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璧归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20:44:19
http://wenyu.wen.blog.163.com/blog/static/8849112620119126161404/

《完璧归赵》这事被当做蔺相如一生“三个代表”之一,另两个是《渑池相会》和《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给众人的感受往往都是蔺相如不惧生死、慷慨激昂、怒发冲冠的英雄本色。但在我看来这仅仅是一个“点”,单纯从这个“点”上看,《完璧归赵》的确有可取之处,对蔺相如的评价也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但往往历史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大的层面。如果把《完璧归赵》这个点放到当时整个国家的层面上,在我看来《完璧归赵》不但不值得一提,而且还是个极大的败笔,蔺相如本人也有愚蠢的一面。

让我们放大这块“璧”,重新看那段历史。先看看“反面人物”秦昭王,历史上的秦昭王没有任何声色犬马的嗜好,对于玉器古玩史书上记载也没有任何强烈嗜好。那么他为什么要用十五座城来换没用的和氏璧呢?有人说是他霸道,可他为什么偏偏用这种方法霸道呢?当我们全面完整的看看那段历史就会了解秦昭王的真实意图。公元前284年,在秦昭王的操纵下,韩赵魏燕秦五国联合攻入齐国首都临淄,后来虽说齐国复国,但也没能力抗衡秦国。所以当时剩下的强国只有赵国、秦国、楚国。而赵居北,楚居南,秦国被夹在中间,所以作为秦昭王来说,不把周围强敌打败他是不会心安的,一旦赵楚联合,秦危矣。

对于楚国,秦昭王和他打了几张,占了点上风,对这个国家的国力了如指掌。但他却不知道赵国的实力,因而不敢轻举妄动。赵国当时的国王是赵惠文王,他爹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当年一招“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实力大增。本来赵武灵王已经立了太子,可是耐不住赵惠文王他妈的发嗲,于是废了太子改成赵惠文王。为了让赵惠文王能够站住脚,赵武灵王竟然先行退位,当上太上皇,目的就是不但要把赵惠文王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四年后,废太子赵章叛乱,被赵惠文王剿灭。剿灭之后赵惠文王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就把他爹的行宫团团围住,断水断粮,使得勇武一生的赵武灵王生生饿死了。你说听女人话有什么好处?赵惠文王的这个做法给外界一个“铁腕形象”,试想连他爹都敢弄死,这样的人能好惹?所以,秦昭王根本不敢直接发兵,他一定要弄清赵国的真实实力以及真实的想法。怎么弄清呢?于是就有了“以城换壁”的事。秦昭王强要和氏璧,如果你赵国乖乖送来了,就说明你赵王心存畏惧,未战先怯,那么秦昭王就能判断出赵国软弱,一定会拿他开刀。如果赵国上下众志成城,根本不理会秦国的无理要求,积极防守,这就说明赵国有实力与秦抗衡,那就要小心为上。

“以城换壁”结果如何?首先赵国乖乖送来了,这说明赵国根本不敢拒绝秦国,这让秦昭王心里有了数。其后蔺相如一番慷慨激昂的痛斥更是在不知不觉间泄露了国家秘密,使得秦昭王心里更有数了。且看蔺相如是怎么说的,他把秦王“以城换壁”的消息传到赵国后,赵国是如何的惊慌失措,以及内心是如何恐惧,甚至连赵惠文王如何的低姿态全都抖落了出来,而这些恰恰是秦昭王想要的。于是秦昭王笑呵呵的欣赏着蔺相如口吐白沫的对自己的痛斥,而后放她走了。秦昭王心里有数之后,决定先攻打赵国。经过两年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张家口、石家庄,干掉赵兵两万,这才有渑池相会的发生。要不是秦军两面作战,赵国早被拿下了。

到这里我们看,《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谁是最大的赢家?显然是秦昭王。而慷慨激昂、光彩照人的蔺相如虽成就了个人功名,但对整个赵国而言,他就是个罪臣,因为正是他给赵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可是后代历史都在歌颂蔺相如,这是因为大家大都是在看《完璧归赵》这个点,而没有看整个大背景层面。所以,我们看问题如果只看到一个点,而不能高瞻远瞩的看到大层面,那么我们的结论很容易出错。

看当今中国,钓鱼岛受辱,朝廷隐忍,一片责骂。南海受辱,朝廷隐忍,还是一片责骂。我不否认当局有很多卑颜屈膝的对外措施,但是你真的就相信那些人全都是卖国汉奸?全都是贪生怕死?真的认为他们都十分惧怕菲律宾、马来西亚?肯定不全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一个点,而没有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一个层面。当没有这种大局观,我们的结论往往会出差错,因而会导致错误的举动。当然,我只是拿中国政府举例,这和评论政府对与错无关。

看国家大事如此,看日常琐事也如此。眼观不够大局,看不全,就很难看得准,看不准自然观点就有瑕疵。所以我希望所有人都能高瞻远瞩,要达到这一点,丰富的学识、良好的思维习惯,缺一不可。
http://wenyu.wen.blog.163.com/blog/static/8849112620119126161404/

《完璧归赵》这事被当做蔺相如一生“三个代表”之一,另两个是《渑池相会》和《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给众人的感受往往都是蔺相如不惧生死、慷慨激昂、怒发冲冠的英雄本色。但在我看来这仅仅是一个“点”,单纯从这个“点”上看,《完璧归赵》的确有可取之处,对蔺相如的评价也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但往往历史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大的层面。如果把《完璧归赵》这个点放到当时整个国家的层面上,在我看来《完璧归赵》不但不值得一提,而且还是个极大的败笔,蔺相如本人也有愚蠢的一面。

让我们放大这块“璧”,重新看那段历史。先看看“反面人物”秦昭王,历史上的秦昭王没有任何声色犬马的嗜好,对于玉器古玩史书上记载也没有任何强烈嗜好。那么他为什么要用十五座城来换没用的和氏璧呢?有人说是他霸道,可他为什么偏偏用这种方法霸道呢?当我们全面完整的看看那段历史就会了解秦昭王的真实意图。公元前284年,在秦昭王的操纵下,韩赵魏燕秦五国联合攻入齐国首都临淄,后来虽说齐国复国,但也没能力抗衡秦国。所以当时剩下的强国只有赵国、秦国、楚国。而赵居北,楚居南,秦国被夹在中间,所以作为秦昭王来说,不把周围强敌打败他是不会心安的,一旦赵楚联合,秦危矣。

对于楚国,秦昭王和他打了几张,占了点上风,对这个国家的国力了如指掌。但他却不知道赵国的实力,因而不敢轻举妄动。赵国当时的国王是赵惠文王,他爹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当年一招“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实力大增。本来赵武灵王已经立了太子,可是耐不住赵惠文王他妈的发嗲,于是废了太子改成赵惠文王。为了让赵惠文王能够站住脚,赵武灵王竟然先行退位,当上太上皇,目的就是不但要把赵惠文王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四年后,废太子赵章叛乱,被赵惠文王剿灭。剿灭之后赵惠文王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就把他爹的行宫团团围住,断水断粮,使得勇武一生的赵武灵王生生饿死了。你说听女人话有什么好处?赵惠文王的这个做法给外界一个“铁腕形象”,试想连他爹都敢弄死,这样的人能好惹?所以,秦昭王根本不敢直接发兵,他一定要弄清赵国的真实实力以及真实的想法。怎么弄清呢?于是就有了“以城换壁”的事。秦昭王强要和氏璧,如果你赵国乖乖送来了,就说明你赵王心存畏惧,未战先怯,那么秦昭王就能判断出赵国软弱,一定会拿他开刀。如果赵国上下众志成城,根本不理会秦国的无理要求,积极防守,这就说明赵国有实力与秦抗衡,那就要小心为上。

“以城换壁”结果如何?首先赵国乖乖送来了,这说明赵国根本不敢拒绝秦国,这让秦昭王心里有了数。其后蔺相如一番慷慨激昂的痛斥更是在不知不觉间泄露了国家秘密,使得秦昭王心里更有数了。且看蔺相如是怎么说的,他把秦王“以城换壁”的消息传到赵国后,赵国是如何的惊慌失措,以及内心是如何恐惧,甚至连赵惠文王如何的低姿态全都抖落了出来,而这些恰恰是秦昭王想要的。于是秦昭王笑呵呵的欣赏着蔺相如口吐白沫的对自己的痛斥,而后放她走了。秦昭王心里有数之后,决定先攻打赵国。经过两年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张家口、石家庄,干掉赵兵两万,这才有渑池相会的发生。要不是秦军两面作战,赵国早被拿下了。

到这里我们看,《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谁是最大的赢家?显然是秦昭王。而慷慨激昂、光彩照人的蔺相如虽成就了个人功名,但对整个赵国而言,他就是个罪臣,因为正是他给赵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可是后代历史都在歌颂蔺相如,这是因为大家大都是在看《完璧归赵》这个点,而没有看整个大背景层面。所以,我们看问题如果只看到一个点,而不能高瞻远瞩的看到大层面,那么我们的结论很容易出错。

看当今中国,钓鱼岛受辱,朝廷隐忍,一片责骂。南海受辱,朝廷隐忍,还是一片责骂。我不否认当局有很多卑颜屈膝的对外措施,但是你真的就相信那些人全都是卖国汉奸?全都是贪生怕死?真的认为他们都十分惧怕菲律宾、马来西亚?肯定不全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一个点,而没有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一个层面。当没有这种大局观,我们的结论往往会出差错,因而会导致错误的举动。当然,我只是拿中国政府举例,这和评论政府对与错无关。

看国家大事如此,看日常琐事也如此。眼观不够大局,看不全,就很难看得准,看不准自然观点就有瑕疵。所以我希望所有人都能高瞻远瞩,要达到这一点,丰富的学识、良好的思维习惯,缺一不可。
文章作者是个麻将高手,鉴定完毕
这种事情应该写的更和稀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