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在英国招聘:当地学生蜂拥而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3:58:00
赴英国海外招聘的经历让蒋明繁深受触动,对着记者,他连说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这么受欢迎,没想到外国人对中国航空业这么了解。

这位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回想起3月底带队赴英国招聘的情景,仿佛犹在眼前。“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重大研制项目的吸引力正在海外升腾起热度。”他说道。

英国当地时间3月23日至30日,中航商发分别在诺丁汉大学、克莱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举办招聘专场, 6场招聘会几乎场场爆满,毕业生和成熟人才纷至沓来,并得到了来自意大利、澳大利亚、西班牙、葡萄牙、新加坡、墨西哥、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国家外籍人才的高度关注。截至目前,共收到简历270多份,面试229人,初步筛选了115人,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

“你们的国家和产业都那么吸引人”

中航工业商发在英国招聘的火爆程度是工作人员没想到的。

英国当地时间3月24日,在克莱菲尔德大学的招聘专场上,一名澳大利亚籍人才引起了工作人员的关注。他在现场交流互动中兴奋地说,自己对中国航空工业一直十分关注,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充满机会与挑战的地方,是年轻人奋斗和追逐梦想的舞台,商发立志跻身全球主要航空发动机供应商,这让学航空发动机的他颇为心动:“能有机会加入成长中的国际性公司,能够在数年后与当今世界顶尖发动机制造商共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一名在南安普顿大学就读航空动力学专业的中国学生,坐火车赶到克莱菲尔德参加商发招聘会。他说,自己关注商发已久,正赶上商发专程来英国招聘,1个月前就安排好了行程,特地赶来试一试。克莱菲尔德校方和商发海外招聘组考察认为,这是一名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中少有的研究型人才。已得到两家英国本土企业录用通知的他依然希望能进商发工作:“难得的历史机遇,民族的事业,广阔的舞台,让每一名海外华人心潮澎湃。”

让商发人力资源经理凌云记忆深刻的是一名阿根廷学生。面对“为什么想来商发”这个问题,他回答:“我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在议论商发。虽然到罗罗、GE发展很好,但商发是一个全新的企业,你们的国家和产业都那么吸引人。”这次招聘让蒋明繁感到,在海外,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她的国际地位在显著提高,吸引力在增强,而中航工业在世界航空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中国实施了大飞机项目和大客发动机项目。不仅在海外求学的中国学生希望到商发工作,一些外籍学生的踊跃程度也是他没有预料到的,当然这也正是商发最想要的效果。

不少尚未毕业的学生也到招聘会现场“预约机会”。牛津大学一名就读应用数学专业的中国博士,本已申请美国博士后,却对这次招聘动了心:“我看到了祖国自主研制发动机的决心。”为了向商发申请实习机会,这位博士足足在外面等了3小时,直到天黑,最后一个完成面试。

“编外”工作人员

这次招聘得到了求职者的青睐,也受到了校方的欢迎。

据商发工作人员回忆,曼彻斯特大学专场招聘共吸引了130余名学生参加,能容纳80人的演讲厅被挤得水泄不通,离宣讲会开始还有10多分钟,已经座无虚席。一位校方工作人员自告奋勇从办公室“撺”来了20多把椅子,等商发工作人员想要帮忙的时候,这位近60岁的大娘已经气喘吁吁地把椅子全部集中到会场门口。她说,自己还从来没有见过一家国外公司在英国高校招聘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回也算“开眼”了。

谢菲尔德大学的面试时间安排在周五下午,因为周五晚上是英国人的狂欢时间,校方明确规定必须在5点之前关门。但是参加的学生很多,无法在约定的时间结束。为此,校职业指导中心特地安排了一位工作人员全程协助商发“搞特殊化”,招聘会一直延时到6点半才关门。他说:“你们可是外国企业来我校的第一场招聘会!别担心什么下班的事。学生能找到工作,我们也高兴!”

商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此行没有安排在牛津大学举办专场招聘活动,但牛津大学中国学联得知消息后,专程邀请商发招聘团队前往牛津大学与牛津学子座谈。座谈会共有包括两位华人教授在内的22位牛津大学师生参加。牛津学联希望与商发建立长期的联系,不断输送优秀学子到商发工作。中国心,中国梦

“我们正共同迈步在一条追梦的征途上。我们所追逐的,是一个期盼辉煌的蓝天梦……每一名商发人,都为能够成为大飞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而深感荣幸。我们期待着,与更多心怀‘中国心·中国梦’的优秀人才一起,共同承载荣耀,共同担负使命,共同开创辉煌。”这是中航商发招聘网页上的一段话。

“‘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是公司战略部署的重要步骤,需要招收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适应跨文化学习和工作的英才。” 中航工业商发总经理、分党组书记王之林说:“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年龄段,对于认同商发价值理念、具备商发所需素质能力的国内外优秀人才,我们始终张开双臂,诚挚欢迎加盟。”

此次赴海外招聘不但是大客发动机项目海外“揽才”的首次尝试,也是新中国航空工业跨出国门招聘人才的首次实践。

中航工业副总经济师、人力资源部部长刘井宏带队组织了此次出国招募工作,向应聘学生宣讲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重要地位和无限前景,鼓励学生们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战略性产业建设。“航空工业是没有国界的,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也是一个全人类的事业。因此,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谋求包括人才在内的全球资源的共创共享是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中航工业越来越关注的价值方向。”刘井宏说。

中航工业商发迈出了海外招聘的第一步。而在2009年,中航工业已开始全球招聘高管的试水。历时5个多月的高管招聘共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人员报名。中航工业表示,要以该招聘活动为契机,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形成一种自信、开放、勇于走向世界、接受全球检阅的文化和心态,要敞开胸怀接纳海内外的各方仁人志士,并且逐步实现航空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国际化牵引、专业化评估,推进用人机制改革。2010年,中航工业又拿出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长江动力机械厂的厂长职位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改以往军工企业管理层从集团内部选拔的传统用人方式,开启了国内军工企业在这方面的首次尝试。

中航工业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海内外有志于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士,为那些追逐中国航空梦想的人敞开了大门。全球引智,长期引智,创新引智

这场在英国多个城市巡回举办的海外人才招募,是商发启动海外人才招募的第一站。据了解,商发还将于今年上半年赴美国再募行业成熟英才。

中航工业商发副总经理、分党组副书记张玉金介绍说,海外招聘的目标不仅针对在校大学生,也致力于吸引行业成熟人才。成熟人才的考察标准是以能否胜任商发副主任设计师以上职位为参照,而校园招聘原则上只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向跨专业、跨学校的复合型学生倾斜。

谈到因何把英国作为商发海外招聘的第一站,张玉金说,英国拥有众多全球知名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在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颇有建树,储备了大量的航空发动机相关专业人才。英国实行的是教育产业化政策,近几年,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众多,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国内就业形势疲软,英国政府正在酝酿逐步取消国际留学生的工作签证,面对大量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和非英国本土学生,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发动机制造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

商发从成立伊始就开始创新人才工作,目的就是为航空动力广揽高端设计研发及管理队伍,并践行中航工业赋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在商发的招聘网页上,显示这样一段文字:

这是一次“全球引智”。商发将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年龄段,对于工作经验在3年以上、认同商发价值理念并 具备商发所需素质能力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始终张开双臂,诚挚地欢迎加入;

这是一次“长期引智”。本次招募计划将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持续3至5年,届时将形成200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

这是一次“创新引智”。在用人及薪酬机制上,商发采取项目制、协议制、顾问制、年薪制等一系列方式,创新用人、分配、 决策激励机制,不拘一格地广揽英才。对于能力突出且紧缺的高端人才,商发有意提供百万年薪诚邀加盟。

“中航工业商发必须有站在改革与创新前沿的胆识与气度,要与不利发展的国企旧习一刀两断,以跻身全球的思维、问鼎世界的气魄,提速发动,全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再造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魂魄。”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在去年3月30日到商发考察时说。

初创两年多来,商发人才工作亮点纷呈:探索了“国际化的标准、市场化的机制、职业化的操守”的选才原则;开创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常来;不求常来,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首创“智力租赁”模式,利用项目协议制或服务外包制,积极吸引国内外的人才与智力资源参与项目研制。

截至目前,商发已汇聚一支350余人的设计研发及管理队伍,两名海外专家已获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商发计划至今年年底形成500人的设计研发和管理队伍,其中,预计今年新加盟员工将有40%为海外人才。根据计划,至2020年,商发将形成一支涵盖经营管理、项目管理、设计研发、装试维修、营销客服等领域,共5000人左右的民用发动机人才队伍。

光荣与梦想因“中国心”而生发,使命与激情因“中国心”而搏动。

这些因着中国心、中国梦而来的人们,必将创造中国航空工业新的辉煌。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05/18/6466671_5.shtml赴英国海外招聘的经历让蒋明繁深受触动,对着记者,他连说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这么受欢迎,没想到外国人对中国航空业这么了解。

这位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回想起3月底带队赴英国招聘的情景,仿佛犹在眼前。“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重大研制项目的吸引力正在海外升腾起热度。”他说道。

英国当地时间3月23日至30日,中航商发分别在诺丁汉大学、克莱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举办招聘专场, 6场招聘会几乎场场爆满,毕业生和成熟人才纷至沓来,并得到了来自意大利、澳大利亚、西班牙、葡萄牙、新加坡、墨西哥、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国家外籍人才的高度关注。截至目前,共收到简历270多份,面试229人,初步筛选了115人,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

“你们的国家和产业都那么吸引人”

中航工业商发在英国招聘的火爆程度是工作人员没想到的。

英国当地时间3月24日,在克莱菲尔德大学的招聘专场上,一名澳大利亚籍人才引起了工作人员的关注。他在现场交流互动中兴奋地说,自己对中国航空工业一直十分关注,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充满机会与挑战的地方,是年轻人奋斗和追逐梦想的舞台,商发立志跻身全球主要航空发动机供应商,这让学航空发动机的他颇为心动:“能有机会加入成长中的国际性公司,能够在数年后与当今世界顶尖发动机制造商共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一名在南安普顿大学就读航空动力学专业的中国学生,坐火车赶到克莱菲尔德参加商发招聘会。他说,自己关注商发已久,正赶上商发专程来英国招聘,1个月前就安排好了行程,特地赶来试一试。克莱菲尔德校方和商发海外招聘组考察认为,这是一名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中少有的研究型人才。已得到两家英国本土企业录用通知的他依然希望能进商发工作:“难得的历史机遇,民族的事业,广阔的舞台,让每一名海外华人心潮澎湃。”

让商发人力资源经理凌云记忆深刻的是一名阿根廷学生。面对“为什么想来商发”这个问题,他回答:“我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在议论商发。虽然到罗罗、GE发展很好,但商发是一个全新的企业,你们的国家和产业都那么吸引人。”这次招聘让蒋明繁感到,在海外,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她的国际地位在显著提高,吸引力在增强,而中航工业在世界航空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中国实施了大飞机项目和大客发动机项目。不仅在海外求学的中国学生希望到商发工作,一些外籍学生的踊跃程度也是他没有预料到的,当然这也正是商发最想要的效果。

不少尚未毕业的学生也到招聘会现场“预约机会”。牛津大学一名就读应用数学专业的中国博士,本已申请美国博士后,却对这次招聘动了心:“我看到了祖国自主研制发动机的决心。”为了向商发申请实习机会,这位博士足足在外面等了3小时,直到天黑,最后一个完成面试。

“编外”工作人员

这次招聘得到了求职者的青睐,也受到了校方的欢迎。

据商发工作人员回忆,曼彻斯特大学专场招聘共吸引了130余名学生参加,能容纳80人的演讲厅被挤得水泄不通,离宣讲会开始还有10多分钟,已经座无虚席。一位校方工作人员自告奋勇从办公室“撺”来了20多把椅子,等商发工作人员想要帮忙的时候,这位近60岁的大娘已经气喘吁吁地把椅子全部集中到会场门口。她说,自己还从来没有见过一家国外公司在英国高校招聘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回也算“开眼”了。

谢菲尔德大学的面试时间安排在周五下午,因为周五晚上是英国人的狂欢时间,校方明确规定必须在5点之前关门。但是参加的学生很多,无法在约定的时间结束。为此,校职业指导中心特地安排了一位工作人员全程协助商发“搞特殊化”,招聘会一直延时到6点半才关门。他说:“你们可是外国企业来我校的第一场招聘会!别担心什么下班的事。学生能找到工作,我们也高兴!”

商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此行没有安排在牛津大学举办专场招聘活动,但牛津大学中国学联得知消息后,专程邀请商发招聘团队前往牛津大学与牛津学子座谈。座谈会共有包括两位华人教授在内的22位牛津大学师生参加。牛津学联希望与商发建立长期的联系,不断输送优秀学子到商发工作。中国心,中国梦

“我们正共同迈步在一条追梦的征途上。我们所追逐的,是一个期盼辉煌的蓝天梦……每一名商发人,都为能够成为大飞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而深感荣幸。我们期待着,与更多心怀‘中国心·中国梦’的优秀人才一起,共同承载荣耀,共同担负使命,共同开创辉煌。”这是中航商发招聘网页上的一段话。

“‘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是公司战略部署的重要步骤,需要招收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适应跨文化学习和工作的英才。” 中航工业商发总经理、分党组书记王之林说:“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年龄段,对于认同商发价值理念、具备商发所需素质能力的国内外优秀人才,我们始终张开双臂,诚挚欢迎加盟。”

此次赴海外招聘不但是大客发动机项目海外“揽才”的首次尝试,也是新中国航空工业跨出国门招聘人才的首次实践。

中航工业副总经济师、人力资源部部长刘井宏带队组织了此次出国招募工作,向应聘学生宣讲中国商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重要地位和无限前景,鼓励学生们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战略性产业建设。“航空工业是没有国界的,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也是一个全人类的事业。因此,积极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谋求包括人才在内的全球资源的共创共享是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中航工业越来越关注的价值方向。”刘井宏说。

中航工业商发迈出了海外招聘的第一步。而在2009年,中航工业已开始全球招聘高管的试水。历时5个多月的高管招聘共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人员报名。中航工业表示,要以该招聘活动为契机,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形成一种自信、开放、勇于走向世界、接受全球检阅的文化和心态,要敞开胸怀接纳海内外的各方仁人志士,并且逐步实现航空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国际化牵引、专业化评估,推进用人机制改革。2010年,中航工业又拿出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长江动力机械厂的厂长职位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改以往军工企业管理层从集团内部选拔的传统用人方式,开启了国内军工企业在这方面的首次尝试。

中航工业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海内外有志于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士,为那些追逐中国航空梦想的人敞开了大门。全球引智,长期引智,创新引智

这场在英国多个城市巡回举办的海外人才招募,是商发启动海外人才招募的第一站。据了解,商发还将于今年上半年赴美国再募行业成熟英才。

中航工业商发副总经理、分党组副书记张玉金介绍说,海外招聘的目标不仅针对在校大学生,也致力于吸引行业成熟人才。成熟人才的考察标准是以能否胜任商发副主任设计师以上职位为参照,而校园招聘原则上只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向跨专业、跨学校的复合型学生倾斜。

谈到因何把英国作为商发海外招聘的第一站,张玉金说,英国拥有众多全球知名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在航空发动机研发领域颇有建树,储备了大量的航空发动机相关专业人才。英国实行的是教育产业化政策,近几年,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众多,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国内就业形势疲软,英国政府正在酝酿逐步取消国际留学生的工作签证,面对大量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和非英国本土学生,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发动机制造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

商发从成立伊始就开始创新人才工作,目的就是为航空动力广揽高端设计研发及管理队伍,并践行中航工业赋予“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在商发的招聘网页上,显示这样一段文字:

这是一次“全球引智”。商发将不分国籍、不分肤色、不分年龄段,对于工作经验在3年以上、认同商发价值理念并 具备商发所需素质能力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始终张开双臂,诚挚地欢迎加入;

这是一次“长期引智”。本次招募计划将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持续3至5年,届时将形成200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

这是一次“创新引智”。在用人及薪酬机制上,商发采取项目制、协议制、顾问制、年薪制等一系列方式,创新用人、分配、 决策激励机制,不拘一格地广揽英才。对于能力突出且紧缺的高端人才,商发有意提供百万年薪诚邀加盟。

“中航工业商发必须有站在改革与创新前沿的胆识与气度,要与不利发展的国企旧习一刀两断,以跻身全球的思维、问鼎世界的气魄,提速发动,全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再造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魂魄。”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在去年3月30日到商发考察时说。

初创两年多来,商发人才工作亮点纷呈:探索了“国际化的标准、市场化的机制、职业化的操守”的选才原则;开创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常来;不求常来,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首创“智力租赁”模式,利用项目协议制或服务外包制,积极吸引国内外的人才与智力资源参与项目研制。

截至目前,商发已汇聚一支350余人的设计研发及管理队伍,两名海外专家已获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商发计划至今年年底形成500人的设计研发和管理队伍,其中,预计今年新加盟员工将有40%为海外人才。根据计划,至2020年,商发将形成一支涵盖经营管理、项目管理、设计研发、装试维修、营销客服等领域,共5000人左右的民用发动机人才队伍。

光荣与梦想因“中国心”而生发,使命与激情因“中国心”而搏动。

这些因着中国心、中国梦而来的人们,必将创造中国航空工业新的辉煌。http://news.ifeng.com/mil/2/detail_2011_05/18/6466671_5.shtml
好啊,如果不是假的,那是好事
是不是说明了中国航发的落后?
这些因着中国心、中国梦而来的人们,必将创造中国航空工业新的辉煌

这话以前在哪听过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全球搜罗人才,有银子牛比啊~~~
对国企的用人体制表示严重怀疑。
也许现在已经改了。
好兆头
有吊用,雄兵烂将穷军需
恩  好事情呀。。
很高的期待啊
jincen 发表于 2011-5-18 12:59


    哈哈
这绝对是个好兆头,直接挖人来研发比直接买技术投产从长远看更合理
这让国产牛校情何以堪哦:D
1.现在国外实在是穷了,学生毕业都不好找工作啊。
2.即便是名校,为了帮学生找到工作,不惜任何代价啊。
3.一定要做好政审啊,别被人家塞几个鼹鼠进来啊。
4.研发基地一定要设在国内啊。
共收到简历270多份,面试229人
==============
作为要起飞的大国企 算多吗
好事,吸引人才
这是一种进步,中国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该拓展到海外,充分利用全球的人才。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1-5-18 15:54


    这句很重要,这115人里总得有十个八个给MI6或者CIA干活或者有瓜葛的……
好啥,都是刚毕业的学生,算什么人才。
别以为老外名校培养的就如何如何,过给国内的人才机会。
高过工程的都知道,人才要不断的培养和自己不懈的努力,点滴的积累。
不知道有没有工程经验
外国学生也愁没锻炼的机会啊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1-5-18 19:55

准确的说,总得有十个八个没瓜葛的。
回复 19# sunbamboo124


    至少用测谎仪测一次吧。。。
人潮熙熙皆为利来,人潮攘攘皆为利往
风卷云 发表于 2011-5-18 18:58
{:qiliang:}看专业选择了,也挺多的,大学生数量国内外不能比
这些布里茨、澳西或不要为我哭泣的新鲜人到了中国企业以后,应该首先安排他们学俄语:D
泱泱大国真无人才乎,要去国外作秀,中国从来不缺人才,只缺识才用才的土壤
dh4444 发表于 2011-5-21 09:50

中国也缺人才,你说得对,缺识才用才的土壤,但是为什么偏偏只缺?
培植人才的土壤呢?也缺吧。
人家巴不得来中国,有妞有酒有钱
商发将形成一支涵盖经营管理、项目管理、设计研发、装试维修、营销客服等领。

--------------
除了设计研发、只有冷笑的份。
商发将形成一支涵盖经营管理、项目管理、设计研发、装试维修、营销客服等领。

--------------
除了设计研发、只有冷笑的份。
用外国人,还怎么保密?
不如招几个有工作经验的熟练技师
nwlll 发表于 2011-5-21 17:26

那这些人更需要学俄文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