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必杀绝技》还是《花拳绣腿》”一文的疑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6:53:34
<P>在《兵工科技》10期中,本文的作者对以Su-27为代表的战斗机的超机动性形容为”花拳绣腿“,对美国的那些靠矢量技术实现的超机动性形容为”必杀绝技“。文中还有什么分析。但是看了全文后,对作者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P>
<P>首先,作者把苏式战斗机的整个特技过程说成是在‘二维’平面上完成的,但是我不知道他看没有看过SU-37在范堡罗航展上的飞行录象,让他自己看看什么是‘二维’平面。作者对飞机的运动特性的分析好象也太过于简单了吧</P>
<P>另外,作者说SU式战斗机的进入条件很苛刻,而欧美战斗机的进入条件好象就很宽松。看来作者对很多航空的基本的常识好象还没有搞清楚。在此文中,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多欧美战斗机的进入条件更本就是一知半解,在对F-22”锥子“机动的描述更本就是错误的!对SU-27”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的作战应用示意图的描述也是错误的。</P>
<P>最后,我对《兵工科技》的编辑们感到不解,这样的文章你们到底有没有核实里面的数据是否真实?</P>[em03]<P>在《兵工科技》10期中,本文的作者对以Su-27为代表的战斗机的超机动性形容为”花拳绣腿“,对美国的那些靠矢量技术实现的超机动性形容为”必杀绝技“。文中还有什么分析。但是看了全文后,对作者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P>
<P>首先,作者把苏式战斗机的整个特技过程说成是在‘二维’平面上完成的,但是我不知道他看没有看过SU-37在范堡罗航展上的飞行录象,让他自己看看什么是‘二维’平面。作者对飞机的运动特性的分析好象也太过于简单了吧</P>
<P>另外,作者说SU式战斗机的进入条件很苛刻,而欧美战斗机的进入条件好象就很宽松。看来作者对很多航空的基本的常识好象还没有搞清楚。在此文中,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多欧美战斗机的进入条件更本就是一知半解,在对F-22”锥子“机动的描述更本就是错误的!对SU-27”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的作战应用示意图的描述也是错误的。</P>
<P>最后,我对《兵工科技》的编辑们感到不解,这样的文章你们到底有没有核实里面的数据是否真实?</P>[em03]
<P>你没有注意到最后几句话,说SU系列战机的机动性不好,也只是在更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面前才表现出来,要知道X-31只是一架高机动性验证机!!根本不具备实战能力!!而F-22尚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而SU-27系列战机早在20多年以前就威震天下了!</P><P>其实这篇文章还是比较客观的!!</P>
<P>文章比较客观。</P><P>西方在战斗机的研制上奉行的是“能量—机动”理论,是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应该比较符合规律。</P><P>SU-27在做眼镜蛇等所谓超常规机动时,几乎在天空中静止,也就是说失去了大量的能量,而重新获得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在动作完成过程中几乎不受控制,进入动作的条件还很严格。以上几方面,个人觉得,眼镜蛇等动作实战意义确实不大。</P>
感觉导弹机动性比飞机强太多,这些动作实在没有意义.
那篇文章就是有点牵强 我也不敢苟同
<P>现代空战,一般说来,空空有效射程内锁定,基本就可以跳伞了</P>
<P>总的来说这篇还算说的过去,地效飞行器航母的论述才是真可笑,作者根本没搞清航母威慑作用体现形式,关于飞机在地效飞行器上的起降才是笑掉大牙的事情,高速飞行器间的空气流场居然那么简洁?!“一带杆就飞跑了”,真不知道M-71发射D-21时候怎么会死的那么惨。</P><P>最可笑的是印度航母中关于LCA的一句话“空气动力翼”,天啊,有机翼设计不是空气动力学范畴?我猜测应为“吹气襟翼”,作者对这些专业属于一窍不通,那个字典就来显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