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杂谈早年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7:01:21


在晚清历史上,恭亲王奕?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作为开启晚清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时代的关键人物,他在著名的辛酋政变中,立下头功,让两宫太后在有清一代历史上达到后妃干政的最高境界,更让慈禧这位“无冕女皇”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又一位将国家大政玩弄于手掌中的强势女主!但奕?个人的命运却不像慈禧那样相对一帆风顺,福星高照。而是终身生活在他人的阴影笼罩之下,经历坎坷!无论是在咸丰时代,还是两宫垂帘时代,他始终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优秀配角,总也逃不出“为他人做嫁衣”的命运,由资深实力派演员陈宝国所主演的描写奕?个人沉浮的电视连续剧破例同时使用了《一生为奴》和《恭亲王传奇》两个并列的名称,还是比较形象的概括了奕?在晚清政坛上荣辱成败的不平凡一生。
作为道光皇帝第六子的奕?出生于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其母为道光皇帝的静妃博尔济绵氏。
众所周知,奕?在父亲道光皇帝执政的时代,曾经是皇储的有力争夺者,后来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落败,但无论在当时的朝廷大臣还是后来的学者们,有不少人都认为,他做皇帝才是真正的众望所归,甚至还有人认为道光皇帝立皇四子奕聍为储君,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倘若道光皇帝让奕?做储君,清王朝非但不会出现后来的幼帝坐位、两宫垂帘、女主揽权的不正常现象,反而会因为奕?聪颖和开明真正走上中兴之路,更不会出现在慈禧的随心所欲的“玩弄”之下,一天天的走向衰亡的糟糕情况。
持这种观点的人,当然有他们自己的依据,在他们看来,奕?不善权谋,但能力出众,思想开明,在办洋务和重用汉臣方面魄力过人,有做一番大事的志向(至少在同治初年的确如此),而这正是衰败中的清王朝所最需要的!
如果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奕?与咸丰皇帝和两宫太后的所为,这种优势就体现的更为明显,咸丰皇帝非但才干不及乃弟,而且在经过执政初期的短暂振作之后,很快就心灰意冷,陷入酒色不能自拔,以至于弄坏身体,在正当盛年的三十一岁就撒手人寰!
至于两宫皇太后,慈安太后纯粹就一“家庭主妇”,本来对政治就毫无兴趣;而慈禧虽然有从政的天赋,堪称一位“无冕女皇”,但若仔细审视她在晚清时代四十八年的垂帘生涯,可以发现她的权谋水平远远超过她的治国才干,而且她也没有类似大男人曾国藩那样的“治国平天下”远大理想,而且在归政之后,就一心想着大修颐和园,以养天年,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在国家危难之时,还念念不忘为自己庆寿,全然不顾国家黎民的苦难!
在这种被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称为“姨太太”心理的心态左右下的慈禧,是很难指望她能够在治国的方面建功立业的!
有对比才能看清楚一个人的长短优劣,奕?在治国与外交方面的才能和责任心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正因为如此,作为弟弟的他才能在道光时代就得到不少大臣的好评,让道光心目中的天平一度偏向于这个并非嫡出的皇六子;咸丰皇帝在英法联军兵临城之际才会把对敌议和与挽救祖宗社稷的苦差丢给这位差点从他手里夺得皇嗣的能干六弟;两宫皇太后在被襄赞八大臣打压的困难情况下,也首先想到的是让他这位被咸丰皇帝排除在核心权力集团之外的小叔子充当“打抱不平的大内高手!”;李鸿章、曾国藩等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徐图自强”的封疆大吏在倭仁、醇亲王奕儇等顽固派的强烈阻挠之下更是把他当做洋务派的“精神领袖”;甚至到了他已经精力不济、身体衰弱的晚年,在甲午战争的危难时刻,作为侄子的光绪皇帝还授意翰林院57人联名上疏,强烈要求重新起用这位曾经功绩显赫的六叔来主持大计!
这些在无论在正史还是在野史中都有明确记载的事例无可置疑的透露出了一个较为真实的信息,那就是,与今天被人用金钱拼命包装,使劲化妆打扮的“娱乐明星”们相比,奕?的才干是得到与他同时代的人的普遍认同的,无论是皇帝后妃、大臣阁僚还是民间的普通士大夫,都以他们的言行在客观上为奕?打出了比较高的评分!
可就是这样一个堪称能力出众的皇子,却最终出人意料的被自己的“皇阿玛”道光皇帝所放弃,仅得以一亲王的晋封,除了让人扼腕叹息之外,还引来了历史学家和普通历史爱好者们的强烈好奇心,他们不断的研究和翻阅着各种史料,力图揭示奕?落选皇储的真正原因。
应该说,奕?兄弟的父亲道光皇帝并非一位无道的昏君,当他还是皇子的时代,他就以自己行事上的出众表现,赢得过祖父乾隆皇帝和父亲嘉庆皇帝的青睐,
比如乾隆皇帝还在世之时,当时还只是皇孙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 绵宁,在一次皇室的集体狩猎中,曾经单人射下一只鹿,引得当时在场的乾隆皇帝的亲口夸赞。
乾隆皇帝这种夸赞当然是有原因的,自清军入关以来,旗人的尚武之风日渐衰微,连带也影响到了皇室,到了乾隆晚年,子孙辈中擅骑射者已属罕见,而尚未成年的道光皇帝绵宁能够射下一只鹿,当然会令乾隆皇帝感到大清国脉后继有人。
而嘉庆十八年,当天理教首领林清组织教徒攻打紫禁城时,当时作为皇长子道光皇帝绵宁临危不惧,在嘉庆皇帝不在皇宫的情况下,一面安排太监护军组织抵抗,一面与三弟绵恺保护继母孝和皇后,自己还亲自爬上皇宫院墙持鸟枪击毙天理教徒一人。
道光的出色表现,让紧急回銮的嘉庆皇帝大为满意,不仅晋封其为智亲王,增加俸禄,而且还特别将其使用的那杆鸟枪赐名“威烈”。而与他一道共同守卫皇宫的弟弟绵恺却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道光后来能够顺利即位,除了继母孝和皇后的深明大义和自己作为嫡长子的身份之外,他的这些表现为父皇和群臣所肯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做为皇六子的奕?可以说和父皇即位之前有不少相似之处,史载奕?在诸皇子中天资最高“生而颖敏冠诸昆”,记忆力惊人,过目成诵,读书成绩很好,“就傅日授千言,少读即成诵”。他曾与奕聍合创枪法二十八式、刀法十八式,被道光皇帝分别御赐为“棣华协力”和“宝锷宣威”,当然作为足有残疾的奕聍对这套枪法和刀法的贡献不如奕?多,道光皇帝自然是心知肚明,因而特赐奕?一把金桃皮鞘白虹刀,准许他永远佩带,以示特殊恩宠。
道光皇帝对奕?恩宠的另一件事是择偶,他为奕?选择了当都统的权臣桂良的女儿,而为奕聍选择的是负责祭祀事务的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儿,这种安排也足以说明道光皇帝对奕?的偏爱。
但宠爱并不就意味着道光皇帝将会把皇位传给奕?,在事关国运的这种大事上,道光显然是不会轻易做出决定的。
那麽,道光又是如何确定了储君人选的呢?
在笔者所见的一般描写道光建储过程的历史资料和学者论述当中,普遍将《清史稿.杜受田传》和《清朝野史大观》中所记载的两个故事作为决定道光确定储君人选的依据,即道光在晚年与诸皇子狩猎南苑以及问政于奕詝、奕?两兄弟的两件事中,奕聍听从善于揣摩道光皇帝心思的老师杜受田的指点,扬长避短,以自己的仁孝之心,打动了道光皇帝,使得道光心中的天平偏向于他!
这种说法乍一看的确有他合理的一面,尤其是后来奕詝登基后对杜受田恩宠有加的事实来看,至少奕詝认为老师杜受田的确帮了他大忙。
但笔者认为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子莫如父”, 奕詝、奕?两兄弟的优缺点,作为父亲的道光皇帝在最终下定决心之前显然经过了长期考察,对二人的德与才份量当然是一清二楚的,如果仅仅凭借几句悦耳之语,就让他决定了未来储君这一关系国运的大事的话,那麽历朝历代围绕储君之位也就不会生出那麽多腥风血雨和波澜起伏了。
况且奕?的聪明和才干优于哥哥在朝野上下也为不少人认可,道光在建储时也不可能不考虑到。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两个故事仅见于《清史稿.杜受田传》和野史,而在其他史料如《清史稿.文宗本纪》以及其他大臣、嫔妃传中再无其他记载,在比《清史稿》早成书几十年的比较严肃的官修史料如《清宣宗实录》中,更是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
如果确有此事,那麽作为道光建储的最大受益者,咸丰皇帝在自己执政的年代,就不仅没有必要在官修史书中有意的隐瞒这类“奇谋妙计”,而且还会拿来向大臣和百姓作为印证自己规矩仁孝和父皇英明睿智的“真凭实据”!让史官来大书特书,为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清朝的确专门设有日讲起居注官这种专门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官吏!)
基于这些原因,笔者以为,最终决定道光立储决心的有三个因素:一是传统立嫡立长思想,二是道光本人相对保守的性格特点,三是道光在对待妻妾问题上的感情投入问题。正是它们最终决定了皇位的归属。
自清军入关以来,随着历代皇帝加强皇权的举措和对汉文化的认真学习,中原王朝在皇位继承上崇尚的嫡长制,也被他们所接受,比如康熙皇帝就立皇后赫里舍氏所生的嫡子胤礽为太子,前后两立两废,其后再未立过太子,无疑证明了他心中对中原王朝所传承下来的嫡长制的高度认同和事实接受;而乾隆皇帝早年也一直打算立元配孝贤皇后所生嫡子为储君,先后将其所生的永琏、永琮内定为太子,但两皇子与元配孝贤皇后的相继夭折和过世,给他很大打击,所以一直拖到乾隆三十八年,他才不得已内定皇贵妃魏佳氏所生的十五子永琰为储君;而道光皇帝更是作为嘉庆皇帝和元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所生的嫡长子成为了自清军入关以来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第一人,在这种传统和背景下,说作为嫡长子的奕詝在他心目中早早就占据了关键的位置,笔者认为并不为过!
决定奕詝上位的第二个因素,是奕?较为开明的思想和锋芒毕露、胸少城府的性格与道光皇帝因循守旧的性格格格不入。
众所周知,在被内忧外患不断困扰的晚清时代,思想较为开明的奕?可说是清朝帝胤和宗室权贵中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甚至可以说是叛逆!他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方面所表现出的大胆创新,远远超过了与他同时代的其他掌权秉政的皇室亲贵如慈禧、慈安、咸丰皇帝、肃顺、醇亲王奕儇、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劻、摄政王载沣等人,在笔者这样的后人看来,奕?的开明与这些恪守“祖宗之法”传统的人所代表的守旧势力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也就理所应当的不被他们所容纳!更不用提思想本就保守呆板的道光皇帝。
另外,奕?锋芒毕露、胸少城府的性格也让他在到处充斥尔虞我诈的封建宫廷与官场中难以大展拳脚。
历史表明,奕?在他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从来没有展示过他在权谋方面的高超技巧,而是在与寡嫂慈禧的较量中一退再退,最终沦为她骑在身下的一匹马。(在这方面奕?也反倒不如乃兄奕詝。)
奕?这些后来在他政坛活动所表露出的性格特点不可能在他做皇子时代没有流露,这种性格上的硬伤当然也会影响到了道光皇帝对他的看法,在道光皇帝看来,父子二人的性格显然是南辕北辙,不对路子,由此道光皇帝虽然喜欢奕?的聪明,却很难下决心立他为太子,倒是作为长子的奕詝在这方面更与自己接近!
让道光决定立奕詝的第三个因素,是他在对待妻妾上的感情投入。
前面提到过,奕?在争储方面的最大劣势,就是他并非是皇后的嫡子,他的母亲静妃博尔济绵氏是刑部员外郎花良阿的女儿,按清代官制品级,刑部员外郎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小角色,显然,博尔济绵氏家境一般,并非出身甚麽名门望族或者元老权贵之家,要想凭借身份地位博得道光皇帝的欢心,肯定是一种奢望。
不过,静妃为人低调,规矩本份,在充斥着勾心斗角风气的后宫中倒也平安无事,而在完成妃嫔本分的职责-------为皇帝传宗接代方面,她做的也说的过去,她共为道光皇帝生下三子一女,不幸的是,她所生的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相继早夭,作为皇六子的奕?是她硕果仅存的一个儿子。
而奕詝的母亲孝全皇后则是由全贵妃晋升道光皇帝第三位皇后的一等男爵、二等侍卫颐龄的女儿钮钴禄氏,根据历史记载,这位正二品官的女儿不仅心智超群,而且才貌双全,早年曾经随父亲在苏州住过的她,在进宫后仿照民间的七巧板,将木片削成若干方,制成“六合同春”四字,成为宫中新鲜时髦的新年玩具,为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紫禁城,增添了许多节日气氛。这种很讨人喜欢的玩具后来传出禁宫,广泛传播于民间,以至于到了咸丰时代,还有人仿制这种玩具。有首清宫词曾经专门赞美她过人的聪颖和绝妙的手艺:“蕙质兰心并世无,垂髻曾记住姑苏。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璇玑织锦图。”由于宫中像她这样的才貌兼有的女子非常少见,因此她一进宫,就被封为后宫等级的第五等嫔,随后更是一帆风顺,生下皇四子奕詝之后三年之后,二十七岁的她被五十二岁丈夫的道光皇帝正式册立为皇后!(用现代人的角度看的确是老牛啃嫩草啊!)
就是这样一位才貌出众,春风得意的皇后,在统掌六宫仅仅六年之后,却在道光二十年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猝然去世了。
作为清宫众多疑案中的一桩,不少人都猜测过她的崩世的原因,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孝全皇后因为担心奕?对其子奕詝在继承人问题上构成威胁,下决心除掉奕?,于是摆下一桌丰盛的宴席,事先在一道菜中下毒,同时让皇五子奕综、皇六子奕?和自己的儿子一同前来赴宴,为了防止奕詝误食这道下毒的菜肴,她事先将这件秘密告诉了亲生儿,但奕詝的行为却与亲生母亲的想法背道而驰,在宴席上将这个秘密泄露给了六弟奕?,结果孝全皇后不但功败垂成,还因为自己的计划马脚毕露而被孝和皇太后赐令自尽,而道光皇帝也无法庇护这位他深爱的娇妻,于是孝全皇后很不光彩的自缢而亡,道光皇帝哀悼亡妻,因此特加谥她为“孝全皇后”。皇室为遮掩家丑,故而在官修史书中不做记载!
这个记载在野史中故事听起来的确是有鼻子有眼,但如果我们结合常识去分析的话,却发现它难以让人相信。
作为当时刚刚才满八周岁的皇子奕?,和两位哥哥一样,在教育饮食起居方面受到严格的管制约束,而具体的执行者就是他们身边的太监,具体安排由内务府决定,而作为后宫女眷孝全皇后的寝宫坤宁宫,是不可能让他进去的,此为其一。
其二、作为小孩子,奕?哥仨还在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奕?即使表现出比两位兄长更高的天资,也不会很明显,那麽孝全皇后凭甚麽认为奕?会对作为嫡长子的自己的亲生儿子构成威胁呢?
其三、道光皇帝是一个节俭的人,他穿有补丁的朝服上朝,皇后过生日仅招待群臣一碗打卤面这些典故,都是了解他的历史爱好者很熟悉的,作为管理皇室饮食的机构内务府和光禄寺,也得执行道光皇帝的谕旨,所以,不大可能为孝全皇后提供这样一桌丰盛的宴席。
最重要的是,作为皇宫大内居住的人,无论是负责管理的官吏还是负责服侍帝后妃嫔的太监宫女在事后都没有透露一丝一毫的信息,而这,恰恰是不少后世流传的“宫庭秘史”的最初信息来源。
如果聪明的诸位看官和笔者一样考虑这些因素,也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得出这个故事的确很难判断真伪的结论。
但不管怎麽说,芳龄只有三十三岁,且才貌双全的孝全皇后的猝然离世,让已经五十八岁的道光皇帝的确很难受,在他生命时光的最后十年当中,再未册立新的皇后,而仅仅是将奕?的母亲静妃册封为皇贵妃(按清宫规制,皇贵妃为嫔妃中的第一等级,地位仅次于皇后,而且名额只限一人)让其负责管理后宫事务。
事实上成为代理皇后的皇贵妃博尔济绵氏倒也未令丈夫道光皇帝感到失望,在十年当中,她操持后宫事务,代为抚育奕詝,尊奉孝和皇太后,服侍丈夫道光皇帝,皇宫的上上下下对她的表现也还算满意。
但另一方面,对自己名份地位的心有不甘,又让静妃对皇后的位置跃跃欲试。
静妃自十三岁以中选秀女的身份入宫服侍道光皇帝以来,面对难以预知的未来,她一直小心翼翼的为自己编织着前程,经过将近二十年的期盼与等待,体验了皇宫中无数的宠辱沉浮之后(道光一朝,嫔妃的升降频率之高,为清朝历代之冠,直接反映出道光反复无常的性格特征),她终于爬上了许多秀女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皇贵妃的位置并且在事实上代行皇后职权统掌六宫,对于家庭出身并非显赫,才貌不及孝全皇后那样突出的她来说,的确已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既然离皇后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静妃就没有理由不为自己创造最终登顶的奇迹而竭尽全力!
假如她想成为皇后或者皇太后,只有两条途径,一是丈夫道光皇帝将其扶正,正式册封为皇后,另一条是自己亲生儿奕?被立为储君,她凭借母以子贵的传统在亲生儿以太子身份登基之后,被自己的儿子尊奉为皇太后!
对于第一条途径,对皇后位置望眼欲穿的静妃当然是做过尝试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失望的发现自己的丈夫对自己的情份其实很淡薄,根本就没有再立皇后的打算。
道光二十九年,也就是道光去世的前一年,道光皇帝传旨,在清西陵自己的墓地慕陵的附属陵园慕陵妃园寝中最尊贵之处-----前排正中为静妃营建坟莹,这其实也在向代理皇后静妃宣示,在道光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将静妃扶正为皇后,静妃至死也只能以皇贵妃的身份归葬园寝。
更令静妃难以接受的是,她的坟莹与道光皇帝晚年的宠妃乌雅氏------醇亲王奕儇的生母并排而建,考虑到静妃等级高于乌雅氏且统掌六宫的事实,这一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实际降低了静妃的地位而抬高乌雅氏的地位,显示出在晚年道光的心目中作为代理皇后的静妃与只有妃子名份的乌雅氏在地位上已经没有甚麽差别!足见道光对这位代理皇后的情份十分淡薄!
有人认为按清宫规制,皇帝只能立三位皇后,所以静妃不可能在孝全皇后过世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为道光的第四位皇后。
但实际上道光皇帝也干过违背祖制的事,这就是在营建自己陵寝问题上一拆二建,违背乾隆皇帝所定下的“昭穆之制”------父子不得同葬一处的祖制,将自己的陵寝从遵化的清东陵搬到了易县的清西陵!
由是观之,可以认为,正是情份的差别决定静妃无法顺利上位的命运!
联系到雍正皇帝在建储的秘旨中不忘将乾隆皇帝的生母熹贵妃册封为皇太后的历史事实(雍正生前也是让熹贵妃代摄六宫事,而未正式册立其为皇后)也可以感觉到道光皇帝对静妃感情的淡薄的确是影响了奕?命运,奕?的争储失利反过来又让静妃成为皇太后的想法化为一场春梦!
但奕?的聪慧和才干毕竟在那里摆着,在朝臣中也有较旺的人气,道光皇帝也不想太委屈这个皇六子。
于是在清王朝的历史就破天荒的有了一次在一只锦匣内盛放两份建储密旨,兄弟二人分别被父皇册立为皇太子和亲王的特例。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处于弥留之际的道光皇帝紧急召见军机大臣,宣示开匣启谕。
随着密旨内容的公布,一切水落石出,作为嫡长子的奕詝终于凭借父皇的恪守传统而成为储君,奕?虽然破例得到一个亲王的头衔,但这个封赏,除了表示道光皇帝对他才华的象征性肯定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积极的意义。
因为按照中国古代“成王败寇”的传统是非标准,作为皇储失败者的他注定要在今后的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行走。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作为胜利者的奕詝掌握了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对昔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和如今作为朝臣的亲弟弟,自然会对他充满戒心和不信任。
根据道光皇帝的的遗诏,奕?应该被册封为亲王,但作为执行者的咸丰皇帝却有意在亲王的面前加上了一个“恭”字,这个字所承载的恩泽和深意,奕?当然是清楚的,作为失败者,他内心也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咸丰元年正月,十八岁的恭亲王奕?代皇兄咸丰皇帝奕詝前往道光皇帝的慕陵致祭,途中留下了一首诗:

曙色分林表,迷离隐远村。

泉流溪口合,鸟语陌头喧。

石勒碑何在,荆卿墓尚存。


当年曾驻跸,今日泪双痕。
悲切的情感和空怀壮志的悒郁与哀怨在诗中体现的非常清晰,显然是作为失败者的奕?的心中苦楚的自然流露。
咸丰皇帝当然了解这位六弟的才华,但在作为胜利者的他刚上台的时候却将其弃之不用,直到两年之后当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的兴起,太平军发动了北伐,兵锋直指京师,感到威胁的咸丰皇帝匆忙的起用了这位能干的六弟担任军机大臣,主持京师防务。
时年只有20岁的奕?在他政治舞台的第一场表演应该说是不错的,虽然他只是被咸丰临时拉出来的一个“消防队员”,但出于对祖宗基业的无限忠诚,他二话没说便投入到了军机处的繁杂的事务当中,在他的赞画之下,到1855年夏天,太平天国的北伐军被剿灭了,京师转危为安!
按常理,咸丰皇帝应该对这位关键时刻出力的皇弟心存感激并加官进爵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咸丰皇帝非但没有甚麽表示,反而找个借口解除了奕?的全部职务,将其赶回书房读书,让奕?重新做起了闲散的寓公。
要说起兄弟二人反目的原因,还得从奕?的母亲静妃一直想得到皇太后的名份的心愿说起。
前文提到过,静妃在道光皇帝的母亲孝全皇后去世之后,以皇贵妃的身份代摄六宫事,长达十年之久,期间操持后宫事务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因此从情理两方面来说,道光皇帝都应该将其扶正。
但道光皇帝对奕?母子的情份的确一般,他以厚此薄彼的处理方式,最终让奕?母子与幸运擦肩而过。
自叹命苦的静妃也只能像亲儿子一样接受命运的安排,虽然被她抚育十年的咸丰皇帝在即位之后即尊奉她为康慈皇太妃,把她安排到当年道光皇帝安置孝和皇太后的储秀宫居住,也算说得过去,但对只差一步就能成为皇后的静妃而言,没有皇太后的名份始终让她寝食不安,以至于朝思暮想最终忧郁成疾。
到了咸丰五年,时年只有四十四岁的静妃已经报病危了,得到一个皇太后的封号成了她一生中最后的一个未了的心愿,心疼母亲的奕?自然不能不撒手不管,因此向皇兄正式提出了请求上次母亲一个皇太后封号的要求。
据现在所流行的说法,当时咸丰皇帝当场未置可否,仅作“哦,哦”两声。。
但此时已经心急如焚的奕?却误以为咸丰皇帝已经同意了自己的请求,急忙前往军机处命臣僚准备册封典礼。
但咸丰皇帝实际并未赞同奕?的主张,等到发现奕?的举动时,臣僚已经开始为此而忙碌了,而且他同意册封静妃后康慈皇太后的所谓“口头上谕”也已经在臣僚中间传开了,让他也不好再更改,因此最终同意了奕?请求。
静妃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一个皇太后的虚名封号,但她已经来不及享受了结一生中最大一个心愿的喜悦了,册封仪式仅仅七天之后,她撒手西去。
奕?以他的实际行动解开了母亲的心结,可也为他自己带来的无妄之灾,
由于静妃生前并未被道光皇帝立为皇后,亲生儿子奕?也未继承皇位,按常理本不应该得到皇太后的封号,更重要的是在咸丰皇帝看来,奕?先斩后奏,肯定没有将他这位实际掌握皇权的大哥放在眼里,如果放任其肆意妄为,不仅将挑战自己的权威,还会混淆视听,给外人一个自己大权旁落的不良印象。
出于这种考虑,咸丰皇帝下重手惩处了奕?母子俩,首先他将已经去世的康慈皇太后的丧仪规格大为降低,而且不加道光皇帝谥号,不拊庙(按清皇室规制,皇后过世后须加上丈夫皇帝的谥号,同时灵牌安放太庙,永久接受子孙后代的祭祀)接着借口奕?办理静妃丧仪不周,将他赶出军机处,罢黜一切官职,罚他回上书房读书。
为了向朝臣说明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咸丰皇帝在谕旨中还特别做了说明!
这份谕旨中写到:“……惟是中外臣民,但知奕?之封亲王,系朕即位后推恩,未知系皇考遗命,不足以传信后世。著将此旨付史馆,于实录本纪内,将皇考朱谕封奕?为亲王,簒入道光三十年遗命各条之内,以昭信史。”
这无疑是向大臣们宣示,如果不是先帝遗命,我咸丰皇帝根本就不会重用奕?。他和我的关系,首先是君臣,然后才是兄弟。
而对奕?来说,他也很清楚,这位皇兄在让他做了两年的军机大臣,且自己办事并无大过的情况下,再将早已过了读书年龄的他送回书房,只能说明兄弟二人自小积累的亲密感情已经不复存在,他与其他几位年纪尚小的兄弟在咸丰心中也没有了亲疏之分。
后世史家在看待这次兄弟失和事件时,往往将原因归咎于静妃的虚荣心和奕?矫诏行为,认为这是导致咸丰下狠手的直接原因。
但是认真审视这次事件,仍然让人疑窦丛生,最关键的就是咸丰皇帝在册封静妃问题上的表态问题!
根据一般史料的记载,咸丰在听到奕?要求给母亲封号的要求后,仅作“哦,哦”两声,并未明确表态同意奕?请求。
而奕?却以为皇兄已经恩准,随即离开前往军机处开始做准备。
等到咸丰得知此事,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而臣僚中也以传开了咸丰同意册封静妃的口谕。
咸丰苦于轻易做出承诺,骑虎难下,只得勉强同意了。
仔细回味这段描述,就可以发觉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漏洞,那就是作为皇帝咸丰的到底是否向外人表露过他根本就不同意奕?的请求的意思?
如果根本没有说过这类话,那麽故事中说咸丰其实不同意册封云云又是如何杜撰出来的呢?
况且咸丰罢黜奕?借口恰恰是批评他在办理静妃丧仪问题上做的不好,而非指责他矫诏,给外人的印象就是这本来就是咸丰的本意!
如果咸丰真的想要拿掉静妃的封号,他完全可以搬出祖制来做尚方宝剑,奕?当然就无话可说了。
以笔者的愚见,咸丰皇帝内心其实早就有将这位六弟再次弃用的打算,只不过是苦于一时找不到机会与借口罢了。
一种可能就是,奕?在军机处主持抵御太平军北伐军的过程中,因为表现不错,再加上他在道光朝就拥有才能出众的好名声,使他在朝臣中树立的良好的威信,而这在咸丰看来就是一种尾大不掉的迹象,作为按照祖制合法掌控大清皇权的人,他不可能容忍奕?向当年摄政王多尔衮的方向发展,这样拿掉奕?也就成了必然。
以上当然只是笔者的推测,但不管怎么说,奕?实实在在的跌了一跤,直到五年之后,他才又一次因势得志,从而开启了自己人生道路上最辉煌的一段历程的幸运之门!

在晚清历史上,恭亲王奕?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作为开启晚清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时代的关键人物,他在著名的辛酋政变中,立下头功,让两宫太后在有清一代历史上达到后妃干政的最高境界,更让慈禧这位“无冕女皇”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又一位将国家大政玩弄于手掌中的强势女主!但奕?个人的命运却不像慈禧那样相对一帆风顺,福星高照。而是终身生活在他人的阴影笼罩之下,经历坎坷!无论是在咸丰时代,还是两宫垂帘时代,他始终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优秀配角,总也逃不出“为他人做嫁衣”的命运,由资深实力派演员陈宝国所主演的描写奕?个人沉浮的电视连续剧破例同时使用了《一生为奴》和《恭亲王传奇》两个并列的名称,还是比较形象的概括了奕?在晚清政坛上荣辱成败的不平凡一生。
作为道光皇帝第六子的奕?出生于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其母为道光皇帝的静妃博尔济绵氏。
众所周知,奕?在父亲道光皇帝执政的时代,曾经是皇储的有力争夺者,后来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落败,但无论在当时的朝廷大臣还是后来的学者们,有不少人都认为,他做皇帝才是真正的众望所归,甚至还有人认为道光皇帝立皇四子奕聍为储君,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倘若道光皇帝让奕?做储君,清王朝非但不会出现后来的幼帝坐位、两宫垂帘、女主揽权的不正常现象,反而会因为奕?聪颖和开明真正走上中兴之路,更不会出现在慈禧的随心所欲的“玩弄”之下,一天天的走向衰亡的糟糕情况。
持这种观点的人,当然有他们自己的依据,在他们看来,奕?不善权谋,但能力出众,思想开明,在办洋务和重用汉臣方面魄力过人,有做一番大事的志向(至少在同治初年的确如此),而这正是衰败中的清王朝所最需要的!
如果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奕?与咸丰皇帝和两宫太后的所为,这种优势就体现的更为明显,咸丰皇帝非但才干不及乃弟,而且在经过执政初期的短暂振作之后,很快就心灰意冷,陷入酒色不能自拔,以至于弄坏身体,在正当盛年的三十一岁就撒手人寰!
至于两宫皇太后,慈安太后纯粹就一“家庭主妇”,本来对政治就毫无兴趣;而慈禧虽然有从政的天赋,堪称一位“无冕女皇”,但若仔细审视她在晚清时代四十八年的垂帘生涯,可以发现她的权谋水平远远超过她的治国才干,而且她也没有类似大男人曾国藩那样的“治国平天下”远大理想,而且在归政之后,就一心想着大修颐和园,以养天年,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在国家危难之时,还念念不忘为自己庆寿,全然不顾国家黎民的苦难!
在这种被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称为“姨太太”心理的心态左右下的慈禧,是很难指望她能够在治国的方面建功立业的!
有对比才能看清楚一个人的长短优劣,奕?在治国与外交方面的才能和责任心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正因为如此,作为弟弟的他才能在道光时代就得到不少大臣的好评,让道光心目中的天平一度偏向于这个并非嫡出的皇六子;咸丰皇帝在英法联军兵临城之际才会把对敌议和与挽救祖宗社稷的苦差丢给这位差点从他手里夺得皇嗣的能干六弟;两宫皇太后在被襄赞八大臣打压的困难情况下,也首先想到的是让他这位被咸丰皇帝排除在核心权力集团之外的小叔子充当“打抱不平的大内高手!”;李鸿章、曾国藩等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徐图自强”的封疆大吏在倭仁、醇亲王奕儇等顽固派的强烈阻挠之下更是把他当做洋务派的“精神领袖”;甚至到了他已经精力不济、身体衰弱的晚年,在甲午战争的危难时刻,作为侄子的光绪皇帝还授意翰林院57人联名上疏,强烈要求重新起用这位曾经功绩显赫的六叔来主持大计!
这些在无论在正史还是在野史中都有明确记载的事例无可置疑的透露出了一个较为真实的信息,那就是,与今天被人用金钱拼命包装,使劲化妆打扮的“娱乐明星”们相比,奕?的才干是得到与他同时代的人的普遍认同的,无论是皇帝后妃、大臣阁僚还是民间的普通士大夫,都以他们的言行在客观上为奕?打出了比较高的评分!
可就是这样一个堪称能力出众的皇子,却最终出人意料的被自己的“皇阿玛”道光皇帝所放弃,仅得以一亲王的晋封,除了让人扼腕叹息之外,还引来了历史学家和普通历史爱好者们的强烈好奇心,他们不断的研究和翻阅着各种史料,力图揭示奕?落选皇储的真正原因。
应该说,奕?兄弟的父亲道光皇帝并非一位无道的昏君,当他还是皇子的时代,他就以自己行事上的出众表现,赢得过祖父乾隆皇帝和父亲嘉庆皇帝的青睐,
比如乾隆皇帝还在世之时,当时还只是皇孙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 绵宁,在一次皇室的集体狩猎中,曾经单人射下一只鹿,引得当时在场的乾隆皇帝的亲口夸赞。
乾隆皇帝这种夸赞当然是有原因的,自清军入关以来,旗人的尚武之风日渐衰微,连带也影响到了皇室,到了乾隆晚年,子孙辈中擅骑射者已属罕见,而尚未成年的道光皇帝绵宁能够射下一只鹿,当然会令乾隆皇帝感到大清国脉后继有人。
而嘉庆十八年,当天理教首领林清组织教徒攻打紫禁城时,当时作为皇长子道光皇帝绵宁临危不惧,在嘉庆皇帝不在皇宫的情况下,一面安排太监护军组织抵抗,一面与三弟绵恺保护继母孝和皇后,自己还亲自爬上皇宫院墙持鸟枪击毙天理教徒一人。
道光的出色表现,让紧急回銮的嘉庆皇帝大为满意,不仅晋封其为智亲王,增加俸禄,而且还特别将其使用的那杆鸟枪赐名“威烈”。而与他一道共同守卫皇宫的弟弟绵恺却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道光后来能够顺利即位,除了继母孝和皇后的深明大义和自己作为嫡长子的身份之外,他的这些表现为父皇和群臣所肯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做为皇六子的奕?可以说和父皇即位之前有不少相似之处,史载奕?在诸皇子中天资最高“生而颖敏冠诸昆”,记忆力惊人,过目成诵,读书成绩很好,“就傅日授千言,少读即成诵”。他曾与奕聍合创枪法二十八式、刀法十八式,被道光皇帝分别御赐为“棣华协力”和“宝锷宣威”,当然作为足有残疾的奕聍对这套枪法和刀法的贡献不如奕?多,道光皇帝自然是心知肚明,因而特赐奕?一把金桃皮鞘白虹刀,准许他永远佩带,以示特殊恩宠。
道光皇帝对奕?恩宠的另一件事是择偶,他为奕?选择了当都统的权臣桂良的女儿,而为奕聍选择的是负责祭祀事务的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儿,这种安排也足以说明道光皇帝对奕?的偏爱。
但宠爱并不就意味着道光皇帝将会把皇位传给奕?,在事关国运的这种大事上,道光显然是不会轻易做出决定的。
那麽,道光又是如何确定了储君人选的呢?
在笔者所见的一般描写道光建储过程的历史资料和学者论述当中,普遍将《清史稿.杜受田传》和《清朝野史大观》中所记载的两个故事作为决定道光确定储君人选的依据,即道光在晚年与诸皇子狩猎南苑以及问政于奕詝、奕?两兄弟的两件事中,奕聍听从善于揣摩道光皇帝心思的老师杜受田的指点,扬长避短,以自己的仁孝之心,打动了道光皇帝,使得道光心中的天平偏向于他!
这种说法乍一看的确有他合理的一面,尤其是后来奕詝登基后对杜受田恩宠有加的事实来看,至少奕詝认为老师杜受田的确帮了他大忙。
但笔者认为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子莫如父”, 奕詝、奕?两兄弟的优缺点,作为父亲的道光皇帝在最终下定决心之前显然经过了长期考察,对二人的德与才份量当然是一清二楚的,如果仅仅凭借几句悦耳之语,就让他决定了未来储君这一关系国运的大事的话,那麽历朝历代围绕储君之位也就不会生出那麽多腥风血雨和波澜起伏了。
况且奕?的聪明和才干优于哥哥在朝野上下也为不少人认可,道光在建储时也不可能不考虑到。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两个故事仅见于《清史稿.杜受田传》和野史,而在其他史料如《清史稿.文宗本纪》以及其他大臣、嫔妃传中再无其他记载,在比《清史稿》早成书几十年的比较严肃的官修史料如《清宣宗实录》中,更是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
如果确有此事,那麽作为道光建储的最大受益者,咸丰皇帝在自己执政的年代,就不仅没有必要在官修史书中有意的隐瞒这类“奇谋妙计”,而且还会拿来向大臣和百姓作为印证自己规矩仁孝和父皇英明睿智的“真凭实据”!让史官来大书特书,为自己脸上贴金。(实际上清朝的确专门设有日讲起居注官这种专门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官吏!)
基于这些原因,笔者以为,最终决定道光立储决心的有三个因素:一是传统立嫡立长思想,二是道光本人相对保守的性格特点,三是道光在对待妻妾问题上的感情投入问题。正是它们最终决定了皇位的归属。
自清军入关以来,随着历代皇帝加强皇权的举措和对汉文化的认真学习,中原王朝在皇位继承上崇尚的嫡长制,也被他们所接受,比如康熙皇帝就立皇后赫里舍氏所生的嫡子胤礽为太子,前后两立两废,其后再未立过太子,无疑证明了他心中对中原王朝所传承下来的嫡长制的高度认同和事实接受;而乾隆皇帝早年也一直打算立元配孝贤皇后所生嫡子为储君,先后将其所生的永琏、永琮内定为太子,但两皇子与元配孝贤皇后的相继夭折和过世,给他很大打击,所以一直拖到乾隆三十八年,他才不得已内定皇贵妃魏佳氏所生的十五子永琰为储君;而道光皇帝更是作为嘉庆皇帝和元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所生的嫡长子成为了自清军入关以来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第一人,在这种传统和背景下,说作为嫡长子的奕詝在他心目中早早就占据了关键的位置,笔者认为并不为过!
决定奕詝上位的第二个因素,是奕?较为开明的思想和锋芒毕露、胸少城府的性格与道光皇帝因循守旧的性格格格不入。
众所周知,在被内忧外患不断困扰的晚清时代,思想较为开明的奕?可说是清朝帝胤和宗室权贵中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甚至可以说是叛逆!他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方面所表现出的大胆创新,远远超过了与他同时代的其他掌权秉政的皇室亲贵如慈禧、慈安、咸丰皇帝、肃顺、醇亲王奕儇、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劻、摄政王载沣等人,在笔者这样的后人看来,奕?的开明与这些恪守“祖宗之法”传统的人所代表的守旧势力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也就理所应当的不被他们所容纳!更不用提思想本就保守呆板的道光皇帝。
另外,奕?锋芒毕露、胸少城府的性格也让他在到处充斥尔虞我诈的封建宫廷与官场中难以大展拳脚。
历史表明,奕?在他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从来没有展示过他在权谋方面的高超技巧,而是在与寡嫂慈禧的较量中一退再退,最终沦为她骑在身下的一匹马。(在这方面奕?也反倒不如乃兄奕詝。)
奕?这些后来在他政坛活动所表露出的性格特点不可能在他做皇子时代没有流露,这种性格上的硬伤当然也会影响到了道光皇帝对他的看法,在道光皇帝看来,父子二人的性格显然是南辕北辙,不对路子,由此道光皇帝虽然喜欢奕?的聪明,却很难下决心立他为太子,倒是作为长子的奕詝在这方面更与自己接近!
让道光决定立奕詝的第三个因素,是他在对待妻妾上的感情投入。
前面提到过,奕?在争储方面的最大劣势,就是他并非是皇后的嫡子,他的母亲静妃博尔济绵氏是刑部员外郎花良阿的女儿,按清代官制品级,刑部员外郎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小角色,显然,博尔济绵氏家境一般,并非出身甚麽名门望族或者元老权贵之家,要想凭借身份地位博得道光皇帝的欢心,肯定是一种奢望。
不过,静妃为人低调,规矩本份,在充斥着勾心斗角风气的后宫中倒也平安无事,而在完成妃嫔本分的职责-------为皇帝传宗接代方面,她做的也说的过去,她共为道光皇帝生下三子一女,不幸的是,她所生的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相继早夭,作为皇六子的奕?是她硕果仅存的一个儿子。
而奕詝的母亲孝全皇后则是由全贵妃晋升道光皇帝第三位皇后的一等男爵、二等侍卫颐龄的女儿钮钴禄氏,根据历史记载,这位正二品官的女儿不仅心智超群,而且才貌双全,早年曾经随父亲在苏州住过的她,在进宫后仿照民间的七巧板,将木片削成若干方,制成“六合同春”四字,成为宫中新鲜时髦的新年玩具,为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紫禁城,增添了许多节日气氛。这种很讨人喜欢的玩具后来传出禁宫,广泛传播于民间,以至于到了咸丰时代,还有人仿制这种玩具。有首清宫词曾经专门赞美她过人的聪颖和绝妙的手艺:“蕙质兰心并世无,垂髻曾记住姑苏。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璇玑织锦图。”由于宫中像她这样的才貌兼有的女子非常少见,因此她一进宫,就被封为后宫等级的第五等嫔,随后更是一帆风顺,生下皇四子奕詝之后三年之后,二十七岁的她被五十二岁丈夫的道光皇帝正式册立为皇后!(用现代人的角度看的确是老牛啃嫩草啊!)
就是这样一位才貌出众,春风得意的皇后,在统掌六宫仅仅六年之后,却在道光二十年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猝然去世了。
作为清宫众多疑案中的一桩,不少人都猜测过她的崩世的原因,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孝全皇后因为担心奕?对其子奕詝在继承人问题上构成威胁,下决心除掉奕?,于是摆下一桌丰盛的宴席,事先在一道菜中下毒,同时让皇五子奕综、皇六子奕?和自己的儿子一同前来赴宴,为了防止奕詝误食这道下毒的菜肴,她事先将这件秘密告诉了亲生儿,但奕詝的行为却与亲生母亲的想法背道而驰,在宴席上将这个秘密泄露给了六弟奕?,结果孝全皇后不但功败垂成,还因为自己的计划马脚毕露而被孝和皇太后赐令自尽,而道光皇帝也无法庇护这位他深爱的娇妻,于是孝全皇后很不光彩的自缢而亡,道光皇帝哀悼亡妻,因此特加谥她为“孝全皇后”。皇室为遮掩家丑,故而在官修史书中不做记载!
这个记载在野史中故事听起来的确是有鼻子有眼,但如果我们结合常识去分析的话,却发现它难以让人相信。
作为当时刚刚才满八周岁的皇子奕?,和两位哥哥一样,在教育饮食起居方面受到严格的管制约束,而具体的执行者就是他们身边的太监,具体安排由内务府决定,而作为后宫女眷孝全皇后的寝宫坤宁宫,是不可能让他进去的,此为其一。
其二、作为小孩子,奕?哥仨还在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奕?即使表现出比两位兄长更高的天资,也不会很明显,那麽孝全皇后凭甚麽认为奕?会对作为嫡长子的自己的亲生儿子构成威胁呢?
其三、道光皇帝是一个节俭的人,他穿有补丁的朝服上朝,皇后过生日仅招待群臣一碗打卤面这些典故,都是了解他的历史爱好者很熟悉的,作为管理皇室饮食的机构内务府和光禄寺,也得执行道光皇帝的谕旨,所以,不大可能为孝全皇后提供这样一桌丰盛的宴席。
最重要的是,作为皇宫大内居住的人,无论是负责管理的官吏还是负责服侍帝后妃嫔的太监宫女在事后都没有透露一丝一毫的信息,而这,恰恰是不少后世流传的“宫庭秘史”的最初信息来源。
如果聪明的诸位看官和笔者一样考虑这些因素,也就可以毫不犹豫的得出这个故事的确很难判断真伪的结论。
但不管怎麽说,芳龄只有三十三岁,且才貌双全的孝全皇后的猝然离世,让已经五十八岁的道光皇帝的确很难受,在他生命时光的最后十年当中,再未册立新的皇后,而仅仅是将奕?的母亲静妃册封为皇贵妃(按清宫规制,皇贵妃为嫔妃中的第一等级,地位仅次于皇后,而且名额只限一人)让其负责管理后宫事务。
事实上成为代理皇后的皇贵妃博尔济绵氏倒也未令丈夫道光皇帝感到失望,在十年当中,她操持后宫事务,代为抚育奕詝,尊奉孝和皇太后,服侍丈夫道光皇帝,皇宫的上上下下对她的表现也还算满意。
但另一方面,对自己名份地位的心有不甘,又让静妃对皇后的位置跃跃欲试。
静妃自十三岁以中选秀女的身份入宫服侍道光皇帝以来,面对难以预知的未来,她一直小心翼翼的为自己编织着前程,经过将近二十年的期盼与等待,体验了皇宫中无数的宠辱沉浮之后(道光一朝,嫔妃的升降频率之高,为清朝历代之冠,直接反映出道光反复无常的性格特征),她终于爬上了许多秀女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皇贵妃的位置并且在事实上代行皇后职权统掌六宫,对于家庭出身并非显赫,才貌不及孝全皇后那样突出的她来说,的确已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了!
既然离皇后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静妃就没有理由不为自己创造最终登顶的奇迹而竭尽全力!
假如她想成为皇后或者皇太后,只有两条途径,一是丈夫道光皇帝将其扶正,正式册封为皇后,另一条是自己亲生儿奕?被立为储君,她凭借母以子贵的传统在亲生儿以太子身份登基之后,被自己的儿子尊奉为皇太后!
对于第一条途径,对皇后位置望眼欲穿的静妃当然是做过尝试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失望的发现自己的丈夫对自己的情份其实很淡薄,根本就没有再立皇后的打算。
道光二十九年,也就是道光去世的前一年,道光皇帝传旨,在清西陵自己的墓地慕陵的附属陵园慕陵妃园寝中最尊贵之处-----前排正中为静妃营建坟莹,这其实也在向代理皇后静妃宣示,在道光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将静妃扶正为皇后,静妃至死也只能以皇贵妃的身份归葬园寝。
更令静妃难以接受的是,她的坟莹与道光皇帝晚年的宠妃乌雅氏------醇亲王奕儇的生母并排而建,考虑到静妃等级高于乌雅氏且统掌六宫的事实,这一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实际降低了静妃的地位而抬高乌雅氏的地位,显示出在晚年道光的心目中作为代理皇后的静妃与只有妃子名份的乌雅氏在地位上已经没有甚麽差别!足见道光对这位代理皇后的情份十分淡薄!
有人认为按清宫规制,皇帝只能立三位皇后,所以静妃不可能在孝全皇后过世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为道光的第四位皇后。
但实际上道光皇帝也干过违背祖制的事,这就是在营建自己陵寝问题上一拆二建,违背乾隆皇帝所定下的“昭穆之制”------父子不得同葬一处的祖制,将自己的陵寝从遵化的清东陵搬到了易县的清西陵!
由是观之,可以认为,正是情份的差别决定静妃无法顺利上位的命运!
联系到雍正皇帝在建储的秘旨中不忘将乾隆皇帝的生母熹贵妃册封为皇太后的历史事实(雍正生前也是让熹贵妃代摄六宫事,而未正式册立其为皇后)也可以感觉到道光皇帝对静妃感情的淡薄的确是影响了奕?命运,奕?的争储失利反过来又让静妃成为皇太后的想法化为一场春梦!
但奕?的聪慧和才干毕竟在那里摆着,在朝臣中也有较旺的人气,道光皇帝也不想太委屈这个皇六子。
于是在清王朝的历史就破天荒的有了一次在一只锦匣内盛放两份建储密旨,兄弟二人分别被父皇册立为皇太子和亲王的特例。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处于弥留之际的道光皇帝紧急召见军机大臣,宣示开匣启谕。
随着密旨内容的公布,一切水落石出,作为嫡长子的奕詝终于凭借父皇的恪守传统而成为储君,奕?虽然破例得到一个亲王的头衔,但这个封赏,除了表示道光皇帝对他才华的象征性肯定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积极的意义。
因为按照中国古代“成王败寇”的传统是非标准,作为皇储失败者的他注定要在今后的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行走。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作为胜利者的奕詝掌握了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对昔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和如今作为朝臣的亲弟弟,自然会对他充满戒心和不信任。
根据道光皇帝的的遗诏,奕?应该被册封为亲王,但作为执行者的咸丰皇帝却有意在亲王的面前加上了一个“恭”字,这个字所承载的恩泽和深意,奕?当然是清楚的,作为失败者,他内心也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咸丰元年正月,十八岁的恭亲王奕?代皇兄咸丰皇帝奕詝前往道光皇帝的慕陵致祭,途中留下了一首诗:

曙色分林表,迷离隐远村。

泉流溪口合,鸟语陌头喧。

石勒碑何在,荆卿墓尚存。


当年曾驻跸,今日泪双痕。
悲切的情感和空怀壮志的悒郁与哀怨在诗中体现的非常清晰,显然是作为失败者的奕?的心中苦楚的自然流露。
咸丰皇帝当然了解这位六弟的才华,但在作为胜利者的他刚上台的时候却将其弃之不用,直到两年之后当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的兴起,太平军发动了北伐,兵锋直指京师,感到威胁的咸丰皇帝匆忙的起用了这位能干的六弟担任军机大臣,主持京师防务。
时年只有20岁的奕?在他政治舞台的第一场表演应该说是不错的,虽然他只是被咸丰临时拉出来的一个“消防队员”,但出于对祖宗基业的无限忠诚,他二话没说便投入到了军机处的繁杂的事务当中,在他的赞画之下,到1855年夏天,太平天国的北伐军被剿灭了,京师转危为安!
按常理,咸丰皇帝应该对这位关键时刻出力的皇弟心存感激并加官进爵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咸丰皇帝非但没有甚麽表示,反而找个借口解除了奕?的全部职务,将其赶回书房读书,让奕?重新做起了闲散的寓公。
要说起兄弟二人反目的原因,还得从奕?的母亲静妃一直想得到皇太后的名份的心愿说起。
前文提到过,静妃在道光皇帝的母亲孝全皇后去世之后,以皇贵妃的身份代摄六宫事,长达十年之久,期间操持后宫事务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因此从情理两方面来说,道光皇帝都应该将其扶正。
但道光皇帝对奕?母子的情份的确一般,他以厚此薄彼的处理方式,最终让奕?母子与幸运擦肩而过。
自叹命苦的静妃也只能像亲儿子一样接受命运的安排,虽然被她抚育十年的咸丰皇帝在即位之后即尊奉她为康慈皇太妃,把她安排到当年道光皇帝安置孝和皇太后的储秀宫居住,也算说得过去,但对只差一步就能成为皇后的静妃而言,没有皇太后的名份始终让她寝食不安,以至于朝思暮想最终忧郁成疾。
到了咸丰五年,时年只有四十四岁的静妃已经报病危了,得到一个皇太后的封号成了她一生中最后的一个未了的心愿,心疼母亲的奕?自然不能不撒手不管,因此向皇兄正式提出了请求上次母亲一个皇太后封号的要求。
据现在所流行的说法,当时咸丰皇帝当场未置可否,仅作“哦,哦”两声。。
但此时已经心急如焚的奕?却误以为咸丰皇帝已经同意了自己的请求,急忙前往军机处命臣僚准备册封典礼。
但咸丰皇帝实际并未赞同奕?的主张,等到发现奕?的举动时,臣僚已经开始为此而忙碌了,而且他同意册封静妃后康慈皇太后的所谓“口头上谕”也已经在臣僚中间传开了,让他也不好再更改,因此最终同意了奕?请求。
静妃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一个皇太后的虚名封号,但她已经来不及享受了结一生中最大一个心愿的喜悦了,册封仪式仅仅七天之后,她撒手西去。
奕?以他的实际行动解开了母亲的心结,可也为他自己带来的无妄之灾,
由于静妃生前并未被道光皇帝立为皇后,亲生儿子奕?也未继承皇位,按常理本不应该得到皇太后的封号,更重要的是在咸丰皇帝看来,奕?先斩后奏,肯定没有将他这位实际掌握皇权的大哥放在眼里,如果放任其肆意妄为,不仅将挑战自己的权威,还会混淆视听,给外人一个自己大权旁落的不良印象。
出于这种考虑,咸丰皇帝下重手惩处了奕?母子俩,首先他将已经去世的康慈皇太后的丧仪规格大为降低,而且不加道光皇帝谥号,不拊庙(按清皇室规制,皇后过世后须加上丈夫皇帝的谥号,同时灵牌安放太庙,永久接受子孙后代的祭祀)接着借口奕?办理静妃丧仪不周,将他赶出军机处,罢黜一切官职,罚他回上书房读书。
为了向朝臣说明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咸丰皇帝在谕旨中还特别做了说明!
这份谕旨中写到:“……惟是中外臣民,但知奕?之封亲王,系朕即位后推恩,未知系皇考遗命,不足以传信后世。著将此旨付史馆,于实录本纪内,将皇考朱谕封奕?为亲王,簒入道光三十年遗命各条之内,以昭信史。”
这无疑是向大臣们宣示,如果不是先帝遗命,我咸丰皇帝根本就不会重用奕?。他和我的关系,首先是君臣,然后才是兄弟。
而对奕?来说,他也很清楚,这位皇兄在让他做了两年的军机大臣,且自己办事并无大过的情况下,再将早已过了读书年龄的他送回书房,只能说明兄弟二人自小积累的亲密感情已经不复存在,他与其他几位年纪尚小的兄弟在咸丰心中也没有了亲疏之分。
后世史家在看待这次兄弟失和事件时,往往将原因归咎于静妃的虚荣心和奕?矫诏行为,认为这是导致咸丰下狠手的直接原因。
但是认真审视这次事件,仍然让人疑窦丛生,最关键的就是咸丰皇帝在册封静妃问题上的表态问题!
根据一般史料的记载,咸丰在听到奕?要求给母亲封号的要求后,仅作“哦,哦”两声,并未明确表态同意奕?请求。
而奕?却以为皇兄已经恩准,随即离开前往军机处开始做准备。
等到咸丰得知此事,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而臣僚中也以传开了咸丰同意册封静妃的口谕。
咸丰苦于轻易做出承诺,骑虎难下,只得勉强同意了。
仔细回味这段描述,就可以发觉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漏洞,那就是作为皇帝咸丰的到底是否向外人表露过他根本就不同意奕?的请求的意思?
如果根本没有说过这类话,那麽故事中说咸丰其实不同意册封云云又是如何杜撰出来的呢?
况且咸丰罢黜奕?借口恰恰是批评他在办理静妃丧仪问题上做的不好,而非指责他矫诏,给外人的印象就是这本来就是咸丰的本意!
如果咸丰真的想要拿掉静妃的封号,他完全可以搬出祖制来做尚方宝剑,奕?当然就无话可说了。
以笔者的愚见,咸丰皇帝内心其实早就有将这位六弟再次弃用的打算,只不过是苦于一时找不到机会与借口罢了。
一种可能就是,奕?在军机处主持抵御太平军北伐军的过程中,因为表现不错,再加上他在道光朝就拥有才能出众的好名声,使他在朝臣中树立的良好的威信,而这在咸丰看来就是一种尾大不掉的迹象,作为按照祖制合法掌控大清皇权的人,他不可能容忍奕?向当年摄政王多尔衮的方向发展,这样拿掉奕?也就成了必然。
以上当然只是笔者的推测,但不管怎么说,奕?实实在在的跌了一跤,直到五年之后,他才又一次因势得志,从而开启了自己人生道路上最辉煌的一段历程的幸运之门!
当时针指向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时候,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已经烧到了大清朝京师的门口,清王朝的江山社稷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之下似乎就要马上烟消云散了!
面对洋人坚船利炮的疯狂进攻,被后人称为苦命天子的咸丰皇帝像乃父道光皇帝一样优柔寡断,在战与和之间举棋不定,拿不出当年他的先祖皇太极那样与对手决死一拼的勇气与魄力,所以当清军最后的本钱----僧格林沁所率领的蒙古铁骑在八里桥惨败之后,在肃顺等人的竭力说服下,为图安全起见,咸丰皇帝带着一帮亲信大臣和妃嫔逃到了热河避难。
临走之际,咸丰又想起了这位才干在自己之上的小兄弟,再一次把他拉来做“消防队员”,将其留在京师,全权处理与洋人议和事宜。
在一般人看来,咸丰皇帝此次对奕?委以重任,完全是把他推向刀山火海,让他拿自己的性命去赌大清王朝的明天!
但令逃到热河的咸丰和肃顺等人完全没有料到的是,奕?居然在危难之中熄灭这把本应烧死他的大火,虽然也付出了园明园被毁的的惨重代价,但通过签订满足洋人割地赔款的“行政赔偿”要求的合约之后,总算让京师转危为安,洋人撤兵而去。
力保京师生灵免遭涂炭的奕?在一夜之间成为扭转乾坤的大英雄,一时间在很多人眼里,奕?“擅社稷之功,声望压端华、肃顺之上。”留守京师的王公贵族,官吏大臣空前一致得团结到了奕?的周围,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以奕?为核心的官僚集团---也就是后人所说的“京师派”
可别小看这股力量,两宫太后后来能在被襄赞八大臣打压的情况下上演翻盘逆转的好戏,完全是依靠这股力量作为中流砥柱!
北京议和成功的另一个后果是,奕?的表现得到了洋人的认可,甚至有了为了自己的利益让他取代奕詝做皇上的想法。
这些情况在热河的咸丰和肃顺等人当然不会一无所知,面对功高震主的六弟,咸丰的心情可想而知,以至于奕?要求到热河来请安,都被他一口回绝了。
咸丰的固执让两兄弟见最后一面的机会也没了,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时年三十一岁。
为了大清江山在自己身后的稳定,咸丰苦心设计了肃顺等八大臣辅政,两宫太后以钤印制度代政的平行运作体制。
出于对奕?的不放心,咸丰在他设计的这个体系中没有给这位立大功的六弟安排任何位置。
可是有一个人却以她的权谋改变了这一切,把这套体制改成了两宫垂帘听政,恭亲王奕?辅政的运作模式。
这个人就是慈禧太后!
作为以肃顺为首的襄赞八大臣,在骨子里是看不起咸丰皇帝的这两位遗孀的。
因为在大清历史上,从来没有妇人干政的先例!
况且深宫中的妇人,少闻国家大事,与她们讨论国是,岂不是“对牛弹琴”?
应该说,肃顺等人的想法是有道理的。
可是他们偏偏撞上了心狠手辣、心计过人且又嗜权如命的慈禧!
针尖与麦芒的碰撞,让两宫太后与八大臣的矛盾很快就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发生了被称为“搁车”严重政治事件。
两宫太后决心处置八大臣!
两宫太后经过仔细考虑,也就只能由奕?这位小叔子出马来做这件事了。
按当时的形势,能与肃顺等人抗衡的只有以奕?为首的北京派势力了。
于是就有了奕?借奔丧之机,叔嫂密谋策划政变的一幕。
政变的计划就在这次密谋会晤中被制定了出来。
鉴于八大臣在热河一手遮天的情况,奕?和两宫太后决定,利用护送咸丰灵柩回京的时机,在奕?为首的北京派所控制的地面上发动政变!
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按照计划,先期到达北京的两宫太后将事先草拟好的解除肃顺等人职务的谕旨交与奕?,当众宣示,正式发动了这场在史书中被称为“辛酋政变”的肃整行动!
一切进行的很顺利,肃顺、端华、载恒三人束手就擒。
作为政变的头号大功臣,奕?因而享受了殊荣!
最重要的赏赐,是授予奕?议政王头衔,成为事实上的军机处领袖!
作为政变的一个后果,肃顺等人所拟定的“祺祥”的年号被改成了“同治”
这一年,慈禧太后二十七岁,慈安太后二十六岁,恭亲王奕?二十九岁,都还未到而立之年!
但现在,大清王朝这艘已经千疮百孔的航船就要在由这三个年轻人所组成的“三人舵手组合”的共同驾驭下,开始一段新的航程了。


参考资料:
李国荣 王光越 唐益年:《清宫档案揭秘》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年5月版
高冕:《杀机  清王朝皇权角逐中的决命者》作家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金满楼:《女人当国》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9年4月版
不上链接是要杯具的。{:3_92:}
土鳖不是屎壳郎 发表于 2010-8-27 13:33
纯复制的话,排版也是杯具的。
辛酋政变的关键人物
太软,跟光绪一样,厚黑一点,狠一点,慈西就完蛋了
如果他能解决慈禧,自己当皇帝的话,也许以后中国也不会那么坎坷。
yifan8848 发表于 2010-8-29 11:03
是啊,在被夺权时,他完全可以发起致命反击,把慈西贬出决策,只承认慈安一个太后,自己实际上就成了摄政王。
杂谈一下,起名字很关键。

咸丰帝的名讳是爱新觉罗奕詝(yi zhu),这个和汉字中的“易主”读法一样。所以咸丰十一年之后,爱新觉罗的江山就真的易主了。
杂谈一下,起名字很关键。

咸丰帝的名讳是爱新觉罗奕詝(yi zhu),这个和汉字中的“易主”读法一样。所以咸丰十一年之后,爱新觉罗的江山就真的易主了。
回复 8# 山人0504


    到同冶死后就明正言顺地当皇帝。
野史说跟慈禧有一腿。。。。
回复 7# 夏风
不可能换谁都一样,满清从根子上就烂了,平定太平天国后更是对地方失去了控制,作为中央政权只能玩平衡
czw012345678 发表于 2010-9-2 17:23


    我觉得如果洋务派彻底压倒清流,会不会中国会走上一条与现在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不是指维护清朝统治,而是能更快,更少阻力的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甚至在甲午战争中得到不同的结果
回复 14# stu_osa
不可能的,工业化不是建几个兵工厂就可以的。看日本明治维新就知道了,那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改造,洋务派有这样的能力吗。李鸿章横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是裱糊匠罢了
夏风 发表于 2010-8-31 14:14


   看百家讲坛考虑了好久这个问题,怎么想都是奕当皇帝绝对比慈禧好很多,不过也就是能延长些大清的国祚
布衣鲜卑 发表于 2010-8-31 14:57


    LS大才啊,猪头八这个名字不错啊
传说中的清流?是不是就是文人误国啊?{:3_88:}
chuanchen 发表于 2010-9-3 11:23


   
更确切的说是书生误国。

书生知道大义,但是缺乏社会实践,只会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这点在中日1894甲午战争就暴露无疑。
所谓的清流完全是昧于时事,只知高谈阔论,动不动就挥舞道德大棒
czw012345678 发表于 2010-9-3 10:46


    关键当年是洋务派并不能成为当时的主流,在朝也上主流还是清流派啊。如果鬼子六当皇帝,洋务派会有翻身的机会,而且我认为甲午是中国彻底沦落的分水岭,打赢甲午的话中国会成为英国在亚洲东部的势力代言人来对抗俄国的扩张,取代日本的位置,对中国进一步现代化的发展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czw012345678 发表于 2010-9-3 14:16


    换句话说我并不指望清朝能直接把中国从封建社会带入到资本主义,这个是不现实的,毕竟会涉及到满清的根基,但是打赢甲午,还是可以的吧,只要甲午打赢,中国就有近一步的喘息机会,不至于落魄到底,把中国带入资本主义还是要交给革命党来的比较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