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中国文化——守住我们的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9:13:51
文 / 瞭望周刊记者 戴 廉 
<P>  9月3日至9月5日,在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举办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60多名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的名流聚集到一起,讨论的焦点正是“全球化与中华文化。”</P>
<P>  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浪潮是游戏规则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中国如想在世界舞台上保住自己的位置,更需要她的儿女学会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如何整合自己、健全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消灭自己。这就需要有传统文化的根基。</P>
<P>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困惑</P>
<P>  改革开放起步时,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已经基本在“文革”期间被架空了。处于传统真空中的中国人在陡然面对外来文明时,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种种不成熟甚至是焦灼的心态。</P>
<P>  失去了对传统的敬意和温情,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和中秋,都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运动中日益凋零,作家朱大可说:“人们已经看到,元宵节被用来推销糯米汤圆,由此逐步退化为汤圆节;端午节则被用以推销粽子,由此逐渐演变成粽子节;中秋节则被用来专门进食月饼,结果退化成了月饼节。”</P>
<P>  因为习惯于像上一辈知识分子那样对传统进行批判,中国的年轻学者可以言必称亚里士多德,却对孔子、孟子、庄子充满了陌生感。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所说:“我们现在一批年轻学者去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汲取了很多智慧,但是由于文化底蕴不够,因为没有根源,他们所吸收的并不是自己的智慧,而只是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跟在西方学者的背后。”</P>
<P>  刘梦溪说,五四时期的知识精英们虽然对传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但他们同时又是受过传统熏陶的 身处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国人,只有重新评估、定义和守住自己的文化之根,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与此同时,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还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有十足中国文化味道的从业人员,而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现在的中青年一代,长时间身处于大小传统齐遭毁坏的环境中,没有机会接受传统文化典范的熏陶,他们身上的文化含量累积得不够,难免精神气象显得淡薄而不够从容,不够厚重。</P>
<P>  至于如今的少年和儿童,教他们的老师大都对民族固有文化知之甚少,流俗的电视文化,浅薄的搞笑,逻辑错乱的“脑筋急转弯”占据了他们大部分课外时间。他们错把猪八戒、孙悟空当作中国的文化传统,以为“康乾盛世”比现在还要好。“没有了传统的支撑,如今的生活时尚,是一切层面追求和国际接轨,而五四所主张的‘西化’主张反而成了光说不练的小儿科了。”</P>
<P>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存在着与传统的断裂,中华文明已经难以做到和其他文明平等对话。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回答“当代中国的核心文明是什么?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什么”?而这些在许多学者看来,正是中国与西方平等对话的基本条件。</P>
<P>  网上的一篇评论写道,“‘末代皇帝’的西方摄影师拍宫廷时用了大量的俯拍镜头,紫禁城在这样的镜头下显得温情脉脉,与高贵或尊严无关,这里的一切都是可供赏玩的。现在的许多中国人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这样的镜头下,供人赏玩而不自知。看看雅典吧,这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看看他们是怎样诠释自己的文明的。开幕式有太多的人物典故寓意,有几个东方人能看懂?但是他们演绎得震撼人心,让人不由地心生仰慕与敬重……”</P>
<P>  没有传统文化依托,失去了平等对话基础的一些中国影视文学作品,或多或少带上了一种迎合的味道,然而,“如果只是投其所好,你喜欢小脚我给你小脚,你喜欢鸦片我给你鸦片,你喜欢文革的残酷我给你文革的残酷,照这个思路去做只能助长让西方来定义我们的趋势”。台湾作家龙应台这样说。</P>
<P>   守住文化的根是生存的必要</P>
<P>  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记者遇到了一对退休的普通市民夫妇。他们从朋友那里得到了论坛召开的信息,便赶到了现场。来之前他们生怕自己不够格,因为对所谓的“全球化和中国文化”这样的深奥问题从未涉猎。但却有一种冲动促使他们一定要来看看。今年55岁,退休前一直从事行政工作的鲁女士对记者说,在退休的这几年里,夫妇俩游览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名胜古迹,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她说她年轻的时候把这一切都当作“四旧”,但是现在,当她看到中国越来越像西方,当她走在现代化的街道上,在舶来的超级市场购物的时候,又有了一种焦虑:中国的特色是什么?什么东西才是中国自己的?</P>
<P>  身处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国人,只有重新评估、定义和守住自己的文化之根,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与此同时,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还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P>
<P>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首先是对抗传统文化中糟粕的良好武器。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认为传统可以像包袱一样被丢掉,杜维明说“这是太乐观了”,因为有一些封建遗毒已经进入到我们的血液和骨髓,像噩梦一样成为国民下意识中的一部分。要想消除这些负面的因素,则必须充分张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精髓的部分来与糟粕对峙。</P>
<P>  对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是必要的条件。在杜维明看来,继承、扬弃、引进、排斥,这四个问题本应同时解决,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但现在,我们把四个问题变成了两个,只剩下扬弃和引进,甚至有些时候就只剩下引进,却把中国自己的东西全部打倒,这样就会进入一种困境。“你对传统基本是比较粗暴的,你想把他忘掉了,这样你不光不能对峙其中的糟粕,你对引进来的外来文化的理解也一定是肤浅的。”</P>文 / 瞭望周刊记者 戴 廉 
<P>  9月3日至9月5日,在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举办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60多名海内外学术界、文化界的名流聚集到一起,讨论的焦点正是“全球化与中华文化。”</P>
<P>  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浪潮是游戏规则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中国如想在世界舞台上保住自己的位置,更需要她的儿女学会如何适应国际环境,如何整合自己、健全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消灭自己。这就需要有传统文化的根基。</P>
<P>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困惑</P>
<P>  改革开放起步时,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已经基本在“文革”期间被架空了。处于传统真空中的中国人在陡然面对外来文明时,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种种不成熟甚至是焦灼的心态。</P>
<P>  失去了对传统的敬意和温情,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和中秋,都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运动中日益凋零,作家朱大可说:“人们已经看到,元宵节被用来推销糯米汤圆,由此逐步退化为汤圆节;端午节则被用以推销粽子,由此逐渐演变成粽子节;中秋节则被用来专门进食月饼,结果退化成了月饼节。”</P>
<P>  因为习惯于像上一辈知识分子那样对传统进行批判,中国的年轻学者可以言必称亚里士多德,却对孔子、孟子、庄子充满了陌生感。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及哲学讲座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所说:“我们现在一批年轻学者去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汲取了很多智慧,但是由于文化底蕴不够,因为没有根源,他们所吸收的并不是自己的智慧,而只是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跟在西方学者的背后。”</P>
<P>  刘梦溪说,五四时期的知识精英们虽然对传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但他们同时又是受过传统熏陶的 身处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国人,只有重新评估、定义和守住自己的文化之根,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与此同时,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还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有十足中国文化味道的从业人员,而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现在的中青年一代,长时间身处于大小传统齐遭毁坏的环境中,没有机会接受传统文化典范的熏陶,他们身上的文化含量累积得不够,难免精神气象显得淡薄而不够从容,不够厚重。</P>
<P>  至于如今的少年和儿童,教他们的老师大都对民族固有文化知之甚少,流俗的电视文化,浅薄的搞笑,逻辑错乱的“脑筋急转弯”占据了他们大部分课外时间。他们错把猪八戒、孙悟空当作中国的文化传统,以为“康乾盛世”比现在还要好。“没有了传统的支撑,如今的生活时尚,是一切层面追求和国际接轨,而五四所主张的‘西化’主张反而成了光说不练的小儿科了。”</P>
<P>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存在着与传统的断裂,中华文明已经难以做到和其他文明平等对话。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回答“当代中国的核心文明是什么?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什么”?而这些在许多学者看来,正是中国与西方平等对话的基本条件。</P>
<P>  网上的一篇评论写道,“‘末代皇帝’的西方摄影师拍宫廷时用了大量的俯拍镜头,紫禁城在这样的镜头下显得温情脉脉,与高贵或尊严无关,这里的一切都是可供赏玩的。现在的许多中国人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这样的镜头下,供人赏玩而不自知。看看雅典吧,这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看看他们是怎样诠释自己的文明的。开幕式有太多的人物典故寓意,有几个东方人能看懂?但是他们演绎得震撼人心,让人不由地心生仰慕与敬重……”</P>
<P>  没有传统文化依托,失去了平等对话基础的一些中国影视文学作品,或多或少带上了一种迎合的味道,然而,“如果只是投其所好,你喜欢小脚我给你小脚,你喜欢鸦片我给你鸦片,你喜欢文革的残酷我给你文革的残酷,照这个思路去做只能助长让西方来定义我们的趋势”。台湾作家龙应台这样说。</P>
<P>   守住文化的根是生存的必要</P>
<P>  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记者遇到了一对退休的普通市民夫妇。他们从朋友那里得到了论坛召开的信息,便赶到了现场。来之前他们生怕自己不够格,因为对所谓的“全球化和中国文化”这样的深奥问题从未涉猎。但却有一种冲动促使他们一定要来看看。今年55岁,退休前一直从事行政工作的鲁女士对记者说,在退休的这几年里,夫妇俩游览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名胜古迹,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她说她年轻的时候把这一切都当作“四旧”,但是现在,当她看到中国越来越像西方,当她走在现代化的街道上,在舶来的超级市场购物的时候,又有了一种焦虑:中国的特色是什么?什么东西才是中国自己的?</P>
<P>  身处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国人,只有重新评估、定义和守住自己的文化之根,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与此同时,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还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P>
<P>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首先是对抗传统文化中糟粕的良好武器。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认为传统可以像包袱一样被丢掉,杜维明说“这是太乐观了”,因为有一些封建遗毒已经进入到我们的血液和骨髓,像噩梦一样成为国民下意识中的一部分。要想消除这些负面的因素,则必须充分张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精髓的部分来与糟粕对峙。</P>
<P>  对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是必要的条件。在杜维明看来,继承、扬弃、引进、排斥,这四个问题本应同时解决,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但现在,我们把四个问题变成了两个,只剩下扬弃和引进,甚至有些时候就只剩下引进,却把中国自己的东西全部打倒,这样就会进入一种困境。“你对传统基本是比较粗暴的,你想把他忘掉了,这样你不光不能对峙其中的糟粕,你对引进来的外来文化的理解也一定是肤浅的。”</P>
除了中外学者,与会者中还有不少从事创作实践的艺术家,比如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詹建俊、著名导演谢晋、话剧演员焦晃、澳门乐团首席指挥邵恩。可以说,这些艺术家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习和从事从西方引进的艺术形式,但他们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也都感叹:“传统太重要了!” <P>  一棵大树,自己的根基扎得越深,抵抗自身肌体病毒的能力才越强,吸收外界的养分也才会越充分。这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在论坛上打的一个比喻。与这个比喻相呼应的是,刘梦溪认为,我们不能只把传统当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要当作一种“生存的必要。”</P><P>  然而,学者们在强调传统的重要,强调根源性的同时,也担忧另一种倾向——以为中华文化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21世纪将是太平洋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他们认为这种说法不仅不切合实际,而且会助长不健康的狭隘民族意识,相反,我们需要将民族的根源性和面向世界的包容性结合在一起。“中国目前在根源性和开放性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够。”杜维明说。</P><P>   重新清理文化家底</P><P>  “春节觉得没意思,喜欢过圣诞节;中秋节不好玩,喜欢在感恩节吃火鸡,虽然不知感谁的恩”。有学者如此概括年轻一代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还有学者把这些归结为全球化对年轻一代的入侵。</P><P>  但另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是,在全球化不可阻挡的趋势下,近年来,在许多大学,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此次论坛的最后一天,王蒙、杜维明、汤一介、吴祖强、梅葆玖等十几位文化人与高校大学生的交流也受到了高度关注。</P><P>  一位学者不由感慨,“实际上,我们年轻的一代非常渴望寻找到精神认同感。”</P><P>  网上年轻一代对雅典奥运会闭幕式8分钟演出的“讨伐”本身也意味着,把开放视作一种不可更改的守则的他们也渴望建立一种民族自信心,希望由北京所展示的中华文化能够和由雅典展示的西方文明进行平等的对话。所以,他们把矛头指向了张艺谋。然而,在对张艺谋的“媚俗”进行批判之后,令他们感到茫然的是,当他们在网络上进行争论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当中鲜有人能够清楚地回答“到底什么才是中华5000年文化的精髓”这样看似基础的问题。</P><P>  网络上的年轻人把问题抛给了学者。但从“2004文化高峰论坛”的情况来看,中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歧见丛生,莫衷一是。许多与会者都感到,学者们从宏观角度对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的讨论往往显得有些大而无当,而这种大而无当本身更加说明了我们与传统的隔膜。</P><P>  于是,与会者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当务之急是重新整理我们自己的文化。</P><P>  作家冯骥才说:“我最近看一个报纸经常说年轻人只知道过情人节、过圣诞节却不知道过端午节,过重阳节,那么年轻人问你端午节有什么形式有什么活动,重阳节有什么形式,你能回答吗?我们节日的方式和载体比玫瑰花更有魅力吗?更能够打动别人的心吗?我们把自己节日卖给商家叫黄金周了,我们鞭炮禁放了,我们过年年夜饭动员老百姓到饭馆定饭,我们把自己的节日一个一个抽空了,怎么能怨怪我们的年轻人?”</P><P>  冯骥才认为,“我们应该研究、整理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有当我们自己能够在相当的高度上把握住自己的文化,能够真正了解我们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们不怕全球化。否则,我们无法跟世界对话,我们无法提升我们的文化,也无法发展我们的文化。如果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家底都搞不清楚,对自己的文化一知半解,我们当然害怕全球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