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宋文骢传奇才发现:顾诵芬的八爷和二代八爷都是拾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1:13:50
老宋的经历和老顾的“成绩”验证了一句名言:好用没有用,有用不好用!当年老宋主动出走是无奈和聪明的!要不一辈子都是替人干活,被压着。那些当年留下的都是些设计飞机业余,“设计”人  很专业的的"人才"!现今那个lzy正是他们的衣钵传人,他的“华丽转身”其实想说 别看你们干得欢,出点差错就玩完!我不干活不出错,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那个当年小聪明!!!老宋的经历和老顾的“成绩”验证了一句名言:好用没有用,有用不好用!当年老宋主动出走是无奈和聪明的!要不一辈子都是替人干活,被压着。那些当年留下的都是些设计飞机业余,“设计”人  很专业的的"人才"!现今那个lzy正是他们的衣钵传人,他的“华丽转身”其实想说 别看你们干得欢,出点差错就玩完!我不干活不出错,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那个当年小聪明!!!
云里雾里,视乎关系到帮派纠纷,人怨是非。空版还是应该以讨论装备技术为主,这种贴不合适吧
虽然说出来不好听,大家从工作结果看,谁更给力?
设计人比设计产品更来劲本是很多国企的通病,大的方向是这样的,不是哪个F的问题,虽不待见某飞,但还是建议锁帖。
1964年宋文骢才不到35岁,即使参加歼八项目,只能是小喽喽级别的,顾诵芬一开始也不过是副组长。
当时成飞还没有,不关什么派系的事情,论资排辈的中国惯例罢了。
当年的基础太差,心又太大
刚看完,很感动,宋总你是我们云南人的骄傲!611积累那么多年,走到今天宋总功绩无法计量
又是一片腥风血雨,还是锁了吧!
看看院士那么多挂“长”的就知道,在中国实干家不容易做。能有点成就,怕是比老外努力百倍
呵呵~~LZ先要自己搞清楚,八爷是出自谁的手?二代八爷才是老顾搞的。没有搞清楚别说,免的把别人的牙笑掉了。
看完,感动.


顾诵芬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

1954年起,先后承担歼教1型和歼教6型喷气式教练机的气动设计工作。

1956年,设计“歼教Ⅰ”飞机突破机头进气型式,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为该机一次设计成功作出重大贡献;“歼教六”飞机的设计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消化吸收国外机种的技术,利用国内条件,创立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程序和计算方法;对“歼八”飞机的设计,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其性能全部优于原准机。

1964年,开始领导歼8飞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并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   

1976年,开始参与歼8Ⅰ型飞机的设计工作,1985年正式定型。   

1981年,又任歼8Ⅱ飞机的总设计师,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   

1984年6月,歼8Ⅱ飞机试飞成功,不久投入生产。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被誉为“歼8之父”。   

1988年起,他领导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不稳定飞机的飞行。   

1990年起,领导高性能远景飞机的概念研究。

因为其在航空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巨大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诵芬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

1954年起,先后承担歼教1型和歼教6型喷气式教练机的气动设计工作。

1956年,设计“歼教Ⅰ”飞机突破机头进气型式,在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为该机一次设计成功作出重大贡献;“歼教六”飞机的设计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消化吸收国外机种的技术,利用国内条件,创立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程序和计算方法;对“歼八”飞机的设计,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其性能全部优于原准机。

1964年,开始领导歼8飞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并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   

1976年,开始参与歼8Ⅰ型飞机的设计工作,1985年正式定型。   

1981年,又任歼8Ⅱ飞机的总设计师,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   

1984年6月,歼8Ⅱ飞机试飞成功,不久投入生产。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被誉为“歼8之父”。   

1988年起,他领导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不稳定飞机的飞行。   

1990年起,领导高性能远景飞机的概念研究。

因为其在航空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巨大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其实看周边国企环境,就知道此话真假,呵呵,在这,有才说不定是一个缺点。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记得说到老顾时某人有此一说
大块豆腐 发表于 2011-6-20 10:18
1964年宋文骢才不到35岁,即使参加歼八项目,只能是小喽喽级别的,顾诵芬一开始也不过是副组长。
当时成飞 ...
64年成飞已经有了5年了,611还没有。
顾老的成绩岂是你们这帮宵小所能抹杀的?那些对院士不屑的人,只不过是一种无知者无畏。
对比纽维在迈凯轮和红牛就知道了
同样的快车 不同的结果
体制问题
楼主的解读有点过了。
英雄不问出处。
在沈阳呆过几年,对当地善于搞“阶级斗争”的印象深刻!
楼主并没有把话说明白,到底是拾谁人的牙慧呢?有一点比较清楚,就是601所有一架23,8II的机头肯定是参考了的。其他就不清楚了。
heaven621 发表于 2011-6-20 12:48
在沈阳呆过几年,对当地善于搞“阶级斗争”的印象深刻!
楼主并没有把话说明白,到底是拾谁人的牙慧呢?有 ...
8II参考的是进气道设计。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heaven621 发表于 2011-6-20 12:25
64年成飞已经有了5年了,611还没有。
嗯,我没有说清楚,是有132了还没有611。
从文字上看,宋院士对j8肯定是有贡献的,但是宋院士既然走了,报奖的时候当然就没份了。j8II肯定绝大多数都是沈飞的功劳。但是同时属于一个系统,竞争的同时也在合作,哪怕是在上级领导的协调下,一同开会讨论、评审。所以宋院士j8II可能也有小部分的贡献。
但是科研不是搬砖头,很多是的事情不好度量。

联想到前段时间,facebook的创始人给校友赔钱的事情(好几千万美金),人家老美这方面确实做的更加到位。
顾院士是有能力、有贡献的,少开点会也许成绩更大;
但高性能战斗机牵扯很广,哪一个人都撑不起来,用不着神话谁或者鄙视谁;

沈飞在某些方面保守是真的,
比如强调国产化率就难以简单评价:的确更放心,但性能低下呀。
都是一家人
事实说话,一个一架都出口不了的J8居然能从A改到Z,我想一架破拖拉机怎么也改不成法拉利的,谁好,谁不好,不用争论,公道自在人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要把人民都当成傻瓜来忽悠
mark  一下
绝非一人之功,也绝非一人之过,国家发展的必然。
解读过度了吧?
拾人牙慧的证据:见文中 独特的双发歼8方案一节,歼八构型是由谢品首先提出,谢和宋完善!八爷二代两侧进气是由宋文骢提出!
xjb2004 发表于 2011-6-20 13:22
事实说话,一个一架都出口不了的J8居然能从A改到Z,我想一架破拖拉机怎么也改不成法拉利的,谁好,谁不好, ...
拖拉机改不成法拉利,但是造拖拉机的却可以造兰博基尼。
坐等高人解毒
唐代超人 发表于 2011-6-20 15:01
拾人牙慧的证据:见文中 独特的双发歼8方案一节,歼八构型是由谢品首先提出,谢和宋完善!八爷二代两侧进气 ...
这个所谓证据有些牵强:就算是当年是宋院士提出的两侧进气,可是用什么发动机呢?用WP7吗?那样飞行性能空军能接受吗?且不论两侧可调进气道的技术那时能否搞出来,光是改成两侧进气后增大的阻力就让人头疼了。我一直都认为8改两侧进气的前提是有了WP13,增加的推力能够弥补增大的阻力,如此空军才能认可82的飞行性能。
不要因为歼8的不理想而对顾老进行无端攻击,顾老无论如何是为中国航空事业奋斗过的,很多体制和技术因素不是顾老能够左右的!
绿林好汉 发表于 2011-6-20 13:06
顾院士是有能力、有贡献的,少开点会也许成绩更大;
但高性能战斗机牵扯很广,哪一个人都撑不起来,用不着 ...
政治正确,长子历来如此
大家都多看书。,别先有立场。
triumph0929 发表于 2011-6-20 15:19
这个所谓证据有些牵强:就算是当年是宋院士提出的两侧进气,可是用什么发动机呢?用WP7吗?那样飞行性能空 ...
歼八,第一任总师是黄志千.之后是王南寿为总负责人,叶正大是技术总负责人.宋文骢负责起草总体方案.

文革后,王走,宋南下,叶正大关牛篷.当歼八搞不下去的时候不得不把叶正大放出来带帽子解决问题.诸多技术提议遭到制抵,打倒四人帮后叶正大在上面支持下开始设计解决歼八问题的歼八I.到七九年叶正大意识到问题,于是在叶正大在以前1964年提出的两侧进气方案上搞新改型,这就是歼八II.整个歼八系列.最关键的人是黄志千,王南寿,叶正大,宋文骢.

而1984年,叶正大被迫退休,从始,歼八II就没有再有实际意义的改进.

我不知道,上面这一批人里那一个是歼八之父?那个是歼八之耻!

谁对空军副司令拍桌子大骂曹司令:"你曹司令支持歼八首飞就是反党反革命!"

谁又大会上说:"以叶正大为首的白专搞的歼八就是反革命行为.我们要把他们打倒打死打臭........"
看来又会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