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化在中国的渗透:我们为何不能挺直腰杆?-->cities_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6:09:34
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西方国家能像现在的美国这样,对中国的方方面面形成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美国成了许多人用来衡量我们周围事物的最方便的“标尺”;中国人只有真正摆脱了美国情结去看美国,才能真正了解美国,才能真正从美国学到我们想学的东西。没有自信,我们根本就学不到美国的长处。

  离开纽约的前一个傍晚,我沿着哈德逊河西岸进行了一次告别式的散步。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河对面金融区的灯火已经点亮,把耀眼的光彩铺在水面上。记得三年前我刚到纽约不久,带一位国内的朋友到这里观赏曼哈顿夜景。我原本以为像她那样20多岁的年轻人,一定会喜欢曼哈顿的艳丽,但没想到她却冷冷地说:“只要有钱,筑造这样的灿烂并不是件难事。”后来,我搬到了哈德逊河西岸,与那样的景色相伴生活了差不多两年,可我始终没有忘记那位朋友的话。在纽约生活得越久,我就越能体会到在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背后躁动着的欲望。

  这会不会是许多美国人不愿承认纽约就是美国的原因呢?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在走了许多美国城市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没有哪个美国城市能像纽约那样,如此集中而完美地展现出美国人的精神。纽约是这个帝国的灵魂,它是独一无二的。全世界任何一个来这里的游客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白,世界上只能有一个纽约,就像这个世界只能有一个美国一样。

  美国化在渗透着我们社会的各个层面

  也许是因为纽约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回国近一年来,我始终生活在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在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我看到各种各样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有的甚至比纽约的摩天大楼还要壮丽得多。“第五大道”、“麦迪逊大道”、“阳光曼哈顿”、“曼哈顿后街风情”……地产商们毫不掩饰他们要在中国创造曼哈顿的雄心壮志。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国化的影响当然还不止这些。美国人创造的英语词汇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言语中。“英语决定孩子的命运”,虽然这不过是推销学习工具的广告语,但这句话的创造者肯定相信,它能够抓住家长们的眼球。如今你要是不懂得“cool”(大致可译为“酷”)、“come on”(大致可译为“来吧”)那一类词汇的意思,根本就无法和年轻人交谈,甚至在我们的报纸上也赫然夹杂着MALL(大型购物中心)等英语单词的标题。书店里,摆着各类翻译过来的美国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书籍;街头地摊上,你可以买到不久前刚在美国影院里上演的好莱坞大片;而新闻媒体更有许多出自美联社、《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美国人看什么电影我们就跟着看,美国人读什么书我们就跟着读,美国人吃什么保健品我们就跟着吃,美国流行什么服装我们就跟着穿……乔丹、麦当娜、惠特尼成了新一代的偶像。

  当伴随着可口可乐、肯德基和麦当劳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开始成为这个社会最活跃的力量的时候,像美国人一样开大吉普,住大房子,崇尚名牌也就成了一种时髦。美国的今天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就是我们的明天。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西方国家能像美国现在这样,对中国的方方面面形成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美国自然也就成了许多人用来衡量我们周围事物的最方便的“标尺”。

  中国不能重走美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老路

  平心而论,中国人现在的这些追求并没有什么错。难道中国人就不应该像美国人一样开大汽车、住大房子吗?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样的追求后面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它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用不着做深刻的思考,只要静下心来看看我们所处的环境,就不难明白,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条件,根本就不可能使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又一个美国。就拿自然条件来说,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宣告了“美式生活方式”的不可复制性。美国人口仅占全球的5%,但石油消费量却占全球消费量的1/4。按照美国的标准,每辆汽车需要0.07公顷的土地。不难想象,如果中国像美国一样平均每二人拥有一辆汽车,那需要消耗多少汽油,需要用去多少土地啊!美国记者赫兹加德在《鹰的阴影》一书中这样说,美国现在的生活方式确实非常诱人,但假如地球上60亿人民都争先恐后地效仿它,将需要再增加3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才能提供所需的所有资源,以及能够容纳由此产生的所有污染物。

  全世界只能有一个美国不只意味着地球的资源无力支撑另一个美国,还意味着时代不同了,中国不可能重走美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老路。试图在最快的时间里以最简捷的方式把人家几十年、上百年的成果学到手,其结局不仅是在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地,反而会更加深重地陷入美式资本主义早期遇到的困境之中。由于时代的变化和中国国情的不同,这样做也会带来更为强烈的社会动荡和国际反应。

  像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民族国家也很难像美国那样,长期维持一个既能够疯狂地追求利润,同时又能容忍相当程度的贫富悬殊的体制。英国作家哈顿在《我们居住的世界》一书中这样写道,美国现在是西方工业国中最不公平的社会。20%最有钱的美国人的收入是20%最贫困者收入的9倍,这一不平等指数比日本、德国和法国高出一倍。如果说正是因为美国人对他们所创造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才制造了这样的不平等,那么,美国在给来自全球的移民创造机会的同时,也建立了一个比较能容忍不平等的制度。在纽约唐人街,来自中国的移民忍受着每周工作近百小时的极其恶劣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地实现着他们的“美国梦”。我在华人报纸上读到这些新闻的时候,就想起中国能不能承受,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多长的时间里承受类似于这样的不平等。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一些美国人热衷于推行的美国化的理念原本就是对外不对内的。不少美国学者就认为,美国人倡导的所谓“普世的理念”往往连美国人自己也未曾真正尝试过。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就讲过,西方国家本身从来也没有实践过那种将最原始的民主政体和自由放任经济合二为一的现代化道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华裔学者蔡美儿教授曾对我说过,“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和一夜之间实现的民主化同时推进,会不断地激化种族冲突,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是20年来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深刻教训。”

  其实,最具颠覆性的也许并不是美国人所倡导的所谓民主、人权和自由市场经济,而是被掩饰了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德国思想家桑巴特曾这样写道:“贪婪在任何别的地方都没有像在美国那样显而易见;获利的欲望、为了赚钱而赚钱,这两者也从来没有像在美国那样彻底地贯穿于一切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并且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充满着这个冲动,只有死亡才能停止对利润无止境的渴望”。

  如今,伴随着美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断深入扩大,这种价值观念正向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渗透着,它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行为方式,也改变了处事准则和评价成功与幸福的标准。既然我们无法把美国式的现代化,或者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剥离开来,那结果就很可能是,这种价值观念会使我们在一些方面自然而然地走上美国化的道路。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应对美国化挑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力量很强大,美国生活方式的影响更是借助于其软力量的强大和全球化的深化而不断扩大。全球化在很多方面因此都夹杂着美国化。现实告诉我们,没有哪个国家能在今后的发展中绕过美国化的问题,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将会始终面临美国化的挑战。正因为我们难以抵御美国化的侵袭,我们才更需要有意识地脱美国化,这是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

  提出脱美国化并不是要提倡一种反美的理念。实际上,在某些领域,中国越是美国化,就越是会更多地与美国出现矛盾和冲突,因为一个美国化的中国势必会在许多方面成为美国的对手。

  中国的现代化也绝不可能是美国化。在寻找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的时候,我们的眼界理应更加开阔。且不说在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中就有着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重新学习。改革开放也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参照系,比如欧洲国家,再比如我们的近邻印度、越南、韩国等等,他们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

  脱美国化还意味着增强“中国特色”。最近,一些媒体就该不该让孩子读中国的文化经典展开了讨论。这场讨论本身既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悲。我们已经到了为要不要让我们的后代读自己的文化经典而争个面红耳赤的时候了,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仔细想一想,美国化的影响之所以会轻而易举地迅速扩展,并不完全是因为它的强大,恰恰是因为我们在很多方面已经失去了文化传统,或者说是破坏了自己的根基。来自欧洲的移民们可以在曼哈顿这样的荒岛上建造起一座金融之都,而我们的地产商要想实现他们的“曼哈顿梦”,则必须面对有千百年历史沉淀而又已经残缺不全的古城。“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只有波士顿老建筑”,这个曾竖立在北京街头的巨幅广告,形象地表明了中国的现代化所面临的抉择。

  在离开纽约的时候,有位美国退休教授请我吃饭。这位老教授曾在亚洲工作过,也到过中国,对中国十分关心。席间他对我讲了这些年来他观察中国问题的感受。他说,中国人的美国情结很深,事事处处总想和美国比一比,这就是因为缺少自信。老教授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我们需要学习,包括学习美国的一些经验,但更需要把学来的东西融入中国的“土壤”,更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如果我们心甘情愿地当一辈子小学生,把自己束缚在学习别人的框框中,我们也就永远不可能长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美国。

  中国人只有真正摆脱了美国情结去看美国,才能真正了解美国,才能真正从美国学到我们想学的东西。以往,我们有些人总喜欢以美国为标尺来做对比、反思,这当中不乏自贬的意味。世界上最喜欢反思的其实就是美国人,美国人却是在自信的基础上反思,越反思就越自信。所以,没有自信,我们根本就学不到美国的长处。学者甘阳说得好,今天有些中国人最喜欢谈美国如何,但因为这种谈论往往出于一种自卑心态,因此恰恰永远学不了美国文明最基本的立国精神,这就是“独立”精神。

  学者甘阳引用爱默生1837年在哈佛演讲的话说,“我们依赖的日子,我们向外国学习的漫长学徒期,就要结束。我们周遭那千百万冲向生活的人不可能总是靠外国果实的干枯残核来喂养。”爱默生说这话的时候,美国人正挺直了腰杆,开始为美国的崛起而奋斗了。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西方国家能像现在的美国这样,对中国的方方面面形成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美国成了许多人用来衡量我们周围事物的最方便的“标尺”;中国人只有真正摆脱了美国情结去看美国,才能真正了解美国,才能真正从美国学到我们想学的东西。没有自信,我们根本就学不到美国的长处。

  离开纽约的前一个傍晚,我沿着哈德逊河西岸进行了一次告别式的散步。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河对面金融区的灯火已经点亮,把耀眼的光彩铺在水面上。记得三年前我刚到纽约不久,带一位国内的朋友到这里观赏曼哈顿夜景。我原本以为像她那样20多岁的年轻人,一定会喜欢曼哈顿的艳丽,但没想到她却冷冷地说:“只要有钱,筑造这样的灿烂并不是件难事。”后来,我搬到了哈德逊河西岸,与那样的景色相伴生活了差不多两年,可我始终没有忘记那位朋友的话。在纽约生活得越久,我就越能体会到在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背后躁动着的欲望。

  这会不会是许多美国人不愿承认纽约就是美国的原因呢?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在走了许多美国城市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没有哪个美国城市能像纽约那样,如此集中而完美地展现出美国人的精神。纽约是这个帝国的灵魂,它是独一无二的。全世界任何一个来这里的游客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白,世界上只能有一个纽约,就像这个世界只能有一个美国一样。

  美国化在渗透着我们社会的各个层面

  也许是因为纽约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回国近一年来,我始终生活在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在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我看到各种各样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有的甚至比纽约的摩天大楼还要壮丽得多。“第五大道”、“麦迪逊大道”、“阳光曼哈顿”、“曼哈顿后街风情”……地产商们毫不掩饰他们要在中国创造曼哈顿的雄心壮志。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国化的影响当然还不止这些。美国人创造的英语词汇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言语中。“英语决定孩子的命运”,虽然这不过是推销学习工具的广告语,但这句话的创造者肯定相信,它能够抓住家长们的眼球。如今你要是不懂得“cool”(大致可译为“酷”)、“come on”(大致可译为“来吧”)那一类词汇的意思,根本就无法和年轻人交谈,甚至在我们的报纸上也赫然夹杂着MALL(大型购物中心)等英语单词的标题。书店里,摆着各类翻译过来的美国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书籍;街头地摊上,你可以买到不久前刚在美国影院里上演的好莱坞大片;而新闻媒体更有许多出自美联社、《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美国人看什么电影我们就跟着看,美国人读什么书我们就跟着读,美国人吃什么保健品我们就跟着吃,美国流行什么服装我们就跟着穿……乔丹、麦当娜、惠特尼成了新一代的偶像。

  当伴随着可口可乐、肯德基和麦当劳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开始成为这个社会最活跃的力量的时候,像美国人一样开大吉普,住大房子,崇尚名牌也就成了一种时髦。美国的今天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就是我们的明天。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西方国家能像美国现在这样,对中国的方方面面形成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美国自然也就成了许多人用来衡量我们周围事物的最方便的“标尺”。

  中国不能重走美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老路

  平心而论,中国人现在的这些追求并没有什么错。难道中国人就不应该像美国人一样开大汽车、住大房子吗?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样的追求后面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它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用不着做深刻的思考,只要静下心来看看我们所处的环境,就不难明白,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条件,根本就不可能使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又一个美国。就拿自然条件来说,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已经宣告了“美式生活方式”的不可复制性。美国人口仅占全球的5%,但石油消费量却占全球消费量的1/4。按照美国的标准,每辆汽车需要0.07公顷的土地。不难想象,如果中国像美国一样平均每二人拥有一辆汽车,那需要消耗多少汽油,需要用去多少土地啊!美国记者赫兹加德在《鹰的阴影》一书中这样说,美国现在的生活方式确实非常诱人,但假如地球上60亿人民都争先恐后地效仿它,将需要再增加3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才能提供所需的所有资源,以及能够容纳由此产生的所有污染物。

  全世界只能有一个美国不只意味着地球的资源无力支撑另一个美国,还意味着时代不同了,中国不可能重走美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老路。试图在最快的时间里以最简捷的方式把人家几十年、上百年的成果学到手,其结局不仅是在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地,反而会更加深重地陷入美式资本主义早期遇到的困境之中。由于时代的变化和中国国情的不同,这样做也会带来更为强烈的社会动荡和国际反应。

  像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的民族国家也很难像美国那样,长期维持一个既能够疯狂地追求利润,同时又能容忍相当程度的贫富悬殊的体制。英国作家哈顿在《我们居住的世界》一书中这样写道,美国现在是西方工业国中最不公平的社会。20%最有钱的美国人的收入是20%最贫困者收入的9倍,这一不平等指数比日本、德国和法国高出一倍。如果说正是因为美国人对他们所创造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才制造了这样的不平等,那么,美国在给来自全球的移民创造机会的同时,也建立了一个比较能容忍不平等的制度。在纽约唐人街,来自中国的移民忍受着每周工作近百小时的极其恶劣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地实现着他们的“美国梦”。我在华人报纸上读到这些新闻的时候,就想起中国能不能承受,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多长的时间里承受类似于这样的不平等。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一些美国人热衷于推行的美国化的理念原本就是对外不对内的。不少美国学者就认为,美国人倡导的所谓“普世的理念”往往连美国人自己也未曾真正尝试过。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就讲过,西方国家本身从来也没有实践过那种将最原始的民主政体和自由放任经济合二为一的现代化道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华裔学者蔡美儿教授曾对我说过,“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和一夜之间实现的民主化同时推进,会不断地激化种族冲突,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是20年来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深刻教训。”

  其实,最具颠覆性的也许并不是美国人所倡导的所谓民主、人权和自由市场经济,而是被掩饰了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德国思想家桑巴特曾这样写道:“贪婪在任何别的地方都没有像在美国那样显而易见;获利的欲望、为了赚钱而赚钱,这两者也从来没有像在美国那样彻底地贯穿于一切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并且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都充满着这个冲动,只有死亡才能停止对利润无止境的渴望”。

  如今,伴随着美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不断深入扩大,这种价值观念正向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渗透着,它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行为方式,也改变了处事准则和评价成功与幸福的标准。既然我们无法把美国式的现代化,或者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剥离开来,那结果就很可能是,这种价值观念会使我们在一些方面自然而然地走上美国化的道路。

  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应对美国化挑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力量很强大,美国生活方式的影响更是借助于其软力量的强大和全球化的深化而不断扩大。全球化在很多方面因此都夹杂着美国化。现实告诉我们,没有哪个国家能在今后的发展中绕过美国化的问题,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将会始终面临美国化的挑战。正因为我们难以抵御美国化的侵袭,我们才更需要有意识地脱美国化,这是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

  提出脱美国化并不是要提倡一种反美的理念。实际上,在某些领域,中国越是美国化,就越是会更多地与美国出现矛盾和冲突,因为一个美国化的中国势必会在许多方面成为美国的对手。

  中国的现代化也绝不可能是美国化。在寻找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的时候,我们的眼界理应更加开阔。且不说在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中就有着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重新学习。改革开放也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参照系,比如欧洲国家,再比如我们的近邻印度、越南、韩国等等,他们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

  脱美国化还意味着增强“中国特色”。最近,一些媒体就该不该让孩子读中国的文化经典展开了讨论。这场讨论本身既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悲。我们已经到了为要不要让我们的后代读自己的文化经典而争个面红耳赤的时候了,这又意味着什么呢?仔细想一想,美国化的影响之所以会轻而易举地迅速扩展,并不完全是因为它的强大,恰恰是因为我们在很多方面已经失去了文化传统,或者说是破坏了自己的根基。来自欧洲的移民们可以在曼哈顿这样的荒岛上建造起一座金融之都,而我们的地产商要想实现他们的“曼哈顿梦”,则必须面对有千百年历史沉淀而又已经残缺不全的古城。“一切都可以推倒重来,只有波士顿老建筑”,这个曾竖立在北京街头的巨幅广告,形象地表明了中国的现代化所面临的抉择。

  在离开纽约的时候,有位美国退休教授请我吃饭。这位老教授曾在亚洲工作过,也到过中国,对中国十分关心。席间他对我讲了这些年来他观察中国问题的感受。他说,中国人的美国情结很深,事事处处总想和美国比一比,这就是因为缺少自信。老教授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我们需要学习,包括学习美国的一些经验,但更需要把学来的东西融入中国的“土壤”,更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如果我们心甘情愿地当一辈子小学生,把自己束缚在学习别人的框框中,我们也就永远不可能长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美国。

  中国人只有真正摆脱了美国情结去看美国,才能真正了解美国,才能真正从美国学到我们想学的东西。以往,我们有些人总喜欢以美国为标尺来做对比、反思,这当中不乏自贬的意味。世界上最喜欢反思的其实就是美国人,美国人却是在自信的基础上反思,越反思就越自信。所以,没有自信,我们根本就学不到美国的长处。学者甘阳说得好,今天有些中国人最喜欢谈美国如何,但因为这种谈论往往出于一种自卑心态,因此恰恰永远学不了美国文明最基本的立国精神,这就是“独立”精神。

  学者甘阳引用爱默生1837年在哈佛演讲的话说,“我们依赖的日子,我们向外国学习的漫长学徒期,就要结束。我们周遭那千百万冲向生活的人不可能总是靠外国果实的干枯残核来喂养。”爱默生说这话的时候,美国人正挺直了腰杆,开始为美国的崛起而奋斗了。
温总理说:“我们要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的精髓。”
<P>伴随着也精髓涌进了大量糟粕 且比精髓更容易被吸收</P>
<P>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就能达到共产主义???!!~!!~~~~马克思这样说过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