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斜阳 英国削弱“最强有力的国际资产”BBC国际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4:28:00
2014年后,BBC国际台将不再由英国外交部拨款。

经济不景气,裁员成了家常便饭。而对于裁员,最自然、最普遍的反应是愤怒。隔三差五,就会看到哪家工会又组织上街行游、喊喊口号什么的。

上周三,大斧子落到了BBC国际台的头上。五个语种关门,七个语种(其中包括普通话)停播,四分之一的人面临下岗。

国际台老板话音还没落地,全英记者工会就在总部大楼前召集起了表威。一束鲜花贴上了“国际台、安息吧”的字条。

除了愤怒,国际台缩水,好像也打翻了英国人心中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瓶”;触动了英国人的另一根神经----硬实力吃紧、软实力遭殃,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会不会受影响?

“心目中的英雄”

“我没有见过多少穿羊毛开衫、条绒裤子的英雄。但是,我想象中的国际台正是这样一个英雄:上了年纪、但见多识广”。

这是BBC名嘴、以尖锐犀利著称的新闻主播杰拉米·帕克斯曼周末在《卫报》上发表的《我心目中的英雄:BBC国际台》的开场白。

国际台,是英国的一个的老名牌、老字号。如同芭宝莉的格子风衣、吉百利的奶油巧克力。芭宝莉把生产线迁到中国、吉百利被美国巨头卡夫收购,同样在英国人心中引发过国宝不再、苦辣兼有的悲情咏叹。

国际台裁员的规模之大,还引来诸多酸溜溜地评论:这下子,国际台首次要被美国之音超车了。

问题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必须拥有;有些东西,是有了更好、没有也涉及不到生死。柴米油盐属于前一类;名牌,就被归入后一类了。

面对议员的激烈质疑,外交大臣黑格依然斩钉截铁地说,勒紧裤腰带,人人有份,国际台也躲不开。

不偏不倚

从加入国际台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被告知,客观、公正,是BBC的追求。《从业指南》要求我“不偏不倚”地阐述双方的观点。

有人认为,芭宝莉的风衣太老调、不够新潮;吉百利太甜腻、不利减肥。当然也就有人支持广播、特别是短波广播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伦敦《旗帜晚报》一位专栏作家写道,《没有了国际台,日子照样过》。梅拉尼·麦克唐纳认为,不管怎么说,国际台缩水也不能算是灾难。工党执政期间,国际台关了克罗地亚和保加利亚语组,现在这两个国家不都过得很不错嘛。

一人气很旺盛的英国博客说,他只有在开车的时候才听收音机。但是,在越南的时候,看到人人开轻骑。就算安了收音机,车把上坐着孩子、后座上拉着老婆,忙着保持平衡,哪有工夫听嘁哩喀喳的短波?

软实力硬打击?


国际台总部大楼前贴的“国际台、安息吧”的字条。

国际台总部大楼前贴的“国际台、安息吧”的字条。

其实,仔细一看,双方关注的都是国际台的海外听众。

帕克斯曼给国际台唱赞歌的基础之一正是,“听过国际台的人肯定比看到过黑格本人、听过(英国驻外)大使讲话、参加过外交部领导会议的人多出不知道多少倍。”

据统计,国际台的海外听众高达1亿8千8百万,瘦身后立马减少3千万。这触动了英国人的另外一根神经:对未来软实力的担心。

国际台宣布裁员的第二天,《独立报》发表题为《软实力遭遇硬打击》的社论。社论警告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像英国一样的“相对小国”,想让别人听到到自己的声音已经非常艰难,削弱国际台这样“最强有力的国际资产”,无疑是一大错误。

这样的心情,放在目前英国面临的国内、国外大环境下,其实并不难理解。

老名牌、新威胁

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英国面临长期的紧缩。此一回合的削减预算,国防和外交开支都将受到冲击。在可以调用的硬实力和外交手段都有所缩水的前提下,无疑,人们就会更关注、更希望利用现有软实力的优势、确保英国在海外的影响和吸引力。

从国际上来看,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中心不断东移,新兴经济体系正在以空前的投资提升软实力。英国这样的“老名牌”,面临着新威胁。

比如,中国政府就把软实力当作硬任务来抓。除了过去几年在海外开设几百家孔子学院以外,去年,外交部新成立了“公共外交办公室”;政府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对外宣传;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媒体纷纷走出海外,扩展广播、发行空间,争取更多的受众。

直面难题

但是,中国构建软实力,有长期、高速的经济发展做后盾。你说,硬实力是否才是构建软实力的前提?没有了硬实力,原来的软实力能挺多久呢?

英国政府当然也注重软实力,不仅没有削减、反而增加了对外援助的拨款。不过,面临庞大的赤字,必须选择把钱花在刀刃儿上。许多人心爱的国际台,这次成了刀背儿。

当然,上帝没有给任何人----其中包括新闻单位----长生不死的灵丹妙药,但是,国际台的缩水,迫使英国人在很不舒服的大环境下、直面让人心里很不舒服的问题。

难怪,国际台打翻了五味瓶。

英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宣布,将对国际台裁员的后果展开取证调查。结论,我们都得等着瞧。

(苏平 2011年2月1日 伦敦)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2/news-gb2312-1271092.html2014年后,BBC国际台将不再由英国外交部拨款。

经济不景气,裁员成了家常便饭。而对于裁员,最自然、最普遍的反应是愤怒。隔三差五,就会看到哪家工会又组织上街行游、喊喊口号什么的。

上周三,大斧子落到了BBC国际台的头上。五个语种关门,七个语种(其中包括普通话)停播,四分之一的人面临下岗。

国际台老板话音还没落地,全英记者工会就在总部大楼前召集起了表威。一束鲜花贴上了“国际台、安息吧”的字条。

除了愤怒,国际台缩水,好像也打翻了英国人心中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瓶”;触动了英国人的另一根神经----硬实力吃紧、软实力遭殃,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会不会受影响?

“心目中的英雄”

“我没有见过多少穿羊毛开衫、条绒裤子的英雄。但是,我想象中的国际台正是这样一个英雄:上了年纪、但见多识广”。

这是BBC名嘴、以尖锐犀利著称的新闻主播杰拉米·帕克斯曼周末在《卫报》上发表的《我心目中的英雄:BBC国际台》的开场白。

国际台,是英国的一个的老名牌、老字号。如同芭宝莉的格子风衣、吉百利的奶油巧克力。芭宝莉把生产线迁到中国、吉百利被美国巨头卡夫收购,同样在英国人心中引发过国宝不再、苦辣兼有的悲情咏叹。

国际台裁员的规模之大,还引来诸多酸溜溜地评论:这下子,国际台首次要被美国之音超车了。

问题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必须拥有;有些东西,是有了更好、没有也涉及不到生死。柴米油盐属于前一类;名牌,就被归入后一类了。

面对议员的激烈质疑,外交大臣黑格依然斩钉截铁地说,勒紧裤腰带,人人有份,国际台也躲不开。

不偏不倚

从加入国际台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被告知,客观、公正,是BBC的追求。《从业指南》要求我“不偏不倚”地阐述双方的观点。

有人认为,芭宝莉的风衣太老调、不够新潮;吉百利太甜腻、不利减肥。当然也就有人支持广播、特别是短波广播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伦敦《旗帜晚报》一位专栏作家写道,《没有了国际台,日子照样过》。梅拉尼·麦克唐纳认为,不管怎么说,国际台缩水也不能算是灾难。工党执政期间,国际台关了克罗地亚和保加利亚语组,现在这两个国家不都过得很不错嘛。

一人气很旺盛的英国博客说,他只有在开车的时候才听收音机。但是,在越南的时候,看到人人开轻骑。就算安了收音机,车把上坐着孩子、后座上拉着老婆,忙着保持平衡,哪有工夫听嘁哩喀喳的短波?

软实力硬打击?


国际台总部大楼前贴的“国际台、安息吧”的字条。

国际台总部大楼前贴的“国际台、安息吧”的字条。

其实,仔细一看,双方关注的都是国际台的海外听众。

帕克斯曼给国际台唱赞歌的基础之一正是,“听过国际台的人肯定比看到过黑格本人、听过(英国驻外)大使讲话、参加过外交部领导会议的人多出不知道多少倍。”

据统计,国际台的海外听众高达1亿8千8百万,瘦身后立马减少3千万。这触动了英国人的另外一根神经:对未来软实力的担心。

国际台宣布裁员的第二天,《独立报》发表题为《软实力遭遇硬打击》的社论。社论警告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像英国一样的“相对小国”,想让别人听到到自己的声音已经非常艰难,削弱国际台这样“最强有力的国际资产”,无疑是一大错误。

这样的心情,放在目前英国面临的国内、国外大环境下,其实并不难理解。

老名牌、新威胁

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英国面临长期的紧缩。此一回合的削减预算,国防和外交开支都将受到冲击。在可以调用的硬实力和外交手段都有所缩水的前提下,无疑,人们就会更关注、更希望利用现有软实力的优势、确保英国在海外的影响和吸引力。

从国际上来看,经济和政治权力的中心不断东移,新兴经济体系正在以空前的投资提升软实力。英国这样的“老名牌”,面临着新威胁。

比如,中国政府就把软实力当作硬任务来抓。除了过去几年在海外开设几百家孔子学院以外,去年,外交部新成立了“公共外交办公室”;政府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对外宣传;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媒体纷纷走出海外,扩展广播、发行空间,争取更多的受众。

直面难题

但是,中国构建软实力,有长期、高速的经济发展做后盾。你说,硬实力是否才是构建软实力的前提?没有了硬实力,原来的软实力能挺多久呢?

英国政府当然也注重软实力,不仅没有削减、反而增加了对外援助的拨款。不过,面临庞大的赤字,必须选择把钱花在刀刃儿上。许多人心爱的国际台,这次成了刀背儿。

当然,上帝没有给任何人----其中包括新闻单位----长生不死的灵丹妙药,但是,国际台的缩水,迫使英国人在很不舒服的大环境下、直面让人心里很不舒服的问题。

难怪,国际台打翻了五味瓶。

英国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宣布,将对国际台裁员的后果展开取证调查。结论,我们都得等着瞧。

(苏平 2011年2月1日 伦敦)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2/news-gb2312-1271092.html
生老病死,不但对于个人,对于国家也是必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