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无知被捧为全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22:10:30


http://www.2250s.com/read.php?2-13252-13532

亦明

如果仔细地阅读一下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专栏文章,你就会被它们所覆盖的内容之广所震撼: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活的、死的,文的、理的,中的、西的——简单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方舟子不知道的。确实,在那本被刘华杰踏破铁鞋才推销出去的《方舟在线》的封面上,就有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和方舟子讨论几类问题,但方舟子却可以和你讨论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




牛皮吹破了天的《方舟在线》



实际上,即使你不和方舟子讨论任何问题,方舟子也要向你卖弄“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根据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术领域的学科分为12个门类,下辖78个一级学科。而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的272篇专栏文章,就涉及了哲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农学、医学7个门类,以及下面32个“一级学科”: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光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林学、水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一级学科”,相当于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二级学科”才是所谓的“专业”。众所周知,一个本科生需要学习大约10门左右的“专业课”。显然,光靠大学本科学到的那点儿知识,是绝对没有资格给“中国青年”做科普的,要不然,方舟子的饭碗还不早就让人家抢没了?事实是,强调“资格”、强调“专业”,是方舟子打击进犯者、捍卫自己地盘的主要手段。看看方舟子是怎么说的:

“从她的学术背景看,我不认为她有资格质疑进化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主流。”(方舟子:《〈美梦还是噩梦〉不是科普著作》,XYS20011129,[www.xys.org])。

“我们来看看朱院士的简历,看看他所受的学术训练和从事的学术研究,还真看不出他有什么学术资格去做有关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学术报告”。(方舟子:《举报朱清时院士宣扬迷信搞伪科学》,XYS20030902,[www.xys.org])。

“据我所知,人民大学为一所文科学校,并无生物系。我不知道刘县书如此自称是什么意思,是说自己本科读过生物或曾经自学过生物,所以就可以训斥一位分子遗传学方向的生物学博士在遗传学问题上不专业?” (方舟子:《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的批评》,XYS20050120,[www.xys.org])。

显然,按照方舟子的标准,有资格在某一领域开口说话的人,都必须是所谓的“专家”——专到“三级”、“四级”甚至“五级”学科之中才行。比如,微生物学是“二级学科”,它的下面还有相当于“三级学科”的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等等。而在病毒学下面,还有相当于“四级学科”的植物病毒学、动物病毒学、医学病毒学等等。一个病毒学专家,一般只是其中某一类病毒、甚至是某种病毒(如逆转录病毒)的专家。也就是说,如果计算到“四级学科”,方舟子那272篇文章,至少要横跨一百个学科。

问题是,就算我们对方舟子的底细一无所知,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对这样一位举世罕见的全知万能、既渊又博的“网络奇才”产生这样的怀疑:他的知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他的知识到底是怎么来的?而事实是,方舟子这个学术混子、科学骗子“混学位”、“骗国人”的历史早就大白于天下了(详见亦明《科唬作家方舟子》,[www.2250s.com]),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方舟子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地在“全国性大报”上所说的一切,到底有多少是“真科学”,到底有多少是“伪科学”?

事实是:这个在中国动不动就挥舞“伪科学”大棒的打手,是中国最大的“伪科学家”。

1、从猪油博士到阿莫袭夫

我们已经知道,在走出偏远的福建云霄山区之前,方舟子一直被人吹着、捧着、哄着,因此造成了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个什么“奇才”。据他自己说,“上大学之前,早已把整个人生设计完毕”。(方舟子:《我的经典》,1999年4月《新语丝》,[www.xys.org])。可是,在以“福建省1985年高考语文状元”的身份迈入中国科技大学大门之后,这位“骄傲少年”马上就蒙受了极为沉重的心理打击:原来自己是那么的才疏、学浅。可是,此时的他,不是虚心面壁,潜心向学,而是剑走偏锋,抛弃学业,想要依靠当“反叛诗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设计”——“出名”。也就是因为如此,他这个中国科技大学五年制细胞生物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才会连最基本的细胞生物学概念如“中心粒”、“着丝点”都分不清楚。(详见《科唬作家方舟子》)。

同样,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五年期间,方舟子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泡中文互联网、冒充诗人、冒充明史专家,所以他对自己的所学的生物化学专业至今懵懵懂懂。但奇怪的是,从来就冒充学贯中西、文理兼通、也从来就不知道藏拙的方舟子,却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又是为什么呢?追根溯源,我们应该从“猪油博士”说起。

读过生物学专业的人都知道,化学是生物学专业中基础的基础。一般来说,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学化学:先是无机化学,接着是有机化学,最后是生物化学。由于生物化学是从有机化学中发展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还有一定的重叠之处。不仅如此,生物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还要重修生物化学。也就是说,对于一名生物化学博士来说,一些基本的生物化学知识,他至少要学过三次。例如,方舟子自己就承认,“我学了十年的生化”。而我们下面讲的这个故事,涉及的知识,就是一个在本科有机化学中就讲过、本科生物化学又重新讲、到了研究生阶段还要继续复习的基础知识。

话说到了1996年5月18日,方舟子已经戴了半年的生物化学博士帽子。这一天,他在网上发表了他的《进化中的进化论》第六章《生命起源》中的一节,《化学进化假说》。其中,方博士写道:

“在1953年,米勒把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在一起,加以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如此反应一周,发现这些气体中15%的炭都被转化成了尿素、简单的有机酸,最重要的,是在合成物中包含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结果一公布,马上引起了轰动,大家纷纷跟进,采用不同的配方(比如用二氧化碳、氰酸),不同的方法(比如用紫外线照射)重复米勒实验,所有能够组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肪、多糖)的小分子一一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出来了,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所有二十种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嘌呤和嘧啶以及单糖。脂肪酸和甘油也能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而如果把二者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生成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磷脂。”(见《新语丝之友存档》,[xys.cnhub.net])。





此时,读者只需要把目光聚焦到引文的最后一句话即可。这句话对于修过大学本科有机化学的人来说,相当于这样:“把白菜和萝卜放到锅里焖一焖,就能生成红烧猪肉。”之所以会有这样古怪的类比,乃是因为,顾名思义,“磷脂”应该是含有磷元素的脂肪,而脂肪酸和甘油都不含有磷元素。据邢其毅等人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25页,“在动植物体内含有一类和油脂类似的化合物,称为类脂质,都是些高级脂肪酸的酯。在分子中含有磷的叫磷脂”。据王镜岩等主编的《生物化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脂质分为单纯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三大类,“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被称为单纯脂质,而磷脂则列于“复合脂质”类。所以,方生物化学博士的“化学进化假说”,就是相当于用白菜加萝卜炮制红烧肉。



脂肪酸、甘油、甘油三酯、磷脂的分子结构式
注:除了甘油结构之外,其余的三类分子仅示意基本结构。猪油的基本成分是甘油三酯。
(根据维基百科相关条目图片改制)


从另一方面来讲,脂肪酸和甘油生成脂肪的化学反应受酸的催化,(《基础有机化学》第545页说:“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下反应成酯,这种直接用酸和醇进行的反应称酯化反应。”)在生物细胞中,脂肪的合成受一系列酶的催化。(见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下册258-264页)。没有一本化学书说,把脂肪酸和甘油“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够生成脂肪,更不用提“磷脂”了。

也就是因为如此,方舟子当时在中文互联网上受到了众人的无情嘲笑。一个叫羽箭的人发帖子说:

“方大嘴显然不知道什麽是磷脂。磷脂是含磷酸基的,而‘二者’都不含磷元素,反应的结果是生成脂肪,譬如猪油。连磷脂的基本结构都不知道,真好意思整天卖弄自己那点生化。其次,脂肪酸与甘油加热到‘干燥’生成不了任何新东西。‘干燥’在化学上指的是除去游离的或吸附的水。去结晶水的过程已不是干燥过程,而是应当说是‘脱水’过程,它包括了化学键的断裂。方在这里明明说的是酯化反应,生成物是脂肪与水,是典型的分子间脱水反应,根本不是‘干燥’过程。这是高中化学的知识。当然,跟方大嘴扯化学是有点欺负他。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领域都不了解的人,还指望他懂化学?……一个人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还是可以夸耀他的生物化学博士头衔。也并不一定就可笑了。可笑的是编逻辑胡搅蛮缠。或者如这回,装死不吭声。”(羽箭:《装死的磷脂》,[groups.google.com])。

这就是“猪油博士”的由来。

那么,羽箭为什么说方舟子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呢?原来,除了“猪油”笑话之外,方舟子还曾说过“蛋白质突变”这样的话。并且,他还不知道核酸上面的“碱基”(即嘌呤和嘧啶)在化学物分类中属于“杂环化合物”,而在被人指出无知之后,他还曾这样反讽人家:

“特向这位生化大专家问一个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简单问题:这‘杂环(DNA的碱基)’究竟是什么玩意?可怜我学了十年的生化,还没听说过,你怕我们搞生化的不懂,特地加了注,我们太笨了,还是不懂。”(见:[groups.google.com])。

关于“杂环化合物”,《基础有机化学》是这样定义的:“构成环系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它原子时,叫做杂环。”(869页)。维基百科的heterocyclic compound词条采用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的定义:“杂环化合物是由至少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环系的环状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 cyclic compounds with at least two different elements as ring members atoms.)(见:[en.wikipedia.org])。在被称为“生物化学的圣经”的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原理》第四版)中,当讲到核苷酸的结构时,也有这样一段话:

“The nitrogenous bases are derivatives of two parent compounds, pyrimidine and purine. The bases and pentoses of the common nucleotides are heterocyclic compounds.”(核苷的含氮碱基来自两种复合物,嘧啶和嘌呤。常见核苷酸中的碱基和戊糖是杂环化合物。)(p. 273)

所以说,方舟子以“学了十年的生化”的资格,对杂环化合物这样“一个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简单问题……还是不懂”,并且还要加以炫耀,岂止是“太笨了”,简直就是太无知了、太无耻了。

实际上,直到今天,方舟子对生物化学的无知仍旧是一如既往。比如,他在2007年打蒙牛牛奶的假时,竟然暴露出自己连纯化的微量蛋白质非常昂贵这样的事实都不知道,而是要在别人发帖子之后才如梦初觉,“像IGF-1这种微量蛋白质应该是很贵的。”(方舟子:《一盒蒙牛特仑苏牛奶该值多少钱?》,XYS20070420,[www.xys.org])。这与他冒充“生物信息学家”但却不知道生物信息学都包含哪些分支一样,充分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让人叹息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猪油博士,在2009年还敢不知羞耻地腆着脸骂93岁的申泮文院士是“老糊涂”,告诉人家应该如何翻译General Chemistry。(见《网人评申泮文院士指出我们竟误会了“化学”一百年》,XYS20090305,[www.xys.org])。

明白为什么万能博士方舟子在科唬的时候,一定要坚守“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了吗?

可笑的是,从2008年起,已经在无知的猪油中摸爬滚打了整整12年的方博士,竟然这样“主动”地引导中国大众把他与美国著名科幻、科普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联系到一起:

记者:“有人攻击您在专业上做不出什么成绩,就靠些科普文章混,这种看不起科普的意见是不是在国内科学界里很有市场?”

方舟子:“是的。阿西莫夫也是拿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从事科普写作,在美国就没有人这么攻击他。不过,由于我在干得罪人的学术打假,不管怎么攻击我,都有市场。”(《方舟子就科普问题答〈新世纪周刊〉记者问》,XYS20081208,[www.xys.org])。

“是不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才转行当作家的?是不是为了炒作成名才出来打假的?对于类似的质疑,方舟子给出的解释是,如果在美国找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容易,但他不愿意被别人管着,回到国内做科普,作协也曾邀请他加入,他同样拒绝了。方舟子欣赏的是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那样的工作状态。”(《方舟子十年打假路》,《南都周刊》2010年第29期,XYS20100805,[www.xys.org])。

记者:“你为什么欣赏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方舟子:“他是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写了很多东西,不只是科普,人文方面的也写,我特别佩服这种多产、多学科东西都写得很好的人。科普作家有几类,在很多中国人看来科普作家是写少儿读物的,这不是我想做的;还有一类人本身搞科研,偶尔写几本科普书,这也不是我要做的;像阿西莫夫这种专职科普作家,我觉得自己跟他比较像,他涉猎范围很广泛,文章有很多知识含量在里头。”(李扬:《访方舟子: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010年10月12日《文汇报》,XYS20101019,[www.xys.org])。

难怪在羊角锤案爆发之后,新语丝上一名如醉如痴的女方粉会这样狼哭鬼嚎地叫喊:“斑竹赶紧提前回美做阿西莫夫吧!”(见:[www.xys.org])。

那么,方舟子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阿西莫夫”吗?门儿都没有。不要说阿西莫夫至今没有抄袭剽窃的丑闻缠身,仅看看他那丰富宽广激情四射活力无限的想象能力,再看看方舟子那封闭、阴暗、狭隘、僵硬、顽固的头脑,你就会知道,除了都是生物化学博士之外,方舟子与阿西莫夫没有一丁点儿的共同之处。不过,方舟子也不必气馁。你虽然永远也当不成“中国的阿西莫夫”,但你却早已成了世界著名的“阿莫袭夫”——I’m A Thief.



http://www.2250s.com/read.php?2-13252-13532

亦明

如果仔细地阅读一下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专栏文章,你就会被它们所覆盖的内容之广所震撼: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活的、死的,文的、理的,中的、西的——简单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方舟子不知道的。确实,在那本被刘华杰踏破铁鞋才推销出去的《方舟在线》的封面上,就有这样一句话:“你可以和方舟子讨论几类问题,但方舟子却可以和你讨论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


fangzhouonline.jpg (80.2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3 08:51 上传



牛皮吹破了天的《方舟在线》



实际上,即使你不和方舟子讨论任何问题,方舟子也要向你卖弄“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根据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学术领域的学科分为12个门类,下辖78个一级学科。而方舟子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的272篇专栏文章,就涉及了哲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农学、医学7个门类,以及下面32个“一级学科”: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光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林学、水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一级学科”,相当于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类”,“二级学科”才是所谓的“专业”。众所周知,一个本科生需要学习大约10门左右的“专业课”。显然,光靠大学本科学到的那点儿知识,是绝对没有资格给“中国青年”做科普的,要不然,方舟子的饭碗还不早就让人家抢没了?事实是,强调“资格”、强调“专业”,是方舟子打击进犯者、捍卫自己地盘的主要手段。看看方舟子是怎么说的:

“从她的学术背景看,我不认为她有资格质疑进化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主流。”(方舟子:《〈美梦还是噩梦〉不是科普著作》,XYS20011129,[www.xys.org])。

“我们来看看朱院士的简历,看看他所受的学术训练和从事的学术研究,还真看不出他有什么学术资格去做有关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学术报告”。(方舟子:《举报朱清时院士宣扬迷信搞伪科学》,XYS20030902,[www.xys.org])。

“据我所知,人民大学为一所文科学校,并无生物系。我不知道刘县书如此自称是什么意思,是说自己本科读过生物或曾经自学过生物,所以就可以训斥一位分子遗传学方向的生物学博士在遗传学问题上不专业?” (方舟子:《答〈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的批评》,XYS20050120,[www.xys.org])。

显然,按照方舟子的标准,有资格在某一领域开口说话的人,都必须是所谓的“专家”——专到“三级”、“四级”甚至“五级”学科之中才行。比如,微生物学是“二级学科”,它的下面还有相当于“三级学科”的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等等。而在病毒学下面,还有相当于“四级学科”的植物病毒学、动物病毒学、医学病毒学等等。一个病毒学专家,一般只是其中某一类病毒、甚至是某种病毒(如逆转录病毒)的专家。也就是说,如果计算到“四级学科”,方舟子那272篇文章,至少要横跨一百个学科。

问题是,就算我们对方舟子的底细一无所知,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对这样一位举世罕见的全知万能、既渊又博的“网络奇才”产生这样的怀疑:他的知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他的知识到底是怎么来的?而事实是,方舟子这个学术混子、科学骗子“混学位”、“骗国人”的历史早就大白于天下了(详见亦明《科唬作家方舟子》,[www.2250s.com]),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方舟子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地在“全国性大报”上所说的一切,到底有多少是“真科学”,到底有多少是“伪科学”?

事实是:这个在中国动不动就挥舞“伪科学”大棒的打手,是中国最大的“伪科学家”。

1、从猪油博士到阿莫袭夫

我们已经知道,在走出偏远的福建云霄山区之前,方舟子一直被人吹着、捧着、哄着,因此造成了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个什么“奇才”。据他自己说,“上大学之前,早已把整个人生设计完毕”。(方舟子:《我的经典》,1999年4月《新语丝》,[www.xys.org])。可是,在以“福建省1985年高考语文状元”的身份迈入中国科技大学大门之后,这位“骄傲少年”马上就蒙受了极为沉重的心理打击:原来自己是那么的才疏、学浅。可是,此时的他,不是虚心面壁,潜心向学,而是剑走偏锋,抛弃学业,想要依靠当“反叛诗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设计”——“出名”。也就是因为如此,他这个中国科技大学五年制细胞生物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才会连最基本的细胞生物学概念如“中心粒”、“着丝点”都分不清楚。(详见《科唬作家方舟子》)。

同样,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五年期间,方舟子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泡中文互联网、冒充诗人、冒充明史专家,所以他对自己的所学的生物化学专业至今懵懵懂懂。但奇怪的是,从来就冒充学贯中西、文理兼通、也从来就不知道藏拙的方舟子,却对自己的专业领域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又是为什么呢?追根溯源,我们应该从“猪油博士”说起。

读过生物学专业的人都知道,化学是生物学专业中基础的基础。一般来说,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学化学:先是无机化学,接着是有机化学,最后是生物化学。由于生物化学是从有机化学中发展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还有一定的重叠之处。不仅如此,生物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还要重修生物化学。也就是说,对于一名生物化学博士来说,一些基本的生物化学知识,他至少要学过三次。例如,方舟子自己就承认,“我学了十年的生化”。而我们下面讲的这个故事,涉及的知识,就是一个在本科有机化学中就讲过、本科生物化学又重新讲、到了研究生阶段还要继续复习的基础知识。

话说到了1996年5月18日,方舟子已经戴了半年的生物化学博士帽子。这一天,他在网上发表了他的《进化中的进化论》第六章《生命起源》中的一节,《化学进化假说》。其中,方博士写道:

“在1953年,米勒把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在一起,加以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如此反应一周,发现这些气体中15%的炭都被转化成了尿素、简单的有机酸,最重要的,是在合成物中包含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结果一公布,马上引起了轰动,大家纷纷跟进,采用不同的配方(比如用二氧化碳、氰酸),不同的方法(比如用紫外线照射)重复米勒实验,所有能够组成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肪、多糖)的小分子一一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出来了,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所有二十种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嘌呤和嘧啶以及单糖。脂肪酸和甘油也能被用类似的方法合成,而如果把二者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生成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磷脂。”(见《新语丝之友存档》,[xys.cnhub.net])。



pigfat.jpg (131.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3 08:51 上传



此时,读者只需要把目光聚焦到引文的最后一句话即可。这句话对于修过大学本科有机化学的人来说,相当于这样:“把白菜和萝卜放到锅里焖一焖,就能生成红烧猪肉。”之所以会有这样古怪的类比,乃是因为,顾名思义,“磷脂”应该是含有磷元素的脂肪,而脂肪酸和甘油都不含有磷元素。据邢其毅等人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25页,“在动植物体内含有一类和油脂类似的化合物,称为类脂质,都是些高级脂肪酸的酯。在分子中含有磷的叫磷脂”。据王镜岩等主编的《生物化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脂质分为单纯脂质、复合脂质、衍生脂质三大类,“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被称为单纯脂质,而磷脂则列于“复合脂质”类。所以,方生物化学博士的“化学进化假说”,就是相当于用白菜加萝卜炮制红烧肉。

fattyacid.jpg (54.6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3 08:51 上传



脂肪酸、甘油、甘油三酯、磷脂的分子结构式
注:除了甘油结构之外,其余的三类分子仅示意基本结构。猪油的基本成分是甘油三酯。
(根据维基百科相关条目图片改制)


从另一方面来讲,脂肪酸和甘油生成脂肪的化学反应受酸的催化,(《基础有机化学》第545页说:“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下反应成酯,这种直接用酸和醇进行的反应称酯化反应。”)在生物细胞中,脂肪的合成受一系列酶的催化。(见王镜岩等主编《生物化学》下册258-264页)。没有一本化学书说,把脂肪酸和甘油“混在一起加热到干燥”就能够生成脂肪,更不用提“磷脂”了。

也就是因为如此,方舟子当时在中文互联网上受到了众人的无情嘲笑。一个叫羽箭的人发帖子说:

“方大嘴显然不知道什麽是磷脂。磷脂是含磷酸基的,而‘二者’都不含磷元素,反应的结果是生成脂肪,譬如猪油。连磷脂的基本结构都不知道,真好意思整天卖弄自己那点生化。其次,脂肪酸与甘油加热到‘干燥’生成不了任何新东西。‘干燥’在化学上指的是除去游离的或吸附的水。去结晶水的过程已不是干燥过程,而是应当说是‘脱水’过程,它包括了化学键的断裂。方在这里明明说的是酯化反应,生成物是脂肪与水,是典型的分子间脱水反应,根本不是‘干燥’过程。这是高中化学的知识。当然,跟方大嘴扯化学是有点欺负他。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领域都不了解的人,还指望他懂化学?……一个人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还是可以夸耀他的生物化学博士头衔。也并不一定就可笑了。可笑的是编逻辑胡搅蛮缠。或者如这回,装死不吭声。”(羽箭:《装死的磷脂》,[groups.google.com])。

这就是“猪油博士”的由来。

那么,羽箭为什么说方舟子在“蛋白质、核酸、磷脂三方面都犯常识错误”呢?原来,除了“猪油”笑话之外,方舟子还曾说过“蛋白质突变”这样的话。并且,他还不知道核酸上面的“碱基”(即嘌呤和嘧啶)在化学物分类中属于“杂环化合物”,而在被人指出无知之后,他还曾这样反讽人家:

“特向这位生化大专家问一个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简单问题:这‘杂环(DNA的碱基)’究竟是什么玩意?可怜我学了十年的生化,还没听说过,你怕我们搞生化的不懂,特地加了注,我们太笨了,还是不懂。”(见:[groups.google.com])。

关于“杂环化合物”,《基础有机化学》是这样定义的:“构成环系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它原子时,叫做杂环。”(869页)。维基百科的heterocyclic compound词条采用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的定义:“杂环化合物是由至少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环系的环状化合物。”(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 cyclic compounds with at least two different elements as ring members atoms.)(见:[en.wikipedia.org])。在被称为“生物化学的圣经”的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原理》第四版)中,当讲到核苷酸的结构时,也有这样一段话:

“The nitrogenous bases are derivatives of two parent compounds, pyrimidine and purine. The bases and pentoses of the common nucleotides are heterocyclic compounds.”(核苷的含氮碱基来自两种复合物,嘧啶和嘌呤。常见核苷酸中的碱基和戊糖是杂环化合物。)(p. 273)

所以说,方舟子以“学了十年的生化”的资格,对杂环化合物这样“一个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简单问题……还是不懂”,并且还要加以炫耀,岂止是“太笨了”,简直就是太无知了、太无耻了。

实际上,直到今天,方舟子对生物化学的无知仍旧是一如既往。比如,他在2007年打蒙牛牛奶的假时,竟然暴露出自己连纯化的微量蛋白质非常昂贵这样的事实都不知道,而是要在别人发帖子之后才如梦初觉,“像IGF-1这种微量蛋白质应该是很贵的。”(方舟子:《一盒蒙牛特仑苏牛奶该值多少钱?》,XYS20070420,[www.xys.org])。这与他冒充“生物信息学家”但却不知道生物信息学都包含哪些分支一样,充分说明他对这一学科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让人叹息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猪油博士,在2009年还敢不知羞耻地腆着脸骂93岁的申泮文院士是“老糊涂”,告诉人家应该如何翻译General Chemistry。(见《网人评申泮文院士指出我们竟误会了“化学”一百年》,XYS20090305,[www.xys.org])。

明白为什么万能博士方舟子在科唬的时候,一定要坚守“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了吗?

可笑的是,从2008年起,已经在无知的猪油中摸爬滚打了整整12年的方博士,竟然这样“主动”地引导中国大众把他与美国著名科幻、科普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联系到一起:

记者:“有人攻击您在专业上做不出什么成绩,就靠些科普文章混,这种看不起科普的意见是不是在国内科学界里很有市场?”

方舟子:“是的。阿西莫夫也是拿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从事科普写作,在美国就没有人这么攻击他。不过,由于我在干得罪人的学术打假,不管怎么攻击我,都有市场。”(《方舟子就科普问题答〈新世纪周刊〉记者问》,XYS20081208,[www.xys.org])。

“是不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才转行当作家的?是不是为了炒作成名才出来打假的?对于类似的质疑,方舟子给出的解释是,如果在美国找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容易,但他不愿意被别人管着,回到国内做科普,作协也曾邀请他加入,他同样拒绝了。方舟子欣赏的是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那样的工作状态。”(《方舟子十年打假路》,《南都周刊》2010年第29期,XYS20100805,[www.xys.org])。

记者:“你为什么欣赏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方舟子:“他是百科全书式人物,他写了很多东西,不只是科普,人文方面的也写,我特别佩服这种多产、多学科东西都写得很好的人。科普作家有几类,在很多中国人看来科普作家是写少儿读物的,这不是我想做的;还有一类人本身搞科研,偶尔写几本科普书,这也不是我要做的;像阿西莫夫这种专职科普作家,我觉得自己跟他比较像,他涉猎范围很广泛,文章有很多知识含量在里头。”(李扬:《访方舟子: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010年10月12日《文汇报》,XYS20101019,[www.xys.org])。

难怪在羊角锤案爆发之后,新语丝上一名如醉如痴的女方粉会这样狼哭鬼嚎地叫喊:“斑竹赶紧提前回美做阿西莫夫吧!”(见:[www.xys.org])。

那么,方舟子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阿西莫夫”吗?门儿都没有。不要说阿西莫夫至今没有抄袭剽窃的丑闻缠身,仅看看他那丰富宽广激情四射活力无限的想象能力,再看看方舟子那封闭、阴暗、狭隘、僵硬、顽固的头脑,你就会知道,除了都是生物化学博士之外,方舟子与阿西莫夫没有一丁点儿的共同之处。不过,方舟子也不必气馁。你虽然永远也当不成“中国的阿西莫夫”,但你却早已成了世界著名的“阿莫袭夫”——I’m A Thief.

imathief.jpg (37.3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1-11-3 08:51 上传

很反感这个鸟毛  特别是在转基因的态度
方舟子反对中医,我鄙视他
方舟子支持转基因,我极度鄙视他
方舟子学术打假,我支持他
人家是有后台的,好比某些人手中的大口径手枪。
一楼二楼一唱一和,还真像个摸样~~~
说肘子全知那是抬举他了,他不过是说了大家都应该知道的道理,却引得某些人神经质的反对。
是反方舟子的人们真没有水平,还是因为方舟子动了他们的奶子?
yff999 发表于 2011-11-3 10:26
方舟子反对中医,我鄙视他
方舟子支持转基因,我极度鄙视他
方舟子学术打假,我支持他
他连什么是假的都搞不清, 怎么打 ,不要把假的当真的真的当假的打哦 。 再说他真是打假?我看是打响名气吧。
其他不说, 各类公知、媒体记者、编辑能有其半点精神就不错了。
十万个为什么看多了.
阿魏 发表于 2011-11-3 10:33
一楼二楼一唱一和,还真像个摸样~~~
说肘子全知那是抬举他了,他不过是说了大家都应该知道的道理,却引得某 ...
我怎么一唱一和了?我可是一分为二得看,反倒引来了支持方舟子的和反对方舟子的都来攻击我了?汗,没天理。
yff999 发表于 2011-11-3 10:26
方舟子反对中医,我鄙视他
方舟子支持转基因,我极度鄙视他
方舟子学术打假,我支持他
同!
另,方舟子向公知母知开炮,我支持他!
方舟子这老混蛋   竟然反中医  


方绝非全知,不过在现代生物学方面,方肯定比不知道为啥rRNA错义突变的说法是错误的楼主强很多,所以就这方面楼主不下点苦功,光凭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对错的东西就试图嘲笑方,是否算标题的一个实例呢?

方绝非全知,不过在现代生物学方面,方肯定比不知道为啥rRNA错义突变的说法是错误的楼主强很多,所以就这方面楼主不下点苦功,光凭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对错的东西就试图嘲笑方,是否算标题的一个实例呢?
搜搜楼主发的帖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复制粘贴的帖就别
发了,看的烦。方
最可怜的一点就是
两头不讨好,说什
么话都被认为有后
台,说什么话都有
一拨人来骂。他的
科学态度不知道比
你我严谨多少。还
言论自由,说点科
学点的话就被人泼
大粪泼成这样了。
那家伙怎么说也比媒体精英懂得多点
楼主不是那个吹捧肖传国的马甲吗?
这条货 真想老天爷劈了他
呵呵,捧杀和棒杀,下场都一样。
方舟子这老混蛋 竟然反中医
家里一个医学院的亲戚曾说:去中医院看病?昏了头了!其实我觉得有句话说的不错,根本没什么中医西医之分,而是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之分。
得罪的人太多了
Flanker-D 发表于 2011-11-3 13:12
楼主不是那个吹捧肖传国的马甲吗?
非也非也
此乃真身也。
马甲因为人身攻击方舟子被禁言三个月。
yff999 发表于 2011-11-3 10:26
方舟子反对中医,我鄙视他
方舟子支持转基因,我极度鄙视他
方舟子学术打假,我支持他
不唯权威,唯真理, 佩服
我只知道他当年拿人家的mudos屁都不吭一声,转头找国内用他es lib架站的所要版权费
当科普的内容包含了伪科学……
还不如不要这个科普
所以我觉得方舟子不靠谱
无聊,我还以为楼主说的是耶和华呢
耶和华才是真正的无知被捧成全知的典型
在无知中保持自己的明智
在无知中保持自己的明智
支持方舟子学术打假,但是希望他能多请教国内外专家后再下结论。当年王选搞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时候,一堆中文的历史的起来反对喊伪科学,事实证明这些人就是2B铅笔。
我支持他的学术打假。
大部分问题上支持方舟子
yff999 发表于 2011-11-3 11:17
我怎么一唱一和了?我可是一分为二得看,反倒引来了支持方舟子的和反对方舟子的都来攻击我了?汗,没天理 ...
sorry,我说一楼二楼是指LZ和沙发,兄弟误会了~~~
楼主说:楼上的都是坏淫,不懂我寂寞的心
yzyz121 发表于 2011-11-3 10:37
他连什么是假的都搞不清, 怎么打 ,不要把假的当真的真的当假的打哦 。 再说他真是打假?我看是打响名气 ...
他不是阿莫西夫,对很多领域都很不专业,天天质疑别人,出错难免
但是他质疑的精神还是赞赏的,有很多丑恶都被他质疑出来了
对这个人持保留态度,尤其是他的动机
hhffcc 发表于 2011-11-6 01:30
对这个人持保留态度,尤其是他的动机
他的动机就是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