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语文教材删除《阿Q正传》等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9:49:23
网易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闻新闻网页 2010-09-07 14:36:48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江苏版语文教材删除《阿Q正传》等文
http://news.163.com/10/0907/14/6G02US7800011229.html
核心提示:新学期江苏版中学语文课本删除了《雷雨》、《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等众多名篇。负责人表示,“所选篇目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而是让语文教材回归到语文、回归到人文。”

中国新闻网9月7日报道 新学期伊始,语文教材收录了哪些文章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昨天,一则《各地中学教材大换血,看看被踢出教材的课文》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雷雨》等20多篇承载几代人记忆的课文从教材中消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正方:教材更新很正常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经典,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支持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网友表示,教材的更新很正常。“我们过去的教材编写不尊重学生的口味需求,不尊重教学需要,导致审美功能与人文精神缺失。而现在正在进行还原文学审美本质功能的一次尝试,更注重时代元素,更关注人文精神,更强调教材编选内容的丰富性,这实际是对现行语文教材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一位网友说。

反方:教材求新是剑走偏锋

不少网友强烈反对语文教材有如此大的改动。“编写教材,要用一种长远和宏观的目光来选择教材内容,既要能够传承文明,又能够面向未来。语文教材大换血可以,但不应把原先拥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篇目撤换殆尽,这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啻为一种灾难。”

中立:新增的篇目也挺好

有网友认为应该客观地看待教材“换血”一事,他认为语文教材新增的篇目也有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等经典作品。编剧柏邦妮在博客上撰文说:“ 大家纷纷指责这么好的东西不应该全部抛弃。可是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问:‘拿出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取而代之的是什么?’”看到事物的两个面,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组负责人详解编撰过程——

【链接】

“让语文教材回归到人文”

各地语文教材变化

南京的语文教材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新版。从2000年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改”教材进入实验区,经过不断修订,近两年已经基本稳定,目前已在江苏、浙江、山东、山西等地广泛使用。昨天,苏教社中学语文教材组相关负责人余立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和去年基本没有变化。” 帖子中提到的一些“被撤课文”,苏教版也未收录。“语文教材有变化是正常的,不必太过敏感。”

从去年开始,苏教版语文教材也增加了许多新篇目。“必修教材中有50%的篇目、作家都是过去语文课本中没有的。”余立新告诉记者,古代的经典太多了,无论选什么篇目都很正常,而近现代的作品,在学术上还存在着“经典重估”的问题,所以教材的编撰者选择哪些篇目都可能引起争议。苏教版语文教材去年就增加了海子、韩少功、曹文轩、周国平等诗人、作家的作品,学生们的反响都还不错。他认为,“所选篇目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而是让语文教材回归到语文、回归到人文。”

余立新告诉记者,新课改实行后,学生高二上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就开始上选修课了,选修教材及配套的读本中有许多未被教材收录的课文。“读本收录的作品自由度比较大,各种声音、各种风格的文章都有。”他建议,学生应该进行更多教材之外的阅读,“阅读是提升语文水平、人文素养最好的途径,现在的阅读应试性太强,学生的自主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剔除:《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陈焕生进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牛郎织女》

新增: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杜甫的《咏怀古迹》、柳永的《望海潮》、苏轼的《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网易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闻新闻网页 2010-09-07 14:36:48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江苏版语文教材删除《阿Q正传》等文
http://news.163.com/10/0907/14/6G02US7800011229.html
核心提示:新学期江苏版中学语文课本删除了《雷雨》、《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等众多名篇。负责人表示,“所选篇目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而是让语文教材回归到语文、回归到人文。”

中国新闻网9月7日报道 新学期伊始,语文教材收录了哪些文章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昨天,一则《各地中学教材大换血,看看被踢出教材的课文》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孔雀东南飞》《阿Q正传》《雷雨》等20多篇承载几代人记忆的课文从教材中消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正方:教材更新很正常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经典,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支持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网友表示,教材的更新很正常。“我们过去的教材编写不尊重学生的口味需求,不尊重教学需要,导致审美功能与人文精神缺失。而现在正在进行还原文学审美本质功能的一次尝试,更注重时代元素,更关注人文精神,更强调教材编选内容的丰富性,这实际是对现行语文教材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一位网友说。

反方:教材求新是剑走偏锋

不少网友强烈反对语文教材有如此大的改动。“编写教材,要用一种长远和宏观的目光来选择教材内容,既要能够传承文明,又能够面向未来。语文教材大换血可以,但不应把原先拥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篇目撤换殆尽,这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啻为一种灾难。”

中立:新增的篇目也挺好

有网友认为应该客观地看待教材“换血”一事,他认为语文教材新增的篇目也有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等经典作品。编剧柏邦妮在博客上撰文说:“ 大家纷纷指责这么好的东西不应该全部抛弃。可是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问:‘拿出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取而代之的是什么?’”看到事物的两个面,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组负责人详解编撰过程——

【链接】

“让语文教材回归到人文”

各地语文教材变化

南京的语文教材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新版。从2000年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改”教材进入实验区,经过不断修订,近两年已经基本稳定,目前已在江苏、浙江、山东、山西等地广泛使用。昨天,苏教社中学语文教材组相关负责人余立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和去年基本没有变化。” 帖子中提到的一些“被撤课文”,苏教版也未收录。“语文教材有变化是正常的,不必太过敏感。”

从去年开始,苏教版语文教材也增加了许多新篇目。“必修教材中有50%的篇目、作家都是过去语文课本中没有的。”余立新告诉记者,古代的经典太多了,无论选什么篇目都很正常,而近现代的作品,在学术上还存在着“经典重估”的问题,所以教材的编撰者选择哪些篇目都可能引起争议。苏教版语文教材去年就增加了海子、韩少功、曹文轩、周国平等诗人、作家的作品,学生们的反响都还不错。他认为,“所选篇目不再以意识形态划分,而是让语文教材回归到语文、回归到人文。”

余立新告诉记者,新课改实行后,学生高二上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就开始上选修课了,选修教材及配套的读本中有许多未被教材收录的课文。“读本收录的作品自由度比较大,各种声音、各种风格的文章都有。”他建议,学生应该进行更多教材之外的阅读,“阅读是提升语文水平、人文素养最好的途径,现在的阅读应试性太强,学生的自主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剔除:《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陈焕生进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牛郎织女》

新增: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杜甫的《咏怀古迹》、柳永的《望海潮》、苏轼的《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我觉得很好,语文课毕竟是提高文学素质的,不是进行政论的,还是应该以纯文学的作品为主。

《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狼牙山五壮士》《朱德的扁担》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政论文并不适合放在语文课来教授。


其实删掉的和新增的都很经典。新增的里面我特别赞成《我有一个梦想》《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这两篇,但我也非常反对删掉《阿Q正传》。

其实删掉的和新增的都很经典。新增的里面我特别赞成《我有一个梦想》《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这两篇,但我也非常反对删掉《阿Q正传》。
《药》《阿Q正传》还是应该留下的
一笑而过~~

某些人都已经不敢面对自己曾经信仰过的东西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TOD 发表于 2010-9-7 17:13

鲁迅绝大多数文章都是纯政治性的文章,这两篇也不例外,放在语文课本里并不合适。

过去放在语文课本里的鲁迅文章,我觉得除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外,其它都不合适。
《六国论》《过秦论》---------这也能删除了?
schnee 发表于 2010-9-7 17:20

这两篇也都是百分百的政论文啊,放在语文课本不合适。

让历史老师去讲更好。


(兰花指男)我听他们说...(男女齐唱)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

(兰花指男)我听他们说...(男女齐唱)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
笑.政论文不适合语文课本?这都是哪来的理论.

你学语文不用学议论文吗.
阿Q和药为啥要删,什么意识形态?这年头什么东西不带意识形态才怪了,还有,讲课的人比课本的内容有时更重要,至今还回味初中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孔乙己,那个销魂啊:$
《阿Q正传》《石钟山记》《朱德的扁担》都删掉?只能说明恼蚕。
schnee 发表于 2010-9-7 17:26

议论文是八股文思想的残余。 :D

小孩子少学为妙。 ;P
schnee 发表于 2010-9-7 17:26

现在很多毕业生已经语无伦次了。鸳鸯蝴蝶桃花粉面...
石钟山记---价值之高专门打击死读书的经典之作,被删掉看来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皮花!
cutter 发表于 2010-9-7 17:22

指望袁腾飞这样的历史老师?
以后干脆都用<读者><知音>做语文教材算了,人文素养最高.
schnee 发表于 2010-9-7 17:34


    直接把湾湾教材引进多省事。
haihun 发表于 2010-9-7 17:38

台湾的国文教材还是不错的。

当然我是指现在,过去也是一大堆歌颂蒋公的文章。
cutter 发表于 2010-9-7 17:43


    就要改为华文教材了。
cutter 发表于 2010-9-7 17:30

一刀切,是啥子余孽呢?:D
damo56030 发表于 2010-9-7 17:29


    现在教育界在位的都是几零后?就像李少红这样的水准!
余立新-1957,5,师从钟启泉教授。
钟启泉-1939,8,日本国际教育学会和日本课程学会会员。
《五人墓碑记》和《项脊轩志》这2篇凭什么也删掉了?《石钟山记》也是反映意识形态了?
老周的文章的删掉也就删掉了,毕竟现实感太强,与当前的河蟹社会格格不入啊。
《六国论》《过秦论》2篇很好的文章啊,以后没人知道了,唉。
中国教育开始享受1980-1990红利
haihun 发表于 2010-9-7 17:44

那是流言。

别笑话台湾,台湾国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比例极大。

我查了下资料,过去台湾国文教材里面,75% 左右的文章是文言文,最近几年改革后,文言文比例又所减少,但依然占到 60% 以上。

而我们这边的文言文比例不超过 50% 。

但就这方面看,台湾其实比大陆更有“中国传统”,呵呵。
删除这些文章的行为本省就是意识形态思想在作祟。

更主要的恐怕还是要说主持删除的人抱有另外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吧。
0426 发表于 2010-9-7 17:56


    石钟山记-这样经典的打脸之作,对于无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老爷们当然是一举拿下。
另外鲁迅的文章骂的民国的阴暗面,

仔细一看和现在的中国社会一样吧。。。。大概是这样的原因被悲剧了
cutter 发表于 2010-9-7 17:57
新版编纂正要开始,兄台可以关注湾湾教改的把戏;对比咋这里的教授们···嘿嘿镜子而已。
kkgodygah 发表于 2010-9-7 18:01

你还把真把鲁迅的文章当圣贤书了? ;P

语文课本来就因该以文学为主,不是政治课。
kkgodygah 发表于 2010-9-7 18:01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出自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
永别了!经典!
haihun 发表于 2010-9-7 18:05

也只是某个时代的代表。

放在人类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这种赤裸裸地政治性文字,不可能成为经典。 ;P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出自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
永别了!经典!
——
这不就是守土之拆迁义士的写照吗????
回复 31# cutter


    难道鲁迅的文章不是文章?不仅是文章,而且是好文章!至少你就写不出来。

我们小的时候学的不是语文?
课本上有这样的文章算是意识形态,那删除就不是了?

无非是从一边倒另一边而已
kkgodygah 发表于 2010-9-7 18:09

小时候我们的语文课本政治性太强,这是过去的错误,当然要改正。

即使是那些整天把“闵主兹由”挂在嘴边的西方国家,也不会让小孩的语文课本里充斥鼓吹“闵主兹由”的文章。

语文回归文学回归人文本身,这个完全没有错。
cutter 发表于 2010-9-7 18:07
照你这么说。

那还是把国歌改了吧。

何等赤裸裸的政治性歌曲,不可能成为经典;P
haihun 发表于 2010-9-7 17:48


    矫枉过正,不稀奇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再见了!石钟山记
赤色角马 发表于 2010-9-7 18:17

胡闹,国歌是语文课本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