刀战车和少数战象(大路按:关于波斯兵力的说法,各种文献争议很大,尤斯丁认为是四十万步兵和十万骑兵,库蒂斯认为是四万五千骑兵和二十万步兵,而狄奥多拉斯和普鲁塔赫则都是说总数一百万。)根据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的介绍,波斯的军队简直就是一个联合国军,他们由波斯人、印度人、巴比伦人、希腊人等超过二十个民族的军队组成。这倒非常相似于淝水之战中的前秦大军,苻坚的百万大军(大路按:其实可能也就二三十万)也是由北方胡汉十几个族组成的杂牌大军。亚历山大根据惯用的部署方式,依旧把重装骑兵部署在右翼,重装步兵方阵居中,左翼仍为为轻装步、骑兵混合部队。但在左右翼之后,各部署了一条后备线,分别由两个“快速纵队”组成。目的是面对任何方向,对从前面、侧面和后面来的攻击,都可加以迎击,同时可以在正面增强方阵的后备威力。这种阵法被称为亚历山大的空心大方阵。
  
  这次战役简直就是伊苏斯战役的翻版。经过惨烈的前哨战斗,亚历山大率领的右翼重装骑兵部队,顶住了波斯的左翼骑兵的进攻后,和中央方阵一道突破了波斯军队的左翼和中军。但在马其顿军队的左翼,波斯军队一度突破,甚至包抄到马其顿军的后路,但受到快速纵队的顽强阻击。很可惜,波斯军队抵挡不住马其顿军的右翼和中央方阵的攻势后,大流士三世故技重演,又一次调转马头,飞马狂奔。于是波斯军队全线溃退,并导致一度取得胜机的左翼骑兵部队被马其顿军队围歼。经此一役,马其顿大军所向披靡,占领了整个波斯。后大流士三世为部下所杀。
  
  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进军印度,他在那里击败了印度国王婆拉斯,这是他的四大会战中的最后一个战役,海达斯皮斯战役。关于这次战役的详细过程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这是一次一边倒的战役。印度军队使用了几十头战象,战斗打响后,印度士兵纷纷退却到大象身下寻求庇护,结果导致战场上形成了几十个以大象为中心马其顿军在外围的包围圈,于是印度军队基本都被围歼。
  
  四大战役结束后,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真可谓前无古人。后世的罗马人用了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同样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只用了十几年。所以,他被西方誉为西方历史上第一名将也是名至实归。
      2、对亚历山大军事成就的评论
  
  实事求是的说,亚历山大毕生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波斯。所以,亚历山大建立庞大帝国的前提就是击败波斯。战胜了波斯,就等于战胜了当时他所能触及的世界里的所有敌人。而他的对手波斯帝国,虽有辽阔的疆域,却摇摇欲坠。其统治并不稳定,皇室长年政变频仍,内讧不休,大流士三世就是在政变后被权臣推上皇位的。各属邦如埃及、叙利亚等常怀二心,一有机会,便会脱离其统治而改投更强的统治者。波斯虽有庞大军队,却是各民族各属国组成的“联合国军”。根据几次重大战役的实际情况来看,波斯军队的统帅指挥能力低下,而波斯军队的战术素养、战斗意志都很薄弱,各军种配合很差,一旦战情出现不利局面,毫无死战决心。军队指挥机制也时常运转不灵。所以,波斯帝国实际上早已外强中干,仅存大国的外表,而无帝国之实。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具有卓越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但是他的对手大流士三世也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庸帅。我想历史上任何统帅都愿意选择这样对手。在四大战役之一的伊苏斯战役中,大流士三世不识地理,不明敌情,率领大军在狭长山地与马其顿军展开决战,致使骑兵和弓箭基本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己之短,对敌之长,犯了兵家大忌。大流士三世两次御驾亲征的重大战役里,都是在酣战之际,率先怯逃。阿里安的《亚历山大征战记》中提到,在前一次伊苏斯战役中,他“一跃上马,逃之夭夭”,后一次在高加米拉会战中“拨转马头,溜之大吉”。大流士两次逃跑的时间都是两军决战最关键的阶段,波斯军队虽然难以抵抗对方的进攻,但依然可以坚持战斗,而且两次战役里右翼都曾取得主动。主帅的逃跑遂使波斯军局部取得的胜利,立时化为乌有。反观亚历山大,每次战斗均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个人武勇和领袖素质方面,双方统帅可谓判若云泥,高下立分。真是主帅无能,葬送三军。拿破仑说过,“绝不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这是一条确定不移的战争格言。理由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做。”可是,大流士三世和波斯人偏偏这么做了。
  
  波斯军队的组成上也比较混乱。前面说过,高加米拉战役中波斯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来自多达二十个以上的民族和国家。这样的军队根本无法做到上下同心、拼死为帝国效忠并死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每每看到史书里关于大流士三世和他的帝国军队的描述时,大路就会想起中国另一个与他非常相似的皇帝──前秦苻坚。苻坚也是率领了一支联合国军,苻坚也是大战后帝国立即四分五裂,苻坚也是被原来的部下后来成为叛乱首领之一(后秦姚苌)所轼。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偷安江左的东晋朝廷不可能出现亚历山大这样百年难遇的英明统帅,所以最终并没有收复北方失地,建立统一的帝国。
  
  波斯帝国的军事实力,不仅在重大战役里的表现的很差,其国土防御能力更差。亚历山大大军从地中海到小亚细亚,除格拉尼库一次战役以外,大军长驱直入,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没有遇到任何有规模的抵抗。波斯帝国虽然占有北非、中亚和西亚,其防御战略与东亚华夏“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思想截然不同。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叙利亚、巴勒斯坦均俯首称臣。除推罗、加沙两城外,其余的城邦纷纷投降,以避战祸。埃及据有北非辽阔疆域,乃巨大文明古国,但此时却是波斯属国,马其顿大军到来后,豪不抵抗,阿里安的《亚历山大征战史》中说,埃及总督“客客气气地迎接亚历山大进入埃及城乡各地”。数年间,亚历山大兵不血刃,便取得了半个波斯帝国。待到高加米拉会战结束,波斯帝国守御国土的信心丧失殆尽。亚历山大随后攻陷了波斯首都帕塞波利斯,一把大火烧尽波斯皇宫。此后,亚历山大用了三年收复了波斯帝国的整个东部疆域,从而彻底消灭了这个大国。
  
  亚历山大创立帝国之不世武功主要依赖其击败波斯帝国的四大战役的成果。这和华夏战国时期诸国百年千战的战争密度来比较似乎相对来说不够惨烈。而当时的中国,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再到秦帝国的建立,经过了千百次战火的洗礼才达到国家的一统。【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是西方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但其最为人称道之处在于军事成就、传奇般的远征和希腊文化的传播方面。三者缺一不可。就其军事方面来说,大路不认为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队能胜过罗马帝国、秦帝国、汉帝国以及后来的蒙古帝国的军队。美国T·N·杜普伊在《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曾说“假如在菲利普,后来又在亚历山大的亲自统帅下,这支军队也许能够战胜以后18个世纪,即在黑火药兵器占据优势之前的任何一支军队。”这个说法流传比较广。但是,在此书关于蒙古军队的章节里又说,“蒙古人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纪律养成,建立了一支以弓箭为武器,骑兵为基础的军队。战争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 自相矛盾之处,一目了然。以此关公战彼秦琼,谁是最后的胜者?
  
  历史上关于亚历山大的记述大都来自于阿里安(FLAVUS ARRIANUS)的《亚历山大征战记》,而这部征战记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内容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历来受到西方历史学家的质疑。阿里安是个罗马时代的希腊人,写这本书已经是亚历山大死后三百多年的罗马时代了。
  
  现代版的《亚历山大征战记》前言指出,阿里安的作品的史料价值值得怀疑。“因为阿里安并不隐瞒他写的这部书是以托勒密和阿瑞斯托布拉斯二人的记述作为主要的依据。关于前者,阿里安还曾天真的说出他的看法,认为托勒密作为国王不至于说谎;甚至还说,托勒密写书时亚历山大已经死去,他再吹拍谄媚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阿里安这个看法只能说明他尊敬帝王,也许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但同时也说明他缺乏批判精神。” 前言里还说,有一位中世纪的读者写的一首讽刺短诗,描绘托勒密的无知和欺诈。由此可见阿里安所依赖的托勒密的所谓原始随军记录的可信度。
  
  关于双方四大战役中的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来看,《亚历山大征战记》有诸多不可思议之处。一方面毫无顾忌的夸大波斯一方的军队人数,从而突出胜利者的功绩。另一方面则竭力压低马其顿方面的伤亡人数。这方面的不实数据前面已经提到不少了,这里再提一下。最大战役高加米拉会战中阿里安估计波斯军被杀者为三十万人,而被俘者则更多,至于亚历山大方面则认定只损失一百个人和一千匹马。
  
  无论无何,亚历山大所有的经历和战绩都无可辩驳的证明了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远征充满了神话般的色彩,他的短暂的帝国大大推动了东西方的人种融合和文化交流,其影响之深之广是古今中外少有的。
  今年11月,好莱坞著名导演奥立佛·斯通的战争史诗巨片《亚历山大大帝》将计划在全球上演。届时一股强劲的亚历山大旋风必将席卷全球。大路同时也叹息,什么时候华人世界能拍出这类大片来演绎秦皇汉武的帝国雄风啊。
  
  正与网友讨论马其顿军和秦军谁更强的大路,忽然来了兴致,再写下这个帖子。上个贴子主要谈的是秦军及秦帝国的优势,这篇主要谈谈亚历山大的主要战役和双方对决时的一些假设。唧唧歪歪有些罗嗦,再供方家一笑。
  
  1、亚历山大四大著名战役介绍及分析
  
  马其顿在腓力二世(大路按:也有不少史书翻译为菲利普二世)立国阶段,遇到的敌人大都是古希腊的个城邦军队,这些军队数量较少,而且战斗力不敢恭维。他们采取与马其顿方阵类似的希腊方阵,在硬碰硬的对决中落于下风丝毫不奇怪。更重要的是,不少敌人望风而逃,“看到他的部队调度灵活、纪律森严,早已目瞪口呆,未等这些希腊人靠近,发一声喊,就放弃了头一排山丘逃走了。”(阿里安(FLAVUS ARRIANUS)的《亚历山大征战记》)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亚历山大的第一个著名战役为格拉尼库战役。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3万余步兵、5000余骑兵东渡今达达尼尔海峡,与波斯军队相遇于格拉尼库河。波斯2万骑兵沿河列队,形成一个长方阵,近2万步兵和雇佣兵居后。双方骑兵在河边发生激战,随后波斯骑兵溃退,导致全线溃退,被俘2000余人。是役,亚历山大斗志骁勇,战折两条长矛(大路按:山茱萸制作的长矛似乎不是特别坚固),亲手斩杀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女婿和另一名高级将领,自己的头盔也被砍掉一块,险些丧命,以损失105人的代价,取得了其四大名战中第一战的胜利。(大路按:这个数字来自阿里安的说法,这种战损比非常奇怪,我国历史上有“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说法。看到马其顿这么低的伤亡人数,总觉得要么是波斯军队地战斗力太面,要么就是阿里安的征战记有猫腻。)
  
  第二个战役为伊苏斯战役。公元前333年春,亚历山大继续南征叙利亚沿海地区。此时波斯帝国的皇帝大流士三世御驾亲征,率军十多万(大路按:这个数字向来有争议,阿里安的说法是60万,有说30万的,也有说20万的,真正数字不可考,这里的数据采用《世界通史》的说法)。波斯大军原本驻扎在平原区域,但大流士三世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决定,把军队开进地势狭窄的伊苏斯城一带。这样,他的军队既无法发挥数量上的优势,又不能使骑兵和弓箭发挥效力。用中国的传统说法,大流士三世犯了兵家大忌。战斗开始后,亚历山大率领右翼重装骑兵部队直捣波斯军的左翼和大流士御驾亲督的中军。双方开始混战,战斗十分惨烈。尽管波斯的希腊雇用兵方阵抵住了亚历山大的中央方阵并曾把对方的方阵撕开了一个缺口,但大流士的左翼遭到亚历山大的右翼的重创后,大流士三世怯阵脱逃,致使波斯军队军心大乱,导致全线溃败。大流士的母亲、妻女都成了亚历山大的俘虏。这次战役,根据阿里安的说法,“波斯军队十万人战死,其中包括一万多骑兵”。马其顿方面只有“大约一百二十名马其顿卓越人物阵亡。”
  
  公元前332年1月,亚历山大的军队进军包围了推罗城(大路按:国内资料翻译提尔,泰尔,推罗,泰内等不同名称),受到了推罗人异常激烈的抵抗。这次围城战在历史上算是非常著名的一次,它从公元前332年1月起,直到8月末才被攻陷,整整耗时7个月。期间亚历山大动用了各种手段,如弓箭,抛石机等都不是很有效。攻陷推罗后,亚历山大命令马其顿军队把推罗城夷为平地,血洗推罗。阿里安说,马其顿军队进城后杀死了约8千推罗人,此役马其顿方面前后8个月一共阵亡400人。亚历山大将其3万居民卖为奴隶。亚历山大攻陷推罗后远征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马其顿军队在这些地区基本上一路兵不血刃,对方纷纷出城投降。但在加沙,马其顿军又一次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两个月后,攻克加沙,杀死了所有的成年男子,并把剩余的孤儿寡妇全部卖为奴隶。
  
  公元前331年春,决定东西方两个帝国命运的高加米拉大决战拉开了序幕。根据阿里拉的说法,大流士三世征集了步兵百万、骑兵4万、200辆滚刀战车和少数战象(大路按:关于波斯兵力的说法,各种文献争议很大,尤斯丁认为是四十万步兵和十万骑兵,库蒂斯认为是四万五千骑兵和二十万步兵,而狄奥多拉斯和普鲁塔赫则都是说总数一百万。)根据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的介绍,波斯的军队简直就是一个联合国军,他们由波斯人、印度人、巴比伦人、希腊人等超过二十个民族的军队组成。这倒非常相似于淝水之战中的前秦大军,苻坚的百万大军(大路按:其实可能也就二三十万)也是由北方胡汉十几个族组成的杂牌大军。亚历山大根据惯用的部署方式,依旧把重装骑兵部署在右翼,重装步兵方阵居中,左翼仍为为轻装步、骑兵混合部队。但在左右翼之后,各部署了一条后备线,分别由两个“快速纵队”组成。目的是面对任何方向,对从前面、侧面和后面来的攻击,都可加以迎击,同时可以在正面增强方阵的后备威力。这种阵法被称为亚历山大的空心大方阵。
  
  这次战役简直就是伊苏斯战役的翻版。经过惨烈的前哨战斗,亚历山大率领的右翼重装骑兵部队,顶住了波斯的左翼骑兵的进攻后,和中央方阵一道突破了波斯军队的左翼和中军。但在马其顿军队的左翼,波斯军队一度突破,甚至包抄到马其顿军的后路,但受到快速纵队的顽强阻击。很可惜,波斯军队抵挡不住马其顿军的右翼和中央方阵的攻势后,大流士三世故技重演,又一次调转马头,飞马狂奔。于是波斯军队全线溃退,并导致一度取得胜机的左翼骑兵部队被马其顿军队围歼。经此一役,马其顿大军所向披靡,占领了整个波斯。后大流士三世为部下所杀。
  
  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进军印度,他在那里击败了印度国王婆拉斯,这是他的四大会战中的最后一个战役,海达斯皮斯战役。关于这次战役的详细过程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这是一次一边倒的战役。印度军队使用了几十头战象,战斗打响后,印度士兵纷纷退却到大象身下寻求庇护,结果导致战场上形成了几十个以大象为中心马其顿军在外围的包围圈,于是印度军队基本都被围歼。
  
  四大战役结束后,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真可谓前无古人。后世的罗马人用了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同样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只用了十几年。所以,他被西方誉为西方历史上第一名将也是名至实归。
      2、对亚历山大军事成就的评论
  
  实事求是的说,亚历山大毕生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波斯。所以,亚历山大建立庞大帝国的前提就是击败波斯。战胜了波斯,就等于战胜了当时他所能触及的世界里的所有敌人。而他的对手波斯帝国,虽有辽阔的疆域,却摇摇欲坠。其统治并不稳定,皇室长年政变频仍,内讧不休,大流士三世就是在政变后被权臣推上皇位的。各属邦如埃及、叙利亚等常怀二心,一有机会,便会脱离其统治而改投更强的统治者。波斯虽有庞大军队,却是各民族各属国组成的“联合国军”。根据几次重大战役的实际情况来看,波斯军队的统帅指挥能力低下,而波斯军队的战术素养、战斗意志都很薄弱,各军种配合很差,一旦战情出现不利局面,毫无死战决心。军队指挥机制也时常运转不灵。所以,波斯帝国实际上早已外强中干,仅存大国的外表,而无帝国之实。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具有卓越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但是他的对手大流士三世也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庸帅。我想历史上任何统帅都愿意选择这样对手。在四大战役之一的伊苏斯战役中,大流士三世不识地理,不明敌情,率领大军在狭长山地与马其顿军展开决战,致使骑兵和弓箭基本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己之短,对敌之长,犯了兵家大忌。大流士三世两次御驾亲征的重大战役里,都是在酣战之际,率先怯逃。阿里安的《亚历山大征战记》中提到,在前一次伊苏斯战役中,他“一跃上马,逃之夭夭”,后一次在高加米拉会战中“拨转马头,溜之大吉”。大流士两次逃跑的时间都是两军决战最关键的阶段,波斯军队虽然难以抵抗对方的进攻,但依然可以坚持战斗,而且两次战役里右翼都曾取得主动。主帅的逃跑遂使波斯军局部取得的胜利,立时化为乌有。反观亚历山大,每次战斗均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个人武勇和领袖素质方面,双方统帅可谓判若云泥,高下立分。真是主帅无能,葬送三军。拿破仑说过,“绝不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这是一条确定不移的战争格言。理由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做。”可是,大流士三世和波斯人偏偏这么做了。
  
  波斯军队的组成上也比较混乱。前面说过,高加米拉战役中波斯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来自多达二十个以上的民族和国家。这样的军队根本无法做到上下同心、拼死为帝国效忠并死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每每看到史书里关于大流士三世和他的帝国军队的描述时,大路就会想起中国另一个与他非常相似的皇帝──前秦苻坚。苻坚也是率领了一支联合国军,苻坚也是大战后帝国立即四分五裂,苻坚也是被原来的部下后来成为叛乱首领之一(后秦姚苌)所轼。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偷安江左的东晋朝廷不可能出现亚历山大这样百年难遇的英明统帅,所以最终并没有收复北方失地,建立统一的帝国。
  
  波斯帝国的军事实力,不仅在重大战役里的表现的很差,其国土防御能力更差。亚历山大大军从地中海到小亚细亚,除格拉尼库一次战役以外,大军长驱直入,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没有遇到任何有规模的抵抗。波斯帝国虽然占有北非、中亚和西亚,其防御战略与东亚华夏“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思想截然不同。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叙利亚、巴勒斯坦均俯首称臣。除推罗、加沙两城外,其余的城邦纷纷投降,以避战祸。埃及据有北非辽阔疆域,乃巨大文明古国,但此时却是波斯属国,马其顿大军到来后,豪不抵抗,阿里安的《亚历山大征战史》中说,埃及总督“客客气气地迎接亚历山大进入埃及城乡各地”。数年间,亚历山大兵不血刃,便取得了半个波斯帝国。待到高加米拉会战结束,波斯帝国守御国土的信心丧失殆尽。亚历山大随后攻陷了波斯首都帕塞波利斯,一把大火烧尽波斯皇宫。此后,亚历山大用了三年收复了波斯帝国的整个东部疆域,从而彻底消灭了这个大国。
  
  亚历山大创立帝国之不世武功主要依赖其击败波斯帝国的四大战役的成果。这和华夏战国时期诸国百年千战的战争密度来比较似乎相对来说不够惨烈。而当时的中国,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再到秦帝国的建立,经过了千百次战火的洗礼才达到国家的一统。【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是西方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但其最为人称道之处在于军事成就、传奇般的远征和希腊文化的传播方面。三者缺一不可。就其军事方面来说,大路不认为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队能胜过罗马帝国、秦帝国、汉帝国以及后来的蒙古帝国的军队。美国T·N·杜普伊在《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曾说“假如在菲利普,后来又在亚历山大的亲自统帅下,这支军队也许能够战胜以后18个世纪,即在黑火药兵器占据优势之前的任何一支军队。”这个说法流传比较广。但是,在此书关于蒙古军队的章节里又说,“蒙古人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纪律养成,建立了一支以弓箭为武器,骑兵为基础的军队。战争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 自相矛盾之处,一目了然。以此关公战彼秦琼,谁是最后的胜者?
  
  历史上关于亚历山大的记述大都来自于阿里安(FLAVUS ARRIANUS)的《亚历山大征战记》,而这部征战记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内容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历来受到西方历史学家的质疑。阿里安是个罗马时代的希腊人,写这本书已经是亚历山大死后三百多年的罗马时代了。
  
  现代版的《亚历山大征战记》前言指出,阿里安的作品的史料价值值得怀疑。“因为阿里安并不隐瞒他写的这部书是以托勒密和阿瑞斯托布拉斯二人的记述作为主要的依据。关于前者,阿里安还曾天真的说出他的看法,认为托勒密作为国王不至于说谎;甚至还说,托勒密写书时亚历山大已经死去,他再吹拍谄媚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阿里安这个看法只能说明他尊敬帝王,也许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但同时也说明他缺乏批判精神。” 前言里还说,有一位中世纪的读者写的一首讽刺短诗,描绘托勒密的无知和欺诈。由此可见阿里安所依赖的托勒密的所谓原始随军记录的可信度。
  
  关于双方四大战役中的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来看,《亚历山大征战记》有诸多不可思议之处。一方面毫无顾忌的夸大波斯一方的军队人数,从而突出胜利者的功绩。另一方面则竭力压低马其顿方面的伤亡人数。这方面的不实数据前面已经提到不少了,这里再提一下。最大战役高加米拉会战中阿里安估计波斯军被杀者为三十万人,而被俘者则更多,至于亚历山大方面则认定只损失一百个人和一千匹马。
  
  无论无何,亚历山大所有的经历和战绩都无可辩驳的证明了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远征充满了神话般的色彩,他的短暂的帝国大大推动了东西方的人种融合和文化交流,其影响之深之广是古今中外少有的。
、马其顿军队的军制、装备和战术
  
  马其顿军团威力最为强大的是重装步兵方阵,即马其顿方阵。步兵方阵起源于希腊方阵。马其顿方阵的创建人是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到亚历山大时代,一个标准的巨大方阵共约16384人,由四个组织严密小方阵组成,每个小方阵(约4096人)由一名将领统率。每个小方阵每一横排为256人,纵列为16人。四个小方阵横排成一个长方形大阵,每排就成为1024人,纵列仍为16人。(大路按:看起来有点类似我国演义评书里的十六条一字长蛇阵构成)。方阵的基本战术组成单位为方阵的纵列,即16人,名为洛考斯。16个洛考斯组成一个辛塔哥马(256人),相当于营。一个小方阵由16个辛塔哥马组成,相当于一个师。亚历山大在参战人数最多的战役里动用了两个巨大方阵。
  
  从这个战术组成来看,马其顿方阵很严密。重装步兵方阵的前6排士兵平持长矛,后10排斜持长矛。有时后排士兵会把长矛放在前排士兵的肩头。方阵整齐行进时,步调一致,长矛挺立,蔚为壮观,其阵势现在只有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和建国45周年阅兵的场合里才可以看到,呵呵。这种方阵在进攻方向可按前后左右更换,由于方阵可以临时变为整个阵势也可因敌因地而变队形。尽管如此,这种方阵最适合的作战地形是平原。而且最适合的战斗情形是,敌军和马其顿军团做面对面冲锋,拼死决战,这样正落入亚历山大下怀。
  
  马其顿军团的巨大方阵主要是作为中军来用。它的右翼主要为重装骑兵。马其顿军的重装骑兵是由年轻贵族组成的精锐部队。(大路按: 这支精锐英文名为Hetairoi,国内的中文资料翻译上比较混乱,如伙友,王友,御林军,国王的朋友等等不一而足) 。用我们中国的说法,这都是一群“膏粱子弟”。但这批贵族子弟自幼刀马娴熟,又富有希腊式的骑士精神,并有向亚历山大效忠的赴死斗志,所以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
  
  左翼由轻装步兵与同盟者骑兵组成。但左翼轻装步兵的队形很长,呈斜形,有如一条巨长的锁链,可以贯穿连接整个重装步兵方阵和右翼重装骑兵,在作战中保持全军互相策应、队形不乱而不至于被敌军分割包围。轻装步兵大都配备较短的长矛,较宽的盾牌和较轻的铠甲,而且多数为皮甲。轻装步兵的机动性较强。由于巨大方阵在作战中保持密集紧凑而且移动快捷的队形并不容易,所以很多作战任务都由右翼或者轻装步兵来率先发起。
  
  组成马其顿方阵的重装步兵基本由马其顿中上层自由民组成。轻装步兵无论在装备和训练上或者在纪律养成上一般都比不上重装步兵,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的下层。许多轻装步兵,特别是配备有特种兵器并有熟练技术的弓箭兵和投石兵均为雇佣军。他们跟不太强大的轻装骑兵共同负责保卫前进中的方阵侧翼。战斗开始时,他们在方阵前面组成一支散兵屏护部队。
  
  根据亚历山大四次最主要的战役来看,亚历山大的主要战术是利用重骑兵率先突击,来打击敌人的左翼,然后中军巨大方阵跟进摧毁敌方中军主力。战斗力较弱的左翼则咬住对方右翼,有时左翼甚至抵挡不住,但随着右翼和中军的胜利而反过来对敌人进行反击。最终击溃敌军,获得全面胜利。马其顿军的核心战斗集中在方阵的冲击力(大路按:即英文里的shock)方面,这种方阵在正面冲锋时可谓势若巨雷,锐不可当。但是,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方阵士兵配备较重的长矛、铠甲和盾牌,所以行军缓慢,机动性差,适合速战速决,不适宜长期作战。而且方阵在作战中只有保持密集队形才能维持强大战力,波斯军队的冲击力虽然曾破坏过马其顿的方阵队形,但却没有继续扩大战果。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马其顿军队的重装骑兵的实力相对于波斯军队还是很强的。但是,正如美国T·N·杜普伊在《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所指出的,骑兵从来就不是希腊部队(大路按:马其顿军制主要来源于希腊)的主要兵种,“除了北部的塞萨利和马其顿等较为平坦的地区外,多山的希腊很不适宜骑兵的机动。因此,一般说来,希腊不很重视骑兵这一兵种,而着重依靠经过不断改进的步兵方阵进行作战。” 马其顿重装骑兵的武器装备跟重装步兵基本相同。他们也都手持一根马其顿长矛,可惜在马背上很难施展。在交战之前,他们往往把长矛扛在肩上,矛头稍向下。冲锋时,长矛可以稍稍放低在肩部以下,但还需矛头向下方倾斜以保持平衡。在猛力刺中第一个敌人后,往往让长矛留在他的身体里不再拔出。丧失长矛以后,再用刀剑继续进行战斗。等到战斗胜利后,再去找回那些长矛。这是一种相当奇怪的战法,残酷的近战中未必能占有优势。由于当时的马匹无马镫、马掌,也无马鞍,只有马披或坐垫,所以其战斗力不可过于高估。
  
  马其顿军队中除了方阵重装步兵和重装骑兵以外的轻装骑兵和轻装步兵并无优势可言,在数次战役中均成为马其顿军队的软肋,而险些导致全军被击溃。在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中处于左翼的轻装骑兵和重装骑兵,都曾遭到波斯骑兵部队的重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其顿军队获得胜利的主要战术原因在于重装步兵方阵和重装骑兵。如果作战中,对方与马其顿军队做正面冲锋,那么很难有敌军能阻挡方阵的无坚不摧。但是,重装步兵方阵也有弱点。方阵只有在保持严整的队形时才能发挥强大作用,为此对作战地形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方阵前后左右必须有机动性很强的轻装步兵和轻装骑兵保护以使其队形不乱。其次,马其顿方阵的正面有如铜墙铁壁,但两侧是薄弱环节,如果对方从两翼切入,迫使其每个16个人组成的纵向队列发生断裂,那么整个方阵就会遭到很大破坏。后世的西诺塞法拉战役战争期间,罗马军团就是从两翼切入而破坏了马其顿方阵,从而取得了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即使是威力无比的方阵正面,也曾在伊苏斯战役中被波斯的希腊雇佣军撕开了一个大缺口。
  
  4、秦军的军制、装备和战术
  
  当时那个时代的秦国军队的战术组织和马其顿军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阵法却又截然不同。秦军士兵勇猛善战,称为锐卒。根据《商君书·境内》,秦军队最小战术单位为伍,由5个士兵组成。10个伍组成一个屯,由50士兵组成。2个屯组成一个将,由100名士兵组成。5个屯组成一个主,由500名士兵组成。2个主组成一个大将,由1000 士兵组成。(大路按:此处的大将是秦军建制单位,不是将军之意。)军队在做战时,伍、屯、主、将、大将等战术组织保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以一个伍为例,防守时五名军卒互相保护,进攻时如有人数优势则围攻敌人。混战时,伍内部兵卒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联系,队伍不会被轻易击破。
  
  华夏战国时期的阵形与同时代的希腊和马其顿军阵相比,保持了更大的灵活性。春秋时期,早期的军事思想比较呆板,只讲究正面冲击的威力。这一点与马其顿军队有些类似,但到战国时期,这一呆板的战术思想即被抛弃。战国时期的步兵阵,都能因敌因地因时而布成不同的阵形,根据《孙膑兵法》,大致有步兵阵,即有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雁行阵、钩行阵、玄襄之阵等达8种之多。华夏的军阵讲究千变万化、“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相比之下,马其顿的步兵方阵,虽有正面突击之威力,但显得呆板,并不适合任何作战地形。而灵活性和变化性则是中国军阵的最大特色。
  
  除了步兵阵以外,战国时期和秦王朝都有强大的车阵。据《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晋国约有战车5000 乘;楚国仅4县就“赋皆千乘”,战车当不下晋国;秦一公子奔晋,带车千乘,估计秦、齐二国各有战车二三千乘。若依每乘兵员75人计,则晋楚大国兵力不下30万,齐秦等国也不下20万。总兵力比前期增加约五六倍。战国时期,各国兵力空前扩大,兵员剧增。秦兵马俑来看,一乘车卒约为8人。假设秦时一次重要战役出动三千乘战车,则车兵约为2.5万左右(不包括战车周围的步兵),这是一支相当孩人的高机动性军队。(大路按:当然这只是大路的假设,有的战车只为作战使用,只有驭手,弩手和重甲持矛的士兵组成)。战车的防护措施也比较完善,轴端装有矛头,马身覆有厚甲。
  
  有人可能会以亚历山大与波斯最决定性的战役高加米拉会战为例,来证明战车的战斗力低下,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在高加米拉会战中,波斯的战车共有一百辆,每辆战车只有一至两名驭手,这些驭手本身不具有战斗力,主要依靠车轮周围配备的锋利刀片来滚杀敌人。当战车被围困时,马其顿士兵很轻松的就把驭手一个个消灭,战车也就立刻成了一堆废物。但是,秦军的战车会超过一千辆,秦军战车上的车兵是秦军精锐之一,不仅有力大体健手持长矛的兵卒,还有弓弩娴熟的弩兵。更重要的是,每一辆战车周围都有一定数量的徒兵── “锐卒”,有他们的保护,对方难以接近战车。所以,象波斯战车被迅速围歼那种态势根本不可能发生在秦军身上。杜普伊的《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里也说,“只要有适合的战机,用于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战车在作战中曾多次赢得过胜利。”
  
  当然秦军最具杀伤力的还是弓弩。关于弓弩的射程和杀伤力,前面已经讨论够多了,这里将再提供几条证据来说明一下。现在普遍认为中国的弓弩领先于当时的西方,西方后来从中国传过去的弓弩制造技术中获益良多。以弓为例,齐国的《考工记》详细描述了制造弓与箭的选材、工艺流程等。明确指出制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干、角、筋、胶、丝和漆,“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只有六材都准备好了才能合制成弓。其中的干是指弓干,取材最好为柘(zhè)木,其次为檍,桑,橘,木瓜,荆,最下等为竹。古代工匠制成一张良弓,从第一年开始选材、干透,到牛筋、弓角的制作,到最后的被弦,共需要约4年左右的时间。其中制作之艰辛,可见一斑。最终的质量也可以想见了。当时的诸侯和武将对弓非常重视,丝毫不亚于对宝剑的重视。据载,楚灵王酒醉之后将楚所藏之宝弓“大屈”送与鲁侯,酒醒之后十分后悔,甚至不顾将背负不信之名,派遣使臣将“大屈”强行索回。
  
  《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里说,“从古代直至公元十六世纪这段时间里,弓始终是中国军队最重要的手提兵器。在既有重装弓箭兵又有轻装弓箭兵的亚述军队中,弓也是主要兵器。对古希腊、马其顿、古犹太人和古罗马军队来说,弓虽然也很重要,但只是辅助性的兵器。”当时希腊、马其顿和波斯的弓箭主要传自印度。而印度弓,竹子是常用的制作材料,有时也用藤条等材料。由此可以推想东西方在弓弩技术上的差距。
  
  对于当时以步兵为主构成的难以横向移动的大型方阵来说,弓弩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与威慑力,所以为中国历代兵家所重。如公元前260年发生的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军的强弓硬弩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数十万赵军无法突围,最终,赵国主将赵括射死,秦军以来弓弩取得了这场决定天下大局之战的胜利。又如后来西汉时的李陵,五千汉兵依靠车仗为工事,以弓弩为远射武器,竟然抵挡匈奴八万之众,射杀匈奴上万骑兵。李陵最后叹息说:“再给我们每人十枝箭,就能支持到边界。”最后虽然兵败,但可以想象得出弓弩的巨大威力。现在无法知道当时秦军每名士兵配备多少支箭,这里只拿后世的唐军为例做一个参照说明。据《太白阴经》所载,唐代军队一军人数为12500人,装备弓12500张(附弦37500条,箭3750000支),弩2500张(附弦7500条,箭250000支),弓弩装备比率各占100%和20%。也就是说,每名唐军配备一张弓,三根附弦,三十支利箭。在当时,这样的唐军是一支具有非常恐怖的战斗力的军队。每名秦军配备的箭簇的数量大路没有查到资料,但从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出土情况来看,弓弩手背部置有上下两个对你的负矢陶环,每个陶环装置铜镞多达100支,其负矢之多,当时魏国武卒属于重装步兵,向有“负矢五十”说法,秦国的弓弩兵配备的箭簇的数量远远多于魏国武卒的弓箭配备。所有我们不难理解,秦国依靠什么手段竟然能合围同样数量的赵军了。在秦军强大的弓弩兵面前,赵军始终无法接近,事实上当时双方发生白刃近战相对比较少。
  
  秦军的骑兵我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秦军的骑兵主要和车兵一起配置成车骑混成部队。骑兵的主要武器的是弓弩。战时可以灵活机动的在各种距离射杀敌军,克服步兵弓弩手的机动性不足。
  
  秦军的战术本人在前贴中已有提到,很多网友也有准确的论述。其基本作战方式是,弓弩兵在阵前射出强大的箭,以阻敌军前进之势。在敌方的步兵、骑兵和车兵受到强烈打击后,骑兵,战车和步兵发起冲锋。与马其顿军队不同的是,秦军会更多采用两翼包抄的围歼战术,如白起的长平之战。而马其顿军队则偏重于击溃战。【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5、当马其顿遇到秦国
  
  马其顿军和秦军都是历史上战力最强的军队之一。如果马其顿军队遭遇秦军,谁将是最后的胜者呢?且容我下面胡说八道一番。
  
  大路认为双方各有优势,所以也各有胜机。双方兵卒的勇武精神、牺牲精神和士气方面应该相差无几。秦国的军队,用《史记》的说法,秦国兵卒战斗意志极强,求战欲望强烈,在战场上毫不退缩,势以斩杀敌首为使命。同样,马其顿军队也一样是一支勇往直前的队伍。(大路按:秦军有点象战争狂人,而马其顿军人似乎充满了英雄主义。)战术素养方面亚历山大的军队历来受到推崇,这里也无须多说。秦军则经过几百年残酷征战的洗礼,加上完善的训练机制、军功进爵制度和长期的作战经验,应不落后于对方。
  
  在兵器方面,双方各有千秋。秦军的强大的步兵弓弩手和骑兵弓箭手必然在实力上远超过对手相同兵种。而在近战中,由于马其顿军队拥有当时最好的铁制兵器和防护铠甲,所以这方面马其顿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但是马其顿方面身着皮甲的轻装骑兵和轻装步兵无论是兵器还是防护在近战方面对于秦军而言也无优势。秦军在兵器上的差距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虽然秦军的兵器大都是青铜兵器,但其布氏硬度可达80左右,做为兵器是完全合格的。而早期的铁兵器除了在硬度方面略优于铁兵器以外,韧性、可塑性远远落后于青铜。(大路按:这是借用一个文博专业的网友的说法,待考。)更重要的是,近战的攻杀技巧也非常重要,没有任何理由认为马其顿人在这方面完全优于秦军。
  
  在阵法方面,马其顿方阵的坚固性和锐利性是勿庸置疑的。秦军的阵法虽然种类繁多,但在战场不会固守于西方式那种坚固阵式。秦军必然侧重于变幻多端,避实就虚的灵活战法,进则迅捷有力,退而三军不乱。秦军面对马其顿这样的敌人,也决不会轻易和对方进行西方式的那种硬碰硬的冲锋。
  
  马其顿方面最大的战斗力在于右翼的重装骑兵和中央的重装步兵方阵。而秦军的精锐则在于左右军车骑混成部队和前军强大的弓弩兵。
  
  如果战斗打响,面对中国军队的弓箭,马其顿的重甲骑兵和轻装步兵,以及轻装骑兵也许会遭受毁灭性打击。关于重甲骑兵,马其顿人对马的防护并不是很完善,中国古代有射人先射马的说法,一旦马中箭倒地,重甲骑兵的战斗力将会降低大半。如果马其顿方阵丧失了轻骑兵和轻装步兵的保护,那么它就有可能被秦军的车骑兵和步兵分割包围。如果马其顿人确实能抵受的住秦军的强弓硬弩射出来的箭,呵呵,那么毫无疑问马其顿军队会突破秦军防线。至于步兵方阵,中国军队确实无法与之硬拼,但两翼包抄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双方发生近身白刃战,短时间内马其顿军队会略有优势,但也绝非有些网友所说的“一边倒的屠杀”。战斗如果能拖的久一些,优势又会倾斜于秦军一方。
  
  如果在兵力配置上,马其顿军队三万对秦军三万,总体感觉马其顿军队会有优势。当然秦军如有办法避开对方的冲击力(shock),也许有办法反败为胜。如果马其顿军队三万对秦军十万或二十万(大路坚信秦军战力远非波斯军可比),那么胜利的天平会倒向秦军一方。如果马其顿军三十万对秦军三十万,大路还是倾向于秦军,因为此时随着人数的增加马其顿步兵方阵的迟滞性凸显无疑,其全军的机动性会远低于其三万军队时的机动性。如果秦军的弓弩对马其顿军有很大杀伤力的话,这恐怕,又一个长平之战就要诞生了。
  
  如果马其顿军队真的不远万里进入中国,那么也许他将在几年之内面对与诸侯各国数百战的作战密度,无论如何马其顿军队最终免不了被全歼的命运。这样真就象中国文人所说的那样,“万里长征人不归”了。
  
  亚历山大曾经说过一句话一直为后世传颂,“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把中国海岸作为希腊的天然边界,也是很可能的。这样一来,我的马其顿的强大与安全就将得到永久的保证”。
  
  中国的战国列强如果听到这话,也许会重重吐出一个字:
  
  “切!”
看《特洛伊》里特洛伊二王子与希腊的倒霉绿帽国王决斗后的那一仗,特洛伊步兵方阵那个厉害,士兵们的脚顶着脚,肩顶肩,喊着号子推进,硬是把希腊联军给推倒!这电影拍很真实!中国古代的阵法应该也很紧密,如果象现在中国电影、电视剧那样扛着旗子转圈的流窜土匪一样的军队,绝不可能以5000人抵挡8万匈奴铁骑!
<P>汉泥拔帅领一群乌合之众,横行意大利18年,更不要谈斯巴达。罗马重步兵方阵被歌德重骑兵打败,歌德重骑又被匈奴的轻骑击败;克雷西一战骑兵又败给弓箭手。种种反复,不胜枚举。</P><P>决定战争胜利的不是武器,阵法,而是将领,国家的制度和领导。只要不一战而亡,能够吸取经验,扬长避短得一方就能够胜利。</P>
很难想象,马其顿军团如何突破秦军射来的暴风雨般的箭矢!一旦前军大片被射倒,后续部队的前进必然严重受阻,暴露在箭雨中的时间会更长,损失也更大,一旦死人死马过多,甚至会在前沿堆出一道尸墙,这还怎么冲锋啊
<B>以下是引用<I>超级潜水艇</I>在2004-10-20 14:43:00的发言:</B>

<P>汉泥拔帅领一群乌合之众,横行意大利18年,更不要谈斯巴达。罗马重步兵方阵被歌德重骑兵打败,歌德重骑又被匈奴的轻骑击败;克雷西一战骑兵又败给弓箭手。种种反复,不胜枚举。</P>
<P>决定战争胜利的不是武器,阵法,而是将领,国家的制度和领导。只要不一战而亡,能够吸取经验,扬长避短得一方就能够胜利。</P>


北非强国迦太基的军队可不是乌合之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1 1:23:42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1 10:38:08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中国sunyan</I>在2004-10-20 22:34:00的发言:</B>
&gt;

北非强国迦太基的军队可不是乌合之众。。。。。。

<P>迦太基的军队是各地招募的雇佣军组成,和罗马军队严格制度下训练的军队战斗力有很大区别。
<P>汉尼拔在意大利境内18年,其间几乎没有本土的任何人员、粮食、器械的支援,兵源补充全部依靠高卢和意大利境内的反罗马部族,部队士兵之间语言都不相通,且没有任何物质激励,说是乌合之众一点不过分。
<P>可以参见《汉尼拔战记》和西庇安的《罗马史》。</P>
秦军是第一的,不管是从人员,还是装备,他都是最强的~~~~
<P>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没有办法比较,战争为什么只要的三万对三万?为了公平吗?但是战争根本就没有公平!</P><P>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P><P>马其顿东进途中要是有遭遇到战国七雄中较强的几个,如秦,赵,楚,那么,所谓的亚历山大帝国不过痴人说梦而已!</P>
严重同意楼上的,秦的敌人哪一个都可以称霸世界的
没有可比性,没有发生过,什么可能都有,现在只是从数据上进行分析
按亚利山大身前士卒的打法   估计在第一轮的冲锋中便被秦军万弩射成剌猬了  那还有什么分胜负的必要      匹夫之勇   何足挂齿    估计亚利山大的五万军队连战国时期的魏军  楚军  赵军这几关也过不了   打打燕军  齐军  韩军还差不多[em08][em08]
<P>虽然我是中国人,但也要客观点看问题。</P><P>这里普遍看都认为秦军有人数和弓箭的优势,但要看到亚历山大在统治亚非欧的三个主要文明的战争后期,也是可以调动近一百万军队的(要知道据说大流士的当时军队就有一百万以上)。</P><P>本人认为:两者相当,但中国军队在战法上远强,所以胜算更大。</P>
亚历山大到最后可不是5万军队。。。。。
<B>以下是引用<I>和平站士</I>在2004-10-24 11:18:00的发言:</B>

<P>虽然我是中国人,但也要客观点看问题。</P>
<P>这里普遍看都认为秦军有人数和弓箭的优势,但要看到亚历山大在统治亚非欧的三个主要文明的战争后期,也是可以调动近一百万军队的(要知道据说大流士的当时军队就有一百万以上)。</P>
<P>本人认为:两者相当,但中国军队在战法上远强,所以胜算更大。</P>


没错地,亚历山大后期地部队并不少,但大家细不细突略了一个历史事实,这位老兄征印度地时候细因为军队哗变不愿在打战而逼不得以地后撤地,这说明了虾米哩?军队细多了,但人心杂了,亚历山大地个人魄力在这些非希腊化地士兵中不吃香了。至于大流士地军队一百万那根本细西方史学家吹出来地,偶看亚历山大地最后决战双方兵力总和不可能超过十五万人。这就跟中国地三国演义一样,说老曹八十万兵马下江东,吹地,当时能有二十万就不错了。事实上,亚历山大征印度时地部队中已经没多少马其顿人了,其它部队全细从各征服地招来地,事实也细如此,亚历山大一死,各地地反抗就蜂拥而来,他建立地帝国几乎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比蒙古人来得还快地快地多。就靠这支军队想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万众一心地秦人较量?这不细找死吗?
楼上的,曹操的军队确实没100W
但绝对不只20W,因为刘表的军队是被直接接收的,这部分就不只20W,曹操自己不可能一点兵都没有吧
所以,合理的确估计是至少40W以上,80以下(书上记载80W号称百万的)
<B>以下是引用<I>SDZSDZ</I>在2004-10-21 10:18:00的发言:</B>

<P>亚历山大还细先考虑一下他怎么先过匈奴这一关吧。当细希腊人有地秦人全有,而且更为精良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希腊人没有地秦人也有,秦强弩、秦弓矢、秦轻骑、秦战车这些技术装备当时举世无双。而且秦人地战争动员体系远比劳师远征地马其顿人强地太多。至于马其顿方阵,当时秦军也有类似地战阵啊。再加上骑、步、弓、车和专职性骑兵集团地配合。至于楼主说地近身搏击偶想没理由马其顿人能占上风,想想秦人地生存环境,从秦立国那一天起秦军就处在长期地征战中,在这种国家内尚武必然成为一种大众化地趋势,想想当时地楚国习武成风,汉朝时期地‘家赤贫而剑必备’,可以想像当时地中国击剑搏击习武地风气到了一种什么地步。马其顿人面对尚武成风、以斩首以获功爵们地秦军能在近身战中占优势吗?亚历山大没碰上秦人细他地运气,否则他地争战生涯就会以一次彻底地惨败而告终。</P>


tongyi
这件事是争论不出结果的,谁的统帅厉害谁就能赢。
楼上的,你以为打&lt;英雄无敌&gt;啊
<B>以下是引用<I>shenyl</I>在2004-10-25 13:43:00的发言:</B>
楼上的,曹操的军队确实没100W
但绝对不只20W,因为刘表的军队是被直接接收的,这部分就不只20W,曹操自己不可能一点兵都没有吧
所以,合理的确估计是至少40W以上,80以下(书上记载80W号称百万的)

<P>记点偶不清楚啦,几不过细偶自己的推论啦,但在那个时代几倍以上地扩大军队人数细常有地事啦,像官渡之战双方总兵力好像也没超过二十万哩^_^至于刘表地军队最多六七万啦,老曹能够用以打江东地不过十来万,赤壁之战实际地损失应该细荆州水军占绝大多数。战后老曹地核心青州兵团基本细完好地。参战兵力大约20余万偶看细合理地,老曹身后还有一个马腾,他也不可能集全国兵力出击。想不初明朝十三万人就敢称百万,李自成打吴三桂细号称百万大军,但实际有多少哩?清军投入山海关一战地部队无论超不过二十万,但据朝鲜方面记载,战场之上,清军几倍于大顺军,这细怎么回事哩。所以偶想,古时战争地规模往往都会被后人甚至当时地人就一再夸大地。亚历山大地虾米波斯百万偶看根本就细瞎扯。</P>
<B>以下是引用<I>梦回秦汉</I>在2004-10-24 10:27:00的发言:</B>
按亚利山大身前士卒的打法   估计在第一轮的冲锋中便被秦军万弩射成剌猬了  那还有什么分胜负的必要      匹夫之勇   何足挂齿    估计亚利山大的五万军队连战国时期的魏军  楚军  赵军这几关也过不了   打打燕军  齐军  韩军还差不多[em08][em08]


还对付齐军呢,别忘了,齐国可是仅次于秦的东方大国,兵力雄厚。燕军长居北地,剽悍善战,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战斗力也很强,曾经差点让强大的齐灭国!至于韩国,长期与凶悍的赵,秦为邻,你说悍不悍,不悍早完蛋了。战国七兄其实就每什么软柿子
<B>以下是引用<I>二锅头爱好者</I>在2004-11-19 21:20:00的发言:</B>
]

还对付齐军呢,别忘了,齐国可是仅次于秦的东方大国,兵力雄厚。燕军长居北地,剽悍善战,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战斗力也很强,曾经差点让强大的齐灭国!至于韩国,长期与凶悍的赵,秦为邻,你说悍不悍,不悍早完蛋了。战国七兄其实就每什么软柿子

<P>
<P>齐军在春秋末开始就基本没有打赢过什么仗!</P>
<P>先是叫晋军击败,差点灭国,又叫吴军搞了个春秋时代最大的歼灭战;到了战国时代不过击败了宋国以及正在内乱的燕就自以为天下无敌,结果差点又叫人家给瓜分了!</P>
<P>至于燕国,60万(当然有夸张)大军还打不过刚经过残败,损失了40万大军的赵国的几万军队,差一点叫人家给灭了,战斗力也可想而知!</P>[em07]
<P>HBAO叔叔    </P><P>   别忘了哦  齐国马陵  桂陵2场战役哦      </P><P>    </P>
战国时代  魏国李悝变法   韩国申不害变法     赵武灵王改服弃车 可以说是3晋转为真正的战国7雄的标志
<B>以下是引用<I>超级潜水艇</I>在2004-10-21 10:59:00的发言:</B>


<P>迦太基的军队是各地招募的雇佣军组成,和罗马军队严格制度下训练的军队战斗力有很大区别。

<P>汉尼拔在意大利境内18年,其间几乎没有本土的任何人员、粮食、器械的支援,兵源补充全部依靠高卢和意大利境内的反罗马部族,部队士兵之间语言都不相通,且没有任何物质激励,说是乌合之众一点不过分。

<P>可以参见《汉尼拔战记》和西庇安的《罗马史》。</P>

<P>事实上 罗马军队当时构成是市民阶级 而兵种是按照财产划分的   当时 罗马军队的素质训练要超过迦太基军队 但汉尼拔的步兵同样训练有素   在激烈战斗过程中,西庇阿命第二列横队的军人——主力兵成大队地前出至两翼侧并拉长战斗横队而包围敌人。迦太基人由于受到从两翼的冲击, 开始后退。 罗马人将最有经验的军人——后备兵投入战斗,编成方阵(10列)并冲击由老兵组成的迦太基人的第二列横队。迦太基人经受住了这次突击。但这时他们受到展开的罗马骑兵从后方的冲击,于是这就决定了交战的结局。迦太基的军队被粉碎。其损失达万人之众。汉尼拔得以逃命。罗马人共损失1500人。 迦太基军队并不是乌合之众  在战场能够应对一些不利条件  所以说迦太基的军队是乌合之众缺乏根据 只不过汉尼拔缺乏战略眼光 并且迦太基的国家军事实力不如罗马 造成的失败 </P>
<B>以下是引用<I>中国sunyan</I>在2004-11-20 20:08:00的发言:</B>

<P>HBAO叔叔    </P>
<P>   别忘了哦  齐国马陵  桂陵2场战役哦      </P>
<P>    </P>

<P>
<P>不要忘记,当时的魏国同时与秦,赵,韩,齐作战哦!</P>
<P>魏国当时本身只是与赵或韩国+齐作战 并没有同时于他们开战  </P><P>    秦是在其损失大军后进攻的       齐国能够利用局势打嬴战争 本身就是具有战略思维吧 </P>
呵呵,马其顿,不要说大秦了,当时7国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叫马其顿灭国.
<B>以下是引用<I>DIABLOTOM</I>在2004-10-22 22:16:00的发言:</B>
秦军是第一的,不管是从人员,还是装备,他都是最强的~~~~


不说士兵的勇悍,就是大秦和当时其他6国随便揪几个将军出来都比亚历山大牛.奴隶制社会之间的战争模式有什么资格拿来和封建王朝制度打?
亚历山大时期 秦还不是封建制度
弩是很恐怖的东西………………
分析的很透彻啊
可惜弩的装填速度过慢
<P>《水浒》里经常有句话”射住阵脚“,弩对阵形的破坏能力是很大。</P><P>作用参见《牙色王》里的冰面大战。</P>
弩的装填速度确实很慢  不过这并不是秦军战争马其顿军队的法宝 实际上罗马人在一次战役中已经给出我们答案了。。。。。。。。
<P>当时东方六国的军队也不弱,楚国的死士,韩国的材士,魏国的武卒,赵国的精骑,还有大秦的陷士。魏国的武卒是重装甲步兵在没有遇到大秦的时候也是很厉害的。亚历山大的远征军不要说是秦军了,就是碰到六国的军队也够他受的。</P>
实际上战国初期的时候最善射的应该是魏国军队 因为李悝的一项政策。。。。
干不过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