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字出发 换个角度解读《孙子兵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5:02:24
从四个字出发 换个角度解读《孙子兵法》
2010年07月23日   来源:新华日报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     一、知     《孙子兵法》6074个字,出现最为频繁的是哪一个字?是“知”字。共出现了79次。在《孙子兵法》13篇中,只《势篇》与《行军篇》中没有“知”字。如果作为名词,“知”的意义即为知识。比如,孙子认为: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要从五个方面分析,即“道、天、地、将、法”。只有对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了,才能够胜利。孙子在《火攻篇》里讲的“知”,更显露出知识的含义。他说:“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打仗靠力量,但不是靠蛮力。它需要知识,仅火攻就有五种方法。古代中国人早就懂得研究风向知识了,并把研究风的学问,叫做“风角”。     古代社会早就认识到知识与战争的关系。汉成帝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任宏,他把兵书分成四大类:权谋、形势、阴阳和技巧。其中阴阳学讲的就是军事气象和军事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当然,阴阳学也有许多迷信的东西。诸葛亮对阴阳学知识非常熟悉,他不止一次地运用阴阳学知识打仗。著名的草船借箭故事讲的就是他巧借自然气象,不用丝毫成本,不伤一兵一卒,就从敌人那里获取10万支好箭。正因为知识能够让军人打胜仗,所以自己的敌人才不愿意你掌握更多的知识,有时甚至会采取非常手段杀了有知识的人。周瑜见诸葛亮把东风给借来了,大惊道:“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不能留着他,否则早晚是我们东吴的祸害。”他派丁奉和徐盛去杀诸葛亮。诸葛亮是何许人也!早就跑了,还是技高一筹! 黄金版《孙子兵法》发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派了许多间谍到苏联去,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暗杀苏联的科学家。他们太害怕苏联通过这些科学家,把知识转化为战斗力了。正因为“知”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因此世界名将几乎都是好学者。美国名将乔治·巴顿恨德国人入骨,口口声声地要戳穿德国狗崽子的肚皮。然而,他对他的死对头——德国名将隆美尔却是非常佩服,隆美尔的书《进攻中的步兵》,巴顿就看了两遍半,有的段落都能背下来。他说:“如果英国人事先看过这本书,就不会在北非战场失败得那样惨。”所以,当巴顿第一次看到隆美尔的队伍走近时,他没有说:“隆美尔,我会击败你!”而是兴高采烈地喊道:“隆美尔,你真厉害,我读过你的书!”    二、全     孔子创立的儒家核心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仁”!老子创立的道家核心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道”!而研究中国兵学的人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一个字:“全”!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什么是“全”?顾名思义,就是全部、完全、全体,表现在战争领域,就是指一次作战行动总体,如战争的总体、战役的总体、战斗的总体。全,对应的是“破”,即部分、局部、侧面。战争里的破,就是一次战争的侧面或局部、一次战役的侧面或局部、一次战术的侧面或局部。用现代时髦一点的话,孙子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句话:用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胜利。这就是“全利”目标!如果用经济学家的理念解释: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     孙子从统治者的角度,提醒国家的决策者一定不要将战争当成儿戏!在孙子看来,只有“先礼而后兵”,才能达到他的“全利”目标。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孙子的论述中可以分析出来。     《孙子兵法》一共出现十次“全”字。其中有七次在《谋攻篇》中。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在这里,孙子一口气用了五个“全”字,来解释他的利益与成本的关系。在孙子看来,作战如果能实现“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和“全伍”,是最好的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作战成本和道德成本,争取利益最大化。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孙子马上强调:“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智慧之战(伐谋)、外交之战(伐交)、武力对打(伐兵)和越池夺关(伐城)。     这里,孙子明显给我们做了一个策略排序:“上上策”是通过谋略战胜敌人;“上中策”是通过外交策略获取胜利;“中策”是通过野战战胜敌人;“下策”是攻取敌人的城池。     平津战役时,我人民解放军总兵力是100万人,而国民党华北守军只有50余万。我军通过各种渠道向傅作义将军转达和平解决天津、北平等城市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天津与北平是北方最重要的商业和文化重镇,和平解决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历史文化古迹。可是,傅作义不干。于是,在其他手段都不奏效的前提下,我军开始采用“伐兵”手段。这次战役是我军有史以来攻坚作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在一周之内解决了天津问题。必要的“伐兵”打得好,才能为“全利”创造条件。天津解放后,傅作义将军愿意接受我党我军提出的和平条件。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了。     战争是你死我活的领域。单纯想着“全利”,那不行!只有必要的“伐兵”,甚至“伐城”,才能更好地实现“全利”。通过必要的“伐兵”或者武力威慑,我军在北平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军队的老一辈将领运用孙子留给后人的大智慧的结晶!
    谋略的法则是什么?就是务必用“全胜”的策略争天下,这样既不使国力疲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0-07/23/content_13902241.htm从四个字出发 换个角度解读《孙子兵法》
2010年07月23日   来源:新华日报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     一、知     《孙子兵法》6074个字,出现最为频繁的是哪一个字?是“知”字。共出现了79次。在《孙子兵法》13篇中,只《势篇》与《行军篇》中没有“知”字。如果作为名词,“知”的意义即为知识。比如,孙子认为: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要从五个方面分析,即“道、天、地、将、法”。只有对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了,才能够胜利。孙子在《火攻篇》里讲的“知”,更显露出知识的含义。他说:“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打仗靠力量,但不是靠蛮力。它需要知识,仅火攻就有五种方法。古代中国人早就懂得研究风向知识了,并把研究风的学问,叫做“风角”。     古代社会早就认识到知识与战争的关系。汉成帝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任宏,他把兵书分成四大类:权谋、形势、阴阳和技巧。其中阴阳学讲的就是军事气象和军事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当然,阴阳学也有许多迷信的东西。诸葛亮对阴阳学知识非常熟悉,他不止一次地运用阴阳学知识打仗。著名的草船借箭故事讲的就是他巧借自然气象,不用丝毫成本,不伤一兵一卒,就从敌人那里获取10万支好箭。正因为知识能够让军人打胜仗,所以自己的敌人才不愿意你掌握更多的知识,有时甚至会采取非常手段杀了有知识的人。周瑜见诸葛亮把东风给借来了,大惊道:“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不能留着他,否则早晚是我们东吴的祸害。”他派丁奉和徐盛去杀诸葛亮。诸葛亮是何许人也!早就跑了,还是技高一筹! 黄金版《孙子兵法》发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派了许多间谍到苏联去,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暗杀苏联的科学家。他们太害怕苏联通过这些科学家,把知识转化为战斗力了。正因为“知”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因此世界名将几乎都是好学者。美国名将乔治·巴顿恨德国人入骨,口口声声地要戳穿德国狗崽子的肚皮。然而,他对他的死对头——德国名将隆美尔却是非常佩服,隆美尔的书《进攻中的步兵》,巴顿就看了两遍半,有的段落都能背下来。他说:“如果英国人事先看过这本书,就不会在北非战场失败得那样惨。”所以,当巴顿第一次看到隆美尔的队伍走近时,他没有说:“隆美尔,我会击败你!”而是兴高采烈地喊道:“隆美尔,你真厉害,我读过你的书!”    二、全     孔子创立的儒家核心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仁”!老子创立的道家核心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道”!而研究中国兵学的人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一个字:“全”!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什么是“全”?顾名思义,就是全部、完全、全体,表现在战争领域,就是指一次作战行动总体,如战争的总体、战役的总体、战斗的总体。全,对应的是“破”,即部分、局部、侧面。战争里的破,就是一次战争的侧面或局部、一次战役的侧面或局部、一次战术的侧面或局部。用现代时髦一点的话,孙子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句话:用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胜利。这就是“全利”目标!如果用经济学家的理念解释: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     孙子从统治者的角度,提醒国家的决策者一定不要将战争当成儿戏!在孙子看来,只有“先礼而后兵”,才能达到他的“全利”目标。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孙子的论述中可以分析出来。     《孙子兵法》一共出现十次“全”字。其中有七次在《谋攻篇》中。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在这里,孙子一口气用了五个“全”字,来解释他的利益与成本的关系。在孙子看来,作战如果能实现“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和“全伍”,是最好的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作战成本和道德成本,争取利益最大化。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孙子马上强调:“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智慧之战(伐谋)、外交之战(伐交)、武力对打(伐兵)和越池夺关(伐城)。     这里,孙子明显给我们做了一个策略排序:“上上策”是通过谋略战胜敌人;“上中策”是通过外交策略获取胜利;“中策”是通过野战战胜敌人;“下策”是攻取敌人的城池。     平津战役时,我人民解放军总兵力是100万人,而国民党华北守军只有50余万。我军通过各种渠道向傅作义将军转达和平解决天津、北平等城市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天津与北平是北方最重要的商业和文化重镇,和平解决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历史文化古迹。可是,傅作义不干。于是,在其他手段都不奏效的前提下,我军开始采用“伐兵”手段。这次战役是我军有史以来攻坚作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在一周之内解决了天津问题。必要的“伐兵”打得好,才能为“全利”创造条件。天津解放后,傅作义将军愿意接受我党我军提出的和平条件。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了。     战争是你死我活的领域。单纯想着“全利”,那不行!只有必要的“伐兵”,甚至“伐城”,才能更好地实现“全利”。通过必要的“伐兵”或者武力威慑,我军在北平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军队的老一辈将领运用孙子留给后人的大智慧的结晶!
    谋略的法则是什么?就是务必用“全胜”的策略争天下,这样既不使国力疲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0-07/23/content_13902241.htm
第二,孙子的“善”字,也有美好、完美之意。     孙子在兵法里,喜欢用“非善之善者也”。其实,这是反话正说,以此表达他追求真正完美军事指挥官的价值观。     孙子的思想非常深刻。他在谈到什么样的名将才是真正会打仗的人的时候,用了一个比喻:“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形篇》)意思是说:举起秋毫之重的东西,算不得力量大,能看见日月的人算不得是眼亮,能听到雷声的人算不了耳朵好使,实在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孙子非常幽默,他在这里用非常形象的这三个比喻,来说明他的观点:“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形篇》)说那些能预见胜利但没有超过大家的见识的人,不能算是会打仗的人;那些打了胜仗而天下人称赞的将军,也算不得最好的将军。     分析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真正洞察到藏在表面现象里面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智者。正如毛泽东讲的:我们看事物要看本质,必须有“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毛泽东说这番话是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在民族危亡之时,毛泽东为什么要写《实践论》这种哲学著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要培养深刻了解战争规律的人,而不是仅仅培养会打几场胜仗的人。而只有这样的名将才是真正的会打仗的人!     这就叫:能举起毫毛,不能算为力量大的人。能看见日月,不能算视力好。能听到雷声,不能说是听觉敏锐。     孙子与毛泽东的军事观点真是异曲同工!
    (根据马骏在常州龙城讲坛录音整理。马骏,军事历史学家、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法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他研究《孙子兵法》二十年,从一个全新视角解读“兵学圣典”,富有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