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到了,秋天来了。给大家讲下我的选器材的策略和经验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9:58:46
国庆,天气不太热,阳光不太强。一股悠闲的风从窗外吹来。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铺满梧桐树落叶的“黄金大道”边是清澈的花溪河水,当年我和年轻漂亮的姑娘在大道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额.........想多了,言归正传.......除了这种浪漫外,其实我买器材和做事一样,很讲究逻辑、计划和条理。现在就慢慢道来。

很多朋友向我询问买器材的注意情况或是该选择什么。大约60%的一开口就是“什么器材好?”我一般的回答是D3S就很不错,哈苏也很好,M9也一样。问题是,只有不到6%的我的朋友能和愿买这些东西;大约30%的朋友会问,DXX好还是XXD好,我说,都好,都买了吧。之所以这样回答,不是漫不经心或者是调侃,这是负责的回答,D3S、哈苏和M9确实是好器材,DXX和XXD一般也互有胜负。所以,这样问我能怎么回答呢?只好按照真理给他们这样的回答再说。网上漫天的NC对战也是我最没兴趣,又最月经的话题,如果能在这样的对战里拿出技术佐证,还有点意思,可以如果只是为了支持而支持,为了反对而反对,会不会太无聊了点?

这只是个引子,我想说的核心意思是:.器材的选择题的答案是根据个人需要和预算来综合决定的,脱离了“需要”和“预算”,结果基本上就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我在选择器材的时候,一般要建立以下几个顺序问题:
A、我的预算范围是多少?
B、我希望这个器材满足我什么拍摄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
C、在这个AB范围内的器材有哪些?并收集其性能参数、MTF(或样张),从理论上选出最优者,予以重点关注;
D、重点询问使用过该器材的朋友,或参阅严格的器材厕评,有条件的试用一下最好;
E、选择一个缺点最少,优点突出的器材;
F、寻找合适货源,采购

认真走完这6步,选出来的器材也许不会是满分的,但绝对不会“不及格”

以下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成功的,一个是失败的。

选择长焦镜头时,我认真做足了工作:
A、我的预算范围是多少

4000---6000

B、我希望这个器材满足我什么拍摄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

主要需求:日常纪实拍摄、风光(呵呵,看起来用长焦干这个活有点违反常规,此为技术和观念问题,在此不展开),
要求图象质量要达到中高层次。接在350D上使用时,在多数的拍摄情况下可以应付至少12寸片子的严格要求;
最大焦距时,最大光圈不小于F5.6
次要需求:接装增距后,焦距达到300以上,并可以AF或不接装的达到400,且最佳光圈不小于F8,兼入门鸟头用
兼做人像镜头,有PLMM撒娇让我帮拍照时,能拍出好片子;
C、在这个AB范围内的器材有哪些?并收集其性能参数、MTF(或样张),从理论上选出最优者,予以重点关注;
XXB---接装2X,不能AF、接装1.4X,焦距小于300,缺点
70-300 IS USM---最大焦距时光圈F5.6,偏小,300MM时,成像已经不怎么好了,缺点
sigma70-200---质量控制不稳定,缺点
做了以上功课后
选出来的是S 720,原因是,这个镜头只要好好挑选,理论上是能够达到我需求的。

D、重点询问使用过该器材的朋友,或参阅严格的器材厕评,有条件的试用一下最好;
器材厕评结果证实我理论观点

E、选择一个缺点最少,优点突出的器材;
理论、实际均如此证明:S 720符合需求

F、寻找合适货源,采购



=============================


失败的例子就不需要全面演绎了,只谈一下失败的原因,当时需求是一只“挂机标变”头,选了sigma老24-70。错误原因是:对于其众多,且几乎已经是压倒性的恶评和MTF上已经体现的问题,却因对sigma恒定光圈头的良好印象(S 720造成的),视而不见;没有冷静而客观的走完上面的6个步骤。


实际上,好器材很多,或者说,对于不同需求和要求的人,好器材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跟选老婆,似乎也是很相似的。


准备出发,匆匆写完,大家有不同看法,请轻拍国庆,天气不太热,阳光不太强。一股悠闲的风从窗外吹来。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铺满梧桐树落叶的“黄金大道”边是清澈的花溪河水,当年我和年轻漂亮的姑娘在大道上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额.........想多了,言归正传.......除了这种浪漫外,其实我买器材和做事一样,很讲究逻辑、计划和条理。现在就慢慢道来。

很多朋友向我询问买器材的注意情况或是该选择什么。大约60%的一开口就是“什么器材好?”我一般的回答是D3S就很不错,哈苏也很好,M9也一样。问题是,只有不到6%的我的朋友能和愿买这些东西;大约30%的朋友会问,DXX好还是XXD好,我说,都好,都买了吧。之所以这样回答,不是漫不经心或者是调侃,这是负责的回答,D3S、哈苏和M9确实是好器材,DXX和XXD一般也互有胜负。所以,这样问我能怎么回答呢?只好按照真理给他们这样的回答再说。网上漫天的NC对战也是我最没兴趣,又最月经的话题,如果能在这样的对战里拿出技术佐证,还有点意思,可以如果只是为了支持而支持,为了反对而反对,会不会太无聊了点?

这只是个引子,我想说的核心意思是:.器材的选择题的答案是根据个人需要和预算来综合决定的,脱离了“需要”和“预算”,结果基本上就好不到哪里去。

因此,我在选择器材的时候,一般要建立以下几个顺序问题:
A、我的预算范围是多少?
B、我希望这个器材满足我什么拍摄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
C、在这个AB范围内的器材有哪些?并收集其性能参数、MTF(或样张),从理论上选出最优者,予以重点关注;
D、重点询问使用过该器材的朋友,或参阅严格的器材厕评,有条件的试用一下最好;
E、选择一个缺点最少,优点突出的器材;
F、寻找合适货源,采购

认真走完这6步,选出来的器材也许不会是满分的,但绝对不会“不及格”

以下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两个例子,一个是成功的,一个是失败的。

选择长焦镜头时,我认真做足了工作:
A、我的预算范围是多少

4000---6000

B、我希望这个器材满足我什么拍摄主要需求和次要需求

主要需求:日常纪实拍摄、风光(呵呵,看起来用长焦干这个活有点违反常规,此为技术和观念问题,在此不展开),
要求图象质量要达到中高层次。接在350D上使用时,在多数的拍摄情况下可以应付至少12寸片子的严格要求;
最大焦距时,最大光圈不小于F5.6
次要需求:接装增距后,焦距达到300以上,并可以AF或不接装的达到400,且最佳光圈不小于F8,兼入门鸟头用
兼做人像镜头,有PLMM撒娇让我帮拍照时,能拍出好片子;
C、在这个AB范围内的器材有哪些?并收集其性能参数、MTF(或样张),从理论上选出最优者,予以重点关注;
XXB---接装2X,不能AF、接装1.4X,焦距小于300,缺点
70-300 IS USM---最大焦距时光圈F5.6,偏小,300MM时,成像已经不怎么好了,缺点
sigma70-200---质量控制不稳定,缺点
做了以上功课后
选出来的是S 720,原因是,这个镜头只要好好挑选,理论上是能够达到我需求的。

D、重点询问使用过该器材的朋友,或参阅严格的器材厕评,有条件的试用一下最好;
器材厕评结果证实我理论观点

E、选择一个缺点最少,优点突出的器材;
理论、实际均如此证明:S 720符合需求

F、寻找合适货源,采购



=============================


失败的例子就不需要全面演绎了,只谈一下失败的原因,当时需求是一只“挂机标变”头,选了sigma老24-70。错误原因是:对于其众多,且几乎已经是压倒性的恶评和MTF上已经体现的问题,却因对sigma恒定光圈头的良好印象(S 720造成的),视而不见;没有冷静而客观的走完上面的6个步骤。


实际上,好器材很多,或者说,对于不同需求和要求的人,好器材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跟选老婆,似乎也是很相似的。


准备出发,匆匆写完,大家有不同看法,请轻拍
跟进CD最大器材党围观{:jian:}
说点自己的造反经验
1,入门,这个并不是问题,但是从镜头群阵营范围来看,还是CN两家是第一选择,S最终要吃菜,PO的好头太贵也太少,而且全幅上也不给力。因此无特俗爱好,直接从C/N两家里选就可以了,如果对摄影用途极其专业,比如体育摄影就选C,野生动物,风光摄影选N以外。此外,对于没有明显特定拍摄对象的爱好者,如果实在决定不了入哪一门,干脆抛硬币决定即可。{:jian:}比如,本人最初的候选机型就是D80和40D,而且对40D的倾向更大一些——主要是它1/8000的高速快门和更快一点的连拍速度,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D80,唯一的原因就是40D套机(配1785IS)价格超出本人8000预算,而D80套机(配1870)完全在预算内,并从此走上弃家为尼的不归路。从这一点透露出一个信息,在CN两家相机定位永远差开半档的大前提下,09年之前始终保持C比N性能和价位整体高半档的情况(比如40D对D80;450D对D60;1000D对D40X),此外,N的APS-C镜头群拥有比C多得多的4000以下的高性价比好头,在整体上造成了N家比C家更容易入门的情况。但是从09年大混乱开始,CN两家进行了震荡式的洗牌过程,至今年底60D和D7000发布尘埃落定后,整个格局完全颠倒,成了N比C整体高半档,从而完全冲淡了N在APS-C镜头上的性价比优势,最终造成了在入门预算上,C/N两家愈加平衡化,也进一步降低了门派选择的外在因素。
至于机型选择,本人不想说太多,只是有两点,一,本人始终认为肩屏和双控制波轮是好单反的决定性因素和充分(而不是必要)条件之一。二,对于现在时兴的视频功能,本人热情并不高,因为好的视频制作对后期加工剪辑要求极高,如果说好头拍好照片可以直出的话,拍好视频不后期是绝对不可能的!说到底,摄影和摄像是两门行当,虽然不是隔行如隔山,但是要想全部精通或者通用一套操作技术模式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如果不是作为摄像师,对视频功能有专门针对性要求的话,视频能力这一点不应该成为单反门派和机型选择的首要因素,也不要因为有了550D之类视频神机回来拍不出行云流水一样漂亮作品就过分懊丧。
2,拍摄题材,绝对不要贪大求全,还是一步步来,首先从2、3000元的挂机头开始,原厂18-55这个头本人是不推荐的,虽然价位极低,但是在操作上损失太大,最重要的是对焦系统的设计,手动对焦环基本没有实用价值,而且不具备内对焦能力,前者使对于摄影基本功极其重要的手动对焦无从练起,后者严重影响CPL的使用,而且这个头在后续镜头群扩展过程中几乎百分之百会被取代,因此,无论如何,只要资金允许——选择合理机身和高品相二手镜头是节约资金的重要途径——越过18-55,直接从更高一级的中广标变中选择挂机头才是更合理的做法。
在挂机头的基础上,第一个10000次快门就是对拍摄题材把握和选取的阶段,中广变套头对于日常人像、风光、人文、静物等题材都可以胜任,在拍摄过程中逐渐总结自己最常拍摄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深化摄影基本功练习,为今后进一步扩展镜头群打下基础。
练习的同时,应该适时增加一只大光圈定焦镜头,从而对A模式下通过光圈控制成像有基本认识和感悟,并初步体验大光圈浅景深带来的拍摄快感。如果以风光、人文拍摄为主,建议选择30~35mm定焦,它在APS-C机身上最接近50标头的视角;如果以人像拍摄为主,85/1.8定焦则是首选,原来经典的50标头在APS-C机身上等效焦距过于尴尬,而且双高斯结构光学设计二线性严重,也没有漂亮的焦外成像,怎么说都不是最佳选择。
3,进阶。在1、2两步完成后,已经形成了一机两镜的入门配置,下一步怎么走就很关键了。对于要求不高,资金有限的一般用户,只要再配一个非恒定光圈的廉价长变焦镜头(入门即选择双头套机的用户已经到位),即可形成完整的全焦段配置,可以充分体验单反相机带来的摄影乐趣。对于这些人,我的建议是到此为止,不要继续造反了。
对于要求较高的摄影爱好者,下一步肯定就是集中在三个点上:24mm以下超广角、60~100毫米微距和100毫米以上长焦三大块。此时就应该制定严格的预算计划,按照自己最期望(注意这个期望和资金上的矛盾)和最擅长的题材排定三者次序,在每个焦段范围上最终确定一只财力允许基础上综合性能最好的镜头,最终完成自己的镜头群配置。
除了镜头以外,还有两点很重要:一是闪光灯,二是第二机身。前者是静物摄影、室内题材摄影和人像摄影必不可少要素,而后者则是彻底解决外场频繁更换镜头的根本途径。对于这两者必须要在预算案中留有一定位置,根据需要适时买入。要着重强调的是,所谓第二机身绝对不是原有机身的替代,更不是以亮骚和烧包为目的。其根本目的是让外拍时两只最常用镜头可以同时处在使用状态,其实质相当于CPU的双核设计,因此第二机身的最佳选择是与第一机身完全相同,以此杜绝机身转换时因操作感不同而造成的过渡问题。对于外拍较少,拍摄题材较单一的用户,这里定义的第二机身是不适用的,可以不予考虑。


4,总结,以上三步完成后,即可形成1~2台机身,4~5只镜头,1只闪光灯的完整器材系统,这也是专业摄影爱好者最典型的配置,足以应付一切正常使用情况,剩下就是自己个人技术的问题,怪不得器材了。
除了主力器材外,对于手柄、电池、三脚架、独脚架、反光板、UV、CPL、快门线、清洁用具、摄影包、摄影背心等周边器材,也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辅助用具不要求贪图高价位大品牌,但求实惠好用,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全部配齐为好。

4,总结,以上三步完成后,即可形成1~2台机身,4~5只镜头,1只闪光灯的完整器材系统,这也是专业摄影爱好者最典型的配置,足以应付一切正常使用情况,剩下就是自己个人技术的问题,怪不得器材了。
除了主力器材外,对于手柄、电池、三脚架、独脚架、反光板、UV、CPL、快门线、清洁用具、摄影包、摄影背心等周边器材,也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辅助用具不要求贪图高价位大品牌,但求实惠好用,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全部配齐为好。
bigblu 发表于 2010-10-1 19:45


    俺可不是器材党哦
你不是CD就没人是了{:jian:}
关于原厂和副厂的问题
造反两年半,镜头也有4个了,作为无米人士纠结来纠结去,最后发现镜头还是原厂好,除非是在某一特殊需求上某一副厂品牌针对原厂同类镜头拥有绝对的,不可替代的性价比优势(比如图丽DX超广角变焦对泥坑DX超广角变焦的优势),否则最后一圈绕下来还是要回原厂的坑的


关于720的问题
个人对70~200/2.8镜头其实是不感冒的,必须承认,720对于打鸟和打飞机来说,焦距是不给力的,而对于日常拍摄,尤其是人文扫街和人像摄影,720庞大的体积和质量,携行性方面会产生较大问题,而且也不利于隐蔽拍摄(奸笑),720本身不易手持拍摄,虽然防抖技术可以解决,但是会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总之,对于日常用途,尤其是人像摄影来说,200/2.8L和180/2.8D这两个长定焦绝对是720的完美替代,这也是大多数用过这两个头的人再也不想碰720的原因所在。至于定焦在构图上的缺点,我的观点始终是——多走走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因此,个人认为,720只有在新闻、体育摄影时,当摄影师只能被迫固定位置,却又要抓拍不同空间场景高质量照片时才能体现出绝对优势。
所以,对于迷恋大光圈,又准备入长焦,又没有明显的上述拍摄意图,银子又有限的人来说,是花上大几千甚至上万元买原厂720,或者花5、6000买没有防抖,做工次于原厂的副厂720;还是只花相当于副厂720价格(二手甚至可以低至4000以下!),却可以得到小巧轻便,成像质量完全优于变焦镜头,又有绝对过硬做工的原厂长定焦镜头,而唯一付出的代价就是拍摄时多走两步,这笔账应该好好敲一敲吧?

关于720的问题
个人对70~200/2.8镜头其实是不感冒的,必须承认,720对于打鸟和打飞机来说,焦距是不给力的,而对于日常拍摄,尤其是人文扫街和人像摄影,720庞大的体积和质量,携行性方面会产生较大问题,而且也不利于隐蔽拍摄(奸笑),720本身不易手持拍摄,虽然防抖技术可以解决,但是会造成巨大的成本压力。总之,对于日常用途,尤其是人像摄影来说,200/2.8L和180/2.8D这两个长定焦绝对是720的完美替代,这也是大多数用过这两个头的人再也不想碰720的原因所在。至于定焦在构图上的缺点,我的观点始终是——多走走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因此,个人认为,720只有在新闻、体育摄影时,当摄影师只能被迫固定位置,却又要抓拍不同空间场景高质量照片时才能体现出绝对优势。
所以,对于迷恋大光圈,又准备入长焦,又没有明显的上述拍摄意图,银子又有限的人来说,是花上大几千甚至上万元买原厂720,或者花5、6000买没有防抖,做工次于原厂的副厂720;还是只花相当于副厂720价格(二手甚至可以低至4000以下!),却可以得到小巧轻便,成像质量完全优于变焦镜头,又有绝对过硬做工的原厂长定焦镜头,而唯一付出的代价就是拍摄时多走两步,这笔账应该好好敲一敲吧?
最近其实不想弄摄影了
选车到头疼
BL娘.

最近其实不想弄摄影了
选车到头疼
BL娘.
lgn12 发表于 2010-10-2 01:18


11款 银色 A4L 2.0 TFSI 运动型,就这个了,还选啥{:jian:}
最近其实不想弄摄影了
选车到头疼
BL娘.
lgn12 发表于 2010-10-2 01:18


11款 银色 A4L 2.0 TFSI 运动型,就这个了,还选啥{:jian:}
bigblu 发表于 2010-10-2 01:41


    BL你寒碜我
裸车预算不超过15W
lgn12 发表于 2010-10-2 01:56


    理想,理想{:wu:}
15W以下的话那就POLO好了{:se:}
bigblu 发表于 2010-10-2 01:57


    高6---等
英朗---贵
马3---样子货
QR A3---小
408---肉(1.6)
MG6---非主流
307和朗一  --- 老

我TMD头疼啊
洗澡睡觉
没有MM抱
bigblu 发表于 2010-10-2 02:00


    POLO就索老,小的合体
原来读大学时还非常喜欢
现在看不上鸟,看了空间和内饰太悲剧,我不是空间装饰党都觉得很不行了!就像微型面包车加了个好皮

在此恨一下17大众!好好的高6,硬是给糟蹋了!"车是好车,卖车的都畜生"---车托之家高6论坛上某ID的发言
lgn12 发表于 2010-10-2 02:02

福克斯 不解释
{:yan:}
falcon_qt 发表于 2010-10-10 01:22


    1,仆街;2,不好看
bigblu 发表于 2010-10-10 10:28


    尤其不合适女人买

夫克死..........几好.............
lgn12 发表于 2010-10-10 11:03


   好不好看是口味问题,红色和白色的数量都不算大
你要说油耗大,MT版本不适合女人开这还勉强
falcon_qt 发表于 2010-10-10 12:55


    开玩笑而已
夫克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