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抗美援朝的茂村伏击战?42军打的。想了解下详情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1:42:17
哪位大大知道啊?请教请教{:wu:}哪位大大知道啊?请教请教{:wu:}
好像创美军单场单天战斗死亡最高记录,志愿军没留活口?
应该是125师打的,干了MD一个加强连200多人!不是没留活口!留了一连长一下士2活口!{:jian:}
回复 3# 新月弯刀911


    有没有详细资料?跪求啊。
新月弯刀911 发表于 2010-6-5 00:48


    不会吧。。真有这事??TG太强大了
能干掉MD200人,我们会牺牲多少人?


1月27日,第四十二军奉命停止休整,匆忙开赴龙头里地区展开,阻击“联合国军”的进攻,掩护正进行反击准备的东线主力的集结。
吴瑞林军长决定:先以第一二五师至龙头里以南地区展开阻击,并争取于运动中歼敌一部,掩护军主力向龙头里开进。待军主力到达后即展开组织防御,将敌阻于广滩里、龙头里、横城公路以南地区。
1月28日,第一二五师到达龙头里以南。
第三七五团团长赵立贤带着前卫第三营,隐蔽进入原州通往杨平公路上的一个名叫茂村的小村庄,摆下了一个伏击阵势。
前卫第九连占领的阵地是茂村南山。
第二天太阳升到半空的时候,后山上响起了急促的机枪声,是从犁浦里渡过汉江的美军吉普车队!一共12辆中吉普。已经被设伏部队打懵了头,一辆接一辆在路上乱碰乱撞,进不得退不得正乱成一锅粥。
这是美步兵第二十三团第一营几个残缺的连合并组成的一个加强连,大都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在美国兵里算是出类拔萃之辈了。
第三排副排长隋景春最先冲上公路,朝着开过来的一辆吉普车投出一颗手榴弹,把汽车先炸瘫。然后冲锋枪对着车上乱作一团的美国兵就是一阵横扫。
前头的车被炸毁,后头的车又被挡住,美军没路可跑,全钻到车下向外射击。和其他美国兵比起来,他们大都打得还算顽强,躲在车下边,大伙儿用蹩脚英语怎么喊也不出来,还拼命往外扔手榴弹、打机枪。
魏思福说你们乱嚷嚷什么乱嚷嚷什么,送他们回老家得啦。
大家三个一群两个一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车下扔手榴弹。
激战30分钟,美国鬼子死伤大半。
剩下的觉得这车下边儿是呆不住了,钻出来就住山上跑。
小个子中国兵们拼命地跟着美国大块头撵。
战士涂新祥一个人刺倒3个美国兵;机枪射手陈远明用铁锹把一个美国兵砸得脑浆迸裂;战士肖代贵腰部负伤,仍然刺倒了两个美国兵;第三排排长张德发用冲锋枪打翻一辆吉普车,活捉了旁边坐着的军官……
剩下的美国兵晕头转向又往汽车上爬。
雨点般的手榴弹又飞进车厢,美国兵七歪八倒又躺下一片。
又跳下车往路边往茅坑里跳,往房子里钻。
那还能跑掉?
天上12架美国飞机干着急没办法。
下面打成一团,上边儿转成一圈,楞是没招。
只好在四周山上乱扫乱射。
那还能顶事儿?
后边的第七连也赶到了,第八班班长陈兴元从一名美国兵手中抢过一挺机枪,两个弹匣打完,就把往山上跑的美国鬼子全放倒在山坡上。
战至黄昏,战斗顺利结束。
200多个美国鬼子全部被击毙。
俘美军上尉连长1名,下士1名。
缴获汽车12辆,无座力炮2门,重机枪6挺,轻机枪9挺,自动步枪和卡宾枪200支,电台6部,报话机、步谈机20部。
这么多美国鬼子最后只逮住两个活的,这还真不多见。{:se:}

1月27日,第四十二军奉命停止休整,匆忙开赴龙头里地区展开,阻击“联合国军”的进攻,掩护正进行反击准备的东线主力的集结。
吴瑞林军长决定:先以第一二五师至龙头里以南地区展开阻击,并争取于运动中歼敌一部,掩护军主力向龙头里开进。待军主力到达后即展开组织防御,将敌阻于广滩里、龙头里、横城公路以南地区。
1月28日,第一二五师到达龙头里以南。
第三七五团团长赵立贤带着前卫第三营,隐蔽进入原州通往杨平公路上的一个名叫茂村的小村庄,摆下了一个伏击阵势。
前卫第九连占领的阵地是茂村南山。
第二天太阳升到半空的时候,后山上响起了急促的机枪声,是从犁浦里渡过汉江的美军吉普车队!一共12辆中吉普。已经被设伏部队打懵了头,一辆接一辆在路上乱碰乱撞,进不得退不得正乱成一锅粥。
这是美步兵第二十三团第一营几个残缺的连合并组成的一个加强连,大都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在美国兵里算是出类拔萃之辈了。
第三排副排长隋景春最先冲上公路,朝着开过来的一辆吉普车投出一颗手榴弹,把汽车先炸瘫。然后冲锋枪对着车上乱作一团的美国兵就是一阵横扫。
前头的车被炸毁,后头的车又被挡住,美军没路可跑,全钻到车下向外射击。和其他美国兵比起来,他们大都打得还算顽强,躲在车下边,大伙儿用蹩脚英语怎么喊也不出来,还拼命往外扔手榴弹、打机枪。
魏思福说你们乱嚷嚷什么乱嚷嚷什么,送他们回老家得啦。
大家三个一群两个一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车下扔手榴弹。
激战30分钟,美国鬼子死伤大半。
剩下的觉得这车下边儿是呆不住了,钻出来就住山上跑。
小个子中国兵们拼命地跟着美国大块头撵。
战士涂新祥一个人刺倒3个美国兵;机枪射手陈远明用铁锹把一个美国兵砸得脑浆迸裂;战士肖代贵腰部负伤,仍然刺倒了两个美国兵;第三排排长张德发用冲锋枪打翻一辆吉普车,活捉了旁边坐着的军官……
剩下的美国兵晕头转向又往汽车上爬。
雨点般的手榴弹又飞进车厢,美国兵七歪八倒又躺下一片。
又跳下车往路边往茅坑里跳,往房子里钻。
那还能跑掉?
天上12架美国飞机干着急没办法。
下面打成一团,上边儿转成一圈,楞是没招。
只好在四周山上乱扫乱射。
那还能顶事儿?
后边的第七连也赶到了,第八班班长陈兴元从一名美国兵手中抢过一挺机枪,两个弹匣打完,就把往山上跑的美国鬼子全放倒在山坡上。
战至黄昏,战斗顺利结束。
200多个美国鬼子全部被击毙。
俘美军上尉连长1名,下士1名。
缴获汽车12辆,无座力炮2门,重机枪6挺,轻机枪9挺,自动步枪和卡宾枪200支,电台6部,报话机、步谈机20部。
这么多美国鬼子最后只逮住两个活的,这还真不多见。{:se:}
老美吃这么大亏后来怎么报复?
不知道我方损失情况怎么样
历害!
这么乱,报复?最多就是飞机来招呼一下。
新月弯刀911 发表于 2010-6-5 16:06


    有没有链接或是电子书?
42军号称不留俘虏的。{:wu:}
这样的战果还是不错的
美国人装备真好啊
danielfan 发表于 2010-6-5 14:30


    伏击战呗~最神奇的是有一个班狙击美军,杀伤美国海军陆战队200多,然后自身零伤亡~貌似是写进教材的~
有可能的,毕竟那个时候刚刚打完内战不久,老兵油子一把抓。
德云班主 发表于 2010-6-5 19:40
葛岘岭那仗吧?那是一个排。
德云班主 发表于 2010-6-5 19:40
玩得非常阴。把车队里弹药车弄炸了。而且设置假阵地,假阵地被炸,还组织对假阵地抢修。

到最后美国人也没搞清楚,志愿军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当时我们火力太差,只能靠智慧,用巧取胜。
唉,我在42军后勤生活了近二十年啊。经常梦里醒来,眼前仍是熟悉的盘山公路、鱼塘、明碉暗堡、大山......
o7 楼上
东方军队干仗的思维西方军人就是整不明白!
西电坏小子 发表于 2010-6-5 14:13


    不打死几个,美帝就能老老实实的撤出汉城吗
shawn62 发表于 2010-6-5 16:18


    撤出汉城以表示抗议。
回复 24# 红色俱乐部


    呵呵。。TG万岁
TG威武!
回复 3# 新月弯刀911


    那是113师的好不好  38军的!
美军那两个战俘在志愿军战俘营的日子一定泪流满面、后悔不已,早知共党不杀俘虏,抵抗个什么劲啊,白死200人。
weigy1986 发表于 2010-6-7 11:11


    你说的那个是葛岘岭阻击战。那个其实没伤亡的那个排是一部分作战单位,中间他们还曾给另外一个连进行过支援。不过那个确实是教科书式的步兵作战教材。
zou_xl 发表于 2010-6-7 12:57


    那个排长很有名,这个事我在世界军事上看的。那个排长是有名的爱动脑筋的。
这个强,还有过一个步兵阻击老美一个师8个小时的!奶奶的,老美这人也丢得够到家了!!不要说人家老美都是新兵蛋子!真要那样话,那就是否定人家在二战中的贡献!!!!!!!!!!!!
楼上的能不能都详细的讲解下
德云班主 发表于 2010-6-5 19:40

能详细介绍下么?
ainixu_1314 发表于 2010-6-7 15:45


   自己摆渡葛岘岭阻击战去
还有一个更强的,上甘岭时秦基伟派警卫连增援,恰逢美韩交接,结果混乱中有5人摸入美军一营级地堡,结果在敌包括飞机的狂轰乱炸下,多次打乱对上甘岭的进攻,最后全死了。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60040/comments/page1
这里头有:


摘录出来如下:

这天是1952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两周年的日子。这天,也是上甘岭的一个时间段分割点。

头一天晚上,秦基伟把自己军部的警卫连96人由连长、指导员带领,派往597.9高地一号坑道,指导员王虏是秦基伟太行山时期的警卫员,跟随秦基伟长达五六年,多次在战场上冒死掩护过秦基伟,在通过上甘岭山脚下的炮火封锁区时,遭受到巨大伤亡,只有24人到达一号坑道,牺牲的人中就包括王虏。十五军自成立以来,大小数百战,还从没用上军警卫连,初次上阵损失就这么惨重,直到战役结束秦基伟还痛心不已。

美国人也不轻松,这一天饭佛理特也到了第九军军部,把美七师撤了下去,南朝鲜二师接替了美国人的主攻任务。

应该说这时候的美国人的状态时比较好的,秦基伟这边已经把军部的警卫连送了上去,可以说兵力已经近乎到了极限。联合国军则是生力军刚刚投入战场,一鼓作气之下,胜负往那边倾斜,不必多说了。奇怪的是在之后的这几天,双方进行的是坑道争夺战,而韩军这边,并没能投入足够多的力量去彻底解决坑道,反倒是十五军这边缓过了一口气来。

当天,崔建功在指挥所看到,对方黑压压一片一片人头就在炮火掩护下过来了。突然之间,对方的第二梯队一片大乱,战斗突然在敌人的背后打响。

崔师长边夸战士打得好,边问这是谁打的,居然没人知道。与此同时,597.9高地上看得更清楚。有一支奇兵,占据了美国人留下的一座非常坚固的堡垒,冷不防在敌人内部打响。猝不及防、距离又近,敌人第二梯队死伤惨重,后路被抄、援兵不继,前面的进攻立刻失去了后劲。

可以这么比喻,联合国军张开了大口,准备把前面的志愿军阵地一口吞下,却不料喉咙里突然卡进了一根刺。不光不能咽下前面的肥肉,张开的大口合上也很困难,只能张着嘴等着别人一点点敲自己的牙齿,拔自己的舌头。而且共军不仅发现了这根意外的刺,还不停地给这根刺帮忙活动一下,可怜的韩国人。

如果不好理解,想一下黄继光,如果黄继光堵住枪眼后,后续部队没能立刻冲上来,那黄继光的牺牲就没有了意义。

从597.9高地上,可以看到一小时后对方纠集了一个连对这个堡垒发动进攻,力图一举拿下。硝烟中,三个战士从堡垒中悄悄潜出,两个人绕道敌后,一个人埋伏在堡垒前面的炮弹坑里。就在敌人以为志愿军将坚守堡垒的时候,还没接近就被手雷给炸了个晕头转向。敌人派出一个班,慢慢摸到堡垒边上侦察,发现没什么动静,认为我军都已牺牲,遂大喜过望,一连人直起腰来,大摇大摆走向堡垒。不料瞬间三名志愿军战士呈三角阵形出现,手中的转盘枪对着这一连人一通横扫,爽!

敌人立刻又派了一个连企图连续进攻,这时候,志愿军的迫击炮发言了。不多的炮火用在了关键的地方上。围着这个堡垒,志愿军打出了一道火墙,敌人的连续攻击就此破产。

也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崔建功师长和前面的团指挥部与各阵地确认后发现,没有一个阵地向敌方派出小分队……

转贴续:
中国人在此 (作者:黄河故人 转自西西河网站)

这个,没人派出小分队,难道是上甘岭的炮火太强烈,某网络神人穿越了?那时候可没这个词。

当天夜里,团里师里都派出了通信员前去联络,可是对方的照明弹打得前沿阵地和白天一样。美国人堡垒和志愿军阵地之间用炮火打成好几道封锁线,通信员全部牺牲。再继续派人已经没有意义,于是这个阵地被标注成了无名阵地。

美国人也反应过来了,首要任务是除掉自己嗓子眼里的这根刺,否则,自己的部队一集结,就等着给人当靶子。

第二天,六架飞机掩护一个连的敌人攻了上来。六架飞机疯狂肆虐,可是这个堡垒是美国人自己修的,很是坚固,狂轰滥炸没什么作用。而在炮火的缝隙中,可以看到一共有五个志愿军战士的身影在闪动,在同百倍于他们的敌军在作战。

志愿军的炮火也没闲着,在堡垒的周围也打出一道火墙,敌军部队照样被钢雨严重杀伤。炮火密度之大,以至于有一发炮弹竟然撞在了美国人的一架飞机上。可以把坦克砸成瘫痪的榴弹炮弹落在了飞机上,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随后一天,枪声仍然不断,直到10月28日。在无名阵地上的战士,就这样孤军战斗了四天四夜。这四天,成了十五军非常重要的四天四夜,十五军缓过来了。

这五位英雄的功劳是相当的大。第一天他们刚刚打了第一仗崔建功就说他们要记特等功,何况他们还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四天,但是也不适合把他们上升到上甘岭战役的关键点的高度。上甘岭总的来说是美国人猜中了开头,但没有猜中结尾。战役起始阶段,美国人成功的欺骗了志愿军的上上下下,但是十五军上上下下的浴血奋战给志愿军争取到了修正自己错误的机会,然后十五军自己也一战成名,从二流部队一跃而成为头号主力之一。

10月28日,我某团四连排长田丙辛带两个班的部队冲到了无名阵地。

出现在田丙辛排长面前的首先是堡垒外面的三位烈士遗体。一位烈士的遗体保存较好,躺在鸭绒睡袋里面,应该是牺牲较早,被其他烈士安置在睡袋里面;第二位烈士躺在一堆焦土边上,身上的新棉衣已经被炮火撕得粉碎,子弹早已打穿了他的双手,而手里还有一颗手雷;第三位烈士的遗体在稍远的地方,周围敌尸重重叠叠,手指上是手榴弹线圈。

走到堡垒的门口,第四位烈士的遗体在堡垒门口,身上伤痕累累但没有致命伤,怀里抱着一根爆破筒;满怀希望的田排长看到了第五人跪在射击孔边上,怒目圆睁,手指还扣在机枪的扳机上。走近才发现,这位烈士也牺牲了。

环顾后发现,这是一个美军营级指挥所,没有人敌人进来的迹象。也就是说,五位烈士牺牲后,联合国军并没有敢打进这个堡垒来看一下。堡垒周围,敌人还有二十多具尸体没运下去。堡垒里面的两位烈士都没有致命伤,很可能是被渴死的。

想想坑道里是何等的艰苦,送苹果进坑道就有二等功,何况孤立在坑道前面好远,和后方没有任何联络的无名阵地;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能看到美军不是纸老虎,一个营级指挥部,就可以坚固到在美国人自己的炮火中幸存下来;第三个方面无名阵地的志愿军基本上是用美国人的装备打的这几天的战斗。我们经常说要是志愿军有了美国人的装备朝鲜战争会打成一个什么样子,那现在大家看到的该是一个现实的例子,五名志愿军烈士,死伤在他们面前的联合国军何止于百倍。

根据情况分析,应该是五位烈士随增援部队到了阵地上,但是在如此猛烈地炮火下,夜间地形地貌和白天差距太大,他们没能找到坑道,却一路深入了敌军阵地。正好赶上了美七师和韩二师换防,这个指挥所被放弃了,于是五位志愿军就潜入了这个堡垒。而且他们很沉的住气,一直到敌人的第二梯队集结完毕,才一通猛揍,在联合国军的嗓子眼深深地扎了一根刺。

已经不能接回自己的战士,确认烈士的身份就成了大问题。从发现的遗物看,五位烈士不止一位识文断字,可是他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和部队的番号,仅在一位烈士身上的布片上,发现了“山西省”三个字,推测是来自十五军前身——当年九纵的老战士。由于上甘岭上的部队编制多、变动大、伤亡重,这五位烈士的身份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个人推测,他们也许是十五军军部警卫连的战士。首先头一天晚上,秦基伟把自己的警卫连派上了阵地;其次,五名烈士不止一人识字,有的还能写笔记,这个文化素质不低,一般的连队比较难达到这个高度;第三,这五名烈士的仗都打成精了,看咱们前面的叙述,打得非常漂亮,军事素质极为优秀,符合军部警卫连的身份。

五位烈士留给我们的话,笔记上有这么一段“吃的是美国饼干,用的是美国枪,打的是美国子弹,消灭的是美国狼。”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这句话,烈士把它深深地刻在了堡垒一边的石壁上:

中国人在此
转贴续:

关于《中国人在此》的一些解释 (作者:黄河故人)

五烈士的故事,坦诚的告诉大家,我一直是打着问号的,直到大约一个月前。

《中国人在此》一文的来源是郑大藩当年写成却未能及时发表的几篇文章之一。郑大藩是谁?就是发掘了邱少云的那名记者,要不然邱少云就是二、三等功了(邱少云的遗骸是按照一般功臣在朝鲜安葬的,成了英雄后来才被送回国)。所以,我想他写作的东西可信度还是足够高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于1952年被新华社播发后,郑大藩当月接受15军政治部的委托去采访先进事迹,接受任务不久,还没搜集很多资料就负伤。伤好之后被调到东线,忙于东线的相关报道,而十五军1954年回国,写成的文稿就被搁置起来。

他则在1955年回国,这些文稿就在他那里陪他到1981年离休。大约1990年前后,他把这些文稿发表在了地方文史资料上,这就是我看到的来源

五烈士的战斗在本人这篇小文里看过去极为惨烈,而在上甘岭的战场上,只不过是战场上的一个角落。须知十五军1948年才成军,在解放军里面那属于倒着数的小弟。然而上甘岭一场大战,一跃成为解放军top5的主力之一,评委是开国时的那批将帅,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可能,上甘岭的惨烈绝非三言两语可形容。

五烈士的重要性,有朋友认为俺夸大了。这里,做一下解释。

第一, 大家是从本人这篇小文里看到的五烈士。一般来说,看近的东西总是觉得他们大些,这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 对抗坑道作战,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坦率的讲,直到听过了林老给我们讲过的故事,我才知道,反坑道,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是最重要的,武器,普通的步兵武器就够了(当然这是1950年,没有云爆弹。)志愿军一样有打韩国人的阵地,多次站不住被人从坑道里打下来的记录。后来一下子把预备队全撒到阵地上,韩国人整个被堵在了老鼠洞里,才拿下来。

所以,五烈士能够让韩国人的第二梯队不能顺利投入到坑道阵地,俺认为这个功劳很大。只有留住了坑道,才有上甘岭的第二阶段作战。

说道这个记载的可信,还有两点:
1. 原文中提到了督战队。美军没有督战队,而韩国人是有的。恰好这一天之前,美军和韩军换防。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5烈士可以占据一座美军的营级指挥部。
2. 原文提到了崔建功对这个阵地的关注。可惜崔老去矣。

呆鹅提到秦基伟的确认问题。这个以十五军军部的忙碌情况,可能有人抽得出时间来确认烈士身份么?高戈里也提过,五十军打坦克那一仗,有烈士炸掉敌人坦克后,遗体还在坦克上。短时间没有确认身份,待到过后去确认时,这位烈士已经无名了。

说道上甘岭上最大的无名英雄,应该是我们的炮兵。我们说某小组消灭敌人100多人,几十人,很多时候是把支援炮火的杀伤也给算进去了。有意见?谁不服谁到战场上去自己统计、区分。

志愿军有一个连没上阵地就牺牲殆尽的记录;美军一样有一个连上去,还没到目的地,一顿炮火砸成个位数回来。

这个阵地不能确定,但肯定不是7号阵地,因为7号阵地应该是是孙占元、易学才的阵地,早就存在于地图上了。说道孙占元,有谁知道他具体的牺牲经过?虽然都知道他是和敌人同归于尽。

孙占元当时是就带上去一个班共两个组,易学才是一个组长,别的部队伤亡很大;美国人是四个火力巢,没有盖顶,就是把周围用麻袋搞起来,一个里头有的是一个班,有的是两个班。他们攻下第一个火力巢,里面美国兵一个多班,牺牲了一个战斗组,就剩下易学才小组了。孙占元掩护易学才这个战斗组又打下了第二个火力巢,这个火力巢有两个班和一些重火器,然后就剩下易学才和孙占元没负伤了。

美国兵随后上来70多人增援,被他们两个人的机枪交叉火力干掉一多半。随后孙占元双腿负伤,他掩护易学才去炸第三个和第四个火力巢。也就在易学才去炸第三个火力巢的时候,没死的一二十个鬼子扑到孙占元的火力点,基本上在孙占元和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易学才打下了后两个火力巢。

损失一多半还要往上冲,上甘岭中的美国兵,是很凶悍的,不太像之前的少爷兵。

写这个例子,主要是想说一件事。也许我们认为上甘岭已经被细细的研究过了,但实际上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60040/comments/page1
这里头有:


摘录出来如下:

这天是1952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两周年的日子。这天,也是上甘岭的一个时间段分割点。

头一天晚上,秦基伟把自己军部的警卫连96人由连长、指导员带领,派往597.9高地一号坑道,指导员王虏是秦基伟太行山时期的警卫员,跟随秦基伟长达五六年,多次在战场上冒死掩护过秦基伟,在通过上甘岭山脚下的炮火封锁区时,遭受到巨大伤亡,只有24人到达一号坑道,牺牲的人中就包括王虏。十五军自成立以来,大小数百战,还从没用上军警卫连,初次上阵损失就这么惨重,直到战役结束秦基伟还痛心不已。

美国人也不轻松,这一天饭佛理特也到了第九军军部,把美七师撤了下去,南朝鲜二师接替了美国人的主攻任务。

应该说这时候的美国人的状态时比较好的,秦基伟这边已经把军部的警卫连送了上去,可以说兵力已经近乎到了极限。联合国军则是生力军刚刚投入战场,一鼓作气之下,胜负往那边倾斜,不必多说了。奇怪的是在之后的这几天,双方进行的是坑道争夺战,而韩军这边,并没能投入足够多的力量去彻底解决坑道,反倒是十五军这边缓过了一口气来。

当天,崔建功在指挥所看到,对方黑压压一片一片人头就在炮火掩护下过来了。突然之间,对方的第二梯队一片大乱,战斗突然在敌人的背后打响。

崔师长边夸战士打得好,边问这是谁打的,居然没人知道。与此同时,597.9高地上看得更清楚。有一支奇兵,占据了美国人留下的一座非常坚固的堡垒,冷不防在敌人内部打响。猝不及防、距离又近,敌人第二梯队死伤惨重,后路被抄、援兵不继,前面的进攻立刻失去了后劲。

可以这么比喻,联合国军张开了大口,准备把前面的志愿军阵地一口吞下,却不料喉咙里突然卡进了一根刺。不光不能咽下前面的肥肉,张开的大口合上也很困难,只能张着嘴等着别人一点点敲自己的牙齿,拔自己的舌头。而且共军不仅发现了这根意外的刺,还不停地给这根刺帮忙活动一下,可怜的韩国人。

如果不好理解,想一下黄继光,如果黄继光堵住枪眼后,后续部队没能立刻冲上来,那黄继光的牺牲就没有了意义。

从597.9高地上,可以看到一小时后对方纠集了一个连对这个堡垒发动进攻,力图一举拿下。硝烟中,三个战士从堡垒中悄悄潜出,两个人绕道敌后,一个人埋伏在堡垒前面的炮弹坑里。就在敌人以为志愿军将坚守堡垒的时候,还没接近就被手雷给炸了个晕头转向。敌人派出一个班,慢慢摸到堡垒边上侦察,发现没什么动静,认为我军都已牺牲,遂大喜过望,一连人直起腰来,大摇大摆走向堡垒。不料瞬间三名志愿军战士呈三角阵形出现,手中的转盘枪对着这一连人一通横扫,爽!

敌人立刻又派了一个连企图连续进攻,这时候,志愿军的迫击炮发言了。不多的炮火用在了关键的地方上。围着这个堡垒,志愿军打出了一道火墙,敌人的连续攻击就此破产。

也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崔建功师长和前面的团指挥部与各阵地确认后发现,没有一个阵地向敌方派出小分队……

转贴续:
中国人在此 (作者:黄河故人 转自西西河网站)

这个,没人派出小分队,难道是上甘岭的炮火太强烈,某网络神人穿越了?那时候可没这个词。

当天夜里,团里师里都派出了通信员前去联络,可是对方的照明弹打得前沿阵地和白天一样。美国人堡垒和志愿军阵地之间用炮火打成好几道封锁线,通信员全部牺牲。再继续派人已经没有意义,于是这个阵地被标注成了无名阵地。

美国人也反应过来了,首要任务是除掉自己嗓子眼里的这根刺,否则,自己的部队一集结,就等着给人当靶子。

第二天,六架飞机掩护一个连的敌人攻了上来。六架飞机疯狂肆虐,可是这个堡垒是美国人自己修的,很是坚固,狂轰滥炸没什么作用。而在炮火的缝隙中,可以看到一共有五个志愿军战士的身影在闪动,在同百倍于他们的敌军在作战。

志愿军的炮火也没闲着,在堡垒的周围也打出一道火墙,敌军部队照样被钢雨严重杀伤。炮火密度之大,以至于有一发炮弹竟然撞在了美国人的一架飞机上。可以把坦克砸成瘫痪的榴弹炮弹落在了飞机上,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随后一天,枪声仍然不断,直到10月28日。在无名阵地上的战士,就这样孤军战斗了四天四夜。这四天,成了十五军非常重要的四天四夜,十五军缓过来了。

这五位英雄的功劳是相当的大。第一天他们刚刚打了第一仗崔建功就说他们要记特等功,何况他们还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四天,但是也不适合把他们上升到上甘岭战役的关键点的高度。上甘岭总的来说是美国人猜中了开头,但没有猜中结尾。战役起始阶段,美国人成功的欺骗了志愿军的上上下下,但是十五军上上下下的浴血奋战给志愿军争取到了修正自己错误的机会,然后十五军自己也一战成名,从二流部队一跃而成为头号主力之一。

10月28日,我某团四连排长田丙辛带两个班的部队冲到了无名阵地。

出现在田丙辛排长面前的首先是堡垒外面的三位烈士遗体。一位烈士的遗体保存较好,躺在鸭绒睡袋里面,应该是牺牲较早,被其他烈士安置在睡袋里面;第二位烈士躺在一堆焦土边上,身上的新棉衣已经被炮火撕得粉碎,子弹早已打穿了他的双手,而手里还有一颗手雷;第三位烈士的遗体在稍远的地方,周围敌尸重重叠叠,手指上是手榴弹线圈。

走到堡垒的门口,第四位烈士的遗体在堡垒门口,身上伤痕累累但没有致命伤,怀里抱着一根爆破筒;满怀希望的田排长看到了第五人跪在射击孔边上,怒目圆睁,手指还扣在机枪的扳机上。走近才发现,这位烈士也牺牲了。

环顾后发现,这是一个美军营级指挥所,没有人敌人进来的迹象。也就是说,五位烈士牺牲后,联合国军并没有敢打进这个堡垒来看一下。堡垒周围,敌人还有二十多具尸体没运下去。堡垒里面的两位烈士都没有致命伤,很可能是被渴死的。

想想坑道里是何等的艰苦,送苹果进坑道就有二等功,何况孤立在坑道前面好远,和后方没有任何联络的无名阵地;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能看到美军不是纸老虎,一个营级指挥部,就可以坚固到在美国人自己的炮火中幸存下来;第三个方面无名阵地的志愿军基本上是用美国人的装备打的这几天的战斗。我们经常说要是志愿军有了美国人的装备朝鲜战争会打成一个什么样子,那现在大家看到的该是一个现实的例子,五名志愿军烈士,死伤在他们面前的联合国军何止于百倍。

根据情况分析,应该是五位烈士随增援部队到了阵地上,但是在如此猛烈地炮火下,夜间地形地貌和白天差距太大,他们没能找到坑道,却一路深入了敌军阵地。正好赶上了美七师和韩二师换防,这个指挥所被放弃了,于是五位志愿军就潜入了这个堡垒。而且他们很沉的住气,一直到敌人的第二梯队集结完毕,才一通猛揍,在联合国军的嗓子眼深深地扎了一根刺。

已经不能接回自己的战士,确认烈士的身份就成了大问题。从发现的遗物看,五位烈士不止一位识文断字,可是他们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和部队的番号,仅在一位烈士身上的布片上,发现了“山西省”三个字,推测是来自十五军前身——当年九纵的老战士。由于上甘岭上的部队编制多、变动大、伤亡重,这五位烈士的身份竟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个人推测,他们也许是十五军军部警卫连的战士。首先头一天晚上,秦基伟把自己的警卫连派上了阵地;其次,五名烈士不止一人识字,有的还能写笔记,这个文化素质不低,一般的连队比较难达到这个高度;第三,这五名烈士的仗都打成精了,看咱们前面的叙述,打得非常漂亮,军事素质极为优秀,符合军部警卫连的身份。

五位烈士留给我们的话,笔记上有这么一段“吃的是美国饼干,用的是美国枪,打的是美国子弹,消灭的是美国狼。”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这句话,烈士把它深深地刻在了堡垒一边的石壁上:

中国人在此
转贴续:

关于《中国人在此》的一些解释 (作者:黄河故人)

五烈士的故事,坦诚的告诉大家,我一直是打着问号的,直到大约一个月前。

《中国人在此》一文的来源是郑大藩当年写成却未能及时发表的几篇文章之一。郑大藩是谁?就是发掘了邱少云的那名记者,要不然邱少云就是二、三等功了(邱少云的遗骸是按照一般功臣在朝鲜安葬的,成了英雄后来才被送回国)。所以,我想他写作的东西可信度还是足够高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于1952年被新华社播发后,郑大藩当月接受15军政治部的委托去采访先进事迹,接受任务不久,还没搜集很多资料就负伤。伤好之后被调到东线,忙于东线的相关报道,而十五军1954年回国,写成的文稿就被搁置起来。

他则在1955年回国,这些文稿就在他那里陪他到1981年离休。大约1990年前后,他把这些文稿发表在了地方文史资料上,这就是我看到的来源

五烈士的战斗在本人这篇小文里看过去极为惨烈,而在上甘岭的战场上,只不过是战场上的一个角落。须知十五军1948年才成军,在解放军里面那属于倒着数的小弟。然而上甘岭一场大战,一跃成为解放军top5的主力之一,评委是开国时的那批将帅,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可能,上甘岭的惨烈绝非三言两语可形容。

五烈士的重要性,有朋友认为俺夸大了。这里,做一下解释。

第一, 大家是从本人这篇小文里看到的五烈士。一般来说,看近的东西总是觉得他们大些,这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 对抗坑道作战,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坦率的讲,直到听过了林老给我们讲过的故事,我才知道,反坑道,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是最重要的,武器,普通的步兵武器就够了(当然这是1950年,没有云爆弹。)志愿军一样有打韩国人的阵地,多次站不住被人从坑道里打下来的记录。后来一下子把预备队全撒到阵地上,韩国人整个被堵在了老鼠洞里,才拿下来。

所以,五烈士能够让韩国人的第二梯队不能顺利投入到坑道阵地,俺认为这个功劳很大。只有留住了坑道,才有上甘岭的第二阶段作战。

说道这个记载的可信,还有两点:
1. 原文中提到了督战队。美军没有督战队,而韩国人是有的。恰好这一天之前,美军和韩军换防。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5烈士可以占据一座美军的营级指挥部。
2. 原文提到了崔建功对这个阵地的关注。可惜崔老去矣。

呆鹅提到秦基伟的确认问题。这个以十五军军部的忙碌情况,可能有人抽得出时间来确认烈士身份么?高戈里也提过,五十军打坦克那一仗,有烈士炸掉敌人坦克后,遗体还在坦克上。短时间没有确认身份,待到过后去确认时,这位烈士已经无名了。

说道上甘岭上最大的无名英雄,应该是我们的炮兵。我们说某小组消灭敌人100多人,几十人,很多时候是把支援炮火的杀伤也给算进去了。有意见?谁不服谁到战场上去自己统计、区分。

志愿军有一个连没上阵地就牺牲殆尽的记录;美军一样有一个连上去,还没到目的地,一顿炮火砸成个位数回来。

这个阵地不能确定,但肯定不是7号阵地,因为7号阵地应该是是孙占元、易学才的阵地,早就存在于地图上了。说道孙占元,有谁知道他具体的牺牲经过?虽然都知道他是和敌人同归于尽。

孙占元当时是就带上去一个班共两个组,易学才是一个组长,别的部队伤亡很大;美国人是四个火力巢,没有盖顶,就是把周围用麻袋搞起来,一个里头有的是一个班,有的是两个班。他们攻下第一个火力巢,里面美国兵一个多班,牺牲了一个战斗组,就剩下易学才小组了。孙占元掩护易学才这个战斗组又打下了第二个火力巢,这个火力巢有两个班和一些重火器,然后就剩下易学才和孙占元没负伤了。

美国兵随后上来70多人增援,被他们两个人的机枪交叉火力干掉一多半。随后孙占元双腿负伤,他掩护易学才去炸第三个和第四个火力巢。也就在易学才去炸第三个火力巢的时候,没死的一二十个鬼子扑到孙占元的火力点,基本上在孙占元和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易学才打下了后两个火力巢。

损失一多半还要往上冲,上甘岭中的美国兵,是很凶悍的,不太像之前的少爷兵。

写这个例子,主要是想说一件事。也许我们认为上甘岭已经被细细的研究过了,但实际上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
还有这个:
在美国和韩国关于朝鲜战争的记叙中,曾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地名——葛岘岭。1950年11月29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令各国军人肃然起敬的阻击战:志愿军一个步兵排,在对手100余架次战机和50余辆坦克的轮番攻击下,巧妙的利用地形,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的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歼敌215人,自己无一伤亡。

    1950年11月28日夜。朝鲜北部,三所里通往龙源里的小路上,一支身着黄色棉服的队伍正奋力疾行。他们的军服上没有任何标识,但纪律很好,千余人的行军纵队除了有力的脚步声和沉重的呼吸声,听不到一个人讲话:他们装备简陋,大多数人扛着步枪,最重的火器只是轻、重机枪。朝鲜的寒夜中,士兵们敞开棉衣,呼出的热气和身上冒出的热汗,使队伍上方的空气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白雾,仿佛一种令对手不寒而栗的强烈气场。这只队伍的番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

    志愿军已经发起了第二次战役,彭德怀的铁拳正在挥出。38军的任务是向军隅里、三所里猛插,切断敌退路,配合正面的志愿军第39军、40军围歼美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13师进行了彪炳军史的大穿插,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先敌抢占了三所里,关闭了逃敌退路。读者熟悉的《谁是最可的人》,记叙的就是38军在三所里松骨峰的惨烈阻击战。三所里的战斗刚刚打响,113师侦察分队报告:“发现美军有迹象向三所里以西的龙源里逃窜,龙源里有可能成为美军的又一条逃路。

    源里地处丘陵地区,在三所里的西面。它不仅北通价川、军隅里,南通顺川、平壤,而且它的北面有公路可与三所里相连,相距不过几十公里。因此不仅在三所里碰壁的敌人会转道龙源里,而且从清川江南撤的美军也可能从这里逃跑。不迅速守住龙源里,敌人的逃路还是切不断。113师师长下达了死命令:“命令担任第二梯队的337团,拼死也要赶到龙源里,死死守住龙源里” 军情紧急,337团立即猛扑龙源里。担任左前卫的1营1连将尖刀排的重任交给了2排,排长郭忠田。向龙源里进发时,2排已经5天5夜没正经睡一觉了,加上中间2昼夜的激战,战士们疲惫不堪,一边走路一边睡觉,后面的战士常常撞到前面的战士才清醒过来。在地图上用尺子量,三所里到龙源里的路途不到10公里,但为了抢时间,部队要在崇山峻岭中穿过去,悬崖峭壁、荆棘丛生,根本没有路,全排从荆棘中劈出一条路,衣服几乎被荆棘扯烂。

    下山更难。山陡,又有积雪,急红了眼的部队走这样的路极易发生危险。郭忠田让大家把带的绳子接起来,拴在山顶的一块大石头上,一个接一个滑到山下,大同江却横在了眼前,全体战士利索的脱了棉裤,迅速无声的跳进冰河里。没什么挡的住这只英雄的部队。

    关于113师向三所里和龙源里的穿插,美军战史有这样的记载:第9军第2师师长基瑟将军,乘直升机飞越军隅里上空,发现有数千难民沿大小道路南下。根据美军的经验,难民总是先于攻击的军队到达。其实,这些“难民”正是解放军的穿插部队。衣着简陋的中国士兵,在超越人体极限的强行军中,顾不上保持军容,被基瑟误判为难民。这个判断成为了悲剧的开始。

    11月29日凌晨,郭忠田的尖刀排终于插到了联合国军的心脏——龙源里。这时美军还没有退下来,战场一片肃静。郭忠田登上葛岘岭主峰,审察着战场地形。主峰虽是制高点,但面对有空中和炮火优势的美军,这里太突兀了,一旦战机临空,部队只能白挨炸。顺公路望去,岭北侧有一个山包。巧的是公路在此正好有一个拐弯,任何车辆行驶到这里都必需减速更妙的是,山包靠公路一侧宛如刀削一般,坦克、装甲车肯定爬不上来。山包上有一块巨石,巨石下,一个天然的石洞仿佛是天然的掩体,可以防炮,放一个班进去没问题,山包距公路才50余米,非常便于步兵发挥火力。再看山包两侧,几个山头上都有志愿军的阻击阵地。郭忠田不由的心花怒放,他决定不按照上级的布署。转而将主阵地设置在小山包上。排里的重机枪安置在巨石附近,郭忠田亲自撑管,打起来后可以左右开弓,4、6班部署在巨石两侧,5班作为机动力量。至此,作战部署完成。

    阵地确定后,战士们都想抓紧时间打个盹,郭忠田却下严令:“全排立即抢修工事,谁也不许睡觉。”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中国军队的土工作业。当武器装备逊于对手时,土工作业往往能扭转劣势,电视连续剧《亮剑》中,孤军深入的山崎大队利用优良的武器据守环形工事,八路军屡攻不克,李云龙团正是用土工作业,将阵地距离缩短到手榴弹的投掷距离,从而消灭武器占优的敌人。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郭忠田深知土工作业的重要性。他对全排的要求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扔,三件东西不能扔,一是武器弹药,二是干粮袋,三是小铁锨。每次打扫战场,郭忠田都会命令每个战士都要拣一把轻便、刃口好的工兵锨。

    郭忠田逐个检查着工事,但仍不满意。他和美军交过手,领教过美军的火力,他对着疲惫不堪的部队下达命令“到主峰上再造一些假工事,来个真假猴王”后来的战场实践证明,正是这些假工事起了生生死攸关的作用。

    8点多,东方放亮,郭忠田忽然发现公路上出现了许多小黑点,渐渐的小黑点越来越清楚,是1辆吉普车,3辆十轮大卡车,再后面是黑压压的美军车队。这支美军在三所里碰壁后,正向龙源里逃来。郭忠田命令进入阵地,并规定:吹一声长喇叭,轻、重机枪立即开火。吹两声长喇叭,一人扔两颗手榴弹。三声长喇叭,全排出击,与敌人刺刀见红。说完,郭忠田飞快的;穿过松树林,来到了前沿6班长张祥忠的工事里。

    张祥忠参军前以打猎为生,练得一手好枪法,郭忠田准备把第一枪的任务交给他。汽车轰鸣声越来越近。“打掉那辆吉普车有没有把握?”张祥忠的回答很干脆,:“跑了兔了我就不玩鹰”很快,车队行驶到了2排阵地下的拐弯处,速度慢了下来。张祥忠瞧准时机,扣动扳机,一串子弹射向吉普车。吉普车瞬间燃起了烈焰,车上的军官也被击中,当场毙命。 “嘀——”郭忠田吹响了一声长喇叭。2排的机枪、步枪一起开火。郭忠田命令:“5班出击,从右翼插下去,把敌人消灭掉,4班到汽车上抢弹药。”幸存的敌人跳下汽车,向路边的一条大沟冲去,准备依托地形反击,但马上遭到5班的猛烈攻击,很快这一股美军就被消灭。4班搬来不少弹药,还有不少面包和罐头,正准备饱餐,忽然从北方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郭忠田一听便知是坦克。随即命令:“全排立刻进入阵地,不准暴露目标,听命令开火!”越来越来近的坦克有50多辆。

    刚刚进行了长距离的行军,部队没有携带反坦克武器,不要说专用的火箭筒,就是炸药包也被轻装了,到底打不打?“打吧,排长!”战士们群情激昂,第一辆坦克已经驶到拐弯处了,郭忠田急的双眼直冒火,那一刻他宁愿自己是董存瑞。郭忠田有这样的勇气,但作为指挥员,他并没有因为情况紧急而丧失理智,一个步兵排,没有火箭筒、炸药包,就连反坦克手雷都没有,靠步机枪和每人4棵手榴弹去阻挡一个坦克营的结果是什么他很清楚。

    看着敌人的坦克从面前逃走,是这支王牌部队的尖刀排从不曾有过的,对战士们来说是一种耻辱,几名战士捆好手榴弹请战,;郭忠田深思了好一会儿,一开口便斩钉截铁的说:“把敌人的坦克统统放过去,谁也不准开枪!”郭忠田的命令让大家大吃一惊:“排长!上级命令不让我们放走一辆坦克、一辆汽车,放走了敌人怎么交代。”郭忠田火了“我是排长,听我的!”坦克过完了,紧接着,美军的运兵车、弹药车、炮车组成的车队接踵而至,头尾相连,一眼望不到边。

    “打”郭忠田一声令下,全排一起开火前边的几辆车被立即打着了火,两辆弹药车被引爆,后续车队被前面爆炸的车辆挡住了。美军的反扑很迅速,已经开过阻击线的坦克被爆炸声和火光惊醒,3辆坦克回过头来反攻。一名指挥官从炮塔上探出身来,手举旗子发布命令,很快有200多名美军步兵集结起来,准备用坦克掩护步兵,攻击2排阵地。“打掉他”郭忠田命令刚下,张祥忠一枪将敌指挥官击毙。第二辆坦克上钻出个指挥官,躲在两辆坦克之间,用步话机呼叫。不一会功夫,飞来了30多架敌机。这一次更证明了郭忠田独到的战术眼光和智谋。敌机将葛岘岭主峰当成了志愿军阻击阵地,机炮扫射,汽油弹、炸弹把整个山头变成了火焰山。但2排毫发未损。美军向2排阵地包抄过来,当近至手榴弹投掷距离时,郭忠田吹响了喇叭,手榴弹把美军炸的抱头鼠窜。美军再次组织冲锋,又被2排的机枪打了下去。

    30分钟后,美军占领了2排对面的高山,向2排猛烈射击,50多辆坦克回过头来倾泻弹药,天上的飞机再次飞临轰炸。2排被美军火力压制住了,坦克趁机加大油门向被打坏的汽车压去,后面的坦克将被压碎的汽车推进沟里,道路很快疏通。被阻挡住的汽车、炮车加大油门潮水一样向2排阻击线涌来。眼看敌人就要通过封锁线,关键时刻,神枪手张祥忠立了头功,一辆弹药车的油箱被他打着了,一车的榴弹炮弹连续爆炸,吓的车队顺着原路退了回去。

    战斗间隙郭忠田命令战士再到葛岘岭主峰上挖假工事,就好象又上去了一支增援部队下午2点,敌机又来了,对着假工事轰炸了半个多小时,山头变成了一片火海,飞机一走,大炮、坦克一通狂轰滥炸,美军步兵在2排阵地面前集结起来,呐喊着分三路向,向山上冲来。337团首长在永远镜中看到了望排的处境,直接要通了郭忠田的步话机:“2排的同志们,这个山头关系全局希望你们坚决守住,打出抗美援朝英雄排”这些话的分量是和平时期的人无法体会的,然而在当时,它却极大的激励了战士们的士气。

    美军突击队越来越近了,一声令下,所有火器一起开火,特等射手阎镇章11枪击毙9个美军。战士朱高品在敌人十几米的地方将手榴弹甩入敌群。2排给敌人以迎头痛击。美军这次攻击持续了两个小时,但始终未能攻上下2排阵地。

2排难攻,敌人开始转攻占连阵地眼看3连吃紧,郭忠田让5班带机枪从侧面攻击敌人,果然奏效,敌人再一次被打退。这时围歼的大部队已经要到了,美军拼尽全力垂死挣扎。飞机进行了第三次大轰炸,对着假阵地足足炸了一个小时。这次敌人是背水一战,倒下一批又冲上一批,表现出少有的顽强。2排战士奋勇还击,敌人一排排的倒在阵地前,5点多敌人的攻势开始减弱,后撤的车队始终未能跨过节排阵地。天黑以后志愿军大部队对敌人进行了合围。

    打扫战场时,2排阵地前面共发现215具美军尸体(击伤和尸体被美军拖回者不算)郭忠田集合全排,向连长报告:“全排一个不少,除了5班长的耳朵被震的听不清声音,全排没有一个伤亡。”他又清查了一下弹药,共消耗1305发子弹和14颗手榴弹,缴获和击毁美军火炮6门、汽车58辆。接着郭忠田向连长检讨了两条作战不足:“把敌人坦克放走了:没抓住一个俘虏。”连长笑着说:“放走坦克是正确的,是为了更好的打击敌人。你们打的是完备战,没有俘虏不算缺点。”听了连长的抨价,全排一片欢呼。

    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2排“郭忠田英雄排”的光荣称号,并给郭忠田记特等功,授予“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http://blog.163.com/hans_lyx/blog/static/451640200703045554975/
回复 30# zou_xl


    万岁军也不是吹的{:3_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