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未消失的“航母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2:36:39
001111016a730d8a71b958.jpghttp://www.ocean360.net/2010-06/22/content_3572767.htm
撰文/刘江平

2009年8月31日,日本防卫省发表2010年度预算,决定建造一艘2万吨级的直升机驱逐舰,为此拨款1166亿日元。这艘新驱逐舰是为接替“白根”级驱逐舰而建造的,其外形与日本目前最大的“日向”号直升机驱逐舰相似,采用航空母舰式的直通式甲板,上层建筑位于甲板一侧。该舰长248米,比“日向”号长51米;宽38米,比“日向”号宽5米;标准排水量达1.95万吨,远大于“日向”号的1.395万吨。与“日向”号相比,新舰将拥有更强大运输能力,可搭载14架舰载直升机,同时起降5架直升机;可运输陆上自卫队3.5吨卡车50台、人员4000人;可为其他舰只进行海上燃料补给。该舰将作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中枢舰使用,并可用于大规模灾害救援、国际维和行动、紧急撤侨行动等。防卫省计划未来共建造4艘同型舰只。

今后,随着大批战舰的服役,日本在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干预能力将大大增强。

最能体现日本扩张企图的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日本海上自卫队规模并不大,只有4.5万人,但它技术水平高,战斗能力强。目前,日本除了没有核潜艇和航空母舰以外,已拥有各种作战舰艇约152艘、潜艇16艘、各型作战飞机205架,高新装备比例占80%以上。日本已拥有“准航母”5艘,其中“大隅”级3艘,“日向”级2艘,总体实力已相当于或超过英国、法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海军强国之一。近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将装备质量放在首位,谋求技术优势,重点建造了一批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和大型运输舰船,成为一支兵种齐全、装备先进、具有较强反潜护航作战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的精强军种。追求“合理、高效、精干”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装备规模和作战能力的基本要求。今后,随着大批战舰的服役,日本在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干预能力将大大增强。

2001年10月,“9·11”事件后不久,日本国会通过了有效期为两年的《反恐特别措施法》,为日本向海外派兵提供了法律依据。《反恐特别措施法》无限扩大了日本向海外派兵的范围,将日本自卫队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所有国际公海、上空和有关国家同意的外国领土。2001年12月,日本政府根据这一法律,首次向海外派遣自卫队,为在印度洋上活动的多国海军舰艇提供燃料及后勤保障服务。《反恐特别措施法》于2003年、2005年和2006年经日本国会三度延长。2008年12月12日,日本国会在众议院二次表决中最终通过了新反恐特别措施法修正案。根据这一修正案,日本向印度洋派遣自卫队的期限将被延长一年,即到2010年1月15日为止。

2004年以后,日本海上自卫队有2艘“爱宕”级“宙斯盾”防空驱逐舰和3艘“高波”级通用型驱逐舰服役,2艘“太刀风”级驱逐舰退役,一艘“初雪”级驱逐舰转入地方队,“泽风”号驱逐舰转作护卫舰队旗舰。2008年3月26日,日本防卫省对护卫舰队进行了大幅调整,将原来的一艘旗舰加3个护卫队的护卫队群调整为2个护卫队,将隶属于4个护卫队群的护卫队数量从12个精简至8个,将6个地方队编入护卫舰队。为了简化指挥系统,训练工作将由护卫舰队司令官进行一元化管理。

2008年6月19日,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了《应对海盗法》,为日本政府派遣自卫队打击海盗提供了法律依据,为自卫队走出日国门进一步“松绑”。可以说,海上自卫队已获得“随时出海”的通行证。《应对海盗法》通过的当天,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就命令海上自卫队准备向索马里海域派遣第二批护航舰队。

“准航母型”直升机搭载驱逐舰将是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十·十舰队”的核心,成为日本海上力量走向海外、进行远洋作战的重要工具。

随着日本舰艇不断地大型化,驱逐舰的功能不断被放大和异化。目前,日本新建造的大型驱逐舰、护卫舰体现了这一趋势。2007年8月23日,日本“准航母型”直升机搭载驱逐舰下水。该舰标准排水量1.35万吨,满载排水量达1.8万吨,是迄今为止日本建造吨位最大的战舰。它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稍加改装就能起降美国的F-35C战斗机。舰上装备了“标准”防空导弹、“密集阵”近距防空系统和FGA-3型相控阵雷达,具备相当强的防空能力。该型驱逐舰预计建造7艘,第一艘 “日向”号已于2009年3月加入海军第一护卫舰群,替代陈旧的旗舰“白根”号。

“日向”号被部署在神奈川县的横须贺基地,成为执行反潜、防空、救灾以及营救在海外遇险的日本人等多项任务的主力战舰。在进行了为期半年左右的性能测试后,“日向”号正式投入使用。“日向”号最多可搭载11架中型直升机,全长197米,排水量达1.35万吨,建造费用大约1050亿日元。“日向”号上装备了关键性防空设备FCS-3系统——一种小型的“宙斯盾”相控阵雷达系统。该舰还装备了“海麻雀”防空导弹、反潜鱼雷和两个“密集阵”近防系统。其飞行甲板从舰首延伸至舰尾,外形酷似航母,可同时起降3架直升机。“日向”号舰员总人数大约只有340人,自动化程度相当高。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这种超大型驱逐舰寄予厚望,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全维作战性能——它不仅可以搭载反潜直升机,还能搭载4架超大型运输直升机,承担超视距垂直登陆和两栖攻击等任务;由于情报搜集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大幅度增强,它还可作为联合舰队的旗舰使用。按照计划,日本政府准备在未来再建造3艘同级别的大型驱逐舰,这4艘“日向”级驱逐舰将用来取代2艘“榛名”级和两艘“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日向”号与航空母舰及两栖攻击舰确有一些相似之处,包括全通式飞行甲板和右舷布置的上层建筑。只要安装和英国“无敌”级航母类似的滑跃甲板,并配备美制F—35C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战斗机,这艘驱逐舰就能转为标准的“轻型航母”。换句话说,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将改装后的航母送上海战场。


“准航母型”直升机搭载驱逐舰将是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十·十舰队”的核心。它将担任舰队远海作战时的“司令部和浮动基地”,发挥其在反潜装备以及自动化指挥通信方面的优势,当美国海军第7舰队在西太平洋出现力量空白时起到“填空作用”,成为日本海上力量走向海外、进行远洋作战的重要工具。

另外,为增强日本海军的远程作战能力和两栖作战能力,日本于1998—2003年先后建造并服役了3艘“大隅”级两栖运输舰。该舰满载排水量为1.3万吨,与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航母的1.34万吨相仿。该舰一次性可运载1000名陆战队员,可搭载6~8架CH-47运输直升机,或10架UH-60通用直升机,或10辆90型主战坦克。“大隅”级两栖运输舰采用前后贯通式飞行甲板,甲板上可以加装滑跃式的跳板,只需简单改装就可以起降“海鹞”之类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该级舰甲板下的空间可以改装成机库,必要时还可加装舰载机的指挥控制导航等相关设备。因此,“大隅”级运输舰同样可以随时改装成轻型航母。

为适应“准航母”大型战舰不断扩大的海外军事活动对补给的新要求,日本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建造了2艘“摩周”级战斗补给舰。“摩周”级补给舰标准排水量为1.35万吨,满载排水量为3万吨,航速24节,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大型快速补给舰。

日本正是通过这种渐进方式,在技术上稳步积累建造和使用经验,从政策上逐渐突破和平宪法的制约和民众及周边国家的心理底线,为最终实现“航母梦”奠定基础。

根据日本和平宪法的精神,日本战后的安全战略一直是以“专守防卫”为核心,是一种被动式防御。冷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不断对其作战思想进行调整。20世纪90年代,海上自卫队确立了“广域防卫,洋上歼敌”的积极防御思想,并实施预先前置的防卫战略,以“遏制事态发生”或“早日排除事态”。2001年的防卫白皮书甚至公开宣称,一旦国家战略需要,日本将“对他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日本海军大力发展先发制人的作战力量,加快了进攻性武器的研发。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发展水平早已超出自身防卫的需要,具备了全球攻防的能力。

从21世纪开始,为应对“新型威胁”,日本海军加快了其远洋机动作战力量的建设。不断推动其舰艇装备向大型化、导弹化、远洋化发展,重点发展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和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准航母”大型水面舰艇,并注重加强海上巡逻装备的建设。日本军事装备建设向来注重质量,在装备发展上注重谋求技术优势,在国家雄厚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装备已经跻身世界海军装备强国之列,反潜、扫雷和常规潜艇等装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日本并没有满足现状,近年来,海上自卫队更加重视信息战装备的发展,信息战能力不断提高。

日本不会放弃长期以来拥有真正航母的努力。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母的国家之一。1922年,日本建造的“凤翔”号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建造了20多艘航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在中途岛海战中,如果不是日本海军在作战方向上判断失误,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很难重创由山本五十六率领的日本舰队。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放弃进攻性武器,航母自然也在禁止范围之内。但是,日本拥有建造航母的技术和基础,再加上昔日称霸海洋的辉煌一直是其挥之不去的情结,日本国内几度出现要求重造航母的声音。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和军方曾紧锣密鼓地策划建造小型航母,只是由于美国与日本国内反战人士的反对,计划才被迫取消。但日本发展航母的意图从未消失过,只是改变了策略——不再直接提建造航母的说法,而是以发展大型运输舰、驱逐舰、护卫舰的名义,走上了拥有航母的实质性道路。1998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艘拥有直通甲板的“大隅”号两栖运输舰服役,这是日本在追逐航母梦想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后,“日向”号的设计全方位向真正的航母靠拢。日本正是通过这种渐进方式,在技术上稳步积累建造和使用经验,从政策上逐渐突破和平宪法的制约和民众及周边国家的心理底线,为最终实现“航母梦”奠定基础。001111016a730d8a71b958.jpghttp://www.ocean360.net/2010-06/22/content_3572767.htm
撰文/刘江平

2009年8月31日,日本防卫省发表2010年度预算,决定建造一艘2万吨级的直升机驱逐舰,为此拨款1166亿日元。这艘新驱逐舰是为接替“白根”级驱逐舰而建造的,其外形与日本目前最大的“日向”号直升机驱逐舰相似,采用航空母舰式的直通式甲板,上层建筑位于甲板一侧。该舰长248米,比“日向”号长51米;宽38米,比“日向”号宽5米;标准排水量达1.95万吨,远大于“日向”号的1.395万吨。与“日向”号相比,新舰将拥有更强大运输能力,可搭载14架舰载直升机,同时起降5架直升机;可运输陆上自卫队3.5吨卡车50台、人员4000人;可为其他舰只进行海上燃料补给。该舰将作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中枢舰使用,并可用于大规模灾害救援、国际维和行动、紧急撤侨行动等。防卫省计划未来共建造4艘同型舰只。

今后,随着大批战舰的服役,日本在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干预能力将大大增强。

最能体现日本扩张企图的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日本海上自卫队规模并不大,只有4.5万人,但它技术水平高,战斗能力强。目前,日本除了没有核潜艇和航空母舰以外,已拥有各种作战舰艇约152艘、潜艇16艘、各型作战飞机205架,高新装备比例占80%以上。日本已拥有“准航母”5艘,其中“大隅”级3艘,“日向”级2艘,总体实力已相当于或超过英国、法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海军强国之一。近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将装备质量放在首位,谋求技术优势,重点建造了一批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和大型运输舰船,成为一支兵种齐全、装备先进、具有较强反潜护航作战和远洋机动作战能力的精强军种。追求“合理、高效、精干”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装备规模和作战能力的基本要求。今后,随着大批战舰的服役,日本在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干预能力将大大增强。

2001年10月,“9·11”事件后不久,日本国会通过了有效期为两年的《反恐特别措施法》,为日本向海外派兵提供了法律依据。《反恐特别措施法》无限扩大了日本向海外派兵的范围,将日本自卫队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所有国际公海、上空和有关国家同意的外国领土。2001年12月,日本政府根据这一法律,首次向海外派遣自卫队,为在印度洋上活动的多国海军舰艇提供燃料及后勤保障服务。《反恐特别措施法》于2003年、2005年和2006年经日本国会三度延长。2008年12月12日,日本国会在众议院二次表决中最终通过了新反恐特别措施法修正案。根据这一修正案,日本向印度洋派遣自卫队的期限将被延长一年,即到2010年1月15日为止。

2004年以后,日本海上自卫队有2艘“爱宕”级“宙斯盾”防空驱逐舰和3艘“高波”级通用型驱逐舰服役,2艘“太刀风”级驱逐舰退役,一艘“初雪”级驱逐舰转入地方队,“泽风”号驱逐舰转作护卫舰队旗舰。2008年3月26日,日本防卫省对护卫舰队进行了大幅调整,将原来的一艘旗舰加3个护卫队的护卫队群调整为2个护卫队,将隶属于4个护卫队群的护卫队数量从12个精简至8个,将6个地方队编入护卫舰队。为了简化指挥系统,训练工作将由护卫舰队司令官进行一元化管理。

2008年6月19日,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了《应对海盗法》,为日本政府派遣自卫队打击海盗提供了法律依据,为自卫队走出日国门进一步“松绑”。可以说,海上自卫队已获得“随时出海”的通行证。《应对海盗法》通过的当天,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就命令海上自卫队准备向索马里海域派遣第二批护航舰队。

“准航母型”直升机搭载驱逐舰将是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十·十舰队”的核心,成为日本海上力量走向海外、进行远洋作战的重要工具。

随着日本舰艇不断地大型化,驱逐舰的功能不断被放大和异化。目前,日本新建造的大型驱逐舰、护卫舰体现了这一趋势。2007年8月23日,日本“准航母型”直升机搭载驱逐舰下水。该舰标准排水量1.35万吨,满载排水量达1.8万吨,是迄今为止日本建造吨位最大的战舰。它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稍加改装就能起降美国的F-35C战斗机。舰上装备了“标准”防空导弹、“密集阵”近距防空系统和FGA-3型相控阵雷达,具备相当强的防空能力。该型驱逐舰预计建造7艘,第一艘 “日向”号已于2009年3月加入海军第一护卫舰群,替代陈旧的旗舰“白根”号。

“日向”号被部署在神奈川县的横须贺基地,成为执行反潜、防空、救灾以及营救在海外遇险的日本人等多项任务的主力战舰。在进行了为期半年左右的性能测试后,“日向”号正式投入使用。“日向”号最多可搭载11架中型直升机,全长197米,排水量达1.35万吨,建造费用大约1050亿日元。“日向”号上装备了关键性防空设备FCS-3系统——一种小型的“宙斯盾”相控阵雷达系统。该舰还装备了“海麻雀”防空导弹、反潜鱼雷和两个“密集阵”近防系统。其飞行甲板从舰首延伸至舰尾,外形酷似航母,可同时起降3架直升机。“日向”号舰员总人数大约只有340人,自动化程度相当高。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这种超大型驱逐舰寄予厚望,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全维作战性能——它不仅可以搭载反潜直升机,还能搭载4架超大型运输直升机,承担超视距垂直登陆和两栖攻击等任务;由于情报搜集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大幅度增强,它还可作为联合舰队的旗舰使用。按照计划,日本政府准备在未来再建造3艘同级别的大型驱逐舰,这4艘“日向”级驱逐舰将用来取代2艘“榛名”级和两艘“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日向”号与航空母舰及两栖攻击舰确有一些相似之处,包括全通式飞行甲板和右舷布置的上层建筑。只要安装和英国“无敌”级航母类似的滑跃甲板,并配备美制F—35C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战斗机,这艘驱逐舰就能转为标准的“轻型航母”。换句话说,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将改装后的航母送上海战场。


“准航母型”直升机搭载驱逐舰将是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十·十舰队”的核心。它将担任舰队远海作战时的“司令部和浮动基地”,发挥其在反潜装备以及自动化指挥通信方面的优势,当美国海军第7舰队在西太平洋出现力量空白时起到“填空作用”,成为日本海上力量走向海外、进行远洋作战的重要工具。

另外,为增强日本海军的远程作战能力和两栖作战能力,日本于1998—2003年先后建造并服役了3艘“大隅”级两栖运输舰。该舰满载排水量为1.3万吨,与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航母的1.34万吨相仿。该舰一次性可运载1000名陆战队员,可搭载6~8架CH-47运输直升机,或10架UH-60通用直升机,或10辆90型主战坦克。“大隅”级两栖运输舰采用前后贯通式飞行甲板,甲板上可以加装滑跃式的跳板,只需简单改装就可以起降“海鹞”之类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该级舰甲板下的空间可以改装成机库,必要时还可加装舰载机的指挥控制导航等相关设备。因此,“大隅”级运输舰同样可以随时改装成轻型航母。

为适应“准航母”大型战舰不断扩大的海外军事活动对补给的新要求,日本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建造了2艘“摩周”级战斗补给舰。“摩周”级补给舰标准排水量为1.35万吨,满载排水量为3万吨,航速24节,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大型快速补给舰。

日本正是通过这种渐进方式,在技术上稳步积累建造和使用经验,从政策上逐渐突破和平宪法的制约和民众及周边国家的心理底线,为最终实现“航母梦”奠定基础。

根据日本和平宪法的精神,日本战后的安全战略一直是以“专守防卫”为核心,是一种被动式防御。冷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不断对其作战思想进行调整。20世纪90年代,海上自卫队确立了“广域防卫,洋上歼敌”的积极防御思想,并实施预先前置的防卫战略,以“遏制事态发生”或“早日排除事态”。2001年的防卫白皮书甚至公开宣称,一旦国家战略需要,日本将“对他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日本海军大力发展先发制人的作战力量,加快了进攻性武器的研发。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发展水平早已超出自身防卫的需要,具备了全球攻防的能力。

从21世纪开始,为应对“新型威胁”,日本海军加快了其远洋机动作战力量的建设。不断推动其舰艇装备向大型化、导弹化、远洋化发展,重点发展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和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准航母”大型水面舰艇,并注重加强海上巡逻装备的建设。日本军事装备建设向来注重质量,在装备发展上注重谋求技术优势,在国家雄厚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装备已经跻身世界海军装备强国之列,反潜、扫雷和常规潜艇等装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日本并没有满足现状,近年来,海上自卫队更加重视信息战装备的发展,信息战能力不断提高。

日本不会放弃长期以来拥有真正航母的努力。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母的国家之一。1922年,日本建造的“凤翔”号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建造了20多艘航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在中途岛海战中,如果不是日本海军在作战方向上判断失误,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很难重创由山本五十六率领的日本舰队。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放弃进攻性武器,航母自然也在禁止范围之内。但是,日本拥有建造航母的技术和基础,再加上昔日称霸海洋的辉煌一直是其挥之不去的情结,日本国内几度出现要求重造航母的声音。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和军方曾紧锣密鼓地策划建造小型航母,只是由于美国与日本国内反战人士的反对,计划才被迫取消。但日本发展航母的意图从未消失过,只是改变了策略——不再直接提建造航母的说法,而是以发展大型运输舰、驱逐舰、护卫舰的名义,走上了拥有航母的实质性道路。1998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艘拥有直通甲板的“大隅”号两栖运输舰服役,这是日本在追逐航母梦想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后,“日向”号的设计全方位向真正的航母靠拢。日本正是通过这种渐进方式,在技术上稳步积累建造和使用经验,从政策上逐渐突破和平宪法的制约和民众及周边国家的心理底线,为最终实现“航母梦”奠定基础。
10年的时候讨论昆仑山号的时候就有贵宾指出了,日本建造的不入流的东西,连支持两栖登陆都够呛,不必多虑。

当然了,清单是一定要拉的,拉的时候老子踊跃报名参军!
22DH呢?也在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