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德国培训高铁司机三个月,中国只学十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4:18:32
人民日报:德国培训高铁司机三个月,中国只学十天


《 人民日报 》( 2010年12月14日 01 版)
李东晓,中专毕业,普通司机,却创造了中国高铁的众多“第一”。他考下了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证,冲出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

  中国正疾速驶入高铁时代,李东晓是这个新时代的提速先锋!

  勤学苦练,肯钻研,10天把高铁开回家

  身高1米8的李东晓,浓眉大眼,身板笔挺,是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一张名片。这不仅因为他当火车司机20年来,零事故,技术精,更因为他与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有着不解之缘。

  2008年3月16日,李东晓等10位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司机,被选为共和国的首批高铁司机,奉命到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学习驾车。此时,李东晓和同事们与CRH3型国产高速动车尚未谋面,甚至不知道司机操作台有多少开关。

  但是倒计时已经开始。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正式服务北京奥运会,接受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的检阅。7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进入试运行。此前的4个月,动车必须在线路上跑完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奔跑10圈,以配合线路、信号、供电、车辆等各部门完成调试。

  多一天调试,就能多给旅客一份安全与舒适。上级下了“死命令”:培训时间10天。10天后,必须把第一列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开回北京!

  “没有两三个月时间,你们是开不走的!”坐镇唐客、指导培训的德国专家迈克斯连连摇头,从零开始学习,只用10天要驾驭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出10天,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把这列车开到北京!”李东晓不服输。

  “回北京可以。就安全角度而言,只能让别的机车把这车给拉回去。” 迈克斯是个倔老头儿,秉承了德国人一贯严谨的态度与工作作风。

  这话让李东晓的荣誉感与使命感瞬间迸发。开了十几年桑塔纳的司机,现在有机会开奔驰车了,却要自己开着拖车把奔驰接回家,这不是最大的羞辱吗?

  “那我们就打赌吧!10天后我们肯定能开走!”李东晓比迈克斯更倔,他“相中”了迈克斯胸前佩戴的徽章——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

  赌约确定,培训开始,小伙子们却一下子傻了眼。

  车子的复杂难度,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运行时速35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全车结构复杂,线路密如蛛网,连接着十几万个零部件,仅故障代码就有2000多个。

  驾车的操纵难度,前所未有。既有动车司机操纵台上仅十几个按钮,高速动车组却有四五十个。每一次操纵都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判断时间来不及眨眼,因为1秒后,车子就前行97米。纠错机会,稍纵即逝。

  资料的理解难度,更是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是一本670多页的德文“大砖头”。翻译是铁路外行,专业术语翻译得极其怪异。再加上高速动车知识覆盖了信息、材料、力学等新领域,李东晓们没有一个是大学生,必须从头学起。

  再难的路,难不住中国铁路人的脚步。一个以秒计算的铁路时代即将到来,而李东晓们就是开启这个时代的提速先锋!激动,兴奋,大家恨不得一天当成三天用:白天听讲课,晚上分头整理学习笔记,深夜再集中交流,即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也没人提出“中场休息”。

  李东晓是老大哥,驾驶经验最丰富,求知欲最强,而且问题总能问到点子上。他提的问题,实战性强,又体现中国国情,常常把德国专家问懵,最后不得不挂越洋电话回总部,请教大总工。

  时间飞逝,进步飞速。中国人的学习能力让德国人刮目相看!

  培训第五天,李东晓和同伴们不仅把德文资料书“啃透”了,还编写出一本中国司机看得懂、记得住、好使唤的“土教材”。

  培训第七天,李东晓和同伴们已经把驾驶台上的“鸟语”背成了“顺口溜”,开着动车组在唐客工厂4公里的试验环线上不停画圈,操控自如,稳如泰山。

  培训第九天,李东晓和赵威轮流驾车,把京津城际的“新娘子”接到北京南站,又快又稳,一路平安。

  当天,迈克斯坐在司机座旁全程监控。这位在培训中一直不苟言笑的大块头终于露出了笑脸。他摘下徽章,别在李东晓胸前,还来不及夸赞,便被庆功的人潮吞没了。

  一个多月后的某天,李东晓正在北京南站做测试,迈克斯大步跑过来。边跑,边掏出9枚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李,你赢了,中国司机好样的。一人一枚,一个不少!”

  爱岗敬业,勇攀登,冲出中国高铁第一速

  “开车回家”,这不是李东晓完成的第一项高铁任务。早在2008年2月,京津城际高铁铺通后,李东晓受命第一个试线,他驾驶着内燃机车牵引的动车组风驰电掣,冲出时速220公里的速度!这是当时中国铁路的最高速度。

  “东晓心细,善于积累,技术精湛,任何任务交给他,我们都放心。”李东晓的直接领导、北京铁路局机务段动车组运用车间主任杨岸伟说。

  实际上,更大的考验在等待李东晓。

  2008年,中国首条高铁刚刚揭开面纱。全世界都在关心,中国人如何用5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30年的发展轨迹;全世界都在质疑,中国人修建的高铁能跑车吗?中国人造的高速动车能跑多快?

  答案在李东晓身上揭开。2008年6月24日,在亲身参与了200多次联调联试之后,李东晓被铁道部部长刘志军选中,“今天要用我们国产的动车组,在我们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上冲一冲新时速”!

  再优秀的车辆,再优秀的线路,如果没有优秀的车手,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表现。而优秀的驾驶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彼时的中国高铁还处于摸索阶段。摆在李东晓面前的是第一条高铁线路、第一辆高铁动车,而他自己是第一批司机。没有前辈,没有先例,何来经验?

  正因如此,填补历史空白、创造历史纪录的光荣,鞭策着李东晓吃更多苦,受更多累。

  为了了解线路,他一米一米抻着皮尺,丈量每一个轨道曲线,徒步在京津120公里的铁路线上往返几遍,为道岔的坡度、信号机的位置逐个编码。从北京到天津,哪儿有起坡,哪儿有转弯,哪儿有风口,李东晓倒背如流,代价是磨穿了3双鞋。
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86607215/1.html人民日报:德国培训高铁司机三个月,中国只学十天


《 人民日报 》( 2010年12月14日 01 版)
李东晓,中专毕业,普通司机,却创造了中国高铁的众多“第一”。他考下了中国高铁第0001号驾驶证,冲出了中国高铁第一个世界时速纪录,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高铁司机,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本高铁操作教科书……

  中国正疾速驶入高铁时代,李东晓是这个新时代的提速先锋!

  勤学苦练,肯钻研,10天把高铁开回家

  身高1米8的李东晓,浓眉大眼,身板笔挺,是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一张名片。这不仅因为他当火车司机20年来,零事故,技术精,更因为他与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有着不解之缘。

  2008年3月16日,李东晓等10位北京铁路局机务段的司机,被选为共和国的首批高铁司机,奉命到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学习驾车。此时,李东晓和同事们与CRH3型国产高速动车尚未谋面,甚至不知道司机操作台有多少开关。

  但是倒计时已经开始。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正式服务北京奥运会,接受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的检阅。7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进入试运行。此前的4个月,动车必须在线路上跑完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奔跑10圈,以配合线路、信号、供电、车辆等各部门完成调试。

  多一天调试,就能多给旅客一份安全与舒适。上级下了“死命令”:培训时间10天。10天后,必须把第一列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开回北京!

  “没有两三个月时间,你们是开不走的!”坐镇唐客、指导培训的德国专家迈克斯连连摇头,从零开始学习,只用10天要驾驭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高速动车组,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出10天,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把这列车开到北京!”李东晓不服输。

  “回北京可以。就安全角度而言,只能让别的机车把这车给拉回去。” 迈克斯是个倔老头儿,秉承了德国人一贯严谨的态度与工作作风。

  这话让李东晓的荣誉感与使命感瞬间迸发。开了十几年桑塔纳的司机,现在有机会开奔驰车了,却要自己开着拖车把奔驰接回家,这不是最大的羞辱吗?

  “那我们就打赌吧!10天后我们肯定能开走!”李东晓比迈克斯更倔,他“相中”了迈克斯胸前佩戴的徽章——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

  赌约确定,培训开始,小伙子们却一下子傻了眼。

  车子的复杂难度,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运行时速35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列车。全车结构复杂,线路密如蛛网,连接着十几万个零部件,仅故障代码就有2000多个。

  驾车的操纵难度,前所未有。既有动车司机操纵台上仅十几个按钮,高速动车组却有四五十个。每一次操纵都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判断时间来不及眨眼,因为1秒后,车子就前行97米。纠错机会,稍纵即逝。

  资料的理解难度,更是前所未有。《CRH3型动车组技术资料》是一本670多页的德文“大砖头”。翻译是铁路外行,专业术语翻译得极其怪异。再加上高速动车知识覆盖了信息、材料、力学等新领域,李东晓们没有一个是大学生,必须从头学起。

  再难的路,难不住中国铁路人的脚步。一个以秒计算的铁路时代即将到来,而李东晓们就是开启这个时代的提速先锋!激动,兴奋,大家恨不得一天当成三天用:白天听讲课,晚上分头整理学习笔记,深夜再集中交流,即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也没人提出“中场休息”。

  李东晓是老大哥,驾驶经验最丰富,求知欲最强,而且问题总能问到点子上。他提的问题,实战性强,又体现中国国情,常常把德国专家问懵,最后不得不挂越洋电话回总部,请教大总工。

  时间飞逝,进步飞速。中国人的学习能力让德国人刮目相看!

  培训第五天,李东晓和同伴们不仅把德文资料书“啃透”了,还编写出一本中国司机看得懂、记得住、好使唤的“土教材”。

  培训第七天,李东晓和同伴们已经把驾驶台上的“鸟语”背成了“顺口溜”,开着动车组在唐客工厂4公里的试验环线上不停画圈,操控自如,稳如泰山。

  培训第九天,李东晓和赵威轮流驾车,把京津城际的“新娘子”接到北京南站,又快又稳,一路平安。

  当天,迈克斯坐在司机座旁全程监控。这位在培训中一直不苟言笑的大块头终于露出了笑脸。他摘下徽章,别在李东晓胸前,还来不及夸赞,便被庆功的人潮吞没了。

  一个多月后的某天,李东晓正在北京南站做测试,迈克斯大步跑过来。边跑,边掏出9枚代表德国高铁司机资质最高等级的徽章,“李,你赢了,中国司机好样的。一人一枚,一个不少!”

  爱岗敬业,勇攀登,冲出中国高铁第一速

  “开车回家”,这不是李东晓完成的第一项高铁任务。早在2008年2月,京津城际高铁铺通后,李东晓受命第一个试线,他驾驶着内燃机车牵引的动车组风驰电掣,冲出时速220公里的速度!这是当时中国铁路的最高速度。

  “东晓心细,善于积累,技术精湛,任何任务交给他,我们都放心。”李东晓的直接领导、北京铁路局机务段动车组运用车间主任杨岸伟说。

  实际上,更大的考验在等待李东晓。

  2008年,中国首条高铁刚刚揭开面纱。全世界都在关心,中国人如何用5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30年的发展轨迹;全世界都在质疑,中国人修建的高铁能跑车吗?中国人造的高速动车能跑多快?

  答案在李东晓身上揭开。2008年6月24日,在亲身参与了200多次联调联试之后,李东晓被铁道部部长刘志军选中,“今天要用我们国产的动车组,在我们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上冲一冲新时速”!

  再优秀的车辆,再优秀的线路,如果没有优秀的车手,就不可能有完美的表现。而优秀的驾驶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彼时的中国高铁还处于摸索阶段。摆在李东晓面前的是第一条高铁线路、第一辆高铁动车,而他自己是第一批司机。没有前辈,没有先例,何来经验?

  正因如此,填补历史空白、创造历史纪录的光荣,鞭策着李东晓吃更多苦,受更多累。

  为了了解线路,他一米一米抻着皮尺,丈量每一个轨道曲线,徒步在京津120公里的铁路线上往返几遍,为道岔的坡度、信号机的位置逐个编码。从北京到天津,哪儿有起坡,哪儿有转弯,哪儿有风口,李东晓倒背如流,代价是磨穿了3双鞋。
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86607215/1.html
现在这次事故跟学习10天没关系了吧
出了事才来说这些有什么用
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我们天朝是要统治地球和宇宙的,你们德国要三个月我们才十天奇怪吗奇怪吗奇怪吗???
m_sy 发表于 2011-7-26 08:42
现在这次事故跟学习10天没关系了吧
LZ大概是想讽刺这种大跃进式的八股和作风吧。
有多少人仔细看全文了?明明说的是第一批司机用十天时间完成训练把车开回北京,这批人本身就是特选出来的,10天的培训就是要求从唐山开到北京,只是特例,如何推导出所有司机都是只用10天培训?而且“7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进入试运行。此前的4个月,动车必须在线路上跑完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奔跑10圈,以配合线路、信号、供电、车辆等各部门完成调试。”,也就是说,这批高铁列车在进行试运行前,要跑足足4个月。
而且,本次事故原因虽然还未查清,但目前的迹象、分析都倾向于是调度系统出的问题,相反,司机在最危急关头拉下制动闸,导致自己牺牲,可见司机的素质、责任意识是过硬的。楼主难道是想把责任推给司机吗?
八宝山老妖 发表于 2011-7-26 09:47
有多少人仔细看全文了?明明说的是第一批司机用十天时间完成训练把车开回北京,这批人本身就是特选出来的, ...
LZ可能想都没想.

问题是有的人想,而且什么轰动,什么不可思议想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
链接作者:至强浙江
这种标题,想把矛头指向司机么
想把矛头指向司机!要实事求是。学一年的司机,谁敢要,笨死了。
lz杯具  是不是自己都没看明白什么内容就转过来了
司机真可怜 死了还要背黑锅
bensonie 发表于 2011-7-26 19:47
司机真可怜 死了还要背黑锅
前车司机没死。后面的不知道。
不是说德国兵现在现是只上8小时班么,下班时间一到就可以把枪放了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