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加快核地质调查工作推动湖北核电大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5:37:28
图文:加快核地质调查工作推动湖北核电大发2010-05-16  来源: 湖北日报(武汉)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图为:段轮一副省长(中)省国防科工办霍小平主任(左)与潘广焱局长(右)合影

  图为:段轮一副省长(中)、省国防科工办霍小平主任(左三)与潘广焱局长(右三)及局领导班子成员冯少林(左二)瞿声华(右二)吴取智(右一)丁迪生(左一)合影

  图为: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潘广焱局长

  随着世界格局的逐渐稳定和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和平利用核能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核电能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能源之一。

  我省加大核电资源开发势在必行

  我国的核电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十分迅速。从2010年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中国核电建设大提速。紧随浙江三门之后,山东海阳和广东台山核电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已核准10个核电项目28台机组,其中在建规模2192万千瓦20台机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

  2010年,中国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沿海核电发展,积极推进内陆核电项目。未来十年,中国核电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核电装机容量目前尚不足1000万千瓦,国家能源发展计划安排,至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届时,核电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5%左右。

  湖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煤炭和石油资源都极为贫乏,能源资源难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最早提出发展核电产业的内陆省份之一。2008年,国家允许湖北省以三代核电技术为基础开展核电建设的前期工作,为湖北的核电建设打开了绿灯,在继咸宁大畈核电项目之后,又在省内其他地区开始了新的核电规划设想。

  发展核电非常急迫,一是可以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二是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核电项目对湖北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可以解决能源瓶颈,大大减少甚至告别拉闸限电;可以减少废气排放,缓解环保压力,给人们带来低碳环保的优质生态环境;可以舒缓运输压力;可以提高电网安全等。核电建设所需的砂、石、水泥、木头等材料大部分可就地取材,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初步测算,核电站运行管理员工约3000人,站内聘用司机、保安、保洁、后勤人员约9000人,厂区周围与核电站配套从业人员将达1万人。

  我省具有发展核电的矿产资源基础良好

  尽管目前,国内生产的铀资源尚可满足核电发展的需要,但国家从能源战略的角度考虑,仍将相当一部分的核资源和核原料放在国外找矿和国外进口上。铀资源属于战略矿产资源,目前为国家一级矿产管理,市场供需通常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随着核电的大发展,必然对铀资源的需求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加快核电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国内的铀矿资源勘查,提高国内铀矿资源对核电发展的保障力度。

  从核电中长期发展来看,目前铀矿勘查的现状远远跟不上核电发展的需要。国家充分认识到加强国内铀矿勘查的必要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铀矿勘查,尽快探明一批矿产地”。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委在《关于加强铀矿地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要“进一步促进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高铀矿资源对国防建设和核电发展的保障能力”。

  纵观我国目前的铀资源勘查现状,世界上的中亚、环太平洋2条跨洲际的巨型铀成矿带,均横穿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等地砂岩中的铀矿床及甘肃、陕西等地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中的铀矿床,以及华南地区的江西、广东、湖南、广西和浙江及华北、东北地区的内蒙古东部、辽宁等地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中的铀矿床。我国铀矿勘查总的情况是:勘查程度较低,探明有限;潜在总量较大,找矿前景广阔。只要国家加大勘查投入,加快国内铀矿勘查,尽快提高我国铀矿地质勘查程度,完全可以发现和探明一批新的大中型铀矿产地。

  湖北省毗邻世界上2大巨型铀成矿带中的我国华南地区拥有铀矿资源的相关省份,有着1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与我国南方铀矿资源大省江西和湖南接壤,具有类似的成矿地质条件。

  湖北的经济建设需要发展核电,核电的发展需要铀矿资源作保障。未来谁拥有铀矿资源,谁就在核领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目前,中广核、中电投公司等涉核企业都在国内甚至国外投资勘查铀矿资源,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由于铀资源在开采冶炼的权属上具有一定的专属性,为了加强合作,中核集团也以积极的姿态与数省市签定了铀矿勘探冶炼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从勘查工作开始就进行投入,力求更多地占有铀矿资源。尽快使湖北在铀矿资源的探明上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以增加铀矿资源储备,这对湖北加快核电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我省进行铀矿资源勘查大有可为

  湖北省有秦岭成矿带和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从其境内通过,根据前人工作成果,湖北铀矿床(矿带)主要分布在武当山复背斜铀成矿亚带、幕阜台拗铀成矿亚带、下扬子台拗铀成矿亚带、桐柏—大别山中间隆起成矿远景区、黄陵背斜—远安台褶皱—荆当盆地成矿远区等五个成矿有利区带。前期铀矿地质工作表明,我国的四大类型铀矿床(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在我省境内已发现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3大类型小型铀矿床。虽然还没有找到大中型工业铀矿床,但不能就此断言湖北没有大中型铀矿床存在。在以往的铀矿勘查工作中没有发现大中型铀矿床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1、工作范围不广。

  以往湖北省只有核工业中南地质局309大队(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前身)一个地勘单位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在全省铀矿可查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开展铀矿地质普查工作的面积只有3万多平方公里,勘查工作量远远不够,造成大范围面积为铀矿勘查的处女地。省内还有鄂西、鄂东、鄂中等广大地区都因当时条件限制和找矿力量不足而没有开展工作。

  2、工作程度不高。

  在几十年的找矿工作中,核工业中南地质局309大队当时只是作为一个普查队伍在湖北省开展工作,上级下达的工作计划都是以放射性地面普查工作为主,在湖北地区只在地表和浅部进行了少量的揭露工作,全省钻探和硐探工作量加起来总共只有三十万米左右,还没有其他省区一个铀矿矿区所投入的工作量多,其揭露工作量远远不够。

  3、成矿理论认识不足。

  受当时成矿理论局限和成矿模式研究工作薄弱,对铀矿的形成和富集机理认识不足,影响了当时的找矿效果。加之,上世纪八十年代前铀矿资源只满足军事上的使用,并没有广泛运用在民用上,出现了铀矿资源已经够用的观点。湖北省的铀矿地质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完全停止,当时正在进行勘查工作且很有希望突破的几个地区,在工作远未结束的情况下就匆忙撤离,造成这些地区的铀资源量至今尚未勘查清楚。

  4、探矿手段落后和找矿方法欠缺。

  湖北过去几十年铀矿普查中,一直停留在浅表作业,300米以深的地层从未涉及过,探矿设备落后,找矿方法也不先进,攻深找盲能力薄弱。在全国范围内,用新的成矿理论和先进的设备及方法所发现的大中型铀矿床,大都是在500米以深的地层中找到的。

  鉴于以上对湖北境内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在湖北开展铀矿地质工作,争取早有突破。最近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与我国铀矿地质找矿权威机构北京核工业地质研究院合作,在湖北省境内开展铀矿地质找矿工作评价和成矿远景选区工作,已经选定出具有较好成矿远景的靶区。

  据专家分析,湖北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具有明显的热液叠加改造的特征。按照该类型矿床的成矿特点,一般由浅至深品位都有由贫变富的特征,以往勘查深度过浅,只对其矿体的“头部”进行了揭露,矿体的“身部”还没有找到。如在鄂西广泛出露的碳硅泥岩型地层本身铀含量较高,能够提供丰富的成矿铀源,加上热液叠造成矿作用,是完全可能形成大中型(南岭512、510型)铀矿床。鄂南的幕阜山一带其寒武系地层与岩体的内外带是寻找热液型(湖南鹿井型)矿床的有利地段,以往在该地区与我省接壤的江西和湖南两省都找到了数个大中型铀矿床,并且最近这两个省的核地勘单位在该地区又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江西省267队找到了一个1000吨以上的铀—多金属矿床,湖南省311队发现了七条铀成矿带,对其中的两条带进行初步揭露,铀资源储量已超过了1000吨,其经济价值均超过了10亿元。湖北的荆当盆地(宜昌、远安、当阳等地区)是寻找砂岩型铀矿和砂岩型铜—铀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地区,砂岩型铀矿易于浸出提炼,即使利用该地区开采金属矿产的尾矿渣进行堆浸,也可以得到相当数量的铀的初级产品—“黄饼”,按目前国内铀的收购价,初步评估其经济价值在2亿元以上。

  专家初步认为,湖北在铀矿方面还是一块有待深度开发的处女地,如果指导思想明确,方法手段得当,勘探费用投资到位,找到大中型铀矿床,甚至形成万吨级的铀矿生产基地都是很有可能的。

  湖北的铀矿地质工作前景广阔,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实现突破的信心也很足,但要进一步开展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铀矿探矿权太少,全省拿到手的只有五个铀矿探矿权。全省范围内不少已勘查有铀矿成矿远景的地区被申报为其他矿产资源的探矿权,无法进去开展铀矿勘查工作,有的甚至已被开采的其他矿产资源所破坏;二是找矿费用严重不足。要加强成矿理论和成矿模式的研究,加大力度做好深部勘探、攻深找盲的工作,没有一定量的资金支持是难以为继的。

  未来的几十年,是湖北核电大发展时期,在核原料价格日益攀升的情况下,湖北核电的顺利运行,必须以占有一定的铀矿资源作为坚强后盾。而铀矿地质又是一个基础性与前瞻性并重的工作,一个铀矿床从勘探到开采利用,一般需要10—15年的时间。为了保障湖北核电发展的需要,必须提早着手,提前准备,加紧加快对我省铀矿资源的勘查工作,尽快探明一批新矿床,为湖北核电事业保驾护航。

  在我省开展铀矿资源勘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积极有效地在湖北开展铀矿资源勘查工作,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与思考。

  1、改变传统的探矿权申报和运作模式,湖北的铀矿有着与其他多金属矿共伴生的现象,要加强综合找矿的管理与开发工作。凡是其他矿种与铀矿共伴生的,在申报矿权时应以铀矿探矿权为优先,这是铀矿勘探与开采的专属性决定的。已经申报为其他矿种矿权的,铀矿勘查可以先期进入进行预查工作或者采取联合经营的模式共同开发。千万不能只为了采取一种或几种矿产品而忽视、丢掉了其他矿产品的开采工作,造成无序开采和资源浪费。

  2、开展湖北省铀矿资源潜力定量评价工作,采用新的成矿理论和GIS技术、多元信息集成技术对湖北省铀矿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查清湖北省铀矿资源家底,为湖北新一轮铀矿勘查规划及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3、主攻3种类型4片地区。在鄂西北地区主攻热液叠造型铀矿床为目标,勘查工作重点放在攻深找盲上,以期在深部富大铀矿找矿方面有所突破;在鄂东南幕阜山地区、崇阳地区主攻内外接触带热液型铀矿床为目标,勘查工作重点放在以往发现的老矿点、异常带的成矿环境、成矿特点的再认识、再评价上,以期在深部找矿有所突破;在荆当盆地新区主攻砂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为目标,勘查工作重点放在对砂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和开展盆地铀—铜多金属矿的普查勘查工作上,以期发现新的铀—钼矿床。

  4、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研究及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并进勘查、开发湖北省铀矿资源工作,为湖北省铀矿找矿快速突破,提供找矿理论支撑及找矿勘查资金支持。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找矿勘查技术设备建设,人才和技术设备是湖北省铀矿找矿突破的关键。

  (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省核工业放射性核素检测实验中心主任潘广焱)






http://news.163.com/10/0516/05/66PI138D00014AED.html图文:加快核地质调查工作推动湖北核电大发2010-05-16  来源: 湖北日报(武汉)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图为:段轮一副省长(中)省国防科工办霍小平主任(左)与潘广焱局长(右)合影

  图为:段轮一副省长(中)、省国防科工办霍小平主任(左三)与潘广焱局长(右三)及局领导班子成员冯少林(左二)瞿声华(右二)吴取智(右一)丁迪生(左一)合影

  图为: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潘广焱局长

  随着世界格局的逐渐稳定和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和平利用核能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核电能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能源之一。

  我省加大核电资源开发势在必行

  我国的核电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十分迅速。从2010年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中国核电建设大提速。紧随浙江三门之后,山东海阳和广东台山核电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已核准10个核电项目28台机组,其中在建规模2192万千瓦20台机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

  2010年,中国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研究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沿海核电发展,积极推进内陆核电项目。未来十年,中国核电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核电装机容量目前尚不足1000万千瓦,国家能源发展计划安排,至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届时,核电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5%左右。

  湖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煤炭和石油资源都极为贫乏,能源资源难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最早提出发展核电产业的内陆省份之一。2008年,国家允许湖北省以三代核电技术为基础开展核电建设的前期工作,为湖北的核电建设打开了绿灯,在继咸宁大畈核电项目之后,又在省内其他地区开始了新的核电规划设想。

  发展核电非常急迫,一是可以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二是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核电项目对湖北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可以解决能源瓶颈,大大减少甚至告别拉闸限电;可以减少废气排放,缓解环保压力,给人们带来低碳环保的优质生态环境;可以舒缓运输压力;可以提高电网安全等。核电建设所需的砂、石、水泥、木头等材料大部分可就地取材,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初步测算,核电站运行管理员工约3000人,站内聘用司机、保安、保洁、后勤人员约9000人,厂区周围与核电站配套从业人员将达1万人。

  我省具有发展核电的矿产资源基础良好

  尽管目前,国内生产的铀资源尚可满足核电发展的需要,但国家从能源战略的角度考虑,仍将相当一部分的核资源和核原料放在国外找矿和国外进口上。铀资源属于战略矿产资源,目前为国家一级矿产管理,市场供需通常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随着核电的大发展,必然对铀资源的需求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加快核电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国内的铀矿资源勘查,提高国内铀矿资源对核电发展的保障力度。

  从核电中长期发展来看,目前铀矿勘查的现状远远跟不上核电发展的需要。国家充分认识到加强国内铀矿勘查的必要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铀矿勘查,尽快探明一批矿产地”。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委在《关于加强铀矿地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要“进一步促进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高铀矿资源对国防建设和核电发展的保障能力”。

  纵观我国目前的铀资源勘查现状,世界上的中亚、环太平洋2条跨洲际的巨型铀成矿带,均横穿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等地砂岩中的铀矿床及甘肃、陕西等地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中的铀矿床,以及华南地区的江西、广东、湖南、广西和浙江及华北、东北地区的内蒙古东部、辽宁等地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中的铀矿床。我国铀矿勘查总的情况是:勘查程度较低,探明有限;潜在总量较大,找矿前景广阔。只要国家加大勘查投入,加快国内铀矿勘查,尽快提高我国铀矿地质勘查程度,完全可以发现和探明一批新的大中型铀矿产地。

  湖北省毗邻世界上2大巨型铀成矿带中的我国华南地区拥有铀矿资源的相关省份,有着1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与我国南方铀矿资源大省江西和湖南接壤,具有类似的成矿地质条件。

  湖北的经济建设需要发展核电,核电的发展需要铀矿资源作保障。未来谁拥有铀矿资源,谁就在核领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目前,中广核、中电投公司等涉核企业都在国内甚至国外投资勘查铀矿资源,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由于铀资源在开采冶炼的权属上具有一定的专属性,为了加强合作,中核集团也以积极的姿态与数省市签定了铀矿勘探冶炼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从勘查工作开始就进行投入,力求更多地占有铀矿资源。尽快使湖北在铀矿资源的探明上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以增加铀矿资源储备,这对湖北加快核电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我省进行铀矿资源勘查大有可为

  湖北省有秦岭成矿带和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从其境内通过,根据前人工作成果,湖北铀矿床(矿带)主要分布在武当山复背斜铀成矿亚带、幕阜台拗铀成矿亚带、下扬子台拗铀成矿亚带、桐柏—大别山中间隆起成矿远景区、黄陵背斜—远安台褶皱—荆当盆地成矿远区等五个成矿有利区带。前期铀矿地质工作表明,我国的四大类型铀矿床(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在我省境内已发现花岗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3大类型小型铀矿床。虽然还没有找到大中型工业铀矿床,但不能就此断言湖北没有大中型铀矿床存在。在以往的铀矿勘查工作中没有发现大中型铀矿床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1、工作范围不广。

  以往湖北省只有核工业中南地质局309大队(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前身)一个地勘单位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在全省铀矿可查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开展铀矿地质普查工作的面积只有3万多平方公里,勘查工作量远远不够,造成大范围面积为铀矿勘查的处女地。省内还有鄂西、鄂东、鄂中等广大地区都因当时条件限制和找矿力量不足而没有开展工作。

  2、工作程度不高。

  在几十年的找矿工作中,核工业中南地质局309大队当时只是作为一个普查队伍在湖北省开展工作,上级下达的工作计划都是以放射性地面普查工作为主,在湖北地区只在地表和浅部进行了少量的揭露工作,全省钻探和硐探工作量加起来总共只有三十万米左右,还没有其他省区一个铀矿矿区所投入的工作量多,其揭露工作量远远不够。

  3、成矿理论认识不足。

  受当时成矿理论局限和成矿模式研究工作薄弱,对铀矿的形成和富集机理认识不足,影响了当时的找矿效果。加之,上世纪八十年代前铀矿资源只满足军事上的使用,并没有广泛运用在民用上,出现了铀矿资源已经够用的观点。湖北省的铀矿地质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完全停止,当时正在进行勘查工作且很有希望突破的几个地区,在工作远未结束的情况下就匆忙撤离,造成这些地区的铀资源量至今尚未勘查清楚。

  4、探矿手段落后和找矿方法欠缺。

  湖北过去几十年铀矿普查中,一直停留在浅表作业,300米以深的地层从未涉及过,探矿设备落后,找矿方法也不先进,攻深找盲能力薄弱。在全国范围内,用新的成矿理论和先进的设备及方法所发现的大中型铀矿床,大都是在500米以深的地层中找到的。

  鉴于以上对湖北境内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在湖北开展铀矿地质工作,争取早有突破。最近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与我国铀矿地质找矿权威机构北京核工业地质研究院合作,在湖北省境内开展铀矿地质找矿工作评价和成矿远景选区工作,已经选定出具有较好成矿远景的靶区。

  据专家分析,湖北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具有明显的热液叠加改造的特征。按照该类型矿床的成矿特点,一般由浅至深品位都有由贫变富的特征,以往勘查深度过浅,只对其矿体的“头部”进行了揭露,矿体的“身部”还没有找到。如在鄂西广泛出露的碳硅泥岩型地层本身铀含量较高,能够提供丰富的成矿铀源,加上热液叠造成矿作用,是完全可能形成大中型(南岭512、510型)铀矿床。鄂南的幕阜山一带其寒武系地层与岩体的内外带是寻找热液型(湖南鹿井型)矿床的有利地段,以往在该地区与我省接壤的江西和湖南两省都找到了数个大中型铀矿床,并且最近这两个省的核地勘单位在该地区又取得了找矿重大突破,江西省267队找到了一个1000吨以上的铀—多金属矿床,湖南省311队发现了七条铀成矿带,对其中的两条带进行初步揭露,铀资源储量已超过了1000吨,其经济价值均超过了10亿元。湖北的荆当盆地(宜昌、远安、当阳等地区)是寻找砂岩型铀矿和砂岩型铜—铀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地区,砂岩型铀矿易于浸出提炼,即使利用该地区开采金属矿产的尾矿渣进行堆浸,也可以得到相当数量的铀的初级产品—“黄饼”,按目前国内铀的收购价,初步评估其经济价值在2亿元以上。

  专家初步认为,湖北在铀矿方面还是一块有待深度开发的处女地,如果指导思想明确,方法手段得当,勘探费用投资到位,找到大中型铀矿床,甚至形成万吨级的铀矿生产基地都是很有可能的。

  湖北的铀矿地质工作前景广阔,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局实现突破的信心也很足,但要进一步开展工作,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铀矿探矿权太少,全省拿到手的只有五个铀矿探矿权。全省范围内不少已勘查有铀矿成矿远景的地区被申报为其他矿产资源的探矿权,无法进去开展铀矿勘查工作,有的甚至已被开采的其他矿产资源所破坏;二是找矿费用严重不足。要加强成矿理论和成矿模式的研究,加大力度做好深部勘探、攻深找盲的工作,没有一定量的资金支持是难以为继的。

  未来的几十年,是湖北核电大发展时期,在核原料价格日益攀升的情况下,湖北核电的顺利运行,必须以占有一定的铀矿资源作为坚强后盾。而铀矿地质又是一个基础性与前瞻性并重的工作,一个铀矿床从勘探到开采利用,一般需要10—15年的时间。为了保障湖北核电发展的需要,必须提早着手,提前准备,加紧加快对我省铀矿资源的勘查工作,尽快探明一批新矿床,为湖北核电事业保驾护航。

  在我省开展铀矿资源勘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积极有效地在湖北开展铀矿资源勘查工作,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与思考。

  1、改变传统的探矿权申报和运作模式,湖北的铀矿有着与其他多金属矿共伴生的现象,要加强综合找矿的管理与开发工作。凡是其他矿种与铀矿共伴生的,在申报矿权时应以铀矿探矿权为优先,这是铀矿勘探与开采的专属性决定的。已经申报为其他矿种矿权的,铀矿勘查可以先期进入进行预查工作或者采取联合经营的模式共同开发。千万不能只为了采取一种或几种矿产品而忽视、丢掉了其他矿产品的开采工作,造成无序开采和资源浪费。

  2、开展湖北省铀矿资源潜力定量评价工作,采用新的成矿理论和GIS技术、多元信息集成技术对湖北省铀矿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查清湖北省铀矿资源家底,为湖北新一轮铀矿勘查规划及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3、主攻3种类型4片地区。在鄂西北地区主攻热液叠造型铀矿床为目标,勘查工作重点放在攻深找盲上,以期在深部富大铀矿找矿方面有所突破;在鄂东南幕阜山地区、崇阳地区主攻内外接触带热液型铀矿床为目标,勘查工作重点放在以往发现的老矿点、异常带的成矿环境、成矿特点的再认识、再评价上,以期在深部找矿有所突破;在荆当盆地新区主攻砂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为目标,勘查工作重点放在对砂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和开展盆地铀—铜多金属矿的普查勘查工作上,以期发现新的铀—钼矿床。

  4、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研究及政府资金、社会资金并进勘查、开发湖北省铀矿资源工作,为湖北省铀矿找矿快速突破,提供找矿理论支撑及找矿勘查资金支持。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找矿勘查技术设备建设,人才和技术设备是湖北省铀矿找矿突破的关键。

  (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省核工业放射性核素检测实验中心主任潘广焱)






http://news.163.com/10/0516/05/66PI138D00014AED.html
咸宁核电站签一揽子协议2010-05-16  来源: 楚天都市报(武汉)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海玉通讯员黄冲)昨日,咸宁核电站一期常规岛及附属工程总承包等一揽子框架协议在汉签署,标志着咸宁核电厂一期常规岛工程迈入实质进展。

咸宁核电站一号机组核岛主体工程,计划于今年12月浇注第一罐混凝土,2015年投入商业运行,由中广核工程公司与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负责咸宁核电厂一期常规岛及附属工程总承包,并提供设计支持、核岛监理、设备监造等项目支持与服务工作。

咸宁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捷介绍,核电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大件运输道路及重件码头工程开工,场平工程过半,设备采购与制造、项目申报等工作进展顺利。
好!
这工程别豆腐渣了,武汉人心神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