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关于元朝的历史资料这么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5:37:03
按说元朝历史也不短,即使从1271年来算,也有将近百年的时间.
而在非专业的历史书籍中,元朝几乎就是一个被遗忘的时代,是一个只跟宋朝的亡国史以及明朝的开国史有牵连的东西.
中间那100年,几乎是空白.除了在文学上说到"元曲"的时候还能想起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按说元朝历史也不短,即使从1271年来算,也有将近百年的时间.
而在非专业的历史书籍中,元朝几乎就是一个被遗忘的时代,是一个只跟宋朝的亡国史以及明朝的开国史有牵连的东西.
中间那100年,几乎是空白.除了在文学上说到"元曲"的时候还能想起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文字的原因吧?那一堆人名就让人没兴趣。

按说元朝历史也不短,即使从1271年来算,也有将近百年的时间.
而在非专业的历史书籍中,元朝几乎就是一个被遗 ...
在家里流浪 发表于 2010-10-28 10:52

至今蒙元贵族和皇族的墓穴只被发现了一处,黄金家族的墓穴更是无人知晓。

考古发掘几乎为零,资料自然少的可怜

考古队经过两年的发掘和研究,彻底揭开了梳妆楼隐藏了几百年的秘密,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元代贵族墓葬,对研究蒙元帝国的历史,探寻蒙古贵族的丧葬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梳妆楼揭秘      元代贵族墓穴

忽必烈外孙之墓为何有墓上建筑
   
    河北沽源境内的元代墓葬建筑“梳妆楼”经考古勘察,已经确定其墓主身份为元代蒙古贵族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阔里吉思,从而一举***了以前认为该建筑是辽代肖太后“梳妆楼”的推测(明代《口北三亭志》有类似记载,当地居民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然而其中又发现了新的不解之谜,据考古专家说,全国发现的元代墓葬很多,但是元代蒙古人的墓葬却极为罕见,而具有这种墓上建筑物的元代蒙古贵族墓葬形式更是独一无二。因为据元史记载,元代蒙古贵族死后墓地一般被迁回其民族发源地,古称漠北和林等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并且其墓地用马牛踏平,不留痕迹。但此墓为何建有祭祀建筑,目前还没有答案。
   
    阔里吉思的墓葬何以未被迁回,并且违反祖训,在其墓地上建有建筑物?笔者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如《元史》、《新元史》、《蒙古秘史》、《全元文》等,并且亲赴该地调查取证,得出两个大致原因。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前,“蒙古”一词早先只是指蒙古草原的一个部落
   
    其一,阔里吉思本人虽有蒙古血统,但是他所属的汪古部却并不是真正狭义上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前,“蒙古”一词早先只是指蒙古草原的一个部落,是东胡语系室韦的一支。唐朝时已有记载,称为“蒙兀室韦”。12世纪末,居住在漠北高原的部落有一百多支,而蒙古部落是其中最强盛的一支。自成吉思汗统一各部(墓主阔里吉思所属汪古部也在其中)后,大漠南北概称为“蒙古地区”,所辖各部人民也就统称为“蒙古人”了,“蒙古”一词始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
   
    而汪古部是中亚突厥后裔的一支,崛起于金朝,当时居住在阴山一带,为金朝守卫长城。宋、辽、金时,把漠北的蒙古等部称为黑鞑靼或生鞑靼,漠南的汪古部称为白鞑靼或熟鞑靼,可见汪古部与纯粹意义上的蒙古人有着较大的差别。
   
    与蒙古部有较大不同的明显特征是汪古部并非以放牧为生,而是以农耕为业,它是从古至今我们所知的惟一在蒙古草原上从事农业的民族,当时人称“种田的白鞑靼”,其族上下大多信仰景教。
   
    早在与蒙古联姻前,汪古部就被金人派到了这片介于草原和耕田之间的地带。汪古人曾为金人守金界壕,这是王国维和翦伯赞盛赞不绝的一项奇迹。汪古部,这一夹在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间的民族,这一周旋于金人和元人之间的突厥,这一兼通东西南北各族语言的白鞑靼,在元朝时达到了极盛。元朝诸帝,无不以联姻拉拢汪古贵族;景教从汪古部的集体信仰发展成了帝国崇福司的主要议题。正是在元朝,汪古部发展到鼎盛时期,在蒙古草原上建起了阿伦斯木城这一规模宏大的都城(即赵王城,其名来源于汪古部首领死后多被追封为赵王)。
   
    ■汪古部当时的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拒绝了乃蛮部的邀请,杀了他们派来的使者,送人头给成吉思汗
   
    汪古部后来成为蒙古四子部之一的原因是:早年成吉思汗征战草原统一各部落时,当时相互为敌的两个部落即蒙古部和乃蛮部,都希望和强大的汪古部结盟以壮大力量。而汪古部当时的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拒绝了乃蛮部的邀请,杀了他们派来的使者,送人头给成吉思汗表示与其结盟的诚意;并接受了成吉思汗的赐婚,即迎娶了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女儿阿里赫,并且先期出兵一举平定了乃蛮部,不料在胜利班师回来的时候被部下叛将所杀,长子不颜昔班同时遇难。其妻阿里赫携幼子孛要合与侄子镇国四处逃难。成吉思汗平定云中后“感其德,折箭为誓:‘异日吾有天下不报汝之功,天实鉴之’”,于是“赐予甚厚,乃追封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为高唐王,阿里赫为高唐王妃,以其子孛要合尚幼,先封其侄镇国为北平王”,并且“许以联姻,世世勿绝”。
   
    从此汪古部的首领世世与蒙古上层贵族通婚:比如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的儿子孛要合,娶阿剌海别吉公主为妻;孛要合的长子君不花,娶定宗长女叶里迷失公主为妻,后来死于合州城下军中;次子爱不花(即墓主阔里吉思之父)继承高唐王爵位,娶世祖季女月烈公主为妻,墓主阔里吉思本人娶元世祖忽必烈太子真金的女儿忽答迭迷失公主为妻,继室是忽必烈次孙元成宗贴木儿的女儿爱牙迷失公主。而汪古部部落也从此成为蒙古部军政的主要支柱,人称蒙古四子部之一,被称为“蒙古人”了,尽管其部落无论相貌还是风俗都与蒙古部落有着巨大的差别。
  
由此看来,墓主阔里吉思虽被称为蒙古贵族、有蒙古血统,但是其祖裔是汪古部,而汪古部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与蒙古部有巨大的差别,因此阔里吉思的墓葬与一般蒙古贵族的墓葬有所不同,没有被迁回漠北是正常的,因为汪古部的发源地本来就在漠南。而现已出土的汪古部的墓葬,从墓葬的随葬品种类、数量等方面看,既有汪古部上层人物的墓,也有一般平民墓;既有景教徒墓园,也有其他信仰者墓地。其中许多墓地均有墓上建筑物,与阔里吉思的墓葬风格相似。
   
    ■有报道称“阔里吉思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甥”是不正确的,阔里吉思应该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
   
    其二,从墓主阔里吉思本人来看。他是部落首领爱不花的长子(其先有一兄,不幸早夭),其父高唐王爱不花,身为大将战功赫赫。其母月烈公主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二个女儿,所以有报道称“阔里吉思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甥”是不正确的,阔里吉思应该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
   
    阔里吉思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性格刚毅、文武双全。“性勇毅、习武事、尤笃儒术,筑万卷堂於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终日不倦”,并且在“北边为庙以祀孔子,表贺圣节,独用汉文”。文才武功都很出众,与一般蒙古贵族的纨绔子弟是天壤之别,在元代贵族中独树一帜。
   
    他深受皇帝宠爱,少年时就身任甘肃平章、征东行省平章等要职;有人说他曾任泉州平章、中书右丞,显然是与元朝的另一位同名的官员混淆了,这位同名的官员是元军远征花拉子摸带回的俘虏特薛禅的第四个儿子,信仰基督教,所以后来有人说高唐王阔里吉思皈依基督也是不正确的。他连娶两个公主,更是当时独一无二:先娶元世祖忽必烈太子真金的女儿忽答迭迷失公主,继室是忽必烈次孙元成宗贴木儿的女儿爱牙迷失公主,梳妆楼中主墓室左右两室发掘的女性尸骨应该就是这两位公主。公元1297年,阔里吉思仅率精骑一千余人与叛王也不干数万大军交战,“时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阔里吉思曰:‘当暑得风,天赞我也。’策马赴战,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阔里吉思身中三矢,断其发。凯还,诏赐黄金三斤、白金千五百斤”,从此威震朝野。
   
    成宗皇帝即位后,阔里吉思袭父高唐王爵位。叛王察合台的后代笃哇侵扰西北,阔里吉思再三请命前往平叛,于伯牙思之地再次以少胜多、大败叛军,俘虏敌将卒数百人。第二年秋天,诸将合议,都认为敌人不可能在冬天进攻,惟独他严阵以待,果然敌***举进攻,阔里吉思三战三胜。于是“乘胜逐北,深入险地,后骑不继,马踬陷敌,遂为所执”阔里吉思被俘之后,叛王笃哇“爱其才,欲降之”,想把女儿嫁给他,并让他“执掌兵权,以为前部”,阔里吉思毅然严词拒绝:“我帝婿也,非帝后面命,而再娶可乎!”慷慨激昂,“敌不敢逼”。
   
    ■因为他的椁是由一排排红松树桩围成,所以当地人将“树桩”作为其墓上建筑物的名称,后来谐音为“梳妆”楼
   
    成宗皇帝派其家臣阿昔思特使敌境,他“一见辄问两宫安否,次问嗣子何如”,最后说:“回报陛下,说我为国捐躯了”便一言不发。后来笃哇见诱降不成;并且与海都联军越过金山(今阿尔泰山)入侵时,被元军击败,笃哇膝上中箭瘫痪;而且阔里吉思“夺马欲回奔元军”;心中恼怒,便将他杀害在卜罗的荒远之地,就地埋葬。也并非如报道所说“皇帝命人收尸归葬,归葬之地即梳妆楼”。阔里吉思最后归葬梳妆楼的经过是这样的:阔里吉思死后,“追封高唐忠献王,加赠推忠宣力崇文守正亮节保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驸马都尉,追封赵王。其子术安年幼,由阔里吉思的弟弟术忽难继位,“术忽难才识英伟,教养术安过于己子”。
   
    术安长大后,术忽难让位术安,术安即位后首先奏请皇帝要把先父阔里吉思的尸体运回汪古部,“帝嗟悼久之,曰:“术安孝子也”,于是命重臣十九人抬棺,精骑五百护卫,将阔里吉思的尸体从卜罗护送回汪古部的封地。据说“奠告启视,尸体栩栩如生,帝惊为天人,建楼以纪念之”,把他葬在狼尾山脚、闪电河畔。因为他的棺是由一截完整的红松木凿出,他的椁是由一排排红松树桩围成,所以当地人将“树桩”作为其墓上建筑物的名称,后来谐音为“梳妆”楼。这就是“梳妆楼”名称的来历。
   
    由此看来墓主阔里吉思虽是蒙古贵族,但是他酷爱中原的优秀传统文化,言行均遵照儒家文化施行。其“术安孝子”不可能不遵从先父遗愿,按照元代汉族儒家的墓葬方式安葬先父。
按说元朝历史也不短,即使从1271年来算,也有将近百年的时间.
而在非专业的历史书籍中,元朝几乎就是一个被遗 ...
在家里流浪 发表于 2010-10-28 10:52

至今蒙元贵族和皇族的墓穴只被发现了一处,黄金家族的墓穴更是无人知晓。

考古发掘几乎为零,资料自然少的可怜

考古队经过两年的发掘和研究,彻底揭开了梳妆楼隐藏了几百年的秘密,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元代贵族墓葬,对研究蒙元帝国的历史,探寻蒙古贵族的丧葬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梳妆楼揭秘      元代贵族墓穴

忽必烈外孙之墓为何有墓上建筑
   
    河北沽源境内的元代墓葬建筑“梳妆楼”经考古勘察,已经确定其墓主身份为元代蒙古贵族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阔里吉思,从而一举***了以前认为该建筑是辽代肖太后“梳妆楼”的推测(明代《口北三亭志》有类似记载,当地居民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然而其中又发现了新的不解之谜,据考古专家说,全国发现的元代墓葬很多,但是元代蒙古人的墓葬却极为罕见,而具有这种墓上建筑物的元代蒙古贵族墓葬形式更是独一无二。因为据元史记载,元代蒙古贵族死后墓地一般被迁回其民族发源地,古称漠北和林等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并且其墓地用马牛踏平,不留痕迹。但此墓为何建有祭祀建筑,目前还没有答案。
   
    阔里吉思的墓葬何以未被迁回,并且违反祖训,在其墓地上建有建筑物?笔者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如《元史》、《新元史》、《蒙古秘史》、《全元文》等,并且亲赴该地调查取证,得出两个大致原因。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前,“蒙古”一词早先只是指蒙古草原的一个部落
   
    其一,阔里吉思本人虽有蒙古血统,但是他所属的汪古部却并不是真正狭义上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前,“蒙古”一词早先只是指蒙古草原的一个部落,是东胡语系室韦的一支。唐朝时已有记载,称为“蒙兀室韦”。12世纪末,居住在漠北高原的部落有一百多支,而蒙古部落是其中最强盛的一支。自成吉思汗统一各部(墓主阔里吉思所属汪古部也在其中)后,大漠南北概称为“蒙古地区”,所辖各部人民也就统称为“蒙古人”了,“蒙古”一词始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
   
    而汪古部是中亚突厥后裔的一支,崛起于金朝,当时居住在阴山一带,为金朝守卫长城。宋、辽、金时,把漠北的蒙古等部称为黑鞑靼或生鞑靼,漠南的汪古部称为白鞑靼或熟鞑靼,可见汪古部与纯粹意义上的蒙古人有着较大的差别。
   
    与蒙古部有较大不同的明显特征是汪古部并非以放牧为生,而是以农耕为业,它是从古至今我们所知的惟一在蒙古草原上从事农业的民族,当时人称“种田的白鞑靼”,其族上下大多信仰景教。
   
    早在与蒙古联姻前,汪古部就被金人派到了这片介于草原和耕田之间的地带。汪古人曾为金人守金界壕,这是王国维和翦伯赞盛赞不绝的一项奇迹。汪古部,这一夹在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间的民族,这一周旋于金人和元人之间的突厥,这一兼通东西南北各族语言的白鞑靼,在元朝时达到了极盛。元朝诸帝,无不以联姻拉拢汪古贵族;景教从汪古部的集体信仰发展成了帝国崇福司的主要议题。正是在元朝,汪古部发展到鼎盛时期,在蒙古草原上建起了阿伦斯木城这一规模宏大的都城(即赵王城,其名来源于汪古部首领死后多被追封为赵王)。
   
    ■汪古部当时的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拒绝了乃蛮部的邀请,杀了他们派来的使者,送人头给成吉思汗
   
    汪古部后来成为蒙古四子部之一的原因是:早年成吉思汗征战草原统一各部落时,当时相互为敌的两个部落即蒙古部和乃蛮部,都希望和强大的汪古部结盟以壮大力量。而汪古部当时的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拒绝了乃蛮部的邀请,杀了他们派来的使者,送人头给成吉思汗表示与其结盟的诚意;并接受了成吉思汗的赐婚,即迎娶了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女儿阿里赫,并且先期出兵一举平定了乃蛮部,不料在胜利班师回来的时候被部下叛将所杀,长子不颜昔班同时遇难。其妻阿里赫携幼子孛要合与侄子镇国四处逃难。成吉思汗平定云中后“感其德,折箭为誓:‘异日吾有天下不报汝之功,天实鉴之’”,于是“赐予甚厚,乃追封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为高唐王,阿里赫为高唐王妃,以其子孛要合尚幼,先封其侄镇国为北平王”,并且“许以联姻,世世勿绝”。
   
    从此汪古部的首领世世与蒙古上层贵族通婚:比如阿剌兀思剔吉忽里的儿子孛要合,娶阿剌海别吉公主为妻;孛要合的长子君不花,娶定宗长女叶里迷失公主为妻,后来死于合州城下军中;次子爱不花(即墓主阔里吉思之父)继承高唐王爵位,娶世祖季女月烈公主为妻,墓主阔里吉思本人娶元世祖忽必烈太子真金的女儿忽答迭迷失公主为妻,继室是忽必烈次孙元成宗贴木儿的女儿爱牙迷失公主。而汪古部部落也从此成为蒙古部军政的主要支柱,人称蒙古四子部之一,被称为“蒙古人”了,尽管其部落无论相貌还是风俗都与蒙古部落有着巨大的差别。
  
由此看来,墓主阔里吉思虽被称为蒙古贵族、有蒙古血统,但是其祖裔是汪古部,而汪古部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与蒙古部有巨大的差别,因此阔里吉思的墓葬与一般蒙古贵族的墓葬有所不同,没有被迁回漠北是正常的,因为汪古部的发源地本来就在漠南。而现已出土的汪古部的墓葬,从墓葬的随葬品种类、数量等方面看,既有汪古部上层人物的墓,也有一般平民墓;既有景教徒墓园,也有其他信仰者墓地。其中许多墓地均有墓上建筑物,与阔里吉思的墓葬风格相似。
   
    ■有报道称“阔里吉思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甥”是不正确的,阔里吉思应该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
   
    其二,从墓主阔里吉思本人来看。他是部落首领爱不花的长子(其先有一兄,不幸早夭),其父高唐王爱不花,身为大将战功赫赫。其母月烈公主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二个女儿,所以有报道称“阔里吉思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甥”是不正确的,阔里吉思应该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
   
    阔里吉思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性格刚毅、文武双全。“性勇毅、习武事、尤笃儒术,筑万卷堂於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终日不倦”,并且在“北边为庙以祀孔子,表贺圣节,独用汉文”。文才武功都很出众,与一般蒙古贵族的纨绔子弟是天壤之别,在元代贵族中独树一帜。
   
    他深受皇帝宠爱,少年时就身任甘肃平章、征东行省平章等要职;有人说他曾任泉州平章、中书右丞,显然是与元朝的另一位同名的官员混淆了,这位同名的官员是元军远征花拉子摸带回的俘虏特薛禅的第四个儿子,信仰基督教,所以后来有人说高唐王阔里吉思皈依基督也是不正确的。他连娶两个公主,更是当时独一无二:先娶元世祖忽必烈太子真金的女儿忽答迭迷失公主,继室是忽必烈次孙元成宗贴木儿的女儿爱牙迷失公主,梳妆楼中主墓室左右两室发掘的女性尸骨应该就是这两位公主。公元1297年,阔里吉思仅率精骑一千余人与叛王也不干数万大军交战,“时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阔里吉思曰:‘当暑得风,天赞我也。’策马赴战,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阔里吉思身中三矢,断其发。凯还,诏赐黄金三斤、白金千五百斤”,从此威震朝野。
   
    成宗皇帝即位后,阔里吉思袭父高唐王爵位。叛王察合台的后代笃哇侵扰西北,阔里吉思再三请命前往平叛,于伯牙思之地再次以少胜多、大败叛军,俘虏敌将卒数百人。第二年秋天,诸将合议,都认为敌人不可能在冬天进攻,惟独他严阵以待,果然敌***举进攻,阔里吉思三战三胜。于是“乘胜逐北,深入险地,后骑不继,马踬陷敌,遂为所执”阔里吉思被俘之后,叛王笃哇“爱其才,欲降之”,想把女儿嫁给他,并让他“执掌兵权,以为前部”,阔里吉思毅然严词拒绝:“我帝婿也,非帝后面命,而再娶可乎!”慷慨激昂,“敌不敢逼”。
   
    ■因为他的椁是由一排排红松树桩围成,所以当地人将“树桩”作为其墓上建筑物的名称,后来谐音为“梳妆”楼
   
    成宗皇帝派其家臣阿昔思特使敌境,他“一见辄问两宫安否,次问嗣子何如”,最后说:“回报陛下,说我为国捐躯了”便一言不发。后来笃哇见诱降不成;并且与海都联军越过金山(今阿尔泰山)入侵时,被元军击败,笃哇膝上中箭瘫痪;而且阔里吉思“夺马欲回奔元军”;心中恼怒,便将他杀害在卜罗的荒远之地,就地埋葬。也并非如报道所说“皇帝命人收尸归葬,归葬之地即梳妆楼”。阔里吉思最后归葬梳妆楼的经过是这样的:阔里吉思死后,“追封高唐忠献王,加赠推忠宣力崇文守正亮节保德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驸马都尉,追封赵王。其子术安年幼,由阔里吉思的弟弟术忽难继位,“术忽难才识英伟,教养术安过于己子”。
   
    术安长大后,术忽难让位术安,术安即位后首先奏请皇帝要把先父阔里吉思的尸体运回汪古部,“帝嗟悼久之,曰:“术安孝子也”,于是命重臣十九人抬棺,精骑五百护卫,将阔里吉思的尸体从卜罗护送回汪古部的封地。据说“奠告启视,尸体栩栩如生,帝惊为天人,建楼以纪念之”,把他葬在狼尾山脚、闪电河畔。因为他的棺是由一截完整的红松木凿出,他的椁是由一排排红松树桩围成,所以当地人将“树桩”作为其墓上建筑物的名称,后来谐音为“梳妆”楼。这就是“梳妆楼”名称的来历。
   
    由此看来墓主阔里吉思虽是蒙古贵族,但是他酷爱中原的优秀传统文化,言行均遵照儒家文化施行。其“术安孝子”不可能不遵从先父遗愿,按照元代汉族儒家的墓葬方式安葬先父。
砰砰! 发表于 2010-10-28 11:39
历史记载也少的可怜啊.
几乎没有人对元朝有什么很深的印象.只有开国的蒙古铁骑,南宋的凄凉悲歌,以及明朝的兴起---似乎这个元朝就是一冷角!
兰州放心

会有带蒙古血统的人给你普及的
元朝的重心是全世界,中国本土只是一部分而已
kbfmmk 发表于 2010-10-28 13:27
你犯了一个概念性的错误,把蒙古帝国和元帝国等同起来了。

元帝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但是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蒙古族建立的中国王朝而已。

元朝只是在短时间内拥有过对其他几个汗国名义上的宗主权。
什么世界征服者史啦,蒙古秘史啦,史集啦,元代历史资料很多啊
sarin 发表于 2010-10-28 13:55
元帝国的皇帝是各大汗国的众汗之汗,并不等同
sarin 发表于 2010-10-28 13:55
元大汗确实只对其他汗国拥有宗主权,但是其号召力还是很高的。
而且也不是短期内。直到元朝退出中原,北元大汗长时间也一直是众汗之汗!
hkg36 发表于 2010-10-28 13:59
没看过~~汗一个。
而且好像也是征服史说的多,但是长达100年的统治史的资料很少!


元朝是征服者侵略者 国外的史书都是这样订立的  并且蒙古已经独立了,越是研究对中国自身的华夏文明而言屈辱越多,蒙古人就像日本人当年一样只是他成功的灭亡了中国华夏正统  你觉的这样敏感的 有兴趣知道的人也少很多都是发自内心的抵触

元朝是征服者侵略者 国外的史书都是这样订立的  并且蒙古已经独立了,越是研究对中国自身的华夏文明而言屈辱越多,蒙古人就像日本人当年一样只是他成功的灭亡了中国华夏正统  你觉的这样敏感的 有兴趣知道的人也少很多都是发自内心的抵触
lairuo 发表于 2010-10-28 20:25
蒙古用的是斯拉夫语系,蒙古正统还在内蒙
我祖上来自黄头室韦
在家里流浪 发表于 2010-10-28 16:50
因为这些书最有名,所以我重点说了这三部.要是你的兴趣集中在他们入主中原以后的事那么:
元史,元典章,通制条格,经世大典,历代名臣奏议,庚申外史等等,其他的什么笔记小说游记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正因为稀少所以珍贵,元青花就最值钱啊...
朱元璋贬斥了元史
在家里流浪 发表于 2010-10-28 11:42


    元朝(元朝确切的说应该始于忽必烈终于妥欢帖木儿)从建国到北逃不过80多年,哪有那么多历史可记?南宋的凄凉悲歌,以及明朝的兴起已经是元朝全部重要的中原史了!
说实话,元朝人的名字都记不住,好像只有后期的猛将王保保还有点印象,张无忌的大舅子^

另外一个就是元相脱脱,貌似叫这个名字的蒙古大员很多
砰砰! 发表于 2010-10-28 11:39


    现在民间流传的元代青花和五彩比博物馆的多若干倍。元代贵族和皇族墓葬不是只发现了一处,而是只被官方发现了一处。
    吉林某地,农民的主要收入就是挖自己家宅基地下面的元代墓葬。
fengxiang 发表于 2010-10-28 20:47
是斯拉夫字母,老蒙文使用的是回鹘字母。
对这个朝代无感。
亡国史有什么好了解的?
回复 14# T-80


    这名字貌似听过
无尽的征程 发表于 2010-11-1 10:44
我头发天生是板栗色的
101师的师座 发表于 2010-11-1 10:17


    赞同
蒙元统治阶级太意识流,关系太乱,而且留下资料也不多吧。
元朝由一帮文盲统治,能留下什么文字资料
夷狄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
元的史料还少啊?

阿宝机和阿骨打要哭死了,

李元昊已经哭死了。
没兴趣自然就少
吴王 发表于 2010-11-5 21:46


    阿宝机?阿骨打?李元昊?元?你的历史老师要哭死了……
大元自忽必烈后再无明主。


不过元朝皇帝皇后胖胖的挺可爱,让让本"太图公"为大家上图,点击看大图

皇-元帝像.jpg

皇-元后像.jpg

不过元朝皇帝皇后胖胖的挺可爱,让让本"太图公"为大家上图,点击看大图

皇-元帝像.jpg

皇-元后像.jpg
夷狄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
奇怪为何元朝皇帝都是胖子,宋朝皇帝基本都是瘦子?
说到宋朝,本"太图公"也有图送上,点击看大图.徽宋挺儒雅的,怪不得绘画和书法那么好.钦宗的皇后很漂亮啊,不过命运也很悲惨.


皇-宋帝王像.jpg

皇-宋后像.jpg
hellangel 发表于 2010-11-7 11:41


    很明显,他的意思是如果说元的资料还少,那么辽金夏的就更要哭了
GHGZR 发表于 2010-11-7 15:49
没听说过蒙古脸吗?
回复 36# solot


    皇帝一代比一代瘦,国土一代比一代少
宋仁宗的面相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