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大师的豪气与吝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3:40:58
前不久,媒体借助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慈善晚宴,给中国有钱人出了一道难题:舍得还是不舍得?尽管最后并未逼迫出席宴会者做出裸捐承诺,但“舍与得”这个人生命题确实摆在了人们面前。

中国有陈光标这样仗义疏财的达人,他似乎把自己做成了一根蜡烛,放光明就是使命。有人怀疑他别有目的,论定其很有可能是以慈善面目敛天下财富。在盛产骗子的中国,及时深刻地追问一些公共明星的动机,并不算过分。

有舍有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教人行善的哲学所遵循的逻辑,看似含糊暧昧,实则大有深意。一个舍不得的人,到最后只能是孤家寡人。能舍的人也未必能让大家都满意。仗义疏财常常与吝啬小气共存,谓予不信,请看故去不久的季羡林大师的故事。

季羡林先生留给世人的是一副慈悲洒脱的形象,有人打出公益的名目,他就掏腰包;他送钱给家乡建希望小学,资助家境贫困的孩子读书;把自己价值连城的古董大手一挥,送给北大;在301医院,他更是撒钱如土——三千、五千、一万随便撒,医生、护士、清洁工,都是他的施舍对象。他后期收入甚丰,拿到钱后马上就撒。

所以,当季承出书披露父亲季羡林吝啬的一面时(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我和父亲季羡林》),善良的读者大都摇头。态度激烈的甚至怒斥季承是逆子,靠揭短卖钱。

如果大家看到季羡林先生送不出钱的故事,也许才能明白季承的用心。

1949年后,季羡林先生总共回过五次家,分别是1973年、1982年、1991年、1997年和2001年。1982年这次,他见到了自己的妹妹。在走之前,他就想到给妹妹一点钱,琢磨了两天,钱也准备好了,事先也带在身上了。见面后,激动万分,又是照相又是不停地说话,但就是没掏出钱来。事后,他遗憾地对儿子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没给。他反复念叨:事情很简单嘛,递到她手里不就完了吗?那是他的亲妹妹,连个名字都没有,嫁给一户姓董的人家,生活很不如意,家境贫寒,他也爱自己的妹妹。

按常理,即使当时没给成,回北京寄过去也顺理成章。按照他的自白,应该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但最终为何还是没送出去呢?他叔祖母的评价或许是知人之言:对外热情大方,对亲人抠门、吝啬。其实,症结还在心里——他内心还是舍不得,想好了是想好了,拿的时候又舍不得。所以,那些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送温暖”,在他也成了一件难事。他有两个妹妹,一个在农村,一个在济南,他一概未能伸出援手。

说穿了,就是不肯表达对亲人的关怀。据季承说,季羡林对叔祖母、对妹妹、对妻子如此,对儿子和女儿如此,对孙子亦如此。只要谈到拿钱,他就不乐意。别人说怎么不给孙子钱呢?他回答说——儿子有钱,我用不着给。

扫走廊的清洁工有份,整天伺候他的儿子一分钱也没有。“我孩子去了,他没钱包红包,其实他也不想花。别人说第一次见面不发不好,他说不要,不需要发红包,到最后人家劝他劝得实在没办法了,他就说我没钱,这样护工才借钱给他。”季承说,与父亲和好后,他带出生不久的小儿子去医院,季羡林勉强包了三千元的红包。

季羡林似乎永远想不到家人的难处。他读书时花了不少钱,经常问家里要几十上百的大洋,甚至很潇洒地从德国邮购原版《荷尔德林全集》什么的。他后来到了德国,抗战八年,在德国当了讲师,一个月有几百马克收入。他在日记里自称有钱花,吃饭没问题,买书没问题,生活都没问题,但他从来没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按照季承的说法,家里给他写过信。季羡林在德国待了十年,回来身上就带了两块表,到南京把表卖了,才给家里寄了点钱。

“你不跟他要,他不会主动给你。”这也许是季羡林独特的处事方式,叔父写信让他给买块表,当时就买了。他挂念亲人的方式与众不同,一是嘴里念叨,他会一遍遍讲自己的思念牵挂,“没给农村妹妹钱的事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其次是写文章表达,他永远就是在文字里表达:“家里困难,是不是还有啊,人是饿死了还是战乱死了,很挂念……”他常对家人说的话是“看我这文章”……

在晚年,季羡林经常向儿子讲述自己那位慷慨大方的父亲的故事。这或许是对自己行为来源的解释。他的父亲一到镇上就充大头,“今天在座各位尽情吃喝,饭钱酒钱都算在我账上!”季承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里写到,季羡林的父亲是靠弟弟买彩票中奖的大洋起家的,他高价购买砖瓦盖起了一座四合院,然后乐善好施,又把房子一点点拆了卖了,把三座房都拆光了,最后剩下了一座西屋,祖父重新过上一贫如洗的日子。城里的弟弟回去教训他,并帮哥哥把账还了。他去世的时候,弟弟回了一趟家,光给他还债——还镇上小店里的花生米和酒钱,就还了二百大洋。

由此看来,季羡林身上这种豪气,其来有自。“爸爸,你呀应该是侠气很重啊,你觉得是不是有点儿?他含含糊糊应道:嗯……可能有点儿,可能是遗传。”

也许有人会问,季羡林大师真的那么傻吗?把钱给别人有什么好处吗?法国作家亨利•肖曾经感慨:“一个乐善好施的人,随着他不断施舍,会在他身上形成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幸福感。”可谓中的之语。季承对笔者说,在医院里,每次发完钱,有人会忐忑不安地说,季老啊,您给我太多啦……这时,季羡林先生会半眯着眼说,你不要是吧?你不要,我就生气了……你拿去,拿去,爱干什么干什么……旁边的人会从他脸上发现一股沉醉的神情,这个时候他心里非常舒服,他有一种特别的快感。季羡林先生总结自己跟亲人相处的原则时用了“一真二忍”这样的词,真诚与忍耐,两者都需要,但更需要的还是行动。

为什么不把那些钱给家人呢?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许是,他觉得得不到那样的仰慕和尊敬。“反正就是没快感——给家里人要是有快感的话,他也干啦。”季承略带情绪地分析道。

仗义疏财和吝啬小气如何集于一身?季羡林先生是一个好例子。读懂了这个故事,也就不再会无条件为那些过于慷慨的人鼓掌了。世界上真有那么一种快乐——舍胜过了得。对大多数人而言,“大舍大得”的境界未免有点“又傻又天真”吧?呵呵。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722?page=2前不久,媒体借助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慈善晚宴,给中国有钱人出了一道难题:舍得还是不舍得?尽管最后并未逼迫出席宴会者做出裸捐承诺,但“舍与得”这个人生命题确实摆在了人们面前。

中国有陈光标这样仗义疏财的达人,他似乎把自己做成了一根蜡烛,放光明就是使命。有人怀疑他别有目的,论定其很有可能是以慈善面目敛天下财富。在盛产骗子的中国,及时深刻地追问一些公共明星的动机,并不算过分。

有舍有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教人行善的哲学所遵循的逻辑,看似含糊暧昧,实则大有深意。一个舍不得的人,到最后只能是孤家寡人。能舍的人也未必能让大家都满意。仗义疏财常常与吝啬小气共存,谓予不信,请看故去不久的季羡林大师的故事。

季羡林先生留给世人的是一副慈悲洒脱的形象,有人打出公益的名目,他就掏腰包;他送钱给家乡建希望小学,资助家境贫困的孩子读书;把自己价值连城的古董大手一挥,送给北大;在301医院,他更是撒钱如土——三千、五千、一万随便撒,医生、护士、清洁工,都是他的施舍对象。他后期收入甚丰,拿到钱后马上就撒。

所以,当季承出书披露父亲季羡林吝啬的一面时(由新星出版社出版的《我和父亲季羡林》),善良的读者大都摇头。态度激烈的甚至怒斥季承是逆子,靠揭短卖钱。

如果大家看到季羡林先生送不出钱的故事,也许才能明白季承的用心。

1949年后,季羡林先生总共回过五次家,分别是1973年、1982年、1991年、1997年和2001年。1982年这次,他见到了自己的妹妹。在走之前,他就想到给妹妹一点钱,琢磨了两天,钱也准备好了,事先也带在身上了。见面后,激动万分,又是照相又是不停地说话,但就是没掏出钱来。事后,他遗憾地对儿子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没给。他反复念叨:事情很简单嘛,递到她手里不就完了吗?那是他的亲妹妹,连个名字都没有,嫁给一户姓董的人家,生活很不如意,家境贫寒,他也爱自己的妹妹。

按常理,即使当时没给成,回北京寄过去也顺理成章。按照他的自白,应该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但最终为何还是没送出去呢?他叔祖母的评价或许是知人之言:对外热情大方,对亲人抠门、吝啬。其实,症结还在心里——他内心还是舍不得,想好了是想好了,拿的时候又舍不得。所以,那些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送温暖”,在他也成了一件难事。他有两个妹妹,一个在农村,一个在济南,他一概未能伸出援手。

说穿了,就是不肯表达对亲人的关怀。据季承说,季羡林对叔祖母、对妹妹、对妻子如此,对儿子和女儿如此,对孙子亦如此。只要谈到拿钱,他就不乐意。别人说怎么不给孙子钱呢?他回答说——儿子有钱,我用不着给。

扫走廊的清洁工有份,整天伺候他的儿子一分钱也没有。“我孩子去了,他没钱包红包,其实他也不想花。别人说第一次见面不发不好,他说不要,不需要发红包,到最后人家劝他劝得实在没办法了,他就说我没钱,这样护工才借钱给他。”季承说,与父亲和好后,他带出生不久的小儿子去医院,季羡林勉强包了三千元的红包。

季羡林似乎永远想不到家人的难处。他读书时花了不少钱,经常问家里要几十上百的大洋,甚至很潇洒地从德国邮购原版《荷尔德林全集》什么的。他后来到了德国,抗战八年,在德国当了讲师,一个月有几百马克收入。他在日记里自称有钱花,吃饭没问题,买书没问题,生活都没问题,但他从来没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按照季承的说法,家里给他写过信。季羡林在德国待了十年,回来身上就带了两块表,到南京把表卖了,才给家里寄了点钱。

“你不跟他要,他不会主动给你。”这也许是季羡林独特的处事方式,叔父写信让他给买块表,当时就买了。他挂念亲人的方式与众不同,一是嘴里念叨,他会一遍遍讲自己的思念牵挂,“没给农村妹妹钱的事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其次是写文章表达,他永远就是在文字里表达:“家里困难,是不是还有啊,人是饿死了还是战乱死了,很挂念……”他常对家人说的话是“看我这文章”……

在晚年,季羡林经常向儿子讲述自己那位慷慨大方的父亲的故事。这或许是对自己行为来源的解释。他的父亲一到镇上就充大头,“今天在座各位尽情吃喝,饭钱酒钱都算在我账上!”季承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里写到,季羡林的父亲是靠弟弟买彩票中奖的大洋起家的,他高价购买砖瓦盖起了一座四合院,然后乐善好施,又把房子一点点拆了卖了,把三座房都拆光了,最后剩下了一座西屋,祖父重新过上一贫如洗的日子。城里的弟弟回去教训他,并帮哥哥把账还了。他去世的时候,弟弟回了一趟家,光给他还债——还镇上小店里的花生米和酒钱,就还了二百大洋。

由此看来,季羡林身上这种豪气,其来有自。“爸爸,你呀应该是侠气很重啊,你觉得是不是有点儿?他含含糊糊应道:嗯……可能有点儿,可能是遗传。”

也许有人会问,季羡林大师真的那么傻吗?把钱给别人有什么好处吗?法国作家亨利•肖曾经感慨:“一个乐善好施的人,随着他不断施舍,会在他身上形成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幸福感。”可谓中的之语。季承对笔者说,在医院里,每次发完钱,有人会忐忑不安地说,季老啊,您给我太多啦……这时,季羡林先生会半眯着眼说,你不要是吧?你不要,我就生气了……你拿去,拿去,爱干什么干什么……旁边的人会从他脸上发现一股沉醉的神情,这个时候他心里非常舒服,他有一种特别的快感。季羡林先生总结自己跟亲人相处的原则时用了“一真二忍”这样的词,真诚与忍耐,两者都需要,但更需要的还是行动。

为什么不把那些钱给家人呢?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许是,他觉得得不到那样的仰慕和尊敬。“反正就是没快感——给家里人要是有快感的话,他也干啦。”季承略带情绪地分析道。

仗义疏财和吝啬小气如何集于一身?季羡林先生是一个好例子。读懂了这个故事,也就不再会无条件为那些过于慷慨的人鼓掌了。世界上真有那么一种快乐——舍胜过了得。对大多数人而言,“大舍大得”的境界未免有点“又傻又天真”吧?呵呵。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722?page=2
为什么不把那些钱给家人呢?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许是,他觉得得不到那样的仰慕和尊敬。“反正就是没快感——给家里人要是有快感的话,他也干啦。”季承略带情绪地分析道。

生活中确有这种人
能不能说伪善?
我们村里一个身家几百万的人, 他儿子靠开摩托车拉客生活, 他儿媳妇甚至去建筑工地做小工, 结果前不久他儿子绝望地自杀了。。。。

我家是华北农村, 几百万可以过的相当相当滋润了。
看过他的《牛棚杂忆》,写的东西很容易被划为JY行列
如果属实的话,这的确是一种病态。
ppkshock 发表于 2010-11-26 10:53
也无所谓伪善,关键看结果,一个人搞慈善捐了很多钱,不论其目的如何只要是让公众受益的结果都是值得感谢的。
tulipe 发表于 2010-11-26 12:23


    从慈善来说也许没什么,但是从做人来说,就有点问题了!也许陶醉在世人对其自身的颂歌当中去了,漠视了自己的亲人
他是 梵学家
不是国学家
1949以后国学家都离开大陆了
ppkshock 发表于 2010-11-26 10:53
不能。只要有人得到他的帮助就行了,不能要求他帮助所有人。
dzhiqiong 发表于 2010-11-26 13:05


    对家人尚不能知恩图报,说伪善恐怕是轻了。
ppkshock 发表于 2010-11-26 10:53
不能。只要有人得到他的帮助就行了,不能要求他帮助所有人。
konming 发表于 2010-11-26 13:14
家人给了他什么恩?季羡林是跟着他叔叔季嗣诚长大的。
dzhiqiong 发表于 2010-11-26 13:19
季羡林似乎永远想不到家人的难处。他读书时花了不少钱,经常问家里要几十上百的大洋,甚至很潇洒地从德国邮购原版《荷尔德林全集》什么的。他后来到了德国,抗战八年,在德国当了讲师,一个月有几百马克收入。他在日记里自称有钱花,吃饭没问题,买书没问题,生活都没问题,但他从来没给家里寄过一分钱。按照季承的说法,家里给他写过信。季羡林在德国待了十年,回来身上就带了两块表,到南京把表卖了,才给家里寄了点钱。
网上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10-11-26 13:03
这个好像有点绝对,像陈寅恪、顾颉刚等人不都选择留在大陆么
说国学家49年后都走了恐怕不是实情吧
konming 发表于 2010-11-26 13:24
这种含糊其词的表述不能相信。
看看季羡林自己怎么写的:
后来我听说,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大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于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子。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仿佛宋江一样,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一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情况。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  母亲当然亲身经历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可惜,当我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只有几岁,告诉我,我也不懂。所以,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这谜恐怕要成为永恒的谜了。  不管怎样,我们家又恢复到从前那种穷困的情况。后来听人说,我们家那时只有半亩多地。这半亩多地是怎么来的,我也不清楚。一家三口人就靠这半亩多地生活。城里的九叔当然还会给点接济,然而像中湖北水灾奖那样的事儿,一辈子有一次也不算少了。九叔没有多少钱接济他的哥哥了。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下面这些是继承说的,人物代称要降一辈看:
我记事后,叔祖父一直在黄河河务局工作,曾任清河水文站站长。日本鬼子占领济南,他不知怎么竟混到日伪山东省政府建设厅,还当上了课长。我不知道区区一个课长,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印象里,家庭生活是没问题的。

这个季课长就是季思成。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下面这些是继承说的,人物代称要降一辈看:
我记事后,叔祖父一直在黄河河务局工作,曾任清河水文站站长。日本鬼子占领济南,他不知怎么竟混到日伪山东省政府建设厅,还当上了课长。我不知道区区一个课长,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印象里,家庭生活是没问题的。

这个季课长就是季思成。
网上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10-11-26 13:03

国学家都去了台湾,所以今日台湾开满了要台独的美丽之花。
国学家都离开大陆,所以今日大陆充斥着大一统的邪恶民意。
清末湖北水灾慈善奖券,这个值得研究一下,大奖让他父亲和叔叔衣锦还乡啊。
网上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10-11-26 13:03
说梵学也不准确,季老研究的是“东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