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天空:陆军如何应对未来战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09:27:39
信息化战争“天兵天将”黑云压城,空天威胁如影随形
●“古老的军种”怎样才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挺立“空天时代”
凝望天空:陆军如何应对未来战场

姬建民

2011-06-09  来源:解放军报
   




    21世纪常被称作“空天世纪”,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技术的紧密结合将人类的战争触角伸向太空乃至深空,国家战略博弈的制高点日渐提升,一定意义上讲,谁控制了空天,谁就控制了地面、海洋和电磁空间。也正因此,现代战争往往首先从空天开打,换句话说,对于追赶军事变革潮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应对技术先进国家来自空天的严峻挑战,显得十分紧迫。

    我军是一支有着深厚“大陆军”传统的军队,面对惊涛拍岸的信息化浪潮、面对黑云压城的空天威胁,如何紧密围绕主题主线,充分发挥信息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如何在信息化战场上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作战目标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切实加强以防空反导能力建设为突破口的基于信息系统的陆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加快陆军新型防空反导装备发展,这也是陆军这支“古老军种”挺立“空天时代”、完成浴火重生的关键。

    ●空中打击兵器的快速发展,使空袭反空袭的天平严重失衡

    现代战场,空中打击已成为贯穿战争全程并影响战争全局的主要作战样式。42天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持续进行了38天高强度空袭。长达78天的科索沃战争,成为第一场仅依靠空中打击达成战争目的的典型战例。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的头一个月,美英联军就出动飞机约4.76万架次,在军事上实现了快速决胜的作战目的。

    空中打击理论的日臻完善及其实战上的巨大效益,使得掌握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军队越来越注重研发空中进攻性武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空中突防手段的增加以及轰炸精度的提高,电子干扰和空射反辐射导弹等先进武器的出现,空袭与反空袭装备的技术代差逐渐拉大,反空袭一方明显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有效的空中反制利剑,又丧失了御空的坚盾,一旦战事爆发,空天无疑门户洞开,将面临十分被动的局面。不仅国家领导机构、军队指挥中枢、经济命脉等战略目标将难逃空袭的厄运,就是地面部队和各类战役战术目标也将成为“天兵天将”的“盘中餐”。

    与陆军防空反导装备发展相对滞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空中打击兵器突飞猛进,正朝着信息化、隐身化和无人化发展,空中兵器对地攻击的精确性、毁伤效能越来越高。据悉,一些军事大国正在列装四代飞机和机载武器,个别国家甚至正在谋求全球即时打击能力。一些国家的四代空地导弹,攻击距离基本上在100千米以上,部分型号甚至达200千米以上,使得“大陆军”面临的空天威胁进一步加大,“生存不易、反制乏力”的现实对陆军防空装备建设提出了紧迫需求。

    ●强化陆军防空反导能力建设,关键是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后羿射日”之所以能铸就不世之功,一是弓强,二是力大。虽是传说,道理却深刻。它启示我们“大陆军”要练就“闹天宫”的本领,一要锻造利刃坚盾,二要凝神聚气形成防空合力。而要实现以上两点,必须根本扭转陆军防空反导能力建设发展思路,切实加快防空兵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由野战防空为主,向适应一体化联合防空转变。陆军防空兵是陆军对空作战的主要力量。闻名遐迩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高射炮兵与空军密切配合、合理分区、梯次部署,曾创造辉煌战绩,有效削弱了德军的空袭威胁。陆军防空由于具有规模数量大、机动作战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一体化联合防空中理应大有作为。长期以来,陆军防空任务主要是对付临空轰炸,遂行伴随防空作战,这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防空反导作战要求。信息化条件下,单一军兵种、单一类别防空行动很难有效完成防空作战任务,反空袭方必须将诸军兵种防空力量攥指成拳,实施一体化联合防空。与此同时,拓展一体化联合防空内涵,摒弃将陆军防空仅仅局限于伴随掩护、低空末端、不需要反导的陈旧观念,在与其他防空力量的武器装备体系之间,陆军防空装备应在功能上从自成体系向综合集成转变,在火力拦截系统上从严格分级向深度融合转变,在信息系统上从链路交互向网络交互转变,以实现信息联合、指挥联合、火力联合。

    由机械化防空装备体系,向信息化防空装备体系转变。机械化条件下,陆军防空装备建设以火力为主,注重单平台、单系统建设。信息化条件下,高强度的电子压制和反辐射精确打击,恶化了陆军防空的电磁环境和生存空间;空中打击兵器的隐身化,压缩了陆军防空的预警时间;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对陆军防空作战指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更需强调陆军防空装备体系建设,突出信息主导作用,强化体系内各能力要素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火力拦截装备的同时,尤应重点提升陆军防空看得清、联得上、抗得住的能力,消除制约陆军防空体系作战能力的“短板”。以信息系统为纽带,有机整合陆军防空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并与其他军兵种防空力量深度融合,形成能够抗衡空中打击体系威胁的防空体系作战能力。

    由低空近程防空为主,向远近兼顾的多层次防空转变。未来陆军防空需应对非线性、非接触、非对称的作战样式,既要应对万米之上的轰炸机、一树之高的武装直升机,还要应对幽灵般的隐身飞机以及精确制导的机载弹药、战术弹道导弹等多类目标。为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拥有远近结合的多层次拦截手段,尤其要具备抗击实施防区外打击的空中打击平台、战术弹道导弹等能力。这在主要军事强国已成为现实。陆军防空作战能力由抗击低空近程目标为主向近程、中远程目标兼顾转变,在进一步发展低空末端防空武器系统的同时,合理拓展陆军中远程、中高空防空能力,加快发展中远程陆军防空导弹,构建完善的高中低空合理搭配、远中近程有效衔接的防空火力拦截装备体系十分必要。陆军配备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既可掩护战役军团等重要目标、战役布势和战役行动等的对空安全,又可在联合防空中参与掩护国家重要区域、重要目标的对空安全,能够与其他军兵种防空力量形成一定的火力重叠区域,加大防空火力密度和拦截纵深,实现由兵力机动向火力机动的转变。

    ●挖掘以地制空潜力,切实加强发展新型防空反导装备力量

    立足陆军防空的使命任务,着眼未来装备技术发展,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型防空反导装备,着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反空袭作战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信息主导,优化防空反导装备体系。从世界趋势看,陆军防空反导装备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注重信息系统在防空作战体系中的支撑和粘结作用,发展立体化侦察预警、网络化指挥协同、多层次拦截毁伤的装备,着力实现与诸军兵种预警探测和指控系统有效融合,构建以导弹为主、弹炮结合为辅的火力拦截体系。未来,应着眼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有效利用天基信息资源,发展先进的空中预警、陆基雷达、光电侦察等手段,构建立体化陆军防空预警系统,实现多种信息高度融合,提高对高隐身目标、低空高速小目标等的预警探测能力;依托天基、空基通信手段,构建栅格化通信网络,以实现高效的对空综合防御指挥能力;积极发展新型抗干扰设备、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系统,提高电子防御能力和对敌空袭体系的“软杀伤”能力。同时,要着力实现与国家空防体系的预警探测和指控系统有效铰链、深度融合,逐步建立健全空情共享和统一指挥的机制,提高一体化联合防空作战能力。

    发挥导弹技术非对称优长,提升中远程防空反导能力。21世纪,空天威胁是横亘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多数国家大都致力于走空地结合、以地制空之路。在制订我国首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时,钱学森指出,飞机与导弹在战争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飞机机动性好,导弹速度快。制导技术在短期内易于突破,且发展导弹技术易形成非对称优势。这一论断至今仍对我们有深刻启迪。美、俄两国虽然具备了强大的空中攻击和防御能力,但仍大力加强陆军一体化防空反导能力建设,积极研制和部署中远程防空导弹,构建远中近衔接、高中低搭配的多层次陆军防空火力拦截体系。这一点对后发者,启示是深刻的。

    抢占技术制高点,加快新概念防空装备发展。当前,积极探索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机理技术在武器装备领域的应用,着力推进新概念装备研发已成世界热点。据悉,一些国家正抓紧研发战术激光武器、电磁炮等防空装备,积极探索电磁脉冲武器、等离子体武器、粒子束武器、电热炮等新概念防空武器系统。2010年5月,美军利用激光武器系统成功摧毁4架3200米外、以时速482千米飞行的无人机;2010年9月,美国“闪电”电磁导轨炮防空系统成功试射了空气动力学弹丸,迈出了电磁炮应用于防空领域的重要一步。新概念武器拓宽了未来防空装备发展的视野。陆军防空装备建设必须瞄准前沿,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高度关注新概念防空武器系统的发展,为构筑新型陆军防空作战力量打下坚实基础。







http://chn.chinamil.com.cn/xwpdxw/2011-06/09/content_4449534.htm信息化战争“天兵天将”黑云压城,空天威胁如影随形
●“古老的军种”怎样才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挺立“空天时代”
凝望天空:陆军如何应对未来战场

姬建民

2011-06-09  来源:解放军报
   




    21世纪常被称作“空天世纪”,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技术的紧密结合将人类的战争触角伸向太空乃至深空,国家战略博弈的制高点日渐提升,一定意义上讲,谁控制了空天,谁就控制了地面、海洋和电磁空间。也正因此,现代战争往往首先从空天开打,换句话说,对于追赶军事变革潮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应对技术先进国家来自空天的严峻挑战,显得十分紧迫。

    我军是一支有着深厚“大陆军”传统的军队,面对惊涛拍岸的信息化浪潮、面对黑云压城的空天威胁,如何紧密围绕主题主线,充分发挥信息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如何在信息化战场上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作战目标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切实加强以防空反导能力建设为突破口的基于信息系统的陆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加快陆军新型防空反导装备发展,这也是陆军这支“古老军种”挺立“空天时代”、完成浴火重生的关键。

    ●空中打击兵器的快速发展,使空袭反空袭的天平严重失衡

    现代战场,空中打击已成为贯穿战争全程并影响战争全局的主要作战样式。42天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持续进行了38天高强度空袭。长达78天的科索沃战争,成为第一场仅依靠空中打击达成战争目的的典型战例。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的头一个月,美英联军就出动飞机约4.76万架次,在军事上实现了快速决胜的作战目的。

    空中打击理论的日臻完善及其实战上的巨大效益,使得掌握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军队越来越注重研发空中进攻性武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空中突防手段的增加以及轰炸精度的提高,电子干扰和空射反辐射导弹等先进武器的出现,空袭与反空袭装备的技术代差逐渐拉大,反空袭一方明显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如果缺乏有效的空中反制利剑,又丧失了御空的坚盾,一旦战事爆发,空天无疑门户洞开,将面临十分被动的局面。不仅国家领导机构、军队指挥中枢、经济命脉等战略目标将难逃空袭的厄运,就是地面部队和各类战役战术目标也将成为“天兵天将”的“盘中餐”。

    与陆军防空反导装备发展相对滞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世界发达国家空中打击兵器突飞猛进,正朝着信息化、隐身化和无人化发展,空中兵器对地攻击的精确性、毁伤效能越来越高。据悉,一些军事大国正在列装四代飞机和机载武器,个别国家甚至正在谋求全球即时打击能力。一些国家的四代空地导弹,攻击距离基本上在100千米以上,部分型号甚至达200千米以上,使得“大陆军”面临的空天威胁进一步加大,“生存不易、反制乏力”的现实对陆军防空装备建设提出了紧迫需求。

    ●强化陆军防空反导能力建设,关键是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后羿射日”之所以能铸就不世之功,一是弓强,二是力大。虽是传说,道理却深刻。它启示我们“大陆军”要练就“闹天宫”的本领,一要锻造利刃坚盾,二要凝神聚气形成防空合力。而要实现以上两点,必须根本扭转陆军防空反导能力建设发展思路,切实加快防空兵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由野战防空为主,向适应一体化联合防空转变。陆军防空兵是陆军对空作战的主要力量。闻名遐迩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高射炮兵与空军密切配合、合理分区、梯次部署,曾创造辉煌战绩,有效削弱了德军的空袭威胁。陆军防空由于具有规模数量大、机动作战能力强、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一体化联合防空中理应大有作为。长期以来,陆军防空任务主要是对付临空轰炸,遂行伴随防空作战,这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防空反导作战要求。信息化条件下,单一军兵种、单一类别防空行动很难有效完成防空作战任务,反空袭方必须将诸军兵种防空力量攥指成拳,实施一体化联合防空。与此同时,拓展一体化联合防空内涵,摒弃将陆军防空仅仅局限于伴随掩护、低空末端、不需要反导的陈旧观念,在与其他防空力量的武器装备体系之间,陆军防空装备应在功能上从自成体系向综合集成转变,在火力拦截系统上从严格分级向深度融合转变,在信息系统上从链路交互向网络交互转变,以实现信息联合、指挥联合、火力联合。

    由机械化防空装备体系,向信息化防空装备体系转变。机械化条件下,陆军防空装备建设以火力为主,注重单平台、单系统建设。信息化条件下,高强度的电子压制和反辐射精确打击,恶化了陆军防空的电磁环境和生存空间;空中打击兵器的隐身化,压缩了陆军防空的预警时间;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对陆军防空作战指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更需强调陆军防空装备体系建设,突出信息主导作用,强化体系内各能力要素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火力拦截装备的同时,尤应重点提升陆军防空看得清、联得上、抗得住的能力,消除制约陆军防空体系作战能力的“短板”。以信息系统为纽带,有机整合陆军防空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并与其他军兵种防空力量深度融合,形成能够抗衡空中打击体系威胁的防空体系作战能力。

    由低空近程防空为主,向远近兼顾的多层次防空转变。未来陆军防空需应对非线性、非接触、非对称的作战样式,既要应对万米之上的轰炸机、一树之高的武装直升机,还要应对幽灵般的隐身飞机以及精确制导的机载弹药、战术弹道导弹等多类目标。为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拥有远近结合的多层次拦截手段,尤其要具备抗击实施防区外打击的空中打击平台、战术弹道导弹等能力。这在主要军事强国已成为现实。陆军防空作战能力由抗击低空近程目标为主向近程、中远程目标兼顾转变,在进一步发展低空末端防空武器系统的同时,合理拓展陆军中远程、中高空防空能力,加快发展中远程陆军防空导弹,构建完善的高中低空合理搭配、远中近程有效衔接的防空火力拦截装备体系十分必要。陆军配备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既可掩护战役军团等重要目标、战役布势和战役行动等的对空安全,又可在联合防空中参与掩护国家重要区域、重要目标的对空安全,能够与其他军兵种防空力量形成一定的火力重叠区域,加大防空火力密度和拦截纵深,实现由兵力机动向火力机动的转变。

    ●挖掘以地制空潜力,切实加强发展新型防空反导装备力量

    立足陆军防空的使命任务,着眼未来装备技术发展,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型防空反导装备,着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反空袭作战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信息主导,优化防空反导装备体系。从世界趋势看,陆军防空反导装备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注重信息系统在防空作战体系中的支撑和粘结作用,发展立体化侦察预警、网络化指挥协同、多层次拦截毁伤的装备,着力实现与诸军兵种预警探测和指控系统有效融合,构建以导弹为主、弹炮结合为辅的火力拦截体系。未来,应着眼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有效利用天基信息资源,发展先进的空中预警、陆基雷达、光电侦察等手段,构建立体化陆军防空预警系统,实现多种信息高度融合,提高对高隐身目标、低空高速小目标等的预警探测能力;依托天基、空基通信手段,构建栅格化通信网络,以实现高效的对空综合防御指挥能力;积极发展新型抗干扰设备、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系统,提高电子防御能力和对敌空袭体系的“软杀伤”能力。同时,要着力实现与国家空防体系的预警探测和指控系统有效铰链、深度融合,逐步建立健全空情共享和统一指挥的机制,提高一体化联合防空作战能力。

    发挥导弹技术非对称优长,提升中远程防空反导能力。21世纪,空天威胁是横亘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多数国家大都致力于走空地结合、以地制空之路。在制订我国首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时,钱学森指出,飞机与导弹在战争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飞机机动性好,导弹速度快。制导技术在短期内易于突破,且发展导弹技术易形成非对称优势。这一论断至今仍对我们有深刻启迪。美、俄两国虽然具备了强大的空中攻击和防御能力,但仍大力加强陆军一体化防空反导能力建设,积极研制和部署中远程防空导弹,构建远中近衔接、高中低搭配的多层次陆军防空火力拦截体系。这一点对后发者,启示是深刻的。

    抢占技术制高点,加快新概念防空装备发展。当前,积极探索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机理技术在武器装备领域的应用,着力推进新概念装备研发已成世界热点。据悉,一些国家正抓紧研发战术激光武器、电磁炮等防空装备,积极探索电磁脉冲武器、等离子体武器、粒子束武器、电热炮等新概念防空武器系统。2010年5月,美军利用激光武器系统成功摧毁4架3200米外、以时速482千米飞行的无人机;2010年9月,美国“闪电”电磁导轨炮防空系统成功试射了空气动力学弹丸,迈出了电磁炮应用于防空领域的重要一步。新概念武器拓宽了未来防空装备发展的视野。陆军防空装备建设必须瞄准前沿,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高度关注新概念防空武器系统的发展,为构筑新型陆军防空作战力量打下坚实基础。







http://chn.chinamil.com.cn/xwpdxw/2011-06/09/content_4449534.htm
不怕,咱们有战忽局张局长的《打赢信息化战争》!
什么有深度的东西都没有谈啊。
总结一下,文章要求陆军做三件事:
发展中远程防空——抢空军的经费
发展反导——抢二炮的经费
牢牢抓住防空作战的指挥权不放
猎杀m1a2 发表于 2011-6-9 19:01
什么有深度的东西都没有谈啊。
官八股都这样
只要人还得在陆地上活着,陆军不用担心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