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忆井冈山运粮:林彪是不参加的两个人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0:24:24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正文 2011年07月14日 08:23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萧克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14/7685426_0.shtml
核心提示:当时叫做挑谷子。全军上下除了病、伤残外,都去挑粮。我印象中,28团只有两个干部没有参加,一个是林彪,因为身体不好;一个是周子昆,脚上负伤。朱德军长同我们一样,每天步行几十里,用扁担挑粮上山。



本文摘自《萧克回忆录》,作者:萧克,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经过一系列战斗,我们克服了8月失败给井冈山根据地造成的困难,重新打开了湘赣边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尤其令人鼓舞的是,这个时期,有两支国民党的部队起义参加了红军,一支是毕占云领导的,有100多人;另一支是张威领导的,有八九十人。这两支部队起义,对我们影响很大。大家觉得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还有国民党军队倒戈参加红军,说明我们不孤立,我们的事业有希望。

打永新回来后,我调28团2营当党代表和党委书记。营长是王展程,湖南石门人,黄埔四期学生。也是在这时,我们听到了敌人要来“会剿”的消息。为了长期守山,特委决定发动军民往山上运粮。井冈山上有些稻田,但产粮不多,部队在山上住久了,吃饭就成大问题,因此要守山就得大量储备粮食。宁冈是产粮区,古城新城一带粮食也多,军队和地方分了工,农民把粮食送到大垅、茅坪、柏露等村,部队转运上山。当时叫做挑谷子。全军上下除了病、伤残外,都去挑粮。我印象中,28团只有两个干部没有参加,一个是林彪,因为身体不好;一个是周子昆,脚上负伤。朱德军长同我们一样,每天步行几十里,用扁担挑粮上山。

朱德军长威信高,一方面因为他善于指挥打仗,另一方面也由于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朱军长,虽然当过滇军的旅长,还留过洋,但始终保持着农民的忠厚、朴实和勤劳。闲暇时,他帮助老乡犁田和耙田。

干得熟练,就这一点,也使他与老乡和许多农民出身的红军官兵亲近了许多。

朱德性格谦和,与他接触也比较容易。那时他的夫人是伍若兰,这是一位有文化的革命知识分子,她在湘南起义时是耒阳县委较得力的常任委,湘南起义时朱德率部队到耒阳,与她一道工作,颇有好感,县委一些人开玩笑,说他俩很般配,一来二去,他们真的结为伴侣了。在井冈山时,我们常拿这事讲笑话,我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记得其中有两句是“朱伍才貌正相当,邂逅相逢于耒阳……”。我用小毛笔把诗写在石灰墙上,张际春看到了,说:

“你真是,玩笑开开可以,怎么还写到墙上?”我一听,也觉得不好,伸伸舌头,赶紧擦掉。

大家努力挑谷子上山,是抱定了与井冈山共存亡的思想。我们相信井冈山可以守住,因为井冈山有五大哨口(黄洋界就是其中之一),每个哨口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口子上放一两个连,敌人千军万马也难进来。

12月上中旬,井冈山上粮食准备得差不多了,这时彭德怀和滕代远率红5军来井冈山。我们在新城开了一个联欢大会,4军、5军和新起义的两个部队及地方干部、老百姓都到了,好多人。主席台的柱子上贴了一副对子,据说是陈毅写的,上首是:“在新城,演新剧,欢迎新同志,打倒新军阀”,下首记不得了。这个上联写得很有意思,用了四个新字,把整个形势和任务,都描绘出来了。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正文 2011年07月14日 08:23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萧克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14/7685426_0.shtml
核心提示:当时叫做挑谷子。全军上下除了病、伤残外,都去挑粮。我印象中,28团只有两个干部没有参加,一个是林彪,因为身体不好;一个是周子昆,脚上负伤。朱德军长同我们一样,每天步行几十里,用扁担挑粮上山。



本文摘自《萧克回忆录》,作者:萧克,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经过一系列战斗,我们克服了8月失败给井冈山根据地造成的困难,重新打开了湘赣边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尤其令人鼓舞的是,这个时期,有两支国民党的部队起义参加了红军,一支是毕占云领导的,有100多人;另一支是张威领导的,有八九十人。这两支部队起义,对我们影响很大。大家觉得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还有国民党军队倒戈参加红军,说明我们不孤立,我们的事业有希望。

打永新回来后,我调28团2营当党代表和党委书记。营长是王展程,湖南石门人,黄埔四期学生。也是在这时,我们听到了敌人要来“会剿”的消息。为了长期守山,特委决定发动军民往山上运粮。井冈山上有些稻田,但产粮不多,部队在山上住久了,吃饭就成大问题,因此要守山就得大量储备粮食。宁冈是产粮区,古城新城一带粮食也多,军队和地方分了工,农民把粮食送到大垅、茅坪、柏露等村,部队转运上山。当时叫做挑谷子。全军上下除了病、伤残外,都去挑粮。我印象中,28团只有两个干部没有参加,一个是林彪,因为身体不好;一个是周子昆,脚上负伤。朱德军长同我们一样,每天步行几十里,用扁担挑粮上山。

朱德军长威信高,一方面因为他善于指挥打仗,另一方面也由于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朱军长,虽然当过滇军的旅长,还留过洋,但始终保持着农民的忠厚、朴实和勤劳。闲暇时,他帮助老乡犁田和耙田。

干得熟练,就这一点,也使他与老乡和许多农民出身的红军官兵亲近了许多。

朱德性格谦和,与他接触也比较容易。那时他的夫人是伍若兰,这是一位有文化的革命知识分子,她在湘南起义时是耒阳县委较得力的常任委,湘南起义时朱德率部队到耒阳,与她一道工作,颇有好感,县委一些人开玩笑,说他俩很般配,一来二去,他们真的结为伴侣了。在井冈山时,我们常拿这事讲笑话,我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记得其中有两句是“朱伍才貌正相当,邂逅相逢于耒阳……”。我用小毛笔把诗写在石灰墙上,张际春看到了,说:

“你真是,玩笑开开可以,怎么还写到墙上?”我一听,也觉得不好,伸伸舌头,赶紧擦掉。

大家努力挑谷子上山,是抱定了与井冈山共存亡的思想。我们相信井冈山可以守住,因为井冈山有五大哨口(黄洋界就是其中之一),每个哨口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口子上放一两个连,敌人千军万马也难进来。

12月上中旬,井冈山上粮食准备得差不多了,这时彭德怀和滕代远率红5军来井冈山。我们在新城开了一个联欢大会,4军、5军和新起义的两个部队及地方干部、老百姓都到了,好多人。主席台的柱子上贴了一副对子,据说是陈毅写的,上首是:“在新城,演新剧,欢迎新同志,打倒新军阀”,下首记不得了。这个上联写得很有意思,用了四个新字,把整个形势和任务,都描绘出来了。
又见草鸡台
这个....想说明啥?标题和文中内容....
理解不能
不上井冈山说明有罪?
毛主席说过:萧克是坏人。
萧克不就是那个管不住小弟弟的家伙吗?
littleji11 发表于 2011-9-19 22:54
萧克不就是那个管不住小弟弟的家伙吗?
管不着JJ的叫萧华,就是太祖说的那个“扶不起的天子”。
萧克是二方面军的领导,因为曾经和张主席会师后相谈甚欢,以后遭太祖弃用。
zhengzs 发表于 2011-9-21 13:05
管不着JJ的叫萧华,就是太祖说的那个“扶不起的天子”。
萧克是二方面军的领导,因为曾经和张主席会师后 ...
记错了,谢谢指证,不过萧克是老毛说的坏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