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个问题,关于两晋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3/05/31 04:10:14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大一统王朝分裂的事情。
如封建时期的周,帝国时代的汉、晋、宋等。
这些国家虽然短期内国祚不保,但是之后还能继续存留,甚至再度强盛。
周:西周、东周,因为镐京和洛阳的地理位置关系;
汉:西汉、东汉,因为长安和洛阳的地理位置关系;
宋:北宋、南宋,因为东京(开封)和临安(杭州)的地理位置关系。
独有晋,却分为西晋和东晋,而从首都变迁看,洛阳和建康是南北关系。如何却成为西晋、东晋呢?为什么不是北晋、南晋?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大一统王朝分裂的事情。
如封建时期的周,帝国时代的汉、晋、宋等。
这些国家虽然短期内国祚不保,但是之后还能继续存留,甚至再度强盛。
周:西周、东周,因为镐京和洛阳的地理位置关系;
汉:西汉、东汉,因为长安和洛阳的地理位置关系;
宋:北宋、南宋,因为东京(开封)和临安(杭州)的地理位置关系。
独有晋,却分为西晋和东晋,而从首都变迁看,洛阳和建康是南北关系。如何却成为西晋、东晋呢?为什么不是北晋、南晋?
如封建时期的周,帝国时代的汉、晋、宋等。
这些国家虽然短期内国祚不保,但是之后还能继续存留,甚至再度强盛。
周:西周、东周,因为镐京和洛阳的地理位置关系;
汉:西汉、东汉,因为长安和洛阳的地理位置关系;
宋:北宋、南宋,因为东京(开封)和临安(杭州)的地理位置关系。
独有晋,却分为西晋和东晋,而从首都变迁看,洛阳和建康是南北关系。如何却成为西晋、东晋呢?为什么不是北晋、南晋?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大一统王朝分裂的事情。
如封建时期的周,帝国时代的汉、晋、宋等。
这些国家虽然短期内国祚不保,但是之后还能继续存留,甚至再度强盛。
周:西周、东周,因为镐京和洛阳的地理位置关系;
汉:西汉、东汉,因为长安和洛阳的地理位置关系;
宋:北宋、南宋,因为东京(开封)和临安(杭州)的地理位置关系。
独有晋,却分为西晋和东晋,而从首都变迁看,洛阳和建康是南北关系。如何却成为西晋、东晋呢?为什么不是北晋、南晋?
一般人都以为西汉之所以被称为西汉是因为它的都城在长安,相对于东汉的都城洛阳则为西,其实不然。如果单是以地理区位来划分,那么西晋的都城在洛阳,东晋的都城在南京,它们在地理上明显不是西东的关系,那么,西晋岂不是要被叫做北晋,而东晋不是要被叫做南晋了?其实,在古人的语言中,有将前称作西,将后称作东的习惯。所以,西汉就是前汉,东汉就是后汉。但是,史书上只有汉和后汉的称呼。(两部记录西汉和东汉的史书分别为《汉书》和《后汉书》)
百度得来的 应该比位置说真实
百度得来的 应该比位置说真实
主要就是因为晋朝败退南方是并不是像宋朝那样从开封直接南渡到南京和临安,他们是"东渡"逃窜的,史称晋元帝东渡,故两晋为东西晋而非南北晋,当然,也有个别史书使用南晋.
另一说
另一说
东晋在刚渡江的时候
江北的控制区大多也在东部
整体来看的话 貌似偏东
江北的控制区大多也在东部
整体来看的话 貌似偏东
布衣鲜卑 发表于 2010-7-16 13:44 
苏南地区当时叫“江左”,也叫“江东”
所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
在江东建立的晋政权,故称东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苏南地区当时叫“江左”,也叫“江东”
所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
在江东建立的晋政权,故称东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小楼一夜戏阿扁 发表于 2010-7-16 14:29 
嗯。这个解释挺有意思,看来还是和文法有关。
估计唐以后就不这样了,所以宋是南北而不是东西了。

嗯。这个解释挺有意思,看来还是和文法有关。
估计唐以后就不这样了,所以宋是南北而不是东西了。
回复 5# kpi
你這靠譜,可參照東吳
你這靠譜,可參照東吳
因为东晋首都健康位于江左,也就是江东。
之所以上述宋分为南北,是因为南宋已经无法控制北方领土,而东晋不然,一直长期控制荆州上游和淮北一带,甚至一度控制洛阳地带,史上对于东晋的评价可是比南宋要高得多!!!
之所以上述宋分为南北,是因为南宋已经无法控制北方领土,而东晋不然,一直长期控制荆州上游和淮北一带,甚至一度控制洛阳地带,史上对于东晋的评价可是比南宋要高得多!!!
江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理概念,字面上指长江以东地区,又称江左。长江在自九江往南京一段(皖江)为西南往东北走向,古有中原进入南方吴地的主要渡口,于是将大江以东的地区称为“江东”。三国两晋开始江东以文化繁荣、经济富庶著称,至唐以后逐渐被江南的概念取代。宋朝时的江南东路简称江东,首府在江宁府(今南京市),管辖今安徽省长江以南,苏南部分,江西小部分。
wiki上的说法,可做参考,晋朝的时候还没有江南的概念
江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理概念,字面上指长江以东地区,又称江左。长江在自九江往南京一段(皖江)为西南往东北走向,古有中原进入南方吴地的主要渡口,于是将大江以东的地区称为“江东”。三国两晋开始江东以文化繁荣、经济富庶著称,至唐以后逐渐被江南的概念取代。宋朝时的江南东路简称江东,首府在江宁府(今南京市),管辖今安徽省长江以南,苏南部分,江西小部分。
wiki上的说法,可做参考,晋朝的时候还没有江南的概念
松海 发表于 2010-7-16 20:42 
说的也是,不过东晋有段时间貌似改国号叫什么“大岛夷国”来着

说的也是,不过东晋有段时间貌似改国号叫什么“大岛夷国”来着
东晋,地图上更象三国时期的东吴,或者是江东集团
南宋则有着东晋没有的西部巴蜀,荆州西,
而此二处战略要地为北方的前秦占有,
故人们只能将后晋称为东晋,而不称南晋.
东晋比南宋的名声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元383的淝水之战,
此战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反观南宋,纵有钓鱼城 \襄阳等坚固城池,仍逃不掉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的命运
因为东晋首都健康位于江左,也就是江东。
之所以上述宋分为南北,是因为南宋已经无法控制北方领土,而东晋 ...
松海 发表于 2010-7-16 20:42
东晋,地图上更象三国时期的东吴,或者是江东集团
南宋则有着东晋没有的西部巴蜀,荆州西,
而此二处战略要地为北方的前秦占有,
故人们只能将后晋称为东晋,而不称南晋.
东晋比南宋的名声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元383的淝水之战,
此战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反观南宋,纵有钓鱼城 \襄阳等坚固城池,仍逃不掉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的命运
小楼一夜戏阿扁 发表于 2010-7-16 14:33 
可能就是当年江东江西的概念吧
那时候的江东就是现在意义上的杏花春雨江南
当时的江南,其实指现在意义上的湖南
到唐朝,还有江南逢李龟年呢

可能就是当年江东江西的概念吧
那时候的江东就是现在意义上的杏花春雨江南
当时的江南,其实指现在意义上的湖南
到唐朝,还有江南逢李龟年呢
东晋不只有淝水之战,还有桓温,8000伐蜀,还一度,收复洛阳。
江东诸郡,故称东晋,修史用以区分,建唐后史称东晋。
1. 建康和长安南北差距不大,东西差距大,史称东晋
2. 东晋一度控制中原东部,叫东晋符合实际
2. 东晋一度控制中原东部,叫东晋符合实际
东晋北伐的成就岂是南宋可以比拟?
南宋,南宋不好吗
南宋也有端平入洛!
只不过,东晋面临的是北方大混乱,有机会各个击破
南宋面临的,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的蒙古鞑子,全世界的文明差不多被他们扫荡完了
南宋独力难支啊!
呜呼,宋,是我华夏古代的巅峰啊!
尽葬送于索奴之手!!!!
南宋也有端平入洛!
只不过,东晋面临的是北方大混乱,有机会各个击破
南宋面临的,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的蒙古鞑子,全世界的文明差不多被他们扫荡完了
南宋独力难支啊!
呜呼,宋,是我华夏古代的巅峰啊!
尽葬送于索奴之手!!!!
西晋的灭亡始于“八王之乱”,东晋的创始于“衣冠南渡”
回复 15# coolhihi
西晋的首都长期是洛阳,只是末期时在长安临幸过。
上述诸位朋友,尤其是KPI的江东(江左)的解释,对我解惑不少。
西晋的首都长期是洛阳,只是末期时在长安临幸过。
上述诸位朋友,尤其是KPI的江东(江左)的解释,对我解惑不少。
回复 11# Q6
你贴的这张东晋地图是东晋版图最小的时候。东晋的版图最大时是刘裕北伐时,410年灭南燕而有山东;417年灭后秦而有关中。可是这时东晋离去国已经不远了,刘裕急于回健康,不久关中没于赫连夏。但是这时汉中还在、南阳还在、汝阳还在;东部基本沿着黄河为界。比全盛时的南宋大的多。
东晋的名声好吗?
如果这个论点成立,也只能说:跟东晋没什么关系的南陈亡于杨坚;而南宋亡于忽必烈。如果南陈亡于拓拔氏,东晋是否也就名声坏了呢?
你贴的这张东晋地图是东晋版图最小的时候。东晋的版图最大时是刘裕北伐时,410年灭南燕而有山东;417年灭后秦而有关中。可是这时东晋离去国已经不远了,刘裕急于回健康,不久关中没于赫连夏。但是这时汉中还在、南阳还在、汝阳还在;东部基本沿着黄河为界。比全盛时的南宋大的多。
东晋的名声好吗?
如果这个论点成立,也只能说:跟东晋没什么关系的南陈亡于杨坚;而南宋亡于忽必烈。如果南陈亡于拓拔氏,东晋是否也就名声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