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试论枭龙的下一步改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09:12:42
关于“枭龙”战机的发展,最近有了一点想法,加上总算有了点时间,所以抓紧写了一些东西与大家交流。网上这方面讨论的东西很多,我只谈谈个人的意见,由于属非专业人士,难免粗陋,欢迎高手指正。
  一、“枭龙”的现状
  说起“枭龙”战机,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在我的眼中,“枭龙”就是一款为追求低成本、适中性能的中低档战机,再过几年可能连中低档战机都算不上了,只能沦为低档货色。毕竟,这款战机,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的超7研制计划,原本是我国跟美国鬼子合作,准备替换大量歼7准备的,后来大家一拍两散,game  over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枭龙”发展的起点就不高。在往后呢,巴基斯坦受到国际制裁,他的空军只有少量不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的F16A/B,空防主力仍然是歼7和幻影Ⅲ,国防压力相当大,急需一种较为可靠的战斗机,与F16构成高低搭配,为此,巴基斯坦与我国一拍即合,在原来中美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搞。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搞成了。“枭龙”一号机出来的时候,感觉与原来美国人提出的方案相比,修改并不是太大,但到了四号机,配上了惹眼的DSI进气道、大边条翼以及先进的杭电系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受定位束缚,枭龙的整体性能并不突出。
  说实话,“枭龙”的发展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指望一架1000多万美元的战机,同真正的三代战机相媲美是不现实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成本下,“枭龙”具备了超视距攻击能力,又有较好的机动性,还有一定的精确打击能力,这些都是它的成功之处。但是,枭龙研制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国际形势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原来美国对巴基斯坦实行制裁,但是现在为了反恐需要、包围中国的需要,极力拉拢巴基斯坦,原来扣下的F16战机都还给了巴方,受此影响,原来要担任主力机型的“枭龙”战机只能退居二线,干一些原来强五干的扔炸弹的活,地位远没有原来预想的重要了。而做为我方,我们把“枭龙”定位为一种面向第三世界国家,低廉的、可大量装备的外销机型,原来杨伟还说国家肯定要装备一批,可是我现在觉得,咱们的部队现在就是不差钱,“枭龙”这样的战机不做大改,肯定是看不上眼的,装备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小;大改的话,低成本的优势又失去了。而对于潜在的出口国来讲,由于“枭龙”是一种中低端机型,很多地方采用了低成本的设计,可能很难满足部分国家对高性能战机的需求。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尝试在不过多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对原“枭龙”做部分修改,力争抢占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二、关于“枭龙”的改进
  这个呢,我觉得可以从前到后、由外到里说起。
  先说机首。“枭龙”采用传统的圆形机首,空间在轻型机里面已经不算小了,可以容纳天线直径80厘米以上的雷达,满足超视距攻击的需要。我认为如果要进一步改进,就要顺应隐形的潮流,将原来的圆截面机头改为菱形截面,这样可以增强飞机整体的隐身效果,而且对于肋下进气的飞机,可以起到气流预压缩的作用,也可提高进气效率。这种改型,继承了“枭龙”标志性的DSI进气口设计,只是因机头的变化而做了部分修形,我们在歼20上已经做好了尝试,个人认为,可以山寨后放在“枭龙”身上。另外,座舱可以稍微抬高一些,“枭龙”虽然用上了气泡式座舱盖,但只要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气泡式座舱盖和西方典型战斗机如F-16相比仍然有着明显差别,我们的座舱盖高度低矮,飞行员基本上只露出个白色的头盔,让人觉得飞行员就像是缩在里面一样;而F16的座舱盖外形高大,飞行员几乎有1/3个身子露在外面,飞行员好像骑在飞机上飞。如果提高座舱高度,虽然增加了部分阻力,但是视界会明显扩大,这对于低空战机来讲非常重要。
  再说机身。我觉得“枭龙”的圆边条面积已经很大了,但是机翼太小了,翼面积不尽如人意,应当适当加大。这样呢,不仅可以降低翼载,使飞机的低空低速性能更突出,也可加大机翼油箱的体积,使整机获得更大的航程,另外还可以增加载弹量。其次,应当改进“枭龙”的背脊设计,总觉得有种老土的感觉,毫无疑问是从歼7那里继承下来的,并不是说背脊就是一种落后的设计,而是在“枭龙”身上感觉很别扭,如果改进的话,可以参照F16I的设计方式,这样能够安装足够的电子设备,或者安装更大的邮箱。另外就是发动机。发动机是个重头戏。现在“枭龙”的发动机用的是RD93涡扇发动机,也就是米格-29所用RD33的改进型。这种发动机推力不够大,发挥不出“枭龙”的全部性能,也影响“枭龙”的载弹量,而且产出地是毛子国,他们有些家伙多次叫嚣要停止供应发动机,解决“枭龙”同米格29在国际出口市场上的竞争问题。毛子的发动机一贯给人的感觉就是傻大黑粗,使用寿命短,而且耗油多,还动不动就耍横,如果要开辟更大的市场空间,心脏绝对不能捏在别人手里。据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早已开始研究涡扇13发动机,具体进展怎么样网上说法不一,有的说已经定型,有的说正在试车,有的说还面临不少问题,问题当然不可避免,研制一个新的发动机耗时长、投入大、困难多,不能操之过急。不过听说研制出来的发动机,推力明显大于RD93,从80千牛级跃升到90千牛级,发动机尺寸基本保持不变,这样的话换装很容易,枭龙的性能也会上一个数量级,增大翼面积、抬高座舱甚至提高飞行速度都有了较好的保障,不然的话上面说的改进都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再说机尾。“枭龙”的机尾总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垂尾根部之后的机身到RD93的收扩喷口这一段急剧收缩,看起来就象是一个适配环。网上有资深军迷说,这种设计在飞行中必然导致飞机尾部压差阻力增大,甚至可能造成紊流,导致更严重的干扰阻力(那个长得几乎算是“怪异”的减速伞舱,恐怕就兼有一定的整流作用)。我在怀疑这是不是为换发动机准备的,如果换装涡扇13,这个过渡可能就比较平滑,不至于如此突兀。当然,机尾的重点,改进应该在垂尾上,“枭龙”采用的是高大的单垂尾,这种设计具有沿袭性,但这样不仅会使整机高度过高,而且严重影响隐身性能。个人认为可以参照美帝的F18,将单垂尾改为外倾的双垂尾。外倾的角度,应该与进气口外立面基本平行,这样,不仅能够改善隐身效果,而且能有效降低了机身高度。我们在歼20上已经采用了这一布局,搬到“枭龙”上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这样改对气动布局有多大影响,飞控是不是需要从头调整,对飞机的整体造价有多大影响,这些我还不甚明白,希望高手指教。
  最后说说内部电子设备。最初“枭龙”为降低造价,采用机械-液压操纵系统,但随着时间推移,“枭龙”的传统操纵系统升级为电传飞控系统,现在好像是“纵向全权限四余度电传飞控+二余度模拟备份,横航向二余度机械备份+有限权限两余度数字式控制增稳”。 个人认为这套飞控系统已经不错了,如果改进的话,可以采用纵横都为四余度的电传飞控,不过造价有点高,第三世界国家估计没几个能买的起的。咱们不是向巴基斯坦出售预警机了么,当务之急是怎样把“枭龙”融入预警体系,最大化地发挥其战斗力。“枭龙”的机载雷达据说采用中国南京14所研制的KLJ-7机载X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从性能来看,超过美国F16用的APG66雷达,配用射程80公里的闪电10导弹后杀伤力还是比较可观的。前一阵子,听说巴基斯坦想为“枭龙”安装法国的泰利斯RC400雷达,这种雷达市在幻影2000-5的雷达上开发的,性能上比我国的KLJ-7雷达强一些,但是如果安装泰利斯RC400雷达的话,必须对火控系统进行修改,同时引进米卡中距导弹。总的来看,法国货性能可以,但是价格高昂是其通病,现在巴基斯坦能不能买得起我很怀疑。再说KLJ-7雷达的改进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不久前不就有一款改型适用于强五么?有一个问题,就是闪电10导弹重180公斤,几乎是米卡的两倍,这样的重量大大限制了战机的携带量,应当对导弹进行瘦身减重。
  至于复合挂架、吊舱之类的东西,这个“枭龙”也不能落下,适应多任务的需要,这些都是必须的。个人觉得,限于总体设计,枭龙的改进型抗衡F35是不现实的,挖潜后最多也是三代的水准,因此如何控制价格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大量运用成熟产品,在大幅提高性能的同时小幅上扬价格这一目标还是能实现的。这样的话,进入中国空军序列,用其替代部分歼7或强5还是可以的。

http://   67.220.93.4/forum/thread-3968326-1-1.html关于“枭龙”战机的发展,最近有了一点想法,加上总算有了点时间,所以抓紧写了一些东西与大家交流。网上这方面讨论的东西很多,我只谈谈个人的意见,由于属非专业人士,难免粗陋,欢迎高手指正。
  一、“枭龙”的现状
  说起“枭龙”战机,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在我的眼中,“枭龙”就是一款为追求低成本、适中性能的中低档战机,再过几年可能连中低档战机都算不上了,只能沦为低档货色。毕竟,这款战机,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的超7研制计划,原本是我国跟美国鬼子合作,准备替换大量歼7准备的,后来大家一拍两散,game  over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枭龙”发展的起点就不高。在往后呢,巴基斯坦受到国际制裁,他的空军只有少量不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的F16A/B,空防主力仍然是歼7和幻影Ⅲ,国防压力相当大,急需一种较为可靠的战斗机,与F16构成高低搭配,为此,巴基斯坦与我国一拍即合,在原来中美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搞。几经周折,最后终于搞成了。“枭龙”一号机出来的时候,感觉与原来美国人提出的方案相比,修改并不是太大,但到了四号机,配上了惹眼的DSI进气道、大边条翼以及先进的杭电系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受定位束缚,枭龙的整体性能并不突出。
  说实话,“枭龙”的发展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指望一架1000多万美元的战机,同真正的三代战机相媲美是不现实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成本下,“枭龙”具备了超视距攻击能力,又有较好的机动性,还有一定的精确打击能力,这些都是它的成功之处。但是,枭龙研制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国际形势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原来美国对巴基斯坦实行制裁,但是现在为了反恐需要、包围中国的需要,极力拉拢巴基斯坦,原来扣下的F16战机都还给了巴方,受此影响,原来要担任主力机型的“枭龙”战机只能退居二线,干一些原来强五干的扔炸弹的活,地位远没有原来预想的重要了。而做为我方,我们把“枭龙”定位为一种面向第三世界国家,低廉的、可大量装备的外销机型,原来杨伟还说国家肯定要装备一批,可是我现在觉得,咱们的部队现在就是不差钱,“枭龙”这样的战机不做大改,肯定是看不上眼的,装备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小;大改的话,低成本的优势又失去了。而对于潜在的出口国来讲,由于“枭龙”是一种中低端机型,很多地方采用了低成本的设计,可能很难满足部分国家对高性能战机的需求。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尝试在不过多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对原“枭龙”做部分修改,力争抢占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二、关于“枭龙”的改进
  这个呢,我觉得可以从前到后、由外到里说起。
  先说机首。“枭龙”采用传统的圆形机首,空间在轻型机里面已经不算小了,可以容纳天线直径80厘米以上的雷达,满足超视距攻击的需要。我认为如果要进一步改进,就要顺应隐形的潮流,将原来的圆截面机头改为菱形截面,这样可以增强飞机整体的隐身效果,而且对于肋下进气的飞机,可以起到气流预压缩的作用,也可提高进气效率。这种改型,继承了“枭龙”标志性的DSI进气口设计,只是因机头的变化而做了部分修形,我们在歼20上已经做好了尝试,个人认为,可以山寨后放在“枭龙”身上。另外,座舱可以稍微抬高一些,“枭龙”虽然用上了气泡式座舱盖,但只要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我们的气泡式座舱盖和西方典型战斗机如F-16相比仍然有着明显差别,我们的座舱盖高度低矮,飞行员基本上只露出个白色的头盔,让人觉得飞行员就像是缩在里面一样;而F16的座舱盖外形高大,飞行员几乎有1/3个身子露在外面,飞行员好像骑在飞机上飞。如果提高座舱高度,虽然增加了部分阻力,但是视界会明显扩大,这对于低空战机来讲非常重要。
  再说机身。我觉得“枭龙”的圆边条面积已经很大了,但是机翼太小了,翼面积不尽如人意,应当适当加大。这样呢,不仅可以降低翼载,使飞机的低空低速性能更突出,也可加大机翼油箱的体积,使整机获得更大的航程,另外还可以增加载弹量。其次,应当改进“枭龙”的背脊设计,总觉得有种老土的感觉,毫无疑问是从歼7那里继承下来的,并不是说背脊就是一种落后的设计,而是在“枭龙”身上感觉很别扭,如果改进的话,可以参照F16I的设计方式,这样能够安装足够的电子设备,或者安装更大的邮箱。另外就是发动机。发动机是个重头戏。现在“枭龙”的发动机用的是RD93涡扇发动机,也就是米格-29所用RD33的改进型。这种发动机推力不够大,发挥不出“枭龙”的全部性能,也影响“枭龙”的载弹量,而且产出地是毛子国,他们有些家伙多次叫嚣要停止供应发动机,解决“枭龙”同米格29在国际出口市场上的竞争问题。毛子的发动机一贯给人的感觉就是傻大黑粗,使用寿命短,而且耗油多,还动不动就耍横,如果要开辟更大的市场空间,心脏绝对不能捏在别人手里。据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早已开始研究涡扇13发动机,具体进展怎么样网上说法不一,有的说已经定型,有的说正在试车,有的说还面临不少问题,问题当然不可避免,研制一个新的发动机耗时长、投入大、困难多,不能操之过急。不过听说研制出来的发动机,推力明显大于RD93,从80千牛级跃升到90千牛级,发动机尺寸基本保持不变,这样的话换装很容易,枭龙的性能也会上一个数量级,增大翼面积、抬高座舱甚至提高飞行速度都有了较好的保障,不然的话上面说的改进都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再说机尾。“枭龙”的机尾总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垂尾根部之后的机身到RD93的收扩喷口这一段急剧收缩,看起来就象是一个适配环。网上有资深军迷说,这种设计在飞行中必然导致飞机尾部压差阻力增大,甚至可能造成紊流,导致更严重的干扰阻力(那个长得几乎算是“怪异”的减速伞舱,恐怕就兼有一定的整流作用)。我在怀疑这是不是为换发动机准备的,如果换装涡扇13,这个过渡可能就比较平滑,不至于如此突兀。当然,机尾的重点,改进应该在垂尾上,“枭龙”采用的是高大的单垂尾,这种设计具有沿袭性,但这样不仅会使整机高度过高,而且严重影响隐身性能。个人认为可以参照美帝的F18,将单垂尾改为外倾的双垂尾。外倾的角度,应该与进气口外立面基本平行,这样,不仅能够改善隐身效果,而且能有效降低了机身高度。我们在歼20上已经采用了这一布局,搬到“枭龙”上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这样改对气动布局有多大影响,飞控是不是需要从头调整,对飞机的整体造价有多大影响,这些我还不甚明白,希望高手指教。
  最后说说内部电子设备。最初“枭龙”为降低造价,采用机械-液压操纵系统,但随着时间推移,“枭龙”的传统操纵系统升级为电传飞控系统,现在好像是“纵向全权限四余度电传飞控+二余度模拟备份,横航向二余度机械备份+有限权限两余度数字式控制增稳”。 个人认为这套飞控系统已经不错了,如果改进的话,可以采用纵横都为四余度的电传飞控,不过造价有点高,第三世界国家估计没几个能买的起的。咱们不是向巴基斯坦出售预警机了么,当务之急是怎样把“枭龙”融入预警体系,最大化地发挥其战斗力。“枭龙”的机载雷达据说采用中国南京14所研制的KLJ-7机载X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从性能来看,超过美国F16用的APG66雷达,配用射程80公里的闪电10导弹后杀伤力还是比较可观的。前一阵子,听说巴基斯坦想为“枭龙”安装法国的泰利斯RC400雷达,这种雷达市在幻影2000-5的雷达上开发的,性能上比我国的KLJ-7雷达强一些,但是如果安装泰利斯RC400雷达的话,必须对火控系统进行修改,同时引进米卡中距导弹。总的来看,法国货性能可以,但是价格高昂是其通病,现在巴基斯坦能不能买得起我很怀疑。再说KLJ-7雷达的改进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不久前不就有一款改型适用于强五么?有一个问题,就是闪电10导弹重180公斤,几乎是米卡的两倍,这样的重量大大限制了战机的携带量,应当对导弹进行瘦身减重。
  至于复合挂架、吊舱之类的东西,这个“枭龙”也不能落下,适应多任务的需要,这些都是必须的。个人觉得,限于总体设计,枭龙的改进型抗衡F35是不现实的,挖潜后最多也是三代的水准,因此如何控制价格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大量运用成熟产品,在大幅提高性能的同时小幅上扬价格这一目标还是能实现的。这样的话,进入中国空军序列,用其替代部分歼7或强5还是可以的。

http://   67.220.93.4/forum/thread-3968326-1-1.html


预警体系个人认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亚非拉的弱国穷国未必重视也未必承担得起“体系”之说。小巴什么的倒是可以。《航空世界》之前就爆料说小龙上的电子对抗干扰设备相当凑合。

预警体系个人认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亚非拉的弱国穷国未必重视也未必承担得起“体系”之说。小巴什么的倒是可以。《航空世界》之前就爆料说小龙上的电子对抗干扰设备相当凑合。
这不就是F35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