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哈马事件:数万普通市民无辜被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6:21:46
叙利亚军队日前对该国城市哈马的围困和攻击,引起世界高度关注,“哈马屠杀再现”的说法不断出现在各国媒体,但大多语焉不详。1982年发生的“哈马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同目前的哈马局势有何关系,值得解说。
  老阿萨德政变上台
  1982年2月2日,MSL兄弟会(以下简称“穆兄会”)麾下的圣战武装在哈马发动叛乱,攻占省政府大楼、警察局、复兴党和情报机构地方总部,杀死包括省长在内的250名复兴党干部。10天后,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父亲)下令实施毁灭性报复,叛乱者控制的QZS和其他建筑物被重炮夷为平地,具体死亡人数说法不一,估计约有2万人死于非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哈马屠杀”。
  “哈马事件”是当时叙利亚国内矛盾的总爆发,是执政的复兴党同反叛的穆兄会的一场决战,原因由来已久,后果极为深远。主张“统一、自由、社会主义”的复兴党1963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后,实施强硬的政教分离政策,宗教界的权力和收入受到遏制,宗教势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被削弱,穆兄会被宣布为非法,当局甚至删除了宪法中有关伊斯兰教地位的条款,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保守的MSL民众纷纷参加穆兄会发动的旨在反对“不信真主”的复兴党政府的骚乱,骚乱的中心城市就是哈马。
  1966年,以复兴党领导人贾迪德为首的阿拉维少数派将领再次发动政变,确立了阿拉维少数派至今40余年的统治。阿拉维派属于什叶派,在叙利亚一向地位低下,男性职业多为仆役,服兵役是阿拉维派青年的最好出路。因此,当叙利亚在1946年独立时,军中半数以上的军官职位为阿拉维派占据。长期遭歧视的阿拉维派青年又是最渴望社会变革的群体,在政变迭起的上世纪60年代,掌握军权的阿拉维将领自然成了叙利亚政治的中流砥柱。
  阿拉维派掌权和贾迪德奉行的强硬路线,进一步激怒了逊尼派宗教领导层,阿拉维派内部的权力争斗也日趋白热化。1970年,贾迪德的党内竞争对手哈菲兹·阿萨德通过一场名为“纠正运动”的政变,开启了阿萨德家族对叙利亚的统治。
  MSL兄弟会誓言反抗
  阿萨德“纠正运动”的内容之一就是弥合复兴党同逊尼派宗教界的关系,他恢复了宪法中对伊斯兰教地位的确定,出资修复QZS,起用宗教领袖参加各级政府,放宽对私有经济的限制,甚至请黎巴嫩什叶派领袖穆萨·萨德尔发布宗教指导:阿拉维派不是异端,而是正统的什叶派。与此同时,阿萨德政府对穆兄会的监控和限制却一刻也没放松,并于1973年删除宪法中“总统必须信仰伊斯兰教”的条款。穆兄会则立即宣布阿萨德是“真主的敌人”,开始组建名为“圣战斗士”的地下武装。
  几千名“圣战斗士”意志坚决,得到中东和欧洲MSL组织的资助,装备精良,并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和长枪党营地接受训练,很快就对当局构成强力威胁。其实,当局面临的威胁还来自遭受过阿萨德镇压的巴勒斯坦难民武装,受伊拉克强人萨达姆支持的阿拉维派内部反对势力,以及同阿萨德势不两立的黎巴嫩德鲁兹民兵。由于叙利亚出兵深度介入黎巴嫩事务,国内经济危机加剧,民众不满情绪高涨,穆兄会的“圣战斗士”趁乱袭击阿拉维派村庄、兵营、军校、复兴党地方党部、政府办公机构,并对包括导弹部队司令和大马士革大学校长等在内的阿萨德主要助手展开刺杀,其中1979年对炮兵学院的袭击,几乎全歼了200名阿拉维派学员。在哈马公开暴动的穆兄会誓言推翻“少数派统治”,外界纷纷预言:阿萨德政权岌岌可危,崩溃在即。
  此时的阿萨德一方面同亲政府的逊尼派宗教领袖一起参加QZS活动,一方面动用宣传机器斥责穆兄会是“恐怖分子”和“MSL叛徒”。另外,叙政府宣传部门在歌颂阿萨德执政成就的同时,坦承各项工作的不足之处,承诺加以改进,以求安抚民心。穆兄会则针对阿萨德的弱点,向非阿萨德家族的阿拉维派成员发出呼吁,号召他们“不要把自己同阿萨德家族捆绑在一起”,试图最大限度地孤立阿萨德政权,发动全民反抗。
  叛乱之后80万人逃往国外
  为彻底平息穆兄会的叛乱,阿萨德将安全部队的指挥权交给弟弟里法特,自家人毕竟放心。里法特旋即指挥安全部队和第三装甲师,对反叛分子展开极为严厉的镇压。“大赦国际”1983年的报告声称,1980-1982年间,仅死在监狱里的反叛分子就有600-1000人。
  配合严厉镇压的是1980年7月叙利亚议会通过的第49号法案,规定“任何属于MSL兄弟会的成员都是罪犯,均处死刑”,但在一个月内投案自首宣布脱离该组织的,“免于刑事处分,且既往不咎”。迫于压力,几百名穆兄会成员在限期内投案自首,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反叛活动得到明显遏制。到1981年,叙全境安全局势已明显好转,唯独据守哈马的穆兄会成员,都是顽抗到底的强硬分子,并于1982年2月发动异常凶猛的叛乱。于是,阿萨德政府不顾一切的镇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里法特对哈马的攻击动用了1.2万人的精锐部队,挨家挨户清剿,参与暴动的500名“圣战斗士”根本没有生存机会,穆兄会军事骨干被一网打尽。倒在血泊里的还有数以万计的哈马市民,他们被认为是穆兄会的亲属和支持者,1980年的第49号法令已经判了他们死刑。“哈马血案”后,约80万逊尼派人士逃离叙利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平息了哈马的叛乱,阿萨德又承受了一起由逊尼派军官和非阿萨德家族阿拉维派军官联合发动的军事政变。政变刚被平息,叙利亚空军在黎巴嫩贝卡谷地上空遭受了世界空战史上最离奇的惨败,90架苏式战机被以色列空军以0损伤代价击落。但阿萨德挺了过去,并在1994年长子车祸遇难后,把在英国当医生的次子巴沙尔召回,令其连上两个军校,紧急培训,替代长子接班。
  1982年的中东是暴力的中东,伊朗和伊拉克正打得你死我活,黎巴嫩局势危如累卵,无人顾及发生在叙利亚的叛乱和平叛。但时代不同了,在“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全世界密切关注的情况下,巴沙尔总统能否经受得住来自哈马的另一次考验,我们拭目以待。


http://news.qq.com/a/20110830/001758_1.htm叙利亚军队日前对该国城市哈马的围困和攻击,引起世界高度关注,“哈马屠杀再现”的说法不断出现在各国媒体,但大多语焉不详。1982年发生的“哈马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同目前的哈马局势有何关系,值得解说。
  老阿萨德政变上台
  1982年2月2日,MSL兄弟会(以下简称“穆兄会”)麾下的圣战武装在哈马发动叛乱,攻占省政府大楼、警察局、复兴党和情报机构地方总部,杀死包括省长在内的250名复兴党干部。10天后,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父亲)下令实施毁灭性报复,叛乱者控制的QZS和其他建筑物被重炮夷为平地,具体死亡人数说法不一,估计约有2万人死于非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哈马屠杀”。
  “哈马事件”是当时叙利亚国内矛盾的总爆发,是执政的复兴党同反叛的穆兄会的一场决战,原因由来已久,后果极为深远。主张“统一、自由、社会主义”的复兴党1963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后,实施强硬的政教分离政策,宗教界的权力和收入受到遏制,宗教势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被削弱,穆兄会被宣布为非法,当局甚至删除了宪法中有关伊斯兰教地位的条款,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保守的MSL民众纷纷参加穆兄会发动的旨在反对“不信真主”的复兴党政府的骚乱,骚乱的中心城市就是哈马。
  1966年,以复兴党领导人贾迪德为首的阿拉维少数派将领再次发动政变,确立了阿拉维少数派至今40余年的统治。阿拉维派属于什叶派,在叙利亚一向地位低下,男性职业多为仆役,服兵役是阿拉维派青年的最好出路。因此,当叙利亚在1946年独立时,军中半数以上的军官职位为阿拉维派占据。长期遭歧视的阿拉维派青年又是最渴望社会变革的群体,在政变迭起的上世纪60年代,掌握军权的阿拉维将领自然成了叙利亚政治的中流砥柱。
  阿拉维派掌权和贾迪德奉行的强硬路线,进一步激怒了逊尼派宗教领导层,阿拉维派内部的权力争斗也日趋白热化。1970年,贾迪德的党内竞争对手哈菲兹·阿萨德通过一场名为“纠正运动”的政变,开启了阿萨德家族对叙利亚的统治。
  MSL兄弟会誓言反抗
  阿萨德“纠正运动”的内容之一就是弥合复兴党同逊尼派宗教界的关系,他恢复了宪法中对伊斯兰教地位的确定,出资修复QZS,起用宗教领袖参加各级政府,放宽对私有经济的限制,甚至请黎巴嫩什叶派领袖穆萨·萨德尔发布宗教指导:阿拉维派不是异端,而是正统的什叶派。与此同时,阿萨德政府对穆兄会的监控和限制却一刻也没放松,并于1973年删除宪法中“总统必须信仰伊斯兰教”的条款。穆兄会则立即宣布阿萨德是“真主的敌人”,开始组建名为“圣战斗士”的地下武装。
  几千名“圣战斗士”意志坚决,得到中东和欧洲MSL组织的资助,装备精良,并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和长枪党营地接受训练,很快就对当局构成强力威胁。其实,当局面临的威胁还来自遭受过阿萨德镇压的巴勒斯坦难民武装,受伊拉克强人萨达姆支持的阿拉维派内部反对势力,以及同阿萨德势不两立的黎巴嫩德鲁兹民兵。由于叙利亚出兵深度介入黎巴嫩事务,国内经济危机加剧,民众不满情绪高涨,穆兄会的“圣战斗士”趁乱袭击阿拉维派村庄、兵营、军校、复兴党地方党部、政府办公机构,并对包括导弹部队司令和大马士革大学校长等在内的阿萨德主要助手展开刺杀,其中1979年对炮兵学院的袭击,几乎全歼了200名阿拉维派学员。在哈马公开暴动的穆兄会誓言推翻“少数派统治”,外界纷纷预言:阿萨德政权岌岌可危,崩溃在即。
  此时的阿萨德一方面同亲政府的逊尼派宗教领袖一起参加QZS活动,一方面动用宣传机器斥责穆兄会是“恐怖分子”和“MSL叛徒”。另外,叙政府宣传部门在歌颂阿萨德执政成就的同时,坦承各项工作的不足之处,承诺加以改进,以求安抚民心。穆兄会则针对阿萨德的弱点,向非阿萨德家族的阿拉维派成员发出呼吁,号召他们“不要把自己同阿萨德家族捆绑在一起”,试图最大限度地孤立阿萨德政权,发动全民反抗。
  叛乱之后80万人逃往国外
  为彻底平息穆兄会的叛乱,阿萨德将安全部队的指挥权交给弟弟里法特,自家人毕竟放心。里法特旋即指挥安全部队和第三装甲师,对反叛分子展开极为严厉的镇压。“大赦国际”1983年的报告声称,1980-1982年间,仅死在监狱里的反叛分子就有600-1000人。
  配合严厉镇压的是1980年7月叙利亚议会通过的第49号法案,规定“任何属于MSL兄弟会的成员都是罪犯,均处死刑”,但在一个月内投案自首宣布脱离该组织的,“免于刑事处分,且既往不咎”。迫于压力,几百名穆兄会成员在限期内投案自首,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反叛活动得到明显遏制。到1981年,叙全境安全局势已明显好转,唯独据守哈马的穆兄会成员,都是顽抗到底的强硬分子,并于1982年2月发动异常凶猛的叛乱。于是,阿萨德政府不顾一切的镇压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里法特对哈马的攻击动用了1.2万人的精锐部队,挨家挨户清剿,参与暴动的500名“圣战斗士”根本没有生存机会,穆兄会军事骨干被一网打尽。倒在血泊里的还有数以万计的哈马市民,他们被认为是穆兄会的亲属和支持者,1980年的第49号法令已经判了他们死刑。“哈马血案”后,约80万逊尼派人士逃离叙利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平息了哈马的叛乱,阿萨德又承受了一起由逊尼派军官和非阿萨德家族阿拉维派军官联合发动的军事政变。政变刚被平息,叙利亚空军在黎巴嫩贝卡谷地上空遭受了世界空战史上最离奇的惨败,90架苏式战机被以色列空军以0损伤代价击落。但阿萨德挺了过去,并在1994年长子车祸遇难后,把在英国当医生的次子巴沙尔召回,令其连上两个军校,紧急培训,替代长子接班。
  1982年的中东是暴力的中东,伊朗和伊拉克正打得你死我活,黎巴嫩局势危如累卵,无人顾及发生在叙利亚的叛乱和平叛。但时代不同了,在“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全世界密切关注的情况下,巴沙尔总统能否经受得住来自哈马的另一次考验,我们拭目以待。


http://news.qq.com/a/20110830/001758_1.htm
宗教就是人类文明的毒瘤。
在“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全世界密切关注的情况下
=======================================
上次是MSL 兄弟会暴力叛乱,现在的也是一样,那可是动一动就灭掉几百叙利亚警察的极端武装人员,这个世界有那里对这种极端势力叛乱不杀无赦的那个政府就是脑子进水。西方人那套双重标准能不能再恶心点啊,叫他们关心下巴林吧,那可是专制皇权装甲车镇压手无寸铁民主诉求民众的现在进行式。
按西方皿煮的标准,说你黑你就黑,不黑也黑
这次伦敦还没死一个警察呢,就死了好几个平民,逮捕了好几千呢。人比人气死人啊。
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美国看来准备打叙利亚了
任何属于MSL的成员都是罪犯,均处死刑
一个一个都铲掉后 故事里的城市就该换成北京了
面对如此多数量的极端宗教武装换成西方老爷国内出了这问题会不出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