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朝预研150吨级氢氧和500吨级液氧煤油的巨型发动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1:36:14
请高人评价下,这个帖子说的靠谱不

转帖

转载自mitbbs 大牛squallgzy (blackjack):

TG是有巨型火箭计划的,至少公开的预研计划中有150吨级氢氧发动机,500吨级煤油发动
机,都采用分级燃烧循环,如果进入型号阶段的话那就是世界最先进的火箭发动机(根本
不用加"之一"),靠这两个型号发动机组合能制造出比苏联能源号火箭还强的火箭来.不
过不敢贸然直接上型号,一是没需求;二是一旦真的上了型号,今天对TG的火箭嘲笑的人
恐怕明天就要喊TG"劳民伤财"了.目前阶段主要是突破单项技术为主,就是为了避开人的
口舌.

航天科技的远景规划中就提到过,网上还有不少关于150吨氢氧和500吨煤油型号的论文,
两会期间也提到过.现在处于预研阶段,如果没有急切的需要,不会贸然上型号,一旦上型
号,这两台发动机就是世界最先进的发动机.150吨氢氧达到美国SSME,俄罗斯RD-0120的
水平;500吨高压补燃大单室煤油更是无人能及.

还有长征5号那个50吨氢氧,实际并不算先进,由于技术实力的限制被迫采用了独立的氢泵和
氧泵,但是就是因为这样,却十分适合改造成最先进的全流量补燃发动机,如果真的上巨型火箭
,那就是全流量补燃的上面级,网上也有关于这方面改进的航天科技论文流出.

毛子一直没有解决大推力燃烧室的燃烧不稳定现象,RD170实际上是4个200吨级的燃烧室
并联才达到的800吨级推力;美国的F1倒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F1用的是原始的燃气发
生器循环.

土星五由于追求可靠性第一,采用了燃气发生器循环,所以相对于其庞大的体型,性能并
不突出,TG目标中的巨型火箭就是苏联能源火箭的强化版(能源火箭没有上面级,TG的火
箭有),全面补燃.其实你应该多关心一下八股新闻,今年两会的时候已经对巨型火箭放出
口风了.

土星5是特定年代的特定产物,估计以后不会出现了,一切为可靠性服务,采用最简单的设
计,最低的比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可靠性,满足登月需求.我记得NASA还设计了一款比冲
更低的火箭,1万多吨的起飞重量,运载能力和土星5差不多,可靠性更高.相比之下苏联失
策,搞了个高性能的NK33发动机,结果推力上不去,N1火箭被迫采用了30多台NK33,一台出
问题就整个火箭报废,到最后发射一次爆炸一次.请高人评价下,这个帖子说的靠谱不

转帖

转载自mitbbs 大牛squallgzy (blackjack):

TG是有巨型火箭计划的,至少公开的预研计划中有150吨级氢氧发动机,500吨级煤油发动
机,都采用分级燃烧循环,如果进入型号阶段的话那就是世界最先进的火箭发动机(根本
不用加"之一"),靠这两个型号发动机组合能制造出比苏联能源号火箭还强的火箭来.不
过不敢贸然直接上型号,一是没需求;二是一旦真的上了型号,今天对TG的火箭嘲笑的人
恐怕明天就要喊TG"劳民伤财"了.目前阶段主要是突破单项技术为主,就是为了避开人的
口舌.

航天科技的远景规划中就提到过,网上还有不少关于150吨氢氧和500吨煤油型号的论文,
两会期间也提到过.现在处于预研阶段,如果没有急切的需要,不会贸然上型号,一旦上型
号,这两台发动机就是世界最先进的发动机.150吨氢氧达到美国SSME,俄罗斯RD-0120的
水平;500吨高压补燃大单室煤油更是无人能及.

还有长征5号那个50吨氢氧,实际并不算先进,由于技术实力的限制被迫采用了独立的氢泵和
氧泵,但是就是因为这样,却十分适合改造成最先进的全流量补燃发动机,如果真的上巨型火箭
,那就是全流量补燃的上面级,网上也有关于这方面改进的航天科技论文流出.

毛子一直没有解决大推力燃烧室的燃烧不稳定现象,RD170实际上是4个200吨级的燃烧室
并联才达到的800吨级推力;美国的F1倒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F1用的是原始的燃气发
生器循环.

土星五由于追求可靠性第一,采用了燃气发生器循环,所以相对于其庞大的体型,性能并
不突出,TG目标中的巨型火箭就是苏联能源火箭的强化版(能源火箭没有上面级,TG的火
箭有),全面补燃.其实你应该多关心一下八股新闻,今年两会的时候已经对巨型火箭放出
口风了.

土星5是特定年代的特定产物,估计以后不会出现了,一切为可靠性服务,采用最简单的设
计,最低的比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可靠性,满足登月需求.我记得NASA还设计了一款比冲
更低的火箭,1万多吨的起飞重量,运载能力和土星5差不多,可靠性更高.相比之下苏联失
策,搞了个高性能的NK33发动机,结果推力上不去,N1火箭被迫采用了30多台NK33,一台出
问题就整个火箭报废,到最后发射一次爆炸一次.
长五的50吨氢氧机也就是YF77可以预见的将来没有改补燃循环的必要性,土鳖那个东西也未必就是能源的复刻版,呵呵。
去航空航天港爬楼吧,航天版关于长五的镇站神贴:D:handshake
我看长五的干嘛,没什么新发动机的信息可看,我说的是据说要研制的500t的那个哦
150吨的氢氧机比SSME和RD-0120还有差距
500吨的也未必能赶在RS-84之前完成
500吨级高压补燃单室液氧煤油的巨型发动机可是神器中的神器,美帝都没搞下去
我们真的能搞出来就可以彻底甩掉山寨大国的帽子了!
有人赞500t的单室液氧煤油发动机神器
有人说不算最好的。。。偶不知道谁说的对头
关键是现在还是计划,我想其他航天大国也是有很多计划的!
TG的航天还是要稳扎稳打!
预研中的150吨氢氧机目前没有消息确认是分级燃烧的。
500吨级的煤油机,从论文来看,可能是从400吨级到600吨级。看样子似乎进展还顺利。
另外,中国习惯于用地面推力值,如果是用真空推力的话,这两个数值都会加大。

航天港的长征5号楼实在高得过分。
回复 3# canghaiyijing
http://www.9ifly.cn/sub/thread-53-1-1.html
长期关注此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看看。
朵朵159 发表于 2010-9-8 23:23
那个楼有几千层,关于下一代火箭和发动机的讨论也都在里面,倒也占了几百层楼的样子吧。
看完那个帖子,对中国现有的和以后二十年内可能出现的火箭和发动机,都会有所了解的。楼虽然高,水分并不多,就是庞杂了点。
爬完这个帖子,几天总是要的。不过就算一次科普吧。
http://www.9ifly.cn/sub/thread-53-1-1.html
纸飞机 发表于 2010-9-9 09:41
150吨指的海平面推力,SSME和RD0120也就是这个水平而已,海平面50吨的YF77真空推力70吨。另外按照惯例,为了减小研制难度,这个规划中的150吨氢氧机,估计会从毛子那里引进部分RD0120的技术开发,自己搞个节流。
朵朵159 发表于 2010-9-9 10:22
如果是高压补燃循环,那确实是最好的,MD的F1虽然是大单室,但是是燃气发生器。
土鳖啥时候用过真空推力来表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级了?
上面级发动机除外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0-9-9 11:49

谢谢,偶正在爬,好高的楼,远目ing
纸飞机 发表于 2010-9-9 09:41

RS-84很可能在NASA新计划下重生,如果Merlin2得到资金开发,那才是最震撼的
Gramer 发表于 2010-9-9 12:05

RD-0120是这个水平约为1517KN,SSME高得多,是1817KN
lsquirrel 发表于 2010-9-9 14:21
Merlin2想搞的那个实际上应该算是F-1重生的改型。
NASA的新计划谁知道呢,说不定又被砍掉。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0-9-9 14:24

其实我很好奇Merlin2那个322秒的超高比冲,真能搞出来全世界眼镜要掉一地了
Merlin2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最早看到的说法是600吨的开式循环,这个应该是F-1的缩水版
然后又看到说法似乎500吨的补燃循环,似乎是RS-84复活
现在到底定下来了没有?
长五的两款发动机已经保证六院未来40年衣食无忧,这两个预研型号只要上马一个,六院都会富得流油
lsquirrel 发表于 2010-9-9 14:29
开式煤油机做到真空322秒比冲,将近800吨的海平面推力,真的很梦幻的感觉。
和当时看到美日说要把开式膨胀循环的比冲做到超过460秒一样震撼;funk
还相当遥远啊。。。不过比没有的强。
纸飞机 发表于 2010-9-9 14:30
Merlin2最后定下来是Merlin1放大版,推力比冲和推重比都无比强大,SpaceX的人认为它推重比很高,完全弥补了比冲比RS-84放大版略有不足的缺陷
Merlin2.JPG
奥巴马不是砍掉什么战神猎户等,据说要投入钱研制新技术,比如核动力火箭。。。靠谱吗?
用在大推力长征系列上的吗
去爬贴子了。。希望早日见到这神器。。。
楼上精神可嘉,偶爬了7页就顶不住了,知识量忒大!一时消化不了
这么大的神器除了登月之外平时用不上,有点浪费初始研发成本
有没有大固推的计划?
acoustics 发表于 2010-9-9 17:11
那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别的用处。
比方一个500吨大发,就可以打神舟飞船了。

固推也有500吨的计划。在那个高楼帖里面也讨论了固推的问题。
lsquirrel 发表于 2010-9-9 15:27


    这个比冲是怎么做到的?压力也不是很高呀,喷管也不算大;funk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0-9-9 19:46


上500吨大液体是个纯粹钱多烧的,糟蹋钱。无论技术跨越度、研究规模和耗费和专用大型设备以及产量和成本摊销都不是小数目。

如果只比现在120吨升上一级,搞300吨级左右,则在效费比上是相当有利。在研发难度和试验费上显然要比500低一块。而且单台上3.35米模块,正好相当于现在长征2、3、4基本型号的运力(要更大,煤油天然气比冲好点),这个正是需要量最大的发射具。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等很多的卫星都没有7、8吨重,用这个级别火箭足够了,而且这些卫星不同任务间的轨道差距较大还是分别用不同的火箭来发射更好一点。

对于大型通讯卫星、飞船,5米双发正好,加两个3.35米助推器,打空间站舱段也差不多够了。

即便对于某些人念念不忘的载人登月,肯定是要上新直径的,如果用8米芯,大致上六台(和质子、战神5芯一样)带两个5米助推是3000吨,带4个是4200吨,这个起飞推力对上去溜溜弯应该够了吧?而且总台数10~14台,以现在的控制水平,应该还是有信心的。

这样,无论是平时还是专项任务,这款发动机包打天下,上下兼顾,相当于现在75毒这样的万岁机。其产量、成本、连续性、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可想而知。而上500吨,又费钱又添乱,纯属烧的。

当然也不是省下钱不花,把它投到未来可重复使用起飞级上,对中国航天的长远发展更加有利一些。

至于大固体,也属烧包行为之一。大固体、大液体有一即可,没必要两个都上。对于超过2.5米的固体发动机,恐怕它的壳体、药性浇铸、各种工装夹具仪器都要重新研制,实在没必要费这个钱。500吨固体的能力未必比300吨煤油助推器强多少,有液体助推器足够了。而且量少也不见得省钱。上马这个实属无智(当然对争项目,盘经费而言是大智),除非对液体发动机没有信心。

固体助推器还是应该搞得,主要是小一点的用来调节运力填缝,这种东西对现在的国内技术而言,应该是豆芽菜了吧。

不管怎么说,不能人家有我们就一定要有,有选择不浪费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我们资金精力有限,不能乱撒。而且都是人民的币,要花到刀刃上啊。

上500吨大液体是个纯粹钱多烧的,糟蹋钱。无论技术跨越度、研究规模和耗费和专用大型设备以及产量和成本摊销都不是小数目。

如果只比现在120吨升上一级,搞300吨级左右,则在效费比上是相当有利。在研发难度和试验费上显然要比500低一块。而且单台上3.35米模块,正好相当于现在长征2、3、4基本型号的运力(要更大,煤油天然气比冲好点),这个正是需要量最大的发射具。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等很多的卫星都没有7、8吨重,用这个级别火箭足够了,而且这些卫星不同任务间的轨道差距较大还是分别用不同的火箭来发射更好一点。

对于大型通讯卫星、飞船,5米双发正好,加两个3.35米助推器,打空间站舱段也差不多够了。

即便对于某些人念念不忘的载人登月,肯定是要上新直径的,如果用8米芯,大致上六台(和质子、战神5芯一样)带两个5米助推是3000吨,带4个是4200吨,这个起飞推力对上去溜溜弯应该够了吧?而且总台数10~14台,以现在的控制水平,应该还是有信心的。

这样,无论是平时还是专项任务,这款发动机包打天下,上下兼顾,相当于现在75毒这样的万岁机。其产量、成本、连续性、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可想而知。而上500吨,又费钱又添乱,纯属烧的。

当然也不是省下钱不花,把它投到未来可重复使用起飞级上,对中国航天的长远发展更加有利一些。

至于大固体,也属烧包行为之一。大固体、大液体有一即可,没必要两个都上。对于超过2.5米的固体发动机,恐怕它的壳体、药性浇铸、各种工装夹具仪器都要重新研制,实在没必要费这个钱。500吨固体的能力未必比300吨煤油助推器强多少,有液体助推器足够了。而且量少也不见得省钱。上马这个实属无智(当然对争项目,盘经费而言是大智),除非对液体发动机没有信心。

固体助推器还是应该搞得,主要是小一点的用来调节运力填缝,这种东西对现在的国内技术而言,应该是豆芽菜了吧。

不管怎么说,不能人家有我们就一定要有,有选择不浪费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我们资金精力有限,不能乱撒。而且都是人民的币,要花到刀刃上啊。
acoustics 发表于 2010-9-9 21:33


    搞这东西暂时就别想摊回成本了。
acoustics 发表于 2010-9-9 21:33
你想想天顶


战神火箭推力达1633吨

战神火箭推力达1633吨
朵朵159 发表于 2010-9-8 22:41

楼主吹牛吹得太不靠谱了,又在重弹耳朵起茧的老调,什么,RD170实际上是4个200吨级的燃烧室
并联才达到的800吨级推力,真是搞笑,人家再多燃烧室并联,那也是一台发动机,一个燃料泵

这说了多少次的常识了,还有人混淆视听,硬是把一台发动机说成四台。

最终比的是发动机的推力而不是燃料室的推力,你一台发动机500吨,就有脸吹第一,说盖过人家一台发动机800吨推力?难道不脸红??

你要有本事也去并联看?你要能有本事一台发动机多个燃料室并联达到这样的水平,别人照样服你,在这之前,还是别乱吹了

还什么大推力燃烧室不稳定性,美国土星五号的发动机完全就是靠拼命砸钱砸出来的一个怪胎,试车了无数次,耗费昂贵燃料无数,性价比本身就非常低,在技术发展上又毫无延续性可言的东西,也被美粉拿出来吹嘘,美国人自己都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要说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发动机,就是RD170,甚至在未来二十年内都是如此,这才是没有之一
朵朵159 发表于 2010-9-8 22:41

从短期看,似乎美国得策

实际上美国那个是不惜一切代价,完全不考虑技术后续发展的面子工程,后来土星五号和他连带的发动机都被打入冷宫,已经是最好的说明

而苏联的NK33到现在仍旧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发动机之一,还能继续被使用

而苏联并联多台发射失败的时候,应该NK33还没有出来,等NK33出来后,计划也终止了
如果能以现有的技术水准,做到可靠地并联30台YF100才是最省钱的方案,
我的设想是利用最先进的电脑控制信息技术与减震技术相结合,对单台发动机由地面全程严密监控,对出现故障苗头的发动机立刻关闭,并调整其他发动机间的推力分配和工作时间以确保火箭飞行的安全,
浮岛 发表于 2010-9-10 08:56
为了推力对称,发现一台发动机故障,就要关掉另一台,推力下来了,还能正常入轨?设计时就要考虑推力冗余
还有,两台发动机关闭时间不一致(比如说1秒),导致的力矩冲量就很可怕了,直接影响火箭姿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