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环球关于高铁的评论,我的感想!大家也讨论下高铁是否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17:52:49
温州高铁出事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是随着铁道部的告急,高铁好像又引起了注意,前几天和同学聊起高铁,前天看了篇高铁的评论:中国高铁的停止,不知是基建德停止,更是中国对集中力量干大事传统的放弃!总体来说支持高铁建下去,我同学是主张改建普通铁路。我自己是主张高铁续建,但是要适度。以下是我的分析:
一、所有相关因素:1、政府部门(铁道部、财政部、发改委、环境部等)、沿线地方政府、沿线老百姓、铁路乘客等。2、经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环境、交通运输、科技)
二、为什么建高铁(目的与好处),我会从相关因素去分析(高铁的弊端同):
1、从宏观上看,在金融危机中,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经济的长期增长进行投资,使增长更有后劲;可以促进交通运输,尤其是人流运输,缩短运输时间,从而将节省的普通铁路用于货物运输,增大运力,节约物流成本,间接促进制造业向内陆的转移。
2、从区域经济看,可以拉动沿线经济增长,尤其是沿线停靠站,我以济南为例,高铁将京沪的距离急剧拉近,促进了人员与资金交流,人员在北京、济南可以当日往返,私人企业在两地的流动频率增大,创造了投资机会(这还不算人员流动对当地的消费带动,相对投资,这个量可以忽略)
3、科技上看,会带动我国车辆制造相关的项目上马,尽管在先期大多是依靠外部,但是自己制造最起码能对庞大系统有了回数,摸清了门路。
4、从缓解交通上看,这点在宏观中已经提到了。我国在建的主要是动脉,高铁本身不用于货运,但是因为速度快,周转率高,实际载人数并不少,这可以节省出普通铁路的运力,我曾经在国家财经周刊上看到篇高铁的,可以大幅增加货物运力,有模型计算的(我记不准哪一期了,今年的,7月份前的,大概5到7月的样子),我国将制造业转移到内陆的主要障碍之一便是运费会侵占利润,高铁会间接缓解,从而间接缓解区域增长失衡。
5、高铁可以增大人员流动,也可以提高军队的运动能力,曾经济南军区不是演练过嘛。
三、高铁的问题:
1、高铁会占用沿线的大量土地,又主要是平原地带,对环境也有影响(具体程度可以研究计算,但那时专业人士),如何对占用的土地赔偿,这是个棘手问题。
2、高铁需要大量财政投入,尽管我国相对宽裕,但是这些年加大对社保、医保、教育的投入的呼声高涨,另外我国正值12五开局之年,为扶植战略新兴产业,也需要大量投入,从今年铁道部反应看,已经出现资金不足情况。
3、高铁刚运行初期,成本会较高,而普通群众收入有限,上座率不足,这对投资回收也造成了困难。
4、高铁涉及范围极大,各部委的利益责任分担不均,协调会出问题。
5、高铁在运行时,停靠站点较少,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削弱,并且会造出资源流向单一,造出经济发展的小范围不均衡(如济南的增长极会削弱周边)。
四、造高铁的理由:我国因以前经济规模有限,在交通运输力量方面长期滞后,高速公路只相当于美国三分之一,而经济规模相当于美国一半,人口是美国数倍,从长远看,交通运输必须改善。在普通铁路和高铁中选择时,高铁尽管前期投入高,成本高,但是随着居民收入增长,高铁运行一段时间进行改进,高铁的上座率会升高,而如果制造普通铁路人流速度慢,在缓解运力方面未必更有效,尤其是高铁技术成熟后,从长远看高铁是趋势(美国在更新交通是是准备使用高铁,日本等也在跟进),与其建设普铁后再建高铁,一步到位可以考虑。
五、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建设:
1、民粹主义者,建议将资金直接用于百姓,促进消费(关于把外汇分了的言论也是如此),这是表面上为民着想,但是实际上在损害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不利于后代,不利于全国(尤其是中西部)。
2、担心高铁建设的可持续能力,高铁会进行大量投入,而前期因为上座率原因,资金回收较慢,害怕债务失控,这些人比前者想的全面,这个意见很值得考虑。我认为高铁的时机选择既要有必要性也要有可行性,从交通运力看,高铁确实必要,从可行看,我国适度控制高铁建设规模,逐步推进,同时加快技术改进,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债务,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国家上马过多,再加上高铁适度打击了大家的积极性,债务难以弥补。因为高铁的效益见效慢,收益隐蔽,进行量化难以处理,这是导致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很多学者反对的主要原因。
3、JY人群等。片面渲染高铁的负面影响,帮助国外人群摇旗呐喊,动摇决心,这群人该杀!
六、我对高铁的一点建议:1、建设先期,因为高铁的牵涉范围大,因素多,国家应该成立专项,负责各部位协调,提高效率。
2、做好论证工作:对环境影响,征地占用、对经济带动是否能够和国家的区域经济规划统筹兼容,确定好线路建设的先后次序,逐步推进。
3、开始时不过分追求技术的全部国产化,先期可以采购成熟的产品,以减小风险和降低成本(我不知道是否可行),国家与此同时消化核心技术,加以创新。

题外话:我推崇的决策风格是先期论证充分,领导拍板开干,途中遇到问题随机应变。西方的民主以为片面迎合选民,像这种见效慢的工程不太可能大规模上马,另外在征集意见时,争吵厉害。张居正所谓省争议便在于此。商鞅的一句:民可与之乐成,而不可与之谋始。尽管有点偏激,也不无道理。中国人多地大,情况不均衡,各人利益不一,舆论说法不统一,有很多人讨厌南方系动辄民主自由的说法很讨厌,其实是南方系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觉得把这些人扔到云贵高原的山旮旯里历练几年,思想会有转变。咱们一般人思考问题大多处于自身考虑,并且经验不足,往往短视,想当年加入WTO等都有人反对,原因便在于此,所以我呼吁大家能通盘考虑,能站在别人视角,对TG多点信心与耐心,我们的方向便不会错,前途不会差!温州高铁出事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是随着铁道部的告急,高铁好像又引起了注意,前几天和同学聊起高铁,前天看了篇高铁的评论:中国高铁的停止,不知是基建德停止,更是中国对集中力量干大事传统的放弃!总体来说支持高铁建下去,我同学是主张改建普通铁路。我自己是主张高铁续建,但是要适度。以下是我的分析:
一、所有相关因素:1、政府部门(铁道部、财政部、发改委、环境部等)、沿线地方政府、沿线老百姓、铁路乘客等。2、经济(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环境、交通运输、科技)
二、为什么建高铁(目的与好处),我会从相关因素去分析(高铁的弊端同):
1、从宏观上看,在金融危机中,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经济的长期增长进行投资,使增长更有后劲;可以促进交通运输,尤其是人流运输,缩短运输时间,从而将节省的普通铁路用于货物运输,增大运力,节约物流成本,间接促进制造业向内陆的转移。
2、从区域经济看,可以拉动沿线经济增长,尤其是沿线停靠站,我以济南为例,高铁将京沪的距离急剧拉近,促进了人员与资金交流,人员在北京、济南可以当日往返,私人企业在两地的流动频率增大,创造了投资机会(这还不算人员流动对当地的消费带动,相对投资,这个量可以忽略)
3、科技上看,会带动我国车辆制造相关的项目上马,尽管在先期大多是依靠外部,但是自己制造最起码能对庞大系统有了回数,摸清了门路。
4、从缓解交通上看,这点在宏观中已经提到了。我国在建的主要是动脉,高铁本身不用于货运,但是因为速度快,周转率高,实际载人数并不少,这可以节省出普通铁路的运力,我曾经在国家财经周刊上看到篇高铁的,可以大幅增加货物运力,有模型计算的(我记不准哪一期了,今年的,7月份前的,大概5到7月的样子),我国将制造业转移到内陆的主要障碍之一便是运费会侵占利润,高铁会间接缓解,从而间接缓解区域增长失衡。
5、高铁可以增大人员流动,也可以提高军队的运动能力,曾经济南军区不是演练过嘛。
三、高铁的问题:
1、高铁会占用沿线的大量土地,又主要是平原地带,对环境也有影响(具体程度可以研究计算,但那时专业人士),如何对占用的土地赔偿,这是个棘手问题。
2、高铁需要大量财政投入,尽管我国相对宽裕,但是这些年加大对社保、医保、教育的投入的呼声高涨,另外我国正值12五开局之年,为扶植战略新兴产业,也需要大量投入,从今年铁道部反应看,已经出现资金不足情况。
3、高铁刚运行初期,成本会较高,而普通群众收入有限,上座率不足,这对投资回收也造成了困难。
4、高铁涉及范围极大,各部委的利益责任分担不均,协调会出问题。
5、高铁在运行时,停靠站点较少,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削弱,并且会造出资源流向单一,造出经济发展的小范围不均衡(如济南的增长极会削弱周边)。
四、造高铁的理由:我国因以前经济规模有限,在交通运输力量方面长期滞后,高速公路只相当于美国三分之一,而经济规模相当于美国一半,人口是美国数倍,从长远看,交通运输必须改善。在普通铁路和高铁中选择时,高铁尽管前期投入高,成本高,但是随着居民收入增长,高铁运行一段时间进行改进,高铁的上座率会升高,而如果制造普通铁路人流速度慢,在缓解运力方面未必更有效,尤其是高铁技术成熟后,从长远看高铁是趋势(美国在更新交通是是准备使用高铁,日本等也在跟进),与其建设普铁后再建高铁,一步到位可以考虑。
五、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建设:
1、民粹主义者,建议将资金直接用于百姓,促进消费(关于把外汇分了的言论也是如此),这是表面上为民着想,但是实际上在损害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不利于后代,不利于全国(尤其是中西部)。
2、担心高铁建设的可持续能力,高铁会进行大量投入,而前期因为上座率原因,资金回收较慢,害怕债务失控,这些人比前者想的全面,这个意见很值得考虑。我认为高铁的时机选择既要有必要性也要有可行性,从交通运力看,高铁确实必要,从可行看,我国适度控制高铁建设规模,逐步推进,同时加快技术改进,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债务,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国家上马过多,再加上高铁适度打击了大家的积极性,债务难以弥补。因为高铁的效益见效慢,收益隐蔽,进行量化难以处理,这是导致在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时,很多学者反对的主要原因。
3、JY人群等。片面渲染高铁的负面影响,帮助国外人群摇旗呐喊,动摇决心,这群人该杀!
六、我对高铁的一点建议:1、建设先期,因为高铁的牵涉范围大,因素多,国家应该成立专项,负责各部位协调,提高效率。
2、做好论证工作:对环境影响,征地占用、对经济带动是否能够和国家的区域经济规划统筹兼容,确定好线路建设的先后次序,逐步推进。
3、开始时不过分追求技术的全部国产化,先期可以采购成熟的产品,以减小风险和降低成本(我不知道是否可行),国家与此同时消化核心技术,加以创新。

题外话:我推崇的决策风格是先期论证充分,领导拍板开干,途中遇到问题随机应变。西方的民主以为片面迎合选民,像这种见效慢的工程不太可能大规模上马,另外在征集意见时,争吵厉害。张居正所谓省争议便在于此。商鞅的一句:民可与之乐成,而不可与之谋始。尽管有点偏激,也不无道理。中国人多地大,情况不均衡,各人利益不一,舆论说法不统一,有很多人讨厌南方系动辄民主自由的说法很讨厌,其实是南方系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觉得把这些人扔到云贵高原的山旮旯里历练几年,思想会有转变。咱们一般人思考问题大多处于自身考虑,并且经验不足,往往短视,想当年加入WTO等都有人反对,原因便在于此,所以我呼吁大家能通盘考虑,能站在别人视角,对TG多点信心与耐心,我们的方向便不会错,前途不会差!
为什么不?
高铁本身没问题  日德不是发展的不错嘛  关键是管高铁的人
楼主写得很好,我也觉得高铁应该走下去,不能因咽废食。可以缓建,但不希望停建!
楼主积极性很高,但说的这些基本上都已经考虑过了。
现在正是大规模基建的时候,难道非要等到中国进入老年社会了才考虑基础设施

那帮媒体的作用有限,不搭理就是了
继续建一点问题没有,关键是管理..
我前两天还在高铁吧和中国高铁吧发了支持建高铁的帖子,力量微薄,但是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其实根本上是支持战略工程的建设,这个东西对我们老百姓确实有大用
加强管理,不能因噎废食。
高铁当然要建,我还没见过哪个国家的高铁因为一次事故就不建了,当年德国高铁出了那么大事故还一样大力发展,主要是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撞了一次车就把高铁停了?那摔了架飞机是不是把J20也停了?现在卫星也出问题了,是不是把中国航天也停了?这帮卖国贼,真是唯恐天下不乱,中国的粮食给这些人吃还不如拿去喂猪。
加强管理,不能因噎废食


现在高铁如果放弃,20年后,那些年轻人也会像我们骂叫停Y10的人一样骂我们。

现在高铁如果放弃,20年后,那些年轻人也会像我们骂叫停Y10的人一样骂我们。
建设高铁是中国国家的意志,而不是一个部委的事情,高铁工程涵盖了数百万人的产业和就业,极大的拉动了我国钢材、水泥、通信、电力、工程、车辆等上百个产业和数千个单位的发展,高铁还会带动沿线省市的经济交融、人员往来、提高客运能力、解放货运能力,增强国际行业竞争力鼓舞国民自豪感和自尊心等众多的好处。是中国促内需保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温州事故不必过多的去渲染。中国建设高铁的步伐很快,有必要停下来检讨一下安全等相关方面的工作,需要重新平衡一下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对事故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问题也需要一个解决的办法和时间,这样做就表明国家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建设,还是会尊重民主民生。但是这是短期的做法,明年起这些工程会逐步重新上马恢复施工。
日本福知山线出轨事故死亡上百人,日本就不发展高铁了?
国内的JY有一项本领非常令人佩服就是搞双重标准。
这还用讨论吗?当然应该坚定不移地发展高铁,不能因为一些居心叵测的走狗媒体乱吠就放弃!
不能因为不小心尿到裤子上就把腰带系死、甚至把JJ割掉。

中国每年有10万人死于车祸,但每年有多少人死于火车出轨?? 再危险的火车也比汽车安全。
那些人无视就好了,高铁是中国产业升级的象征,不能停
中国搞工程的,明白点的都知道水有多深。。。
高铁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不建的论调来自于JY,你要知道JY是从来不在春运时出门地,JY们从来都是灰机。
动车事故 让你们说一说就变成高铁了。
其实一直在继续,不过低调了很多,省得别人说三道四而已
看来中国人民是清醒的,我周围的人绝大部分也认为高铁应该发展,但步伐应稳重
支持高铁好好运营
因噎废食愚蠢行为,无限上纲居心叵测。
我觉得高铁是优质资产,关键是要管理到位,而不是要不要建的问题,继续建好是必须的。
高铁不知道,动车坑爹啊
原来不到一个半小时能到,现在减速后得两个小时大巴也才两个半小时啊!!!火车站还那么偏远啊!!!
更可恶的是票价只减了两块还是三块,能跟减速成比例吗!!!
说啥都是假的,拿钱出来才是最实际的。
铁道部获准融资2000亿,第一期已经到位。各建设单位和车辆制造部门嗷嗷待哺了小半年,终于又见到钱了。北车集团回款45亿,南车回款55亿,都已经到企业账上了。
高铁利益相关方太多了,光上市的就20多家,根本停不了。
要坚持,估计是外国人阻止我们的高铁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