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文皇后专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1:10:16
<P>前言:</P>
<P>想必看过《康熙帝国》(又名《康熙王朝》)和《孝庄秘史》的军友对孝庄皇后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角色的女性已经很熟悉了,今天偶就开一帖子,综合地谈谈这位伟大的女性!</P><P>前言:</P>
<P>想必看过《康熙帝国》(又名《康熙王朝》)和《孝庄秘史》的军友对孝庄皇后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举足轻重角色的女性已经很熟悉了,今天偶就开一帖子,综合地谈谈这位伟大的女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24 19:26:18编辑过]
<B>话说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B>

  ■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教授 王俊义
  电视剧《孝庄秘史》播出以来,孝庄这一历史人物以戏剧化的面目出现在屏幕上。
  那么,真正历史上的孝庄是一位什么人物呢
  我们应读者的要求特刊发《话说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一文,告诉你一个真孝庄。
  ———编者
  一位历经清初三朝的杰出女性
  据有关史料记载,孝庄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1613年3月),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1687年1月),姓博尔济特氏,名布木布泰。她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乃贝勒寨桑之女。其十三岁时,嫁于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为妻。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号大清称帝,封其为永福宫庄妃。后人根据其死后谥号称之为孝庄。崇德三年,她生皇九子福临,而后福临嗣帝位,是为顺治,孝庄被尊为皇太后。再后,其孙玄烨又嗣帝位,是为康熙,又被尊为太皇太后。由于她是皇太极的妃子,而皇太极的谥号是太宗文皇帝,又因其儿子和孙子均是皇帝,所以史称“孝庄文皇后”,一般也称之为孝庄。
  孝庄天质姿丽,性坚毅,喜读书,聪明能干,多有谋略。皇太极执政时,她就是得力助手,“赞助内政,既越有年”,“佐太宗文皇帝肇造培基”。协助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的事功,继续统一女真各部,连续对朝鲜及明朝用兵,稳固了皇太极的统治地位,为进入关内奠定了基础。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在未及确立继承人的情况下,因暴疾而逝。是时,孝庄方32岁,面对“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的复杂争斗局势,她从容不迫,施展谋略,争取各方支持,终于由其子福临继位。当福临入北京称顺治帝之后,她全力扶持其治国理政。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病逝,由玄烨继位,她又精心抚育培养玄烨,授以治国方略,指导处理各种政务,终使康熙成为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代君主。
  至康熙二十六年九月,操劳一生的孝庄因病辞世,享年75岁。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又经顺治一朝,再至康熙朝前期,这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活里,在整个清朝统治集团中,孝庄可谓是一个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历史人物,她为清朝的建立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不愧是一位历经清初三朝的杰出女性。
  在险象丛生中扶助顺治继位并亲政如前所述,当1643年皇太极暴卒而逝时,由于未及确立皇位继承人,在满族贵族诸王兄弟之间,引起激烈的争夺王位之争。那时,最有权势和实力的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都有夺取皇位的欲望,且旗鼓相当,相互不服,如不妥善解决,满族就有可能发生内讧与分裂。为此,孝庄在孝端皇后的支持下,利用多尔衮与豪格之间的权力之争,巧妙周旋,左右说服,使多尔衮与豪格势单力薄,难以服众,双方不得不达成妥协,提出由皇太极之九子、年方6岁的福临继位,并议定八旗军兵,由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各掌其半,左右辅政,待福临年长后,立即归政。这一折衷方案,既使福临继承了皇位,也避免了清政权因内争而导致分裂,对于入关前夜的清朝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着。
  顺治元年五月(1644年6月),多尔衮率清军进占北京,同年9月孝庄陪同顺治进入北京,福临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定都北京。然而,多尔衮由于战功卓著,权势越来越大,根本不把年幼的顺治放在眼里,明目张胆地独揽大权,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谋占皇位之心不死,时刻威胁着顺治的地位。为此,孝庄又施展谋略,对多尔衮软硬兼施,既笼络,又控制。一方面尽量让其致力于清朝的统一大业,服务于顺治帝的统治,连续封其为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直至皇父摄政王,使之位高权重,满足其欲望;另方面又设法牵制其野心膨胀,利用各种力量不使其谋位之心得逞,直至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病逝,顺治帝开始亲政。
  顺治亲政时,也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孝庄既是母后,也是他强有力的保护者和导师,而尽力辅政。为尽快扫清明残余势力及各种抗清力量,她百般笼络一批有实力的汉族上层势力,设法使已归顺清朝的孔有德、吴三桂、耿精忠等效忠清朝,为他们封王进爵。还将平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育之宫中,以郡主视之,招为义女。又把皇太极的女儿和硕公主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以联姻结亲手段,对之既拉笼,又控制。另外,由于清初的长期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灾民流离失所,社会极不安定。为此,孝庄在宫中一再提倡节俭,并多次将宫中节余银钱赈济灾民。这既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也有利于稳固顺治的统治地位。清初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既有尖锐的满、汉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满族内部的权益均衡的冲突。在如此错综复杂、矛盾交织的形势下,清朝能较快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孝庄对顺治的辅佐则功不可没。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孝庄与顺治母子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与隔阂。孝庄作为崛起于东北一隅的满族贵族女性,有较浓厚的满汉之别的民族观念,总希望能更多地维护满族的旧俗旧制。她利用满蒙联姻的传统,为顺治的后宫挑选了多名蒙族的妃子,还将自己的侄女、侄孙女先后封为顺治的皇后。然而,顺治作为新一代满族贵族,则比较崇尚汉文化,又是一个富有感情的性情中人,他力求婚姻上的自主,不喜欢孝庄为她选定的后妃,却偏偏钟情于自己喜爱的董鄂氏。遗憾的是董鄂氏却年轻早逝,致使遭受感情沉重打击的顺治,心灰意冷,不理朝政,一心皈依佛门。这些都使孝庄极为失望和不悦。至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在郁郁寡欢中,感染天花而病逝。孝庄在极度悲痛中,又把心思精力全部转移到新的皇位继承人玄烨身上。
  精心培育和辅佐康熙继位治国顺治去世之后,在孝庄的主持下,宣布先帝遗诏,由年仅八岁的玄烨继位,是为康熙皇帝。康熙失父之哀刚刚过去,十岁时又失去了生身之母。孝庄本来就十分疼爱孙儿玄烨,眼看着爱孙先后失去父母,对之更加爱护关心,义无反顾地担当了对他的抚育培养之责。正如玄烨日后所回忆:“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敢越轨,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见《清圣祖御制文二集》)。可见,孝庄对玄烨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都悉心照料,而且十分严格,完全按照帝王的标准训练这个爱孙。为使玄烨自幼就接受满族文化教育,她又指示自己依赖的侍女苏嘛喇姑,既照料玄烨的生活,又教他说、写满语、满文。同时又让其入书房,请名师讲读儒家的《四书》、《五经》,且“必使字字成诵,从不敢自欺”,养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在学习满汉文化的同时,孝庄还灌输“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驰”的思想,让侍卫教练玄烨的骑射本领,如同读书写字一样,日有课程,终使玄烨弓马娴熟,箭不虚发,深深理解“念祖宗以来,以武功定暴乱,文德致太平,岂宜一日不事讲习”,而发奋学习文韬武略,为日后亲政治国奠定扎实的基础。
  由于康熙年幼继位,因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龙、鳌拜四大臣辅政。孝庄也教导玄烨参加辅臣议政,学习执政经验,并经常向玄烨灌输“得众则得国”的治国思想,要求玄烨“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时刻谨慎,勤于朝政,以巩固其祖父和父亲留下的基业,逐渐使玄烨在政治上成熟起来。由于辅政四大臣中的鳌拜思想顽固守旧,且独断专横,擅自弄权,康熙显然不满,终于在康熙八年,智擒鳌拜,结束了辅政时期,由康熙正式亲政。
  康熙亲政之后,有关军国大事,仍常常向孝庄请教商议,正像《清史稿·孝庄文皇后》传中所说:“太后不预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因此,孝庄在世时,康熙朝前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孝庄多参与谋划决策。如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当三藩作乱时,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乘机叛乱,严重威胁京师的安全,康熙十分忧虑。孝庄则适时向康熙推荐说:“图海才能出众,盍任之”,康熙即诏图海“授以将印”,领兵前往,很快平定布尔尼叛乱,使局势转危为安。
  康熙晚年曾深情回忆说:“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康熙对祖母也一往情深,他几乎每天上朝前,下朝后,都要到孝庄那里请示问安。当孝庄病重时,康熙精心侍奉,日夜不离。孝庄病逝后,康熙几乎痛不欲生。康熙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有所为的封建君主,与孝庄的精心培育辅佐密不可分。
  关于“太后下嫁”
  的历史疑案在电视剧《孝庄秘史》及一些清代宫廷轶闻、野史演义、笔记小说中,都曾绘声绘色,十分具体地描述了有关太后下嫁于多尔衮的传说,而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呢?应该说这是一桩聚讼纷纭的历史疑案,至今在清史学界也仍然是肯定者有之,持怀疑否定者亦有之。
  太后下嫁之说,最早引起史家关注的是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张煌言此词写于顺治七年,以当时人记当时事,似有所据,何况多尔衮于顺治五年已称“皇父摄政王”,慈宁宫又是孝庄皇太后的寝宫,词中说慈宁宫中张灯结彩,喜气盈盈地举行婚礼,显然是指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事。主张太后下嫁说的还有其它一些论据:其一,多尔衮尊称为“皇父摄政王”,当与太后下嫁有关;其二,据蒋良骐《东华录》记载,诏告多尔衮的罪状中,不仅有自称“皇父摄政王”,还有“又亲到皇宫内院”,似乃暗指多尔衮迫使太后与之为婚;其三,孝庄遗嘱康熙不要将其与皇太极合葬,是否因下嫁多尔衮而有难言之隐;其四,满族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素有兄终弟及、弟娶兄嫂之旧俗,即使有下嫁事,亦不违伦理道德。
  但老一辈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实》,针对太后下嫁说的各种根据,一一予以驳难。孟森认为张煌言是故明之臣,对清朝怀有敌意,所作诗句难免有诽谤之词;再者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寓有中国古代国君称老臣为“仲父”、“尚父”之意,不足为据,至于所谓到“皇宫内院”,疑多尔衮另有乱宫之举,不见得专指孝庄太后;再者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第二皇后不与夫君合葬,这在古代并不乏实例。
  然而,孟森先生之说并未成为定论,胡适先生读过孟森的《太后下嫁考实》后,曾致书诘难,认为孟文“未能完成释皇父之称的理由”,“终嫌皇父之称似不能视为仲父、尚父一例”。此后,无论是1949年之前,或者是新中国成立后,仍不断有学者对“太后下嫁”之说,发表持肯定性的看法,不过却也没有摆出更确凿的实证。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太后下嫁”之说,似仍可作为历史疑案存疑。但不管此说能否成立,都不影响孝庄文皇后作为一代杰出女性的历史地位
<P>二.历史之迷</P><P>1.太后下嫁</P><P></P><P>多尔衮像</P><P>孝庄太后嫁给多尔衮——六大证据细梳理</P><P>“太后下嫁”是清宫八大疑案之一。电视连续剧《孝庄秘史》的播出,又吸引了人们的议论,特把有关说法略作梳理,看看这些“论据”是否有些道理。 </P><P>  论据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 </P><P>  皇太极死时,庄妃才32岁,年仅6岁的儿子福临继位。一个是三十出头的寡妇,一个是只知玩耍的顽童。在当时,执掌朝中军政大权的实际是睿亲王多尔衮。他手握重兵,成为朝中说一不二的人物,甚至连皇帝的大印“玉玺”也搬到睿王府内使用,以代统天下,小皇帝随时有被废掉的危险。人们认为,孝庄为了保住儿皇帝顺治的天子宝座,而委身于小叔子多尔衮。 </P><P>  论据二:弟娶其嫂的满族旧俗 </P><P>  旧时满洲有这样一种风俗:父亲死了,儿子娶其庶母;兄长死了,弟弟娶其嫂子。由此,在清朝初期,兄弟之间、叔侄之间的妻妾互娶也就成了见怪不怪的事。站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思量,盛年寡居的孝庄与壮年英武的小叔子多尔衮的结合,也就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了。 </P><P>  论据三:多尔衮的“皇父”称谓 </P><P>  持下嫁说的人特别强调,在顺治朝多尔衮公开以皇上的父亲自居,称号就叫“皇父摄政王”,而只有皇帝的母亲下嫁了,多尔衮才有可能被称为“皇父”。人们认为,多尔衮称谓变化的过程,恰恰反映了太后与多尔衮的婚姻由隐秘到公开的过程。 </P><P>  论据四:皇帝谕旨露出破绽 </P><P>  顺治十七年(1660)十二月二十四日,因乳母李氏病故,顺治降谕礼部,其中有这样几句话:“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乳母竭尽心力,多方保护诱掖,皇太后眷念慈衷赖以宽慰。”这无意间透露,幼年皇帝顺治与母亲孝庄分宫而居,而且皇太后不是居于皇宫之中,否则母子之间为何“每经累月方得一见”?“皇太后萦怀弥切”,为何却不去看望皇上?皇上又为何不去探望生母,以解“皇太后眷念慈衷”?揆之事理,其间必有一个超越两者之上的力量破坏了母子之情。这个力量,除了多尔衮之外,还能有谁? </P><P>  论据五:风水墙的诉说 </P><P>  按清朝早期丧葬制度,皇后、嫔妃最终都要与皇帝合葬。可是,孝庄竟葬在了遵化的清东陵风水墙外,而未与清太宗皇太极合葬于沈阳的昭陵。有人认为,这是孝庄因改嫁而无脸到阴间见皇太极的刻意安排。史料中也确有这样的记载。太后在遗嘱中说,“卑不动尊”,不忍再惊扰皇太极,这实在是托词。对祖母孝庄的心思,康熙自然心知肚明。但康熙又感到,将祖母单独安葬实在没有这样的先例,是件很棘手的事,于是他把这一难题留给了儿子雍正,将孝庄的棺材在东陵的地面上一直停放了38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1725)才为孝庄建陵安葬。还需说明的是,长眠在清东陵的5个皇帝、14个皇后、136个嫔妃,都葬在了风水墙之内,而只有孝庄葬在风水墙外。这又是为什么? </P><P>  论据六:有人见过“太后下嫁诏” </P><P>  1946年10月,近代学者刘文兴撰文《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跋》,其中写道,宣统元年(1909),他的父亲刘启瑞任内阁侍读学士,奉命收拾内阁大库档案,“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世上若果真有这一诏书,无疑是太后下嫁最具权威的铁证。(南方网)</P>
<P>关于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P><P>纵观清朝三百年,尤以清初最为混乱,疑案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清宫三大案了,它们分别是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即位。而在这三大案中又以太后下嫁争议最多。</P><P>一种说法清太宗皇太极晏驾后,谁来继承王位成为了当时最为敏感的问题,满清贵族内部的斗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以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和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互不相让,甚至有爆发战争的危险,就在这时,当时还是妃子的孝庄文皇后找到了多尔衮,提出让多尔衮拥戴福临即位,作为条件之一就是多尔衮担任摄政王,多尔衮权衡利弊后,同意了孝庄文皇后的意见。但有人认为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进行了一次权色交易。多尔衮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就是由一个弱点,好色,而且对她的嫂子孝庄文皇后尤其注意,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孝庄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使出杀手锏,一举成功,使自己的儿子福临成功地继承了皇位。</P><P>  此后,多尔衮率兵打进北京,并控制了当时的军政大权,他已经不满足于偷偷摸摸,开始公开出入后宫禁地,而当时满族的习俗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子,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父亲的妾,因此对多尔衮的所作所为满洲贵族并不在意。而当时汉族的知识分子虽有在朝为官者但都人人自危。所以多尔衮和皇后的感情发展可以说完全没有阻碍。</P><P>  当时朝中有一位重臣叫范文程,是范仲淹的后裔,早年就追随太宗,深得顺治皇帝与太后的信任,皇后下嫁就是由他首先提出来的。有人说他是受了太后的指使,有人说他是应多尔衮之请,还有人说他是为了取悦当权派,总之,是范文程首先提出让太后与多尔衮夫妻团圆。</P><P>  但也有野史称,是前明降臣钱谦益向多尔衮提出此动意的。多尔衮与小皇帝顺治一直关系不好,这对摄政王多尔衮来说一直骨鲠在喉。而此时多尔衮元妃去世,多尔衮郁郁寡欢。钱谦益就此向多尔衮说,"无非再娶,以慰悼亡"。就此即请皇太后下嫁多尔衮,使传言变现实,实至名归,另外这样也正好控制顺治。这一提议很快就得到了多数大臣的支持,而福临也碍于多尔衮的权势勉强同意。就这样,太后正式下嫁多尔衮为妻。而因此,孝庄死后,康熙等后代子孙因其丢了爱新觉罗家的脸面,将她葬在了清东陵陵区外。</P><P>  还有一说是,摄政王王多尔衮在逼死政敌豪格后,娶了豪格的福晋,来自科尔沁蒙古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但是民间却以讹传讹,传说当今皇太后,同样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下嫁多尔衮,文人们还写成文章,编造了种种传说,生动描绘了皇太后和摄政王的亲事。</P><P>  其实,"太后下嫁"之说,首先起因于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这个怪异的称呼使人们引起了各种的猜测。大家认为,皇帝之母降贵屈尊下嫁,才使多尔衮有了这种尊称。而也有人称当时顺治是为了孝顺,考虑到母亲的孤苦及与多尔衮多年的情谊,和多尔衮对自己拥立帝位的恩情,在大臣的提议下议请多尔衮与母亲结合。父死子娶其庶母,兄死弟娶其嫂的婚俗,在当时满洲风俗来说十分正常。但不管怎样,"太后下嫁"的故事,折射出了顺治帝和孝庄皇后这对孤儿寡母当时尴尬险恶的政治处境。而明张煌言作诗"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倒是实有其事。</P><P>  对"太后下嫁"的故事,虽然野史中记载很多,但在清史稿中并没有提到。从事实来看,孝庄皇后死后,清王朝又延续了二百多年。这期间,大清诸朝对她尊崇备至,极尽歌功颂德之事,在陵寝祭祀方面也把其放在首位,如真有太后下嫁之事,清皇朝为何能自取其辱呢?当然也有一说:据说到了乾隆时期,纪晓岚在整理清宫档案时,觉得这一事件有辱皇家尊严,因此奏请皇帝批准,从档案中删去这一部分内容,从此,再没有人提起这件事。不过,皇后下嫁的故事却广为流传。</P>
孝庄-- 我最崇拜的女人之一!
<P>编者语:</P><P>关于太后下嫁,我查阅过两本书,一本是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由张海英和叶军编写的《中国历史之迷》,书中对此采取的是摸棱两可的态度。其中有一句“清末宣统年间,内阁储藏档案的大库围墙倒塌,大臣刘启瑞奉命检库藏,‘既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诏,遂以闻于朝’”。但却没有实物证据证明该诏书存在。另一本是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由刘乐上主编的《中国大通史未解悬案全搜索》,该书认为历史上存在太后下嫁。“孝庄和多尔衮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婚姻关系是可能的,而且这种关系的存在恐怕不仅仅是出自于男欢女爱的情爱需要,更主要的还是以政治利益,权势的协调和平衡为主”。</P><P>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太后下嫁现在定论我觉得还嫌早。</P>
<P>2.孝庄为什么不葬清皇陵?</P><P>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即大玉儿),13岁时就嫁给了清太宗皇太极,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她为了辅佐福临、玄烨两代幼主,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为大清王朝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后代子孙们的尊敬和爱戴。但她在康熙二十六年,即1687年度过了75年岁月后,却令人不解的是并未与皇太极合葬于沈阳的昭陵,也没进清皇陵,一直到康熙帝死,也未给祖母孝庄文皇后建陵,其梓宫在暂安奉殿停了38年之久,而最终于雍正三年(1725年)才由曾孙胤禛安葬于清东陵的风水墙外的地宫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即使至今也未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对此民间传说甚多。

    关于孝庄皇后为什么不葬入昭陵一事,民间有“托梦定陵址”的说法。大意是:孝庄皇后死,清廷遵照祖制,决定将她葬入昭陵,与太宗合葬。但当梓宫途经东陵时,突然沉重异常。128名杠夫个个被压得龇牙裂嘴,眼冒金星,寸步难行,只得把梓宫就地停放。两个时辰过后想继续前行,梓宫就像长在地上一样,丝毫不动。这下子可急坏了送葬诸王大臣,于是飞报朝廷。康熙皇帝接到奏章,也是一筹莫展。当夜皇帝梦见孝庄皇后,对皇帝说:“我决计不与太宗合葬,如今梓宫停放之地就是上吉佳壤,可即地建陵安葬,切记吾言,休得违误。”皇帝醒后,遵照嘱咐,择吉鸠工,即地建陵。这回再移动棺椁也不那么沉重了。很显然,这纯属神话,不能作为依据。

    还有的说,因为孝庄皇后下嫁给多尔衮,已不是皇太极的皇后了,所以她没有资格入葬昭陵,也无颜与皇太极合葬。清廷官书从来没有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的记载,康熙帝以后各帝始终承认她是太宗皇帝的皇后。所以说这条理由也不充足。

    而查阅史料,孝庄皇后不与皇太极合葬的原因有这样一段记载。孝庄皇后生前就为自己葬地之事早就留下了遗嘱。她谆谆嘱咐康熙皇帝:“我身后之事特嘱你: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不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你们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康熙皇帝一向孝顺祖母,孝庄皇后死后,康熙帝遵照遗嘱,将祖母安葬在了遵化的东陵附近。

那么,为什么孝庄又被葬在了清东陵大红门东侧风水墙外,而不是在皇陵内呢?许多野史称,这是因为孝庄下嫁多尔衮丢了爱新觉罗家族的颜面,所以把她葬在陵区大门外,罚她世世代代为子孙把门。其实,这只不过是好事者的主观意会而已。真正的原因是,顺治的孝陵处于陵区内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孝庄则是顺治的生母,将她葬在陵区内任何地方,位置都低于孝陵,这就与她的辈分不相称。第二,孝庄虽葬在遵化清东陵,但与远在沈阳的皇太极的昭陵仍是一个体系。孝庄皇后的陵名叫昭西陵,因此看,与清东陵是两个不同体系,不能混淆,只能葬在东陵区外,以示区分。第三,在清代,无论皇帝、王公谒陵,都先从最高辈分的墓主人的陵寝开始。孝庄皇后在清东陵所有内葬人中辈分最高,所以谒陵时,每次都必先从孝庄皇后的昭西陵开始。大红门是陵区的正门。是谒陵人的必经之处。将昭陵建在大红门旁边,也为谒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避免了绕道往返之劳。第四,清代,以左方为尊贵之位,皇帝谒陵,出入宫门、殿门、陵寝门皆走左门,臣工走右门。把昭陵建在大红门左侧,处于尊贵之处,也正反映了她的后代儿孙们对她的尊崇敬仰之意。大红门左侧地势高而平坦、土厚质纯,而大红门右侧,低洼多石,又滨临西大河,常有水患,所以从地理环境上看,也应该将昭西陵建在大红门左侧。从以上几点看,将孝庄皇后葬在东陵陵区外,绝不是为了罚她为后代子孙看守陵门,而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后作出的最佳选择。</P><P></P><P>昭西陵</P><P>昭西陵位于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孝庄文皇后的陵寝。
   
     该陵座北朝南,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下马牌、神道碑亭、东西朝房、东西值班房、隆恩门、三座琉璃花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为地宫。陵寝前东侧建有制作祭品的神厨库。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死,遗命将其葬在孝陵附近,按祖制家法,孝庄文皇后与皇太极合葬,入葬盛京(沈阳)昭陵既不想破坏祖制,又不愿意违背祖母遗嘱,只得在东陵建暂安奉殿,并将祖母生前喜爱的寝宫--紫城内慈宁宫东侧的一座庑殿顶的殿堂拆运到清陵建暂安奉殿,以停放棺椁,终康熙一朝,未能解决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雍正三年(1725年),世宗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国家昌盛,圣祖在位历数绵长、子孙蕃衍为由,认为此地颇吉,故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雍正三年初二月初三日动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将孝庄文皇后葬入地宫。
   
     同清代其他皇后陵相比,昭西陵建筑规制非常独特:⒈其它陵园的隆恩殿均为歇山顶,而昭西陵隆恩殿是庑殿顶。⒉其它陵寝隆恩殿前仅一道门户,而昭西陵却建有两道门,相应地陵园也构筑了内、外两道围墙。⒊陵前未开挖马槽沟,未建三孔拱桥。
   
   孝庄文皇后是葬在东陵内辈分最高的人。后世子孙对她非常尊重。每次皇帝到东陵,都要先到这里拜祭,然后再去其它陵园。</P>
<P>三.周边人物</P><P>1.皇太极</P><P></P><P>清太宗 皇太极
</P><P>
<P>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P>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P>
<P>2.孝端皇后</P><P>孝端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是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莽古思之女,明万历廿七年(1599年)四月十九日生,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十二日,十六岁时与皇太极成婚。天聪初年,皇太极登汗位,她被立为中宫大福晋。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立她为清宁宫皇后,是大清第一位生前被立为皇后者,她于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病逝,享年51岁,入葬盛京昭陵。称孝端文皇后。经雍正、乾隆两次加谥,最后称号为“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庄妃大玉儿和宸妃海兰珠姐妹均系哲哲的侄女,可谓三人事一夫,这与当时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嫁娶不择族类”、“父死则妻其后母,兄死则妻其嫂”的遗俗不无关系,因此在清皇族婚姻中也屡见其例。
     清朝的基本政策是招抚蒙古诸部,引为后方与同盟,哲哲是蒙古科尔沁部落与皇太极的联系核心,皇太极尊重哲哲除其本人忠诚大度,能够抚定中宫以外,也更有对忠实的臣附部落的昭示。哲哲十六岁嫁给皇太极后,11年间只生三女,未有子嗣,从大局出发,她主动将侄女——布木布泰(即大玉儿)从科尔沁招来,使其嫁给皇太极,后又将曾嫁过人,年已26岁的侄女——海兰珠也嫁给皇太极。大玉儿被封为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后宫位列第五,海兰珠则被封为东宫——关睢宫宸妃,仅次于哲哲本人,位列第二,姑侄三人同事一夫,足见政治联姻之基本格局。</P>
<P>3.宸妃海兰珠</P><P>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极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宠爱的莫过于宸妃了。</P><P>宸妃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半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半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P>
<P>4.多尔衮</P><P>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母亲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生于1612年。他自幼深得父亲厚爱,而且在萨尔浒之战,攻克沈阳、辽阳、征服叶赫部、援救科尔沁等一系列战役中,军功卓著,出类拔萃,军事才能非凡。</P><P>他曾率兵征战蒙古察哈尔,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投降,并献上“传国玉玺”。据传,“传国玉玺”为元顺帝之物,元顺帝被明朝打败后逃进沙漠,玉玺从此不知去向。后来,有人看到有一只羊三天不吃草,而老用蹄子刨地。于是挖开一看,竟是玉玺,最终归于元后裔博硕克图汗。但好景不长,林丹汗打败博硕克图,获得玉玺。上有汉篆“制诰之宝”四字,因此大功。1636年,多尔衮晋封和硕睿亲王。
     1643年,皇太极粹死于盛京清宁宫,由此展开了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间的帝位之争,两虎相争不下。多尔衮推选皇太极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为帝,自己则做了首席辅政大臣。次年即封为摄政王,成为大权独揽的无冕之王,进而又晋封为叔父摄政王,至1648年,又自封为“皇父摄政王”,此称呼令史家十分惊讶,有的据此断定顺治母亲,即漂亮端庄坚德的皇太后博尔吉济特布木布泰——大玉儿下嫁给了小叔子多尔衮,当然,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多尔衮自封这个名分,是为日后福临长大亲政顺利交接独揽大权铺平道路。如此,“太后下嫁”一直成了“史家之谜”。
     多尔衮可谓功过分明,但都非常巨大。他应吴三桂之邀,连手在一片石打败李自成,使清军进入山海关,从而定都燕京,奠定了大清一统中原江山的伟业。在许多亲王、贝勒不尊重幼帝顺治的时候,他还亲自召集会议,告诉众人说,“现在看诸王贝勒大臣,只知道对我巴结诌媚,未见到有尊重、崇敬皇上的。我怎能容忍这样。昔日太宗去世新君未立,诸王贝勒大臣都有意于我,请我即皇位。我说,你们如果这样讲,我应当自杀,誓死不从,于是尊奉皇上继承大统,象这样危机犹疑之时,以我为君王,我尚且不答应,今天就不敬皇上而献媚于我,我怎么能容忍?从今以后,有尽忠皇上的,我用他、爱他,那么不尽忠、不敬事皇上的,虽向我献媚,我也不饶恕他。”多尔衮还主张满汉统一,争取了许多笼络汉官、安抚民心的措施,对于清初的安邦定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也独断专行,实行了“圈地、投允逃人”、“雉发令”(即“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等残酷政策,对顺治也有时肆无忌惮,或称病免行跪拜礼,并且将收藏于宫中的御印也拿回自己府中,随意使用,甚至以“朝廷自居”。

1651年,在去边外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外)打猎期间,多尔衮暴亡,终年39岁。这样,一直作为傀儡的顺治终于亲政,时年13岁。没多久,多尔衮的政敌苏克萨哈等告发他私自制作皇帝服装,偷藏御用珠宝,以此作为他暗中图谋不轨的证据,郑亲王济尔哈郎等也一起作证,而且还涉及到他逼死肃亲王并娶其福晋的罪恶,这正中顺治的下怀,积压多年的怨气终于可以伸张。于是议罪下令撤去多尔衮在祖庙中享有的受祭祀的地位,多尔衮的母亲、妻子享有的皇帝给的封号及赏赐,一律追回,还抄没了多尔衮的家产。多尔衮的养子多尔博也被剥夺承袭爵位。
     由此,权倾一时的多尔衮,死后声名狼藉,百余年无人论及。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即1773年,乾隆帝才下令内务府修葺位于东直门外的睿亲王墓,准其近支祭扫。乾隆四十三年正月颁诏,充分肯定多尔衮在清朝开国时“成一统之业,厥功显著”的重大功绩和对皇帝的忠心,为多尔衮平反昭雪,复还其睿亲王封号,追谥“忠”配享太庙,其爵位由多尔衮的养子多尔博的曾孙淳颖承继,世袭罔替。至此,多尔衮家族得以重见天日。
多尔衮府位于今北京南池子小学院内,多尔衮府乃是扩建明东华门外南池子的明南宫而成。府第“金碧辉煌,雕楼奇异”,规制之高,其他王府无可望其项背。多尔衮死后被追罪,王府改为寺院,康熙时称吗哈噶喇庙,乾隆时称普度寺,据说即现在之普济寺。</P>
<P>5. 顺治</P><P></P><P>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生母为永福宫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大玉儿)。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三十日生于盛京(今天的沈阳)永福宫。</P><P>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皇位空缺,当时皇长子豪格,与权臣也就是皇太极的十四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较量。最终为避免两伤维护大清基业考虑,多尔衮提议拥戴年仅五岁半的福临为帝,并由叔父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辅政。由此福临登上皇位,改元“顺治”。次年即顺治元年(1644年),睿亲王多尔衮入关伐明,时明王朝已被李自成推翻,清军遂与吴三桂合兵打败李自成,定鼎燕京,开始一统全国。此间,摄政王多尔衮独断专行,大权独揽,顺治实为一傀儡皇帝,饱受压抑痛苦。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摄政王多尔衮病死,福临才始得亲政。

    福临非常崇尚中原文化,大力推行满汉一体政策,此举曾遭到了满蒙贵族的强烈反对,甚至他挚爱的母亲孝庄皇太后也不理解。在情感方面,福临率性真挚,由于幼年丧父,小继大统,非常人的生活环境给予了他极大压力,时常有偏激之处。他曾两此废后,而独宠董鄂妃又遭众人议论。在亲政方面顺治比较爱民,亲政之初,财政匮乏,国库如洗。为了摆脱困境,他听从群臣的意见,大力裁减冗官、冗员,以期缓解国家的财政困难。为减轻民众的负担,他又于亲政后的一个月内,下诏免除筑城加派的钱粮,停止在外边喀拉河屯修筑避暑城这一不急之役。

    福临生前崇尚佛教,这有许多事实可以证明,顺治八年(1651年),年仅十四岁的福临到京东一带打猎巡幸,在景忠山召见主持僧海寿和借居修行的别山禅师。在南山山洞内,他与别山禅师进行长谈。次年,派内臣窦从芳赍敕书请别山禅师入京。在椒园开辟禅室,将别山供养其中,并赐号为慧善普应禅师。如景忠山南天门墙壁石刻所记:“当是时,上于学佛之徒甚生信敬。”后来更颁发诏书,征召四方学佛高士入京。顺治十四年(1657年)夏秋之交,清世祖与临济宗僧人憨璞聪接触,经引荐又征召临济宗僧人玉林琇、木陈忞入京,与之过从甚密。并由玉林琇为之取法名为“行痴”。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宠妃董鄂氏因爱子去世等原因相继病逝,福临为之悲痛欲绝,曾削去头发,打算出家为僧。经众人再三劝阻,才答应还俗。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子时,年仅二十四岁的福临因出痘病死于宫中,死后经僧人茆溪森举火将其尸体焚化。

    福临死后,他的第三子玄烨继位,也就是康熙皇帝。康熙为父亲上尊谥:体天隆运英睿钦文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并葬于位于今河北遵化境内昌瑞山主峰南麓的清东陵孝陵内。</P>
<P>6.苏麻喇姑</P><P>苏麻喇姑本名叫“苏墨儿(尔)”为蒙语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出生于蒙古科尔沁草原一贫苦牧民家庭。而“苏麻喇”是她追随孝庄文皇太后(即大玉儿)到金国后人们对她的满语称呼,意思与“苏墨儿(尔)”相近,即“半大口袋”,又因长期生活在上层皇亲国戚身边,人们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她年岁与孝庄相近。1625年,孝庄嫁给后金的皇太极后,苏墨尔作为孝庄的侍女一同来到盛京(今沈阳),眼界大开。
     苏墨儿心灵手巧,深得孝庄以及皇太极的喜爱。她能写一手漂亮的满文,后来曾被孝庄选为爱孙玄烨也就是康熙的满语老师。对服装针织,她也极为擅长,对满、蒙、汉服饰都有研究,据《啸亭杂录》记载,清朝立国时的衣冠饰样,都是由苏麻喇姑手制。
    孝庄曾先后抚育、保护、培养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其中苏麻喇姑自始至终尽心尽力协助主人,功不可没。因此,虽然苏麻喇姑不是清皇室成员,但绝不是一般仆人,名分十分特殊。
    她终生未婚,一直相伴孝庄左右,与康熙关系也极为密切,在她70多岁的时候,为使她不寂寞,康熙亲自安排她抚养了康熙的十二子胤祹。
康熙四十四年,即1705年9月,苏麻喇姑因病去世,享年近90,可谓长寿,康熙深为悲痛,率几乎全部皇子亲送遗体。
    苏麻喇姑被葬于清东陵风水墙外的新城,墓的规格为嫔级,现已被盗,只还有宝顶存在。</P>
<P>孝庄秘史!</P><P>好象起的作用满大!</P>
<P>四.关于清初的部分史料及传说</P><P>1.努尔哈赤与大妃阿巴亥</P><P>努尔哈赤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女真族,父亲名叫塔克世,是建州左卫官员。万历十一年(1583年),其父、祖被明军误杀后,被授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他立誓为父、祖报仇,以父亲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始了统一东北的战争。万历十七年九月,明朝授他为建州左卫都督佥事之职。万历二十一年九月,努尔哈赤打败了九部联合大军的进攻。从此,军威大震,势力更加强大。万历二十三年,明朝正式加封他为龙虎将军。到万历四十三年,他已统一了女真各部,结束了女真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建立后金国,建元天命,此时他已58岁。
     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借口,起兵反明。天命十年三月迁都沈阳。天命十一年正月,率军攻明,围攻宁远城,被袁崇焕打败。努尔哈赤负伤而回而死于返回沈阳途中的叆鸡堡,终年68岁。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登基,改年号为天聪。皇太极为其父上庙号为太祖。天聪三年(1629年)迁葬福陵。据努尔哈赤有记载的妻妾16名、儿子16名、女儿8名。
    乌喇那拉·阿巴亥生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她的父亲满泰是海西乌喇部的酋长。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年仅12岁的阿巴亥嫁给了比她大31岁的努尔哈赤,两年以后就被立为大妃。阿巴亥年轻、漂亮,又极富机智,深受努尔哈赤的宠爱。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都是阿巴亥所生。1626年努尔哈赤死。这时,多尔衮、多铎虽年仅十几岁,却已领有正白、镶白两旗,如果再有正当盛年极有机智的生母指挥控制,势力将迅速强大,将成为争夺汗位的劲敌,这自然为诸贝勒所不容。于是以皇太极为首的诸贝勒,称努尔哈赤留有“俟吾终,必令殉之”的遗言为借口,逼迫阿巴亥殉死。阿巴亥被逼无奈,遂盛装自尽,年37岁,成为后金汗位争夺斗争的牺牲品。阿巴亥的厄运还不止如此,顺治七年,睿亲王多尔衮利用他摄政之机,为其母阿巴亥恭上谥号: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并升袱太庙。但时过半年,顺治八年二月,追论多尔衮之罪,将其母子及其妻的封典悉行追夺。阿巴亥的神牌也从太庙里撤出,其骨灰是否从福陵中迁出,尚待考证。</P>
<P>2.董鄂妃与顺治</P><P>关于顺治孝献皇后董鄂妃,社会上有各种传说。最普遍的一种就是说她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名妓董小宛。豫亲王多铎出兵讨伐南明时,占领南京后将董小宛带回献给顺治。清末野史还盛传,董小宛是被南下的洪承畴俘获。洪本想自己霸占,因董誓死不从,才将她送入皇宫,成了顺治帝的爱妃。福临对董小宛宠爱有加。后来,董小宛触怒孝庄皇太后被赐死。福临竟因此把万里江山往他的儿子玄烨一丢,自己到五台山出家了。

到底孝献皇后是不是董小宛呢?经史学家多年考证,认为孝献皇后与董小宛根本就是两个人。

历史上董小宛确有其人,她生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名白,字青莲,后来成为秦淮一带的名妓。她19岁从良,嫁给江南才子冒襄(辟疆)为妾。二人感情真挚,相敬如宾。清军南下时,为避战乱,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达9年之久,董小宛终因劳累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年)病死,年仅28岁,葬于影梅庵,当时名人赠吊的挽诗很多。当顺治帝呱呱坠地时,董小宛已15岁。到顺治二年,顺治帝刚7岁,而董鄂妃已22岁,7岁的皇帝怎么可以纳22岁的汉族妓女为妃子呢?孝献皇后是顺治十三年入宫的,那时董小宛已死5年。显而易见,董小宛绝不可能是孝献皇后。

为什么野史能把董小宛与孝献皇后扯在一起呢?原来是她们的姓中都有一个董字,她二人又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在编写野史时,为了使故事情节离奇,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许出于对满族统治的故意中伤,于是文人墨客采用移花接木之术,把董小宛和孝献皇后说成是一个人。其实孝献皇后姓董鄂氏是译音,许多史书也有译为“栋鄂”、“东古”、“东古”、“东果”的。这样看来,她二人之间更没有什么联系了。

历史上真实的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即董鄂妃,本是顺治朝内大臣鄂硕女。她十八岁时入宫。顺治十五年(1658年)生皇四子荣亲王,不久爱子病逝,董鄂妃十分伤心悲痛,身体每况愈下,终于顺治七年(1660年)八月病逝,时年二十二岁。入宫后,董鄂妃因其美貌和贤良,颇得顺治宠爱,刚入宫一个月就晋封为皇贵妃,死后三天就被追封为皇后,可谓红极一时。但是,在顺治帝死后,她的地位急转直下,遭到了一系列冷遇:神牌不进太庙,不系世祖谥,祭祀降格,死后没有推恩外戚,丧仪未列入《大清会典事例》等。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是董鄂氏本人的原因,主要是以孝庄皇太后为首的满族王贵对其生前为顺治独爱不满,因为她顺治就曾两此废后,而皇后却都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和侄孙女。因此,皇亲国戚也更不满意顺治给她的皇后桂冠,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人心不服,董鄂妃倍受冷落也就很自然了。其实也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从董鄂妃死后火化看来,董鄂妃可能是患上了天花,并传染上顺治,因此半年之后,顺治也因出痘(天花症)而亡,招致皇族之恨。

另外,关于董鄂妃还有一个传说,一些史学工作者经过考证,认为孝献皇后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而博穆博果尔正是顺治帝的同父异母弟。主要依据就是钦天鉴洋人汤若望在回忆录中的一段记载: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的爱恋。当这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耳光。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愤至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1660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之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薨逝。皇帝大为哀痛,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汤若望是当时的钦天监监正,是德国传教士,与顺治帝关系比较密切,因此他的这段回忆可靠性、可信性很高。根据他的这段回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当然是后来的孝献皇后,那是毫无疑问的,但这位自杀的军人是否一定是博穆博果尔,却令人怀疑。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第十一子,生母为懿靖贵妃。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封襄亲王,翌年七月初三日死,年仅16虚岁,实足年龄才14岁零6个月。

也有人提出,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因此,持孝献皇后的前夫是襄亲王的观点的人认为,亲王的福晋是命妇,是要轮翻入宫服侍后妃的,这便给顺治帝与弟媳相识热恋提供了机会。但孝献皇后的前夫是否就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却并无证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P>
<P>3.大金国到大清国的演变</P><P>明朝末年,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族人在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带领下,历时三十余年,统一女真各部,创建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在赫图阿拉(现今的辽宁新宾老城)建立了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其势力逐渐强大,并开始以“七大恨”为由兴师,反抗明皇朝。经过几次战役,重创明军,金军士气大振,不断发起进攻。明朝廷为了挽救危险局面,起用兵部主事袁崇焕,统帅山海关外诸军,并在宁远一带修筑堡垒,坚拒金兵,努尔哈赤久攻不下,身负重伤,撤兵回沈阳,不久便病死叆鸡堡(今沈阳市东),时年68岁,史称其为清太祖。

    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以其卓越战功深孚众望,在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的力举之下,继承汗位。

又有史料称,努尔哈赤直到咽气都没有指定具体继位人,当时只有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陪侍在旁,子以母贵,她的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虽年幼,但很有希望继承汗位,但以军事实力而论四大贝勒中的代善、皇太极最强,代善自知才能、魄力远不如皇太极,所以在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之后,力推皇太极继承汗位。

    皇太极继位后,励精图治,开言纳谏,总揽政务,设六部、三院、创汉军八旗蒙古八旗,逐渐削弱了三大贝勒的权力,集大权于一身。他先后攻占朝鲜,五次入关并利用反间计,除去了心腹大患袁崇焕,公元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改族名“女真”为“满”,皇太极改称谓“汗”为“皇帝”,开始了由一个地方政权向全国性政权的过渡,宣示了入主中原的决心,1641年,皇太极粹死于沈阳清宁宫,时年52岁,史称其清太宗。
    皇太极死后,皇九子福临在睿亲王多尔衮的扶持下继承皇位,改年号为顺治。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当时明辽东总兵吴三桂“为红颜冲冠一怒”引多尔衮率清兵入关,大败李自成,清兵占领北京。

多尔衮接受明降臣范文程、洪承畴之谋,严整军纪,录用贤能,减免赋税,迎福临入关,宣布定都北京,从此奠定了大清三百年的基业。</P>
<P>4.皇太极与多尔衮的汗位之争</P><P>自古帝位之争,都血雨腥风,惊心动魄,深为史家和世人关注。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空留的汗位,也广受关注,最后变成了努尔哈赤的皇八子和十四子兄弟间的争夺。

    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已夺取东自鄂霍茨克海,西到贝加尔湖,南濒日本海,北跨 外兴安岭的广袤地区,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大金”国,定都盛京,即今天的沈阳。十年之后,努尔哈赤病重,在从清河温泉返回沈阳的途中突然去世。但努尔哈赤直到咽气,都没有指定具体继位人。而当时守在他身边的只有他年青美貌的爱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她也正是多尔衮的生母。

    实际上,早年努尔哈赤就先后立过两个继位人,一个是长子褚英。生于万历八年(1580),但心胸褊狭,图谋汗位心切,缺乏谦恭之心,招致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贝勒等人的反对。最终触怒努尔哈赤,先被幽禁,后被砍头处死,年仅三十六岁。第二个继位人是代善,是继诸英后年纪最长的努尔哈赤儿子。他性情宽厚,不像褚英那样褊狭和乖戾,深得努尔哈赤信赖。但是却因背着父亲与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商议要事而失宠。
    这时,当政的是努尔哈赤生前指定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其中,论后妃背景、实力和能力,皇太极最为出众。多尔衮、多铎都是阿巴亥所生,是亲兄弟,虽年仅十几岁,却也已领有正白、镶白两旗,况且大汗去世时只有阿巴亥在父王身边,因此多尔衮将是与诸王争夺汗位的劲敌,这自然为诸贝勒所不容。皇太极发动诸贝勒,以努尔哈赤留有“俟吾终,必令殉之”的遗言为借口,逼迫阿巴亥殉死。阿巴亥被逼无奈,遂盛装自尽,年37岁,成为后金汗位争夺斗争的牺牲品。
皇太极就此于1626年袭父亲汗位,时年35岁,改元天聪。即位后,皇太极继续进行统一女真的战争,并与明朝作战。天聪十年(1636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
</P>
<P>5.小玉儿与多尔衮</P><P>据野史称,多尔衮夫妻关系一直非常紧张,而据《廿五史纲鉴·清·世祖福临》卷记载又有如下文字:顺治六年,即1649年,“摄政王多尔衮的元妃去世。命令两白旗牛录、章京以上官员及官员的妻子都穿着白色丧服,其他六旗的牛录、章京以上官员都摘去红头缨。”多尔衮对元妃即人们常称的“小玉儿”。有关其夫妻关系,正史上仅一句记载,从中可见多尔衮对其去世深为悲痛,因而其葬礼甚为隆重。两种说法如此矛盾,倒为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仅小玉儿之死就有三种说法,有的说病死,有的称被多尔衮打死、逼死,而在电视连续剧《孝庄秘史》中又有新说,小玉儿实为情殇而自尽,将一段历史空白演绎成了一场动人心肺的大戏。

</P>
<P>6.关于顺治帝两次废后</P><P>顺治皇帝福临刚14岁的时候,皇室就为他选立了皇后,这位皇后是蒙族人,名叫娜木钟,来自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她的父亲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是孝庄文皇后的哥哥,是福临的亲舅父,所以这位皇后正是福临的表妹。顺治八年(1661年)正月,吴克善把女儿送到了京城。同年八月十三日在紫禁城举行了清朝开国以来第一次皇帝大婚礼,14岁的福临与表妹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喜结良缘,成为伉俪。
    皇后天生丽质,美貌超群,而且聪明灵巧。可是婚后刚两年,小两口就反目成仇,分宫而居,顺治十年九月,福临不顾群臣的多次苦谏,废掉了这位皇后,将她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福临为什么要废掉这位聪明美丽的皇后呢?原来这位皇后嫉妒心特强,醋意十足。她发现众妃嫔中哪位比自己漂亮,嫉妒之意顿生,想方设法陷害,置之死地而后快。她想独承雨露,夜夜专房,因而反对皇帝召幸其他妃嫔。另外,这位皇后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她所穿的衣服都必须是用珠玉装饰的。她所有的餐具如果一件不是金质的,就大发雷霆。她的这些生活习性与福临正好相反。福临生性俭朴,因而对皇后十分反感。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获罪,福临对他极为痛恨,而这位皇后恰恰是多尔衮为其所聘,因而痛恨之意也殃及皇后。因为上面这三个原因,福临与皇后的感情逐渐破裂,婚后不久就分居了。起初顺治尚能忍耐,但到了两年头上,福临终于下定决心,废了皇后。
    福临的后妃都葬在东陵,其中孝陵葬两位皇后,孝东陵葬一位皇后、七位妃子、四位福晋、十七位格格。以上三十一人都有名有姓,惟独就没有那位废后。这位废后自降为静妃改居侧宫以后,在官方的一切记载中便销声匿迹。她是何时死的?怎么死的?为什么死后未葬在东陵?究竟葬在了什么地方?由于清初档案大部分遗失、毁坏,加之这些又是宫闱秘事,讳莫如深,所以这一连串疑问已成难解之谜。
    此外,顺治还有一次废后的举动,但没有成功。这位顺治要废的皇后,也是来自蒙古科尔沁,是被废皇后的侄女,因此也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孙女,历史上人称孝惠章皇后。就在姑母被废为静妃的第二年,她被选入宫,年仅14岁,不久被立为皇后。而当顺治十三年董鄂妃入宫后,顺治很快专情于董鄂妃。孝惠皇后虽然位居中宫,但过于忠厚,不善奉迎,又乏才能,所以颇受冷遇。顺治几此想废掉她,让董鄂妃取代皇后之位,但都被董鄂妃暗中劝阻了。后来,顺治还是找借口停止了孝惠皇后的皇后职权。这时孝庄皇太后很快知道了此事,出面干预才迫使顺治恢复了孝惠皇后的皇后职权。顺治死时,孝惠皇后21岁,就此开始了漫长的寡居生活。不过,康熙对她甚好,颐养天年后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去世,享年77岁,寿数仅次于乾隆帝生母孝圣皇后,在清朝皇后中位居第二位。</P>
<P>7.顺治出家之谜</P><P>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一个炸雷打在了少年天子福临头上,美貌温柔、才德兼备的红颜知己董鄂妃艳年仙逝于承乾宫,年仅二十二岁。
    董鄂妃之死,给痴情的顺治帝带来了感情上的重大打击,福临是史所罕见的专注于爱情的一位皇帝,董鄂妃是他的生命之根,她的死致使福临万念俱灰。这位曾胸怀治国安邦鸿志且以明君自期的青年皇帝,这位曾立下平定云贵五省,建立一统江山雄心壮志的青年皇帝,现在心灰意冷,执意抛却红尘,出家为僧,遁入空门。

    皇上说做就做,召高僧茆溪森为他举行净发仪式,并接受了茆溪森赐给他的法号“行痴”,这一离谱之举震惊朝野,孝庄太后苦苦规劝,王公大臣纷纷苦谏。关键时刻,孝庄皇后召来茆溪森的师父玉林琇将弟子茆溪森绑在一堆干柴上,传话给顺治帝,说皇上如不蓄发还俗,他就下令将茆溪森活活烧死。一心向佛的顺治帝为了不违背出家人慈悲为怀的信条,不得不抛却出家做和尚的打算,老大不情愿地继续做他的皇帝。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身体每况愈下。二十刚出头的皇上,本该朝气蓬勃,精精壮壮,可他却骨瘦如柴,恍恍忽忽。不久又染上了不治之症天花。
    顺治十八年,已患天花的顺治帝为祈求佛法的庇护,亲自把平日最宠信的心腹太监吴良辅送到悯忠寺剃度出家,削发为僧,以作为自己出家意愿的替身。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带着对爱妃逝去的无限惆怅,不满24周岁,正值风华正茂的清代开国皇帝顺治在紫禁城内养心殿溘然去逝,死后葬于孝陵,成为清朝关内皇家墓地——东陵的第一座皇陵。</P>
楼主好像对清史很有研究哦!
<P>意思就是说孝庄秘史这部片基本上还是尊重史实的咯 </P>[em01]
<B>以下是引用<I>qinqin</I>在2004-9-25 12:55:00的发言:</B>

<P>意思就是说孝庄秘史这部片基本上还是尊重史实的咯 </P>[em01]

<P>
<P>晕!</P>
<P>        这是一部烂片。满清入关以前,他们的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很低。应该还处于农奴制。入关后清朝的官员见到皇帝仍然口称“奴才”,而其他朝代一般谦称“微臣”。
       “父亲死了,儿子娶其庶母;兄长死了,弟弟娶其嫂子。”这在当时的满族社会是很正常。而且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经历过这样的历史阶段。只是对我们汉族来说是很久远的事了。我认为这段历史是很难拍成电影电视的,除非戏说。因为它有孛现代伦理和传统儒家思想。象什么《孝庄秘史》这类片子,最大的失实之处是:以现代的思维去演绎历史。这些片子里,满清在入关前的文化、风俗、服饰、思想已经和入关后的没什么两样。满口的仁义道德,孔孟之道。要真是象电视里那样的文明程度,又怎么会“弟弟娶嫂子”,皇帝的宠妃怎么会去使美人计。这些说明社会发展水平的低下,而妇女的地位尤为卑贱。满清只有到入关后从顺治开始才发生重大改变的。后世的文人一部分是去批判,另一部分是去修补。</P>
<P>电视上的古装戏很多,但是大多是戏说。很多片子里的服饰和道具从汉代到明代没什么区别。而现在最多的是大辫子,原因有三:</P>
<P>其一、拍清朝的戏化装方便,男演员只要剃光头,粘上大辫子就行了。而其他朝代,男演员的头发是件麻烦事。对女演员来说倒是没什么区别。另香港演艺界有高招——戴帽子,不露头发。代表人物象乔峰(黄日华)、朱茵版射雕里的洪漆工。
其二、服装。清朝的大马褂不管是高矮胖瘦套上就行,只要不要太离谱就成。而其他朝代的汉服就要量体裁衣,稍有不合身就会很难看。对以捞钱为己任的演艺圈来说,以上两点直接影响成本及收入。
其三、现在的国都是北京,大多文化机构在此。拍摄清宫戏有“地缘”优势。</P>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