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现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20:38:44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国人口政策功在千秋

共和国的足迹——1980年:计划生育好

    一、新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致使人们开始不断进行反思,但在究竟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多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在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政策和行动。因此,以上三个阶段可以说是建国后人口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剧增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还对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运行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影响。

    4、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并陆续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1971年的30.7‰和23.4‰下降到1980年的18.2‰和11.9‰。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5、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8.2‰、1981年的20.9‰,达到1987年23.3‰的峰值。1981—1990年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6、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8年降至12.1‰,13年下降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情况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展到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然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转化的过程。

    1、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六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许多恶性传染病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同时,社会的安定也给生育提供了较好的环境,除三年自然灾害外,人口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转变——由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进入了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横跨了建国以来人口增长的前三个阶段、两次生育高峰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出生率开始不断下降,死亡率继续稳定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又出现了新的转变。这一阶段,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由1971年的7.3‰逐步降低到1977年的6.9‰以后,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的水平。人口出生率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左右,到20世纪80年代下降到20‰左右,进入20世纪90年代,出生率继续降低,到2008年已降到12.1‰。可以说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人口就开始了向现代型的转变。到目前为至,中国人口已完成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第二次重大转变,进入到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2、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特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建国以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重大转变,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发生的。特别是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并非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转变,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速度快、周期短,是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显著特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死亡率和生育水平的缓慢下降而逐步实现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然转变过程。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20‰下降到1952年的17‰,其后仅用了5年的时间便迅速下降到1957年的10.8‰,这一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当时的水平。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看,1949年,仅为35岁,1957年达到57岁,1981年又上升到68岁。在3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0多岁。提高的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第二次转变,表现为生育水平由高到低的转变。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转变同样体现了速度快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前,中国妇女的生育水平一直较高,1949至1969年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为5.8,出生率为33.8‰,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生育水平开始迅速下降,1972年总和生育率下降到5.0以下,到1977年,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3.0以下,出生率下降到20‰以下。上世纪末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8左右,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速度之快,从人口学上看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三)人口年龄结构已完成向老年型的转变

    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成因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在卫生保健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人口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特别是低年龄人口比其他年龄人口死亡率有了更大幅度的下降。而出生率仍维持在高水平,因此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1962-1970年中国创造了迄今为止历史上人口年增长速度的峰值水平。

    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2、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与现状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

    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上升了1.3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见表1,表2)。



    3、人口年龄结构面临的挑战:人口老龄化

    当人们关注着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老化,使我们又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据200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老龄化速度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如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成双赢的局面,是我们亟待研究思考的问题。

http://www.gov.cn/test/2005-07/26/content_17363.htm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国人口政策功在千秋

共和国的足迹——1980年:计划生育好

    一、新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致使人们开始不断进行反思,但在究竟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多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在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政策和行动。因此,以上三个阶段可以说是建国后人口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剧增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还对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运行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影响。

    4、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并陆续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1971年的30.7‰和23.4‰下降到1980年的18.2‰和11.9‰。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5、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8.2‰、1981年的20.9‰,达到1987年23.3‰的峰值。1981—1990年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6、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8年降至12.1‰,13年下降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情况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展到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然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转化的过程。

    1、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六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许多恶性传染病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同时,社会的安定也给生育提供了较好的环境,除三年自然灾害外,人口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转变——由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进入了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横跨了建国以来人口增长的前三个阶段、两次生育高峰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出生率开始不断下降,死亡率继续稳定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又出现了新的转变。这一阶段,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由1971年的7.3‰逐步降低到1977年的6.9‰以后,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的水平。人口出生率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左右,到20世纪80年代下降到20‰左右,进入20世纪90年代,出生率继续降低,到2008年已降到12.1‰。可以说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人口就开始了向现代型的转变。到目前为至,中国人口已完成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第二次重大转变,进入到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2、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特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建国以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重大转变,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发生的。特别是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并非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转变,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速度快、周期短,是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显著特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死亡率和生育水平的缓慢下降而逐步实现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然转变过程。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20‰下降到1952年的17‰,其后仅用了5年的时间便迅速下降到1957年的10.8‰,这一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当时的水平。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看,1949年,仅为35岁,1957年达到57岁,1981年又上升到68岁。在3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0多岁。提高的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第二次转变,表现为生育水平由高到低的转变。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转变同样体现了速度快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前,中国妇女的生育水平一直较高,1949至1969年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为5.8,出生率为33.8‰,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生育水平开始迅速下降,1972年总和生育率下降到5.0以下,到1977年,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3.0以下,出生率下降到20‰以下。上世纪末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8左右,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速度之快,从人口学上看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三)人口年龄结构已完成向老年型的转变

    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成因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在卫生保健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人口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特别是低年龄人口比其他年龄人口死亡率有了更大幅度的下降。而出生率仍维持在高水平,因此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1962-1970年中国创造了迄今为止历史上人口年增长速度的峰值水平。

    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2、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与现状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

    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上升了1.3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见表1,表2)。



    3、人口年龄结构面临的挑战:人口老龄化

    当人们关注着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老化,使我们又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据200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老龄化速度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如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成双赢的局面,是我们亟待研究思考的问题。

http://www.gov.cn/test/2005-07/26/content_17363.htm
二、新中国人口发展取得的成就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了减轻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旨在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的成功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转变。中国人口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使中国少生了近4亿人,使总人口达到13亿延迟了4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也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20世纪唯一达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并将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提早半个世纪实现人口零增长,对世界人口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止,减缓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40年左右的人口抚养比(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相对较低的黄金时期,增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人口素质得到极大提高。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人口是典型的高出生、高死亡模式,人口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都非常高。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政府对文化教育和健康方面的巨大投资迅速改变了上述状况,营养和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人口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跨跃,人口优势顺利地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三、新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未来几十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人口安全的高风险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1、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未来20年人口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减慢,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按目前生育水平预测,到2020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4.3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2年前后,达14.7亿左右。人口总量过大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控制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

    2、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随着多年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提高。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是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而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时间差。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任务相当艰巨。

    3、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态势,就业压力始终较大。未来十几年16岁及以上人口的规模始终较大,总量在9亿以上,2013—2020年将超过11亿,并呈增长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基数大,高峰持续时间长,对人口就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4、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动人口还将持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进入加速提高阶段所决定的。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并不能单靠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来实现,必然引起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5、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巨大压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1981年为109,只略高于正常范围(103—107);2000年提高到117,到2008年则高达121左右,严重偏离正常范围。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时间超出正常范围,势必对今后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此外,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高,任何政策偏差和工作失误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的反弹。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总之,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人口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应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
现在的状况是:顶端的可以尽量生(不在乎那点罚款,加上有关系),中间的不能生,下层的也可以尽量生(光脚不怕穿鞋的)。。。。。
qin1985 发表于 2010-12-12 21:04
这个很对,现在农村的一般家庭,超生一胎只要罚几千块钱,都罚的起。
中间白领阶层超生一胎要罚多少?
人口政策功在千秋??? 我看还是等一百年再来说这个吧,当年的隋炀帝开大运河那可是祸害苍生啊,被骂的要死,不过现在看到真是功在千秋 ,现在对这个人口政策大加赞扬 我怕 百年后 呵呵 可能相反哦
都只生一个过几年,就没有姑姑舅舅,叔叔姨妈,舅爷舅奶奶,还有你大爷和三叔公了,兄弟和姐妹只要有同志和拉拉在,都还有
这个帖只怕又会吵起来
不吵起来才怪。
iamsu7 发表于 2010-12-13 23:46
不了解情况你不要乱讲好不好?农村户口的夫妻,绝大多数生2-3胎,城镇户口的也有少数生2胎的。也就是全国大多数孩子不是独生子女。
计划生育的最大功效在削平人口出生的山峰,减缓压力,使资源更集中在发展上
不了解情况你不要乱讲好不好?农村户口的夫妻,绝大多数生2-3胎,城镇户口的也有少数生2胎的。也就是全国大多数孩子不是独生子女。
=================================
农村的第一胎是女儿的可以生二胎,生三胎的罕见,大城市中大多是1个,丁克也有,生两个的是少数。
也就是说城市里边大多是独生子女,农村里边二胎多一些,根据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例,怎么也得不出全国大多数孩子不是独生子女这个结论来。
当然少民是另一个政策,人家能生的就多多了。
人亡 家破 国裂 的 独生子女政策 民族政策
乱七八糟 发表于 2010-12-17 15:09


    90年代00年代 汉人绝大多数是被强制独生子女了。
万恶之首 汉奸之首
f22 发表于 2010-12-17 13:32


    计划生育是一盘很大的棋,是最大的维稳!
资江中游 发表于 2010-12-17 13:29


  胡说八道
资江中游 发表于 2010-12-17 13:29

发帖有功,赏五毛!
请大家文明讨论
angrychinese 发表于 2010-12-13 15:57

广州的上个户口8W,友情价。
中国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呢
资江中游 发表于 2010-12-17 13:29
你的情况,到底从哪儿来的呢?根本不做任何统计调查,或者仅仅靠自己身边看看,就得出13亿人国家的估算?

为了避免你说不正确,我们看教育统计年鉴数字:
xiaoxue.jpg



再继续看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由于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小学校数、学生数继续减少。全国共有小学28.02万所,比上年减少2.07万所;招生1637.80万人,比上年减少57.92万人;在校生10071.47万人,比上年减少260.04万人;小学毕业生1805.20万人,比上年减少59.7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36%和99.44%,女童高于男童0.08个百分点。
如果我们假定中国人口平均生育年龄在24岁(肯定有出入)我们先假定,
那么2009年进入小学学习的这1637万人应该倒退25年,即1984年进入小学的那些父母生出来的!而1985年我们看到小学入学人数是2298万人。这种情况你怎么解释?更何况,现在的小学入学率相比1984年,一定是提高不少的。我们也看到,2009年小学净入学率99.4%而1985年则为96%

再倒推五年,1980年中国小学入学人数则高达将近3000万!
区区30年,人口减少到只有一半!再过三十年怎么办?当1980年读小学的人数开始进入老年的时候,有多少年轻人可以工作!一个将近一半人口是老人的社会怎么支撑?
你们除了张口胡说以外还有什么任何证据?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kwzolo 发表于 2010-12-17 21:06

抛开出生率拿绝对数来对比,以30年新生人口减少一半,来推导30年后还要减少一半纯粹没有常识。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出生率有多高,中国的人增长口速度多块有没具体想过?
计划生育让80年时候农村4胎,城市2胎变成现在的农村2胎,城市1胎也就新生人口减少一半,难道30年后就一定会再减少一半变成农村1胎,城市1半人不生孩子?!——明显不可能么。
人口政策面临转折
中国改革开放后显著的生育高峰出现在80年代,那时候已经实行计划生育了,甚至一些地反比现在更严厉
我一直认为人口发展有其内在规律,计划生育的负面影响不在于增加或者减少人口,它也没有那么大的功效,而在于一胎化
kwzolo 发表于 2010-12-17 21:06
农村的情况,我老家的村、镇就有足够的代表性,哪里都差不多。要不你找个独生子女比例很高的县出来看看?

我已经在城市呆了几年,也认识很多城市家庭,城市里面独生子女也就2/3左右,那些没有“正式工作”的夫妻,有一部分生2胎。

小学生减少确实是事实,我老家也一样,原来一个年级2个班,一个班40、50人,现在一个班30多人。当然,村里有少数孩子去外地上学了。

近30年来,新生入学率已经减少一倍左右不假。可1985年招收的是1979年出生的孩子,当时计划生育刚刚起步,那时农村生3-4胎是平常事。现在加上超生的话平均还有2胎,一个自然村有一两个生4胎的超生“大户”,平均数字就上去不少。

而且19年前后是连续生,老大只比老四大6岁左右,妇女生头胎一般在20岁。现在头胎年龄已经提高到23岁左右,更重要的是生第二胎一般都是过3-5年后再生。

30年来每年新生儿数量减少了一半左右,和我说的不但不矛盾,而且佐证了我的说法。每个妇女的生育子女的数量就减少了将近一半,生育年龄增加,2胎之间隔增加,最后每年的数字可不就减少了一半左右嘛。
资江中游 发表于 2010-12-18 13:21
有这么扯的吗?
三千万人,生了一千六百万孩子!
就是说,一千五百万妇女生了一千六百万孩子,你到哪儿去找普遍两胎去?
还你们老家有普遍性?中国是13亿人的国家!老兄!你能看到多少?你这不是瞎子摸象,你是跳蚤摸到一根牛毛然后估计整个牛群情况!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9/indexch.htm
中国统计年鉴2009
3-3,人口年龄结构
1982年,0-14岁人口3亿4千万,
2008年,0-14岁人口2亿5千万。
基本上,我们可以认为,2008年的0-14岁人是1982年时候的0-14岁人生育的,这样的比例,怎么可能两-三胎是普遍行为?
人口多,问题也多
我发现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班上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江苏省南通市)
农村绝大多数不是独生子女,最少2个
俺们老家一个1000多人的村子,独生子女就一个,还是因为女的有病不能生了,后来又从她妹妹的一窝女儿中抱养一个女孩,这样全村连一个独生子女也没有。
这次普查出来了。。就有定论了。。。
xlins 发表于 2010-12-18 20:58


    不一定,像5普的话, 造假 太严重了
就是说,一千五百万妇女生了一千六百万孩子,你到哪儿去找普遍两胎去?上面已经分析了,实际数字要增加近100万。
这是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的作用。这是因为88年0-14岁的育龄妇女中,年轻的才22岁,绝大多数未婚,怎么生?整个22-28岁的女性,现在有很大比例未婚或还未生头胎,生了头胎要几年后才生二胎的比例也比较高。他们以后都要生的。
换到82年的参照组,22岁时至少有一半已经生育了1-2胎,到28岁基本完成2-3胎甚至4胎的生育。
我一直觉得档和政腐的这个 计划生育政策是非常合理的。。全力支持
资江中游 发表于 2010-12-20 09:33
你的分析,完全是笑话而已!
我前面列了两个数字,一个是统计局的数字,一个是教育部的数字,教育部的当年小学入学人数倒退六年,就是人口出生数字。这一千六百万,80年的3000万是教育部数字。你的意思说,中国小学这些年入学率很低!存在大量未入学情况?甚至比80年还要低的多?是这样吗?
假定你说的还要再加100万是对的,那么80年岂非更加要加上200万?
再有,如果你说的“这是因为88年0-14岁的育龄妇女中,年轻的才22岁,绝大多数未婚,怎么生?”
这话正确,那么前面的妇女的生育问题呢?我这里说的0-14岁是个整体的数字,好像你说的,只有这个阶段女人能生孩子似的。
总之,如果普遍两胎的情况存在,那么,每年出生的人口应该与中国平均生育年龄妇女数量乘2相差不远。但现在情况离实际情况天差地远。
谁告诉你绝无虚报可能的?
你听说过“农村扶持金”“国家移民基金”这回事吗?这种事情被查出来也不是一两次了
寄生教,灭汉,亡国。大汉奸也!

农村的情况,我老家的村、镇就有足够的代表性,哪里都差不多。要不你找个独生子女比例很高的县出来看看? ...
资江中游 发表于 2010-12-18 13:21



    你老家的村镇不见得真有代表性.我也是农村的.
我80年出生,小学班上大部分是同村,只知道有一个女生是第三个.其他基本上都是2个,个别是独生子女(每月还是每年有几十块补贴).初中也是大部分2个.高中班上统计过:有一个同学有2个姐姐,其他2个和独生的半对半.独生主要是县里的,另外,县里的年龄普遍比村镇去的小一岁.现在连我们村基本上都是独生,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不想生.
农村的情况,我老家的村、镇就有足够的代表性,哪里都差不多。要不你找个独生子女比例很高的县出来看看? ...
资江中游 发表于 2010-12-18 13:21



    你老家的村镇不见得真有代表性.我也是农村的.
我80年出生,小学班上大部分是同村,只知道有一个女生是第三个.其他基本上都是2个,个别是独生子女(每月还是每年有几十块补贴).初中也是大部分2个.高中班上统计过:有一个同学有2个姐姐,其他2个和独生的半对半.独生主要是县里的,另外,县里的年龄普遍比村镇去的小一岁.现在连我们村基本上都是独生,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不想生.
如果普遍两胎的情况存在,那么,每年出生的人口应该与中国平均生育年龄妇女数量乘2相差不远。但现在情况离实际情况天差地远。
按你说的统计局数字3-2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一表
83年生育率是2.0%,08年是1.2%,下降了40%,而且最近8年都稳定在12%,,没有继续下降。考虑08年有一些未登记的超生,和我说的35%基本吻合。生育妇女基数的减少也体现在你提供的数据里。这个总生育率从2.0下降到1.2%总是铁证吧。
5.按你的说法,一个育龄妇女生2胎,新生儿数量应该是平均数乘以2,那60年代后期,一个妇女生4胎总是常态吧,那82年0-14岁的人口怎么只有3400万?同理反推岂不得出60年代后期平均育龄妇女只有800多万?
我也是农村的 我们这里70年代出生的80-90%是兄弟姐妹两个,到80年代已经有半数是独生子女。
90年代,00年代农村基本上半数以上是独生子女,城里几乎全部是独生子女。总体生育约为1.2-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