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房”亏空未可轻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1:24:20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0/07/ft100726.shtml

美国“两房”亏空未可轻忽

(英国)FT中文网   (2010-07-26)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莲•邰蒂

  当欧洲上周五公布银行压力测试结果之际,很多人都对资金黑洞(以及谁来填补这个黑洞、或者谁来承担损失)感到苦恼不已。

  然而,在大西洋彼岸,还有一个黑洞亟需讨论,这一次黑洞出现在美国庞大的政府支持企业(GSE),例如,住宅业巨头房利美 (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以及关联机构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和联邦住宅管理局( 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今年迄今为止,政府支持企业的问题没有得到政界足够的关注。实际上,令人吃惊的是,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上周签署的长达2300页的金融改革法案,几乎就没怎么提及这些机构。

  然而,回溯到2008年,美国政府打着“监护”计划的旗号,实际上对房利美和房地美施行了国有化。如今,美国政府耗费了纳税人约145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两家企业,超过对美国银行或汽车行业的直接注资。

  更糟糕的是,几乎可以肯定: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上升。毕竟,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在外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规模目前为5.5万亿美元,约占抵押贷款市场的一半。政府支持企业实体还购买了私营部门的抵押贷款。从理论上讲,这仅限于质量最好的贷款。但实际上,其中也几乎肯定存在着大量问题。

  因此,对于未来纳税人负担规模的推(猜)测介于3900亿美元(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估计)至近1万亿美元(一些私营部门经济学家的估计)之间。这会让西班牙储蓄银行的问题相形见绌。

  那么我们有可能对此进行一场适当的“压力测试”吗?或是制订一种退出战略?不要指望很快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目前,美国抵押贷款和地产行业全靠政府支持企业来维持生存,因为私营部门证券化实际上已经崩溃:例如,去年,房利美和房地美承销的抵押贷款证券占到了90%。因此,奥巴马政府不希望通过实施激进改革,打乱目前的现状,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同时,政府也不希望损害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的价值,因为目前美联储(Fed)手中持有大量此类债券。

  然而,在幕后,展开彻底辩论的压力正在无可避免地积聚。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共和党政客希望把这个问题作为攻击奥巴马的另一种武器。不过,一些银行游说团体也希望启动一场关于政府支持企业的辩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希望这能够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私营银行的破产转移开来。

  目前尚不确定,这些举动是否会超越政治姿态的范畴。然而,从美国财政部目前组织的一场咨询活动来判断,仍存在一些有趣的观点。它们主要分为两类。一些共和党人——以及一些私营部门银行——希望完全取消对政府支持企业的补贴。例如,提交财政部的一种观点呼吁,银行创办一项相互的私营部门保险计划,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为抵押贷款提供担保。

  然而,第二种意见则呼吁维持政府补贴,这既是为了确保短期的稳定,也是为了保证抵押贷款市场在长期内保持流动性和同质性。例如银行游说组织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Sifma)就表示,为了给市场提供深度,保留这个所谓“待宣布”(to be announced)行业十分关键。

  然而,就政府对该行业的支持而言,它希望这种支持是明确而有限的——与目前的现状不同。比如说,政府喜欢这种观点:用一项政府计划,为抵押贷款债券提供再保险,防范灾难性损失。

  个人角度来说,在理想情况下,我支持第一种观点,即完全私有化。毕竟,在一个赞成自由市场理念的国家,政府如此深入地支持住宅行业,看上去非常奇怪。然而在实践中,第二条路线可能是目前唯一现实的改革平台。如果政府补贴能够至少是明确和有限的,肯定会大大改善目前的现状。

  毕竟,如果说过去两年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当投资者看到损失的无底洞和财政欺骗的话,他们迟早会感到恐慌。这正是欧洲之所以在上周五进行压力测试的原因。但至少,美国政府目前还没有吸取与政府支持企业相关的教训,这让人失望。现在急需展开一场有关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彻底辩论—— 要么就也进行一次公开压力测试。

  译者/梁艳裳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0/07/ft100726.shtml

美国“两房”亏空未可轻忽

(英国)FT中文网   (2010-07-26)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吉莲•邰蒂

  当欧洲上周五公布银行压力测试结果之际,很多人都对资金黑洞(以及谁来填补这个黑洞、或者谁来承担损失)感到苦恼不已。

  然而,在大西洋彼岸,还有一个黑洞亟需讨论,这一次黑洞出现在美国庞大的政府支持企业(GSE),例如,住宅业巨头房利美 (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以及关联机构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和联邦住宅管理局( 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今年迄今为止,政府支持企业的问题没有得到政界足够的关注。实际上,令人吃惊的是,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上周签署的长达2300页的金融改革法案,几乎就没怎么提及这些机构。

  然而,回溯到2008年,美国政府打着“监护”计划的旗号,实际上对房利美和房地美施行了国有化。如今,美国政府耗费了纳税人约145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两家企业,超过对美国银行或汽车行业的直接注资。

  更糟糕的是,几乎可以肯定: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上升。毕竟,房利美和房地美发行在外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规模目前为5.5万亿美元,约占抵押贷款市场的一半。政府支持企业实体还购买了私营部门的抵押贷款。从理论上讲,这仅限于质量最好的贷款。但实际上,其中也几乎肯定存在着大量问题。

  因此,对于未来纳税人负担规模的推(猜)测介于3900亿美元(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估计)至近1万亿美元(一些私营部门经济学家的估计)之间。这会让西班牙储蓄银行的问题相形见绌。

  那么我们有可能对此进行一场适当的“压力测试”吗?或是制订一种退出战略?不要指望很快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目前,美国抵押贷款和地产行业全靠政府支持企业来维持生存,因为私营部门证券化实际上已经崩溃:例如,去年,房利美和房地美承销的抵押贷款证券占到了90%。因此,奥巴马政府不希望通过实施激进改革,打乱目前的现状,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同时,政府也不希望损害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的价值,因为目前美联储(Fed)手中持有大量此类债券。

  然而,在幕后,展开彻底辩论的压力正在无可避免地积聚。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共和党政客希望把这个问题作为攻击奥巴马的另一种武器。不过,一些银行游说团体也希望启动一场关于政府支持企业的辩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希望这能够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私营银行的破产转移开来。

  目前尚不确定,这些举动是否会超越政治姿态的范畴。然而,从美国财政部目前组织的一场咨询活动来判断,仍存在一些有趣的观点。它们主要分为两类。一些共和党人——以及一些私营部门银行——希望完全取消对政府支持企业的补贴。例如,提交财政部的一种观点呼吁,银行创办一项相互的私营部门保险计划,在没有政府支持的情况下,为抵押贷款提供担保。

  然而,第二种意见则呼吁维持政府补贴,这既是为了确保短期的稳定,也是为了保证抵押贷款市场在长期内保持流动性和同质性。例如银行游说组织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Sifma)就表示,为了给市场提供深度,保留这个所谓“待宣布”(to be announced)行业十分关键。

  然而,就政府对该行业的支持而言,它希望这种支持是明确而有限的——与目前的现状不同。比如说,政府喜欢这种观点:用一项政府计划,为抵押贷款债券提供再保险,防范灾难性损失。

  个人角度来说,在理想情况下,我支持第一种观点,即完全私有化。毕竟,在一个赞成自由市场理念的国家,政府如此深入地支持住宅行业,看上去非常奇怪。然而在实践中,第二条路线可能是目前唯一现实的改革平台。如果政府补贴能够至少是明确和有限的,肯定会大大改善目前的现状。

  毕竟,如果说过去两年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当投资者看到损失的无底洞和财政欺骗的话,他们迟早会感到恐慌。这正是欧洲之所以在上周五进行压力测试的原因。但至少,美国政府目前还没有吸取与政府支持企业相关的教训,这让人失望。现在急需展开一场有关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彻底辩论—— 要么就也进行一次公开压力测试。

  译者/梁艳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