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在大中东面对第二个伊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2:10:57
 我在《联合早报》上评论当前大中东局势的不可持续性之后仅仅一周,便发生了以色列军方在公海截击加沙人道救援船队,导致数十人伤亡的重大国际事件。此事的最大赢家是哈马斯组织和伊朗,最大的输家自然是以色列及其国际后台美国。

  以色列在第三世界的恶劣形象并不新奇,但是截击人道救援船队导致以国在美国之外的西方世界舆论中也成为过街老鼠,近年来却不多见。无怪从保守的《华尔街日报》到偏向自由派的《华盛顿邮报》,都称此事为以色列的一场“惨败(fiasco)”。

  截击船队事件的直接后果,便是大大提高了国际社会对加沙地区民众生活困境的认知和同情,使得以色列实施多年的窒息性封锁难以为继。控制加沙地区的哈马斯组织不放一枪一弹,坐收巨大的政治利益。

  其次是华盛顿陷入极为被动尴尬的局面,尤其是面对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在公海霸道行径的普遍谴责,以及土耳其朝野将此事视为土国“九一一事件”的强大怒火,更加难以在联合国安理会绕过土国和巴西新近斡旋达成的伊朗核燃料外加工协议,而强行通过制裁伊朗的新一轮决议。德黑兰因此也不费吹灰之力而成为大赢家。

  如果这些都代表近期影响,那么截击船队事件的最大长期效果,无过于大大加速了我刚在《联合早报》评论中提出的“十年趋向”──民主化的土耳其在内政外交上向伊朗演变。

欧美日益失去道德制高点

  换言之,在不久的未来,以色列在大中东地区可能面对的敌手,不仅只是“不共戴天”的潜在核国家伊朗,更还有MSL世界中最成熟的民主国家土耳其。我已经多次强调:这一前景是MSL世界民主化大势的有机部分。

  更有趣的是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正式成员,而以色列却不是。按照公约条文,以色列截击属于土国的船队,代表了对所有北约成员国的军事侵犯,北约应该如同美国九一一事件之后一样,援引公约第五款,同仇敌忾,共同反击。土耳其因此在安理会之外,还迅速要求北约组织开会处理此事,并且不断强调截击船队是土国经历一场“九一一事件”,突显了美国和欧洲政府目前的尴尬处境。

  总之,以色列截击船队及其事后的国际反应,代表了整个世界布局和平衡的结构性变化:欧美国家不仅在经济和军事上不再拥有主导世界的实力,更在国际政治上日益失去了道德层次的“制高点”。

  尽管以色列和犹太势力主导的美国传媒坚持将哈马斯描绘为“恐怖组织”,但是这却无法掩盖一个铁的事实:哈马斯上台执政代表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民主意愿。以色列在美国和欧洲政府支持下全面封锁哈马斯组织控制的加沙地区,是对巴勒斯坦人民实施民主意愿进行“集体惩罚”──既违反国际公法,也与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背道而驰。

  特别是欧洲朝野,一方面是对自身反犹主义历史罪孽的负疚和责任,另一方面是帮助还是压制阿拉伯和MSL世界的民主意愿,成为西方世界无法两全其美的道德抉择选项。

  有两项无法避免的历史比拟。先是以色列将加沙地区封锁为一个巨大的集中营,越来越像纳粹德国占领华沙之后封锁的犹太社区(ghetto)。加沙人士在恶劣生存条件下仍然以一切方式偷运和制造武器,与华沙犹太人绝望的武装起义颇为相似。

  其次是《华尔街日报》承认:在中东唯一“盟友”土耳其反目之后,以色列在当地陷入四顾无亲的“极端孤立”。这一局面越来越像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之后在巴勒斯坦建立的基督教拉丁王国。

  几乎所有美国传媒都承认,中东局势的目前发展,反映了美国国际影响力的衰落,甚至有论客将此归纳为“美国世纪的终结”。如果说这导致山姆大叔支持和保护以色列利益的能力下降,那么这同时代表华盛顿制约以色列军事冒险的传统影响力也在不断减弱。后一点正是大中东地区未来几年最危险的不稳定因素。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联合早报网》
【回页顶 】我在《联合早报》上评论当前大中东局势的不可持续性之后仅仅一周,便发生了以色列军方在公海截击加沙人道救援船队,导致数十人伤亡的重大国际事件。此事的最大赢家是哈马斯组织和伊朗,最大的输家自然是以色列及其国际后台美国。

  以色列在第三世界的恶劣形象并不新奇,但是截击人道救援船队导致以国在美国之外的西方世界舆论中也成为过街老鼠,近年来却不多见。无怪从保守的《华尔街日报》到偏向自由派的《华盛顿邮报》,都称此事为以色列的一场“惨败(fiasco)”。

  截击船队事件的直接后果,便是大大提高了国际社会对加沙地区民众生活困境的认知和同情,使得以色列实施多年的窒息性封锁难以为继。控制加沙地区的哈马斯组织不放一枪一弹,坐收巨大的政治利益。

  其次是华盛顿陷入极为被动尴尬的局面,尤其是面对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在公海霸道行径的普遍谴责,以及土耳其朝野将此事视为土国“九一一事件”的强大怒火,更加难以在联合国安理会绕过土国和巴西新近斡旋达成的伊朗核燃料外加工协议,而强行通过制裁伊朗的新一轮决议。德黑兰因此也不费吹灰之力而成为大赢家。

  如果这些都代表近期影响,那么截击船队事件的最大长期效果,无过于大大加速了我刚在《联合早报》评论中提出的“十年趋向”──民主化的土耳其在内政外交上向伊朗演变。

欧美日益失去道德制高点

  换言之,在不久的未来,以色列在大中东地区可能面对的敌手,不仅只是“不共戴天”的潜在核国家伊朗,更还有MSL世界中最成熟的民主国家土耳其。我已经多次强调:这一前景是MSL世界民主化大势的有机部分。

  更有趣的是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正式成员,而以色列却不是。按照公约条文,以色列截击属于土国的船队,代表了对所有北约成员国的军事侵犯,北约应该如同美国九一一事件之后一样,援引公约第五款,同仇敌忾,共同反击。土耳其因此在安理会之外,还迅速要求北约组织开会处理此事,并且不断强调截击船队是土国经历一场“九一一事件”,突显了美国和欧洲政府目前的尴尬处境。

  总之,以色列截击船队及其事后的国际反应,代表了整个世界布局和平衡的结构性变化:欧美国家不仅在经济和军事上不再拥有主导世界的实力,更在国际政治上日益失去了道德层次的“制高点”。

  尽管以色列和犹太势力主导的美国传媒坚持将哈马斯描绘为“恐怖组织”,但是这却无法掩盖一个铁的事实:哈马斯上台执政代表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民主意愿。以色列在美国和欧洲政府支持下全面封锁哈马斯组织控制的加沙地区,是对巴勒斯坦人民实施民主意愿进行“集体惩罚”──既违反国际公法,也与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背道而驰。

  特别是欧洲朝野,一方面是对自身反犹主义历史罪孽的负疚和责任,另一方面是帮助还是压制阿拉伯和MSL世界的民主意愿,成为西方世界无法两全其美的道德抉择选项。

  有两项无法避免的历史比拟。先是以色列将加沙地区封锁为一个巨大的集中营,越来越像纳粹德国占领华沙之后封锁的犹太社区(ghetto)。加沙人士在恶劣生存条件下仍然以一切方式偷运和制造武器,与华沙犹太人绝望的武装起义颇为相似。

  其次是《华尔街日报》承认:在中东唯一“盟友”土耳其反目之后,以色列在当地陷入四顾无亲的“极端孤立”。这一局面越来越像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之后在巴勒斯坦建立的基督教拉丁王国。

  几乎所有美国传媒都承认,中东局势的目前发展,反映了美国国际影响力的衰落,甚至有论客将此归纳为“美国世纪的终结”。如果说这导致山姆大叔支持和保护以色列利益的能力下降,那么这同时代表华盛顿制约以色列军事冒险的传统影响力也在不断减弱。后一点正是大中东地区未来几年最危险的不稳定因素。

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

《联合早报网》
【回页顶 】
以色列才多少年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昙花一现,最终是要被中东其它民族灭掉的。
这次以色列输道理了,把全世界的脸都打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旅游党,文笔同情MSL,却对MSL对无辜以色列平民的杀戮,以及突厥主义,泛YSL运动对各国的政治稳定带来的隐患闭口不谈,
就象打第二个日本那样,干这第二个伊朗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