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苏联/俄罗斯A-135反导系统 53T6拦截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9:43:21
53T6大气层内拦截弹与S-300V系统(西方称SA-12)使用的9M82反战术弹道导弹相似。西方一开始称其为SH-08,后改称ABM-3瞪羚。它是一种锥形单级导弹,带有固体助推发动机,通过气动控制进行机动。53T6的最大飞行速度达10马赫以上,可承受的横向过载和轴向过载是常规地空导弹的数倍,可达30g以上。
    53T6导弹也放置在运输-发射筒中,从地下井发射。发射后,导弹一经飞离发射井,立即通过气动控制转弯在最短距离上迎击再入的来袭目标。53T6拦截弹的表面采用了高强度低重量的铝钛合金和特殊的防热层,以免导弹被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引起的气动热烧毁。该弹的有效射程达80公里,其射程和最大作战高度分别是原设计指标的2.5倍和3倍。53T6与51T6一样,也装有AA-84热核弹头。但与51T6不同的是,53T6使用自己的作战管理雷达。53T6有两部雷达,一部相控阵雷达跟踪导弹和目标,而另一部雷达则向导弹提供指令数据。

下面的视频显示了该弹的运输、装填及发射实况,其中有俄罗斯反导系统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就是“厄尔布鲁士”
10-11_img_2.jpg53T6大气层内拦截弹与S-300V系统(西方称SA-12)使用的9M82反战术弹道导弹相似。西方一开始称其为SH-08,后改称ABM-3瞪羚。它是一种锥形单级导弹,带有固体助推发动机,通过气动控制进行机动。53T6的最大飞行速度达10马赫以上,可承受的横向过载和轴向过载是常规地空导弹的数倍,可达30g以上。
    53T6导弹也放置在运输-发射筒中,从地下井发射。发射后,导弹一经飞离发射井,立即通过气动控制转弯在最短距离上迎击再入的来袭目标。53T6拦截弹的表面采用了高强度低重量的铝钛合金和特殊的防热层,以免导弹被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引起的气动热烧毁。该弹的有效射程达80公里,其射程和最大作战高度分别是原设计指标的2.5倍和3倍。53T6与51T6一样,也装有AA-84热核弹头。但与51T6不同的是,53T6使用自己的作战管理雷达。53T6有两部雷达,一部相控阵雷达跟踪导弹和目标,而另一部雷达则向导弹提供指令数据。

下面的视频显示了该弹的运输、装填及发射实况,其中有俄罗斯反导系统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就是“厄尔布鲁士”
10-11_img_2.jpg
暴力英雄 发表于 2011-2-9 00:35


    Elbrus系统。

最近,最新的Elbrus-S  CPU已经通过国家验收鸟。
这种导弹的速度太恐怖鸟。


9305674.jpg

橡皮套鞋导弹  苏联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北约代号ABM-1B,1957年开始研制,1964年起在首都防空区部署,1969年已在莫斯科周围建起四座防御体系,每座防御体包括2个组,每组8座橡皮套鞋导弹发射装置,1部大型目标跟踪雷达,2部导弹导引雷达,共配备64枚橡皮套鞋导弹。主要用于拦截洲际弹道导弹或低轨道卫星。   1979年拆除2座防御体系,现尚余导弹32枚。为当今仅有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导弹探测系统性能落后,不足以拦击大规模导弹突击。   战术技术性能数据:   全 长 20米 直 径 2.75米   最大射程 640公里 作战高度 540公里   最大速度 M12.6 起飞重量 32.5吨   制导方式 无线电指令制导 核弹当量 300-500万吨   动力装置 两级固(第一级)/液(第二级)体火箭发动机 发射方式 地下井垂直发射

9305674.jpg

橡皮套鞋导弹  苏联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北约代号ABM-1B,1957年开始研制,1964年起在首都防空区部署,1969年已在莫斯科周围建起四座防御体系,每座防御体包括2个组,每组8座橡皮套鞋导弹发射装置,1部大型目标跟踪雷达,2部导弹导引雷达,共配备64枚橡皮套鞋导弹。主要用于拦截洲际弹道导弹或低轨道卫星。   1979年拆除2座防御体系,现尚余导弹32枚。为当今仅有的反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导弹探测系统性能落后,不足以拦击大规模导弹突击。   战术技术性能数据:   全 长 20米 直 径 2.75米   最大射程 640公里 作战高度 540公里   最大速度 M12.6 起飞重量 32.5吨   制导方式 无线电指令制导 核弹当量 300-500万吨   动力装置 两级固(第一级)/液(第二级)体火箭发动机 发射方式 地下井垂直发射


207_107_731162.jpg

俄罗斯的A-135(西方称之为ABM-3)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种战略反弹道导弹系统。冷战时期,苏联从战略军备竞赛的高度出发,开始研制这种战略反导系统,直到1995年2月才完全投入使用。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A-135系统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安全需要,加上该系统昂贵的操作费用,核弹头潜在的危险性及其效能的不断退化,使得一些俄罗斯领导人萌生了让这把“金色保护杀退役的念头。据俄罗斯军方透露,该系统中有的部分已经撤除,重点将转向其它方式的战略防御。尽管可能不会正式退役,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A-135的作战能力日渐消退,前途岌岌可危。   苏联最早发展的反导系统是A-35。该系统从1959年提出研制,直到1978年才进入部队服役。A-35的作战能力极其有限,只能对付6到8枚洲际弹道导弹的袭击。在1959年,由于洲际弹道导弹力量很小,A-35还能免强应付。但到了70年代,洲际弹道导弹有了大规模的发展,A-35的反导能力实在是杯水车薪。70年代初,苏联估计至少有60枚100万吨当量的弹头瞄准莫斯科,是A-35系统作战能力的近10倍。随着分导式多弹头的出现,威胁又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此背景下,苏联部长会议于1975年6月决定部署一种代号为A-135的新一代反弹道导弹系统。   A-135反导系统装备了两种导弹系统:一种是代号为53T6的高超音速大气层内导弹拦截弹,类似于美国的斯普林特;另一种是代号为51T6的大气层外导弹拦截弹,类似于美国的斯帕坦。   A-135于1989年宣布成军,一共有7处发射基地,其中5处是新建造,两处是由苏联第一代反弹道导弹ABM-1(俄国编号A-35/A-35M)Galosh(橡皮套鞋)导弹发射阵地改建。1995年初整套系统进入警戒状态,开始运作。系统建成时一共部署100枚导弹,符合反弹道导弹条约中的规定,这些导弹又分成两类:36枚射程较远的51T6拦截弹,北约编号SH-11 Gorgon(蛇发女妖);与64枚射程较短的53T6拦截弹,北约编号SH-08 Gazelle(瞪羚)。   由于设计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两种导弹的弹头均为约10,000吨当量的AA-84型战术热核弹头,从而不需要非常精确的制导即可摧毁来袭弹头,这与当今流行的直接踫撞杀伤拦截弹头有很大区别。但是根据一些公开新闻报道资料,53T6导弹现在可能改为使用传统弹头,而非过去的核子弹头作为拦截的手段,以降低对于地面被保护目标的伤害;而51T6导弹则已经过期退役。   西方情报部门一开始将51T6导弹称SH-11,后改称ABM-3戈耳贡。51T6是一种大型两级导弹,装在标准的运输-发射筒内,像洲际弹道导弹一样从地下井中发射。导弹的一级发动机装有固体推进剂,用于导弹的快速加速。二级是液体火箭主发动机,有一个单推力室和4台微调发动机。这种固/液配置可使二级发动机更容易控制,既保证了拦截末段有很高的能量,又可使推力有很好的可控性,从而提高了导弹的机动能力。为了节省燃料,二级发动机可以停机并重新点火,而对于固体发动机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导弹的设计过程中,还特地进行了辐射加固,因为根据设计要求,51T6拦截弹的作战环境中可能会有核爆炸,既可能是来袭的再入核弹头爆炸,也可能是其它A-135系统拦截弹的核弹头爆炸。   在发射前,指挥中心将拦截点的大致位置装入51T6拦截弹的惯导系统中。惯导系统用于在拦截的初始快速助推段进行飞行控制。在拦截末段,导弹第二级通过Don-2NP作战雷达的指令制导机动到位。51T6拦截弹没有采用末制导,因为它所携带的1万吨当量级AA-84核弹头在脱靶距离内有足够的杀伤力。51T6导弹的有效射程为350公里。
操作
  53T6大气层内拦截弹与S-300V系统(西方称SA-12)使用的9M82反战术弹道导弹相似。西方一开始称其为SH-08,后改称ABM-3瞪羚。它是一种锥形单级导弹,带有固体助推发动机,通过气动控制进行机动。53T6的最大飞行速度达10马赫以上,可承受的横向过载和轴向过载是常规地空导弹的数倍,可达30g以上。   53T6导弹也放置在运输-发射筒中,从地下井发射。发射后,导弹一经飞离发射井,立即通过气动控制转弯在最短距离上迎击再入的来袭目标。53T6拦截弹的表面采用了高强度低重量的铝钛合金和特殊的防热层,以免导弹被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引起的气动热烧毁。该弹的有效射程达80公里,其射程和最大作战高度分别是原设计指标的2.5倍和3倍。53T6与51T6一样,也装有AA-84热核弹头。但与51T6不同的是,53T6使用自己的作战管理雷达。53T6有两部雷达,一部相控阵雷达跟踪导弹和目标,而另一部雷达则向导弹提供指令数据。   导弹样弹的试验发射从70年代后期就开始进行,其中还包括1982年6月18日进行的发射两枚弹拦截洲际弹道导弹再入弹头的试验。据美国情报部门分析,到1988年,共生产了500枚这种导弹;而据一些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分析家认为,可能共生产了3000枚。   51T6和53T6两种拦截弹都是从特别加固的发射井发射。这是一种普通的发射井,配备了特殊的速开井盖,以便导弹能快速发射。由于53T6大气层内拦截弹的尺寸较小,因此发射井的深度和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两种拦截弹的部署方式大致为:4个发射场部署的是53T6拦截弹,每个发射场有16口发射井;4个发射场部署的是51T6拦截弹,每个发射场有8口发射井。   据美国中情局1987年的一份报告透露,前苏联还为尺寸较小的53T6导弹研制了地面发射装置。这很可能是苏联对抗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一个部分。1982年,A-135系统的作战需求进行了修改,以使其能更好地对付射程较短的弹道导弹,也就是能对付美国开始在西德部署的潘兴2导弹。   A-135系统由5K80P特别加固指挥所进行协调指挥。该所直接与苏联国土防空军总部联系,接收来自各层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网络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提供预警并提示系统启动。   A-135系统的新一代作战管理雷达是一种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代号Don-2NP。它呈尖塔型,每个侧面将近152.4米长、36.6米高。据称修建这座雷达共用了32000吨钢,50000吨混凝土和12000公里长的电线。Don-2NP雷达工作在厘米波段,覆盖范围为360度;其距离精度约为200米,角度和方位精度为?0.02~0.04度;对于直径5厘米的目标,其探测距离达600到1000公里。   Don-2NP本身可进行初始目标识别,但A-135网络一般用较旧的猫窝相控阵雷达对其进行补充。猫窝雷达于1978年列装,用于改进后的A-35M反导系统。该雷达进行初始目标识别,然后将目标移交给Don-2NP进行末段跟踪和攻击。
部署情况
  1980年,驻扎在图拉科沃和博尔琴基的两个反弹道导弹师被撤除。这样,部署在莫斯科地区的反弹道导弹发射装置从100部减到了32部,部署在科林和努多的发射场。位于图拉科沃和博尔琴基的发射场开始建造加固的发射井,以替换以前A-35M系统使用的笨重的、易受打击的地上发射装置。80年代初,前苏联又开始建造另外5个发射场。这些发射场修建了放置53T6大气层内拦截弹的新型发射井以及相关的新型作战雷达系统。1987年,A-35M系统的发射装置已减至16部,而70年代末巅峰时期高达100部。Don-2NP作战管理雷达于1987年完工并于1988年投入试运行。到1991年12月前苏联解体时,A-135系统尚未达到全部作战能力。   苏联的解体对A-135系统影响不小。由于国防预算的大幅下跌,该系统的许多重要工作被迫停止。预警系统网络很快年久失修。另外,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有的允许俄罗斯继续使用境内的雷达,但有的如拉脱维亚,坚持要拆掉雷达,因为它们对环境有害。由于缺少研发经费,许多设计局已经垮台;而采购费用的不足,使得A-135系统的许多组成部分没有着落。尽管如此,A-135还是在90年代初的几年中勉强对付,以部分作战能力投入使用。
弃之可惜的“鸡肋”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在距莫斯科这么近部署装有核弹头的反弹道导弹系统。 有批评者指出,如果在拦截过程中有一枚AA-84核弹头爆炸,那么莫斯科将有10%的人丧生,200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污染。舆论还批评该系统的维护费用太高,声称1993年一年就花费了300多亿卢布。还有人要求为A-135系统装备非核弹头。另外,俄罗斯的一些军方人士认为应该优先维护和改进弹道导弹预警网,对国家安全防御来说,这比反弹道导弹系统更为重要。此外,莫斯科地区的防空重心已经转移,重点已转向防御轰炸机及其发射的导弹。A-135实际上已被打入“冷宫”。   A-135是冷战时期的产物,靠着苏联解体后的惯性继续研制并投入使用。尽管它已不能适应当前安全需要,且仍需投入大量的钱财,但由于已经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弃之不用于心不忍,维持运转又不愿注入巨资,A-135已成为俄罗斯欲罢不忍的一块“鸡肋”。在这种背景下,A-135只能是坐吃“老本”,慢慢变成作战能力完全丧失的一堆“废物”。

207_107_731162.jpg

俄罗斯的A-135(西方称之为ABM-3)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种战略反弹道导弹系统。冷战时期,苏联从战略军备竞赛的高度出发,开始研制这种战略反导系统,直到1995年2月才完全投入使用。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A-135系统显然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安全需要,加上该系统昂贵的操作费用,核弹头潜在的危险性及其效能的不断退化,使得一些俄罗斯领导人萌生了让这把“金色保护杀退役的念头。据俄罗斯军方透露,该系统中有的部分已经撤除,重点将转向其它方式的战略防御。尽管可能不会正式退役,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A-135的作战能力日渐消退,前途岌岌可危。   苏联最早发展的反导系统是A-35。该系统从1959年提出研制,直到1978年才进入部队服役。A-35的作战能力极其有限,只能对付6到8枚洲际弹道导弹的袭击。在1959年,由于洲际弹道导弹力量很小,A-35还能免强应付。但到了70年代,洲际弹道导弹有了大规模的发展,A-35的反导能力实在是杯水车薪。70年代初,苏联估计至少有60枚100万吨当量的弹头瞄准莫斯科,是A-35系统作战能力的近10倍。随着分导式多弹头的出现,威胁又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此背景下,苏联部长会议于1975年6月决定部署一种代号为A-135的新一代反弹道导弹系统。   A-135反导系统装备了两种导弹系统:一种是代号为53T6的高超音速大气层内导弹拦截弹,类似于美国的斯普林特;另一种是代号为51T6的大气层外导弹拦截弹,类似于美国的斯帕坦。   A-135于1989年宣布成军,一共有7处发射基地,其中5处是新建造,两处是由苏联第一代反弹道导弹ABM-1(俄国编号A-35/A-35M)Galosh(橡皮套鞋)导弹发射阵地改建。1995年初整套系统进入警戒状态,开始运作。系统建成时一共部署100枚导弹,符合反弹道导弹条约中的规定,这些导弹又分成两类:36枚射程较远的51T6拦截弹,北约编号SH-11 Gorgon(蛇发女妖);与64枚射程较短的53T6拦截弹,北约编号SH-08 Gazelle(瞪羚)。   由于设计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两种导弹的弹头均为约10,000吨当量的AA-84型战术热核弹头,从而不需要非常精确的制导即可摧毁来袭弹头,这与当今流行的直接踫撞杀伤拦截弹头有很大区别。但是根据一些公开新闻报道资料,53T6导弹现在可能改为使用传统弹头,而非过去的核子弹头作为拦截的手段,以降低对于地面被保护目标的伤害;而51T6导弹则已经过期退役。   西方情报部门一开始将51T6导弹称SH-11,后改称ABM-3戈耳贡。51T6是一种大型两级导弹,装在标准的运输-发射筒内,像洲际弹道导弹一样从地下井中发射。导弹的一级发动机装有固体推进剂,用于导弹的快速加速。二级是液体火箭主发动机,有一个单推力室和4台微调发动机。这种固/液配置可使二级发动机更容易控制,既保证了拦截末段有很高的能量,又可使推力有很好的可控性,从而提高了导弹的机动能力。为了节省燃料,二级发动机可以停机并重新点火,而对于固体发动机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导弹的设计过程中,还特地进行了辐射加固,因为根据设计要求,51T6拦截弹的作战环境中可能会有核爆炸,既可能是来袭的再入核弹头爆炸,也可能是其它A-135系统拦截弹的核弹头爆炸。   在发射前,指挥中心将拦截点的大致位置装入51T6拦截弹的惯导系统中。惯导系统用于在拦截的初始快速助推段进行飞行控制。在拦截末段,导弹第二级通过Don-2NP作战雷达的指令制导机动到位。51T6拦截弹没有采用末制导,因为它所携带的1万吨当量级AA-84核弹头在脱靶距离内有足够的杀伤力。51T6导弹的有效射程为350公里。
操作
  53T6大气层内拦截弹与S-300V系统(西方称SA-12)使用的9M82反战术弹道导弹相似。西方一开始称其为SH-08,后改称ABM-3瞪羚。它是一种锥形单级导弹,带有固体助推发动机,通过气动控制进行机动。53T6的最大飞行速度达10马赫以上,可承受的横向过载和轴向过载是常规地空导弹的数倍,可达30g以上。   53T6导弹也放置在运输-发射筒中,从地下井发射。发射后,导弹一经飞离发射井,立即通过气动控制转弯在最短距离上迎击再入的来袭目标。53T6拦截弹的表面采用了高强度低重量的铝钛合金和特殊的防热层,以免导弹被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引起的气动热烧毁。该弹的有效射程达80公里,其射程和最大作战高度分别是原设计指标的2.5倍和3倍。53T6与51T6一样,也装有AA-84热核弹头。但与51T6不同的是,53T6使用自己的作战管理雷达。53T6有两部雷达,一部相控阵雷达跟踪导弹和目标,而另一部雷达则向导弹提供指令数据。   导弹样弹的试验发射从70年代后期就开始进行,其中还包括1982年6月18日进行的发射两枚弹拦截洲际弹道导弹再入弹头的试验。据美国情报部门分析,到1988年,共生产了500枚这种导弹;而据一些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分析家认为,可能共生产了3000枚。   51T6和53T6两种拦截弹都是从特别加固的发射井发射。这是一种普通的发射井,配备了特殊的速开井盖,以便导弹能快速发射。由于53T6大气层内拦截弹的尺寸较小,因此发射井的深度和内部结构也不尽相同。两种拦截弹的部署方式大致为:4个发射场部署的是53T6拦截弹,每个发射场有16口发射井;4个发射场部署的是51T6拦截弹,每个发射场有8口发射井。   据美国中情局1987年的一份报告透露,前苏联还为尺寸较小的53T6导弹研制了地面发射装置。这很可能是苏联对抗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一个部分。1982年,A-135系统的作战需求进行了修改,以使其能更好地对付射程较短的弹道导弹,也就是能对付美国开始在西德部署的潘兴2导弹。   A-135系统由5K80P特别加固指挥所进行协调指挥。该所直接与苏联国土防空军总部联系,接收来自各层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网络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提供预警并提示系统启动。   A-135系统的新一代作战管理雷达是一种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代号Don-2NP。它呈尖塔型,每个侧面将近152.4米长、36.6米高。据称修建这座雷达共用了32000吨钢,50000吨混凝土和12000公里长的电线。Don-2NP雷达工作在厘米波段,覆盖范围为360度;其距离精度约为200米,角度和方位精度为?0.02~0.04度;对于直径5厘米的目标,其探测距离达600到1000公里。   Don-2NP本身可进行初始目标识别,但A-135网络一般用较旧的猫窝相控阵雷达对其进行补充。猫窝雷达于1978年列装,用于改进后的A-35M反导系统。该雷达进行初始目标识别,然后将目标移交给Don-2NP进行末段跟踪和攻击。
部署情况
  1980年,驻扎在图拉科沃和博尔琴基的两个反弹道导弹师被撤除。这样,部署在莫斯科地区的反弹道导弹发射装置从100部减到了32部,部署在科林和努多的发射场。位于图拉科沃和博尔琴基的发射场开始建造加固的发射井,以替换以前A-35M系统使用的笨重的、易受打击的地上发射装置。80年代初,前苏联又开始建造另外5个发射场。这些发射场修建了放置53T6大气层内拦截弹的新型发射井以及相关的新型作战雷达系统。1987年,A-35M系统的发射装置已减至16部,而70年代末巅峰时期高达100部。Don-2NP作战管理雷达于1987年完工并于1988年投入试运行。到1991年12月前苏联解体时,A-135系统尚未达到全部作战能力。   苏联的解体对A-135系统影响不小。由于国防预算的大幅下跌,该系统的许多重要工作被迫停止。预警系统网络很快年久失修。另外,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有的允许俄罗斯继续使用境内的雷达,但有的如拉脱维亚,坚持要拆掉雷达,因为它们对环境有害。由于缺少研发经费,许多设计局已经垮台;而采购费用的不足,使得A-135系统的许多组成部分没有着落。尽管如此,A-135还是在90年代初的几年中勉强对付,以部分作战能力投入使用。
弃之可惜的“鸡肋”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在距莫斯科这么近部署装有核弹头的反弹道导弹系统。 有批评者指出,如果在拦截过程中有一枚AA-84核弹头爆炸,那么莫斯科将有10%的人丧生,200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污染。舆论还批评该系统的维护费用太高,声称1993年一年就花费了300多亿卢布。还有人要求为A-135系统装备非核弹头。另外,俄罗斯的一些军方人士认为应该优先维护和改进弹道导弹预警网,对国家安全防御来说,这比反弹道导弹系统更为重要。此外,莫斯科地区的防空重心已经转移,重点已转向防御轰炸机及其发射的导弹。A-135实际上已被打入“冷宫”。   A-135是冷战时期的产物,靠着苏联解体后的惯性继续研制并投入使用。尽管它已不能适应当前安全需要,且仍需投入大量的钱财,但由于已经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弃之不用于心不忍,维持运转又不愿注入巨资,A-135已成为俄罗斯欲罢不忍的一块“鸡肋”。在这种背景下,A-135只能是坐吃“老本”,慢慢变成作战能力完全丧失的一堆“废物”。
ck7543 发表于 2011-2-9 16:26

老大的博客在哪里?给个链接先
暴力英雄 发表于 2011-2-9 20:45


    貌似53T6很有可能纳入S-500系统中,

当然大幅度改进是必须的。
暴力英雄 发表于 2011-2-9 20:45


    百度百科上面的
这导弹的速度也太快了,加速度很猛啊,什么壳体、什么推进剂?
回复 11# tzblue


    貌似不是实弹
第一级为固体推进,工作时间约4~5秒钟.....
的确,看视频只有几秒钟就没了,是拦截到靶弹了,还是发动机就只能工作这么点时间,或者仅仅是个发射测试?太诡异了,谁能解释一下?
ck7543 发表于 2011-2-9 16:26
这第一句话就不对吧
白云居士 发表于 2011-2-11 22:01


    老资料...
tzblue 发表于 2011-2-11 10:49

就是这么点时间
美国之前搞的卫兵-短跑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实际上和炮弹差不多了
那个时代的预警系统探测距离有限,拦截弹必须要快
不错 学习个
tzblue 发表于 2011-2-11 10:49

加速度超大,据说拦截弹头锥都会到红热状态。

就是这么点时间
美国之前搞的卫兵-短跑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实际上和炮弹差不多了
那个时代的预警系 ...
纸飞机 发表于 2011-2-11 22:24


以前贝尔纳多特发的帖子里有:

马丁·马丽埃塔短跑核反导导弹

锥形的短跑导弹采用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在导弹通过冷发射被弹射到空中后火箭发动机启动,导弹的过载很快超过100g,导弹的速度则达到10马赫以上,高速带来的极端高温要求复杂的抗烧蚀功能(发射后1秒弹头就已经被烧的发红)。短跑导弹通过地面控制站进行无线电指令制导,地面站通过高速相控阵雷达来跟踪来袭洲际弹道导弹再入载具。上行指令必须能够通过导弹外的等离子体。短跑导弹的第一级使用流体注入喷气舵进行控制,第二级有4个小型可动控制面。该导弹装备一具爆炸威力为1000吨的W-66型增强辐射热核战斗部(中子弹),通过地面指令引爆,该战斗部不仅通过核爆炸摧毁目标,也通过中子流来攻击目标。进行拦截所需的飞行时间预期不超过15秒。

20090107_9d5465068dea7851620dApFAXhIxEwRJ.jpg
就是这么点时间
美国之前搞的卫兵-短跑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实际上和炮弹差不多了
那个时代的预警系 ...
纸飞机 发表于 2011-2-11 22:24


以前贝尔纳多特发的帖子里有:

马丁·马丽埃塔短跑核反导导弹

锥形的短跑导弹采用两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在导弹通过冷发射被弹射到空中后火箭发动机启动,导弹的过载很快超过100g,导弹的速度则达到10马赫以上,高速带来的极端高温要求复杂的抗烧蚀功能(发射后1秒弹头就已经被烧的发红)。短跑导弹通过地面控制站进行无线电指令制导,地面站通过高速相控阵雷达来跟踪来袭洲际弹道导弹再入载具。上行指令必须能够通过导弹外的等离子体。短跑导弹的第一级使用流体注入喷气舵进行控制,第二级有4个小型可动控制面。该导弹装备一具爆炸威力为1000吨的W-66型增强辐射热核战斗部(中子弹),通过地面指令引爆,该战斗部不仅通过核爆炸摧毁目标,也通过中子流来攻击目标。进行拦截所需的飞行时间预期不超过15秒。

20090107_9d5465068dea7851620dApFAXhIxEwRJ.jpg
发射时的加速度倒是有点惊人!!用核弹拦截核弹,杀敌1000自伤800,毛子是够狠!!
毛子就是粗人

“斯普林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实施低空拦截的加速的近程导弹,用来在洲际导弹进攻的末端截击再入的弹头。1963年开始研制,从1963年到1972年进行了多次拦截试验,通过实验发现“斯普林特”导弹并不是低空拦截的理想武器,主要存在的问题:加速度低、机动能力差、制导精度不高等。“斯普林特”在“卫兵”防御系统中装备了398发。1975年美国国会决定撤消“卫兵”系统,转入反导技术研究工作。“斯普林特”也未继续生产和装备,其部分技术用于“SDI”计划中。   “斯普林特”导弹对付目标为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的核弹头;作战半径最大48千米,最小32千米;作战高度最大30千米,最小为15千米;杀伤概率为75%;制导方式为无线电指令制导;发射方式为地下井垂直发射;弹长8.2米,弹径1.37米,核战斗部采用高能中子为杀伤机理的核弹头,1000吨TNT,杀伤半径400米,动力装置为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命中能够精度:24-27米。

“斯帕坦”是美国Nike_Zaus导弹的改进型,是美国“卫兵”反弹道导弹系统的高空拦截导弹,可在大气层外拦截再入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弹头。   “斯帕坦”导弹是具有翼式三级固体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导弹 采用核战斗部,当战斗部在高空爆炸时,有70%-80%的能量在十分之一微秒内,以看不见的X射线释放出来,使来袭弹头烧毁。   主要缺点:不能对付分导式多弹头和拦截机动飞行的弹头;速度不够高;机动能力差;不能有效地拦截带诱饵的目标。   对付目标为洲际弹道导弹末端的核弹头;作战半径最大640-960千米,最小185千米;作战高度最大320千米,最小为160千米;杀伤概率为50%;制导方式为无线电指令制导;发射方式为地下井垂直发射;反应时间约30秒;弹长16.6米,弹径1.1米,平均速度2.2千米/小时;核战斗部,当量200万吨TNT,杀伤半径大于8千米,动力装置为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卫兵导弹防御系统   国别:美国   类型:反弹道导弹   型号:卫兵    美国从50年代初开始研制奈基-宙斯反导弹武器系统,1963年经改进演变为奈基-X系统,1967年美国政府决定在奈基-X系统基础上发展哨兵系统,1969年又对哨兵系统稍加改进,改名为卫兵系统。   卫兵系统系美国唯一部署过的反导系统,1969年8月起动工建造北达科大福克斯反导基地,1975年10月工程完工,基地配备1部远程搜索雷达,1部导弹场地雷达和4个遥控发射场,遥控发射场包括地下控制室和导弹圆筒形垂直发射井(井径2.7米,深9.3米)内,共部署70枚斯普林特导弹和30枚斯帕坦导弹。1976年美国撤销了卫兵系统,当年2月关闭基地。部署时间仅6个月。   卫兵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截击导弹由斯普林特导弹和斯帕坦导弹构成

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陆军开始发展XLIM-90A奈基-宙斯大气层外反弹道导弹武器,虽然该导弹无疑可以在尽可能高的高度拦截洲际弹道导弹,从而尽量减少其热核战斗部对己方的影响,奈基—宙斯就是在奈基Ⅱ上改进以求能达到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终点速度的奈基Ⅲ。
“奈基-宙斯”系统研发于1955年。60年代,其第一代系统(“奈基III”系统)进行了全系统综合拦截试验。这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雏形,它由高空拦截导弹、目标搜索、识别、跟踪雷达、引导雷达、指挥控制中心和数据处理设备等组成,用于保护城市。该系统属预研性型号,由于弹头突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弹头的出现,它识别真假弹头的能力有限,不具备对付多弹头的能力,因此没有成批生产和部署。

RZ-25是苏联的第一种反导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该类系统,是由第二设计局设计的。在1956年8月17日,苏联部长委员会签署命令开发RZ-25系统,该项目于1961年4月3日进行了成功的试验。试验地点是在哈萨克斯坦的Sary Shagan,当时一枚该系统配套的V-1000型反弹道导弹击落了一枚模拟敌方导弹的R-12中程导弹,即SS-4。这证实了G. V. Kisunko的理论,即反导弹可以用撞击拦截敌方导弹。 该系统使用的导弹是V-1000型,V-1000又被称为A工程,是一个两级液体燃料发动机导弹,四方首次了解它是在修筑塔林-列宁格勒阵地的时候,西方称之为SA-5,虽然说V-1000被认为是S-200即SA-5的一个型号,但实际上它是萨姆-5的一种大改的产物,严格说来应该被称作5V28,其最大射程250公里。

尽管RZ-25只是一个试验性系统,但苏联当局还是决定将其部署,直到更成熟的A-35系统建设完成。在1962年,RZ-25建设完成,发射阵地部署在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附近,其他30个阵地在列宁格勒附近,这些地点被称为“塔林线”和“列宁格勒反导系统”
美苏早期反导研究史考
作者:不知火
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10年第4期,第78~82页
  拦截弹道导弹的想法,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德军用世界上第一种弹道导弹——V-2袭击英国,盟军无以应对,美国的研究人员遂生出拦截这种恐怖武器的奢望。但真正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的还是苏联,它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着手反导研究,并在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前一个月,完成了世界第一次反弹道导弹拦截试验。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人类的弹道导弹史始于德国的V-2,航天史则始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看似一条是毁灭之路,一条是造福之路,然而发射Sputnik所用的火箭其实与V-2的渊源很深,而将核武器部署到地球轨道上的想法更是早在Sputnik发射前就有了。因此,从航天时代一开始,军用与民用,进攻与防御就交错而行。
  Sputnik发射成功后,美国首先关注的是其运载火箭体现出的洲际导弹水平,可赫鲁晓夫却大肆吹嘘苏联的航天能力,甚至夸口要把核武器部署到太空去。尽管很多美国高级官员和情报专家不相信苏联当时就能做到,但从理论上这并非不可能。对Sputnik,美国中情局并不认为它有什么军事用途,但预计苏联能在1963-1965年拥有的侦察卫星,却将为其提供全新的军事能力。
  出于本土防御的考虑,弹道导弹防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陆军积极关注的热点。而正将防区延伸到太空的美空军除了卫星,更关注的是当时威胁更加直接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FOBS),他们最早产生这种担忧是在1962年,当时据信苏联已能用SS-8导弹将13.6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轨道,从而可以向地面投掷“非常大威力”的核弹头。
  这样,卫星、弹道导弹弹头和FOBS就成了当时战略防御的3大目标。
  其实,三者原理是不同的,卫星是发射后进入地球轨道工作,只有报废后才可能再入大气层;弹头是发射后呈抛物线直接再入,落向目标;FOBS实质上也是一种弹头,一般向约160公里高度的低轨道发射,通过反推火箭减速,只飞经一小段地球轨道。
  对苏联而言,FOBS的好处在于能通过南极上空绕过四分之三个地球打到西方目标,而不必像普通的洲际导弹那样经过已被严密监视的北极上空。就算经过北极,低伸的弹道也将对手的预警时间从15-30分钟降至3-4分钟。付出的代价只是降低了精度和有效载荷。
  如果FOBS部署到较高的、能长期保持的轨道,接到指令时再降低轨道打击地面目标,则成为MOBS(多轨道轰炸系统),美国的MX“和平保卫者”和苏联的SS-18洲际导弹改进后都具有这种能力,但双方都有意避开了这一危险的军备竞赛升级。
  为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苏一直都在探索高超音速载人空天飞机,不管是否称为“太空战斗机”,其实也是一种可机动的轨道武器系统,可以从太空向对手投掷核武器。
  可见,由于技术上的相通性,从二战期间德国桑格尔博士的“银鸟”方案开始,天外来客的善恶全在设计者的用意。对于冷战姿态下的国家,天基武器的概念早已深深植根于高层心中,在考虑防御时难免杯弓蛇影,手段上也不惜采用以核武器拦截核武器的极端。也正是由于这种技术上的相通性,近年引起密切关注的“反导”与“反卫”两个话题也暗中交织。
温和的开篇
  看似温和的是,苏联国防部于1953年最早提出的人类第一种反导系统——“A系统”,采用了能射出1.6万个碳化钨小球的常规战斗部,实际上它也可以使用核战斗部。
  1960年完成开发的“A系统”庞大而复杂。“多瑙河-2”(北约代号“鸡舍”)远程扇区扫描预警雷达接收天线长150米、最大探测距离1200公里;每秒运算4万次的M-40中央制导系统计算机负责计算目标轨迹;3部RE-2/3(北约代号“鸡蛋”)精确制导雷达相距150公里,以构成三角测量,跟踪距离700公里、误差不超过5米。每部雷达有2个直径分别为5米和15米的天线,分别用于跟踪来袭导弹和发射后的B-1000反导导弹;B-1000反导拦截弹以刚刚完成的S-25(萨姆-1)防空导弹为基础,包括固体推进级和液体燃料的可控第二级,长14.5米,直径1米,最大射程300公里,最大射高2.5万米,最大速度3600公里/小时,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固定阵地倾斜发射,可在25公里以下高度拦截单弹头中程弹道导弹。
  “A系统”的试验,在哈萨克斯坦的萨雷萨甘试验靶场进行。1960年11月24日,首次对1枚R-5(SS-3)中程导弹进行了成功的雷达测试,远程预警雷达能在1500公里处发现弹道导弹。但1960年的后续5次试验均告失败,1961年刚开始又遇失利,只有3月4日方告首次成功。1枚R-12(SS-4)中程弹道导弹从卡普斯丁亚尔发射140秒后,其在25公里高度以3公里/秒以上速度飞行的弹头被“A系统”击毁,26日又击毁了1枚R-5导弹。
  虽然“A系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反导拦截,此后还测试了用于拦截弹的红外导引头和核弹头,也曾计划更大规模部署,但毕竟性能有限不够可靠,1961年被采用核弹头的新反导计划代替。
以毒攻毒
  1958年4月8日,苏共中央要求在莫斯科周围建立反导系统,以对抗美国洲际导弹。1961年7月,在“A系统”基础上完成了第一代战略反导系统A-35“橡皮套鞋”的初步设计。在1964年的新方案中,该系统就考虑采用当量100万吨的核战斗部,利用核爆炸产生的中子破坏敌方弹头,以保万无一失。美陆军1958年1月获准研发的“奈基-宙斯”反导导弹,以及上世纪60年代的改进型“奈基-宙斯”B反导系统,都携带1枚40万吨当量的W50型氢弹。
  用核爆炸攻击,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还不可能考虑今天的直接撞击杀伤,要拦截高速目标只能如此;另一方面,当时美苏的科学家和决策层,都将核武器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宝。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加州大学利沃莫无线电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洛斯就首先提出,如果能在太空人为产生强大的带电粒子,它们就会在地球磁场中运动,这可以摧毁或破坏卫星的电子器件,杀死宇宙飞船的乘员,干扰军用卫星通信,也能破坏反弹道导弹系统。而产生带电粒子所需的能量,可以利用在太空或高层大气进行的核爆炸来产生。
  为验证这一假说,美国国防部1958年4月批准进行3次高层大气核爆炸实验,代号“阿古斯工程”。8月27日的首次实验中,美空军从“诺登•桑德”号军舰发射了1枚携带2000吨当量核弹头的火箭。一个月前入轨的“探险者”-4卫星的辐射测量仪器,证明了带电粒子的影响。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研究后认为,这一成果可以用于军事航天系统。
  同一时期,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代号“玻璃鱼缸”的试验更加疯狂,采用了大威力核弹。1962年7月9日,“雷神”中程导弹从金斯顿岛将代号“大海星”的核弹发射到距地表约400公里的高度。这枚威力比“阿古斯工程”大好几百倍的核弹,引起了一系列未曾料到的后果——瘫痪了1150公里外的夏威夷州供电系统;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严重破坏了3颗并不处在直线作用距离内的在轨卫星的太阳能电池阵;辐射效应还沿地球磁场扩散,冲击了轨道穿越爆炸区的不少卫星,使之电子器件严重被毁,其余的继续暴露在辐射中,寿命也都降低了。这些卫星中,有2颗是美空军的现役卫星,还有一颗属英美共用。
  1962年10月25日,美空军又在约100公里高度爆炸了1枚代号“三重大太阳鱼”的核弹,最后一次也是在大约100公里高度进行,代号“石首鱼”。由于这种实验的巨大破坏性,此后美国再未进行类似实验。
  与此同时,在1961年启动的“奈基-X”反导系统计划中,“斯普林特”低空拦截弹(作战高度32-48公里)和“斯帕坦”高空拦截弹(作战高度550公里),分别采用当量1000吨的W66型增强辐射热核战斗部(即引起大量争议的中子弹)和当量500吨的核战斗部。前者代替了1968年被取消的百万吨级当量核弹头,由地面指令在1500-10000米高度引爆,通过核爆炸和高速中子流攻击目标,后者在高空爆炸时,70%-80%的能量在1/10微秒内就以X射线的形式释放出来,烧毁来袭弹头。
核反导的衰落
  1962年7月19日,美陆军用“奈基-宙斯”B拦截弹,接近到距1枚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阿特拉斯”-D洲际弹道导弹2公里以内,这个距离爆炸的核弹头足以摧毁目标。到1963年底,“奈基-宙斯”B共成功进行了13次拦截实验,其中5月24日的试射中,拦截弹还成功靠近了1颗装有特殊装置的“阿格纳”-B卫星,初步试探了拦截在轨卫星的能力。1963年8月1日,美陆军宣布以“反卫”为目标的505工程具备实战能力。
  1965年11月,“斯普林特”导弹在白沙靶场开始研制试射,共12次成功、2次部分成功、2次失败,随后,在夸贾林环礁进行了系统和作战试射,有29次成功。其中,1970年12月23日首次成功拦截了一个真实目标——1枚洲际导弹的头锥。1971年3月17日,首次2枚齐射,拦截了1枚“民兵”I弹头,5月7日,又首次拦截了l枚“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斯巴达”导弹,则于1968年3月首次试射,1970年8月成功拦截1枚“民兵”弹头。
  1967年,“奈基-X”计划改为“哨兵”反导计划,2年后又因条约的限制改为只保卫北达科他州大福克斯洲际导弹基地的“卫兵”计划。1969年8月动工的大福克斯反导基地,1975年10月完工,共部署70枚“斯普林特”导弹和30枚“斯巴达”导弹。
  “卫兵”系统的技术含量不低。“斯普林特”导弹发射后1.2秒第一级就燃尽,第二级点火,加速度达到100G,据说离井时已达超音速,5秒内速度就达到10马赫,整个拦截过程不到15秒。高速带来极端高温,发射后1秒弹头就已烧得发红,空气摩擦使其温度高达3400℃,必须采用复杂的离格涂层散热。如此高速飞行的弹体,周围会形成无线电信号无法穿过的等离子体鞘,但该导弹系统的雷达指令信号依靠高功率(波束宽不到1度,功率至少1兆瓦)仍能传入导弹。1965年试射过7枚的HiBEX计划,也与“斯普林特”类似,为了在不到6100米高度对速度高达3000米/秒的弹头做最后一击,要求四分之一秒内出井,加速过载超过400G。
  然而该系统的缺点也很明显:雷达系统处理多目标能力弱,不能对付分导式多弹头和拦截机动飞行弹头;拦截高度不够高;机动能力差;不能有效识别和拦截带诱饵的目标;拦截效率低;系统本身抗核袭击的能力低,相控阵雷达在导弹攻击下非常脆弱,雷达被毁,整个系统就形同虚设,拦截弹的核弹头爆炸同样能致盲该雷达系统。美国国会在部署的第二天,就下令停用大福克斯反导基地,1976年2月正式关闭。到1983年,美国已开始转向非核反导手段的开发。
  苏联的第一代战略反导系统A-35,从1962年正式开始建设。1963年,配套的8座“第聂伯”雷达站开始部署。该雷达可探测从美国本土或挪威海、北海水下发射的导弹,构成了苏联导弹预警网的骨干。1967年3月30日,苏联防空军司令帕维尔•巴蒂茨科伊元帅,在负责国防工业的中央领导人乌斯季诺夫支持下,在防空军内成立了反导和太空防御部队,尤里•沃蒂谢夫任司令员。
  A-35的核反导同样充满危险,最严重的后果是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当时美苏双方频频以核武器试验显示战争实力,但并不全部意在进攻,苏联也有意显示其核反导防御能力。10月22日的“K行动”(反导系统验证试验之一),在杰兹卡兹干附近290公里高空爆炸了1枚30万吨当量核弹头,电磁脉冲使570公里的架空电话线上电流高达2500安,引起的火灾烧毁了卡拉干达发电站,破坏了1000公里的浅埋电力线。
  即使这样,1973年A-35系统建成时,仍只能拦截单弹头弹道导弹,已不能对付采用多弹头的美国导弹,也不能对付诱饵和电子对抗措施,直到1977年5月改进后的A-35M试验定型,苏联反导部队也不算完全形成战斗力。
  1989年建成的苏联第二种战略反导系统A-135,有了进一步改进,它采用地下井发射,提高了生存力,指控能力大大加强,相控阵雷达具有多个制导通道和对付多目标能力,但仍然采用核战斗部而不是动能战斗部,原因主要是制导精度不够、目标识别困难,还要考虑到杀伤能力。
  更要命的是,A-135系统设想的目标是对付6-8枚洲际弹道导弹,只具有象征意义。数十座大型雷达站和大量卫星支持的反导系统,只能保卫莫斯科半径150公里范围,可以说效能极低。该系统对弹道导弹只进行末段的双层拦截,不能进行中段拦截,采用指令制导而不是寻的制导。1991年苏联解体后,A-135由于缺乏维护,整个系统建成后只进行过有限的几次试射。庞大的地面预警雷达分散在独联体各国,由于设备老化,预警卫星水平落后,故障频繁。
  今天看来,早期的战略反导堪称鲁莽,可谓以毒攻毒毒更毒。
mark一下
绝对需要看一看的。
JSTCVW09CD 发表于 2011-2-9 11:32

速度其实还是远远不够拦截弹道导弹,那么大的体积质量,毛子的动力技术又烂,拦截弹头的机动性更差,根本无法保证摧毁目标弹头。
greyhond 发表于 2011-2-13 10:11


    科普一下这个这么烂的动力吧? 偶是菜鸟..........


短跑的视频
好贴!{:hao:}本菜鸟正在学习中...大家请继续科普...
这个系统,非常非常的烧钱;但即使是A135 也还远没有达到实战水平
暴力英雄 发表于 2011-2-13 00:54
那个A工程似乎是拉伏奇金设计局研发的`
JSTCVW09CD 发表于 2011-2-10 01:44

S500是新的45T6吧

那个A工程似乎是拉伏奇金设计局研发的`
ck7543 发表于 2011-2-13 17:33



    参与A系统的有很多单位
-第1 设计局——负责“A”导弹防御系统的总体研发工作,还负责拦截导弹系统、精确制导雷达、指令发送站设备、弹载无线电制导设备、反导试验监测设备、自动驾驶仪等设备的研发工作。
-第2 特种设计局——负责研发拦截导弹。
-第37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雷达探测系统和目标指示系统。
-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学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负责研发中央计算工作站。
-第20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发雷达观测站。
-第129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发无线电中继线路系统。
-第47 国家特种设计局——负责研发拦截导弹的高爆弹头。
-第1011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发拦截导弹的特种弹头。
-第34 中央设计局——负责研发拦截导弹的发射装置。
-第173 中央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跟踪设备。
-第476 特种设计局——负责研制发射前自动监测设备。
-国防部第4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外弹道测量设备(用于测量敌来袭弹道导弹)、靶场通信设备和靶场时间统一设备。
-格罗莫夫飞行研究所——负责研制外弹道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己方拦截导弹)和脱靶测量设备。
-国防部第10 工业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靶场试验保障设备。
-国防部试验设计中心——负责靶场设施的设计工作。
-国防部第32 科学研究所——负责导弹试验靶场各型技术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建造工程。
    总设计师戈利高里- 基苏尼科,1918年生于乌克兰扎波罗热地区一个小村庄,194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获得专家文凭,随后进入核物理研究所工作。二战爆发后进入列宁格勒军事学院开始从事无线电和雷达技术理论研究和教学。1950年进入第一设计局,被任命为波导、天线和设备实验室主任,主持了C-25防空导弹的 B-200制导雷达研制 ,1954年年仅36岁就被任命为苏联反导防御系统的总设计师。
kisunko_2.jpg
kisunko_1.jpg
最初对这个项目进行论证的时候,反对者都是做导弹的,赞成的全是做雷达的,最后还是由第1设计局系统理论实验室的纳希莫夫.利夫希茨率领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在现代雷达和防空导弹基础上研制反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论证后才决定进行.
那个A工程似乎是拉伏奇金设计局研发的`
ck7543 发表于 2011-2-13 17:33



    参与A系统的有很多单位
-第1 设计局——负责“A”导弹防御系统的总体研发工作,还负责拦截导弹系统、精确制导雷达、指令发送站设备、弹载无线电制导设备、反导试验监测设备、自动驾驶仪等设备的研发工作。
-第2 特种设计局——负责研发拦截导弹。
-第37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雷达探测系统和目标指示系统。
-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学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负责研发中央计算工作站。
-第20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发雷达观测站。
-第129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发无线电中继线路系统。
-第47 国家特种设计局——负责研发拦截导弹的高爆弹头。
-第1011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发拦截导弹的特种弹头。
-第34 中央设计局——负责研发拦截导弹的发射装置。
-第173 中央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跟踪设备。
-第476 特种设计局——负责研制发射前自动监测设备。
-国防部第4 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外弹道测量设备(用于测量敌来袭弹道导弹)、靶场通信设备和靶场时间统一设备。
-格罗莫夫飞行研究所——负责研制外弹道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己方拦截导弹)和脱靶测量设备。
-国防部第10 工业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靶场试验保障设备。
-国防部试验设计中心——负责靶场设施的设计工作。
-国防部第32 科学研究所——负责导弹试验靶场各型技术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建造工程。
    总设计师戈利高里- 基苏尼科,1918年生于乌克兰扎波罗热地区一个小村庄,194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获得专家文凭,随后进入核物理研究所工作。二战爆发后进入列宁格勒军事学院开始从事无线电和雷达技术理论研究和教学。1950年进入第一设计局,被任命为波导、天线和设备实验室主任,主持了C-25防空导弹的 B-200制导雷达研制 ,1954年年仅36岁就被任命为苏联反导防御系统的总设计师。
kisunko_2.jpg
kisunko_1.jpg
最初对这个项目进行论证的时候,反对者都是做导弹的,赞成的全是做雷达的,最后还是由第1设计局系统理论实验室的纳希莫夫.利夫希茨率领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在现代雷达和防空导弹基础上研制反导弹武器系统的技术论证后才决定进行.
关于A系统的博客文章
http://mtlzc2010.blog.163.com/bl ... 852201111010823734/
http://mtlzc2010.blog.163.com/bl ... 852201111123419566/
acoustics 发表于 2011-2-13 16:21

没有再多的资料,不知火老大也没有做多说明: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