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民航海大探险见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15:39:19
<B>中国先民大探险见闻<p></p></B></P>
鞠 德 源 著</P>
</P>
中国沿海之广阔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沿海各族居民不断经营、开发、探察和防卫的国家疆域。东海与朝鲜、日本、琉球等国之海域毗连;南海与交趾、林邑、吕宋、苏禄、文莱、爪哇等国之海域毗连。由于各国社会文明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之差异,历史沿革的不同,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自然而然地决定了各自的生活地域与生产活动范围和特定的生存空间。仅就中国而论,由于中国海岸线长,大陆地理位置优越,在广阔海域之内有众多海山岛屿和天然的海上通道所连结紧密的海山岛链,为中国沿海渔民和军民商各业人等从事捕鱼、经商、航海、巡海,以及远洋探险等活动,提供了最良好的自然条件,亦为国人开阔地理视野,扩展地理发现的地域范围,向海外传播华夏文明而由大自然设定了种种良好机缘。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机缘,唯独为中国先民所偏得,而竟不为其他地域的住民所分享。</P>
因此,中国先民早在战国时代的齐国和燕国,以及实现了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时代,给后世各代留存下来的有不胜枚举的历史遗产。其中,关于中国海上方士集团在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时代留传下来的探察山川地理之记录和海洋地理之记录,尤为非常丰富多彩,极其珍贵,凿凿有据。虽然经历二千多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处处显现着中国先民在大陆沿海海域和环太平洋海域内对日本列岛海山及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在大西洋、太平洋上少数岛屿所留下的探险业绩和历史足迹。</P>
<p> </p></P>
然而,自从司马迁编修《史记》之时起,中国海上方士集团的海山探险业绩,便遭到无情的蔑视和贬斥,在《史记》一书内始终不肯做出如实公允的记述。一个以方士集团为主体的反复发动的轰轰烈烈的史无前例的,并得到燕、齐国王及秦始皇、汉武帝全力支持的历时长达数个世纪之久的规模巨大的海外探险事业,竟被简单地归结为寻访“神仙”和寻找“长生不老药”,似乎这是压倒一切的神圣使命,而将方士们的各种探察报告完全封杀和压制起来,闭口不谈方士们的其他业绩。然而,历史是客观存在,铁证如山,无论是谁,总不能一手遮天,掩尽天下人的耳目。</P>
<p> </p></P>
早在春秋至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一书,汉武帝时代东方朔(前154~前93)撰《海内十洲记》、《神异经》等书,以及东晋(前秦)时代王子年(嘉)撰《拾遗名山记》一书,先后系统地全面地报道了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4世纪中叶中国先民海上方士集团在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新鲜而奇妙之各种见闻。在千百年间,虽然屡遭少见多怪者与高唱疑古取崇者们的多方贬斥、篡改和肢解,但其报道的基本史事内容,仍然具有揭示原本真相和展现中国先民历史足迹的重要价值。上述报道,除陈述中国大陆周边地理及“十洲”地理之外,其中亦附会了某些“神秘怪异”之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当是由于海上方士出身道家的职业生涯所决定的。如东方朔向汉武帝报告“十洲”地理见闻之际,竟然宣称是“闻之于得道者”,即中国的海上方士集团探险队,而不自称是自己“亲眼所见”,因为东方朔的探险考察所到之地域只能是其中某些地方和“洲”,不可能遍及“十洲”。所记述的“十洲”各地见闻与事物,自然会夹带有某些神秘色彩,以自圆其海上方士访问“真仙奥墟,神官所治”世界之各说。</P>
<p> </p></P>
显而易见,在东方朔所撰《海内十洲记》内,包涵有他本人在大探险活动中的重要记录。只有剖析东方朔的神奇奥秘之说辞,才能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海上方士集团的探险路程、地域范围和大体顺序。其中尤以序文为玄奥。兹试析如次:</P>
“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有国家之盛美,将招儒、墨于名教之内,抑</P>
绝俗之道于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矣。曾随师主履行:北至朱</P>
陵 (案:似指日本南部赤石岳等山脉),扶桑 (案:指日本二荒山,今名日光地方),蜃海 (案:指北太平洋之内为生存海蛇极多之海域,相当于鄂霍茨克海、白令海之海域,或指独角鲸</P>
常驻之海域①,冥夜之丘 (案:冥夜,即黑夜、昏暗之夜,实指北极圈地方的极夜现象。众所周知,白令海海域,北部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南部受极地海洋气团控制,海区气压梯度悬殊,全年少睛朗天气,多昏暗不明,风暴猛烈,夏季云低雾重,冬季多雪,故有此“冥夜”之景象。每年有连续6个月白昼和6个月黑夜②),纯阳之陵 (案:纯阳为火。此处系指北极夏季,有连续6个月的白昼,称作极昼③),始青之下 (案:所谓“始青”,系指从北极永冻层地带所生长的苔藓类地衣类植物,渐至暖湿地带,即植被由苔藓类植物转而出生短草类植物,草为绿色,故称“始青”),月宫之渊 (案:月宫,指月亮,即月球。这里所称“月宫之渊”,则借指今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边境地带的五大湖,构成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带);内游七丘 (案:今加拿大所在的北美洲,其国土的主体是波状起伏的低高原和平原低地,故此“内游七丘”之说,无疑是从北极圈经“始青之下”进入今加拿大境内探察),中旋十洲 (案:旋为回转、归来、回还之意,即中途又先后探察了“十洲”。按《十洲记》所记,探察之地域非常广阔:北美洲之“长洲”,中美洲之“玄洲”、“沧浪海岛”,南美洲之“祖洲”、“聚窟洲”,大西洋上之“凤麟洲”,太平洋上之“流洲”、“沃焦”,及日本列岛海域之“元洲”、“生洲”、“扶桑”、“蓬丘”,琉球列岛之瀛洲,中国北部沿海之“带洲”,南太平洋海域之“炎洲”,似指今澳大利亚,暂存疑,待考),践赤县 (案:战国齐人邹衍子</P>
创“九大洲”学说,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HTH〗而遨五岳〖HT〗(案:五岳,东曰泰山,南曰衡山,西曰华山,北曰恒山,中曰嵩山),〖HTH〗行陂泽而息名山。臣自少及今,周流六天〖HT〗(案:“六天”之说,系东方朔借用道家说法,《云笈七〖FJF〗签〖FJJ〗》卷八云:“六天者,赤虚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仓天、泰清天。”用“六天”之说,炫耀自己及海山探险者周游世界所经历的广大地域),〖HTH〗广陟天光,极于是矣。”〖HT〗(汉·东方朔著《海内十洲记》序,参考宋·晁载之《续谈助》本及《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附图:“纯阳之陵”(极昼)之日景)在上面举证的东方朔自述中所介绍的大探险经历,及笔者在案语中所做的解说,完全能够充分证明:</P>
东方朔是中国的和世界的最伟大的探险家和地理学家,是中国和世界上北极探险第一人,同时也是华夏文明和域外文明的最伟大的传播者。他在《海内十洲记》中所报道的“十洲”地理,在事实来源的主导方面有着稳定的确实性和可靠性,经得起反复检查和验证。其中虽然被后人羼入某些怪诞之说,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亦很容易剔除和剥离,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证明:早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中国先民海上方士集团所开创的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的光辉时代,是确确实实的历史与客观存在,绝不是什么假托或虚构,值得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和骄傲;在人类探险史上值得永久彪炳和炫耀!</P>
自燕、齐海上方士集团最初专以探察“三神山”为起因而发动的海山探险活动之时起,直到秦始皇、汉武帝派遣的海上方士探险队,分别结束海山探险活动之日止,前后历时长达3个世纪之久,约计260余年。至公元4世纪中叶,中国海上方士集团,又再度重访中美洲。这是人类社会自有史以来,由中国海上方士集团所开辟的专以传播中华文明、调查域外文明及中国周边海山地理和环太平洋区域海山地理为已任的最伟大的大探险时代,因而促进了这一广大地域的跨洲际的交通往来,和文化与物产、经济与技术的交流。然而,这一由中国先民所发动的久已存在的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的历史,却被中国历代的儒学之辈所封杀和贬斥,硬是把地地道道的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记录,涂抹成神仙志怪的小说,沉埋于中国古史的最底层。因此,被华夏后世子孙所遗忘。这种历史遗憾一直传留到今天,这不能不承认是中国历史学与地理学上的一大误区,亦不能不承认是自宋代以来勃兴的疑古派学风留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宗耻辱和悲哀。</P>
自19世纪以来,某些欧化较深,刚刚剪掉辫子,换上洋装,并被冠以各种雅名异称的中国文人,竟然循规蹈矩,只知为西洋哥伦布唱挽歌:“哥伦布立奇功以不朽,重令名于无穷,上下数千载,纵横九万里,谁与之比,诚古今未易之才也。呜呼,谓非人杰也哉!”(——王韬《哥伦布传赞》),却根本不知道中国先民早于哥氏1700年或1500年以前就已经遍访了整个亚洲地域和美洲大陆。他们只会津津乐道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以后所引发的某些变革,却根本不知道以燕、齐、秦、汉方士群体为代表的中国先民在无与伦比的大航海时代对亚洲区域及美洲大陆所作的地理大探险活动及所留下的历史记录;他们只知道亦步亦趋地重复前人的贬斥中国地理古籍之说,却茫然不知《山海经》、《海内十洲记》、《拾遗名山记》、《括地图》等地理书所记述的海山地理、种族、特产、奇异建筑景观有何真髓与奥义;他们墨守“正宗史学”的成规,殚思极虑维护纯正的哥伦布的美洲专属“发现权”的绝对权威,</P>
却完全无视中国先民在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时代所开创的人类历史奇迹;他们从来不曾</P>
对中国先民以汉太中大夫东方朔为代表在《海内十洲记》、《神异经》及以东晋(前秦)王子</P>
年(嘉)为代表在《拾遗名山记》等篇所报导的祖洲、玄洲、长洲、沧浪海岛、流洲、带洲、</P>
扶桑、蓬丘(蓬莱山)、生洲、方丈洲等海山及洲岛地理,以及金峦之观,倒龙、风山、石像</P>
、人形、石脑、机等奇异景观等项,做过任何探索考辨;他们凭借摘引前人的一切能够封杀“鬼神志怪”的只言片语,当做他们全力维护哥伦布专属“发现权”的理论和文献根据,轻慢不经地完全否定中国先民在亚洲区域内和环太平洋区域所开创的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历史事实,大论贸然地宣称:“不但中国人在5世纪时发现美洲不可能,就是在哥伦布时代发现美洲也极少有可能性。”“中国却几乎从来没有发挥自己的海上优势,更不用说去发展远洋探险活动。”他们还引经据典,公然贬斥“中国人守着一个太平洋,望洋兴叹几千年而不去开发和征服它,这一点使西方人惊讶不止。”(《美洲史论》页176~177)。</P>
本书之作,不但与以往各家所论慧深发现美洲说、法显发现美洲说完全无涉,而且是独辟蹊径,突出就汉东方朔所著《海内十洲记》、《神异经》及东晋(前秦)王子年(嘉)所著《拾遗名山记》等名篇,系统考察验证中国先民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及公元4世纪中叶,中国先民所开创的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时代,在探察日本列岛和美洲大陆及太平洋海域、大西洋海域的全过程中所留存下来的历史足迹。故本书之作完全著力于破解千古之谜,</P>
权当作为对当世至诚崇信唯哥伦布拥有专属“发现权”的历史学家的痴迷说教,做出确实的回应与酬报,从而彻底打破近5个世纪以来东西方学术界对所谓哥伦布最先发现美洲大陆“专属权”的迷信,复原中国先民汉代以东方朔为代表和东晋(前秦)以王子年为代表的海上方士集团探察中国东海周边地域和美洲大陆的历史真相,为进一步寻觅华夏各族漂洋过海、进行跨洲际的大迁徙,落户美洲的踪迹,以及华夏文明与玛雅文明、殷夏文明的种族源流与历史渊源开辟史学之源,并具体揭示中国先民经营海疆,最早发现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的种种历史机缘,显扬中国先民海上方士集团的超凡绝伦的豪迈精神,恢弘中国海上方士集团的伟大而辉煌的历史业绩。</P>
<p> </p></P>
2000年8月31日初稿</P>
文登·扶余 鞠氏识</P>
<p> </p></P>
</P>
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蜃》:“蛟之属有蜃,其状亦是蛇而大,有角如龙状……</P>
能吁气成楼台城廓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P>
②清人叶子佩编绘《万国大地全图》(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图说》中述说中国人</P>
谢清高随西洋舶(当为1779年英国船长库克第3次探险船)到北极阿拉斯加及白令海峡探险事迹时,曾对北极圈内“极昼”、“极夜”现象和北极地理有所说明,十分宝贵,可以辅助令</P>
人了解汉东方朔探察北极圈地理之时所记“冥夜之丘”(极夜)和“纯阳之陵”(极昼)景象之</P>
奥义。兹照录如下:</P>
“於开(源案:即yukon,今名译作“育空堡”,因育空河而得名,位于河之上游交汇处):</P>
《海录》云,於开(育空堡)在东北海,由呱夫岛北行约三月可到。(源案:呱夫岛,即Afognak</P>
I,今译名作阿福格纳克岛,位于库克湾的南面海内)谢清高(源案:谢氏身世未祥,当系</P>
中国通事翻译人员)云:昔时随西洋舶(源案:1776~1780年,英国库克—克拉克CookClerke发现桑威克群岛(夏威夷),探察从温哥华岛到乌尼马克通道的北美西北海岸,穿过白令海峡行驶至冰山的边缘,寻找经北冰洋通往大西洋的航道而未能如愿。)到彼,其地天气凝寒,雪花遍地。船初至海口(源案:今译名库克湾),便有冰块流出,大者寻丈,有土人摇小船,皆刳独木为之居,人甚稀,而形似中国。每日太阳在正南方始见,高仅数丈,一、二时即落,光不甚错黑,惟戌亥时始晦,每月惟望前望后数日可见月光,星光则未见也。由此复往北行二十余日,至一海港,不见居人,考其地之北,是为冰海云耳。按於开(即育空)尚在北极出地七十余度,犹有人,惟不置房屋,挖土窟而居之。复北向冰海,北极出地八十余度,其地六个月为日,六个月为夜,大约无人可居耳。”这段文字所描绘的北极圈景象,住民居住土窟,其地“六个月为日”(极昼)、“六个月为夜”(极夜),恰与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序》中对极地描述的“冥夜之丘”、“纯阳之陵”之说相当吻合。</P>
<p> </p></P>
<p> </p></P>
③2001年10月9日《北京晚报》特约记者汪永晨,以《我踏上了北极》为题,报道了北极夏日“太阳永不落”(极昼)的景象,用来解释汉东方朔探察北极所记“纯阳之陵”(极昼)之奥义,亦最为生动形象。“1999年年中,美国生态环境基金会邀请我随“北极曙光”号科学考察船前往北极采访。我先到了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接着飞往美国离北极更进的诺姆小城,然后乘直升飞机5分钟后降在“北极曙光”号科考船上。7月12日晚,我站在甲板上观看北极太阳落海之情景。科学家勃兰敦告诉我:按现在的纬度,太阳下沉的时间应该是凌晨3点,升起时间是3点45分。太阳只有45分钟的休息时间。13日凌晨2点半,太阳快落山的景象,即使直视也不觉刺眼。太阳呈火红一团,远挂在天边,将四周的云镶上了金边。到了3点,太阳离海还有一尺高。于是,我每隔一刻钟拍一张照片,直到4点差一刻,太阳终于贴近水面。4点,有一半太阳浸在海平面以下。这时,太阳和它的倒影像一株红色的蘑菇。可这个“红蘑菇”,从4点到4点半竟然没有什么变化。4点40分,“红蘑菇”依然没有沉入大海,相反,它上方的云却渐渐亮了起来,太阳又开始升起了。这一天的观察证明,北极夏日的太阳是永不落的。”汪永晨把北极夏日火红一团比作“红蘑菇”,与汉东方朔北极夏日“纯阳之陵”之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作为“纯阳之陵”(极昼)之纪实吧。</P><B>中国先民大探险见闻<p></p></B></P>
鞠 德 源 著</P>
</P>
中国沿海之广阔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沿海各族居民不断经营、开发、探察和防卫的国家疆域。东海与朝鲜、日本、琉球等国之海域毗连;南海与交趾、林邑、吕宋、苏禄、文莱、爪哇等国之海域毗连。由于各国社会文明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之差异,历史沿革的不同,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自然而然地决定了各自的生活地域与生产活动范围和特定的生存空间。仅就中国而论,由于中国海岸线长,大陆地理位置优越,在广阔海域之内有众多海山岛屿和天然的海上通道所连结紧密的海山岛链,为中国沿海渔民和军民商各业人等从事捕鱼、经商、航海、巡海,以及远洋探险等活动,提供了最良好的自然条件,亦为国人开阔地理视野,扩展地理发现的地域范围,向海外传播华夏文明而由大自然设定了种种良好机缘。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机缘,唯独为中国先民所偏得,而竟不为其他地域的住民所分享。</P>
因此,中国先民早在战国时代的齐国和燕国,以及实现了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时代,给后世各代留存下来的有不胜枚举的历史遗产。其中,关于中国海上方士集团在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时代留传下来的探察山川地理之记录和海洋地理之记录,尤为非常丰富多彩,极其珍贵,凿凿有据。虽然经历二千多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处处显现着中国先民在大陆沿海海域和环太平洋海域内对日本列岛海山及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在大西洋、太平洋上少数岛屿所留下的探险业绩和历史足迹。</P>
<p> </p></P>
然而,自从司马迁编修《史记》之时起,中国海上方士集团的海山探险业绩,便遭到无情的蔑视和贬斥,在《史记》一书内始终不肯做出如实公允的记述。一个以方士集团为主体的反复发动的轰轰烈烈的史无前例的,并得到燕、齐国王及秦始皇、汉武帝全力支持的历时长达数个世纪之久的规模巨大的海外探险事业,竟被简单地归结为寻访“神仙”和寻找“长生不老药”,似乎这是压倒一切的神圣使命,而将方士们的各种探察报告完全封杀和压制起来,闭口不谈方士们的其他业绩。然而,历史是客观存在,铁证如山,无论是谁,总不能一手遮天,掩尽天下人的耳目。</P>
<p> </p></P>
早在春秋至战国时代成书的《山海经》一书,汉武帝时代东方朔(前154~前93)撰《海内十洲记》、《神异经》等书,以及东晋(前秦)时代王子年(嘉)撰《拾遗名山记》一书,先后系统地全面地报道了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4世纪中叶中国先民海上方士集团在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新鲜而奇妙之各种见闻。在千百年间,虽然屡遭少见多怪者与高唱疑古取崇者们的多方贬斥、篡改和肢解,但其报道的基本史事内容,仍然具有揭示原本真相和展现中国先民历史足迹的重要价值。上述报道,除陈述中国大陆周边地理及“十洲”地理之外,其中亦附会了某些“神秘怪异”之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当是由于海上方士出身道家的职业生涯所决定的。如东方朔向汉武帝报告“十洲”地理见闻之际,竟然宣称是“闻之于得道者”,即中国的海上方士集团探险队,而不自称是自己“亲眼所见”,因为东方朔的探险考察所到之地域只能是其中某些地方和“洲”,不可能遍及“十洲”。所记述的“十洲”各地见闻与事物,自然会夹带有某些神秘色彩,以自圆其海上方士访问“真仙奥墟,神官所治”世界之各说。</P>
<p> </p></P>
显而易见,在东方朔所撰《海内十洲记》内,包涵有他本人在大探险活动中的重要记录。只有剖析东方朔的神奇奥秘之说辞,才能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海上方士集团的探险路程、地域范围和大体顺序。其中尤以序文为玄奥。兹试析如次:</P>
“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有国家之盛美,将招儒、墨于名教之内,抑</P>
绝俗之道于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矣。曾随师主履行:北至朱</P>
陵 (案:似指日本南部赤石岳等山脉),扶桑 (案:指日本二荒山,今名日光地方),蜃海 (案:指北太平洋之内为生存海蛇极多之海域,相当于鄂霍茨克海、白令海之海域,或指独角鲸</P>
常驻之海域①,冥夜之丘 (案:冥夜,即黑夜、昏暗之夜,实指北极圈地方的极夜现象。众所周知,白令海海域,北部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南部受极地海洋气团控制,海区气压梯度悬殊,全年少睛朗天气,多昏暗不明,风暴猛烈,夏季云低雾重,冬季多雪,故有此“冥夜”之景象。每年有连续6个月白昼和6个月黑夜②),纯阳之陵 (案:纯阳为火。此处系指北极夏季,有连续6个月的白昼,称作极昼③),始青之下 (案:所谓“始青”,系指从北极永冻层地带所生长的苔藓类地衣类植物,渐至暖湿地带,即植被由苔藓类植物转而出生短草类植物,草为绿色,故称“始青”),月宫之渊 (案:月宫,指月亮,即月球。这里所称“月宫之渊”,则借指今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边境地带的五大湖,构成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带);内游七丘 (案:今加拿大所在的北美洲,其国土的主体是波状起伏的低高原和平原低地,故此“内游七丘”之说,无疑是从北极圈经“始青之下”进入今加拿大境内探察),中旋十洲 (案:旋为回转、归来、回还之意,即中途又先后探察了“十洲”。按《十洲记》所记,探察之地域非常广阔:北美洲之“长洲”,中美洲之“玄洲”、“沧浪海岛”,南美洲之“祖洲”、“聚窟洲”,大西洋上之“凤麟洲”,太平洋上之“流洲”、“沃焦”,及日本列岛海域之“元洲”、“生洲”、“扶桑”、“蓬丘”,琉球列岛之瀛洲,中国北部沿海之“带洲”,南太平洋海域之“炎洲”,似指今澳大利亚,暂存疑,待考),践赤县 (案:战国齐人邹衍子</P>
创“九大洲”学说,谓“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HTH〗而遨五岳〖HT〗(案:五岳,东曰泰山,南曰衡山,西曰华山,北曰恒山,中曰嵩山),〖HTH〗行陂泽而息名山。臣自少及今,周流六天〖HT〗(案:“六天”之说,系东方朔借用道家说法,《云笈七〖FJF〗签〖FJJ〗》卷八云:“六天者,赤虚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仓天、泰清天。”用“六天”之说,炫耀自己及海山探险者周游世界所经历的广大地域),〖HTH〗广陟天光,极于是矣。”〖HT〗(汉·东方朔著《海内十洲记》序,参考宋·晁载之《续谈助》本及《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附图:“纯阳之陵”(极昼)之日景)在上面举证的东方朔自述中所介绍的大探险经历,及笔者在案语中所做的解说,完全能够充分证明:</P>
东方朔是中国的和世界的最伟大的探险家和地理学家,是中国和世界上北极探险第一人,同时也是华夏文明和域外文明的最伟大的传播者。他在《海内十洲记》中所报道的“十洲”地理,在事实来源的主导方面有着稳定的确实性和可靠性,经得起反复检查和验证。其中虽然被后人羼入某些怪诞之说,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亦很容易剔除和剥离,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证明:早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中国先民海上方士集团所开创的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的光辉时代,是确确实实的历史与客观存在,绝不是什么假托或虚构,值得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和骄傲;在人类探险史上值得永久彪炳和炫耀!</P>
自燕、齐海上方士集团最初专以探察“三神山”为起因而发动的海山探险活动之时起,直到秦始皇、汉武帝派遣的海上方士探险队,分别结束海山探险活动之日止,前后历时长达3个世纪之久,约计260余年。至公元4世纪中叶,中国海上方士集团,又再度重访中美洲。这是人类社会自有史以来,由中国海上方士集团所开辟的专以传播中华文明、调查域外文明及中国周边海山地理和环太平洋区域海山地理为已任的最伟大的大探险时代,因而促进了这一广大地域的跨洲际的交通往来,和文化与物产、经济与技术的交流。然而,这一由中国先民所发动的久已存在的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的历史,却被中国历代的儒学之辈所封杀和贬斥,硬是把地地道道的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记录,涂抹成神仙志怪的小说,沉埋于中国古史的最底层。因此,被华夏后世子孙所遗忘。这种历史遗憾一直传留到今天,这不能不承认是中国历史学与地理学上的一大误区,亦不能不承认是自宋代以来勃兴的疑古派学风留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宗耻辱和悲哀。</P>
自19世纪以来,某些欧化较深,刚刚剪掉辫子,换上洋装,并被冠以各种雅名异称的中国文人,竟然循规蹈矩,只知为西洋哥伦布唱挽歌:“哥伦布立奇功以不朽,重令名于无穷,上下数千载,纵横九万里,谁与之比,诚古今未易之才也。呜呼,谓非人杰也哉!”(——王韬《哥伦布传赞》),却根本不知道中国先民早于哥氏1700年或1500年以前就已经遍访了整个亚洲地域和美洲大陆。他们只会津津乐道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以后所引发的某些变革,却根本不知道以燕、齐、秦、汉方士群体为代表的中国先民在无与伦比的大航海时代对亚洲区域及美洲大陆所作的地理大探险活动及所留下的历史记录;他们只知道亦步亦趋地重复前人的贬斥中国地理古籍之说,却茫然不知《山海经》、《海内十洲记》、《拾遗名山记》、《括地图》等地理书所记述的海山地理、种族、特产、奇异建筑景观有何真髓与奥义;他们墨守“正宗史学”的成规,殚思极虑维护纯正的哥伦布的美洲专属“发现权”的绝对权威,</P>
却完全无视中国先民在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时代所开创的人类历史奇迹;他们从来不曾</P>
对中国先民以汉太中大夫东方朔为代表在《海内十洲记》、《神异经》及以东晋(前秦)王子</P>
年(嘉)为代表在《拾遗名山记》等篇所报导的祖洲、玄洲、长洲、沧浪海岛、流洲、带洲、</P>
扶桑、蓬丘(蓬莱山)、生洲、方丈洲等海山及洲岛地理,以及金峦之观,倒龙、风山、石像</P>
、人形、石脑、机等奇异景观等项,做过任何探索考辨;他们凭借摘引前人的一切能够封杀“鬼神志怪”的只言片语,当做他们全力维护哥伦布专属“发现权”的理论和文献根据,轻慢不经地完全否定中国先民在亚洲区域内和环太平洋区域所开创的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历史事实,大论贸然地宣称:“不但中国人在5世纪时发现美洲不可能,就是在哥伦布时代发现美洲也极少有可能性。”“中国却几乎从来没有发挥自己的海上优势,更不用说去发展远洋探险活动。”他们还引经据典,公然贬斥“中国人守着一个太平洋,望洋兴叹几千年而不去开发和征服它,这一点使西方人惊讶不止。”(《美洲史论》页176~177)。</P>
本书之作,不但与以往各家所论慧深发现美洲说、法显发现美洲说完全无涉,而且是独辟蹊径,突出就汉东方朔所著《海内十洲记》、《神异经》及东晋(前秦)王子年(嘉)所著《拾遗名山记》等名篇,系统考察验证中国先民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及公元4世纪中叶,中国先民所开创的大航海探险与地理大发现时代,在探察日本列岛和美洲大陆及太平洋海域、大西洋海域的全过程中所留存下来的历史足迹。故本书之作完全著力于破解千古之谜,</P>
权当作为对当世至诚崇信唯哥伦布拥有专属“发现权”的历史学家的痴迷说教,做出确实的回应与酬报,从而彻底打破近5个世纪以来东西方学术界对所谓哥伦布最先发现美洲大陆“专属权”的迷信,复原中国先民汉代以东方朔为代表和东晋(前秦)以王子年为代表的海上方士集团探察中国东海周边地域和美洲大陆的历史真相,为进一步寻觅华夏各族漂洋过海、进行跨洲际的大迁徙,落户美洲的踪迹,以及华夏文明与玛雅文明、殷夏文明的种族源流与历史渊源开辟史学之源,并具体揭示中国先民经营海疆,最早发现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的种种历史机缘,显扬中国先民海上方士集团的超凡绝伦的豪迈精神,恢弘中国海上方士集团的伟大而辉煌的历史业绩。</P>
<p> </p></P>
2000年8月31日初稿</P>
文登·扶余 鞠氏识</P>
<p> </p></P>
</P>
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蜃》:“蛟之属有蜃,其状亦是蛇而大,有角如龙状……</P>
能吁气成楼台城廓之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曰海市。”</P>
②清人叶子佩编绘《万国大地全图》(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图说》中述说中国人</P>
谢清高随西洋舶(当为1779年英国船长库克第3次探险船)到北极阿拉斯加及白令海峡探险事迹时,曾对北极圈内“极昼”、“极夜”现象和北极地理有所说明,十分宝贵,可以辅助令</P>
人了解汉东方朔探察北极圈地理之时所记“冥夜之丘”(极夜)和“纯阳之陵”(极昼)景象之</P>
奥义。兹照录如下:</P>
“於开(源案:即yukon,今名译作“育空堡”,因育空河而得名,位于河之上游交汇处):</P>
《海录》云,於开(育空堡)在东北海,由呱夫岛北行约三月可到。(源案:呱夫岛,即Afognak</P>
I,今译名作阿福格纳克岛,位于库克湾的南面海内)谢清高(源案:谢氏身世未祥,当系</P>
中国通事翻译人员)云:昔时随西洋舶(源案:1776~1780年,英国库克—克拉克CookClerke发现桑威克群岛(夏威夷),探察从温哥华岛到乌尼马克通道的北美西北海岸,穿过白令海峡行驶至冰山的边缘,寻找经北冰洋通往大西洋的航道而未能如愿。)到彼,其地天气凝寒,雪花遍地。船初至海口(源案:今译名库克湾),便有冰块流出,大者寻丈,有土人摇小船,皆刳独木为之居,人甚稀,而形似中国。每日太阳在正南方始见,高仅数丈,一、二时即落,光不甚错黑,惟戌亥时始晦,每月惟望前望后数日可见月光,星光则未见也。由此复往北行二十余日,至一海港,不见居人,考其地之北,是为冰海云耳。按於开(即育空)尚在北极出地七十余度,犹有人,惟不置房屋,挖土窟而居之。复北向冰海,北极出地八十余度,其地六个月为日,六个月为夜,大约无人可居耳。”这段文字所描绘的北极圈景象,住民居住土窟,其地“六个月为日”(极昼)、“六个月为夜”(极夜),恰与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序》中对极地描述的“冥夜之丘”、“纯阳之陵”之说相当吻合。</P>
<p> </p></P>
<p> </p></P>
③2001年10月9日《北京晚报》特约记者汪永晨,以《我踏上了北极》为题,报道了北极夏日“太阳永不落”(极昼)的景象,用来解释汉东方朔探察北极所记“纯阳之陵”(极昼)之奥义,亦最为生动形象。“1999年年中,美国生态环境基金会邀请我随“北极曙光”号科学考察船前往北极采访。我先到了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接着飞往美国离北极更进的诺姆小城,然后乘直升飞机5分钟后降在“北极曙光”号科考船上。7月12日晚,我站在甲板上观看北极太阳落海之情景。科学家勃兰敦告诉我:按现在的纬度,太阳下沉的时间应该是凌晨3点,升起时间是3点45分。太阳只有45分钟的休息时间。13日凌晨2点半,太阳快落山的景象,即使直视也不觉刺眼。太阳呈火红一团,远挂在天边,将四周的云镶上了金边。到了3点,太阳离海还有一尺高。于是,我每隔一刻钟拍一张照片,直到4点差一刻,太阳终于贴近水面。4点,有一半太阳浸在海平面以下。这时,太阳和它的倒影像一株红色的蘑菇。可这个“红蘑菇”,从4点到4点半竟然没有什么变化。4点40分,“红蘑菇”依然没有沉入大海,相反,它上方的云却渐渐亮了起来,太阳又开始升起了。这一天的观察证明,北极夏日的太阳是永不落的。”汪永晨把北极夏日火红一团比作“红蘑菇”,与汉东方朔北极夏日“纯阳之陵”之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作为“纯阳之陵”(极昼)之纪实吧。</P>
英国退役潜艇司令著书论证中国最先绘制世界海图http://www.rednet.com.cn 2002-12-11 17:12:33 红网   英国皇家海军退役潜艇司令孟席斯在自己的著作《1421:中国发现了世界》中提出改写世界航海史的新理论: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麦哲伦不是第一个进行环球航行的人,库克到南半球的探险也根本不是创举,富有传奇色彩的郑和带领中国船队早已先于他们到达了那些地方,并且首先绘制了世界海图 。

  据香港媒体报道,65岁的孟席斯为这部研究著作费时15年,他追踪了郑和船队在全球的航线,访问了120个国家、900多个博物馆和图书馆以及中世纪末期的各个主要港口。如今,孟席斯确信是中国首先绘制了世界海图。他说,考古发现和同时期的文献显示中国人在1421年到1423年间就绘制了世界地图,几十年后他们大部分的记录被毁掉并且也放弃了全球远洋航行。但是中国人的知识通过葡萄牙人、通过参加了中国人远航的意大利旅行家尼可洛·达·孔蒂传播给了西方早期的地图制作者。关于这些环球航行,孟席斯最有力的证据是郑和说过的一段话:“天涯海角的所有国家都已臣服,还有最西和最北的国家,不管它们距离何其遥远。”

  孟席斯起初只是计划写本关于1421年的全球意义的书。当他在威尼斯研究这个课题时,别人向他展示了一幅1459年绘制的平面天球图,该图中包括了南部非洲和好望角。然而,好望角历来被公认是1497年达·伽马在开辟欧洲至印度的航线时“发现”的。孟席斯注意到这幅平面天球图上提到1420年有一次绕过好望角的航行以及一张中国舢板的图画,他感觉到自己将做出重大发现。  

  孟席斯认为,当时中国的海上霸权源自船只的实力:那些柚木做的庞然大物能够在桀骜不驯的大海上一连航行数年,船上还有大炮、火箭以及可以向敌人喷射秽物的炮弹。无论是船只构造、载货容积、火力装备、航程、通讯、在没有航线的海洋上航行的能力,还是在海上连续数月修理和养护船只的能力,中国人当时都领先欧洲几个世纪。

  孟席斯的著作把郑和刻画成了一位英雄。他说,正如郑和那时的中国所做过的那样,“他是新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 现在,《1421》这部著作已经在西方评论界引发了是否需要改写历史的讨论,孟席斯希望在10年内每个人都能知道中国航海探险的历史真相。
<P>说的好啊!我顶!!!!!!!!!!!!!!!!!郑和说过的一段话:“天涯海角的所有国家都已臣服,还有最西和最北的国家,不管它们距离何其遥远。”
</P><P></P>
顶!好文!
听说郑和舰队的 一部曾经到过非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