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空军和中国战机[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7:57:00
今年早些时候,巴基斯坦空军(PAF)参谋长卡里姆·萨达特上将在视察位于拉菲奇基地巴基斯坦空军一线作战部队时起誓,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机飞行员将在最近的未来获得一种新型前线多功能战斗机和一款采用全新技术研制的高性能空中优势战斗机。新式战斗机的投入使用,将彻底改变巴基斯坦空军目前这种积弱不振的局面。在过去的几年中,面对印度空军最近获得的苏-30MKI战斗轰炸机所造成强大压力,巴基斯坦空军终于迎头赶上。

  2004年对于巴基斯坦空军可说是相当重要的一年,从17和20中队中挑选出担任OCU(机种转换训练部队)之重任的飞行员将从今年开始接收大约10架预生产型FC—1/JF—17战机。在2006年1月该机正式进入量产前,他们将成为巴空军中第一批熟悉这一型号并拓展其飞行包线的排头尖兵。由于FC—1/JF—17是由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ATIC)旗下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CAC)和巴基斯坦空军下属的航空制造机构联合开发的最新型战斗机,他们不得不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和适应这一型号。

  这种被巴基斯坦空军命名为“雷电”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中国称其为“袅龙”)将取代目前巴空军中的104架法制幻影III和49架中国南昌A—5攻击机。作为多用途前线战斗机的JF—17“雷电”将担负争夺前线制空权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

  巴基斯坦空军和航空工业机构全面参与这一现代化战机的发展过程,并且担负50%的机身生产任务。巴基斯坦方面还在做进一步的工作,以争取获得更多的生产权,其中包括独立承担全部机身的生产工作和部分机载设备。这将是自K-8基础喷气教练机以来巴基斯坦第一次实际参与现代化战斗机的发展工作,这也是继“哈里德”主战坦克之后巴基斯坦国防现代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在这次热情洋溢的讲话中萨达特上将特别强调,当巴基斯坦与中国方面在1994年共同发起该项目时,印度的LCA“轻型先进战斗机项目”已进行超过10年时间。LCA的原型机在1995年就制造出来,但一直到前年才进行首次飞行,这一时间距该项目的发起已近20年。而JF—17仅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就飞上了蓝天!至今为止印度人已经在LCA上投入了超过15亿美金,巴基斯坦对JF—17的投入仅仅是前者的20%。

  作为该项目的实际出资方和参与者,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PAC)在飞机设计、发展、生产和试飞方面全程参与,这对巴基斯坦方面来说是一次实际的练兵。巴方人员通过该项目的研制经历接触到当代先进战斗机的设计、发展和试验过程,通过与中国方面联合生产战斗机了解军用飞机这一大型复杂现代化武器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安排,为巴基斯坦国防现代化特别是航空武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实际操作飞行了JF—17战斗机中的第三架原型机,并对飞机的飞行品质和性能感到满意。现在总共有四名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参加这个项目,以及几十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与目前巴空军装备的美制F—16中 比,JF-17装备有更先进的航电和武器系统,量产型的JF—17采用了现代化的全坡璃化座舱设计和全权数字式三维多余度电传飞控系统。

  量产型的JF-17将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使飞机的推重比达到1:1,这使得1F-17能够在自身飞机能够允许的所有高度与速度上和多个目标进行空战,包括使用近距红外全向格斗空空导弹和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后者可以对远距离空中目标实施打击。在执行近距支援和对水面目标打击任务中,JF—17具备使用包括精确制导武器在内的各种空对面武器,这里面包括反舰和反辐射导弹、高/低空阻力炸弹、激光制导炸弹、反跑道炸弹及集束炸弹。所有这些武器将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搭配。

  JF—17配备有一套完整的ECM电子对抗装置,这在巴空军主战装备中将是第一次。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使战机具备全天候导航和攻击能力,自动探测和警告装置大幅提升了飞机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数字式航空电子系统还将有效地管理武器和火力系统。所有这些使JF—17在总体性能上超过了目前巴空军的任何一种现役战斗机。

  与目前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战斗机相比,最大起飞重量12,700千克的JF-17算是个中等个头。其1.6马赫的最大平飞速度,16,500米的实用升限,3,500千米的转场航程和3,600千克的最大外挂载弹量相对F—16A并不算特别出色。但就该机的综合作战性能来讲,JF-17完全优于目前巴空军任何一种现役战机。最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军完全不用担心JF-17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某些政治问题而被迫无法使用。美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为核武问题对巴基斯坦进行制裁,使巴空军即无法获得订购的71架F—16,也无法保证已经装备的34多架F-16A/B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现代化战斗机装备数量的对比中已经达到了灾难性的3.5:l,巴空军宣布在采购150架JF-1的同时还将进一步采购更为先进也更为强大的先进空中优势战斗机。在以上先进主战机型装备巴基斯坦空军之后,巴空军将成为这一地区最强悍的空中武力之一。
<P>  随风而去——F—6“极道尖兵”

  “钧座,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我们的西方盟国已经抛弃了我们,对面的印度正在苏联人的帮助下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武装起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象中国那样有能力并且有意愿来帮助巴基斯坦和他的武装部队……因此,我们的目光必须转向这一方向。”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当时的巴基斯坦空军司令努尔·汗在写给总理布托的信中明确提出,为了摆脱西方国家对巴基斯坦进行的制裁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必须寻求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伊斯兰堡寻求友谊的努力得到了北京的热情回应,巴代表团得到了当时的中国总理周恩来的亲自接见。故事从此开始,开始了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全天候友谊”。

  西方的制裁使巴基斯坦空军的美制F—86、F—104陷入瘫痪状态,同一时期苏联提供给印度的米格战机却日益逼近前线地区。在巴方的强烈要求下,中国政府同意提供一批由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的F—6战斗机。巴基斯坦陆军也在开始接收中国的的T—59式坦克、59式130加农炮和56式自动步枪。这些装备在巴基斯坦遭受西方制裁的最初日子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一直使用到今天。

  1965年10月,第一批13名巴基斯坦飞行员前往中国。他们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来到中国的。这批身穿中国空军制服的飞行员在中国学习了2个月,每人飞了10个架次共20小时。

  当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巴基斯坦飞行员都是在英美的帮助下培训出来的(1954年5月19日,巴基斯坦与美国签定防御互助同盟条约,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军事盟国。巴空军开始大量接受先进的美制航空武器装备,并按照美军组织形式、训练教程和作战原则建设其空军力量。这其中包括在美国培训巴空军飞行员驾驶美制喷气式作战飞机。),中国空军特别是一线作战和教学部队中很少有人能讲英文,中方为这个项目提供的翻译又大都不懂飞行。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另人啼笑皆非的训练方式,巴空军当年的训练部司令、现在已是空军副元帅的萨德.路丁在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当我们在F—6上训练时,我们对后座的教员说英文,教员把我们说的话先传递给空管员,塔台译员再把翻译后的信息传递回来。虽然采用了这些试验性的办法,但没有出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大多是具有丰富飞行经验的飞行员。”

  另一个问题是长期使用英美制武器装备,特别是喷气战斗机的巴基斯坦飞行员在刚接手中国制造的米格飞机时有些不习惯。努尔·汗元帅曾希望亲自驾驶F-6放单飞,在萨德·路丁再三劝说下才作罢。多年后萨德·路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陀螺高度表等设备和原来熟悉的F—86、F—104有所不同,F—6的刹车装置是依照西伯利亚的寒冷气候条件而不是根据巴基斯坦的炎热气候条件设计的,我们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直到我们找到方法,把着陆速度降低了10千米/小时我们才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向中国方面提出不少改进,以适应我们的要求。

  巴基斯坦飞行员很快发现F—6是一种很“直率”的飞机,在发生操纵错误前它会给你许多警告,如果你正确地改正了,就不会有问题。在中国的空军教官,航空工业专家和地勤人员的帮助下,巴方飞行员很快就熟悉了这一机型。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地勤人员的维护工作非常专业,在巴空军装备使用F—6的第一年中没有发生过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来按计划他们应该在中国学习更长时间,但巴基斯坦空军在印度空军日益增大的压力下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同年12月20 日,努尔·汗空军元帅带着他的参谋人员以及转场飞行员乘坐着美制C—130运输机从杰格里拉直飞中国和田。

  在那里,12架全新的F—6战斗机交付给巴基斯坦人。这批飞机分三个编队从和田转场萨戈达,那里是巴空军第23中队的所在地。该中队因为美英的军火禁运而面临停飞状态。

  在中国接受培训的13人作为种子教官组成了第23中队的核心骨于,在他们的带动下全中队的飞行员开始了解并掌握如何驾驭这一来自东方的战斗机。但到了关键的空战阶段问题出现了,习惯于F-104高空高速特性的巴基斯坦飞行员无法适应F—6特有的低速操纵性。为此萨德.路丁带领其他几名飞行员在获得批准后进行了失速和螺旋试验,在空战训练阶殷进入螺旋的几个人全部安全地改出。在完全摸清了F—6的脾气秉性后,巴方飞行员迅速掌握了该机的飞行特性和战技性能。

  就这样,在经过了两个月的适应飞行训练后,23中队在1966年2月8日重整旗鼓,开始执行战备值班任务。

  努尔·汗元帅在后来回忆时说:“当第一架F—6按照命令升空起飞后,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巴基斯坦空军不再挎着没有子弹的空枪充门面了!”

  这里说的F—6也就是由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仿照前苏联米格-19生产的歼-6战斗机,
  F-6是它的出口编号。米格-19/歼-6属第二代喷气式歼击机,在超音速歼击机中则属第一代。其实在F-6之前巴某斯坦空军已经装备有美制二代超音速战斗机F—104,但F—6战斗机却深受巴飞行员欢迎并大量装备巴空军。</P>
<P>  继承米格战斗机简单实用原则的F—6翼展9米,长14.96米,高3.89米,空重5,47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8,845千克。从外形上看,它采用了大后掠角的梯形机翼,前缘后掠角达55°,平尾、垂尾后掠角也有50多度,加上流线形的细长机身,看上去给人一股杀气腾腾的感觉。两翼后缘装后退式襟翼,放下时可增加升力;翼上装有一副大翼刀,以阻挡展向气流,防止翼尖失速。

  米格-19作为前苏联开发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虽然装备时间不长即被达到或接近两倍音速的苏-7、苏-9/11和米格-21所取代,甚至在1960年5月1日爆发的截击美国高空侦察机U-2的战斗中被自家的SAM—2地空导弹误击损失一架。但在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却大量服役,并长期作为中国等国家空军的主力歼击机服役至90年代。

  美国空军飞行员于70年代在巴基斯坦秘密试飞F—6时发现,这种战斗机在中低速水平转弯中的性能表现甚至优于F-4。即使速度达到每小时800千米时,F-6仍能维持转弯率的优势。特别是F—6高亚音速时的水平加速能力不像其他型号的米格飞机那样贫弱,而且甚至比F—4加速到马赫1.2的时间还要快。这使得驾驶F-6的飞行员能够更有效地摆脱F—4这样两倍音速战斗机的追击。

  60年代后期,西方逐步解除了对巴基斯坦的制裁。随着即度和前苏联的日益接近,美国开始改变一贯的重印轻巴政策,恢复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技术援助。必竞美英等国也不想出现一个完全由中国武装起来的巴基斯坦。

  这一举措也使巴空军中的F—6战斗机受惠。使用西方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改进F—6被提上了日程。针对F—6作战半径小,留空时间短,空战火力较弱,射程短,机载火控设备较差等弱点。巴空军采用1,140升大副油箱取代760升小副油箱,加大了航程。改进了瞄准具等火控装置,配备美制“响尾蛇”空空导弹和MK—82航空炸弹及美制大口径火箭弹。利用西方技术改进F—6装置的WP-6发动机,使发动机的推力增大,寿命延长。所有这些措施使F—6的作战能力有了较显著的增强。

  在接受中国空军培训的同时,巴空军根据自己的情况为F—6制定了具体的作训规则和西化的飞行守则,即使飞机的表面也参照西方空军的习惯进行现代化的涂装。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巴基斯坦的飞行员在美国的作训体制下使用中国制造的苏式米格战斗机进行着战备训练和空中勤务。

  这一东西合壁式的组合模式在后来被证明是相当成功的!1971年1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第三次大规模战争。战争的最后结果虽然是印度成功地肢解了东巴基斯坦,但在空战中印度并未讨到多少便宜。在开战初期即度空军拥有飞机625架,主战飞机是双倍声速的米格-21和苏-7。巴空军仅有飞机285架,主要空战飞机是F—86和F—6,印方占有明显优势。但对抗结果却是印方被击落50架,巴方只被击落14架(巴方公布)。

  F—6在这次作战中最漂亮的一个战例是12月8日对即度的苏-7之战。当日上午,巴军对空观察警报系统发现2架印军苏-7歼击轰炸机正以低空大速度向里萨瓦拉机场飞来。巴空军飞行员哈斯米中校驾驶F—6飞机升空迎敌。哈斯米中校在地面投掉副油箱开加力紧急起飞,当上升到高度2,000米时,哈斯米在其左前方发现了正准备对己方空军基地进行攻击的2架苏-7飞机。他随即以大坡度转弯接近,进入印机尾部后下方的有利攻击位置。印机发现巴机咬尾后惊慌失措,错误地打开加力直线逃跑,企图靠速度优势摆脱。

  此时哈斯米已逼近至600米的距离使苏-7难以在短时间内逃脱,其打开加力反而提供了更强的红外辐射。哈斯米抓住战机发射红外制导的“响尾蛇”导弹,将头一架苏-7飞机打的当空爆炸。

  首战告捷后,哈斯米继续利用有利的攻击位置,死死咬住另一架苏-7不放。即机见直线加速已无法摆脱F-6的导弹攻击,便急速俯冲到离地仅有30米的超低空,尔后突然拉起作急上升转弯动作以图摆脱。哈斯米迅速驾驶F—6飞机切半径接近,在距离500米时,对即机进行瞄准。但山于F—6的瞄准具活动光环跟不上大载荷机动而无法使用,哈斯米立即改用固定光环,并根据进入角较大的情况,按目标投影修正提前量,用航炮射击,在距离350米时将第二架苏-7飞机击落。

  苏-7无论在推重比、最大马赫数以及加速性等方面均优于F—6。然而,巴方一架F—6飞机却在以一对二的情况下,从发射第一枚导弹开始,前后仅用45秒钟的时间就击落了印方两架苏-7飞机。

  除了巴方飞行员技艺精湛,具备良好的飞行素质以及F—6飞机本身中低空性能优良,简单可靠外,巴基斯坦空军在吃透F—6战机的基础上利现有技术积极改装主战装备,为本来不带导弹的F—6挂装美制“响尾蛇”导弹使该机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力。

  在那场战争结束后,苏霍伊设计局曾经专门借调2架米格-19与苏-7系列飞机进行模拟空战,希望找出苏式飞机折戟沉沙的真正原因。

  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F—6主要执行战场和要地防空任务,共飞行650架次,击落敌战机7架,自己损失4架。同时F—6也为巴基斯坦陆军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共飞行184架次。战争中驻萨戈达的第11中队飞了333架次,驻在里萨瓦拉的第3中队飞了209架次,第25中队飞了290架次。3个中队都击落过敌机,自己也都有损失。</P>
<P> 巴飞行员反映F—6飞机虽电子设备简陋,但飞行品质好,操纵感强,仪表少而实用,特别是机动性相对较好。F—6配上2枚美制“响尾蛇”或法制“魔术” 导弹,加上原有的3门30毫米机炮,空战中完全可与印度的米格-21、米格-23一争高下,如遇到印度的苏-7、米格27、“猎人”,则明显占优。

  巴基斯坦空军最早引进了72架F-6,后来又分批增加采购。到1981年鼎盛时期最多达260架,分别装备9个飞行中队。由于最初巴方没有购买双座教练机,一度造成训练困难。后来巴方增购了一批FT—6双座教练机,这批飞机到现在依然活跃在巴空军的作训部队。

  在服役36年,经历了1965年的紧张时期和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参加了多次与阿富汗和印度边境的小规模冲突,包括是98年的边界冲突以后,巴基斯坦空军终于在2002年3月27日最终结束了F—6的战斗生涯。接替它的是中国成者造的F—7PG。该机有助于填补2005年以后才能月役的超-7(2003年9月2日首次试飞的FC—1“袅龙”,本文开头提到的JF—17“雷电”)之前出现的空缺。

  到退役之前,先后有34架F—6分三批转卖给孟加拉空军(被用来补充该国米格一29停飞后造成的战力空隙)。直到退役时F—6仍在巴空军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当时与印度关系仍相当紧张,23中队的14架F—6飞机被部署到卡拉奇附近。

  值F—6退役之际,巴空军在第23中队驻扎的萨蒙里空军基地举行隆重仪式,以纪念和中国之间持久的关系。萨蒙里基地自1979年以来一直是F—6的飞行基地,也是最后一架F—6退役的地方。巴基斯坦空军现任司令穆萨夫·阿里·米尔和当年负责引进F—6的空军司令努尔·汗出席了退役仪式。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也派出代表参加。

  空军司令米尔在讲话中说:“我们来此聚会,是为告别F—6,和欢迎F-7PG正式加入巴基斯坦空军。在过去36年中,F—6出色地满足了巴基斯坦空防的要求。所有巴空军飞过该机的飞行员都认为飞F—6是他们一生中荣幸的经历。在我飞过的战斗机中,我想说,飞F—6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

  “F—6的出现正值我们西方盟国由于1965年战争而背弃我们的时候,确实是救了我们作战中队无机可飞的急。F—6给这些中队注入了新的力量,并使巴空军在经受特别严重考验的关键时刻还能飞起来。F—6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它气动布局合理,易于驾驶和维护,此外从中国来的备件供应不受阻碍。F—6成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

  “我们向这种伟大的机种致敬,尽管它退役了,但它仍使我们记起中国人民对我们巴基斯坦的关注和慷慨。我们把F—6看作是中国人民对我们永久不变的爱和亲密关系的最好表达。”

  许多退役的飞行员谈起他们对F—6的感情。一位有500小时飞行经历的资深官员说,F—6充满活力,我们对它的能力深信不移。F—16飞行员、联队司令沙赫德·阿尔维说,巴空军的“幻影”飞行员把F-6看作他们有力的竞争对手,因为在近战时,F—6机动性总是比它好。这主要是F-6设计主要用于中速和低速飞行。只是在引进了F—16后,F—6才在格斗中遇到了对手。毫不奇怪,F—16和F—6是不同代的飞机。

  (未完待续……)</P>
<P>------------------------------------------------------------------------------------------------------</P>
<P>注:转自中华复兴网   文章录入:zgjunshi </P>今年早些时候,巴基斯坦空军(PAF)参谋长卡里姆·萨达特上将在视察位于拉菲奇基地巴基斯坦空军一线作战部队时起誓,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机飞行员将在最近的未来获得一种新型前线多功能战斗机和一款采用全新技术研制的高性能空中优势战斗机。新式战斗机的投入使用,将彻底改变巴基斯坦空军目前这种积弱不振的局面。在过去的几年中,面对印度空军最近获得的苏-30MKI战斗轰炸机所造成强大压力,巴基斯坦空军终于迎头赶上。

  2004年对于巴基斯坦空军可说是相当重要的一年,从17和20中队中挑选出担任OCU(机种转换训练部队)之重任的飞行员将从今年开始接收大约10架预生产型FC—1/JF—17战机。在2006年1月该机正式进入量产前,他们将成为巴空军中第一批熟悉这一型号并拓展其飞行包线的排头尖兵。由于FC—1/JF—17是由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ATIC)旗下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CAC)和巴基斯坦空军下属的航空制造机构联合开发的最新型战斗机,他们不得不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和适应这一型号。

  这种被巴基斯坦空军命名为“雷电”的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中国称其为“袅龙”)将取代目前巴空军中的104架法制幻影III和49架中国南昌A—5攻击机。作为多用途前线战斗机的JF—17“雷电”将担负争夺前线制空权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

  巴基斯坦空军和航空工业机构全面参与这一现代化战机的发展过程,并且担负50%的机身生产任务。巴基斯坦方面还在做进一步的工作,以争取获得更多的生产权,其中包括独立承担全部机身的生产工作和部分机载设备。这将是自K-8基础喷气教练机以来巴基斯坦第一次实际参与现代化战斗机的发展工作,这也是继“哈里德”主战坦克之后巴基斯坦国防现代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在这次热情洋溢的讲话中萨达特上将特别强调,当巴基斯坦与中国方面在1994年共同发起该项目时,印度的LCA“轻型先进战斗机项目”已进行超过10年时间。LCA的原型机在1995年就制造出来,但一直到前年才进行首次飞行,这一时间距该项目的发起已近20年。而JF—17仅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就飞上了蓝天!至今为止印度人已经在LCA上投入了超过15亿美金,巴基斯坦对JF—17的投入仅仅是前者的20%。

  作为该项目的实际出资方和参与者,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PAC)在飞机设计、发展、生产和试飞方面全程参与,这对巴基斯坦方面来说是一次实际的练兵。巴方人员通过该项目的研制经历接触到当代先进战斗机的设计、发展和试验过程,通过与中国方面联合生产战斗机了解军用飞机这一大型复杂现代化武器的生产流程和工艺安排,为巴基斯坦国防现代化特别是航空武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实际操作飞行了JF—17战斗机中的第三架原型机,并对飞机的飞行品质和性能感到满意。现在总共有四名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参加这个项目,以及几十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与目前巴空军装备的美制F—16中 比,JF-17装备有更先进的航电和武器系统,量产型的JF—17采用了现代化的全坡璃化座舱设计和全权数字式三维多余度电传飞控系统。

  量产型的JF-17将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使飞机的推重比达到1:1,这使得1F-17能够在自身飞机能够允许的所有高度与速度上和多个目标进行空战,包括使用近距红外全向格斗空空导弹和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后者可以对远距离空中目标实施打击。在执行近距支援和对水面目标打击任务中,JF—17具备使用包括精确制导武器在内的各种空对面武器,这里面包括反舰和反辐射导弹、高/低空阻力炸弹、激光制导炸弹、反跑道炸弹及集束炸弹。所有这些武器将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搭配。

  JF—17配备有一套完整的ECM电子对抗装置,这在巴空军主战装备中将是第一次。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使战机具备全天候导航和攻击能力,自动探测和警告装置大幅提升了飞机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数字式航空电子系统还将有效地管理武器和火力系统。所有这些使JF—17在总体性能上超过了目前巴空军的任何一种现役战斗机。

  与目前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战斗机相比,最大起飞重量12,700千克的JF-17算是个中等个头。其1.6马赫的最大平飞速度,16,500米的实用升限,3,500千米的转场航程和3,600千克的最大外挂载弹量相对F—16A并不算特别出色。但就该机的综合作战性能来讲,JF-17完全优于目前巴空军任何一种现役战机。最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空军完全不用担心JF-17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某些政治问题而被迫无法使用。美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为核武问题对巴基斯坦进行制裁,使巴空军即无法获得订购的71架F—16,也无法保证已经装备的34多架F-16A/B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由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现代化战斗机装备数量的对比中已经达到了灾难性的3.5:l,巴空军宣布在采购150架JF-1的同时还将进一步采购更为先进也更为强大的先进空中优势战斗机。在以上先进主战机型装备巴基斯坦空军之后,巴空军将成为这一地区最强悍的空中武力之一。
<P>  随风而去——F—6“极道尖兵”

  “钧座,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我们的西方盟国已经抛弃了我们,对面的印度正在苏联人的帮助下以最快的速度重新武装起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象中国那样有能力并且有意愿来帮助巴基斯坦和他的武装部队……因此,我们的目光必须转向这一方向。”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当时的巴基斯坦空军司令努尔·汗在写给总理布托的信中明确提出,为了摆脱西方国家对巴基斯坦进行的制裁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必须寻求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伊斯兰堡寻求友谊的努力得到了北京的热情回应,巴代表团得到了当时的中国总理周恩来的亲自接见。故事从此开始,开始了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全天候友谊”。

  西方的制裁使巴基斯坦空军的美制F—86、F—104陷入瘫痪状态,同一时期苏联提供给印度的米格战机却日益逼近前线地区。在巴方的强烈要求下,中国政府同意提供一批由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的F—6战斗机。巴基斯坦陆军也在开始接收中国的的T—59式坦克、59式130加农炮和56式自动步枪。这些装备在巴基斯坦遭受西方制裁的最初日子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一直使用到今天。

  1965年10月,第一批13名巴基斯坦飞行员前往中国。他们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来到中国的。这批身穿中国空军制服的飞行员在中国学习了2个月,每人飞了10个架次共20小时。

  当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巴基斯坦飞行员都是在英美的帮助下培训出来的(1954年5月19日,巴基斯坦与美国签定防御互助同盟条约,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军事盟国。巴空军开始大量接受先进的美制航空武器装备,并按照美军组织形式、训练教程和作战原则建设其空军力量。这其中包括在美国培训巴空军飞行员驾驶美制喷气式作战飞机。),中国空军特别是一线作战和教学部队中很少有人能讲英文,中方为这个项目提供的翻译又大都不懂飞行。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另人啼笑皆非的训练方式,巴空军当年的训练部司令、现在已是空军副元帅的萨德.路丁在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当我们在F—6上训练时,我们对后座的教员说英文,教员把我们说的话先传递给空管员,塔台译员再把翻译后的信息传递回来。虽然采用了这些试验性的办法,但没有出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大多是具有丰富飞行经验的飞行员。”

  另一个问题是长期使用英美制武器装备,特别是喷气战斗机的巴基斯坦飞行员在刚接手中国制造的米格飞机时有些不习惯。努尔·汗元帅曾希望亲自驾驶F-6放单飞,在萨德·路丁再三劝说下才作罢。多年后萨德·路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陀螺高度表等设备和原来熟悉的F—86、F—104有所不同,F—6的刹车装置是依照西伯利亚的寒冷气候条件而不是根据巴基斯坦的炎热气候条件设计的,我们可是吃了不少苦头。直到我们找到方法,把着陆速度降低了10千米/小时我们才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向中国方面提出不少改进,以适应我们的要求。

  巴基斯坦飞行员很快发现F—6是一种很“直率”的飞机,在发生操纵错误前它会给你许多警告,如果你正确地改正了,就不会有问题。在中国的空军教官,航空工业专家和地勤人员的帮助下,巴方飞行员很快就熟悉了这一机型。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地勤人员的维护工作非常专业,在巴空军装备使用F—6的第一年中没有发生过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本来按计划他们应该在中国学习更长时间,但巴基斯坦空军在印度空军日益增大的压力下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同年12月20 日,努尔·汗空军元帅带着他的参谋人员以及转场飞行员乘坐着美制C—130运输机从杰格里拉直飞中国和田。

  在那里,12架全新的F—6战斗机交付给巴基斯坦人。这批飞机分三个编队从和田转场萨戈达,那里是巴空军第23中队的所在地。该中队因为美英的军火禁运而面临停飞状态。

  在中国接受培训的13人作为种子教官组成了第23中队的核心骨于,在他们的带动下全中队的飞行员开始了解并掌握如何驾驭这一来自东方的战斗机。但到了关键的空战阶段问题出现了,习惯于F-104高空高速特性的巴基斯坦飞行员无法适应F—6特有的低速操纵性。为此萨德.路丁带领其他几名飞行员在获得批准后进行了失速和螺旋试验,在空战训练阶殷进入螺旋的几个人全部安全地改出。在完全摸清了F—6的脾气秉性后,巴方飞行员迅速掌握了该机的飞行特性和战技性能。

  就这样,在经过了两个月的适应飞行训练后,23中队在1966年2月8日重整旗鼓,开始执行战备值班任务。

  努尔·汗元帅在后来回忆时说:“当第一架F—6按照命令升空起飞后,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巴基斯坦空军不再挎着没有子弹的空枪充门面了!”

  这里说的F—6也就是由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仿照前苏联米格-19生产的歼-6战斗机,
  F-6是它的出口编号。米格-19/歼-6属第二代喷气式歼击机,在超音速歼击机中则属第一代。其实在F-6之前巴某斯坦空军已经装备有美制二代超音速战斗机F—104,但F—6战斗机却深受巴飞行员欢迎并大量装备巴空军。</P>
<P>  继承米格战斗机简单实用原则的F—6翼展9米,长14.96米,高3.89米,空重5,47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8,845千克。从外形上看,它采用了大后掠角的梯形机翼,前缘后掠角达55°,平尾、垂尾后掠角也有50多度,加上流线形的细长机身,看上去给人一股杀气腾腾的感觉。两翼后缘装后退式襟翼,放下时可增加升力;翼上装有一副大翼刀,以阻挡展向气流,防止翼尖失速。

  米格-19作为前苏联开发的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虽然装备时间不长即被达到或接近两倍音速的苏-7、苏-9/11和米格-21所取代,甚至在1960年5月1日爆发的截击美国高空侦察机U-2的战斗中被自家的SAM—2地空导弹误击损失一架。但在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中却大量服役,并长期作为中国等国家空军的主力歼击机服役至90年代。

  美国空军飞行员于70年代在巴基斯坦秘密试飞F—6时发现,这种战斗机在中低速水平转弯中的性能表现甚至优于F-4。即使速度达到每小时800千米时,F-6仍能维持转弯率的优势。特别是F—6高亚音速时的水平加速能力不像其他型号的米格飞机那样贫弱,而且甚至比F—4加速到马赫1.2的时间还要快。这使得驾驶F-6的飞行员能够更有效地摆脱F—4这样两倍音速战斗机的追击。

  60年代后期,西方逐步解除了对巴基斯坦的制裁。随着即度和前苏联的日益接近,美国开始改变一贯的重印轻巴政策,恢复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技术援助。必竞美英等国也不想出现一个完全由中国武装起来的巴基斯坦。

  这一举措也使巴空军中的F—6战斗机受惠。使用西方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改进F—6被提上了日程。针对F—6作战半径小,留空时间短,空战火力较弱,射程短,机载火控设备较差等弱点。巴空军采用1,140升大副油箱取代760升小副油箱,加大了航程。改进了瞄准具等火控装置,配备美制“响尾蛇”空空导弹和MK—82航空炸弹及美制大口径火箭弹。利用西方技术改进F—6装置的WP-6发动机,使发动机的推力增大,寿命延长。所有这些措施使F—6的作战能力有了较显著的增强。

  在接受中国空军培训的同时,巴空军根据自己的情况为F—6制定了具体的作训规则和西化的飞行守则,即使飞机的表面也参照西方空军的习惯进行现代化的涂装。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巴基斯坦的飞行员在美国的作训体制下使用中国制造的苏式米格战斗机进行着战备训练和空中勤务。

  这一东西合壁式的组合模式在后来被证明是相当成功的!1971年12月,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第三次大规模战争。战争的最后结果虽然是印度成功地肢解了东巴基斯坦,但在空战中印度并未讨到多少便宜。在开战初期即度空军拥有飞机625架,主战飞机是双倍声速的米格-21和苏-7。巴空军仅有飞机285架,主要空战飞机是F—86和F—6,印方占有明显优势。但对抗结果却是印方被击落50架,巴方只被击落14架(巴方公布)。

  F—6在这次作战中最漂亮的一个战例是12月8日对即度的苏-7之战。当日上午,巴军对空观察警报系统发现2架印军苏-7歼击轰炸机正以低空大速度向里萨瓦拉机场飞来。巴空军飞行员哈斯米中校驾驶F—6飞机升空迎敌。哈斯米中校在地面投掉副油箱开加力紧急起飞,当上升到高度2,000米时,哈斯米在其左前方发现了正准备对己方空军基地进行攻击的2架苏-7飞机。他随即以大坡度转弯接近,进入印机尾部后下方的有利攻击位置。印机发现巴机咬尾后惊慌失措,错误地打开加力直线逃跑,企图靠速度优势摆脱。

  此时哈斯米已逼近至600米的距离使苏-7难以在短时间内逃脱,其打开加力反而提供了更强的红外辐射。哈斯米抓住战机发射红外制导的“响尾蛇”导弹,将头一架苏-7飞机打的当空爆炸。

  首战告捷后,哈斯米继续利用有利的攻击位置,死死咬住另一架苏-7不放。即机见直线加速已无法摆脱F-6的导弹攻击,便急速俯冲到离地仅有30米的超低空,尔后突然拉起作急上升转弯动作以图摆脱。哈斯米迅速驾驶F—6飞机切半径接近,在距离500米时,对即机进行瞄准。但山于F—6的瞄准具活动光环跟不上大载荷机动而无法使用,哈斯米立即改用固定光环,并根据进入角较大的情况,按目标投影修正提前量,用航炮射击,在距离350米时将第二架苏-7飞机击落。

  苏-7无论在推重比、最大马赫数以及加速性等方面均优于F—6。然而,巴方一架F—6飞机却在以一对二的情况下,从发射第一枚导弹开始,前后仅用45秒钟的时间就击落了印方两架苏-7飞机。

  除了巴方飞行员技艺精湛,具备良好的飞行素质以及F—6飞机本身中低空性能优良,简单可靠外,巴基斯坦空军在吃透F—6战机的基础上利现有技术积极改装主战装备,为本来不带导弹的F—6挂装美制“响尾蛇”导弹使该机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力。

  在那场战争结束后,苏霍伊设计局曾经专门借调2架米格-19与苏-7系列飞机进行模拟空战,希望找出苏式飞机折戟沉沙的真正原因。

  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F—6主要执行战场和要地防空任务,共飞行650架次,击落敌战机7架,自己损失4架。同时F—6也为巴基斯坦陆军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共飞行184架次。战争中驻萨戈达的第11中队飞了333架次,驻在里萨瓦拉的第3中队飞了209架次,第25中队飞了290架次。3个中队都击落过敌机,自己也都有损失。</P>
<P> 巴飞行员反映F—6飞机虽电子设备简陋,但飞行品质好,操纵感强,仪表少而实用,特别是机动性相对较好。F—6配上2枚美制“响尾蛇”或法制“魔术” 导弹,加上原有的3门30毫米机炮,空战中完全可与印度的米格-21、米格-23一争高下,如遇到印度的苏-7、米格27、“猎人”,则明显占优。

  巴基斯坦空军最早引进了72架F-6,后来又分批增加采购。到1981年鼎盛时期最多达260架,分别装备9个飞行中队。由于最初巴方没有购买双座教练机,一度造成训练困难。后来巴方增购了一批FT—6双座教练机,这批飞机到现在依然活跃在巴空军的作训部队。

  在服役36年,经历了1965年的紧张时期和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参加了多次与阿富汗和印度边境的小规模冲突,包括是98年的边界冲突以后,巴基斯坦空军终于在2002年3月27日最终结束了F—6的战斗生涯。接替它的是中国成者造的F—7PG。该机有助于填补2005年以后才能月役的超-7(2003年9月2日首次试飞的FC—1“袅龙”,本文开头提到的JF—17“雷电”)之前出现的空缺。

  到退役之前,先后有34架F—6分三批转卖给孟加拉空军(被用来补充该国米格一29停飞后造成的战力空隙)。直到退役时F—6仍在巴空军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当时与印度关系仍相当紧张,23中队的14架F—6飞机被部署到卡拉奇附近。

  值F—6退役之际,巴空军在第23中队驻扎的萨蒙里空军基地举行隆重仪式,以纪念和中国之间持久的关系。萨蒙里基地自1979年以来一直是F—6的飞行基地,也是最后一架F—6退役的地方。巴基斯坦空军现任司令穆萨夫·阿里·米尔和当年负责引进F—6的空军司令努尔·汗出席了退役仪式。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也派出代表参加。

  空军司令米尔在讲话中说:“我们来此聚会,是为告别F—6,和欢迎F-7PG正式加入巴基斯坦空军。在过去36年中,F—6出色地满足了巴基斯坦空防的要求。所有巴空军飞过该机的飞行员都认为飞F—6是他们一生中荣幸的经历。在我飞过的战斗机中,我想说,飞F—6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

  “F—6的出现正值我们西方盟国由于1965年战争而背弃我们的时候,确实是救了我们作战中队无机可飞的急。F—6给这些中队注入了新的力量,并使巴空军在经受特别严重考验的关键时刻还能飞起来。F—6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它气动布局合理,易于驾驶和维护,此外从中国来的备件供应不受阻碍。F—6成了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

  “我们向这种伟大的机种致敬,尽管它退役了,但它仍使我们记起中国人民对我们巴基斯坦的关注和慷慨。我们把F—6看作是中国人民对我们永久不变的爱和亲密关系的最好表达。”

  许多退役的飞行员谈起他们对F—6的感情。一位有500小时飞行经历的资深官员说,F—6充满活力,我们对它的能力深信不移。F—16飞行员、联队司令沙赫德·阿尔维说,巴空军的“幻影”飞行员把F-6看作他们有力的竞争对手,因为在近战时,F—6机动性总是比它好。这主要是F-6设计主要用于中速和低速飞行。只是在引进了F—16后,F—6才在格斗中遇到了对手。毫不奇怪,F—16和F—6是不同代的飞机。

  (未完待续……)</P>
<P>------------------------------------------------------------------------------------------------------</P>
<P>注:转自中华复兴网   文章录入:zgjunshi </P>
<P>沙发~</P>
圖呢?怎麼沒貼過來?[em05]
中巴友谊是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全天候友谊
<B>以下是引用<I>sonic</I>在2004-8-17 18:15:00的发言:</B>
中巴友谊是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全天候友谊

<P>因为印度的威胁一直存在</P>
支持小巴兄弟。
干死阿三
小巴 要去ww打工囉
<P>楼上的,你的签名什么意思???!!</P>[em03]
等待中
转贴请注明出处[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