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W新设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2:56:37
PDW概念提出来很久,但似乎多数国家似乎并没有真正装备。当然原因多样,譬如新弹的成本,新枪是否好用够用等问题。

从PDW的提出理念来讲,由于是给二线人员使用,而二线人员多数都没有充分训练,所以要求PDW简单可靠、易使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容弹量大,因为容弹量大意味着不需要换供弹具就可以有更长的自保时间,所以当前主要以PDW开发出来的两种枪P90、MP7的容弹量都比较大,一个50发,一个是20/40发。

为了满足易操控、容弹量和体积小的多方面要求,PDW用了新子弹,结构上也有所创新,譬如P90的顶置水平50发弹匣,MP7结构较传统一些,自然MP7在装40发弹匣时的高度就显得有点操作不便了。但两者市场都一般,当然有弹的原因,不过两者都有不让人满意的地方:P90不像枪,那个50发弹匣比较长,据使用BB枪的人说,携带那个超长的50发弹匣并不方便,大家可以想象在胸前放一个长度30mm左右的尺子再弯腰时的感觉,一定不方便。MP7的40发弹匣倒是好带了一些,毕竟少了10发弹,没有那么长,但装到枪上后并挂在胸前,估计弯腰也多少会有问题。总之,大容弹量、小体积之间的矛盾是非常难以协调的。

当然,上面两个PDW采用的都是传统弹匣,那么大容量供弹具中,螺旋弹筒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螺旋弹筒在枪上装的位置太难选择了,国产选择了在正上方,但各位都看到,光学瞄具安装别扭,整体显得很突兀,外观不美观,感觉是古老的水冷机枪复活。卡利科放在了后面,同样瞄具也很别扭。俄罗斯将其放在了护木下面,整体外观更协调,但几乎丧失了单手射击的可能,因为重心太靠前了。另外,圆鼓鼓的弹筒长度不短,体积不小,装在胸前也不舒服。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实际上还是有些办法,但总还是有缺点,不过是稍微能综合较好一些而已,下面本人就提出一个个人的思路:

弹的问题基本不用考虑,毫无疑问是新弹,到国内的话,更多的是5.8mm手枪弹,当然考虑到综合因素,鄙人建议是将弹的装药量适当增加,来提高威力。

枪的原理选择并不复杂,选择自由或者半自由枪机即可,选择导气式显得有点复杂了。

比较难的是供弹具的设计和枪的布局设计。

供弹具要求容弹量大且体积小便于携带,这会是个难点。鄙人的建议是:两个螺旋弹筒并联,在出口形成双路供弹。这样的结构,螺旋弹筒的直径可减小,长度可以减小,增加的是横向尺寸,但增加不多。以5.8mm螺旋弹筒为例说明:
据说长风5.8mm螺旋弹筒每圈装8发子弹,5.8mm弹的弹壳最大直径为8mm,那么弹筒直径大约在36mm以上,看实际图片,感觉似乎近40mm的样子。5,8mm弹长33.5mm,要装6圈,但考虑到一圈运动空间,总计需要7圈长度,那么长度是235mm,实际上由于螺旋导引斜面的尺寸和安装螺旋弹簧以及前后壁厚的因素,总长度估计在270mm左右了,或者更长。
如果是双弹筒,弹筒每圈装6发子弹,两个弹筒就12发,在长度上,需要装4圈多一点,考虑到一圈的运动空间,那么是5圈,这样至少比单弹筒短两个弹长,即少67mm,即总长度在200mm左右,与当前30发步枪弹匣相似,算可以接受范围。在直径上,6发弹比8发弹药少两个弹壳直径,即直径缩小大约5-6mm,即单圈在30-34mm,总宽度在60mm-68mm,考虑到实际上中间两个弹筒结构距离可以缩小,弹筒宽度期望能够控制在60mm一下,按照理想值来估计,有可能降低到53mm的样子,当然这只是理想的估计。不过即便按照68mm来看,与步枪弹匣相比,宽度也是相类似的。在厚度方面,也就是一个弹筒的厚度,所以总体上厚度在30mm左右,理想情况下可以控制到28mm,估计控制到30mm是有一定可能的。

好了,有一个长(200mm)宽(52-60mm)厚(30mm)的供弹具,到底把这个供弹具装在枪的什么位置?

如果为了单手射击并减少整体尺寸,那么安装的位置只有两个地方,要么在上或者在护木下。护木下造成重心靠前不便于单手射击,那就只能选择在上了。在上选择卡利科方式的话,枪的总长偏长,也不便于更换供弹具,那么选择长风的那个布置位置。不过长风的安装方式是从上往下安装,所以安装瞄具的宝贵位置就没有了。我们自然不能选择这种方式,所以选择从侧面装。这样就可以把上面设计成类似G36平衡木式样的导轨,不同的是导轨下面G36是拉机柄,我们换成了弹筒而已。这样,机械瞄具、光学瞄具都好布置,在挂附件时,由于供弹具缩短,故可以让开一定的位置来装附件,附件都可以像新加坡SAR在护木中安装激光指示那样来内置到枪内。
PDW.JPG
当然,这个枪也付出了代价,较复杂的弹筒,枪的厚度增加。不过,由于这类枪并非是为了隐蔽携带,在厚度上如果控制到P90的55mm左右,也未尝不可接受。至少在射击使用时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在怎么样也不会比斯登宽,也不会比波波沙的71发弹鼓宽。PDW概念提出来很久,但似乎多数国家似乎并没有真正装备。当然原因多样,譬如新弹的成本,新枪是否好用够用等问题。

从PDW的提出理念来讲,由于是给二线人员使用,而二线人员多数都没有充分训练,所以要求PDW简单可靠、易使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容弹量大,因为容弹量大意味着不需要换供弹具就可以有更长的自保时间,所以当前主要以PDW开发出来的两种枪P90、MP7的容弹量都比较大,一个50发,一个是20/40发。

为了满足易操控、容弹量和体积小的多方面要求,PDW用了新子弹,结构上也有所创新,譬如P90的顶置水平50发弹匣,MP7结构较传统一些,自然MP7在装40发弹匣时的高度就显得有点操作不便了。但两者市场都一般,当然有弹的原因,不过两者都有不让人满意的地方:P90不像枪,那个50发弹匣比较长,据使用BB枪的人说,携带那个超长的50发弹匣并不方便,大家可以想象在胸前放一个长度30mm左右的尺子再弯腰时的感觉,一定不方便。MP7的40发弹匣倒是好带了一些,毕竟少了10发弹,没有那么长,但装到枪上后并挂在胸前,估计弯腰也多少会有问题。总之,大容弹量、小体积之间的矛盾是非常难以协调的。

当然,上面两个PDW采用的都是传统弹匣,那么大容量供弹具中,螺旋弹筒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螺旋弹筒在枪上装的位置太难选择了,国产选择了在正上方,但各位都看到,光学瞄具安装别扭,整体显得很突兀,外观不美观,感觉是古老的水冷机枪复活。卡利科放在了后面,同样瞄具也很别扭。俄罗斯将其放在了护木下面,整体外观更协调,但几乎丧失了单手射击的可能,因为重心太靠前了。另外,圆鼓鼓的弹筒长度不短,体积不小,装在胸前也不舒服。

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实际上还是有些办法,但总还是有缺点,不过是稍微能综合较好一些而已,下面本人就提出一个个人的思路:

弹的问题基本不用考虑,毫无疑问是新弹,到国内的话,更多的是5.8mm手枪弹,当然考虑到综合因素,鄙人建议是将弹的装药量适当增加,来提高威力。

枪的原理选择并不复杂,选择自由或者半自由枪机即可,选择导气式显得有点复杂了。

比较难的是供弹具的设计和枪的布局设计。

供弹具要求容弹量大且体积小便于携带,这会是个难点。鄙人的建议是:两个螺旋弹筒并联,在出口形成双路供弹。这样的结构,螺旋弹筒的直径可减小,长度可以减小,增加的是横向尺寸,但增加不多。以5.8mm螺旋弹筒为例说明:
据说长风5.8mm螺旋弹筒每圈装8发子弹,5.8mm弹的弹壳最大直径为8mm,那么弹筒直径大约在36mm以上,看实际图片,感觉似乎近40mm的样子。5,8mm弹长33.5mm,要装6圈,但考虑到一圈运动空间,总计需要7圈长度,那么长度是235mm,实际上由于螺旋导引斜面的尺寸和安装螺旋弹簧以及前后壁厚的因素,总长度估计在270mm左右了,或者更长。
如果是双弹筒,弹筒每圈装6发子弹,两个弹筒就12发,在长度上,需要装4圈多一点,考虑到一圈的运动空间,那么是5圈,这样至少比单弹筒短两个弹长,即少67mm,即总长度在200mm左右,与当前30发步枪弹匣相似,算可以接受范围。在直径上,6发弹比8发弹药少两个弹壳直径,即直径缩小大约5-6mm,即单圈在30-34mm,总宽度在60mm-68mm,考虑到实际上中间两个弹筒结构距离可以缩小,弹筒宽度期望能够控制在60mm一下,按照理想值来估计,有可能降低到53mm的样子,当然这只是理想的估计。不过即便按照68mm来看,与步枪弹匣相比,宽度也是相类似的。在厚度方面,也就是一个弹筒的厚度,所以总体上厚度在30mm左右,理想情况下可以控制到28mm,估计控制到30mm是有一定可能的。

好了,有一个长(200mm)宽(52-60mm)厚(30mm)的供弹具,到底把这个供弹具装在枪的什么位置?

如果为了单手射击并减少整体尺寸,那么安装的位置只有两个地方,要么在上或者在护木下。护木下造成重心靠前不便于单手射击,那就只能选择在上了。在上选择卡利科方式的话,枪的总长偏长,也不便于更换供弹具,那么选择长风的那个布置位置。不过长风的安装方式是从上往下安装,所以安装瞄具的宝贵位置就没有了。我们自然不能选择这种方式,所以选择从侧面装。这样就可以把上面设计成类似G36平衡木式样的导轨,不同的是导轨下面G36是拉机柄,我们换成了弹筒而已。这样,机械瞄具、光学瞄具都好布置,在挂附件时,由于供弹具缩短,故可以让开一定的位置来装附件,附件都可以像新加坡SAR在护木中安装激光指示那样来内置到枪内。
PDW.JPG
当然,这个枪也付出了代价,较复杂的弹筒,枪的厚度增加。不过,由于这类枪并非是为了隐蔽携带,在厚度上如果控制到P90的55mm左右,也未尝不可接受。至少在射击使用时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在怎么样也不会比斯登宽,也不会比波波沙的71发弹鼓宽。
05的4排供弹也不错啊
勃郎宁 发表于 2010-5-12 12:29


    05四排弹匣可靠性一般。
   如果用我的提高四排弹匣可靠性方案,或者能好一些。
楼主说的螺旋弹筒,直径想缩短到30毫米,我觉得不容易实现。因为布置小口径/微口径冲锋枪弹并非在9毫米弹筒上按比例缩小和修改那么简单,必须考虑弹筒旋转一圈的进距,也就是螺距的问题。弹筒本质上也是旋转的弹匣,如果在直径一定的情况下,螺距过大,简单说来就是弹匣倾斜度很大,这时候就存在供弹可靠性的问题了。复杂的分析的话,要想在大螺距的情况下可靠推动弹筒旋转还要向前迅速推进子弹前进,那么弹筒的弹簧必须具有相当大的储备弹力才行,而且子弹前进时受到的弹筒内壁的阻力也大。所以,我估计即使是小口径弹药的螺旋弹筒,恐怕也要50毫米直径才行。最后补充一句:我觉得9X19弹比小口径冲锋枪弹短,设计弹筒也要容易些。
PRSOV 发表于 2010-5-12 12:47


    螺距这个问题的确是个弱点,不过据说长风搞出了装步枪子弹的螺旋弹筒,估计那个步枪子弹 螺旋弹筒的螺距不会小吧。

对于螺旋弹筒直径,似乎长风5.8mm枪弹筒直径没有那么大,当然这是看照片得出的结论,不是很准确。

原理上,自然是短粗的弹更适合螺旋弹筒,所以说9mm弹更适合是有道理的。
勃郎宁 发表于 2010-5-12 12:29
但是05是无托  那4排超JB硌手 一支破微冲要搞成跟95一样真实蛋疼
其实我觉得类似MP5那样的结构的4排供弹5.8冲是不错的选择
LZ这个30mm直径的双单筒体积也不小 能否达到一个大筒的容量、可靠性也不能保证
我觉得还不如搞成类似P90那样的上置弹匣  2L提到的4排双进做成水平上置不知可行性如何
我初步估算了一下,按照6发弹,弹的直径是8mm的话,假设弹与弹完全接触,那么弹的轴线互联的圆的圆周是48mm,按照33.5mm来算,大约螺旋槽上升角度是35度左右。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还可以接受。
邪恶的芋头 发表于 2010-5-12 12:58

05冲的四排弹匣据说在新疆的沙漠中卡了壳。
邪恶的芋头 发表于 2010-5-12 13:04


    弹筒体积与当前30发步枪弹相当,不过要稍微厚一点。总体体积比单弹筒要小,换句话说就想是把弹筒给压扁了。

四排弹匣水平上置几乎不可行,因为原理上不同于P90,不能像P90那样放置。
总觉得滚筒有很多空重,这样的双弹筒同样不好携带,装弹也麻烦得多
可以做成无托,加一个AN94那种预装弹结构,把抛壳窗挪到握把上面
回复 10# TSQ
自己觉得也不大可行  但是蛋筒我感觉怎么放怎么别扭
蛋筒和导轨之间为了便于装弹也要留一定空隙  干脆加高点导轨不装瞄具的时候可以兼职一下提把如何?
勃郎宁 发表于 2010-5-12 13:19


    装弹麻烦是肯定的。我设想过在枪托上设置一个装弹器来改善装弹效果。

尺寸上肯定比单弹筒好带,因为长度20厘米、宽度6厘米、厚度3厘米,比单个长度27厘米,直径4厘米圆筒更能贴合人体躯干结构。
勃郎宁 发表于 2010-5-12 13:22


    这个倒不用那么麻烦,如果为了抛壳到握把里这样做,似乎觉得不太值得,因为在握把处抛壳就不影响还手射击,所以这样做体现不出更多好处。。
实际上在握把里实现倒不是什么问题,可以算一个抛壳思路吧。
邪恶的芋头 发表于 2010-5-12 13:22


    是有点别扭,但看P90结构,在惊艳只有也是感觉别扭。
不过,视觉上比当前长风滚筒稍微和谐一些吧。
邪恶的芋头 发表于 2010-5-12 13:38


    这个没有必要,因为如此短小结构,要提把没有意义,直接抓握把或者背上不是更好吗。

另外,如果要这样加提把,那提把就太高了,尺寸增加得有点得不偿失。
国产9毫米弹筒冲锋枪的弹筒我已经估算过,比机匣宽度大,弹筒直径绝对在40毫米以上,50毫米上下,这个直径还是可以接受的,没啥问题。
我前段时间研究单兵先进榴弹武器时,发现弹筒在上方供弹也有局限,值得注意。
这是因为连发的PDW射击时,弹筒离枪管很近,紧贴在上方,直接处于被热枪管“烤”的位置。材料上可以办到经受高温,但是人用手去取出弹筒时就有可能烫手了,如果弹筒够烫,收回弹筒包内还可能继续烤射手。国产9毫米弹筒冲锋枪拿来当警用,连续射击的机会较少,这个问题可以不做考虑,军用可就得注意了。解决方法之一是改进供弹口结构,加大弹筒与枪管之间的距离,或者在加大的间隙内设置隔热层。美国的卡利科与俄罗斯的9毫米滚筒枪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不知道官方说的国产弹筒材料不佳是否与受热有关。
p90掛彈匣,背在腋下,穿著外套,完全沒有突出的部分,也沒有突出物會刮肋骨..其他槍就不行
玩過BB槍就知道真的差很多
PRSOV 发表于 2010-5-12 15:52


    帕弹的弹壳直径10mm,按照每圈8发弹,弹轴线处周长至少80mm,除以3大约是27mm,27mm应该要加上10mm,则是37mm,然后在增加壁厚2mm,则是41mm,实际上有可能两个弹之间不接触,靠的是拨弹齿之间隔离,我估计总计弹筒的直径在45mm左右,由于弹筒的结构缘故,长风弹筒前面稍微要粗一点,但估计可能不到50mm。

当然,如果每圈是10发弹,那么直径显然就会大不少,基本上相当于增加6-7mm的样子,就更接近50mm。

对于你讲的散热问题,在上部当然没有在下部好,当然隔热问题需要考虑,但估计还不会造成热的安装拆卸弹筒都有问题,因为如果这个有问题的话,同样P90也有问题。
当然,目前没有看到弹筒与枪管之间的距离到底是多少,但就照片上分析,拉机柄位于枪管和弹筒之间,为了保证运动,弹筒应该距离枪管有点距离。

不过,说到这里,我倒比较担心拉机柄的问题,不过似乎冲锋枪的发热似乎都不是很大,因为UZI冲锋枪的拉机柄的布置也是类似的。
kizeki 发表于 2010-5-12 16:10


    P90的的拉机柄没有突出来,所以几乎没有钩挂。
MP7如果装20发弹匣,由于其拉机柄位于后侧,所以也没有太大问题。

至于放在腋下穿衣服,估计这个衣服会比较大吧。因为按照P90的尺寸,长度500mm,多数人的腋下放半米长的东西还是比较明显的,另外厚度P90是55mm,算比较厚的。高度还要高一些,我记得是230mm,这和一本大十六开杂志竖着放到腋下的尺寸差不多,要隐藏在衣服里估计是不行的。

或许我理解错误,或许只是挂到身体侧面而已。
TSQ 发表于 2010-5-12 16:29
我只是觉得需要注意隔热问题,还好,我今天重新查阅,发现P90和长风冲锋枪的枪管与供弹具之间有一定距离,而且有枪机或者其它结构屏蔽了部分。
但是冲锋枪的发热量不大还不是准确的说法,过去用打孔钢套屏蔽枪管的设计很多。
话说,如果在75发鞍鼓的基础上再拉长成双弹筒的话,容量能大到什么程度呢……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P90那样的,总觉得上置弹筒的话瞄准基线有点儿太高了……
另外,上置供弹具的一个缺点是不便于利用重力解脱,更无法设计成可以单手解脱弹匣。
PRSOV 发表于 2010-5-12 17:57


    我的意思是与突击步枪相比发热没有那么厉害而已,不过的确在二战后的冲锋枪散热设计不像在二战时那么设计了。

话说,如果在75发鞍鼓的基础上再拉长成双弹筒的话,容量能大到什么程度呢……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P90那样的 ...
St_Satan 发表于 2010-5-12 18:07




不会搞成75发弹鼓鞍形弹鼓,那根本谈不上轻便了,简直一个火力支援武器了。

上置弹筒如果采用单弹筒,肯定比较高,因为直径比较大。另外难以布置导轨,也不便于光学瞄具安装,譬如像长风弹筒冲锋枪上安装光瞄就很别扭。我采用两个较小弹筒并联,意图就是降低瞄准基线和便于光学瞄具安装。另外,P90的瞄准基线整体来说并不低,看我设想的枪托位置,实际上瞄准基线比P90低。理想情况下,我设想的总体高度为:小握把按照110mm算,枪管和枪机等40mm,弹筒30mm,导轨顶端到弹筒10mm,瞄具高度10mm,总计200mm,比P90的230mm要小一些吧。

对于利用重力解脱,也并非不可实现,很简单,把枪倾斜一下就可以了,因为我设想的是从侧面掉下来,可以在上面设置一个拨杆,倾斜枪,然后用大拇指拨一下就可以了。而P90则无法实现。
话说,如果在75发鞍鼓的基础上再拉长成双弹筒的话,容量能大到什么程度呢……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P90那样的 ...
St_Satan 发表于 2010-5-12 18:07




不会搞成75发弹鼓鞍形弹鼓,那根本谈不上轻便了,简直一个火力支援武器了。

上置弹筒如果采用单弹筒,肯定比较高,因为直径比较大。另外难以布置导轨,也不便于光学瞄具安装,譬如像长风弹筒冲锋枪上安装光瞄就很别扭。我采用两个较小弹筒并联,意图就是降低瞄准基线和便于光学瞄具安装。另外,P90的瞄准基线整体来说并不低,看我设想的枪托位置,实际上瞄准基线比P90低。理想情况下,我设想的总体高度为:小握把按照110mm算,枪管和枪机等40mm,弹筒30mm,导轨顶端到弹筒10mm,瞄具高度10mm,总计200mm,比P90的230mm要小一些吧。

对于利用重力解脱,也并非不可实现,很简单,把枪倾斜一下就可以了,因为我设想的是从侧面掉下来,可以在上面设置一个拨杆,倾斜枪,然后用大拇指拨一下就可以了。而P90则无法实现。
在降低瞄准基线方面,有托枪确实有先天优势……而无托因为贴腮的原因几乎不可能降低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P90无托+上供弹、下抛壳的概念……只是这样的构造极难用弹筒……在弹筒上贴腮的话那高度简直就是令人发指了……
话说你前段事件考虑的串列双弹筒呢?停止发展了?:D我觉得那个对枪的长度利用得比较充分
St_Satan 发表于 2010-5-12 18:32

弹筒采用下抛壳也没有什么问题,譬如从握把往下抛。勃朗宁网友提出的就是这个思路。

我不太喜欢弹筒用于无托结构,因为弹筒本身尺寸大,再贴腮就偏高,所以出现的几种弹筒冲锋枪都没有采用无托结构。

对于串列双筒,长度利用是比较充分,不过结构稍显复杂,另外整体长度可能太长了,不好携带。

我现在对通过与国内研究所和工厂联系已经完全失去信心了,所以更多的是把自己的一些思路贴出来让大家知道,谈不上发展发展。
我也想过长风改下抛壳……但是不是无托的话下抛壳其实没意义,于是很纠结……
弹筒+无托的瞄准线高度问题也是无解,继续纠结……
下置弹筒的缺点则在于和扳机-握把的冲突,那个位置本来是最适合安弹筒的,但是总不可能把握把搞成像某自榴那么恶心罢……于是超级纠结……

所以说,长风已经算是现有设计里最合理的了……你这个可以说是解决了长风的一些瑕疵,个人觉得亮点不是并列滚筒,而是侧装和桥式导轨……相对而言,单筒和双筒的区别到不是那么大,特别是因为如果采取直托的话,瞄准基线的高度就相对固定了,弹筒的高度不是主要矛盾。
其实MP7A1的40发弹匣还不算长,对使用没啥影响,对贴身携带有些影响。不过,HK设计的20发弹匣其实已经解决了MP7A1的携带问题,当作执勤弹匣够用了。
关于冲锋枪、PDW之类,解决携带的尺寸问题还有一招:学法国的MAT49冲锋枪,把弹匣也折叠了。甚至现在还可以把后握把也折叠了。整个枪就变成了类似矩形,绝对好带!这个对真正需要PDW的军人来说还很现实:警戒等级一般时,可以把枪全部折叠了,好带还不麻烦。警戒等级高,或者进入战斗时则选择不折叠模式。缺点是结构复杂些,还增加重量。
…………收音机冲锋枪麽=.=
前几天不是才看到带长弹匣格牢靠的特警照片麽,好像MP7的40发弹匣也没有长太多,问题英国不大罢……


P.S.:升少尉纪念~:D:D
与枪身水平置弹鼓是个好选择,只要解决供弹时子弹顺利上膛
嘿嘿,收音机冲锋枪是个思路
我一直觉得PDW需要以大容弹量作为必要特点,不过,相对于其要求来说,太多了就影响重量和尺寸指标,所以,给个弹容量下限:40发。要上升到50发当然也是好事,靠单个弹匣就不容易实现了,弹筒就是合适的选择,对平时存放弹药也有利。
楼主的设计既然针对PDW,我觉得无需来双弹筒,单弹筒就够了,60发以内够用,否则PDW的重量、尺寸指标难以达到不说,还增加部件的复杂程度与成本。
能否仍采用单蛋筒,但是采用HK榴弹发射器装弹的模式,采用侧面弹开装蛋筒的方式,可以设计为自由调整左开或右开方式。
St_Satan 发表于 2010-5-12 18:57


    我和勃朗宁一起讨论,将长风弹筒冲改成平衡木导轨,尺寸增加明显,所以才有了双弹筒的设想。
PRSOV 发表于 2010-5-12 19:40


    俺的那个弹匣在下水平安装的构思,其实就是为了缩小体积构思的,不过结构复杂了些。

至于弹匣位于握把内部的折叠方案,美国和俄罗斯都有现成的方案,不过似乎更多用于秘密携带使用,单单为了缩小体积采用,似乎得不偿失。

相对而言MP7算不错,网上曾经对PDW投票,选择MP7也比较多,或许综合下来MP7是不错的。

俺对MP7主要觉得不好的地方是40发弹匣装上后不好带,要么把MP7搞成30发,估计这个就比较好接受了,但容弹量却有较大影响。
dull 发表于 2010-5-12 23:15


    水平置弹鼓?估计子弹转向问题较大。

话说类似水平置供弹具也有解决方案,不过不是弹鼓,而是弹盘,包括单排的和多排,曾经有冲锋枪就用这个弹盘,容弹量达到180发。
PRSOV 发表于 2010-5-13 00:35


    双弹筒主要缩小高度、长度。前面初步计算可以看出这点。
另外,两个弹筒之间没有什么间隙,外观上可以做出是矩形的,并不太难看。

另外,前面提到的螺旋角度的问题,实际上螺旋弹筒的内部转轴,其上的齿也是螺旋的,就是通过一定的螺旋角度讲实际的子弹与弹筒上螺旋导引凸起的夹角尽量接近90度,从而有利于供弹。

我设想的双筒供弹具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办法。

另外,双筒供弹时,每个筒的弹的容量降低到25发,相应的阻力有所降低,也有利于提高供弹可靠性。

所以,对于双筒供弹,通过转轴上的螺旋拨弹齿和减少弹筒内弹的容量双重手段,来提高其可靠性。
rake_hu 发表于 2010-5-13 04:54


    可以实现,不过会增加结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