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科动物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6:43:40
猫科——古老而又神秘的物种,它是陆地生物中除了恐龙外最成功的捕食者,一直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随着物种的进化保留至今的猫科动物已经不及总数的一半,今天开始陆续收集猫科动物的资料发给大家!猫科——古老而又神秘的物种,它是陆地生物中除了恐龙外最成功的捕食者,一直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随着物种的进化保留至今的猫科动物已经不及总数的一半,今天开始陆续收集猫科动物的资料发给大家!
动物界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G. Fischer de Waldheim, 1817)
家猫

从考古学以及文献记载来说家猫的祖先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埃及,当时的人们为了控制鼠患,保护谷仓,便驯养野猫作为他们的捕鼠帮手。因为它们的出色表现,从而被当时的人们尊崇如圣兽。 在古埃及,公猫曾被当作祭品奉献给拉神,因为人们相信拉神会借助公猫的形体在巡游的时候与邪恶的黑暗之蛇阿匹卜(Apep)战斗;母猫则象征着长有猫头的巴斯泰托女神(Bastet,象征为猫、母狮)。巴斯泰托女神是拉神的女儿,也被称为“东方夫人”,她一方面代表女性的温柔贤良,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勇敢好战。
荒漠猫(学名:Felis bieti)
faacb56431c6d6b5f636546b.jpg
  猫科猫属的一种哺乳动物。体形较家猫大,尾长,四肢略长,耳端生有一撮短毛。它们不畏气候的恶劣,在荒漠、山林边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等地带生活。荒漠猫主要捕食一些小型的动物。威胁荒漠猫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是偷猎、化学毒物及生存环境改变。

7a8a14466abf29306a63e57f.jpg

体形较家猫大,尾长  荒漠猫(图2)
,四肢略长,耳端生有一撮短毛。体长68~84厘米,尾长29~40厘米,肩高约25厘米,体重5.5~9千克。体背部棕杰或沙黄色,背中线不明显。身上毛长而密,绒毛丰厚。头部与体背颜色一致,上唇黄白色,胡须白色。鼻孔周围和鼻梁棕红色。两个眼内角各有一条白纹。额部有三条暗棕色纹。耳背面棕色,边缘棕褐,耳尖生有一撮棕色笔毛,耳内侧毛长而密,呈棕灰色。眼后和颊部有二横弄棕褐色纹。四肢外侧各有4-5条暗棕色横纹。四肢内侧和胸、腹面淡沙黄色。尾末梢部有5个黑色半环,尖部黑色。荒漠猫比兔狲骨粗实。吻部短宽。鼻骨后部也较宽,颧弓粗而宽,额骨略隆起,后部平。听泡凸圆,很显革,胸室大而近圆形,矢状脊短,人字脊显著。牙齿构造基本似虎、豹的牙齿。上门齿成一横列,犬齿发达,裂齿尖锐。在原产地,荒漠猫经常被误认为野猫。1973~1985年收集到的34只荒漠猫,经研究表明,荒漠猫和野猫、丛林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1992年起正式命名为荒漠猫。
丛林猫
f392492c221b49d68b139924.jpg
又叫狸猫、麻狸,体形比家猫大,体长60—75厘米,尾长为25—35厘米,体重大约为3—5千克。全身的毛色较为一致,缺乏明显的斑纹,背部呈棕灰色或沙黄色,背部的中线处为深棕色,腹面为淡沙黄色。四肢较背部的毛色浅,后肢和臀部具有2—4条模糊的横纹。尾巴的末端为棕黑色,有3—4条不显著的黑色半环。眼睛的周围有黄白色的纹,耳朵的背面为粉红棕色,耳尖为褐色,上面也有一簇稀疏的短毛,但没有猞猁那样长而显著。
6c63514a6561a61908f7ef25.jpg

在我国,丛林猫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四川、云南、福建、西藏等地。在国外,还见于东外高加索,里海西岸,中亚,小亚细亚,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阿富汗,克什米尔,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中南半岛,埃及等地,共分化为8个亚种。我国有2个亚种,分布于新疆的是指名亚种,分布于其他地区的是西南亚种,比指名亚种的尾巴略长,耳朵背面的红棕色显著,头骨略窄。   丛林猫是长相英俊的中小型猫科动物。它们身材纤细,体长大约50-75cm。身披沙黄、红褐或者是棕灰色的背毛,腹部是奶白或淡褐色的。它们的头部较窄,耳距近。长着黑色的短丛毛的大耳朵后面各有一块浅色斑点。丛林猫的四肢细长,尾巴较短,尾巴上有时镶嵌着几条深色斑纹,尾尖呈黑色。它们几乎是纯色的,不过有时腿上还会残存一些幼时的斑纹。另外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还有黑化的成员出现。 丛林猫的居住范围还是相当广阔的,从埃及沿着中东,到南亚,再到我国的西南部省份乃至部分东南亚地区都是它们的势力范围。尽管名曰丛林猫,随着分布地区的不同,丛林猫对居住环境也有不同要求。比如居住在分布区西方(埃及、伊拉克)的丛林猫就更喜欢住在临近河流的开阔草原、芦苇丛、沼泽地里,而往东进入印度和东南亚,那里的丛林猫一般住在山林边缘的湿地沼泽,及热带落叶林和常绿林里。不过别指望能在热带雨林里发现它们的行踪,那可不是它们的理想家园。此外,丛林猫并不像许多凶猛的大型猫科动物那样惧怕人类,它们会溜到人类的玉米地、甘蔗地里捕捉鼠类,据说在印度,还有丛林猫干脆住到人类废弃的建筑物里去了。  丛林猫
  在我国,它们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西藏南部。据说在海拔2,410的喜马拉雅山上也出现过它们的身影。   多数地区的丛林猫都是晨昏活跃的动物,唔,少数地区的丛林猫白天也会在外捕食。它们吃的动物有不少,主要有啮齿类动物、小型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另外爬行动物、昆虫也能让它们时常换换口味。家在塔吉克斯坦的丛林猫听说还吃俄罗斯橄榄的果子。丛林猫爬树和游泳的本事也不错,所以上树抓鸟下水捞鱼也不在话下。   野生的丛林猫有可能是独居动物。另外,猫爸可能比猫妈担负起更多保护后代的责任。丛林猫每年可能不止一次发情,而且交配季节也存在地域性。例如亚洲中部的丛林猫可能在每年的2、3月发情,而到了印度则移至5月。母猫的孕期大约63-76天,而每胎能生3-6只。小猫出生的时候身上也是有斑纹的,当然,等长大了花纹就消失了。猫娃娃们大概在三个月的时候断奶,到了5、6个月大的时候就能捕猎了。当然它们直到11-18个月大的时候才会性成熟。丛林猫在圈养情况下寿命约有15年。   丛林猫分布比较广泛,尽管没人知道野生种群的确切数量,但总体应该还比较乐观。丛林猫过去也因为长了不错的皮毛而被人类捕杀,如今CITES已将其列为附录II而对捕猎和贸易进行限制。我国已在1988年将丛林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沙猫
4e83cb62aeeea29fe6113a3a.jpg
沙猫是最小的猫科动物之一,体重一般只有2.3千克。腿短,头部比例大,耳大。皮毛柔软浓密,体色接近于沙的颜色,腿部有黑色的带状条纹。和大多数沙漠食肉动物一样,沙猫脚底的肉垫很厚,而且有浓密的毛,适合它们阻隔热得发烫的地表。地表最高温度达到摄氏124度,远高于水的沸点。除了有一对大耳朵外,沙猫的内耳也非常发达,适于它们捕捉沙漠中细小的声音。
d56b3634cc4244795ab5f539.jpg

沙猫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带。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干旱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中亚部分地区和巴基斯坦。沙猫也是一种小个头的猫科动物,体长不过45-57cm。沙猫的腿短,头宽,还有一对大得夸张的耳朵。它们的毛发不算长,但十分浓密,厚实的皮毛为它们抵挡住了夜间沙漠的刺骨寒冷。沙猫的体色多为浅沙黄色或浅灰色,它们背部的颜色稍深,腹部则偏白,背上和四肢外侧都有一些横向的深色条纹或斑点。它们的尾巴较长,超过身长的一半,尾巴上也环绕着一些深色条纹。沙猫的头骨很宽,眼睛颇大(貌似还有一圈黑眼线哩),两颊各有一道深色条纹飞入眼角,它们的鼻骨较长,鼻子比较大,这不仅使它们嗅觉灵敏,据说还有助于锁住水份,沙猫的爪子和肉垫上还覆盖着长达两厘米的长毛,沙猫并不擅长攀爬跳跃,不过它们挖洞的本领十分高超。沙猫也是独居动物,它们在每年的3、4月份左右进入婚配季节。母猫的孕期为60-69天,每次会诞下1-5个小猫。小家伙们成长的非常快,3-4个月大就能独立生活,9-14个月左右便性成熟了。在圈养状态下,它们能活13年。   沙猫(长约40-57cm,重约2-3kg),猫科中的捕蛇冠军。
黑足猫
2e6fa738d7e76cd1d462256f.jpg
黑足猫是最小的猫科动物之一,最大的雄性体重也只有2.3千克,雄性比雌性大31%。这种猫的名字来源 于它们的足底有黑色的标记。黑足猫的皮毛呈淡棕黄色,不同的个体从肩部、尾部到腿部都有黑色的条纹。
e78c65899175cef00f2444cc.jpg  
黑足猫吃无脊椎动物、鼠类、鸟类、爬行动物以及它们的卵。它们的食谱中50%是各种蜘蛛,雄性能捕捉野兔。黑足猫一个晚上能吃掉相当于它们体重1/5的食物,有时也能将食物保存起来。有的黑足猫被观察到能咬死小的跳羚。黑足猫在每年的8~9月间繁殖,而这期间雌性的发情期只有短短的5~10个小时,2个月后1~2只小猫出生,小猫出生在地下的土洞中,为了安全,雌猫会经常转移它的孩子。3周后母亲带着小猫第一次来到地面世界冒险。小猫受到惊吓时,并不会四处乱跑,而是就地隐藏,等待它们母亲的讯息。小猫6周后断奶,并且能够自己捕捉猎物。黑足猫也是孤独的夜行者,它们用尿液和粪便标出自己的领地,一只雄性的领地内有多只雌性。在夜晚黑足猫的叫声非常响亮。黑足猫非常凶猛,在博茨瓦纳当地的居民甚至相信黑足猫能够撂倒一头成年的长颈鹿。黑足猫经常误入当地人为捕捉野犬而设置的陷阱,误吃被毒死的蝗虫。栖息地的过度放牧也使它们的生存受到威胁。当地农场主经常隐瞒他们捕捉黑足猫的情况。在博茨瓦纳和南非,法律明令禁止捕猎黑足猫。
黑足猫栖息于非洲南部的戈壁、半沙漠等干旱地区。主要在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安哥拉等国。
野猫
6398ecd34daae9f0a9ec9a93.jpg
   也称斑猫是一种小型猫科动,原生于欧洲、非洲、亚洲西部。会猎补小型哺乳类、鸟类,或是其他体型相仿的小动物。野猫可分为多个分布于不同地域的亚种,而世界各地又有许多回归野外的家猫。
4075890a985bdc3095ca6be2.jpg
    野猫分不同的亚种。非洲野猫的体色比欧洲野猫淡,主要有灰色形和褐色形,越是靠近森林地区的,体色越是深。身上带有波纹状深色斑纹;欧洲野猫一般具有比较厚的皮毛,与家猫相比,它们的头部比例更大,不同地区的体色也有所不同;亚洲野猫体形较小,体色多为灰色,并带有棕色斑纹。   野猫的中国亚种是草原斑猫,又叫沙漠斑猫、土狸子等,体形比家猫大,体长为50—70厘米,尾长为25—35厘米,几乎正好是体长的一半,体重约为8千克,看上去显得比较粗壮。身体的背部呈淡沙黄色至浅黄灰色,背部和身体侧面的毛色逐渐转为浅淡色,腹面则为淡黄灰色。全身都具有许多形状不规则的棕黑色斑块或横纹,耳尖略有棕黑色簇毛。尾巴上面有5—6条棕黑色横纹,尾巴的下面为白色。
f99dcf000c86343e728b65fc.jpg   
野猫分布图
1.欧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 silvestris )分布在除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欧洲大部分地区。主要居于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带。   
2'非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 lybica )分布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山地、平原和树林。但在热带雨林没有分布。   
3.非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 cafra) 南非,北非地区的非洲野猫也是家猫的祖先。   
4.亚洲野猫 Felis silvestris ornata 也叫印度野猫。分布于中东、印度、俄罗斯和中国。主要居于比较干旱的地区。中国境内的野猫也被称作草原斑猫   
5.野猫(Felis silvestris bieti )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亚种分化

非洲野猫  
Felis silvestris lybica -- 利比亚亚种,分布于北非
Felis silvestris brockmani -- 东非
Felis silvestris cafra -- 南非
Felis silvestris foxi -- 西非
Felis silvestris griselda -- 中非
Felis silvestris jordansi -- Majorcan wild cat  
Felis silvestris ocreata --   · Felis silvestris pyrrhus --   
Felis silvestris sarda --   
欧洲野猫   
Felis silvestris silvestris -- 指名亚种   
Felis silvestris caucasia -- 喀尔巴阡山亚种   
Felis silvestris grampia -- 苏格兰亚种   
亚洲野猫   
Felis silvestris caudata -- 里海亚种   
Felis silvestris ornata -- 中东亚种   
Felis silvestris shawiana -- 中国亚种
猞猁
463d9cfb9f7ed5d258ee9039.jpg

猞猁貌似家猫,但比家猫大。前肢短后肢长。短短的尾巴和它的个子很不相称。两耳的尖端着生耸立的笔毛,很像戏台上武将“冠”上的翎子。 猞猁以丛林中的小型啮齿类为食,有时也捕捉鸟类,并且还向鹿发起攻击。它们不孤身活动,有时两、三只在一起,那是它们临时组成的“小家庭”。猞猁在每年的三、四月开始发情交配,每胎产2-3仔。 在猞猁皮是直毛细皮中比较珍贵的品种,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我国毛皮业对国产猞猁皮,常依毛色将猞猁皮分为二种。即:“羊猞猁”、“马猞猁”。
3b4124834a45bee30df4d2cf.jpg
63143d25d2a91d1bc89559bb.jpg

fc5e5f34d7a45077241f144c.jpg
亚种:   
Lynx lynx lynx:北欧、中欧、东欧以及西伯利亚西部;   
Lynx lynx dinniki:高加索山脉;   
Lynx lynx isabellinus:中亚地区;   
Lynx lynx koslowi:西伯利亚中部;   
Lynx lynx sardiniae:撒丁岛,已绝灭;   
Lynx lynx stroganovi:俄罗斯远东地区;   
Lynx lynx wrangelli:西伯利亚东部;   
Lynx lynx martinoi:巴尔干半岛;
好文章!
等了2天了 没敢插队
怎么不继续了?
windylake 发表于 2010-10-11 15:49


    等效果:D
西班牙猞猁
bd7faf353b9f10b7a61e1286.jpg

西班牙猞猁IberianLynx(Lynxpardinus),也叫南欧猞猁、伊比利亚猞猁。是欧洲本土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被生物学家认为是世界上数量最少的猫科动物之一,由于其行动诡秘,所以一直不太为人所知。西班牙猞猁在体形上比普通猞猁小(体重只有10-15公斤,只有普通猞猁的一半大),其皮毛上的斑点颜色较深。西班牙猞猁身长在85厘米-110厘米间,它的视力和嗅觉十分发达,可在300米外察觉到猎物。世界自然保护联合会将西班牙猞猁列为全世界最濒临灭绝的3种猫科动物之一。

西班牙猞猁一般捕捉兔类,也吃鹿类、鸭子和鱼。西班牙猞猁也是独行客,一般在每年的1月繁殖,妊娠期2个月,每产2~3崽。幼崽5个月大的时候断奶,7~10后独立,但通常在它们的母亲产下下一胎前,一直受到母亲的呵护,通常是20个月。雌性一般每两年生产一次。   西班牙猞猁主要在夜间活动。它们是爬树高手,白天在树上睡觉,夜间出来觅食,视力和嗅觉十分发达,可以在300米外察觉到猎物。

西班牙猞猁分布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上,主要居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多山森林地区,在西班牙的克托.多纳纳(Coto Donana)国家公园里有较多的数量。   西班牙猞猁的主要生存威胁来自于栖息地的丧失和猎物的不足,有时在公路上被来往的汽车撞死,或者误入捕兽的陷阱。一种粘液性痘病毒造成欧洲野兔的数量急剧下降,几乎灭绝,这对西班牙猞猁的生存造成严重影响。
加拿大猞猁
8c511fe90912167cb80e2df3.jpg

    加拿大猞猁究竟只是欧亚猞猁的亚种还是独立的物种仍然在争论中。不过基于它明显不同的捕猎方式,目前仍将它划分为独立物种。猞猁Lynx一词成词于1340年,来源于希腊语“光芒”,或许是因为猫眼对光芒的反射而得名。
ca5257545c35ea17564e00fe.jpg
   加拿大猞猁的体形比它们的欧亚亲戚小,约90-110厘米。它们的毛发尖端通常是白色的,宛如披了一层冰霜,身上的斑点隐约可见。加拿大猞猁毛发的颜色常常是红棕色或者灰色,偶尔还能见到因基因突变产生的“蓝色猞猁”。它们的耳朵较大,耳尖上长有长长的黑色丛毛,面部下方还有一圈突出的胡须一样的颈毛。为了适应雪地生活,加拿大猞猁除了长腿,还生有大大的脚掌,宽大的脚掌上覆盖着绒毛,如同雪地  加拿大猞猁鞋,不但能支撑它的重量,还有助于它在雪地上行走。和短尾猫一样,加拿大猞猁的尾巴也很短,因此有时不免让人们将这两种猫科动物搞混。其实区分它们并不难,加拿大猞猁的短尾整个都是黑色的,就好像掉进了墨水池,而短尾猫的尾巴只是在尾尖上是黑色的,尾巴根部则是白色的(不过说实话,如果一般人在野外见到了它们,能在它们逃走之前看清它们的尾巴是啥颜色么?)。
加拿大猞猁生活在北美广阔的森林地带,包括加拿大、阿拉斯加,以及美国北部各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依阿华州和蒙大拿州的南部)。另外,居住在纽芬兰岛上的加拿大猞猁有时也被划分为它们的亚种。
短尾猫
9e7ce6dc2300069acd116619.jpg

分布在北美洲的一种猫科动物,其下已知有12个亚种,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南部至墨西哥北部,包括大部份的美国本土。短尾猫是有很强适应力的掠食者,栖息在林地、半沙漠、城市及沼泽。短尾猫的毛皮呈灰色至褐色,面上有须,耳朵有黑毛,外表像其他中等身型的猞猁。短尾猫虽然被人类为运动及毛皮而猎杀,但其数量却没有显著减少。短尾猫亦在美洲原住民神话及欧洲传说中出现。短尾猫体型矮壮结实,体长大约有72cm-98cm。雄性短尾猫的体重不到15公斤。它们的毛色从浅灰到红棕色不等,脊背中部的毛颜色通常较深,但转入腹部后毛色逐渐变浅 ,但都镶嵌有黑色或深棕色的斑点。短尾猫的尾巴短而粗注,最长15cm,毛茸茸的短尾巴上还点缀着一些深色的环状斑纹,到了尾尖就成了黑色。短尾猫的四肢强劲有力,后腿甚至比前腿略长,这大概暗示着它们的攀登跳跃能力不可小觑吧, 不过随着地域分布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短尾猫毛色体型都略有差别,总的来说大陆北部的短尾猫,体型较大,颜色较浅,而南部的短尾猫毛色渐深,体型略小。
就短尾猫的分类曾出现争论,究竟应该是属于猞猁属或是猫属,这亦是应否成立猞猁属争论的缩影。不过猞猁属现已被接纳,而短尾猫亦属其中。 有指猞猁属是与美洲金猫属、豹猫属及猫属于715万年前是源自同一分支的。猞猁属最先约在324万年前分开出来。短尾猫相信是从欧亚猞猁演化出来。欧亚猞猁于更新世横过白令陆桥到达北美洲,而短尾猫的祖先则在260万年前抵达。
c9d4cf43b6496d2873f05d1a.jpg
e1bf872576cfe75b35a80f1f.jpg
亚种
短尾猫现时已知有12个亚种:
L. r. rufu'分布在美国东部及中西部。   
L. r. giga':分布在纽约北部至新斯科舍及纽宾士域。   
佛罗里达亚种(L. r. floridanu'):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及密西西比河谷内陆,上至密苏里州西南部及伊利诺州南部。   
L. r. superiorensi':分布在五大湖西面地区,包括上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安大略省南部及大部份的明尼苏达州。   
L. r. bailey':分布在美国西南部及墨西哥西北部。   
加利福尼亚亚种(L. r. californicu'):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西部至内华达山脉。   
L. r. escuinipa':分布在墨西哥中部,沿南索诺拉西岸向北伸延。   
L. r. fasciatu':俄勒冈州及华盛顿的喀斯开山脉西部、加利福尼亚州西北部及英属哥伦比亚西南部。   
L. r. oaxacensi':分布在瓦哈卡州   
L. r. pallescen':分布在美国西北部及英属哥伦比亚、艾伯塔省及萨克其万南部。   
L. r. peninsulari':分布在下加利福尼亚州。   
德克萨斯亚种(L. r. texensi'):分布在路易斯安那州西部、德克萨斯州东部、奥克拉荷马州中南部、及塔毛利帕斯州、新莱昂州及科阿韦拉州南部。
西表猫

bf4875630d575c730c33faac.jpg

它们只居住在日本冲绳县小小的西表岛上,在1965年才被科学界发现。西表猫的体型和家猫相当,体长约有50-60cm。不过和家猫相比,西表猫的腿和尾巴都比较短。它们的毛色一般为深褐色,身上有数条深色的斑纹纵向排列,从脖后至肩部还有5-7条深色条纹。和多数猫科动物一样,它们的耳背也是深色的,中间镶嵌着浅色的斑点,腹部也是浅色的。它们的尾巴虽然不算长,尾毛却很浓密,粗尾巴上环绕着数条深色环纹。另外,由于爪鞘不完整,它们的爪子也无法完全收回爪鞘,同时趾间还有一部分蹼相连。西表猫一般主要在岛上沿海的低地部分活动,尤其是那里的亚热带雨林。它们通常离森林中的水源不远,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它们的游泳技术自然也不错(它们的爬树本领也不用怀疑~)。西表猫基本在夜间和晨昏活动,捕食各种鼠类、蝙蝠、鸟类、青蛙、昆虫、鱼类等等。人们还看到它们溜到沙滩上捕捉美味的跳跳鱼和螃蟹西表猫每年会有两次繁殖期,当恋爱季节到来的时刻,公猫们会为了争夺心上美人大打出手。怀孕的母猫通常有50-60天的妊娠期,每次会有2-4只宝宝降生。6-8个月后,孩子们就会步入性成熟期。一只西表猫的寿命约有15年。
锈斑猫

01300000167299126960635758986.jpg

锈斑猫锈斑猫 Rusty Spotted Cat(Prionailurus rubignosus)豹猫属,也称锈斑豹猫。锈斑猫居于森林茂密的斯里兰卡和印度南部、西北部地区 。锈斑猫是最小的猫之一,体色象是生锈状的,并有暗褐色斑点,口鼻腹部均为白色,脚底黑色。眼睛的比例非常大,身体较长,而四肢较短,尾巴又长又粗。
锈斑猫是最小的猫之一,长约35-48厘米,体重仅1~1.5千克。体色象是生锈状的,并有暗褐色斑点,口鼻腹部均为白色,脚底黑色。眼睛的比例非常大,身体较长,而四肢较短,尾巴又长又粗。主要栖息在印度的热带干旱森林及草原,而在斯里兰卡则栖息在雨林中。这种差别可能是因豹猫占据了印度的雨林,但却没有在斯里兰卡生活。森林砍伐和栖息地的丧失是它们的主要生存威胁。

01300000010387119797151373628.jpg
bf4875630d575c730c33faac.jpg
01300000167299126960590970162.jpg
豹猫
20100113131256321710.jpg
10091918183391b438ed28a323.jpg
善于奔跑,会偷袭,能攀缘上树,常活动于林区,也见于灌木丛中,胆大、凶猛,夜间出来活动。豹猫属肉食性动物,食物以鸟类为主,常以伏击的方式猎捕其它动物,亦食鼠、蛇、蛙及果实。豹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我国古代记载的狸猫,可能指的是野生的豹猫或丛林猫。豹猫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东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印度等地。它的体长为36—90厘米,尾长15—37厘米,体重3—8千克。从头部至肩部有4条棕褐色条纹,两眼内缘向上各有一条白纹。全身体毛为浅棕色,布满棕褐色至淡褐色斑点。它栖息于山地森林、草丛和居民区附近等地带,单独在黄昏、夜间活动,以鼠、兔、鸟、蛙等为食。
渔猫
948bcfc8e0fa972c7f3e6f9c.jpg
  有点象灵猫,因此它的拉丁文名字viverrinus就是灵猫的意思。渔猫有壮实的躯体,强有力的爪,宽厚的下颚,粗的脖子,短的腿,又粗又短的尾巴,小耳朵。体色为灰棕色,并有暗褐色的斑点。它们爪子和脚趾之间有蹼,因此爪子不能被完全包裹,所以爪子一直向前伸直,而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猫科动物。渔猫非常凶猛,有赶跑狗群的纪录。
2003年渔猫是猫亚科中分布最广且是唯一现代可见于新大陆的一科,其中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动物。猫科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强的一科,是高超的猎手,其中大型成员往往是各地的顶级食肉动物。多数猫科动物善于隐蔽,用伏击的方式捕猎,身上常有花斑,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而现在多数猫科动物却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斑而被人捕捉用来制作高档时装,加上栖息地破坏等其它原因,使猫科动物受到严重威胁。而猫科动物最为重要的食肉动物特别是顶级食肉动物,其数量的减少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猫科动物起源于类似猎猫类的原始类型,猫亚科类形态和性类似现在的猫科动物而较原始,以前作为猫科动物的一个亚科,现在则多作为独立的猎猫科nimravidae。猫亚科大体占据和猫科类似的生态地位,比较多样化,多数犬齿比较发达,其中有些成员如始剑虎eusmilus等发展出了类似剑齿虎的发达的上犬齿,是当时厚皮动物的主要捕食者。真正的猫科诞生后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只上犬齿逐渐延长,另一支犬齿趋于变小而身体比较灵活。上犬齿逐渐延长的这一只被归入剑齿虎亚科machairodontinae,其中以晚期的剑齿虎smilodon为代表。剑齿虎大概是所以史前哺乳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体型巨大,上犬齿特别发达,可能以厚皮动物为食,并随着厚皮动物的减少而消失。犬齿趋于变小的猫科动物又可以分成三支,一般分成三个亚科。
3a86813db75e8f3bbaa1679a.jpg
9a1151c2c6e1db0ee5dd3b9b.jpg
fd428c458d0b8a048794739b.jpg
中国的渔猫有以下亚种:   
1. 北方亚种 P. b. euptilura 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2. 华东亚种 P. b. chinensis 分布于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   
3. 指名亚种 P. b. bengalensis 分布于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部。   
4. 川西亚种 P. b. scripta 分布于云南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和甘肃南部。   
5. 海南亚种 P. b. hainana 仅分布于海南岛。
国外还包括:   
1、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engalensis -- 指名亚种,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云南   
1、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orneoensis – 婆罗州亚种   
2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horsfieldi -- 克什米尔亚种   
3、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manchurica – 满洲亚种,分布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半岛   
1、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trevelyani -- 巴基斯坦北部   
2、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javaensis -- 爪哇亚种,毛色较为暗淡  
3、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minutus -- 菲律宾亚种   
4、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sumatranus -- 苏门答腊亚种
扁头豹猫

bf4875630ce253730d33fa7f.jpg

扁头豹猫也是稀有和罕见的小型猫科动物。它们的头部又长又窄,前额还有点儿扁,吻部也较长,看上去更像灵猫科而非猫科动物。扁头豹猫和家猫差不多大,身长45-60cm。它们的身体偏长,但是腿和尾巴都比较短,腿上还有些模模糊糊的横纹。它们的毛发又密又软,头上的毛偏红棕色,而身上的毛则呈深棕色。它们的嘴巴、两颊、下巴还有腹部的毛都是白色的,腹部上有时还有些深褐色的斑点。扁头豹猫的眼睛又圆又大,两眼间距颇近,这样就能帮助它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双目视觉。它们鼻子的两侧和眼睛下方各有一条白色的条纹,而两颊还各镶有两条深棕色的纹路(好像很多猫科动物都是这样的花色呢)。扁头豹猫的臼齿和其他猫科动物比起来显得更大更尖,这样它们就可以牢牢咬住那些光滑的水中猎物而不必担心它们滑走了。它们的耳朵不大,耳尖呈圆形,和它们的宽额头配起来,让它们的相貌看着确实有些不同寻常呢。 扁头豹猫的爪子比较小,爪垫又长又窄,趾间还有一点蹼相连。另外还有个特点,就是它们的爪子和猎豹、渔猫等类似,都不能完全收回爪鞘里,这在猫科动物家族中可不怎么常见。

人类对扁头豹猫的了解比婆罗洲金猫也多不了哪儿去(几近没有)。我们只能大概猜想它们生活在靠近水边的热带灌丛和雨林里,分布地区包括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新加坡和文莱。马来西亚曾在1985年宣布它们从马来西亚灭绝,不过后来又发现还剩一小群依然在人类的包围下以鼠为食顽强生存。不知道这些幸存者如今境况如何。绝大多数分布区内的国家对它们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是在新加坡它们仍可被捕猎(不知道现在是否依然如此),而在文莱也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它们的生存。
猞猁长的怪怪的。都说猫阴气重,我看猞猁更是阴气重的没边了....
渔猫比较好,不知道哪有卖的。
如果温顺养一只挺好。 喜欢大猫的同学应该不在少数...
猫猫好啊,我喜欢
波斯猫 呢
好帖...请楼主速度更新的说...
猞猁貌似养不乖
一直就非常喜欢猫科!虽然认为犬科可能更成功~
LZ 哪里去了呢..
等你继续呢
很喜欢猫啊狗啊之类的小动物
19楼第二张图上的情景在我单位就出现过·····指导员的大鲶鱼,不过对象是一只颜色相同的家猫·····
bjnr 发表于 2010-10-11 23:05


    波斯猫是家猫的一个变种
虎猫
eab9044c9d48b5d1d72afcd5.jpg

虎猫(学名Leopardus pardalis),是产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到阿根廷北部广大的南美、中美和墨西哥以及美国最南端、加勒比等地区的野生猫科动物。体长可达100厘米,尾长45厘米,体重10-15千克,是虎猫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同属的小斑虎猫和长尾虎猫与其外表相近,分布于同一地区。虎猫的皮毛接近美洲豹,因此被遭到大量的捕杀,面临生存的威胁。
成年的虎猫身长90~30厘米,不包括30~40厘米长的尾巴。肩高45厘米,体重11~16千克。雌虎猫体型比雄的小。虎猫背上的颜色有白色、茶色、黄色和灰色多种。头上有小黑点。脸颊上有两条黑带。背上有4,5条纹向的黑色条纹。身上有像链条一样的黑色图案。腹部呈白色,上面有黑点。尾巴上也有黑色的条纹和斑点。   虎猫栖息在森林、草原和丛林之中,善于爬树。它们一般是晚上出来捕食,吃一些小到中等大小的哺乳动物,如鸟、鱼和爬行动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妊娠期普70天。一窝可产下2~3只。小虎猫生下来的时虽然很黑,但身上已经有像大虎猫一样的条纹。虎猫较易接受人的饲养,但成年的虎猫脾气较急躁,不易控制。   虎猫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得克萨斯虎猫的处境已经十分危急。美国和大多数出产虎猫的国家已经宣布捕杀和买卖虎猫皮为非法。
2f3295d40ce1b93aa08bb71e.jpg

包括以下一些已知亚种:   
Leopardus pardalis pardalis:亚马逊雨林   
Leopardus pardalis aequatorialis:安第斯山北部和中美   
Leopardus pardalis albescens:墨西哥、得克萨斯西南部   
Leopardus pardalis melanurus:委内瑞拉、圭亚那、特立尼达、巴巴多斯、格林纳达   
Leopardus pardalis mitis:阿根廷、巴拉圭   
Leopardus pardalis nelsoni:墨西哥   
Leopardus pardalis pseudopardalis:哥伦比亚   
Leopardus pardalis puseaus:厄瓜多尔   
Leopardus pardalis sonoriensis:墨西哥   
Leopardus pardalis steinbachi:玻利维亚
小斑虎猫
dbf554edffc5a1c7b21cb16f.jpg

小斑虎猫的体形较小,最大的不过2.8千克(6磅)。其余各方面都和虎猫非常相似。全黑色的小斑虎猫黑色种约占总数量的1/5。小斑虎猫在虎猫属三种动物中(虎猫、长尾虎猫、小斑虎猫)体形最小。小斑虎猫分布于南美洲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哥伦比亚,秘鲁,巴拉圭,厄瓜多尔和乌拉圭等国的丛林地带。   小斑虎猫一般捕捉鸟类和啮齿动物。幼崽一般在每年的2月和8月出生。妊娠期74~76天,一胎产1~3崽。它们的牙齿通常是一齐长齐,并不是一颗一颗的长成。出生后17天才睁开眼睛,55天后开始吃固体食物。   小斑虎猫也是孤独的夜行客。尽管体形较小,但也非常凶猛,尤其是雄性。   森林的砍伐仍是小斑虎猫生存的最大威胁。虽然所有的小斑虎猫都受到保护,但1977年有13000只,1983年有84500只小斑虎猫被安装了监控装置,证据表明偷猎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
77485536ab1c74e3a2cc2b56.jpg

亚种
Leopardus tigrinus tigrina -- 委内瑞拉东部--巴西北部   
Leopardus tigrinus guttula -- 巴西东中部--阿根廷北部   ·
Leopardus tigrinus pardinoides -- 委内瑞拉、厄瓜多尔
长尾虎猫
6648d73d056f0ef99e3d627b.jpg

长尾虎猫重约3-9公斤,体长45-80厘米,尾巴长33-51厘米。它们很像较大型的虎猫,但头部较短,尾巴及四肢较长,尾巴上的斑点也不同。它们是攀树的能手,可以一生都在树上生活,穿越树间追捕鸟类及猴子。它们是猫科中两种拥有灵活的脚跟来攀树的物种之一,另一种则是云豹。它们的脚跟可以旋转180°,前肢与后肢也可以牢牢抓住树枝,且能跳跃一段远距离。曾见过它们以一肢来挂在树上。它们是垂直跳高达6米及跳远8米。由于长尾虎猫很稀少,大部份有关它们食性的研究都是从其胃部剩余及粪便来分析。它们主要吃细小的哺乳动物、鸟类、蛋、蜥蜴及树蛙。它们也可能会吃草及其他植物,来帮助消化。长尾虎猫是夜游动物,吃的东西也不少,像那些同样是树栖的啮齿类动物啦,小猴子啦,松鼠啦,还有鸟、昆虫、豪猪、三趾树懒,甚至还有果子。
734f12f3494cf5f10b46e066.jpg
ac7547827e305e980df4d267.jpg
长尾虎猫亚种如下:   
L. w. wiedii:分布在巴西中部及东部、巴拉圭、乌拉圭及阿根廷北部。   
L. w. amazonicus:分布在巴西西部、秘鲁内部、哥伦比亚及委内瑞拉。   
L. w. boliviae:分布在玻利维亚。   
L. w. cooperi:分布在墨西哥北部。   
L. w. glauculus:分布在墨西哥中部。   
L. w. nicaraguae:分布在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及哥斯达黎加。   
L. w. oaxacensis:分布在墨西哥南部。   
L. w. pirrensis:分布在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秘鲁。   
L. w. salvinius:分布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州、危地马拉及萨尔瓦多。   
L. w. yucatanicus:分布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州。
南美草原猫
5f9e93b1988c7e4709230297.jpg

南美草原猫属又名潘帕斯猫,猫脸部较宽,耳朵平而且尖。外表颜色差异较大,有三种色形:银灰色带光泽的、红棕色并带有斑纹的和全黑色形。在阿根廷,草原猫的毛发变长了,底色黄棕,斑纹也不那么明显;在巴西,它们的毛色则偏红棕,尽管年幼时它们的身上还有深色的斑纹装饰,到了成年后,却仅能在四肢和腹部看见还未完全消褪的斑纹了。它们应该主要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陆生鸟类,例如企鹅和企鹅蛋,当然还包括家禽。它们也会捕食蜥蜴和比较大的昆虫。据说这些小家伙还能杀死体型较小的牲口,例如成年的羊。南美草原猫吃啮齿动物、地栖鸟类,甚至家禽。

亚种分化
关于南美草原猫在分类学上的位置恐怕处在争议中,有人在对博物馆90多个标本进行研究后,提议将它们放置在Lynchailurus属中,并分为三种(1994):
Lynchailurus pajeros(厄瓜多尔至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安第斯山脉附近)
L.braccatus(巴西、巴拉圭、乌拉圭)
L.colocolo(智利),当然这还需要对其DNA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才可验证。
而按照传统分类法,南美草原猫则有7或8个亚种之分。   
Oncifelis colocolo colocolo -- 指名亚种 智利中部   
Oncifelis colocolo braccata -- 巴西、阿根廷北部   
Oncifelis colocolo budini -- 阿根廷   
Oncifelis colocolo crespoi -- 智利南部   
Oncifelis colocolo garleppi -- 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   
Oncifelis colocolo pajeros -- 阿根廷、智利   
Oncifelis colocolo thomasi -- 厄瓜多尔
南美林猫
6c63514acd357e3009f7ef82.jpg

南美林猫是美洲个头最小的猫科动物,和一只家猫差不多(没准更小)。它们的身长大约39-51cm,尾巴短而毛发浓密,尾长不到身长的一半。它们的毛发以灰褐色或红棕色打底,并配以深色的圆形斑点,到了肩部和头部则成了条纹。住在南部的南美林猫体形上要比北方的亚种小,毛色也相对亮丽些。另外,北部的亚种脚上也没什么斑点。总之从图片上看,貌似某些家猫虎斑。此外南美林猫也有黑化个体。南美林猫对人类来说也是相当神秘的小动物,以至于对它们的情况人类所知甚少。它们应该擅长攀爬,而且是夜行动物。食物方面据推测是以啮齿类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昆虫等等为主。那些距离人类居住区比较近的南美林猫有时也会偷猎人类的家禽(其实该说是人类离它们的居住区越来越近)。人类不了解它们的繁殖期和其他相关信息,只知道大概每胎会有1-3只宝宝降生,而它们的总体寿命大约有11年。也就是说几乎一无所知。对于南美林猫的种群数量,人类依旧一无所知。由于分布面积原本狭小,且都挤在安第斯山脉附近(这里气候等等条件估计也趋于恶劣),它们的数量恐怕多不了哪儿去。尽管在智利和阿根廷它们都受到法律保护,但随着森林砍伐的加剧,天然栖息地的逐渐消失,它们的未来肯定更不乐观。目前CITES已将其置于附录II中加以保护。
09c85f274f36bd31908f9d90.jpg
beb669fb851d09246c22eb90.jpg
亚种分化   
Oncifelis guigna tigrillo 智利南部的巴塔哥尼亚   
Oncifelis guigna guigna 指名亚种,分布于智利中部,体形更小
雪豹呢
提坦斯 发表于 2010-10-13 16:18


还没发完呢
乔氏猫
58af236dc4cb3dc6431694cb.jpg

 乔氏猫分布于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阿根廷、巴西南部和巴拉圭等国家的森林和丛林地带。乔氏猫的名字来源于19世纪初到南美旅行的法国人乔弗里·西莱尔(Geoffrey St.Hilaire),是他首先发现了这种猫。乔氏猫体形和家猫差不多大。体色为金黄色,全身布满黑色斑点。它们耳朵的位置较其他猫比起来更靠后,所以它们可能更具有进攻性。它们眼睛的比例较大,并且处在脸部较低的位置,所以眼鼻基本呈“V”字形排列,而不是其他大多数猫类的“U”字形,这使它们的头部看起来更宽。乔氏猫一般吃啮齿动物、小鸟、蜥蜴、昆虫甚至蛋等。长约45-75cm,重约3-8kg。乔氏猫一年四季均可繁殖,经常在树上交配。妊娠期72~78天,每产2~  乔氏猫3只小猫,它们可以将窝搭在灌木丛、树洞或者岩石洞里。雌性可在一年内产两窝小猫。雄性从不经父亲的职责,不帮助养育幼崽。乔氏猫是孤独、隐秘的夜行者,也是典型的树栖动物。乔氏猫的皮毛交易近来非常猖獗,它们已属濒危物种。

5327ce1681a2ea3b972b438e.jpg

亚种分化
O. g. geoffroyi - 指名亚种 阿根廷中部   
O. g. euxantha - 阿根廷北部、玻利维亚   
O. g. leucobapta - 巴塔哥尼亚亚种(有争议)   
O. g. paraguae - 巴拉圭亚种,巴拉圭、巴西东南部、阿根廷北部、乌拉圭   
O. g. salinarum - 阿根廷西北到中部


山原猫属

山原猫

b25aae512bada50b377abe6d.jpg

山原猫(学名:Leopardus jacobita),又名南美山猫或安第斯山猫,是一种细小的野生猫科。它们是传统上两种没有亚种的猫科之一。它们的数量估计少于2500只,但却只有有限的保育工作。山原猫有时也被称为“安第斯高地猫”。顾名思义,它们生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西南部,秘鲁南部,阿根廷西北部和智利北部。它们生活的地方海拔通常高于5,100米,那里寒冷而多风,几乎没有植被。造物主感慨于它们生活的艰辛,赋予了它们长长的柔软的皮毛,以抵挡刺骨山风,据说它们背上的毛最长能有5cm呢。也许是因为它们周围的环境所致,它们的毛色通常是银灰或红灰色的,身上还点缀着红棕色的斑点,它们身体的下部和腿侧的斑点更深些,特别是尾巴,从图里你可以看到,尾巴上的斑纹是环状的,让人想起可爱的小熊猫~:)它们的个头比家猫大,体长大概60-70cm。   由于它们居住环境是那么偏僻,又如此害羞,人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几乎毫不了解。事实上直到1980年,才有两位科学家拍摄到了它们的照片。这些照片和两位科学家的观察所得在很长时间内成了研究这种稀有猫科动物的唯一资料。到了1999年,终于才有一位智利生物学家有幸拍到了第二组照片。   据推测,它们应该以啮齿类动物、蜥蜴、昆虫、鸟类等为食。和其他猫科动物相比,它们或许更信奉机会主义,即能捉到什么就吃什么。

山原猫属

山原猫

b25aae512bada50b377abe6d.jpg

山原猫(学名:Leopardus jacobita),又名南美山猫或安第斯山猫,是一种细小的野生猫科。它们是传统上两种没有亚种的猫科之一。它们的数量估计少于2500只,但却只有有限的保育工作。山原猫有时也被称为“安第斯高地猫”。顾名思义,它们生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西南部,秘鲁南部,阿根廷西北部和智利北部。它们生活的地方海拔通常高于5,100米,那里寒冷而多风,几乎没有植被。造物主感慨于它们生活的艰辛,赋予了它们长长的柔软的皮毛,以抵挡刺骨山风,据说它们背上的毛最长能有5cm呢。也许是因为它们周围的环境所致,它们的毛色通常是银灰或红灰色的,身上还点缀着红棕色的斑点,它们身体的下部和腿侧的斑点更深些,特别是尾巴,从图里你可以看到,尾巴上的斑纹是环状的,让人想起可爱的小熊猫~:)它们的个头比家猫大,体长大概60-70cm。   由于它们居住环境是那么偏僻,又如此害羞,人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几乎毫不了解。事实上直到1980年,才有两位科学家拍摄到了它们的照片。这些照片和两位科学家的观察所得在很长时间内成了研究这种稀有猫科动物的唯一资料。到了1999年,终于才有一位智利生物学家有幸拍到了第二组照片。   据推测,它们应该以啮齿类动物、蜥蜴、昆虫、鸟类等为食。和其他猫科动物相比,它们或许更信奉机会主义,即能捉到什么就吃什么。
金猫

3b6833f579e57365bc3109f9.jpg

金猫(学名 Catopuma temminckii;英文Asian Golden Cat)也叫亚洲金猫,过去曾被归入猫属,现在的分类学一般把它归入金猫属。金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体长90厘米,尾长50厘米,体重在 12-16公斤之间。圈养条件下寿命可达20年,但野外种群的平均寿命要短得多。
金猫别名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属于猫科。金猫比云豹略小,体长  金猫80~100厘米。尾长超过体长的一半。耳朵短小直立;眼大而圆。四肢粗壮,体强健有力,体毛多变,有几个由毛皮颜色而得的别名:全身乌黑的称“乌云豹”;体色棕红的称“红椿豹”;而狸豹以暗棕黄色为主;其他色型统称为“芝麻豹”。   金猫基本上是属于热带亚热带动物,但仍具有相当的耐寒性,毛皮较厚,而且有底绒。一般都生活在山区,在云南等地甚至能栖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生境主要是较密的山地丛林,或者多岩石的地带。同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喜欢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几乎完全伏着不动。善于爬树,听觉很好,是猫类中外耳活动最为灵活的一种,可以收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微小声音,仿佛是“活雷达”,它性情凶野、勇猛,故有“黄虎”之称。它仅以肉类为食,主要捕食鼠、兔、鸟和小鹿,也盗吃家禽,有时还袭击羊和牛犊等。在广西民间,竟有“黄虎”能够跳上虎背,将虎的脖颈咬断的传说。

0865b51876373e4735fa41fa.jpg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 国内分布于秦岭南坡、甘肃舟曲以南、河南伏牛山地及南坡丘陵、安徽大别山以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以及西藏南部及东南部的朗县、波密、察隅、定日、昌都等县。   

   国外分布: 分布于尼泊尔、孟加垃、印度、缅甸、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020e66f00f2b45837931aac4.jpg
目前共有三个已知亚种:
Catopuma temminckii temminckii,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亚及苏门达腊岛;   
Catopuma temminckii dominicanorum,分布于中国东南部;   
Catopuma temminckii tristis,分布于中国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