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游记之马踏匈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5:26:06
<P>在长安瞻仰茂陵石刻的时候,关中暑气缭绕的天空中正低浮着一层淡淡的青云,清风从渭水上习习生起,轻轻摇撼着一片苍葱的五陵原。我伫立在西汉大司马霍去病的墓前,仰头是祁连山一样高大的封土,身侧是一片鱼翔浅底的清池。微风吹的陵园中的竹叶簌簌作响,野花淡淡的香气也随风传来。此时游人不多,四周异常的宁静。“马踏匈奴”的石雕就在我面前的亭子中茕茕孑立,默然与我对视着。
    我不止一次地在图片中见到过马踏匈奴,也不止一次想象过亲眼见到它时的情景;但此时此刻它离我只有咫尺之遥,我却仍觉得有千万里之远。在我心中,马踏匈奴曾是一个幽深的梦幻,它不知凝聚了多少历史的神髓、藝術的精魄、文化的神韵,是真正的天地灵气所独钟,令我为之心旌摇迤、钦羡叹服。望着眼前这古拙的艺术品,我不由起了疑惑:这就是马踏匈奴么?我伸手轻抚它的头部,那奇妙的触感令我心中产生了微妙的兴奋。我不禁退后几步,第一次用自己的目光全面的审视它。是的,这就是它,这就是历史、艺术和梦幻,这就是马踏匈奴。
    相对于它的赫赫威名,马踏匈奴的实际造型或许会让不少人失望,却令我为之赞叹不已:那是一种相当简练且干净的风格。汉朝的雕工本来就是古拙的,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使它的每个细部都模糊不清,更像一块天生姿态的奇石。它的轮廓十分流畅而又沉稳,每处凸起和凹陷都如此自然,每寸线条都是因势而为,令观者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它的身上没有任何刻意雕饰的痕迹这恰好将它无穷的内蕴传播到每个观者的内心。此时我心中浮现出一个奇妙的念头:马踏匈奴,它太质朴,不容你忽视,正如你不能忽视大地;它太深沉,不容你藐视,正如你不能藐视沧海。无论我们怎样看它,它都是马踏匈奴,简练、质朴、深沉、博大,令我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我曾因昭陵六骏威武神勇的英姿而赞叹,也曾为秦陵兵马俑千变万化的神采所震撼,但此时在我心目中,它们都远远比不上马踏匈奴慑人心魄的气势。高大的战马四蹄坚实有力地落在厚重的基座上,四肢紧紧夹着手持弓箭的匈奴单于,任由他惊恐万状地挣扎着,骏马却没有丝毫的软弱和松劲,用它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遏制着脚下的敌人。它的头颅微微扬起,双目中浸透着无比的坚毅与自信,那是胜利者平静和悦的目光。
    这匹骏马或许曾随卫青、霍去病等人横扫漠北王庭,在万里瀚海上一次次激荡起征尘鼙鼓;或许曾随张骞一道出使西域,亲眼目睹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历史画卷;或许曾是大宛国中一匹举世无双的汗血马,在气势磅礴的上林苑中接受过武帝赞叹的目光……然而这一切已不再重要,它已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的胜利者。昔日君临瀚还、不可一世的匈奴单于无力地、永久地倒伏在它的蹄下,单于绝望的目光成为它永恒的胜利的最佳注脚。它就这样平静地接受着千百年时光的洗礼和千百万游人的观瞻。这是真正的英雄。
    当年马踏匈奴的主人、大司马霍去病,如今正静静躺在高大的封土下。在霍去病短短二十四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万里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为汉朝带来了胜利的荣耀与和平的曙光。当他发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后不久,便猝然倒在战争的间隙。汉武帝终于令他在身后拥有了一个永恒的家——一座像祁连山一样雄伟陡峭的陵墓。接着,马踏匈奴和其它十余件石雕一起飘然降落在霍去病墓前,以表彰其光耀四方的丰功伟绩。那匹气吞山河的骏马绝不仅是平定匈奴的霍去病、卫青、李广等英雄的象征,更是当年西汉王朝光被四表、协和万邦的勇气和力量的象征,是一种不朽精神的象征。
    几千年光阴如流水般逝去,当年平定匈奴的卫青、汉武帝等人都或早或晚走进了一座座高大的陵墓,长眠在霍去病的身边。然后少不了刀光剑影、兵荒马乱,历史的车轮一次次被拽回到同一位置,又艰难地摸索前进着。原先恢弘壮丽的茂陵园寝终于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从此只剩下青草和翠柏为高大的陵墓作聊胜于无的点缀。马踏匈奴却依旧在寒风中巍然屹立,冷眼看遍了千古兴亡,奇迹般地留存至今。尽管历史老人已将当年的繁华荣耀如云烟般吹散,但马踏匈奴依旧传承那千百年一贯的气象和风骨。在几千年后的现代社会,它仿佛茕茕孑立着的远古的精灵,令无数和我一样的人与之心灵相通,发思古之幽情,生当今之感慨。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能感觉到它鲜活的生命力。
    不知不觉中,人声鼎沸起来,在众多游人惊异的目光中,马踏匈奴显得更加高大,也更加肃穆。我慢慢走出人群,脑海中掠过一首古老的诗歌:【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已经无数次读过这首诗,但直至今天才略微品到它的真味,就正如直至今日我才略微了解到我思慕已久的马踏匈奴的真正意义。当然它一定包含比我所感知的更深刻的东西,但此时此刻我的感觉和思考都已尽力,却还远远不够。它所蕴涵的还要待我慢慢发掘,或许是永无止境的。我回头去向马踏匈奴告别,却发现马踏匈奴在太阳的直射下,全身放出耀目的晶光。我止不住心潮澎湃,感到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在感召我,使我心中充满神圣和自信。
    我抬头望着前方,步伐从未像今天这样坚定。前进吧,要知道,我们面前的路很长,很长。</P>
<P>www.tiexue.net</P><P>在长安瞻仰茂陵石刻的时候,关中暑气缭绕的天空中正低浮着一层淡淡的青云,清风从渭水上习习生起,轻轻摇撼着一片苍葱的五陵原。我伫立在西汉大司马霍去病的墓前,仰头是祁连山一样高大的封土,身侧是一片鱼翔浅底的清池。微风吹的陵园中的竹叶簌簌作响,野花淡淡的香气也随风传来。此时游人不多,四周异常的宁静。“马踏匈奴”的石雕就在我面前的亭子中茕茕孑立,默然与我对视着。
    我不止一次地在图片中见到过马踏匈奴,也不止一次想象过亲眼见到它时的情景;但此时此刻它离我只有咫尺之遥,我却仍觉得有千万里之远。在我心中,马踏匈奴曾是一个幽深的梦幻,它不知凝聚了多少历史的神髓、藝術的精魄、文化的神韵,是真正的天地灵气所独钟,令我为之心旌摇迤、钦羡叹服。望着眼前这古拙的艺术品,我不由起了疑惑:这就是马踏匈奴么?我伸手轻抚它的头部,那奇妙的触感令我心中产生了微妙的兴奋。我不禁退后几步,第一次用自己的目光全面的审视它。是的,这就是它,这就是历史、艺术和梦幻,这就是马踏匈奴。
    相对于它的赫赫威名,马踏匈奴的实际造型或许会让不少人失望,却令我为之赞叹不已:那是一种相当简练且干净的风格。汉朝的雕工本来就是古拙的,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使它的每个细部都模糊不清,更像一块天生姿态的奇石。它的轮廓十分流畅而又沉稳,每处凸起和凹陷都如此自然,每寸线条都是因势而为,令观者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它的身上没有任何刻意雕饰的痕迹这恰好将它无穷的内蕴传播到每个观者的内心。此时我心中浮现出一个奇妙的念头:马踏匈奴,它太质朴,不容你忽视,正如你不能忽视大地;它太深沉,不容你藐视,正如你不能藐视沧海。无论我们怎样看它,它都是马踏匈奴,简练、质朴、深沉、博大,令我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我曾因昭陵六骏威武神勇的英姿而赞叹,也曾为秦陵兵马俑千变万化的神采所震撼,但此时在我心目中,它们都远远比不上马踏匈奴慑人心魄的气势。高大的战马四蹄坚实有力地落在厚重的基座上,四肢紧紧夹着手持弓箭的匈奴单于,任由他惊恐万状地挣扎着,骏马却没有丝毫的软弱和松劲,用它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遏制着脚下的敌人。它的头颅微微扬起,双目中浸透着无比的坚毅与自信,那是胜利者平静和悦的目光。
    这匹骏马或许曾随卫青、霍去病等人横扫漠北王庭,在万里瀚海上一次次激荡起征尘鼙鼓;或许曾随张骞一道出使西域,亲眼目睹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历史画卷;或许曾是大宛国中一匹举世无双的汗血马,在气势磅礴的上林苑中接受过武帝赞叹的目光……然而这一切已不再重要,它已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的胜利者。昔日君临瀚还、不可一世的匈奴单于无力地、永久地倒伏在它的蹄下,单于绝望的目光成为它永恒的胜利的最佳注脚。它就这样平静地接受着千百年时光的洗礼和千百万游人的观瞻。这是真正的英雄。
    当年马踏匈奴的主人、大司马霍去病,如今正静静躺在高大的封土下。在霍去病短短二十四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完成了汉朝五代帝王的宿愿:驱匈奴于大漠之上,受四方万国之来朝。他六次出征匈奴,足迹远至北海,将万里祁连山、焉支山、阴山、狼居胥山一一踏破,为汉朝带来了胜利的荣耀与和平的曙光。当他发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后不久,便猝然倒在战争的间隙。汉武帝终于令他在身后拥有了一个永恒的家——一座像祁连山一样雄伟陡峭的陵墓。接着,马踏匈奴和其它十余件石雕一起飘然降落在霍去病墓前,以表彰其光耀四方的丰功伟绩。那匹气吞山河的骏马绝不仅是平定匈奴的霍去病、卫青、李广等英雄的象征,更是当年西汉王朝光被四表、协和万邦的勇气和力量的象征,是一种不朽精神的象征。
    几千年光阴如流水般逝去,当年平定匈奴的卫青、汉武帝等人都或早或晚走进了一座座高大的陵墓,长眠在霍去病的身边。然后少不了刀光剑影、兵荒马乱,历史的车轮一次次被拽回到同一位置,又艰难地摸索前进着。原先恢弘壮丽的茂陵园寝终于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从此只剩下青草和翠柏为高大的陵墓作聊胜于无的点缀。马踏匈奴却依旧在寒风中巍然屹立,冷眼看遍了千古兴亡,奇迹般地留存至今。尽管历史老人已将当年的繁华荣耀如云烟般吹散,但马踏匈奴依旧传承那千百年一贯的气象和风骨。在几千年后的现代社会,它仿佛茕茕孑立着的远古的精灵,令无数和我一样的人与之心灵相通,发思古之幽情,生当今之感慨。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能感觉到它鲜活的生命力。
    不知不觉中,人声鼎沸起来,在众多游人惊异的目光中,马踏匈奴显得更加高大,也更加肃穆。我慢慢走出人群,脑海中掠过一首古老的诗歌:【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已经无数次读过这首诗,但直至今天才略微品到它的真味,就正如直至今日我才略微了解到我思慕已久的马踏匈奴的真正意义。当然它一定包含比我所感知的更深刻的东西,但此时此刻我的感觉和思考都已尽力,却还远远不够。它所蕴涵的还要待我慢慢发掘,或许是永无止境的。我回头去向马踏匈奴告别,却发现马踏匈奴在太阳的直射下,全身放出耀目的晶光。我止不住心潮澎湃,感到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在感召我,使我心中充满神圣和自信。
    我抬头望着前方,步伐从未像今天这样坚定。前进吧,要知道,我们面前的路很长,很长。</P>
<P>www.tiexue.net</P>
好文章要顶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最喜欢这首边塞诗了
<P>黄河远上,</P><P>白云一片,</P><P>孤城万仞山。</P><P>羌笛何须怨,</P><P>杨柳春风,</P><P>不度玉门关。</P>
<P>楼上的晕[em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