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副局长撰文阐述GDP:不能全面反映社会进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6:06:47
中新网5月1日电 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的文章,详细阐述了GDP这一指标的局限性,列出其诸多“不能”。

文章说,在通常情况下,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经济规模、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因而是国际上普遍适用的考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工具。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这一指标,对于考察和评价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仅凭GDP这一指标来评价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首先,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提供的行政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GDP核算以市场活动为主体,它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尺度是市场价格,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存在市场价格,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而这些投入成本远不能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不同国家的产品质量、拥有的品牌数量差异很大,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差异很大;不同国家的排放强度也具有很大的差异。GDP没有反映出这些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

第三,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会导致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导致财富存量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存量不能与经济增长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

第四,GDP没有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对于人民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不管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高低,这些劳动本身都是存在的,但由于GDP只计算市场化的家务劳动,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其GDP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比性。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由于GDP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它没有充分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二是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GDP反映的是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但是它并不涉及多少人参与了这种生产成果的创造活动,更不涉及还有多少人希望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因此,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三是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GDP是一个生产指标,不是一个收入分配指标,它只是利用这几种收入形式反映生产活动成果,不能完整地反映收入初次分配,更不能反映收入再分配,从而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四是GDP不能反映社会福利改善情况。例如,GDP不能反映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的改善情况。

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但是经济发展势必消耗自然资源,也往往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GDP没有反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GDP也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类的自觉行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国际上有人提出绿色GDP的概念,这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计算绿色GDP,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统计部门正式发布绿色GDP数据。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行政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从而它不能全面地反映这些公共服务的改善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二是由于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收入分配状况和社会福利状况,从而它不能反映这些方面的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三是由于GDP不能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它不能反映环境损失和环境改善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文章最后强调,不能奢望GDP能够满足方方面面的要求,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统计指标能够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我们要清楚利用GDP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在它的适用范围内,正确地使用它;在超过GDP适用范围的领域要发挥其他合适的统计指标的作用。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05/01/1477900_0.shtml中新网5月1日电 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的文章,详细阐述了GDP这一指标的局限性,列出其诸多“不能”。

文章说,在通常情况下,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经济规模、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因而是国际上普遍适用的考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工具。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这一指标,对于考察和评价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仅凭GDP这一指标来评价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首先,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提供的行政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GDP核算以市场活动为主体,它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尺度是市场价格,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存在市场价格,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而这些投入成本远不能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不同国家的产品质量、拥有的品牌数量差异很大,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差异很大;不同国家的排放强度也具有很大的差异。GDP没有反映出这些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

第三,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会导致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导致财富存量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存量不能与经济增长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

第四,GDP没有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对于人民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不管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高低,这些劳动本身都是存在的,但由于GDP只计算市场化的家务劳动,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其GDP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比性。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由于GDP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它没有充分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二是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GDP反映的是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但是它并不涉及多少人参与了这种生产成果的创造活动,更不涉及还有多少人希望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因此,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三是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GDP是一个生产指标,不是一个收入分配指标,它只是利用这几种收入形式反映生产活动成果,不能完整地反映收入初次分配,更不能反映收入再分配,从而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四是GDP不能反映社会福利改善情况。例如,GDP不能反映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的改善情况。

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但是经济发展势必消耗自然资源,也往往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GDP没有反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GDP也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类的自觉行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国际上有人提出绿色GDP的概念,这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计算绿色GDP,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统计部门正式发布绿色GDP数据。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行政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从而它不能全面地反映这些公共服务的改善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二是由于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收入分配状况和社会福利状况,从而它不能反映这些方面的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三是由于GDP不能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它不能反映环境损失和环境改善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文章最后强调,不能奢望GDP能够满足方方面面的要求,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统计指标能够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我们要清楚利用GDP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在它的适用范围内,正确地使用它;在超过GDP适用范围的领域要发挥其他合适的统计指标的作用。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05/01/1477900_0.shtml
{:wu:}统计局是个很和谐的单位诶。。。
一季度28省区GDP增速超全国水平 数据疑被增长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截至24日,除上海和西藏外,我国29个省区市都公布了第一季度的经济成绩单。除了新疆外,其他28个省区市一季度GDP增速均超越全国11.9%的水平,其中更有18省区市的增速超15%。

数据显示,各省区市一季度经济恢复明显,内需和外需恢复性增长强劲,但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整体格局仍无实质改变,不过各省区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在经济数据上开始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山西由榜尾跃居“榜眼”

29个省区市公布的第一季度经济数据全面“飘红”,其中,海南因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利好政策影响第一季度GDP同比增25.1%,增速排在全国首位。

山西在去年上半年为我国唯一的负增长省份,名列榜尾。而今年一季度却跃居“榜眼”,GDP增速为19.4%。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清杰分析指出,山西去年一季度GDP增速为-8.1%,原因是我国当时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用电量减少,东南沿海对煤炭的需求减少,加上山西省对国有煤炭进行资源整合。而今年,全国经济恢复,煤炭需求大增,“作为能源大省的山西是一个很大的受益者”,同时去年山西煤炭业重组,也已逐步显现成效。

多省创纪录 环比更关键

除海南创下1993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速外,重庆以19.3%的增速名列全国第三,这是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的季度最快增速;黑龙江GDP同比增12.8%,增速创199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各省第一季度高速增长,并不能得出经济过热的结论,主要与去年同期基数低有关。

周清杰认为,受基数影响,去年经济走势是“前低后高”,今年经济走势将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这也说明GDP环比数据的重要性。”24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记者,因为去年到今年,经济形势变化很大,因此同比数据很难反映实际的经济情况,只有将相邻一个季度的数据作比较的“环比”数据,才可以敏锐反映国民经济的走势。

一季度数据疑似“被增长”

此外,在29个已公布一季度GDP增速的省区市中,只有新疆增速为11%,低于全国11.9%的增速水平。其他28省区市都高于11.9%,其中有18省区市的增速超15%。“全国各省区市统计出的GDP数据和增速高于全国的数据,这种现象已经变得很常见”,周清杰说,这说明统计体系的改革没有到位,“统计数据‘被增长’需要解决”。

叶青认为,这是国家和地方统计部门实行分级核算造成的,地方数据高于全国的统计数据,既有不同省份重复统计的因素,也不排除某些地方政府为政绩所驱使增加水分。这种核算办法将可能成为历史———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抓紧提出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方案,正式推出主要指标环比制度。

经济调整作用开始显现

记者统计发现,各省一季度经济数据中,外需出现恢复性增长、内需平稳,但整体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整体格局没有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在各省的经济数据上开始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在过去8年里,经济增速一直充当“领头羊”的内蒙古,一季度以16%的增幅排在第9位。在年初,内蒙古的工作部署中,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就把富民强区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盟市、旗县主要领导干部的主要考核内容。一季度,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20多个百分点,而占全部投资额的30%的资金投向了第三产业。

在其他省份,虽然仍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主导,但调结构的苗头开始显现。山西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中,第一、三产业比重开始增加。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14个月在18%以上,实现了投资消费双轮驱动。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04/26/1462173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