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请教啊汉族军队以少胜多对异族或者外国战斗或战役战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7:35:58
比如
汉武帝打匈奴
薛家军征东
岳家军抗金
戚家军抗倭
八路军抗日
国军抗日
朝战
珍宝岛
对越反击战
等等
我感觉汉民族军队或者中国军队以少胜多的战例实在不多。望兄弟们知道的尽量描述谢谢。比如
汉武帝打匈奴
薛家军征东
岳家军抗金
戚家军抗倭
八路军抗日
国军抗日
朝战
珍宝岛
对越反击战
等等
我感觉汉民族军队或者中国军队以少胜多的战例实在不多。望兄弟们知道的尽量描述谢谢。
典型的淝水之战,楼主竟然忘了。
多到懒得提了,一汉敌五胡。自己去算。

    看到你连戚家军都归到以少胜多里,我就知道多说无益。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再说吧。
戚家军抗倭之后你所举出的例子已经不能称为汉族的军队
福康安在西藏打尼泊尔。。。
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珍宝岛,对越自卫反击战。都有少数民族的兄弟的鲜血和汉族兄弟的鲜血流在一起。
即便是古代战争,汉族军队也有不少其他民族的军队。单独说汉族军队是不完全的。
汉族还用以少胜多?汉族一直是优势兵力:D
全世界范围看也很少,大部分都是多的赢,所以以少胜多才会被人记住
陈庆之的神棍北伐?{:3_83:}
楼上的 说的都那么笼统 有几个还搞的那么高深  也没说出几条么? 我这是请教贴 装13 请别回复。
Gearatio 发表于 2010-9-28 13:44


    恰恰相反,中国古代对外战争大都是以少胜多,比如说霍去病马踏匈奴那几仗,唐朝李靖夜袭阴山灭东突厥、韦皋以2万唐军大破16万吐蕃军的维州之战都是著名战例
戚家军也算啊,抗倭?我看不如说剿倭,根本就是匪
中国古代对内反侵略战争以少胜多的战例也不少:
淝水之战、刘裕北伐、陈庆之北伐、宋朝吴玠、吴麟兄弟的和尚原之战、大散关之战、岳飞的郾城之战、虞允文的采石矶之战,无不是以少胜多,而且是在极其悬殊的比例下以少胜多
蓝色游击队 发表于 2010-9-28 15:31


    再举2个著名的:
  唐朝对日的白江口之战,明朝的万历援朝战争,这你总该知道吧?
韩信带兵多多益善,刘邦将兵十万

真搞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盯着以少胜多不放.
苏定方破西突厥算不算?
兵在精而不在多.冷兵器时代,指挥不便,人太多反倒容易坏事。
  古时中原王朝征伐游牧民族,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后勤和恶劣的环境,难于捕捉敌军主力决战,使战斗力大打折扣。胜利的战例是很多的,但无一例外,真正用于前线作战的兵力并不多,更多的则是担任后勤及掩护任务。
  只要组织得法,汉军战斗力其实是很强的。汉伐匈奴,唐灭突厥,太宗征高句丽,万历援朝等等,以少胜多的战例比比皆是,就是所谓弱宋,对辽、西夏也多次以少胜多,比如威虏军之战,三万宋骑兵大破十万辽军精锐,斩首达5、6万,就是一例。
再举个极端点的例子。东汉耿恭以数百汉军守西域疏勒城,对抗几万匈奴大军长达一年之久,杀伤敌军上万,直到救兵到达,只剩二十六人尚力保城池不失,该算以少胜多吧。
自宋以后确实少见。


冉闵的军队里不可能有胡人,才真的是纯粹的汉族军队

而且几乎每场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

冉闵的军队里不可能有胡人,才真的是纯粹的汉族军队

而且几乎每场战役都是以少胜多的
highfly008 发表于 2010-9-28 22:35


    再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公元90年,名列欧亚四大强国之一的贵霜帝国率军七万来攻,被班超以极其悬殊的兵力击败
这帖应该转到原创区吧?明显不是转载文章


这类话题容易变成民族争论贴。比如,八路军你确定都是汉族?

这类话题容易变成民族争论贴。比如,八路军你确定都是汉族?
风君子 发表于 2010-9-29 08:36

请展开来细细说,给个链接也行,这事儿我有兴趣。
highfly008 发表于 2010-9-28 22:35

有链接没?这么牛逼
小书童 发表于 2010-9-30 01:16


    迦腻色伽一世(约公元78—102年)是贵霜帝国最著名的君主,关于他与阎膏珍的关系没有任何历史记载,大抵他是贵霜帝国在印度的一个将领,在阎膏珍死后的王位继承斗争中取得胜利而登上王位。迦腻色伽一世时打败了开始衰落的安息,又南征印度,令贵霜帝国的版图西起伊朗边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迦腻色伽一世又将都城迁至犍陀罗地区的富楼沙(即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使这一地区成为帝国的统治中心。

迦腻色伽一世曾与东汉发生过一次战争,据《后汉书.班超传》著,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贵霜副王谢率兵七万人攻班超,汉军人少,坚守不战,谢攻班超不下,四处搜掠又无所得,粮草出现问题。班超推断谢会向龟兹求援,就派兵埋伏要道,谢果然不出所料,结果求援士兵全被杀掉,班超将消息告知谢,谢自知已无出路,便派使者向班超请罪,要求放还,班超同意,两国关系又重修好,自此贵霜军退回葱岭以南,两国保持和平关系。

http://zh.wikipedia.org/zh-cn/%E ... C%E5%B8%9D%E5%9C%8B
highfly008 发表于 2010-9-28 22:35


    日,那么牛掰,匈奴指挥官脑袋被马踢了,直接拿骑兵撞城墙了吧
又或者周围没有树木石头,没法做攻城器械吧:o
砰砰! 发表于 2010-9-30 09:30

   恭(即耿恭)字伯宗,国(即耿国,东汉功臣耿弇之子)弟广之子也。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西域国名),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即堂弟)驸马都尉秉(耿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应该是戊校尉),屯后王(车师分前后两部,后王为后部首领)部(辖区)金蒲城,谒者(官名)关宠为戊己校尉(应该是己校尉),屯前王部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恭至部,移檄乌孙(西域国名),示汉威德,大昆弥以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及奉宣帝时所赐公主博具(汉武帝元封中,遣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为公主,嫁与乌孙昆莫,赐乘舆服御,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后来汉宣帝又以赌博用具赐之),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音jī,携带)金帛,迎其侍子。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匈奴官名)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肿烂),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敢死队员)数十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同“榨”)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指西汉李广利)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据《东观汉记》载:“恭亲自挽笼,于是令士且勿饮,先和泥涂城,并扬示之。”)。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时,焉耆(西域国名)、龟兹(西域国名)攻殁都护陈睦,北虏亦围关宠于柳中。会显宗(即东汉明帝刘庄)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同“叛”),与匈奴共攻恭。恭历(同“励”)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白屋族的首领),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初,关宠上书求救,时肃宗(指东汉章帝刘炟)新即位,乃诏公卿会议。司空第五伦以为不宜救。司徒鲍昱议曰:“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又二部兵人裁(同“才”)各数十,匈奴围之,历旬不下,是其寡弱尽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将精骑二千,多其幡帜,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极之兵,必不敢当,四十日间,足还入塞。”帝然之。乃遣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西域国名)兵,合七千余人,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人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  

会关宠已殁,蒙等闻之,便欲引兵还。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指天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上疏曰:“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同“励”)将帅。”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以恭司马石修为洛阳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军吏范羌为共丞,余九人皆补羽林。恭母先卒,及还,追行丧制,有诏使五官中郎将赍牛、酒释服(停止服孝)。  
  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金城、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担任……的副手)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枹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首(斩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音z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  
  初,恭出陇西,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即凉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窦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音wǔ,触犯)于防(指马防怨恨耿恭推荐窦固夺了自己的权力)。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苏武,武帝时出使匈奴,匈奴乃幽囚武于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氊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二十年乃还也)。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昔曹子(曹子,春秋时鲁大夫曹刿也。一名曹沬。据《史记》载,齐桓公与鲁庄公会于柯而盟,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乃尽还鲁之侵地,而与之盟。)抗质于柯盟,相如(指战国时人蔺相如)申威于河表,盖以决一旦之负,异乎百死之地也。以为二汉当疏高爵,宥十世。而苏君恩不及嗣(继承人),恭亦终填牢户(填牢户指的是死于狱中,但耿恭卒于家,似不该说“填牢户”)。追诵龙蛇之章(据《史记》,春秋时晋文公返国,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不及。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天,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也”),以为叹息。  

——选自《后汉书·耿弇列传第九》
唐朝那次捏,一人破印度。
haihun 发表于 2010-9-30 16:56


    王玄策
一人灭一国
这个应该最强了吧
回复 30# 菜菜的狐狸

王玄策严格的说,不是一个人,当时出使时,还是有随从的。
回复 31# aihouzi2


    全死了 ,就逃出来王玄策和蒋师仁俩难兄难弟
悟空在狮驼岭,棍子一拉长,东山头一滚,灭2万,西山头一滚,灭2万,再一抡,灭2万,一个人灭了6万~
fales2007 发表于 2010-9-28 13:19

淝水之战,也不能说汉族军队对异族。

只是前秦的统治者是氐族,而且前秦军队中有一些其他少数民族而已。

要说民族战争,我觉得得各自的人员组成、编制指挥、兵器服装、乃至相对应的社会组织都有很大不同,带着鲜明民族特色,那才好说。
highfly008 发表于 2010-9-28 22:35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由来
春申硕鼠 发表于 2010-9-30 21:23

怎么不能说是汉族军队对异族?东晋的北府军是不是汉族?
话分两头说,指挥少胜多战例的统帅大多人生不善终,国家也不稳 - -
还是老孙家的说得好,以少胜多不是真本事,以多胜少才是真功夫
EVA16 发表于 2010-10-1 03:47

老孙家不是这么说的吧?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李陵算不算?当然既没打赢,人也投降了。。。
明如日月 发表于 2010-9-28 17:02
正解,倭寇根本就配不上抗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