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获得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2:51:17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新华网北京2006年5月17日电(记者孙茂庆、李宣良)人民空军重新设计制作的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飞行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航空机务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日前正式颁发部队。

空军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试飞英雄”梁万俊和八一飞行表演队副队长陆兵成为首批新式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400多名蓝天骄子和机务人员分别获得飞行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和航空机务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

这是继2005年7月重新修订颁发《空军飞行训练奖惩办法》后,人民空军在加强飞行和机务人员队伍建设上采取的又一举措。

这次重新设计制作的5种荣誉奖章,充分考虑了空军部队的特色及飞行、机务人员的职业特点。
5种荣誉奖章均由章眉和主章两部分组成。章眉由两只飞翔的翅膀、橄榄枝和空军军种符号构成,主章则分别由盾牌、绿叶和双手托起的战机以及地球、中国地图、长城和橄榄枝构成。
空军军种符号和现代化战机,体现了空军的特征、飞行和机务人员的职业特点;盾牌和绿叶的组合,象征飞行人员的坚毅果敢和卓越功绩;双手与战机的组合,象征航空机务人员的崇高责任和无私奉献精神;地球、中国地图、长城和橄榄枝,则表现了飞行和航空机务人员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信念。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主要授予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飞行人员;
空军飞行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主要授予连续安全飞行荣立二等功后,再次荣立二、三等功的飞行人员。
航空机务人员金质荣誉奖章,主要授予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或荣立二等功并有重大影响的机务人员;
航空机务人员银质荣誉奖章,主要授予发现重大故障隐患荣立二等功,或被空军评为优秀航空机务工作者,或在师以下部队从事机务工作连续满30年的机务人员。

人民空军从1991年开始为在空军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飞行人员颁发荣誉奖章,2005年开始为航空机务人员颁发荣誉奖章。迄今,共有50多人次获得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3000多人次获得飞行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和航空机务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


****************************************************************************************

  中评社北京6月5日电/解放军报报道,2010年6月4日,空军追授冯思广烈士“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此前,济南军区空军为其追记一等功。空军同时给飞行中队长张德山记一等功,并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5月6日,为避免故障飞机坠落在济南市人口稠密地区,冯思广和张德山一起果断改变飞行轨迹。冯思广却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据介绍,“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是空军对飞行人员的最高褒奖。

    奖章自1991年4月设立以来,共有56名飞行人员获得这一殊荣。

冯思广.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冯思广

  2010年5月6日,该师在济南组织跨昼夜飞行。20时51分,飞行员冯思广和张德山驾机起飞。21时30济空航空兵某师官兵为冯思广烈士送行分,第二次着陆连续起飞高度约50米,发动机声音骤然减小,推力迅速下降,后舱飞行员张德山急促向地面报告“我停车了”,飞行指挥员、师参谋长沈树范迅即果断发出指令:跳伞!跳伞!   

     千钧一发之际,冯思广和张德山十分清楚:飞机前下方不远处,就是一大片居民区和夜市。如果不改变飞行轨迹,后果不堪设想!   

      生死关头,冯思广和张德山只有一个念头: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没有立即弃机跳伞,不约而同地前推驾驶杆,将飞机由仰角12.3度迅速推至俯角9.8度,看到飞行轨迹已经避开居民区,才实施了跳伞。飞参记录显示,飞行员跳伞前,驾驶杆前推44毫米,由此改变了飞行轨迹。   

      按照飞机坐椅弹射程序,后舱先于前舱弹射,间隔为1.1秒。就在这1.1秒之间,先行跳出的后舱飞行员张德山跳伞成功。而前舱飞行员跳伞时飞机高度仅有32米,且带有16度俯角,低于弹射安全包线高度,弹射后降落伞未张开即坠地,前舱飞行员冯思广壮烈牺牲。与冯思广同是80后一代的青年词曲作家申宝峰感叹的说道:“再见了冯思广,张开你得臂膀,继续在我们心中飞翔,我们用满含泪水的目光,送你到美好的天堂。”

       2010年5月7日,冯思广被上级批准为革命烈士。

冯思广的妻子补办婚礼.jpg

冯思广的妻子田文君补办婚礼

航拍事故现场.jpg
航拍事故现场


飞行员张德山.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张德山

张德山.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新华网北京2006年5月17日电(记者孙茂庆、李宣良)人民空军重新设计制作的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飞行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航空机务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日前正式颁发部队。

空军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试飞英雄”梁万俊和八一飞行表演队副队长陆兵成为首批新式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400多名蓝天骄子和机务人员分别获得飞行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和航空机务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

这是继2005年7月重新修订颁发《空军飞行训练奖惩办法》后,人民空军在加强飞行和机务人员队伍建设上采取的又一举措。

这次重新设计制作的5种荣誉奖章,充分考虑了空军部队的特色及飞行、机务人员的职业特点。
5种荣誉奖章均由章眉和主章两部分组成。章眉由两只飞翔的翅膀、橄榄枝和空军军种符号构成,主章则分别由盾牌、绿叶和双手托起的战机以及地球、中国地图、长城和橄榄枝构成。
空军军种符号和现代化战机,体现了空军的特征、飞行和机务人员的职业特点;盾牌和绿叶的组合,象征飞行人员的坚毅果敢和卓越功绩;双手与战机的组合,象征航空机务人员的崇高责任和无私奉献精神;地球、中国地图、长城和橄榄枝,则表现了飞行和航空机务人员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信念。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主要授予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飞行人员;
空军飞行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主要授予连续安全飞行荣立二等功后,再次荣立二、三等功的飞行人员。
航空机务人员金质荣誉奖章,主要授予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或荣立二等功并有重大影响的机务人员;
航空机务人员银质荣誉奖章,主要授予发现重大故障隐患荣立二等功,或被空军评为优秀航空机务工作者,或在师以下部队从事机务工作连续满30年的机务人员。

人民空军从1991年开始为在空军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飞行人员颁发荣誉奖章,2005年开始为航空机务人员颁发荣誉奖章。迄今,共有50多人次获得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3000多人次获得飞行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和航空机务人员金(银)质荣誉奖章。


****************************************************************************************

  中评社北京6月5日电/解放军报报道,2010年6月4日,空军追授冯思广烈士“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此前,济南军区空军为其追记一等功。空军同时给飞行中队长张德山记一等功,并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5月6日,为避免故障飞机坠落在济南市人口稠密地区,冯思广和张德山一起果断改变飞行轨迹。冯思广却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据介绍,“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是空军对飞行人员的最高褒奖。

    奖章自1991年4月设立以来,共有56名飞行人员获得这一殊荣。

冯思广.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冯思广

  2010年5月6日,该师在济南组织跨昼夜飞行。20时51分,飞行员冯思广和张德山驾机起飞。21时30济空航空兵某师官兵为冯思广烈士送行分,第二次着陆连续起飞高度约50米,发动机声音骤然减小,推力迅速下降,后舱飞行员张德山急促向地面报告“我停车了”,飞行指挥员、师参谋长沈树范迅即果断发出指令:跳伞!跳伞!   

     千钧一发之际,冯思广和张德山十分清楚:飞机前下方不远处,就是一大片居民区和夜市。如果不改变飞行轨迹,后果不堪设想!   

      生死关头,冯思广和张德山只有一个念头: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没有立即弃机跳伞,不约而同地前推驾驶杆,将飞机由仰角12.3度迅速推至俯角9.8度,看到飞行轨迹已经避开居民区,才实施了跳伞。飞参记录显示,飞行员跳伞前,驾驶杆前推44毫米,由此改变了飞行轨迹。   

      按照飞机坐椅弹射程序,后舱先于前舱弹射,间隔为1.1秒。就在这1.1秒之间,先行跳出的后舱飞行员张德山跳伞成功。而前舱飞行员跳伞时飞机高度仅有32米,且带有16度俯角,低于弹射安全包线高度,弹射后降落伞未张开即坠地,前舱飞行员冯思广壮烈牺牲。与冯思广同是80后一代的青年词曲作家申宝峰感叹的说道:“再见了冯思广,张开你得臂膀,继续在我们心中飞翔,我们用满含泪水的目光,送你到美好的天堂。”

       2010年5月7日,冯思广被上级批准为革命烈士。

冯思广的妻子补办婚礼.jpg

冯思广的妻子田文君补办婚礼

航拍事故现场.jpg
航拍事故现场


飞行员张德山.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张德山

张德山.jpg


  
孟凡升.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孟凡升

2009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空军政治委员邓昌友签发通令,给空军一级飞行员孟凡升记一等功,并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中新社北京2009年8月25日电 (申进科 卫彦平)成功处置重大空中特情的空军一级飞行员孟凡升,二十五日被空军记一等功,并被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是中国空军对飞行人员的最高褒奖。自一九九一年四月设立以来,共有五十五名飞行人员获得这一殊荣。 

  不久前,空军航空兵某师在华北某机场驻训。当日十时零分二十二秒,飞行三大队大队长孟凡升驾机起飞。十时零三分二十一秒,他突然发现飞机发动机转速下降,温度下降,推拉油门后毫无反应,于是迅速意识到发动机有重大问题,当即向飞行指挥员报告。

  发动机转速不明原因地迅速下降,使飞机失去动力,孟凡升在瞬间面临着生死考验。迫降?跳伞?望着机翼下繁华的城区和周边一个个村镇,孟凡升第一反应就是迅速飞离城区上空,尽最大可能把飞机迫降回去。

  然而,飞机在转弯过程中,动力基本丧失,根本无法保持平飞,高度急剧下降至三百米左右,飞机安全和个人生命安全一步步受到严峻威胁。这时,孟凡升综合距离、高度、速度和发动机工作情况,判断已无返回本场的可能。于是,果断操纵飞机寻找场地,决定进行场外迫降。

  孟凡升操控飞机,努力寻找迫降场地,但飞机下方村庄密布、林木河流纵横交错,根本没有开阔场地供其迫降。此时,飞机高度只有二百米,万般无奈下,他发出口令,请示跳伞。得到飞行指挥员准许后,他又发现飞机极有可能坠入前面的村庄。

  生死关头,孟凡升不顾个人安危,竭力拉杆避开村庄,直至飞机降到不足一百米,根据运动趋势判断对村庄没有威胁后,才对准树林和河流中间的一块空地,实施了跳伞。这时,已到了允许跳伞的最后极限,伞刚一打开,人就着地了。

  在离机前,孟凡升还最后一次推拉油门,争取最后一丝机会,此时飞机实际高度只有九十七米。在整个处置过程的短短四十八秒时间内,孟凡升多次推拉油门杆,试图恢复飞机动力,三次主动放弃跳伞机会,有效避免了附带损失。

  空军调查组认为,孟凡升科学处置这次前所未有的重大空中特情,得益于他过硬的心理素质、娴熟的驾驶技术、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空地之间的密切协同。

  孟凡升是满族,一九九六年毕业于空军某飞行学院,总飞行时间两千小时,先后荣立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完)

xin_332080629090764038833.jpg

  
孟凡升.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孟凡升

2009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空军政治委员邓昌友签发通令,给空军一级飞行员孟凡升记一等功,并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中新社北京2009年8月25日电 (申进科 卫彦平)成功处置重大空中特情的空军一级飞行员孟凡升,二十五日被空军记一等功,并被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是中国空军对飞行人员的最高褒奖。自一九九一年四月设立以来,共有五十五名飞行人员获得这一殊荣。 

  不久前,空军航空兵某师在华北某机场驻训。当日十时零分二十二秒,飞行三大队大队长孟凡升驾机起飞。十时零三分二十一秒,他突然发现飞机发动机转速下降,温度下降,推拉油门后毫无反应,于是迅速意识到发动机有重大问题,当即向飞行指挥员报告。

  发动机转速不明原因地迅速下降,使飞机失去动力,孟凡升在瞬间面临着生死考验。迫降?跳伞?望着机翼下繁华的城区和周边一个个村镇,孟凡升第一反应就是迅速飞离城区上空,尽最大可能把飞机迫降回去。

  然而,飞机在转弯过程中,动力基本丧失,根本无法保持平飞,高度急剧下降至三百米左右,飞机安全和个人生命安全一步步受到严峻威胁。这时,孟凡升综合距离、高度、速度和发动机工作情况,判断已无返回本场的可能。于是,果断操纵飞机寻找场地,决定进行场外迫降。

  孟凡升操控飞机,努力寻找迫降场地,但飞机下方村庄密布、林木河流纵横交错,根本没有开阔场地供其迫降。此时,飞机高度只有二百米,万般无奈下,他发出口令,请示跳伞。得到飞行指挥员准许后,他又发现飞机极有可能坠入前面的村庄。

  生死关头,孟凡升不顾个人安危,竭力拉杆避开村庄,直至飞机降到不足一百米,根据运动趋势判断对村庄没有威胁后,才对准树林和河流中间的一块空地,实施了跳伞。这时,已到了允许跳伞的最后极限,伞刚一打开,人就着地了。

  在离机前,孟凡升还最后一次推拉油门,争取最后一丝机会,此时飞机实际高度只有九十七米。在整个处置过程的短短四十八秒时间内,孟凡升多次推拉油门杆,试图恢复飞机动力,三次主动放弃跳伞机会,有效避免了附带损失。

  空军调查组认为,孟凡升科学处置这次前所未有的重大空中特情,得益于他过硬的心理素质、娴熟的驾驶技术、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空地之间的密切协同。

  孟凡升是满族,一九九六年毕业于空军某飞行学院,总飞行时间两千小时,先后荣立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完)

xin_332080629090764038833.jpg


李峰2.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李峰

  2009年3月7日中午,李峰所在的团在空军航空兵某机场上空进行正常的歼十飞行训练,课目为组合战术机动。14点09分,李峰飞到距机场50多公里的4号空域。他在数千米的高空打着加力,做着筋斗过后小半径侧身盘旋、俯冲后迅速拉升等一连串战术机动动作。正当他准备做第四套“向上瞬时急转”的战术动作时,发动机“降转信号灯”突然闪亮,随即症状消失。
  这瞬间发生的现象,立即引起李峰的警觉。他想:如果真是告警信号,飞机发动机随时都会停车,单发的飞机一旦失去动力,后果不堪设想。李峰按特情处置办法,立即向指挥员报告,请求退出。指挥员、团长王列虎问明情况后同意返场,并提醒他检查飞机状况,下降高度不要快。当飞机飞至距机场6公里时,发动机“降转信号灯”再次闪亮,同时响起了语音告警。李峰立即向指挥员报告情况。这时,正在塔台参加指挥的副师长李克强命令李峰立即加入起落航线。
  14点13分11秒,几乎在指挥员下达命令的同时,李峰听到座舱里传出“噗嗤”一声,并冒出两股烟,随即发动机声音瞬间变小并消失,李峰眼前的机载屏显画面数据全部消失,出现黑屏,可以看到的只是一片红红的告警灯。李峰沉着地向指挥员报告:“发动机停车了。”此时,飞机的高度是1170米,速度每小时500公里,距离机场3.8公里。接到停车报告的指挥员接连问了李峰3个问题:“停车了吗?”“你的高度?”“现在怎样?准备跳伞!”但由于突发停车电源转换,飞机上的无线电通讯中断,李峰无法听到指挥员的声音。20秒后,电源转换完毕空地对话接通时,李峰首先听到的是指挥员“准备跳伞!”的再次指令。
  “跳伞?”李峰明白,按照训练大纲的有关规定,飞机在2000米以下高度,发动机如果空中停车,飞行员可以弃机跳伞,如果现在不跳伞,自己很有可能失去生还的机会。但他更明白,手里操纵的战机价值近2亿元,飞机的下方是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学校和军营,更难得的是可以收到从未收集到的各种飞行数据。是弃机跳伞?还是空滑迫降?李峰最后的抉择时刻到了。他觉得飞机还可以操控,自己曾在模拟机上模拟过空中发动机停车空滑迫降,迫降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于是,李峰非常冷静并迅速地回答:“我再试一试。”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空滑迫降。
  “好的。”指挥员立即给予李峰明确的支持意见,同时再一次提醒他对准跑道迫降。“现在的高度是多少?”指挥员问。“屏显没有画面。”李峰没有一丝慌乱。“现在放起落架!现在可以下降了!注意方向!放减速板!”指挥员多次提醒。“明白。”李峰清醒地回答。
  飞机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空滑迫降下滑速度很大,加上飞机上油量比以往多出900公斤,迫降的危险性增大,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李峰驾机迫降的信念。14点15分53秒,飞机稳稳地接地着陆。那是一个标准的着陆动作,不知内情的人简直认为那是一个漂亮的着陆动作。从特情发生到成功处置,李峰仅用了104秒。
  可由于发动机停车,液压动力不足,前起落架在滑行1400米后,因未锁住而自动收起,减速伞也打不开,稍不小心就可能导致飞机侧滑翻滚,同样也会机毁人亡。李峰稳稳地抓住操纵杆,弓着身体半蹲着推拉点刹,终于稳稳地停住了飞机,飞机只是轻微受损。这是一个奇迹!



  我国仅有的几名国际试飞员之一、空军某部副参谋长徐勇凌评价说,李峰这次成功空滑迫降,创下了部队作战训练中少有的成功迫降,我国列装第三代单发战机首次成功迫降,发动机停车、部分机械系统失效、主要航电系统故障情况下首次迫降以及飞行姿态显示、大气参数显示丢失情况下的首次成功迫降等4项突破,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没有飞行姿态和系统参数条件下成功迫降的空白。“抛开战斗机本身的价值,仅从技术上说,此次迫降的价值要超过两个亿。”徐勇凌说。
  3月26日,空军隆重召开庆功大会,表彰了安全驾驶无动力歼十战机成功迫降的飞行员李峰。之前,空军党委作出决定,给李峰荣记一等功1次,同时授予他“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特级飞行员李峰被空军记一等功一次,图为李峰发表感言.jpg
  
2009年3月7日在千米高空安全驾驶无动力歼十战机成功着陆的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被空军记一等功一次,同时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并给予二十万元的物质奖励。

李峰2.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李峰

  2009年3月7日中午,李峰所在的团在空军航空兵某机场上空进行正常的歼十飞行训练,课目为组合战术机动。14点09分,李峰飞到距机场50多公里的4号空域。他在数千米的高空打着加力,做着筋斗过后小半径侧身盘旋、俯冲后迅速拉升等一连串战术机动动作。正当他准备做第四套“向上瞬时急转”的战术动作时,发动机“降转信号灯”突然闪亮,随即症状消失。
  这瞬间发生的现象,立即引起李峰的警觉。他想:如果真是告警信号,飞机发动机随时都会停车,单发的飞机一旦失去动力,后果不堪设想。李峰按特情处置办法,立即向指挥员报告,请求退出。指挥员、团长王列虎问明情况后同意返场,并提醒他检查飞机状况,下降高度不要快。当飞机飞至距机场6公里时,发动机“降转信号灯”再次闪亮,同时响起了语音告警。李峰立即向指挥员报告情况。这时,正在塔台参加指挥的副师长李克强命令李峰立即加入起落航线。
  14点13分11秒,几乎在指挥员下达命令的同时,李峰听到座舱里传出“噗嗤”一声,并冒出两股烟,随即发动机声音瞬间变小并消失,李峰眼前的机载屏显画面数据全部消失,出现黑屏,可以看到的只是一片红红的告警灯。李峰沉着地向指挥员报告:“发动机停车了。”此时,飞机的高度是1170米,速度每小时500公里,距离机场3.8公里。接到停车报告的指挥员接连问了李峰3个问题:“停车了吗?”“你的高度?”“现在怎样?准备跳伞!”但由于突发停车电源转换,飞机上的无线电通讯中断,李峰无法听到指挥员的声音。20秒后,电源转换完毕空地对话接通时,李峰首先听到的是指挥员“准备跳伞!”的再次指令。
  “跳伞?”李峰明白,按照训练大纲的有关规定,飞机在2000米以下高度,发动机如果空中停车,飞行员可以弃机跳伞,如果现在不跳伞,自己很有可能失去生还的机会。但他更明白,手里操纵的战机价值近2亿元,飞机的下方是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学校和军营,更难得的是可以收到从未收集到的各种飞行数据。是弃机跳伞?还是空滑迫降?李峰最后的抉择时刻到了。他觉得飞机还可以操控,自己曾在模拟机上模拟过空中发动机停车空滑迫降,迫降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于是,李峰非常冷静并迅速地回答:“我再试一试。”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空滑迫降。
  “好的。”指挥员立即给予李峰明确的支持意见,同时再一次提醒他对准跑道迫降。“现在的高度是多少?”指挥员问。“屏显没有画面。”李峰没有一丝慌乱。“现在放起落架!现在可以下降了!注意方向!放减速板!”指挥员多次提醒。“明白。”李峰清醒地回答。
  飞机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空滑迫降下滑速度很大,加上飞机上油量比以往多出900公斤,迫降的危险性增大,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李峰驾机迫降的信念。14点15分53秒,飞机稳稳地接地着陆。那是一个标准的着陆动作,不知内情的人简直认为那是一个漂亮的着陆动作。从特情发生到成功处置,李峰仅用了104秒。
  可由于发动机停车,液压动力不足,前起落架在滑行1400米后,因未锁住而自动收起,减速伞也打不开,稍不小心就可能导致飞机侧滑翻滚,同样也会机毁人亡。李峰稳稳地抓住操纵杆,弓着身体半蹲着推拉点刹,终于稳稳地停住了飞机,飞机只是轻微受损。这是一个奇迹!



  我国仅有的几名国际试飞员之一、空军某部副参谋长徐勇凌评价说,李峰这次成功空滑迫降,创下了部队作战训练中少有的成功迫降,我国列装第三代单发战机首次成功迫降,发动机停车、部分机械系统失效、主要航电系统故障情况下首次迫降以及飞行姿态显示、大气参数显示丢失情况下的首次成功迫降等4项突破,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没有飞行姿态和系统参数条件下成功迫降的空白。“抛开战斗机本身的价值,仅从技术上说,此次迫降的价值要超过两个亿。”徐勇凌说。
  3月26日,空军隆重召开庆功大会,表彰了安全驾驶无动力歼十战机成功迫降的飞行员李峰。之前,空军党委作出决定,给李峰荣记一等功1次,同时授予他“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特级飞行员李峰被空军记一等功一次,图为李峰发表感言.jpg
  
2009年3月7日在千米高空安全驾驶无动力歼十战机成功着陆的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峰,被空军记一等功一次,同时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并给予二十万元的物质奖励。


李剑英2.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李剑英

  新华社兰州2007年1月19日电(记者孙茂庆白瑞雪)42岁的兰州军区空军飞行员李剑英在执行飞行任务中遭遇鸽群撞击,迫降失败,不幸牺牲。空军组织的调查表明,在处理险情过程中,李剑英从试图跳伞改为放弃跳伞、努力迫降,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开飞机航线附近的村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9日,空军为李剑英烈士追记一等功大会在兰州举行。李剑英的妻子李月平代领了空军为李剑英烈士追授的一等功勋章、证书以及“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2006年11月14日,李剑英驾机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着陆下滑中,飞机在距地面194米处与鸽群相撞,造成发动机停车。12时04分09秒,他向地面指挥塔报告:“我撞鸟了,我要调整跳伞。”6秒钟后,他改变跳伞计划,准备实施迫降。失去动力的飞机下滑至距机场跑道600米处的水渠时,不幸与高出地面3.5米的水渠护坡相撞,机身解体爆炸。从遭遇险情到牺牲,全程仅16秒钟。

  由多名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空军调查组实地勘察表明,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有7个自然村、一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一个砖瓦厂,共有814户居民。同时,由于任务需要,李剑英驾驶的飞机携带有数百升剩余航油和航空炮弹、氧气瓶等易爆物品。

  调查排除了飞行组织指挥、飞行员操纵、装备技术保障等原因。根据飞行参数即“黑匣子”数据记录、飞机残骸检查和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塔的通话录音,调查认定,李剑英没有跳伞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顾及飞机下方和视线内较为密集的村庄安全。

  “跳伞装置完全正常,老英(李剑英)报告说要‘调整跳伞’,唯一需要调整的就是飞机所处位置。”李剑英生前战友、有着十多年飞行经验的兰空某团大队长曹长福告诉新华社记者,作为执行飞行任务的必要准备,每位飞行员对航线周围的地形都非常熟悉。

  “从他当时所处高度和位置向地面看的话,飞机几乎是紧贴着村庄的。”曹长福说,这种情况下如果弃机跳伞,载有易爆物品的飞机很有可能掉入村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根据空军有关条例,在特急险情发生时,跳伞是飞行员的权利,也是安全系数较大的选择。而李剑英最终选择了具有很大风险的迫降,并将飞机驾驶至村庄外空地。飞机解体爆炸时,没有造成附近任何人员伤亡。

  “发生险情时要尽量避开城市和村庄,我们平时就是这么教育的。”李剑英生前所在团团长黄光华说,作为一名与李剑英同批参军的老飞行员,他完全理解李剑英的迫降原因和决心。

  出生于河南郑州的李剑英生前为空军一级飞行员,上校军衔。在22年的飞行生涯中,他曾多次成功处置空中停车、严重错觉等重大险情,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部队人员在查看英雄遗迹.jpg

部队人员在查看英雄遗迹

200742111641947.jpg
烈士墓

abbr_95e00daea87ba575987ba86dc91b1a0f.jpg
兰空朱清益司令员为李剑英烈士颁发一等功奖章、证书和“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由李剑贡烈士妻子李月平同志受领。

李剑英2.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李剑英

  新华社兰州2007年1月19日电(记者孙茂庆白瑞雪)42岁的兰州军区空军飞行员李剑英在执行飞行任务中遭遇鸽群撞击,迫降失败,不幸牺牲。空军组织的调查表明,在处理险情过程中,李剑英从试图跳伞改为放弃跳伞、努力迫降,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开飞机航线附近的村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9日,空军为李剑英烈士追记一等功大会在兰州举行。李剑英的妻子李月平代领了空军为李剑英烈士追授的一等功勋章、证书以及“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2006年11月14日,李剑英驾机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着陆下滑中,飞机在距地面194米处与鸽群相撞,造成发动机停车。12时04分09秒,他向地面指挥塔报告:“我撞鸟了,我要调整跳伞。”6秒钟后,他改变跳伞计划,准备实施迫降。失去动力的飞机下滑至距机场跑道600米处的水渠时,不幸与高出地面3.5米的水渠护坡相撞,机身解体爆炸。从遭遇险情到牺牲,全程仅16秒钟。

  由多名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空军调查组实地勘察表明,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有7个自然村、一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一个砖瓦厂,共有814户居民。同时,由于任务需要,李剑英驾驶的飞机携带有数百升剩余航油和航空炮弹、氧气瓶等易爆物品。

  调查排除了飞行组织指挥、飞行员操纵、装备技术保障等原因。根据飞行参数即“黑匣子”数据记录、飞机残骸检查和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塔的通话录音,调查认定,李剑英没有跳伞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顾及飞机下方和视线内较为密集的村庄安全。

  “跳伞装置完全正常,老英(李剑英)报告说要‘调整跳伞’,唯一需要调整的就是飞机所处位置。”李剑英生前战友、有着十多年飞行经验的兰空某团大队长曹长福告诉新华社记者,作为执行飞行任务的必要准备,每位飞行员对航线周围的地形都非常熟悉。

  “从他当时所处高度和位置向地面看的话,飞机几乎是紧贴着村庄的。”曹长福说,这种情况下如果弃机跳伞,载有易爆物品的飞机很有可能掉入村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根据空军有关条例,在特急险情发生时,跳伞是飞行员的权利,也是安全系数较大的选择。而李剑英最终选择了具有很大风险的迫降,并将飞机驾驶至村庄外空地。飞机解体爆炸时,没有造成附近任何人员伤亡。

  “发生险情时要尽量避开城市和村庄,我们平时就是这么教育的。”李剑英生前所在团团长黄光华说,作为一名与李剑英同批参军的老飞行员,他完全理解李剑英的迫降原因和决心。

  出生于河南郑州的李剑英生前为空军一级飞行员,上校军衔。在22年的飞行生涯中,他曾多次成功处置空中停车、严重错觉等重大险情,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部队人员在查看英雄遗迹.jpg

部队人员在查看英雄遗迹

200742111641947.jpg
烈士墓

abbr_95e00daea87ba575987ba86dc91b1a0f.jpg
兰空朱清益司令员为李剑英烈士颁发一等功奖章、证书和“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由李剑贡烈士妻子李月平同志受领。


梁万俊2.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获得者——梁万俊


    新华网北京2004年11月7日电(人民日报记者郭嘉 新华社记者孙茂庆)

    人物小记:梁万俊,1965年出生,1982年入伍,四川广汉人,空军特级试飞员,上校军衔,现任空军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他安全飞行1800多小时、4100多架次,担任试飞员6年先后执行某重点型号飞机火控系统定型试飞、某系统飞机鉴定试飞等数十项重大科研任务,全部取得准确数据;他在试飞中曾遭遇航电、通讯导航系统、雷达故障等数十次重大险情,全部成功处置,化险为夷,挽救了价值上亿元的国家财产和大量珍贵科研资料;他荣立了2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2002年被空军评为优秀飞行人员。      

    梁万俊清瘦谦和,不善言辞,给人最初的印象平平常常。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飞行员,试飞中在8吨多重的战机在高空中完全失去动力的危急关头,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惊人的胆识操纵飞机安全降落,创造了世界航空试飞史上的奇迹,显现出了人民战士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一切的英雄本色。

    2004年7月1日,成都某机场正准备进行某型国产新机的科研试飞,主要课目是发动机加力边界,试飞员是梁万俊。他曾参与这种新型战机的设计、测试工作,现在又担任定型试飞的任务。

    “那天天气出奇的好。一连几日的大雨终于止住,天高云淡,是适宜试飞的绝佳天气。”梁万俊回忆说。同往常试飞一样,他戴蓝头盔、着迷彩服、穿飞行靴,全副披挂地登上01号新机,仔细进行起飞前的最后一次检查。

    “开车,滑出加力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瞬间,战机舒展双翅,爆发出撼人心魄的轰鸣,掀起飓风,喷射着淡淡的火焰,直刺蓝天。一次惊心动魄的试飞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13时09分,战机跃升到12000米高空。梁万俊做了一个加力边界动作后,突然发现油量指示有误差。地面监控室也提醒:“注意加强油量检查,三油泵信号灯提前亮。”

    梁万俊意识到,他又一次碰上这型新机不久前试飞时曾出现的重大故障。

    那是2个多月前的4月9日,他驾驶03号新机首飞。当战机加速滑出跑道正准备拉起时,他凭直觉感到飞机的推力不足,推测是发动机出现故障,于是果断中止起飞。厂方技术人员对飞机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问题;试飞大队领导不放心,亲自进行了一次滑行,仍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大家的目光一齐集中到梁万俊身上。上,还是不上?

    在险中求生,在险中求进,这是试飞员的职业要求。梁万俊坚定地跨入机舱,再次驾机滑行起飞。飞机刚离地,飞控系统、交发系统等5个系统均报故障。已有思想准备的梁万俊处变不惊,一边向指挥员报告,一边沉着地驾机返航。

    事后,机务人员检查发现,故障果然如梁万俊所报,是互感控制盒出了问题,造成起飞时5项系统报故。

    可这次是在12000米高空,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梁万俊冷静地思索,判断燃油输油系统可能发生问题,立即关闭加力,将油门收到慢车状态。随后,油量信号灯提示主供油箱剩油700升。

    “如果不是大问题,这些剩油还能飞行15分钟,安全着陆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位飞行1820小时、4103架次的特级试飞员,凭借经验判断,并报告了指挥员。指挥员当即下令:“停止动作,立即返场。”

    然而,更大的险情出现了。梁万俊密切注意着各种信号灯的变化,两三秒种后,油量表指示剩油550升。“肯定漏油了!否则,飞机在这种高度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耗油量。”梁万俊感觉到问题的严重。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在随后的两分钟内,油量急剧下降,500升、400升、200升……13时36分36秒,油量表指针迅速下滑,最终停在0刻度上。

    燃油全部漏尽!发动机空中停车!发电机故障信号灯骤然闪亮!发电机也随即报故!这时,飞机高度4700米,距离机场22公里,情况万分危急。

    这是一起数险并发的重大险情,完全失去动力的飞机,犹如一块8吨重的铁疙瘩疾速下坠。

    云彩不能落脚,天空无处抛锚,不用说是驾飞机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怎么办?跳伞?按规定,遇到这种情况,飞行员可以弃机跳伞。梁万俊只要顺手拉一下座位上的跳伞弹手柄,他立刻会被弹出座舱,安全降落。

    可是,梁万俊知道这架科研新机的价值,而且只有把飞机安全飞回去,才能保全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飞行试验数据,才能查出故障原因,为新机的改进和生产提供依据。

    不能跳伞,绝不能!只要有一分可能,就要把飞机飞回去!梁万俊在心里按飞机设计的空滑比测算,认定凭当时的高度,有可能空滑回去。当然,他心里更清楚,要把飞机飞回去须“以命相搏”,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

    决心下定,梁万俊很快镇定下来。他娴熟而机敏地不断调整飞机的位置和高度,以争取每一秒的时间。

    飞机像大铁砣似地向机场上空逼近。机场上,所有应急车辆全部到位,所有人的心都吊到了嗓子眼。指挥塔台里静得让人窒息,只听见指挥员下达指令的声音:“保持好飞机状态,控制高度、速度,做好迫降准备。”

    梁万俊心里很明白,要想将飞机空滑回去,必须准确地通过高度来换取速度,用势能来换取动能。他根据地面指挥员的命令,随时判断飞机状态,修正速度和高度偏差。

    地面监控室不断地把飞机与机场的距离和飞机状态报告指挥员,梁万俊则根据指挥员的命令,一会儿拉杆,一会儿下降高度,不时地判断飞机状态,准确地修正速度和高度的偏差,把空滑速度严格控制在400公里/小时左右。

    13时43分,飞机滑到机场1100米上空。梁万俊下降高度加入航线,在跑道头3公里,放起落架,操纵飞机对正跑道,100米、50米……

    “注意用应急刹车……”“保持速度400,你进场没问题……”指挥员一边沉着果断地下达命令,一边用自信和坚定鼓励着梁万俊。

    飞机与跑道成大锐角快速下降,千钧一发,大家都屏住呼吸。到达第一次拉平高度时,指挥员及时指挥梁万俊拉杆,飞机改变成正常着陆姿势。

    13时44分,在无数企盼的目光中,梁万俊操纵飞机以361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进入跑道450米后,一个漂亮的接地,随后放伞、刹车、应急刹车……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的地方戛然停了下来。

    一场机毁人亡的险情消除了,一架价值万金的科研新机迫降成功了,一次人类航空史上实属罕见的奇迹诞生了。

    部队领导、厂方技术人员和战友们激动地冲了过去,一把抱住了从机舱里走出来的梁万俊。

    消息传开,人们为他平安驾机归来而高兴,为他创造了世界航空试飞史上的奇迹而欢欣鼓舞,纷纷夸他是真正的英雄!他也因此被中央军委郭伯雄副主席称赞为“思想技术双过硬”的突出典型。


    124d15969d640759260621.jpg


爱妻王文敏手捧鲜花迎接丈夫凯旋.jpg   U28P27T1D270051F26DT20050302104612.jpg

爱妻王文敏手捧鲜花迎接丈夫凯旋

梁万俊2.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获得者——梁万俊


    新华网北京2004年11月7日电(人民日报记者郭嘉 新华社记者孙茂庆)

    人物小记:梁万俊,1965年出生,1982年入伍,四川广汉人,空军特级试飞员,上校军衔,现任空军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他安全飞行1800多小时、4100多架次,担任试飞员6年先后执行某重点型号飞机火控系统定型试飞、某系统飞机鉴定试飞等数十项重大科研任务,全部取得准确数据;他在试飞中曾遭遇航电、通讯导航系统、雷达故障等数十次重大险情,全部成功处置,化险为夷,挽救了价值上亿元的国家财产和大量珍贵科研资料;他荣立了2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2002年被空军评为优秀飞行人员。      

    梁万俊清瘦谦和,不善言辞,给人最初的印象平平常常。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飞行员,试飞中在8吨多重的战机在高空中完全失去动力的危急关头,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惊人的胆识操纵飞机安全降落,创造了世界航空试飞史上的奇迹,显现出了人民战士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一切的英雄本色。

    2004年7月1日,成都某机场正准备进行某型国产新机的科研试飞,主要课目是发动机加力边界,试飞员是梁万俊。他曾参与这种新型战机的设计、测试工作,现在又担任定型试飞的任务。

    “那天天气出奇的好。一连几日的大雨终于止住,天高云淡,是适宜试飞的绝佳天气。”梁万俊回忆说。同往常试飞一样,他戴蓝头盔、着迷彩服、穿飞行靴,全副披挂地登上01号新机,仔细进行起飞前的最后一次检查。

    “开车,滑出加力起飞!”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瞬间,战机舒展双翅,爆发出撼人心魄的轰鸣,掀起飓风,喷射着淡淡的火焰,直刺蓝天。一次惊心动魄的试飞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13时09分,战机跃升到12000米高空。梁万俊做了一个加力边界动作后,突然发现油量指示有误差。地面监控室也提醒:“注意加强油量检查,三油泵信号灯提前亮。”

    梁万俊意识到,他又一次碰上这型新机不久前试飞时曾出现的重大故障。

    那是2个多月前的4月9日,他驾驶03号新机首飞。当战机加速滑出跑道正准备拉起时,他凭直觉感到飞机的推力不足,推测是发动机出现故障,于是果断中止起飞。厂方技术人员对飞机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问题;试飞大队领导不放心,亲自进行了一次滑行,仍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大家的目光一齐集中到梁万俊身上。上,还是不上?

    在险中求生,在险中求进,这是试飞员的职业要求。梁万俊坚定地跨入机舱,再次驾机滑行起飞。飞机刚离地,飞控系统、交发系统等5个系统均报故障。已有思想准备的梁万俊处变不惊,一边向指挥员报告,一边沉着地驾机返航。

    事后,机务人员检查发现,故障果然如梁万俊所报,是互感控制盒出了问题,造成起飞时5项系统报故。

    可这次是在12000米高空,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梁万俊冷静地思索,判断燃油输油系统可能发生问题,立即关闭加力,将油门收到慢车状态。随后,油量信号灯提示主供油箱剩油700升。

    “如果不是大问题,这些剩油还能飞行15分钟,安全着陆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位飞行1820小时、4103架次的特级试飞员,凭借经验判断,并报告了指挥员。指挥员当即下令:“停止动作,立即返场。”

    然而,更大的险情出现了。梁万俊密切注意着各种信号灯的变化,两三秒种后,油量表指示剩油550升。“肯定漏油了!否则,飞机在这种高度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耗油量。”梁万俊感觉到问题的严重。

    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在随后的两分钟内,油量急剧下降,500升、400升、200升……13时36分36秒,油量表指针迅速下滑,最终停在0刻度上。

    燃油全部漏尽!发动机空中停车!发电机故障信号灯骤然闪亮!发电机也随即报故!这时,飞机高度4700米,距离机场22公里,情况万分危急。

    这是一起数险并发的重大险情,完全失去动力的飞机,犹如一块8吨重的铁疙瘩疾速下坠。

    云彩不能落脚,天空无处抛锚,不用说是驾飞机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怎么办?跳伞?按规定,遇到这种情况,飞行员可以弃机跳伞。梁万俊只要顺手拉一下座位上的跳伞弹手柄,他立刻会被弹出座舱,安全降落。

    可是,梁万俊知道这架科研新机的价值,而且只有把飞机安全飞回去,才能保全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飞行试验数据,才能查出故障原因,为新机的改进和生产提供依据。

    不能跳伞,绝不能!只要有一分可能,就要把飞机飞回去!梁万俊在心里按飞机设计的空滑比测算,认定凭当时的高度,有可能空滑回去。当然,他心里更清楚,要把飞机飞回去须“以命相搏”,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

    决心下定,梁万俊很快镇定下来。他娴熟而机敏地不断调整飞机的位置和高度,以争取每一秒的时间。

    飞机像大铁砣似地向机场上空逼近。机场上,所有应急车辆全部到位,所有人的心都吊到了嗓子眼。指挥塔台里静得让人窒息,只听见指挥员下达指令的声音:“保持好飞机状态,控制高度、速度,做好迫降准备。”

    梁万俊心里很明白,要想将飞机空滑回去,必须准确地通过高度来换取速度,用势能来换取动能。他根据地面指挥员的命令,随时判断飞机状态,修正速度和高度偏差。

    地面监控室不断地把飞机与机场的距离和飞机状态报告指挥员,梁万俊则根据指挥员的命令,一会儿拉杆,一会儿下降高度,不时地判断飞机状态,准确地修正速度和高度的偏差,把空滑速度严格控制在400公里/小时左右。

    13时43分,飞机滑到机场1100米上空。梁万俊下降高度加入航线,在跑道头3公里,放起落架,操纵飞机对正跑道,100米、50米……

    “注意用应急刹车……”“保持速度400,你进场没问题……”指挥员一边沉着果断地下达命令,一边用自信和坚定鼓励着梁万俊。

    飞机与跑道成大锐角快速下降,千钧一发,大家都屏住呼吸。到达第一次拉平高度时,指挥员及时指挥梁万俊拉杆,飞机改变成正常着陆姿势。

    13时44分,在无数企盼的目光中,梁万俊操纵飞机以361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进入跑道450米后,一个漂亮的接地,随后放伞、刹车、应急刹车……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的地方戛然停了下来。

    一场机毁人亡的险情消除了,一架价值万金的科研新机迫降成功了,一次人类航空史上实属罕见的奇迹诞生了。

    部队领导、厂方技术人员和战友们激动地冲了过去,一把抱住了从机舱里走出来的梁万俊。

    消息传开,人们为他平安驾机归来而高兴,为他创造了世界航空试飞史上的奇迹而欢欣鼓舞,纷纷夸他是真正的英雄!他也因此被中央军委郭伯雄副主席称赞为“思想技术双过硬”的突出典型。


    124d15969d640759260621.jpg


爱妻王文敏手捧鲜花迎接丈夫凯旋.jpg   U28P27T1D270051F26DT20050302104612.jpg

爱妻王文敏手捧鲜花迎接丈夫凯旋


李中华.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获得者——李中华


  人物简历:李中华,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空军特级试飞员,是我国仅有的三名国际试飞员之一,也是我国仅有的三名"失速尾旋"教员之一。先后飞过歼击机、强击机、运输机等3种机型26个型号的飞机,安全飞行2000多小时,完成了10余项国家重大科研试飞任务,在新机鉴定试飞和新技术验证试飞中填补了两项国家空白,多次正确处置空中特情,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6次,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等功3次。

  

生死考验 尽显英雄本色

  试飞事业是一个充满了危险与挑战的职业,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有人曾经统计过,一架新机从首飞到定型,平均每17分钟就会出现一个故障。所以有人说,试飞员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

  李中华从事试飞工作16年,先后经历空中重大险情达17次之多。

 试飞归来,身后就是经历了生死七秒的三轴变稳飞机.jpg
试飞归来,身后就是经历了生死七秒的三轴变稳飞机


 生死7秒间

  这是李中华最近的一次与死神过招。

  5月20日中午12时整,李中华和某试飞大队试飞员梁剑峰驾驶一架色彩亮丽、红白相间的飞机从西北某机场腾空而起。

  他们驾驶的这架标号为"203"的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首架新型K-8V变稳飞机。该机也叫空中模拟飞行试验机,任何飞机的参数只要输入它的机载电脑中,它就可以模拟出该飞机的空中特性,因而被誉为"空中魔术师"。目前,世界上只有美、英、法、俄和我国5个国家有此种飞机。

  这天的飞行课目是李中华带教试飞员梁剑峰模拟完成"纵向飞行员诱发振荡"动作。这个课目对低空、尤其是正在降落滑行的飞机有很大的危险性,国外不少重大飞行事故都是由于诱发振荡处置不当造成的。李中华曾参与了我国两代变稳飞机的研制试飞,对变稳飞机的特性非常熟悉,因此,他显得泰然自若,信心十足。

  空中,李中华带飞完成两个状态的试飞后,飞机一切正常,但李中华和梁剑峰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精心地做着每一个动作,按风险课目要求,起落架已放下。12时22分,当他们进行第三个状态试飞时,飞机在机场远距导航台附近三转弯过程中,机载变稳系统突然报警。后舱带飞教员李中华及时关掉电传系统电源进行重新启动,但告警灯仍然闪烁着可怕的红光。

  突然,飞机向右侧剧烈偏转,同时机头向右上方仰起,并向左滚转,飞机瞬间由大侧滑进入"倒扣"状态,并且机头还出现了大范围的摆动现象。

  此时,飞机高度仅500米左右,飞行速度270公里/小时,座舱内,李中华和梁剑峰身体倒挂在座椅上,地面的麦田、村庄等景物向他们迎头扑来。由于飞机处于"倒扣"状态并远离机场,试飞员已无跳伞和迫降的可能,而且飞机随时有可能进入"尾旋",情况万分危急!

  前舱试飞员梁剑峰喊:"飞机不行了!"李中华只沉着地说了一句:"别动,我来!"然后,迅速压杆、蹬舵,但飞机没有任何反应,相反,横向摆动越来越大。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李中华急中生智,果断地切断飞机的电传操纵系统。这下,飞机好像是一下子被"点穴"一般,立即从"神经错乱"状态中平静下来,终于恢复了操纵,李中华毫不迟疑,将"倒扣"的飞机翻转过来。此时,飞机距地面高度只有200多米。

  从飞机进入"倒扣"状态失去控制,到恢复操纵并改平,只有短短的7秒钟!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置,再过7秒钟,一起机毁人亡的惨剧就会发生!

  飞机虽然恢复了操纵,但险情并没有结束。由于故障,飞机上地平仪、罗盘、无线电等设备均不工作,他们无法与地面联系,一切只能靠自己。刚与死神打了个照面的李中华,凭着自己多年练就的高超技艺驾机对准跑道。

  12时26分,飞机安全降落。

  飞机停稳后,由于没有电源,机务人员用手摇方式撬开座舱盖,将两名飞行员接出。

  在塔台,试飞技术专家、中国试飞研究院高级顾问张克荣紧紧握住李中华的手说:"这次险情太突然了,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是肯定要摔飞机的。你保住的不仅仅是一架飞机,更是我国数十年来数万名科研人员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让我们再回放两段他空中历险的镜头。

  万米高空惊天一搏

  1997年12月1日下午3时,李中华驾驶国产某新型战机执行试飞任务。当飞机上升到1.4万米高空、马赫数达到2.08时,突然,飞机发出"嘭"的一声巨响,随后,飞机瞬间滚转达90度。与此同时,飞机两台发动机告警灯亮,双发转速、温度表指针全部指向"0"。

  "不好,双发停车!"李中华不由得一惊,他立即意识到自己将面临异常严峻的考验。

  失去动力的飞机,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向地面坠去。此时,飞机离本场还有120多公里,他知道,如果自己处置稍有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李中华迅速向地面指挥员报告情况,请求返航。

  面对特情,李中华头脑异常冷静,他一面按处置预案将飞机的坡度改平,一面做好空中开车准备。

  当飞机跌至8000米高度时,他操控飞机减小下降率,将发动机油门杆放置慢车位,在调整好飞机状态后,随即按下启动按钮,右发的转速和温度伴随着飞机的急剧下降缓慢上升,右发一次启动成功!30秒后,在6000米高度,他又将左发动机一次启动成功。此时,发动机的轰鸣声如同奏响的一曲胜利凯歌,李中华听起来格外亲切。

  10分钟后,李中华驾驶着战机安全降落到机场。

  李中华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勇敢顽强的作风,战胜了险情,保住了国产新型战机,带回了对故障状态的精准回忆和判断,为排查故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荣立了二等功。

  把握先机,9000米高空放下起落架

  2002年5月6日下午2时,李中华驾驶某新机进行转场前巡航特性检飞。

  飞机起飞20分钟后,他发现飞机液压表系统2的表针轻微向下摆动。这一变化引起了他的注意。"是不是液压系统有问题?"他在心中打了一个问号,并立即与地面监控系统联系,询问飞机的液压系统是否异常。地面答复没有问题。

  有着丰富试飞经验的李中华还是感觉不太对劲,因为液压表指针仍在不断下移。为防止出现意外,他立即请求返航,并迅速调头向本场飞去。

  李中华一边飞行,一边观察液压表指针变化,20兆帕、19兆帕、18兆帕……表针已低于正常值,表明飞机的液压油量在迅速减少。李中华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根据该新机液压系统的功用和试飞经验,他明白,必须抢在液压系统不能工作前放下起落架,这样一方面可以使飞机正常着陆,另一方面,可以尽快耗掉多余的燃油,保证飞机在着陆时不会因机身过重,造成起落架折断。

  此时,飞机高度9000米,距离机场130公里。在9000米高空放起落架,对飞机和试飞员都是严峻的考验,因为这样做飞机的状态很难保持,稍不留神,飞机还可能出现新的情况,造成风险叠加。

  为确保正常放下起落架,李中华将飞行速度降至500公里/小时,大胆果断地放下起落架。此时,飞机仍然没有任何故障迹象。一分钟后,飞机主告警灯开始闪烁,同时飞行故障清单显示液压系统2压力低。

  与此同时,飞机EPU(应急动力装置)自行启动。李中华一边继续下降高度,一边调整飞机状态,当飞机距离机场还有20公里左右时,液压系统2压力表指针已指到"0"。

  7分钟后,飞机降落在机场跑道上。

  由于李中华观察缜密,判断准确,未雨绸缪,把握先机,处置及时,使一次即将发生的重大险情及时化解,为国家挽回了重大损失,保住了重大科研成果。为此,他再次荣立二等功。

  险情已经过去,经历引人深思。试飞的艰难不只表现在风险课目上,也更多地表现在突发特情上。有人说:遭遇特情勇者胜;有人说:遭遇特情智者胜;有人说:遭遇特情稳者胜。其实,处置好一次特情,往往是对飞行员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李中华正是凭着过硬的思想、技术、心理素质,不仅在科研试飞中屡建奇功,也战胜了数次重大空中险情。

  令人敬佩的是,经历过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李中华却痴心不改。风险课目他带头飞。他说:"我们多担一分风险,部队就少一分隐患;我们多飞出一个数据,飞机就能早一日装备部队。"险情的历练使他更加泰然自若,信心十足。

  当年与李中华一起毕业的14名试飞员,多数已停飞或转业到地方航空公司工作。一位转业到民航的老同学曾打电话问他:"哥们儿,什么时候撤?"李中华答道:"中国空军只要还有一名试飞员,那就是我!"☆


abbr_75034377e0657e42b3393127cbb7d185.jpg

200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 锦 涛视察空军某部时,亲切接见了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李中华。


F2007011021490200035.jpg

妻子潘冬兰和儿子潘俊帆



李中华.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获得者——李中华


  人物简历:李中华,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空军特级试飞员,是我国仅有的三名国际试飞员之一,也是我国仅有的三名"失速尾旋"教员之一。先后飞过歼击机、强击机、运输机等3种机型26个型号的飞机,安全飞行2000多小时,完成了10余项国家重大科研试飞任务,在新机鉴定试飞和新技术验证试飞中填补了两项国家空白,多次正确处置空中特情,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6次,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一等功3次。

  

生死考验 尽显英雄本色

  试飞事业是一个充满了危险与挑战的职业,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有人曾经统计过,一架新机从首飞到定型,平均每17分钟就会出现一个故障。所以有人说,试飞员是和平时期离死神最近的人。

  李中华从事试飞工作16年,先后经历空中重大险情达17次之多。

 试飞归来,身后就是经历了生死七秒的三轴变稳飞机.jpg
试飞归来,身后就是经历了生死七秒的三轴变稳飞机


 生死7秒间

  这是李中华最近的一次与死神过招。

  5月20日中午12时整,李中华和某试飞大队试飞员梁剑峰驾驶一架色彩亮丽、红白相间的飞机从西北某机场腾空而起。

  他们驾驶的这架标号为"203"的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首架新型K-8V变稳飞机。该机也叫空中模拟飞行试验机,任何飞机的参数只要输入它的机载电脑中,它就可以模拟出该飞机的空中特性,因而被誉为"空中魔术师"。目前,世界上只有美、英、法、俄和我国5个国家有此种飞机。

  这天的飞行课目是李中华带教试飞员梁剑峰模拟完成"纵向飞行员诱发振荡"动作。这个课目对低空、尤其是正在降落滑行的飞机有很大的危险性,国外不少重大飞行事故都是由于诱发振荡处置不当造成的。李中华曾参与了我国两代变稳飞机的研制试飞,对变稳飞机的特性非常熟悉,因此,他显得泰然自若,信心十足。

  空中,李中华带飞完成两个状态的试飞后,飞机一切正常,但李中华和梁剑峰不敢有丝毫的放松,精心地做着每一个动作,按风险课目要求,起落架已放下。12时22分,当他们进行第三个状态试飞时,飞机在机场远距导航台附近三转弯过程中,机载变稳系统突然报警。后舱带飞教员李中华及时关掉电传系统电源进行重新启动,但告警灯仍然闪烁着可怕的红光。

  突然,飞机向右侧剧烈偏转,同时机头向右上方仰起,并向左滚转,飞机瞬间由大侧滑进入"倒扣"状态,并且机头还出现了大范围的摆动现象。

  此时,飞机高度仅500米左右,飞行速度270公里/小时,座舱内,李中华和梁剑峰身体倒挂在座椅上,地面的麦田、村庄等景物向他们迎头扑来。由于飞机处于"倒扣"状态并远离机场,试飞员已无跳伞和迫降的可能,而且飞机随时有可能进入"尾旋",情况万分危急!

  前舱试飞员梁剑峰喊:"飞机不行了!"李中华只沉着地说了一句:"别动,我来!"然后,迅速压杆、蹬舵,但飞机没有任何反应,相反,横向摆动越来越大。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李中华急中生智,果断地切断飞机的电传操纵系统。这下,飞机好像是一下子被"点穴"一般,立即从"神经错乱"状态中平静下来,终于恢复了操纵,李中华毫不迟疑,将"倒扣"的飞机翻转过来。此时,飞机距地面高度只有200多米。

  从飞机进入"倒扣"状态失去控制,到恢复操纵并改平,只有短短的7秒钟!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置,再过7秒钟,一起机毁人亡的惨剧就会发生!

  飞机虽然恢复了操纵,但险情并没有结束。由于故障,飞机上地平仪、罗盘、无线电等设备均不工作,他们无法与地面联系,一切只能靠自己。刚与死神打了个照面的李中华,凭着自己多年练就的高超技艺驾机对准跑道。

  12时26分,飞机安全降落。

  飞机停稳后,由于没有电源,机务人员用手摇方式撬开座舱盖,将两名飞行员接出。

  在塔台,试飞技术专家、中国试飞研究院高级顾问张克荣紧紧握住李中华的手说:"这次险情太突然了,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驾驶技术,是肯定要摔飞机的。你保住的不仅仅是一架飞机,更是我国数十年来数万名科研人员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让我们再回放两段他空中历险的镜头。

  万米高空惊天一搏

  1997年12月1日下午3时,李中华驾驶国产某新型战机执行试飞任务。当飞机上升到1.4万米高空、马赫数达到2.08时,突然,飞机发出"嘭"的一声巨响,随后,飞机瞬间滚转达90度。与此同时,飞机两台发动机告警灯亮,双发转速、温度表指针全部指向"0"。

  "不好,双发停车!"李中华不由得一惊,他立即意识到自己将面临异常严峻的考验。

  失去动力的飞机,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向地面坠去。此时,飞机离本场还有120多公里,他知道,如果自己处置稍有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李中华迅速向地面指挥员报告情况,请求返航。

  面对特情,李中华头脑异常冷静,他一面按处置预案将飞机的坡度改平,一面做好空中开车准备。

  当飞机跌至8000米高度时,他操控飞机减小下降率,将发动机油门杆放置慢车位,在调整好飞机状态后,随即按下启动按钮,右发的转速和温度伴随着飞机的急剧下降缓慢上升,右发一次启动成功!30秒后,在6000米高度,他又将左发动机一次启动成功。此时,发动机的轰鸣声如同奏响的一曲胜利凯歌,李中华听起来格外亲切。

  10分钟后,李中华驾驶着战机安全降落到机场。

  李中华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勇敢顽强的作风,战胜了险情,保住了国产新型战机,带回了对故障状态的精准回忆和判断,为排查故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荣立了二等功。

  把握先机,9000米高空放下起落架

  2002年5月6日下午2时,李中华驾驶某新机进行转场前巡航特性检飞。

  飞机起飞20分钟后,他发现飞机液压表系统2的表针轻微向下摆动。这一变化引起了他的注意。"是不是液压系统有问题?"他在心中打了一个问号,并立即与地面监控系统联系,询问飞机的液压系统是否异常。地面答复没有问题。

  有着丰富试飞经验的李中华还是感觉不太对劲,因为液压表指针仍在不断下移。为防止出现意外,他立即请求返航,并迅速调头向本场飞去。

  李中华一边飞行,一边观察液压表指针变化,20兆帕、19兆帕、18兆帕……表针已低于正常值,表明飞机的液压油量在迅速减少。李中华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根据该新机液压系统的功用和试飞经验,他明白,必须抢在液压系统不能工作前放下起落架,这样一方面可以使飞机正常着陆,另一方面,可以尽快耗掉多余的燃油,保证飞机在着陆时不会因机身过重,造成起落架折断。

  此时,飞机高度9000米,距离机场130公里。在9000米高空放起落架,对飞机和试飞员都是严峻的考验,因为这样做飞机的状态很难保持,稍不留神,飞机还可能出现新的情况,造成风险叠加。

  为确保正常放下起落架,李中华将飞行速度降至500公里/小时,大胆果断地放下起落架。此时,飞机仍然没有任何故障迹象。一分钟后,飞机主告警灯开始闪烁,同时飞行故障清单显示液压系统2压力低。

  与此同时,飞机EPU(应急动力装置)自行启动。李中华一边继续下降高度,一边调整飞机状态,当飞机距离机场还有20公里左右时,液压系统2压力表指针已指到"0"。

  7分钟后,飞机降落在机场跑道上。

  由于李中华观察缜密,判断准确,未雨绸缪,把握先机,处置及时,使一次即将发生的重大险情及时化解,为国家挽回了重大损失,保住了重大科研成果。为此,他再次荣立二等功。

  险情已经过去,经历引人深思。试飞的艰难不只表现在风险课目上,也更多地表现在突发特情上。有人说:遭遇特情勇者胜;有人说:遭遇特情智者胜;有人说:遭遇特情稳者胜。其实,处置好一次特情,往往是对飞行员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李中华正是凭着过硬的思想、技术、心理素质,不仅在科研试飞中屡建奇功,也战胜了数次重大空中险情。

  令人敬佩的是,经历过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李中华却痴心不改。风险课目他带头飞。他说:"我们多担一分风险,部队就少一分隐患;我们多飞出一个数据,飞机就能早一日装备部队。"险情的历练使他更加泰然自若,信心十足。

  当年与李中华一起毕业的14名试飞员,多数已停飞或转业到地方航空公司工作。一位转业到民航的老同学曾打电话问他:"哥们儿,什么时候撤?"李中华答道:"中国空军只要还有一名试飞员,那就是我!"☆


abbr_75034377e0657e42b3393127cbb7d185.jpg

200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 锦 涛视察空军某部时,亲切接见了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李中华。


F2007011021490200035.jpg

妻子潘冬兰和儿子潘俊帆

那个飞机跟条泥鳅一样
向英雄们致敬!


除了李剑英和冯思广烈士,都是飞J-10的?[:a3:]

除了李剑英和冯思广烈士,都是飞J-10的?[:a3:]
PLA 发表于 2010-6-5 14:37


    冯思广呢?
了不起
真正的英雄奖章!
PLA 发表于 2010-6-5 14:37

梁飞枭龙。
李中华飞K8V。什么飞机双发停车?
为什么没有雷sir呢?还不够格?


卢文庆.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卢文庆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罗箭宇


  中新社广州2000年5月4日电:一架起飞高度五米左右的双座战机左发动机突然着火,火焰将黑夜的机场映红了半边天。广州军区空军部队航空兵某团副政委、特级飞行员罗箭宇和飞行副大队长、一级飞行员卢文庆在带弹飞行、载油量数吨、天气条件复杂、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不顾个人生死,仅用三分四十二秒时间,将冒火的战斗机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空军夜航训练史上的空中奇迹。

  几天前,中国空军司令员刘顺尧、政委乔清晨签署命令,分别给他们记一等功并颁发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

  事发于2000年3月20日晚,广空航空兵某团组织的两批黄昏飞行结束后,经过短暂休整,就拉开了昼夜飞行的夜航科目训练。该团副政委罗箭宇和副大队长卢文庆准时来到飞机前,对飞机进行了检查,飞机一切正常。十九点零九分,指挥员下达了起飞命令,十九点十七分十七秒飞机起飞。飞机刚刚起飞到高度约五米处,突然“嘭”的一声,罗箭宇感到飞机开始抖动,二秒钟后,机载语音告警通过无线电向空中、地面同时报告:“左发失火”。瞬间,坐在后舱的卢文庆感到一束热光从后脑向座舱盖下来,他通过机载反光镜发现飞机左发动机喷出的火焰四溅。罗箭宇、卢文庆同时判断是飞机左发动机失火。第一反应是同时消除战机侧滑、保持方向、减小飞机上升角,防止失速变态,并立即将空中特情报告指挥员。地面指挥员也在听到语音告警的同时发现飞机着火,立即提醒飞行员:注意状态,关加力、关加力!罗箭宇稳稳握住操纵杆,使飞机保持在三百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上,几秒钟的时间内,数十个动作,在边听指挥、边判断、边操作中,飞机状态始终被飞行员稳稳地控制住。

  飞机空中着火,是空中特情中危险的情况之一,而这次空中着火的时间、高度、条件等诸多因素对罗箭宇、卢文庆极为不利,一旦失去控制,将机毁人亡。

  十九点十八分三十七秒,罗箭宇、卢文庆在机上灭火失败后,果断地将飞机左发动机关掉。左发动机虽然成功关闭,但火势不减。飞机终于艰难地爬升上一百米高度后,进入了起落航线。

  十九点十九分,雨雾在夜里加大,天气开始变坏,能见度只有四公里左右,飞行员根本看不到跑道,完全靠仪表飞行。卢文庆真实感到火焰的逼近,火的灼热已开始迅速蔓延整个机舱,飞机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他及时提醒了前舱的罗箭宇。正在紧急关头,飞机的无线电又突然中断。

  罗箭宇、卢文庆在与地面完全失去联系情况下,还有一次跳伞求生的机会。但是“驾机返航!”的决心在他俩心中压倒一切。他俩没有言语,只有默契、协同、配合。

  经过对机载设备进行迅速检查,他们经过大脑飞快的精确计算后,得出飞机有两分钟着陆时间,成功返航是有一线希望的。凭着多年来在训练中打下的坚实理论基础,凭着一身过硬的、娴熟的飞行技术、优良的心理素质及对空中特情的认识和应变措施,在没有地面指挥员的引导和帮助下,凭着娴熟的飞行技术和优良的心理素质,他们驾机返航了。成功地避开人群、飞机和地面保障设施,安全成功着陆。

  据悉,这是一起因飞机吸进异物打坏左发动机的意外空中特情,从发生、处置到返航,仅用了三分四十二秒,创下了中国空军夜航训练史上在最低气象条件下,成功驾驶着火战鹰返航的空中奇迹。两位飞行员返航后,被部队视为“空中英雄”,近日,上级有关部队已将该例正确处置特情的经验作为成功的典范收藏。

卢文庆.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卢文庆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罗箭宇


  中新社广州2000年5月4日电:一架起飞高度五米左右的双座战机左发动机突然着火,火焰将黑夜的机场映红了半边天。广州军区空军部队航空兵某团副政委、特级飞行员罗箭宇和飞行副大队长、一级飞行员卢文庆在带弹飞行、载油量数吨、天气条件复杂、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不顾个人生死,仅用三分四十二秒时间,将冒火的战斗机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空军夜航训练史上的空中奇迹。

  几天前,中国空军司令员刘顺尧、政委乔清晨签署命令,分别给他们记一等功并颁发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

  事发于2000年3月20日晚,广空航空兵某团组织的两批黄昏飞行结束后,经过短暂休整,就拉开了昼夜飞行的夜航科目训练。该团副政委罗箭宇和副大队长卢文庆准时来到飞机前,对飞机进行了检查,飞机一切正常。十九点零九分,指挥员下达了起飞命令,十九点十七分十七秒飞机起飞。飞机刚刚起飞到高度约五米处,突然“嘭”的一声,罗箭宇感到飞机开始抖动,二秒钟后,机载语音告警通过无线电向空中、地面同时报告:“左发失火”。瞬间,坐在后舱的卢文庆感到一束热光从后脑向座舱盖下来,他通过机载反光镜发现飞机左发动机喷出的火焰四溅。罗箭宇、卢文庆同时判断是飞机左发动机失火。第一反应是同时消除战机侧滑、保持方向、减小飞机上升角,防止失速变态,并立即将空中特情报告指挥员。地面指挥员也在听到语音告警的同时发现飞机着火,立即提醒飞行员:注意状态,关加力、关加力!罗箭宇稳稳握住操纵杆,使飞机保持在三百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上,几秒钟的时间内,数十个动作,在边听指挥、边判断、边操作中,飞机状态始终被飞行员稳稳地控制住。

  飞机空中着火,是空中特情中危险的情况之一,而这次空中着火的时间、高度、条件等诸多因素对罗箭宇、卢文庆极为不利,一旦失去控制,将机毁人亡。

  十九点十八分三十七秒,罗箭宇、卢文庆在机上灭火失败后,果断地将飞机左发动机关掉。左发动机虽然成功关闭,但火势不减。飞机终于艰难地爬升上一百米高度后,进入了起落航线。

  十九点十九分,雨雾在夜里加大,天气开始变坏,能见度只有四公里左右,飞行员根本看不到跑道,完全靠仪表飞行。卢文庆真实感到火焰的逼近,火的灼热已开始迅速蔓延整个机舱,飞机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他及时提醒了前舱的罗箭宇。正在紧急关头,飞机的无线电又突然中断。

  罗箭宇、卢文庆在与地面完全失去联系情况下,还有一次跳伞求生的机会。但是“驾机返航!”的决心在他俩心中压倒一切。他俩没有言语,只有默契、协同、配合。

  经过对机载设备进行迅速检查,他们经过大脑飞快的精确计算后,得出飞机有两分钟着陆时间,成功返航是有一线希望的。凭着多年来在训练中打下的坚实理论基础,凭着一身过硬的、娴熟的飞行技术、优良的心理素质及对空中特情的认识和应变措施,在没有地面指挥员的引导和帮助下,凭着娴熟的飞行技术和优良的心理素质,他们驾机返航了。成功地避开人群、飞机和地面保障设施,安全成功着陆。

  据悉,这是一起因飞机吸进异物打坏左发动机的意外空中特情,从发生、处置到返航,仅用了三分四十二秒,创下了中国空军夜航训练史上在最低气象条件下,成功驾驶着火战鹰返航的空中奇迹。两位飞行员返航后,被部队视为“空中英雄”,近日,上级有关部队已将该例正确处置特情的经验作为成功的典范收藏。
原来李中华儿子跟他老婆姓


吴晓明.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获得者——吴晓明


    济空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大队长吴晓明,创造了空军安全史上的一个奇迹:他驾机着陆时突遇战鹰起落架放不下的险情,空中先后通场5圈进行应急处置未果,在航油即将耗尽的情况下,吴晓明临危不惧,果断实施紧急迫降,驾无“腿 ”战鹰着陆,避免了一起严重飞行事故,保证了人、机安全。7月1日,空军首长签署命令,为他记一等功,并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


  返航时起落架放不下

  2002年6月11日,对于飞行大队长吴晓明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了。这天他正在进行跨昼夜飞行训练。18时21分,在指挥员“开车、滑出、起飞”等一连串的口令指挥下,吴晓明驾驶飞机缓缓滑向跑道,顷刻间便如离弦之箭冲向茫茫天际。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吴晓明没有丝毫大意,认真检查了各类仪表和发动机工作情况,然后按大纲要求,非常规范地完成了一系列规定动作。

  19时05分,返航的吴晓明在跑道侧方时,按常规放下起落架手柄,但意想不到的险情发生了:红色指示灯亮,起落架放不下!

  “一号,581起落架放不下。”吴晓明迅速向指挥员报告。“检查液压好不好。”塔台指挥员张军向吴晓明发出指令。

  “液压良好。”

  “高度600,通场一圈,再放一次。”

  “581明白。”作为一名已安全飞行1600多小时、曾经成功处置过空中座舱盖飞掉特情的吴晓明显得格外镇定。他一面沉着地保持好飞行状态,一面迅速将应急处理方法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在第二次进行三转弯时,他按指挥员要求再次放下起落架手柄,还是没有成功。接着,他立即用右手用力拉前起落架应急开锁拉环,但拉环像被紧紧卡住一样纹丝不动。

  “拉环拉不动。”吴晓明迅速向塔台指挥员报告。

  “保持好状态,用力拉。”副师长肖余生向吴晓明发出了一道道处置指令。吴晓明当即用双腿夹住驾驶杆保持好飞机状态,双脚用力蹬舵,两只手同时抓紧拉环向后拉,还是没反应!

  吴晓明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低头看了一下仪表:油量800,液压210。再看看舱外,天色逐渐变得昏暗起来。


  5次通场被迫复飞

  吴晓明当机立断,决定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这是处置措施的最后一招,成败在此一举。他将起落架手柄放回“中立”,迅速打开应急放起落架冷气开关,此时发现起落架红灯灭了,但绿灯却没亮。凭经验,他感觉起落架还是没有放下来。

  “注意状态……”塔台上,指挥员焦急万分。

  蹬舵、侧滑,压杆、甩动,关电门……吴晓明再次沉着地做完一连串可能放出起落架的动作,但起落架仍像水蛭一样紧紧吸附在机身内。

  7时21分,吴晓明第4次以高度200米通场。那熟悉的跑道隐约可见,可他偏偏不能降落。千钧一发!最简便安全的方法当然是弃机跳伞,可吴晓明没有拉动两腿间那只红色的拉环。他知道,这“举手之劳”会使自己很快脱离险境,可飞机顷刻间便会付之一炬!这时,吴晓明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要尽力保住飞机!

  7时24分,吴晓明第5次加入航线。他做好了实施迫降的准备。

  “保持好状态,准备迫降。”指挥员的指令与吴晓明不谋而合!必须赶在燃油耗尽前安全降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空军航空史上,该型飞机3个起落架同时放不下实施迫降,尚无成功先例。对此,吴晓明心里不是没有犹豫过。但他坚信,只要与地面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员指挥,按规范动作实施,就有成功的希望。

  “检查速度,在备降道迫降。”肖副师长考虑到不久前对备降道进行了平整维护,又刚刚下了一场小雨,迫降时可防止磨擦起火,便果断地下达了在备降道迫降的指令。


  “无腿”战鹰安全着陆

  此时,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机场上,跑道灯、探照灯全部打开。吴晓明以主跑道外侧的跑道灯为参照,驾机对正备降道准备着陆。但是,由于着陆速度偏大,吴晓明果断加油门复飞。

  7时30分,吴晓明再次对正了备降道。此时飞机可用油量只剩130升,这是最后一次迫降机会!他沉着地修正好飞机方向,尽量把下滑线压低,果断作了着陆动作。就在接地前的一刹那,他一面迅速放出减速伞,一面向后带杆。“嚓”的一声,飞机呈小仰角状态在距跑道头714米、主跑道边缘20余米处的备降道草坪轻柔着地,顷刻间便卷起一缕黑黄色的烟土。紧接着,他又干净、利索地做出了关车、关总电门、蹬舵保持方向等动作,飞机滑行289米后停在了一片松软的草地上。

  经查,吴晓明只有腰部软组织轻微挫伤,飞机除副油箱悬挂梁、后腹部的方向安定片和左翼间航行灯擦伤损坏外,其他各部位完好无损。


吴晓明和战友一起进行地面模拟编队训练.jpg

吴晓明妻子王延鸿.jpg

吴晓明妻子王延鸿

吴晓明与李中华合影.jpg

吴晓明与李中华合影

吴晓明与航天英雄杨利伟.jpg

吴晓明与杨利伟合影

吴晓明.jpg
 
 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获得者——吴晓明


    济空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大队长吴晓明,创造了空军安全史上的一个奇迹:他驾机着陆时突遇战鹰起落架放不下的险情,空中先后通场5圈进行应急处置未果,在航油即将耗尽的情况下,吴晓明临危不惧,果断实施紧急迫降,驾无“腿 ”战鹰着陆,避免了一起严重飞行事故,保证了人、机安全。7月1日,空军首长签署命令,为他记一等功,并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


  返航时起落架放不下

  2002年6月11日,对于飞行大队长吴晓明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了。这天他正在进行跨昼夜飞行训练。18时21分,在指挥员“开车、滑出、起飞”等一连串的口令指挥下,吴晓明驾驶飞机缓缓滑向跑道,顷刻间便如离弦之箭冲向茫茫天际。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吴晓明没有丝毫大意,认真检查了各类仪表和发动机工作情况,然后按大纲要求,非常规范地完成了一系列规定动作。

  19时05分,返航的吴晓明在跑道侧方时,按常规放下起落架手柄,但意想不到的险情发生了:红色指示灯亮,起落架放不下!

  “一号,581起落架放不下。”吴晓明迅速向指挥员报告。“检查液压好不好。”塔台指挥员张军向吴晓明发出指令。

  “液压良好。”

  “高度600,通场一圈,再放一次。”

  “581明白。”作为一名已安全飞行1600多小时、曾经成功处置过空中座舱盖飞掉特情的吴晓明显得格外镇定。他一面沉着地保持好飞行状态,一面迅速将应急处理方法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在第二次进行三转弯时,他按指挥员要求再次放下起落架手柄,还是没有成功。接着,他立即用右手用力拉前起落架应急开锁拉环,但拉环像被紧紧卡住一样纹丝不动。

  “拉环拉不动。”吴晓明迅速向塔台指挥员报告。

  “保持好状态,用力拉。”副师长肖余生向吴晓明发出了一道道处置指令。吴晓明当即用双腿夹住驾驶杆保持好飞机状态,双脚用力蹬舵,两只手同时抓紧拉环向后拉,还是没反应!

  吴晓明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低头看了一下仪表:油量800,液压210。再看看舱外,天色逐渐变得昏暗起来。


  5次通场被迫复飞

  吴晓明当机立断,决定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这是处置措施的最后一招,成败在此一举。他将起落架手柄放回“中立”,迅速打开应急放起落架冷气开关,此时发现起落架红灯灭了,但绿灯却没亮。凭经验,他感觉起落架还是没有放下来。

  “注意状态……”塔台上,指挥员焦急万分。

  蹬舵、侧滑,压杆、甩动,关电门……吴晓明再次沉着地做完一连串可能放出起落架的动作,但起落架仍像水蛭一样紧紧吸附在机身内。

  7时21分,吴晓明第4次以高度200米通场。那熟悉的跑道隐约可见,可他偏偏不能降落。千钧一发!最简便安全的方法当然是弃机跳伞,可吴晓明没有拉动两腿间那只红色的拉环。他知道,这“举手之劳”会使自己很快脱离险境,可飞机顷刻间便会付之一炬!这时,吴晓明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要尽力保住飞机!

  7时24分,吴晓明第5次加入航线。他做好了实施迫降的准备。

  “保持好状态,准备迫降。”指挥员的指令与吴晓明不谋而合!必须赶在燃油耗尽前安全降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空军航空史上,该型飞机3个起落架同时放不下实施迫降,尚无成功先例。对此,吴晓明心里不是没有犹豫过。但他坚信,只要与地面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员指挥,按规范动作实施,就有成功的希望。

  “检查速度,在备降道迫降。”肖副师长考虑到不久前对备降道进行了平整维护,又刚刚下了一场小雨,迫降时可防止磨擦起火,便果断地下达了在备降道迫降的指令。


  “无腿”战鹰安全着陆

  此时,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机场上,跑道灯、探照灯全部打开。吴晓明以主跑道外侧的跑道灯为参照,驾机对正备降道准备着陆。但是,由于着陆速度偏大,吴晓明果断加油门复飞。

  7时30分,吴晓明再次对正了备降道。此时飞机可用油量只剩130升,这是最后一次迫降机会!他沉着地修正好飞机方向,尽量把下滑线压低,果断作了着陆动作。就在接地前的一刹那,他一面迅速放出减速伞,一面向后带杆。“嚓”的一声,飞机呈小仰角状态在距跑道头714米、主跑道边缘20余米处的备降道草坪轻柔着地,顷刻间便卷起一缕黑黄色的烟土。紧接着,他又干净、利索地做出了关车、关总电门、蹬舵保持方向等动作,飞机滑行289米后停在了一片松软的草地上。

  经查,吴晓明只有腰部软组织轻微挫伤,飞机除副油箱悬挂梁、后腹部的方向安定片和左翼间航行灯擦伤损坏外,其他各部位完好无损。


吴晓明和战友一起进行地面模拟编队训练.jpg

吴晓明妻子王延鸿.jpg

吴晓明妻子王延鸿

吴晓明与李中华合影.jpg

吴晓明与李中华合影

吴晓明与航天英雄杨利伟.jpg

吴晓明与杨利伟合影
回复 17# 不如不见
入赘?
benshan 发表于 2010-6-5 15:59


    貌似要出大事故才够格:L
驾驶F7,机腹着陆,姿态控制不好就要翻滚,技术和心理都挺过硬


估计下一个是他


  2010年6月1日,驻沪空军航空兵某团党委研究决定,为成功处置罕见重大空中特情,开创国产某型战机在16米超低空停车后安全着陆先河的团长叶江报请个人一等功一次。

    5月27日,江南某机场。14时36分,团长叶江驾驶国产某型战机呼啸而起。上升仅16米时,战机突然“嘭”的一声巨响,一团火苗从战机右发动机尾部喷射而出。叶江迅速扫视仪表板,发现右发动机转速减小。

    右发动机停车!飞行2000多小时的特级飞行员叶江首次遇到如此超低空停车特情。他临危不乱,立即利用左发动机全部推力确保飞机继续爬升。高度158米时,战机推力明显不足,仰角增大,速度骤降,出现侧滑。

    飞机前方是居民密集区,左侧是群山,叶江果断调整状态右转下滑,驾驶战机向某水域方向飞去。14时38分04秒,叶江将战机改平,轻蹬方向舵,消除飞机侧滑,柔和拉驾驶杆,在颠簸中驾驶战机小坡度上升,试图在安全高度重启右发动机。

    14时39分48秒,战机上升至980米时,主液压系统压力继续下降。这时,叶江耳机里传来塔台指挥员的声音:“地面草地上冒烟,怀疑右发动机有异物飞出,不要空中开车,准备着陆!”

    14时43分14秒,叶江驾驶战机上升到2230米,进入着陆航线。14时46分08秒。主液压表指针指向“0”,襟翼放不出来,战机极有可能冲出跑道。更可怕的是,油箱还有大量燃油,一旦着陆时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艺高人胆大。叶江摒住呼吸,保持战机平稳,对准跑道下滑,30米、20米、10米……接地的战机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叶江连拉3次刹车,将战机稳稳停在距离跑道尽头100米处。此时,指针指向14时50分。(

估计下一个是他


  2010年6月1日,驻沪空军航空兵某团党委研究决定,为成功处置罕见重大空中特情,开创国产某型战机在16米超低空停车后安全着陆先河的团长叶江报请个人一等功一次。

    5月27日,江南某机场。14时36分,团长叶江驾驶国产某型战机呼啸而起。上升仅16米时,战机突然“嘭”的一声巨响,一团火苗从战机右发动机尾部喷射而出。叶江迅速扫视仪表板,发现右发动机转速减小。

    右发动机停车!飞行2000多小时的特级飞行员叶江首次遇到如此超低空停车特情。他临危不乱,立即利用左发动机全部推力确保飞机继续爬升。高度158米时,战机推力明显不足,仰角增大,速度骤降,出现侧滑。

    飞机前方是居民密集区,左侧是群山,叶江果断调整状态右转下滑,驾驶战机向某水域方向飞去。14时38分04秒,叶江将战机改平,轻蹬方向舵,消除飞机侧滑,柔和拉驾驶杆,在颠簸中驾驶战机小坡度上升,试图在安全高度重启右发动机。

    14时39分48秒,战机上升至980米时,主液压系统压力继续下降。这时,叶江耳机里传来塔台指挥员的声音:“地面草地上冒烟,怀疑右发动机有异物飞出,不要空中开车,准备着陆!”

    14时43分14秒,叶江驾驶战机上升到2230米,进入着陆航线。14时46分08秒。主液压表指针指向“0”,襟翼放不出来,战机极有可能冲出跑道。更可怕的是,油箱还有大量燃油,一旦着陆时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艺高人胆大。叶江摒住呼吸,保持战机平稳,对准跑道下滑,30米、20米、10米……接地的战机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叶江连拉3次刹车,将战机稳稳停在距离跑道尽头100米处。此时,指针指向14时50分。(
就不能把奖章设计好看点么
标题党
TG实在是T到家了,弄个最高荣誉奖章都能弄成这样………还不如挂大红花呢,不能忍了
benshan 发表于 2010-6-5 15:59

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上已有雷sir的名字
都是拿命来拼啊,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