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马军甲左掩与拖泥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0:26:32


翠微先生北征录 [宋]华岳讲
马军甲制──腰圈合用四吊。

  ──甲身合用左掩。

  ──腰裙合用过膝三寸。

  ──吊腿合用摘吊。
臣闻马军与步人之甲,有四不同。步人则直身起立,马军则蹲坐低控。马军腰圈若依步人皆用五吊,则上柱两腋而不容低昂,下擦双胯而不堪转动,所以独用四吊。步人则两足循行,左掩则背安结项而穿扣不顺;马军则缓急上马,右掩则搐定左足而跨蹬不及。马军甲身所以独用左掩。步人则直身行立,短则露足;马军则曲膝蹲坐,长则绾绊。马军甲裙所以独用过膝三寸。步人则甲身腰圈、吊腿连成一片,名曰全装,而易为披带;马军则吊腿、拖泥遴作二段,名曰摘吊,而便于去取。故截为两段,上安结项四枚。遇敌则挂上吊腿,而用避矢石;退师则解入搭袋,而免被牵制。马军吊腿所以独用摘吊。是谓马军甲制

臣听说马军和步人的甲,有四个方面是不一样的。步人是直身立起姿式,马军是蹲坐在马上低身控制姿式。马军腰圈象跟着步人甲一样都用五排甲片吊,向上就抵到了两腋下并且使身躯不容低昂,向下擦挂到双胯并且不堪转动,所以单独用四排甲吊。步人是两足行走,如果也用左掩就使得背部的结项穿扣起来不顺利;马军遇到情况缓急上马时,左足抬起垮蹬,由于有了右掩就使得重心靠右,加大了左足的垮蹬力量,造成了阻碍,不能够轻松跨蹬上马。马军甲身所以单独使用一个左掩。步人因为只是直身行走,腿裙短了,就露脚了;马军只是曲膝蹲坐在上面,过长就会绾绊碍脚。所以马军甲裙单用过膝三寸就可以了。步人甲就是甲身和腰圈、吊腿连成一片那种,这个就是通常说的全装,并且披带起来也变得轻松容易了;马军是把吊腿和拖泥遴分成二段,就是常说的摘吊,这样一来便于去取挂。所以一般都截作两段了,上面安排好四枚结项。遇到敌军时就挂上吊腿,这样就可已躲避防御箭矢和雷石的攻击;退师就解下放进搭袋中,免得行军时被牵制。马军吊腿处之所以拿来单独使用摘吊就是因为这个道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马军甲制
还有情况华岳没有说,那就是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说的如果双手用器械,就没办法去调整马头,控制马的姿态,用一个左掩的目的就是左手要控制马,右手持刀更便于砍杀无碍,就象日本大铠时代,也是一手有笼手,一手无,而欧洲匈牙利也是单边的,所以之后各国骠骑兵都效仿匈牙利,只穿一个袖子,好像今天西藏人一样只有一个袖笼。当然如果是个左撇子也就使用一个右掩。
10012514573cc08f256f6376d7.jpg1001271613107ef4ab14d6633d.jpg10012716129413532cb2a3999e.jpg朔州崇福寺1.jpg
武经总要里那特别的一套铠甲,就是一身甲配两掩膊,所讲的身甲合用左掩,就是马军全部使用左掩,图中所谓的胸甲,实也是左掩和胸甲合用。所谓合用就是胸甲和左掩是完全一样的可以互换。左掩和胸甲是合用的,所说的合用就是不分样式,都用这个。

在明代,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说的这个情况,虽不是说的盔甲,说的是器械,却加深了对此的了解。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又有人谓钯棍等件太长,使打不便者,此非钯棍之不便,盖人习之未熟,用之未久,不能与手相忘之故也。况悬之马上,只见不堪用,缘用一只手照管马辔,及得一只手用器械,岂能用数尺长枪钯棍重器战打,果是不便。若双手用器械,又无人调马,亦见其不便而已。殊不知此皆步下所用之器,只是借马驮送甲胄军身行路,临时必然下马,止好步下用。到阵上你们只愁短不得长,方知我言的是。若平时将器具短小,马上一时图奔驰便利,到了临时,马上又站不住,退还下马地列,则向所执于马上军器,又皆无用,不与空手同乎?尔多士思之思之!但只肯真心实信,收拾军马,振作志气,临时如我所云云,未有不胜。非本镇所以决逼诸君舍身拚死之因,实为立功扬名之计,到此地位,是使诸君死乎?是为诸君生乎?是教诸君立功做豪杰乎?”

在马上使用长兵器,并不适用,但是戚继光看到在战场上必然会下马列地撕杀,要求部下平时要习惯在马上使用长兵器。(这种情节在影视作品中都是看不到的,呵呵,昨天看了半级三国,一身盔甲从早穿到晚,行军也穿,吃喝也穿,站着也穿,坐着也穿,连介者不拜的道理也不懂,我的天,那是盔甲还真当成便服。当然他们是不知古代军人平日里穿的是军装,而不是盔甲了)

而所称之为的拖泥遴实际上就是足具(脚面甲和脚底甲)和径甲(护小腿),也就是我们在画像和石刻中见到的云头战靴,拖泥遴被分成前后两半,样子和我们今天的拖板鞋相象,大多数的情况只用前一半,就是说它是没有后跟的带甲鞋套,这也是专家们所不能解答的内容。它是套在马靴上的甲套,所以不用脱鞋再穿,是穿挂在皮靴上的。下马即脱,不用换鞋。
根据华岳所讲的内容来看,宋代马军一身甲配两掩膊是基于上马进功和下马防守的战术要求而制定的,就宋代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马匹较少,进功不顺利时必然下马列阵撕杀,和明代戚继光遇到的情况一样。

翠微先生北征录 [宋]华岳讲
马军甲制──腰圈合用四吊。

  ──甲身合用左掩。

  ──腰裙合用过膝三寸。

  ──吊腿合用摘吊。
臣闻马军与步人之甲,有四不同。步人则直身起立,马军则蹲坐低控。马军腰圈若依步人皆用五吊,则上柱两腋而不容低昂,下擦双胯而不堪转动,所以独用四吊。步人则两足循行,左掩则背安结项而穿扣不顺;马军则缓急上马,右掩则搐定左足而跨蹬不及。马军甲身所以独用左掩。步人则直身行立,短则露足;马军则曲膝蹲坐,长则绾绊。马军甲裙所以独用过膝三寸。步人则甲身腰圈、吊腿连成一片,名曰全装,而易为披带;马军则吊腿、拖泥遴作二段,名曰摘吊,而便于去取。故截为两段,上安结项四枚。遇敌则挂上吊腿,而用避矢石;退师则解入搭袋,而免被牵制。马军吊腿所以独用摘吊。是谓马军甲制

臣听说马军和步人的甲,有四个方面是不一样的。步人是直身立起姿式,马军是蹲坐在马上低身控制姿式。马军腰圈象跟着步人甲一样都用五排甲片吊,向上就抵到了两腋下并且使身躯不容低昂,向下擦挂到双胯并且不堪转动,所以单独用四排甲吊。步人是两足行走,如果也用左掩就使得背部的结项穿扣起来不顺利;马军遇到情况缓急上马时,左足抬起垮蹬,由于有了右掩就使得重心靠右,加大了左足的垮蹬力量,造成了阻碍,不能够轻松跨蹬上马。马军甲身所以单独使用一个左掩。步人因为只是直身行走,腿裙短了,就露脚了;马军只是曲膝蹲坐在上面,过长就会绾绊碍脚。所以马军甲裙单用过膝三寸就可以了。步人甲就是甲身和腰圈、吊腿连成一片那种,这个就是通常说的全装,并且披带起来也变得轻松容易了;马军是把吊腿和拖泥遴分成二段,就是常说的摘吊,这样一来便于去取挂。所以一般都截作两段了,上面安排好四枚结项。遇到敌军时就挂上吊腿,这样就可已躲避防御箭矢和雷石的攻击;退师就解下放进搭袋中,免得行军时被牵制。马军吊腿处之所以拿来单独使用摘吊就是因为这个道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马军甲制
还有情况华岳没有说,那就是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说的如果双手用器械,就没办法去调整马头,控制马的姿态,用一个左掩的目的就是左手要控制马,右手持刀更便于砍杀无碍,就象日本大铠时代,也是一手有笼手,一手无,而欧洲匈牙利也是单边的,所以之后各国骠骑兵都效仿匈牙利,只穿一个袖子,好像今天西藏人一样只有一个袖笼。当然如果是个左撇子也就使用一个右掩。
10012514573cc08f256f6376d7.jpg1001271613107ef4ab14d6633d.jpg10012716129413532cb2a3999e.jpg朔州崇福寺1.jpg
武经总要里那特别的一套铠甲,就是一身甲配两掩膊,所讲的身甲合用左掩,就是马军全部使用左掩,图中所谓的胸甲,实也是左掩和胸甲合用。所谓合用就是胸甲和左掩是完全一样的可以互换。左掩和胸甲是合用的,所说的合用就是不分样式,都用这个。

在明代,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说的这个情况,虽不是说的盔甲,说的是器械,却加深了对此的了解。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又有人谓钯棍等件太长,使打不便者,此非钯棍之不便,盖人习之未熟,用之未久,不能与手相忘之故也。况悬之马上,只见不堪用,缘用一只手照管马辔,及得一只手用器械,岂能用数尺长枪钯棍重器战打,果是不便。若双手用器械,又无人调马,亦见其不便而已。殊不知此皆步下所用之器,只是借马驮送甲胄军身行路,临时必然下马,止好步下用。到阵上你们只愁短不得长,方知我言的是。若平时将器具短小,马上一时图奔驰便利,到了临时,马上又站不住,退还下马地列,则向所执于马上军器,又皆无用,不与空手同乎?尔多士思之思之!但只肯真心实信,收拾军马,振作志气,临时如我所云云,未有不胜。非本镇所以决逼诸君舍身拚死之因,实为立功扬名之计,到此地位,是使诸君死乎?是为诸君生乎?是教诸君立功做豪杰乎?”

在马上使用长兵器,并不适用,但是戚继光看到在战场上必然会下马列地撕杀,要求部下平时要习惯在马上使用长兵器。(这种情节在影视作品中都是看不到的,呵呵,昨天看了半级三国,一身盔甲从早穿到晚,行军也穿,吃喝也穿,站着也穿,坐着也穿,连介者不拜的道理也不懂,我的天,那是盔甲还真当成便服。当然他们是不知古代军人平日里穿的是军装,而不是盔甲了)

而所称之为的拖泥遴实际上就是足具(脚面甲和脚底甲)和径甲(护小腿),也就是我们在画像和石刻中见到的云头战靴,拖泥遴被分成前后两半,样子和我们今天的拖板鞋相象,大多数的情况只用前一半,就是说它是没有后跟的带甲鞋套,这也是专家们所不能解答的内容。它是套在马靴上的甲套,所以不用脱鞋再穿,是穿挂在皮靴上的。下马即脱,不用换鞋。
根据华岳所讲的内容来看,宋代马军一身甲配两掩膊是基于上马进功和下马防守的战术要求而制定的,就宋代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马匹较少,进功不顺利时必然下马列阵撕杀,和明代戚继光遇到的情况一样。
lz此贴不错,长见识了
请教楼主:除了欧洲(具体说是西欧),还有别的国家或者地区装备这种锅炉式的(从头包到脚)重甲骑兵吗?
还有情况华岳没有说,那就是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说的如果双手用器械,就没办法去调整马头,控制马的姿态,用一个左掩的目的就是左手要控制马,右手持刀更便于砍杀无碍,就象日本大铠时代,也是一手有笼手,一手无,而欧洲匈牙利也是单边的,所以之后各国骠骑兵都效仿匈牙利,只穿一个袖子,好像今天西藏人一样只有一个袖笼。当然如果是个左撇子也就使用一个右掩。

骠骑兵的那个是装饰品吧?
回复 4# 灯塔看守


    不是,骠骑兵的半边衣来自更早期的盾牌,其实左护是个很常见的东西,比如16世纪板甲就是不对称的,左边巨大,再早期的盾牌也是不对称的表现,土耳其护腕也是一边带一边不带,古罗马王政时代的罗马军和其他城邦也是带做护胫
回复 3# SeaBrown


    这个问题有点不好说了,建议还是先读些冷兵器相关知识,这个问题就像问除了中国外还有哪国装备过偃月刀一样,是很显然的问题,即使是欧洲,全身式板甲也只装备了200年,既15世纪初,到17世纪初,装备范围包括西欧东欧。

    所以还是请表达清楚要问的是哪种重骑兵?
[/quote]回复 6# zhouhaiyang


[quote]    所以还是请表达清楚要问的是哪种重骑兵?

  
我是想问一下,向西欧这种将铠甲连成一体的重骑兵,是否是铠甲发展史上的特例?
貌似,一般铠甲,头、四肢的防护和躯干的防护是分开的。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说的如果双手用器械,就没办法去调整马头,控制马的姿态......”,这种说法不是绝对的。这点上,骑兵使用双手武器也是有的。如:弓箭、弩机、中国大长柄大刀.....
回复 7# SeaBrown


    有,根据我的资料,这种全套防护来源于罗马末年,而罗马又来自珊莎,珊莎骑兵是我看到的最早的全身完全不漏的骑兵,在后来的时代,印度拉杰普特人的骑兵也是一点不漏


回复 7# SeaBrown


    有,根据我的资料,这种全套防护来源于罗马末年,而罗马又来自珊莎,珊莎骑兵是我看到的最早的全身完全不漏的骑兵,在后来的时代,印度拉杰普特人的骑兵也是一点不漏

  本想上图,网速悲剧了

回复 7# SeaBrown


    有,根据我的资料,这种全套防护来源于罗马末年,而罗马又来自珊莎,珊莎骑兵是我看到的最早的全身完全不漏的骑兵,在后来的时代,印度拉杰普特人的骑兵也是一点不漏

  本想上图,网速悲剧了
很多资料说,单手刀剑是骑兵攻击范围最大的兵器,那些骑乘民族多是以单手刀剑为主,说明单手刀剑确实是骑兵的首选。

水浒传,三国书大家应该好好研究,考虑到古人对古战士的了解程度高于我们,其说法可以借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浒传中的骑兵多配置是一把长兵和一副弓箭,很少出现剑的配置,这而作者又是参加过战争,其描写与出警图完全一致,既长兵加弓箭,说明这确实是汉族骑兵的一个经典配置。但我还没注意到这是下马作战的一种形式。

    只见第三通战鼓响处,去那左边阵内门旗下,看看分开鸾铃响处,闪出正牌军索超,
直到阵前,兜住马,拿军器在手,果是英雄!但是∶头戴一顶熟钢狮子盔,脑袋斗后来一
颗红缨;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铠甲;腰系一条金兽面束带,前后两面青铜护心镜;上笼着一
领绯红团花袍,上面垂两条绿绒缕领带;下穿一支斜皮气跨靴;左带一张弓,右悬一壶
箭;手里横着一柄金蘸斧,坐下李都那匹惯战能征雪白马。

    右边阵内门旗下,看看分开鸾铃响处,杨志提手中枪出马直至阵前,勒住马,横着枪
在手,果是勇猛!但是∶头戴一顶铺霜耀日盔,上撒着一把青缨;身穿一副钓嵌梅花榆叶
甲,系一条红绒打就勒甲条,前后兽面掩心;上笼着一领白罗生色花袍,垂着条紫绒飞
带;脚登一支黄皮衬底靴;一张皮靶弓,数根凿子箭;手中挺着浑铁点钢,枪骑的是梁中
书那匹火块赤千里嘶风马。



但水浒也有其他描写,如杨志去厅后把夜来衣甲穿了;拴束罢,带了头盔弓箭腰刀,手拿长枪,上马从厅后跑将出来。

总之,独佩长兵是可以肯定,因为同时有文字和图画记载。
回复 10# zhouhaiyang

我知道珊莎骑兵是重甲骑兵的祖宗,不过他的铠甲和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重甲骑兵相似,是鳞甲和锁子甲。只是防护面积达到全身不漏而已,和欧洲的那种锅炉似的板甲还不一样。




问1:曹操在《军策令》中说:“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可否理解为,曹操只有高级军官才有连人带马的全身防御,而袁绍已经有了一支独立的重甲骑兵部队?
问2:同时期,西欧的板甲重骑兵和拜占庭的穿三层甲(怎么穿上的?)的重骑兵,哪个防护更好?
回复 12# SeaBrown


    你可以搜索我的帖子,我在本区帖子正面进攻,甲骑具装中回答了你第一个问题
   http://bbs.cjdby.net/thread-868302-1-1.html
   http://bbs.cjdby.net/thread-775691-1-1.html
    这个贴回答了你第二个问题

    我的帖子http://bbs.cjdby.net/thread-778783-1-1.html也有你想知道的内容
骠骑兵的那件小马甲英文叫什么?
回复 14# 灯塔看守


    dolman
回复 13# zhouhaiyang

感谢!!!
交流一下。我个人认为:
由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弓---复合弓和广泛使用弩,所以自唐朝起,淘汰了重甲骑兵。
而同时期的欧洲,由于手里的长弓太烂,所以把重甲骑兵发展到变态的程度。


一个外国人的观点:中国是个例外。能够在一百码以外将铠甲骑兵从马背上射下来的强弩在中国很容易得到。这种武器在抵消新式的重铠甲骑兵的战斗力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SeaBrown 发表于 2010-5-13 20:00


    同时期是指哪个时期啊?
按照16L的理论 宋弩和明火器真是烂中之烂 连稀烂的欧洲长弓都比不过
回复 17# 灯塔看守


法兰克帝国
回复 18# krausers


你看反了
没反
因为宋弩和明火器实在是太烂 所以重甲步骑发展到变态的程度
frank.JPG

唐朝重骑兵的图画不用我找了吧
krausers 发表于 2010-5-13 21:34


欧!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宋朝和明朝我国有重甲骑兵。
我的意思是说自从唐朝以后,中国就没有重甲骑兵了,金朝的铁浮屠是个例外。


重甲骑兵不只是防护的甲胄很好,同时马匹也有防护。
但是,重要的是使用不同。
重甲骑兵是用于战场决战的,类似海军的战列舰。
轻甲骑兵是用于,战前侦查,战时掩护侧翼,战后追击;类似海军的巡洋舰。
SeaBrown 发表于 2010-5-13 22:18


    辽、西夏的铁鹞子发来贺电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3241078
我先看看形势再说话
SeaBrown 发表于 2010-5-13 22:18


    另外,麻烦你找几张实际上过战场的西欧重装骑兵图片来
回复 24# 灯塔看守


你说的对,辽和西夏都有重甲骑兵,其实宋朝也有。


还是说使用:西夏对重甲骑兵的依赖程度较高,我到是忽略了。辽金的主力还是轻甲骑兵,宋朝是重甲步兵。蒙古的重甲骑兵和轻甲骑兵与欧洲的不一样,应该叫着甲骑兵和无甲骑兵,其机动性都是很高的。

言归正传:对于轻甲骑兵的使用,中西方都是一样的。欧洲倚赖于重甲骑兵的冲击来取得胜 利,中国则依赖于远程的投射武器和绝对的兵力优势。

还有,好像你们都认为重甲骑兵是骑兵的高级阶段。拔都已经证明他是废物,即使没有火器时代,意大利城邦的金属弩就可以在重甲步兵的后面重创重甲骑兵。
SeaBrown 发表于 2010-5-13 22:47
还是那句话,麻烦你找出西欧所谓的重甲骑兵,最好是像你说得那样是拔都时期的西欧重甲骑兵。

下了

88


宋朝为何要发展重甲,看看古人写的文章你就会明白

在《宋史》里兵志里:“时帝欲利戎器,而患有司苟简。王雱上疏曰:"汉宣帝号中兴贤主,而史称技巧工匠,独精于元、成之时。是虽有司之事,而上系朝廷之政。方今外御边患,内虞盗贼,而天下岁课弓弩、甲胄入充武库者以千万数,乃无一坚好精利实可为备者。臣尝观诸州作院兵匠乏少,至拘市人以备役,所作之器,但形质而已。武库之吏,计其多寡之数而藏之,未尝责其实用,故所积虽多,大抵敝恶。夫为政如此,而欲抗威决胜,外攘内修,未见其可也。傥欲弛武备,示天下以无事,则金木、丝枲、筋胶、角羽之材,皆民力也,无故聚工以毁之,甚可惜也。莫若更制法度,敛数州之作聚为一处,若今钱监之比,择知工事之臣使专其职;且募天下良工散为匠师,而朝廷内置工官以总制其事,察其精窳而赏罚之,则人人务胜,不加责而皆精矣。闻今武库太祖时弓尚有如新者,而近世所造往往不可用,此可见法禁之张弛矣。"大抵雱为此言,以迎逢上意,欲妄更旧制也。”
颐浩犹抱怨说(夷狄之兵自来以全装衣,甲士自来止于前后掩心副膊,有皮笠子,而无兜鍪,故怯战。臣尝观太宗皇帝于北京武库垛排下河北十七将,军器并无全装,今日并不堪用,沂沟之败恐由此也)三朝北盟会编(宋)徐梦莘。
宋代铠甲随唐制,早以为宋没有护心镜,后来再次研究护心镜在唐代已出现,南宋以后大量使用护心镜,是因为要加强盔甲重点部位的防护。宋代早期的库存盔甲大都锈烂,而且软脆,参与制作的工匠大多是囚犯和街面上抓来抵数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做出好东西的,只是形装好歹象个盔甲,军队对这样的盔甲的防护信心不足,所以才会在这些盔甲上面再加上护心镜。这样的盔甲也比不上青唐羌的冷锻甲。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宋朝军队才有"在青唐获八九
百级,失三千余人及其他使臣士卒阵亡者甚众,,@以
至于经略司隐瞒不感上报的历史记录.实际上,早
在景佑二年(1035年),西夏国苏奴儿就曾用兵
25000人进攻确厮哆,结果死伤略尽.接着,李元昊
又将重兵攻打青唐,安二,宗哥,带星岭诸城,为了
彻底灭亡"青唐羌",李元昊甚至与确厮RV昼夜角战
竟达200余日,最后还是不得不以惨败而告终.,自
此元昊再不敢轻言用兵西境,凯觑喃厮ay之地了.
虽然,确厮RY取胜的原因不能都归结于坚利的铁
甲,刀,剑等兵器,但"青唐羌"匠人所锻造的钢质皑
甲,刀,剑等兵器肯定是发挥了关键作用的.

从有关史料记载看,西羌人至少在战国时期就
懂得热锻铁器了,其后吐蕃于公元九世纪亦学会了
热锻铁及其热锻戈矛,长剑,甲胃等..在中原,尽管
西汉徐州狮子山楚墓王陵已出土了炒钢冷锻甲遗
物,但东汉以后,中原历代王朝所造的甲胃主要以
热锻为主,冷锻并不普及,且铸造质量也相对不高,
因而进人北宋之后便出现了中原所造甲胃不及西
夏与"青唐羌"所造甲宵的落后和被动挨打局面.故
此,宋人田况说:"工作器用,中国之所长,非外蕃可
及,今贼(指西夏)甲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
可人.自京责去衣甲皆软,不足当矢石.以朝廷之事
力,中国之伎巧,乃不如一小羌乎 ".

受宋代军事军工体制的限制,很难制出超过青唐羌的冷锻甲,只能增加盔甲材料的厚度,这样一来盔甲不重都难了,显然是被逼的。
而明朝受军事军工体制的限制也遇到一样的情况。

明朝始创百废待新,经历农民起义战争,盔甲样式不可能仿造前朝那样繁琐,据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七年(1374年),主要以实用为主。要打造制作甲胄必须招募能工巧匠,国家历经战火,百姓流离失所,能参与懂得制作盔甲的人材和工匠必定很少,传统手工艺就是这样,没有了工艺的传承和长期的从业经验去照搬唐宋盔甲样式,两眼一抹黑,就无从做起,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沿用和改良元朝甲胄。直到弘治九年(1496年)才开始使用棉甲和布面甲。弘治九年令甲面、用厚密青白绵布。钉甲、用火漆小丁。又定、青布铁甲、每副、用铁四十斤八两。造甲、每副、重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

从明代的军事制度发生的变化也可看出问题,明代建立了营兵制与卫所制,卫所军官世居一地,且耕且守,战时由朝廷临时调兵遣将,兵将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秋冬操练,春夏务农,或冬春操练,夏秋务农,人甲分离保养极差。盔甲一般在库房里,只有到有军事操演和战争时才调配甲胄。

吏部侍郎王邦瑞摄兵部,因言:“国初,京营劲旅不减七八十万,元戎宿将常不乏人。自三大营变为十二团营,又变为两官厅,虽浸不如初,然额军尚三十八万有奇。今武备积驰,见籍止十四万余,而操练者不过五六万,支粮则有,调遣则无。比敌骑深入,战守俱称无军。即见在兵,率老弱疲惫、市井游贩之徒,衣甲器械取给临时。此其弊不在逃亡,而在占役;不在军士,而在将领。盖提督、坐营、号头、把总诸官,多世胄纨袴,平时占役营军,以空名支饷,临操则肆集市人,呼舞博笑而已。先年,尚书王琼、毛伯温、刘天和常有意振饬。然将领恶其害己,阴谋阻挠,军士又习于骄惰,竞倡流言,事复中止,酿害至今。乞大振干纲,遣官精核。”帝是其言,命兵部议兴革。明史卷八十九 志第六十五

戚继光练兵实纪中讲:敌以一人而骑牵三、四个马,且马又是经年不骑,喂息膘壮,我马每军一匹,平日差使赢瘦,临时只驮送盔甲与军之本身也不能,若与他马对冲,万无此理。如下马地斗,能舍命顶当,需要盔甲,今我之盔甲,外面新表可观,内里铁叶,一片数个眼,锈烂惟存铁形,还是好的,其空落如筛子一般,敌射可透,刀砍可破,是盔甲也不如他。

宋朝为何要发展重甲,看看古人写的文章你就会明白

在《宋史》里兵志里:“时帝欲利戎器,而患有司苟简。王雱上疏曰:"汉宣帝号中兴贤主,而史称技巧工匠,独精于元、成之时。是虽有司之事,而上系朝廷之政。方今外御边患,内虞盗贼,而天下岁课弓弩、甲胄入充武库者以千万数,乃无一坚好精利实可为备者。臣尝观诸州作院兵匠乏少,至拘市人以备役,所作之器,但形质而已。武库之吏,计其多寡之数而藏之,未尝责其实用,故所积虽多,大抵敝恶。夫为政如此,而欲抗威决胜,外攘内修,未见其可也。傥欲弛武备,示天下以无事,则金木、丝枲、筋胶、角羽之材,皆民力也,无故聚工以毁之,甚可惜也。莫若更制法度,敛数州之作聚为一处,若今钱监之比,择知工事之臣使专其职;且募天下良工散为匠师,而朝廷内置工官以总制其事,察其精窳而赏罚之,则人人务胜,不加责而皆精矣。闻今武库太祖时弓尚有如新者,而近世所造往往不可用,此可见法禁之张弛矣。"大抵雱为此言,以迎逢上意,欲妄更旧制也。”
颐浩犹抱怨说(夷狄之兵自来以全装衣,甲士自来止于前后掩心副膊,有皮笠子,而无兜鍪,故怯战。臣尝观太宗皇帝于北京武库垛排下河北十七将,军器并无全装,今日并不堪用,沂沟之败恐由此也)三朝北盟会编(宋)徐梦莘。
宋代铠甲随唐制,早以为宋没有护心镜,后来再次研究护心镜在唐代已出现,南宋以后大量使用护心镜,是因为要加强盔甲重点部位的防护。宋代早期的库存盔甲大都锈烂,而且软脆,参与制作的工匠大多是囚犯和街面上抓来抵数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做出好东西的,只是形装好歹象个盔甲,军队对这样的盔甲的防护信心不足,所以才会在这些盔甲上面再加上护心镜。这样的盔甲也比不上青唐羌的冷锻甲。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宋朝军队才有"在青唐获八九
百级,失三千余人及其他使臣士卒阵亡者甚众,,@以
至于经略司隐瞒不感上报的历史记录.实际上,早
在景佑二年(1035年),西夏国苏奴儿就曾用兵
25000人进攻确厮哆,结果死伤略尽.接着,李元昊
又将重兵攻打青唐,安二,宗哥,带星岭诸城,为了
彻底灭亡"青唐羌",李元昊甚至与确厮RV昼夜角战
竟达200余日,最后还是不得不以惨败而告终.,自
此元昊再不敢轻言用兵西境,凯觑喃厮ay之地了.
虽然,确厮RY取胜的原因不能都归结于坚利的铁
甲,刀,剑等兵器,但"青唐羌"匠人所锻造的钢质皑
甲,刀,剑等兵器肯定是发挥了关键作用的.

从有关史料记载看,西羌人至少在战国时期就
懂得热锻铁器了,其后吐蕃于公元九世纪亦学会了
热锻铁及其热锻戈矛,长剑,甲胃等..在中原,尽管
西汉徐州狮子山楚墓王陵已出土了炒钢冷锻甲遗
物,但东汉以后,中原历代王朝所造的甲胃主要以
热锻为主,冷锻并不普及,且铸造质量也相对不高,
因而进人北宋之后便出现了中原所造甲胃不及西
夏与"青唐羌"所造甲宵的落后和被动挨打局面.故
此,宋人田况说:"工作器用,中国之所长,非外蕃可
及,今贼(指西夏)甲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
可人.自京责去衣甲皆软,不足当矢石.以朝廷之事
力,中国之伎巧,乃不如一小羌乎 ".

受宋代军事军工体制的限制,很难制出超过青唐羌的冷锻甲,只能增加盔甲材料的厚度,这样一来盔甲不重都难了,显然是被逼的。
而明朝受军事军工体制的限制也遇到一样的情况。

明朝始创百废待新,经历农民起义战争,盔甲样式不可能仿造前朝那样繁琐,据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七年(1374年),主要以实用为主。要打造制作甲胄必须招募能工巧匠,国家历经战火,百姓流离失所,能参与懂得制作盔甲的人材和工匠必定很少,传统手工艺就是这样,没有了工艺的传承和长期的从业经验去照搬唐宋盔甲样式,两眼一抹黑,就无从做起,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沿用和改良元朝甲胄。直到弘治九年(1496年)才开始使用棉甲和布面甲。弘治九年令甲面、用厚密青白绵布。钉甲、用火漆小丁。又定、青布铁甲、每副、用铁四十斤八两。造甲、每副、重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

从明代的军事制度发生的变化也可看出问题,明代建立了营兵制与卫所制,卫所军官世居一地,且耕且守,战时由朝廷临时调兵遣将,兵将分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秋冬操练,春夏务农,或冬春操练,夏秋务农,人甲分离保养极差。盔甲一般在库房里,只有到有军事操演和战争时才调配甲胄。

吏部侍郎王邦瑞摄兵部,因言:“国初,京营劲旅不减七八十万,元戎宿将常不乏人。自三大营变为十二团营,又变为两官厅,虽浸不如初,然额军尚三十八万有奇。今武备积驰,见籍止十四万余,而操练者不过五六万,支粮则有,调遣则无。比敌骑深入,战守俱称无军。即见在兵,率老弱疲惫、市井游贩之徒,衣甲器械取给临时。此其弊不在逃亡,而在占役;不在军士,而在将领。盖提督、坐营、号头、把总诸官,多世胄纨袴,平时占役营军,以空名支饷,临操则肆集市人,呼舞博笑而已。先年,尚书王琼、毛伯温、刘天和常有意振饬。然将领恶其害己,阴谋阻挠,军士又习于骄惰,竞倡流言,事复中止,酿害至今。乞大振干纲,遣官精核。”帝是其言,命兵部议兴革。明史卷八十九 志第六十五

戚继光练兵实纪中讲:敌以一人而骑牵三、四个马,且马又是经年不骑,喂息膘壮,我马每军一匹,平日差使赢瘦,临时只驮送盔甲与军之本身也不能,若与他马对冲,万无此理。如下马地斗,能舍命顶当,需要盔甲,今我之盔甲,外面新表可观,内里铁叶,一片数个眼,锈烂惟存铁形,还是好的,其空落如筛子一般,敌射可透,刀砍可破,是盔甲也不如他。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说的如果双手用器械,就没办法去调整马头,控制马的姿态......”,这种说法不是绝对的 ...
沉睡的人 发表于 2010-5-13 10:46



    在马上使用长柄大刀,除了使你立马摔下马来,那玩意抡起来只能使你下马,就没有用处了,象枪这样的兵器也是很短的,名叫马枪,戚继光要求士兵要习惯在马上使用长兵器,是因为他看到了必会下马斗之故。晁错言于文帝曰:"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匈奴之军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
“戚继光在练兵实纪里说的如果双手用器械,就没办法去调整马头,控制马的姿态......”,这种说法不是绝对的 ...
沉睡的人 发表于 2010-5-13 10:46



    在马上使用长柄大刀,除了使你立马摔下马来,那玩意抡起来只能使你下马,就没有用处了,象枪这样的兵器也是很短的,名叫马枪,戚继光要求士兵要习惯在马上使用长兵器,是因为他看到了必会下马斗之故。晁错言于文帝曰:"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匈奴之军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