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加剧两岸关系紧张 国际大公司撤离台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1:31:38
国际先驱导报 (2004年08月20日)
<P>  僵持的两岸局势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及外商认为,撤离台湾是回避战争风险的唯一选择。长期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必会影响外商对台投资,加速外商、台商撤离台湾。</P>
<P>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王建民报道日前,新加坡《海峡时报》援引某国际商务顾问的话说,由于担心海峡两岸爆发战争,一些跨国公司正在切实制订撤离台湾的应急计划。这则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跨国企业对台海危机风险意识的反应。在岛内“台独”步步逼近及国际社会都在关注台海地区可能爆发战争的时候,跨国企业对在台投资与区域布局不能不有所考虑与调整。</P>
<P>     两岸关系严重恶化是主因</P>
<P>     民进党执政后,岛内政争加剧,社会对立升高,投资环境逆转,加上“三通”迟迟不能实现,两岸关系严重恶化,外商开始缩减对台投资,一些外商结束在台营业或缩减在台湾营运规模,一些跨国公司将设在台湾的亚太营运总部或大中华区总部移往大陆或香港,以求新的发展。2001年,美国戴尔电脑公司宣布将亚太地区国际采购总部移向香港,随后类似情况陆续上演。同时,一些跨国企业在台经营困难增大,开始减少在台投资或结束在台经营活动。2001年,世界知名快餐企业麦当劳宣布关闭在台多家分店,扩增大陆分店。作为台湾第一家连锁超市的外商万客隆,在台营业额从2000年的138亿元新台币降到2002年的70亿元,亏损严重,不得不结束在台营业,转往大陆发展。</P>
<P>     特别是两岸不能直航,已严重影响国际航运公司在台的营运,有意撤离台湾,或结束在台业务。今年6月1日,美国商会发表的《2004年台湾白皮书》指出,两岸不“三通”易使多数跨国企业迁离台湾,并带动人才外流。2003年,欧洲一家大型航运公司,不满台当局延缓两岸“三通”,公开表示要撤离台湾。台有关部门大为紧张,担心引起连锁效应,积极沟通,并承诺提供诸多优惠与方便,这家跨国公司才暂时留了下来,但却不能保证未来不再撤出。</P>
<P>     同时,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台湾经济增长的减缓,外国航运企业纷纷缩减在台业务,甚至结束在台营运。包括法国达飞轮船公司、南美北亚轮船公司、丹麦麦司克轮船公司等在内的多家国际航运公司纷纷减少停靠台湾的航班。日前加拿大太平洋航运集团正式撤离台湾分公司,结束在台业务。另外,拥有对台航线的五家欧洲航空公司中的4公司家已宣布中止与台湾之间的直飞航线。</P>
<P>     外商在台企业与人员更是大幅撤离台湾。据报道,台湾美国商会企业会员数从2001年初的875家减为2002年8月的750家,欧洲商会会员由260家减为230家,目前已下降了一半,在台外商人员也大幅减少,昔日在台商界活跃的外资企业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P>
<P>     岛内精英也在撤出台湾</P>
<P>     不论是总体经济的发展,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人才是关键的一环。然而,在岛内蓝绿斗争持续不断与社会矛盾加剧情况下,在两岸军事较量与台海危机上升的情况下,在吕秀莲认为目前两岸是“准战争状态”下,不仅跨国公司与台湾企业计划撤离台湾,而且台湾的企业家、专业人士与科技人才等精英阶层也加快撤离台湾,希望在祖国大陆及海外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与安家立身之地。据报道,近年间,先后有50多万精英出走台湾,到祖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谋职与生活。台湾“大选”后,社会动乱与台海紧张局势,再次引发新一波的移民潮,成千上万的精英正在酝酿出走台湾。最近一项“高级人才赴大陆工作意愿”调查显示,有58%的受访者愿意到大陆工作。</P>
<P>     战争风险升高会加速撤离</P>
<P>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形势普遍趋好的大背景下,台湾经济逐渐走出谷底,出现良好发展势头。然而,陈水扁意外连任后,人们对其选前提出的的“台独时间表”更加忧心,两岸形势严重恶化,台海危机升温,未来台海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外商计划撤离台湾及本土企业加快外移就成为回避战争风险的自然选择,一点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可以说,“台独”隐患不除,台海就不可能有和平,台湾可能将长期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必会影响外商对台投资,加速外商、台商撤离台湾,这对台湾经济将是严重的伤害。随着2006年、2008年敏感时刻的逐渐到来,台湾当局是否会进行“台独”冒险活动,是否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台海危机或战争,以及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外商、台商撤离台湾,尚待观察。</P>国际先驱导报 (2004年08月20日)
<P>  僵持的两岸局势使得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及外商认为,撤离台湾是回避战争风险的唯一选择。长期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必会影响外商对台投资,加速外商、台商撤离台湾。</P>
<P>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王建民报道日前,新加坡《海峡时报》援引某国际商务顾问的话说,由于担心海峡两岸爆发战争,一些跨国公司正在切实制订撤离台湾的应急计划。这则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跨国企业对台海危机风险意识的反应。在岛内“台独”步步逼近及国际社会都在关注台海地区可能爆发战争的时候,跨国企业对在台投资与区域布局不能不有所考虑与调整。</P>
<P>     两岸关系严重恶化是主因</P>
<P>     民进党执政后,岛内政争加剧,社会对立升高,投资环境逆转,加上“三通”迟迟不能实现,两岸关系严重恶化,外商开始缩减对台投资,一些外商结束在台营业或缩减在台湾营运规模,一些跨国公司将设在台湾的亚太营运总部或大中华区总部移往大陆或香港,以求新的发展。2001年,美国戴尔电脑公司宣布将亚太地区国际采购总部移向香港,随后类似情况陆续上演。同时,一些跨国企业在台经营困难增大,开始减少在台投资或结束在台经营活动。2001年,世界知名快餐企业麦当劳宣布关闭在台多家分店,扩增大陆分店。作为台湾第一家连锁超市的外商万客隆,在台营业额从2000年的138亿元新台币降到2002年的70亿元,亏损严重,不得不结束在台营业,转往大陆发展。</P>
<P>     特别是两岸不能直航,已严重影响国际航运公司在台的营运,有意撤离台湾,或结束在台业务。今年6月1日,美国商会发表的《2004年台湾白皮书》指出,两岸不“三通”易使多数跨国企业迁离台湾,并带动人才外流。2003年,欧洲一家大型航运公司,不满台当局延缓两岸“三通”,公开表示要撤离台湾。台有关部门大为紧张,担心引起连锁效应,积极沟通,并承诺提供诸多优惠与方便,这家跨国公司才暂时留了下来,但却不能保证未来不再撤出。</P>
<P>     同时,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台湾经济增长的减缓,外国航运企业纷纷缩减在台业务,甚至结束在台营运。包括法国达飞轮船公司、南美北亚轮船公司、丹麦麦司克轮船公司等在内的多家国际航运公司纷纷减少停靠台湾的航班。日前加拿大太平洋航运集团正式撤离台湾分公司,结束在台业务。另外,拥有对台航线的五家欧洲航空公司中的4公司家已宣布中止与台湾之间的直飞航线。</P>
<P>     外商在台企业与人员更是大幅撤离台湾。据报道,台湾美国商会企业会员数从2001年初的875家减为2002年8月的750家,欧洲商会会员由260家减为230家,目前已下降了一半,在台外商人员也大幅减少,昔日在台商界活跃的外资企业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P>
<P>     岛内精英也在撤出台湾</P>
<P>     不论是总体经济的发展,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人才是关键的一环。然而,在岛内蓝绿斗争持续不断与社会矛盾加剧情况下,在两岸军事较量与台海危机上升的情况下,在吕秀莲认为目前两岸是“准战争状态”下,不仅跨国公司与台湾企业计划撤离台湾,而且台湾的企业家、专业人士与科技人才等精英阶层也加快撤离台湾,希望在祖国大陆及海外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与安家立身之地。据报道,近年间,先后有50多万精英出走台湾,到祖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谋职与生活。台湾“大选”后,社会动乱与台海紧张局势,再次引发新一波的移民潮,成千上万的精英正在酝酿出走台湾。最近一项“高级人才赴大陆工作意愿”调查显示,有58%的受访者愿意到大陆工作。</P>
<P>     战争风险升高会加速撤离</P>
<P>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形势普遍趋好的大背景下,台湾经济逐渐走出谷底,出现良好发展势头。然而,陈水扁意外连任后,人们对其选前提出的的“台独时间表”更加忧心,两岸形势严重恶化,台海危机升温,未来台海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外商计划撤离台湾及本土企业加快外移就成为回避战争风险的自然选择,一点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可以说,“台独”隐患不除,台海就不可能有和平,台湾可能将长期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必会影响外商对台投资,加速外商、台商撤离台湾,这对台湾经济将是严重的伤害。随着2006年、2008年敏感时刻的逐渐到来,台湾当局是否会进行“台独”冒险活动,是否会出现不可预测的台海危机或战争,以及是否会出现大规模的外商、台商撤离台湾,尚待观察。</P>
<B>台当局掘断台商归路 内地台企拥至港交所谋上市 </B></P>国际先驱导报 (2004年08月20日) <P>  国际先驱导报驻香港记者王健平报道香港股市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得海内外企业的青睐。继内地国企和民企先后到港上市一度掀起上市热潮后,在内地投资的台资企业也正“蓄势待发”,瞄准时机来港“吸水”。</P><P>     据有关方面透露,今年以来,已有内地台资企业晶门科技在香港挂牌交易,此外还有意将大陆手机厂整合的鸿海精密、已委托高盛证券主办承销的台湾宽频、中国大陆最大糖果制造商之一的徐福记公司等10多家内地台企正准备年内登陆香港,总集资额估计超过78亿港元。</P><P>     此间业界人士指出,这次内地台企争相到港股上市的企业数目之多、规模之大,实为近10年来所罕见。估计此次台商赴港上市热潮,将在2006年达到高峰,届时在港挂牌上市的台资企业,有可能将突破100家大关。</P><P>     多家主持台商在港上市计划的券商业者也指出,这一波台商赴港上市行动声势浩大,但是否引爆“群聚效应”则值得观察。</P><P>     台资企业内地上市难</P><P>     内地台企为何对香港股市独有情钟?</P><P>    除了香港证券市场所具备的国际一流水准外,还在于它处在其他境外交易所无法比拟的理想地理环境。因此,香港这个融资平台不仅容量大,而且有深度,除了IPO的融资,上市后的再融资也十分便捷。</P><P>     香港股市是台企联络大陆与国际间的桥梁。许多台资企业想分拆大陆业务到香港挂牌,就是看好了香港资金运用的流畅性,因为香港具备国际化、透明度、市场监理制度完整、区域筹资中心等优势,宝来证券香港子公司总经理刘宗圣分析如此认为。</P><P>     香港股市的融资渠道畅顺。经过1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内地的金融市场已长足发展,但企业若申请在内地股票上市、或是办理现金增资仍受“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原则限制,企业除非先取得中央核准的配额,否则就无法通过股市募集资金,因此,即使台资企业顺利在大陆A股挂牌成功,将来要办现金增资也得先申请配额,对想要集资的企业来说仍然相当不便。而香港开放的融资市场,正好为有集资需要的台资企业提供合适的融资渠道。</P><P>     台当局掘断台商归路</P><P>    大陆台资企业到香港上市还可有效避开台湾当局的法令。根据台湾地区法令,如要在台湾上市,营运总部必须设在台湾,且在台湾股市募集到的资金,最多只能将总量的40%投资大陆。此外台商若想回台湾上市,还涉及到双重课税问题。内地台资企业选择来港会有很多好处,既可避免抵触台湾的法例,又可将在香港上市集得的资金自由兑换,方便了企业的股东套现。此外,在香港上市也属于在“业务地上市”,这些台企的成交量能得到一定的保证。</P><P>     对台湾地区的企业来说,将大陆业务分拆于海外上市的需求正逐渐形成,并渐成趋势。而且,近年来国际投资者也非常偏好有台资管理背景、具备“两岸四地”布局的企业。但由于台湾地区的内部政治纷争和当局的“台独”倾向,却让不少深爱台湾的台商在政治上选择了不表态、不参与的态度。而在经济上,即使台湾当局不断放出鼓励台商回台上市的利诱,不少台资企业的老板仍选择在香港上市。“遥望天边的彩虹,不如亲吻身边的香草”,这种观念在台商中有愈来愈普遍的趋势。而相当部分的台商出于对海峡地区局势不明朗的担心,也希望选择香港上市。</P><P>     港交所串联两岸</P><P>     有些内地台资企业通过对市场流通性、交易量、上市制度、国际知名度、手续简便性、汇率干预等方面进行比较后认为,相较于香港对于外商(当然包括台商)的在当地的上市规定,新加坡的规定要求更为严谨,有更多的文件、手续要签办,申请费用也比香港高。更重要的是,新加坡外商上市用美元计价,(而在香港上市无论什么人都以港币计价),交易量相对就减少很多,对于集资、增加知名度的目的也就打了折扣。</P><P>     此外,香港交易所近年来加强了对外推广工作,由副营运总裁霍广文领军,主动到内地和台湾上门拜访准上市公司的高层,解释香港股市的上市规则,说明在香港上市的好处,并介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于“重点拉拢”的对象,港交所还提供“一条龙”服务,由交易所个别高层人员负责与准上市公司个别高层联系,以排解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霍广文在今年6月中旬率领代表团再次到台湾进行推广工作,会见了岛内多家大型企业负责人,邀请他们来香港上市。这对促进台企在港上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P>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经济的发展是统一台湾的最好武器。
用经济统一!顶!
哈哈,看见了台独灭亡的前兆。
哈哈,效果慢慢地就出来了,这叫做抽刀断水功,是俺掌门人的独门绝技
<P>统一楼上观点。</P><P>阅</P>[em01][em01][em01][em01]
来大陆哈~
我们可以骚扰台湾,放冷枪,打冷炮,把台湾的企业全部吓跑,整死那帮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