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疯狂的“水利”工程——浮山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4:12:09
金字塔、神庙之类的建筑奇迹再怎么大,毕竟都是死东西,修起来顶多是劳民伤财而已。可当古代人类试图掌控大自然的运转力量时,显示出的威力已相当可怕了(当然这是脑残导致失败的典型案例)。

-------------------------------------------------


浮山堰位置示意图


南北朝萧梁浮山堰遗址

  在淮河北岸的泗洪县四河乡境内,有一座潼河山。山的西侧,有一条高高的人工土岭,名曰"铁索岭"。岭长218米,顶宽60米,顶端最高处为23.3米。这条土岭,像一条巨龙潜入淮河深处。在淮河南岸的安徽省明光市(原为安徽省嘉山县)境内,也有两座山与淮北的潼河山相对,一座名浮山,一座名围山。就在浮山的西南、围山的东南山口处,又有一条人工修筑的土体与铁索岭遥相呼应,俨然像两尊雄踞的巨兽,在默默地相视。

  浮山与潼河山间距1600米,淮河深槽靠浮山一侧。此处是淮河三峡的第三道峡口——浮山峡(安徽寿州与凤台间的峡山口为第一道峡口,安徽怀远县境内的荆山峡为第二道峡口)。据《泗虹合志》记载:潼河山“西铁索岭,乃梁武帝筑浮山堰遗址。”

  说起浮山堰,历史还必须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个南北分裂、群雄争霸的混战年代。到了梁初,南北争夺地点已经转移到淮河流域。宋末失掉淮北,南刘时魏又攻南阳,战线由淮北转向淮南。齐梁争夺天下,萧衍攻下建邺,杀了南齐东昏侯萧宝卷与和帝萧宝融兄弟,建立梁朝。当时南方陷于混乱,北魏乘机向南扩张。公元500年,齐将裴叔业以寿阳(又称寿县,今为安徽省寿州市)降魏,魏在淮南有了重要战略据点,严重地威胁着南朝对淮南的控制。到了梁初,南北以淮水、大别山、秦岭为界,主要争夺据点为汉中、襄樊、义阳三关(义阳即今河南信阳,三关即黄岘关、平靖关、武阳关)和钟离(今安徽风阳县临淮关)。梁天监三年(公元504年),魏中山王元英等分三路攻梁,攻陷大别山要塞义阳三关。此后,南北争夺,集中于淮南东线。

      梁天监五年(公元 506年),梁武帝萧衍任命其弟临川王萧宏为都督,率诸将北伐。当时梁军“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见梁书卷二十二《临川王萧宏传》)。起初,梁军所到之处,淮南各城相继收复。当梁军进至洛口(洛河入淮处)时,北魏派中山王元英、大将邢峦统军还击,梁军所克城市,得而复失,梁军诸将正准备进一步攻寿春(即寿阳),反对临敌畏缩。主帅萧宏听到魏军南下,却抛弃士卒以数骑逃走,部队失去统领,结果百万之师若鸟兽散。魏军乘胜追击,不仅虏获梁军全部军资,而且乘胜包围了淮南重镇钟离。钟离守将昌义之以三千兵卒对敌军十万之众,进行了艰苦壮烈的抵抗,终于在援军配合下,大败魏军,取得了自宋初以来对北方的一次大胜利,稳定淮南形势。以后,梁采取消极防御。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梁武帝萧衍从战争的角度出发,征集军民20万人,修筑浮山堰,采取“以水代兵”的战术,筑堰阻水,以水灌淹驻寿阳的北魏军队,企图达到夺回寿阳的目的。

  寿阳当时为北魏所占据,并为扬州郡治所在地,有重兵驻守,城市坚固,不宜强攻。但城市位于淮河与淝水的交汇处,地势低洼,常被水淹。梁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淮河大水,寿阳城为水所淹,漂没庐舍。根据寿阳城地势低洼、易被水淹的特点,魏降人、原魏镇西将军邢峦部下统军王足向梁主萧衍献策,建议在荆山峡或浮山峡筑堰,拦壅淮水,以灌寿阳,并且还可淹掉魏控制下的淮北大片土地,形成军事隔离区,梁武帝萧衍非常赞赏这一以水代兵的战术。

  梁武帝先派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著名数学家,其父即科学家祖冲之)实地勘察。当时荆山(今安徽怀远县城西南角)处在两军最前沿,而且淮北地势较低,水位壅不高,不便筑堰,只好在浮山筑堰。两人实地勘察后,认为:“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意思是沙质河床上不适合修筑拦河大坝)。”然而萧衍不纳其言,仍令集众开工。命太子右卫康询任总指挥,权督淮上诸军事,看护作堰。

      这次筑堰,为南朝梁廷特别巨工,南起浮山,北抵潼河山,两岸同时进行。依岸培土,合脊中流。筑堰役夫需二十万众,兵士不足,取派民夫,每二十户令出五丁,并力合作。自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仲冬开工,至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孟夏,即将实现大江截流。不料一宵风雨,水势猛涨,澎湃奔腾,竟将辛苦筑成的堤堰,冲散几尽。当时舆论纷纭,早有人提出“淮岸聚沙,地质未固,恐难成功”之议,梁武帝萧衍不以为然,决意兴作,尽管经此一溃,仍然不肯中止。有人说,堰将合龙又被冲垮,这是水中蛟龙作祟,而龙怕铁器。于是征收大量铁器,大至铁锅,小至铁锹共征数千万斤,抛入水中,大坝仍不能合龙。后又伐树木制木笼,内装大石,抛下后再加土,最终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木石用量很大,“缘淮百里之内,岗陵木石无巨细必尽,负担者肩上皆穿”。筑堰人劳役之苦,由此可见。到了夏季,暑气熏蒸,蝇蚋攒集,酿成一股疫气,死者不计其数。梁书卷十八《康绚传》中云:“夏日疾疫气,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声相合”。到了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淮、泗尽冻, 朔风凛冽,劳工们手足俱僵。天公也故意肆虐,雨雪连宵,仅梁天监十四年一年中,因筑堰病死、冻死者达十余万众。 至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四月,淮堰始成,长约九里,上阔四十五丈(约合108米),下阔一百四十丈(约合336米),高二十丈(约合48米),坝前水深十九丈五尺(约合46.8米),杂种杞柳,间设军垒。主副坝的填方约达200多万立方米。


浮山堰剖面示意图

  当时的浮山堰筑成后即开始蓄水,堰顶在水面上仅五尺(约1.2米),边坡也较陡,危险性极大。时任浮山堰工程总指挥的康绚也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堰顶上、下游又筑了子堰。有人劝康绚开挖溢洪道:“四渎,天所以节宣其气,不可久塞。若凿湫东注,则游波宽缓,堰得不坏。”他先在堰北端开沟,因离堰太近,觉得不安全,又北移三公里向东开挖了一条溢洪道。因仍觉不足,则向魏人诈言:“梁人所惧开渊,不畏野战”。魏将杨大眼、萧宝寅正患水涨,遂凿山深五丈,向北开挖一条“引注淮泽”的溢洪道。两条沟仍难济事,回水上涨,淹没了浮山以上淮河沿岸的大片土地。积水覆盖了今泗洪、五河、泗县、灵壁、固镇、凤阳、蚌埠、怀远、凤台、淮南、寿县、颍上、霍丘等县的大部和局部,积水面积约67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100亿立方米以上。距坝址200多公里的寿阳城也被淹,魏军向北撤退,居民移向高处,魏在八公山东南另筑一魏昌城。“水之所及,夹淮方数百里。魏寿阳城戍稍顿于八公山,此南居人散就冈陇。其水清洁,俯视居人坟墓,了然皆在其上 ” (见梁书卷十八《康绚传》)。魏军并无伤亡,但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可想而知了。

  浮山堰筑成后,康绚被调回,护堰则交徐州刺史张豹子负责。由于淮水暴涨,再加上设计缺陷、防护不力,大坝于梁天监十五年九月被冲垮。据《资治通鉴》卷一四八《梁纪四》中记载,当时的情景是:“淮水暴涨,堰坏,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万余口,皆漂入海。”灾害由浮山堰上游波及到浮山堰下游。筑堰对梁来说,没有夺回寿阳,而且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堰之筑,死了二十余万军民。浮山堰哪里是土石大坝,它是用劳动人民的骨肉筑成的啊!

  浮山堰,这座"以水代兵"的军事工程,它记录着南北朝军事史上的残酷与悲壮。但是,以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水平而言,在淮河里筑这样的拦河大坝,其工程之巨,难度之大,不能不承认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创举,在古代水利史上也是罕见的。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和人们对自然认识深度的局限,浮山堰虽然只存在四个多月就被冲垮了,它却在中国科技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浮山堰与国外的水利工程相比,也占据领先的地位,其河内主坝高达40米左右,而国外的土石坝,迟到十二世纪才突破30米高度,比浮山堰要晚六百多年。在淮河深槽里,木笼装石打基础,上面筑土坝,沉铁护脚,类似后代抛石。截流从两岸进占,在中间合龙,技术相当复杂。这些技术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也为后代河工所常用。

  沧海桑田,一千四百九十多年过去了,至今在泗洪县四河乡的淮河岸边,仍然残留着三百多米的古堰遗址。经过千余年的风雨剥蚀、水流冲击,以及千余年的人类耕作,目前堰顶最宽处仍有近40米,现存堰高4米,堰顶最高处的高程在18米~18.5米之间。20世纪50年代维修淮北大堤时曾在此取土,挖出过铁块、砖块及木头等遗物,当地人还在这一带挖出过不少古箭头。同一时期治淮旱,峰山切岭工程也利用了一条呈梯形断面、边坡陡峻、底宽100米的干河槽,应即浮山堰水库溢洪道的遗迹之一。另在下游老河道中发现方井形大木笼, 疑系当年填石截流所用。

      千年古堰,已成为泗洪境内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成为四河乡淮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令人观之,感叹不已。金字塔、神庙之类的建筑奇迹再怎么大,毕竟都是死东西,修起来顶多是劳民伤财而已。可当古代人类试图掌控大自然的运转力量时,显示出的威力已相当可怕了(当然这是脑残导致失败的典型案例)。

-------------------------------------------------


浮山堰位置示意图


南北朝萧梁浮山堰遗址

  在淮河北岸的泗洪县四河乡境内,有一座潼河山。山的西侧,有一条高高的人工土岭,名曰"铁索岭"。岭长218米,顶宽60米,顶端最高处为23.3米。这条土岭,像一条巨龙潜入淮河深处。在淮河南岸的安徽省明光市(原为安徽省嘉山县)境内,也有两座山与淮北的潼河山相对,一座名浮山,一座名围山。就在浮山的西南、围山的东南山口处,又有一条人工修筑的土体与铁索岭遥相呼应,俨然像两尊雄踞的巨兽,在默默地相视。

  浮山与潼河山间距1600米,淮河深槽靠浮山一侧。此处是淮河三峡的第三道峡口——浮山峡(安徽寿州与凤台间的峡山口为第一道峡口,安徽怀远县境内的荆山峡为第二道峡口)。据《泗虹合志》记载:潼河山“西铁索岭,乃梁武帝筑浮山堰遗址。”

  说起浮山堰,历史还必须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个南北分裂、群雄争霸的混战年代。到了梁初,南北争夺地点已经转移到淮河流域。宋末失掉淮北,南刘时魏又攻南阳,战线由淮北转向淮南。齐梁争夺天下,萧衍攻下建邺,杀了南齐东昏侯萧宝卷与和帝萧宝融兄弟,建立梁朝。当时南方陷于混乱,北魏乘机向南扩张。公元500年,齐将裴叔业以寿阳(又称寿县,今为安徽省寿州市)降魏,魏在淮南有了重要战略据点,严重地威胁着南朝对淮南的控制。到了梁初,南北以淮水、大别山、秦岭为界,主要争夺据点为汉中、襄樊、义阳三关(义阳即今河南信阳,三关即黄岘关、平靖关、武阳关)和钟离(今安徽风阳县临淮关)。梁天监三年(公元504年),魏中山王元英等分三路攻梁,攻陷大别山要塞义阳三关。此后,南北争夺,集中于淮南东线。

      梁天监五年(公元 506年),梁武帝萧衍任命其弟临川王萧宏为都督,率诸将北伐。当时梁军“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见梁书卷二十二《临川王萧宏传》)。起初,梁军所到之处,淮南各城相继收复。当梁军进至洛口(洛河入淮处)时,北魏派中山王元英、大将邢峦统军还击,梁军所克城市,得而复失,梁军诸将正准备进一步攻寿春(即寿阳),反对临敌畏缩。主帅萧宏听到魏军南下,却抛弃士卒以数骑逃走,部队失去统领,结果百万之师若鸟兽散。魏军乘胜追击,不仅虏获梁军全部军资,而且乘胜包围了淮南重镇钟离。钟离守将昌义之以三千兵卒对敌军十万之众,进行了艰苦壮烈的抵抗,终于在援军配合下,大败魏军,取得了自宋初以来对北方的一次大胜利,稳定淮南形势。以后,梁采取消极防御。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梁武帝萧衍从战争的角度出发,征集军民20万人,修筑浮山堰,采取“以水代兵”的战术,筑堰阻水,以水灌淹驻寿阳的北魏军队,企图达到夺回寿阳的目的。

  寿阳当时为北魏所占据,并为扬州郡治所在地,有重兵驻守,城市坚固,不宜强攻。但城市位于淮河与淝水的交汇处,地势低洼,常被水淹。梁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淮河大水,寿阳城为水所淹,漂没庐舍。根据寿阳城地势低洼、易被水淹的特点,魏降人、原魏镇西将军邢峦部下统军王足向梁主萧衍献策,建议在荆山峡或浮山峡筑堰,拦壅淮水,以灌寿阳,并且还可淹掉魏控制下的淮北大片土地,形成军事隔离区,梁武帝萧衍非常赞赏这一以水代兵的战术。

  梁武帝先派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著名数学家,其父即科学家祖冲之)实地勘察。当时荆山(今安徽怀远县城西南角)处在两军最前沿,而且淮北地势较低,水位壅不高,不便筑堰,只好在浮山筑堰。两人实地勘察后,认为:“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意思是沙质河床上不适合修筑拦河大坝)。”然而萧衍不纳其言,仍令集众开工。命太子右卫康询任总指挥,权督淮上诸军事,看护作堰。

      这次筑堰,为南朝梁廷特别巨工,南起浮山,北抵潼河山,两岸同时进行。依岸培土,合脊中流。筑堰役夫需二十万众,兵士不足,取派民夫,每二十户令出五丁,并力合作。自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仲冬开工,至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孟夏,即将实现大江截流。不料一宵风雨,水势猛涨,澎湃奔腾,竟将辛苦筑成的堤堰,冲散几尽。当时舆论纷纭,早有人提出“淮岸聚沙,地质未固,恐难成功”之议,梁武帝萧衍不以为然,决意兴作,尽管经此一溃,仍然不肯中止。有人说,堰将合龙又被冲垮,这是水中蛟龙作祟,而龙怕铁器。于是征收大量铁器,大至铁锅,小至铁锹共征数千万斤,抛入水中,大坝仍不能合龙。后又伐树木制木笼,内装大石,抛下后再加土,最终成功实现大江截流。木石用量很大,“缘淮百里之内,岗陵木石无巨细必尽,负担者肩上皆穿”。筑堰人劳役之苦,由此可见。到了夏季,暑气熏蒸,蝇蚋攒集,酿成一股疫气,死者不计其数。梁书卷十八《康绚传》中云:“夏日疾疫气,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声相合”。到了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淮、泗尽冻, 朔风凛冽,劳工们手足俱僵。天公也故意肆虐,雨雪连宵,仅梁天监十四年一年中,因筑堰病死、冻死者达十余万众。 至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四月,淮堰始成,长约九里,上阔四十五丈(约合108米),下阔一百四十丈(约合336米),高二十丈(约合48米),坝前水深十九丈五尺(约合46.8米),杂种杞柳,间设军垒。主副坝的填方约达200多万立方米。


浮山堰剖面示意图

  当时的浮山堰筑成后即开始蓄水,堰顶在水面上仅五尺(约1.2米),边坡也较陡,危险性极大。时任浮山堰工程总指挥的康绚也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堰顶上、下游又筑了子堰。有人劝康绚开挖溢洪道:“四渎,天所以节宣其气,不可久塞。若凿湫东注,则游波宽缓,堰得不坏。”他先在堰北端开沟,因离堰太近,觉得不安全,又北移三公里向东开挖了一条溢洪道。因仍觉不足,则向魏人诈言:“梁人所惧开渊,不畏野战”。魏将杨大眼、萧宝寅正患水涨,遂凿山深五丈,向北开挖一条“引注淮泽”的溢洪道。两条沟仍难济事,回水上涨,淹没了浮山以上淮河沿岸的大片土地。积水覆盖了今泗洪、五河、泗县、灵壁、固镇、凤阳、蚌埠、怀远、凤台、淮南、寿县、颍上、霍丘等县的大部和局部,积水面积约670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100亿立方米以上。距坝址200多公里的寿阳城也被淹,魏军向北撤退,居民移向高处,魏在八公山东南另筑一魏昌城。“水之所及,夹淮方数百里。魏寿阳城戍稍顿于八公山,此南居人散就冈陇。其水清洁,俯视居人坟墓,了然皆在其上 ” (见梁书卷十八《康绚传》)。魏军并无伤亡,但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可想而知了。

  浮山堰筑成后,康绚被调回,护堰则交徐州刺史张豹子负责。由于淮水暴涨,再加上设计缺陷、防护不力,大坝于梁天监十五年九月被冲垮。据《资治通鉴》卷一四八《梁纪四》中记载,当时的情景是:“淮水暴涨,堰坏,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万余口,皆漂入海。”灾害由浮山堰上游波及到浮山堰下游。筑堰对梁来说,没有夺回寿阳,而且损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堰之筑,死了二十余万军民。浮山堰哪里是土石大坝,它是用劳动人民的骨肉筑成的啊!

  浮山堰,这座"以水代兵"的军事工程,它记录着南北朝军事史上的残酷与悲壮。但是,以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水平而言,在淮河里筑这样的拦河大坝,其工程之巨,难度之大,不能不承认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创举,在古代水利史上也是罕见的。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和人们对自然认识深度的局限,浮山堰虽然只存在四个多月就被冲垮了,它却在中国科技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浮山堰与国外的水利工程相比,也占据领先的地位,其河内主坝高达40米左右,而国外的土石坝,迟到十二世纪才突破30米高度,比浮山堰要晚六百多年。在淮河深槽里,木笼装石打基础,上面筑土坝,沉铁护脚,类似后代抛石。截流从两岸进占,在中间合龙,技术相当复杂。这些技术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也为后代河工所常用。

  沧海桑田,一千四百九十多年过去了,至今在泗洪县四河乡的淮河岸边,仍然残留着三百多米的古堰遗址。经过千余年的风雨剥蚀、水流冲击,以及千余年的人类耕作,目前堰顶最宽处仍有近40米,现存堰高4米,堰顶最高处的高程在18米~18.5米之间。20世纪50年代维修淮北大堤时曾在此取土,挖出过铁块、砖块及木头等遗物,当地人还在这一带挖出过不少古箭头。同一时期治淮旱,峰山切岭工程也利用了一条呈梯形断面、边坡陡峻、底宽100米的干河槽,应即浮山堰水库溢洪道的遗迹之一。另在下游老河道中发现方井形大木笼, 疑系当年填石截流所用。

      千年古堰,已成为泗洪境内不可多得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成为四河乡淮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令人观之,感叹不已。
偶去过“铁索岭”N多次。当地叫“铁砣岭”(偶曾经在岭上发现很多獾狗洞穴,有人熏出过獾狗),当地人传说“铁砣岭”是一把能打开浮山宝藏的钥匙...
多谢楼主的科普[:a15:]!
我家就在地图上。可惜小地方,一般不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