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好战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1:40:04
书生论政误尽苍生——评《中国梦》                                                                                           薛理泰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研究所所长刘明福撰写《中国梦》一书,出版后在美国引起颇大的反响。不少从事中国安全和发展战略研究的美国学者,对此书感到非常有兴趣。

  笔者浏览了《中国梦》,觉得该书文字流畅,举例翔实,具有相当可读性。作者在行文层层铺开评述其基本观点时,立场不趋极端,姿态平实无华。若干人抨击该书时说,作者在书中声称中国为了实现在新世纪跃居世界头等强国的目的,将不惜与美国打一场战争之类的语句,在书中倒是没有发现。可见,有的人写书评时并没有仔细阅读﹐或許是人云亦云。

  然而,作者在该书第259、260页中,表示认同关于“地球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和平崛起”的论断,同时又指出“中国的和平崛起并不排斥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反遏制战争中崛起”的可能性,还强调“没有军事崛起的经济崛起是危险的崛起”的前景;加上他在此书不少章节中,也流露出大汉沙文主义的情绪(譬如在第80页中说“中国有做世界领导者的优秀文化基因”),则此书留给外国战略家心目中的印象,同“不惜与美国打一场战争”的说法也相去无几了。

  刘明福在书中阐释其对于后美国时代大国思维的理解时指出,中国必须谋求“军事崛起”,才能在新世纪跃居世界头等强国。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他在书中表达的个人观点,在中国军政界“具有一定广泛性”。

  在太平洋彼岸,《中国梦》“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美国学界、军政界频频激起不小的回响。在西方国家,由此引起的有关中国深层次战略意图的问题,见仁见智。假如美国战略家得出共识,《中国梦》揭示的日后中国,必然要把美国从龙头老大的席位上拉下马的观点,确实在中国军政界少壮派中“具有一定广泛性”,西方国家难免迟早会结成“统一战线”,倾力对中国实行全面围堵,殆无疑义。

善战者不言战

  刘明福等军界人士主张在现阶段即视美国为最大敌人,其观点在中国不乏附和者。他们大多数是政工出身或者是纯然从事文字工作者。他们可能对国际关系史甚至中国历史都不甚了了,遑论军事战略和政治外交方略,却在敏感时刻,就敏感话题,在中国政治中心侈谈全球战略观点。

  中国有一句格言说,“善战者不言战”。历代名将都不好战,往往回避夸耀他们在军事学上的造诣,并且尽最大努力引导国家避免一场战争。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却会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立场,义无反顾地去争取打赢这场战争,因为他们早就在政治上、心理上和军事上对这场无法避免的战争作好了周全的准备。

  刘伯承元帅是中共战神。据秘书生前回忆,平日他在家中电视观看战争影片时,却不屑或者不忍观看战斗场面。1959年,彭德怀元帅访问东欧诸国,当地人民夹道高呼:“英雄,彭德怀!”彭德怀却反复表示,不要喊他英雄,受欢迎的应该是那些在战场上丧生的军人及其亲属。此即二例。
者根据长期从事战略研究的经验,对《中国梦》的评断是“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或者用现代文字评断为“在战术上正确而在战略上谬误”。读者查阅一下中外历史,有哪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在战略研究领域中,任由如此论调得一时风气之先?
  相反,回顾中外历史,若干国家确实发生过同类情况,可是这些国家的崛起过程往往以失败告终。不但客观效果同主观愿望南辕北辙,而且国家和民族都创巨痛深。诚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远的不说,仅观中国近代史,就可以发现一条规律,即在敏感的历史时刻,讨论国家大战略,若任由“书生论政”,得一时风气之先,向来不是国家之福。试举两例。

  清朝平定了太平军、捻军掀起的内乱,沿海各省锐意兴办洋务,近代工业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李鸿章等人从欧洲进口了不少铁甲炮舰。单从硬件评估,北洋舰队似乎比日本舰队更为强大。当时,中国百业兴旺,远非前阶段半壁江山沦于内乱的情况可比,史称“同光(同治、光绪)中兴”。中国朝野,甚至不少西方人都认为中国正在崛起矣。

  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在中国尚未作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以书生张佩伦为代表的清议派却侈谈用兵。张佩伦承认本人“不知兵”,却腆颜挂帅前往福建坐镇,指挥当地军事,结果料敌失误,损失惨重。要不是老将冯子材亲率子弟兵,在广西、越南边境前线冒险奋战,在千钧一发之际,扭转战局,中法战争的后果对中国更加不利。冯子材此举可谓“挽狂澜于既倒”,就维护国家利益的意义而言,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当时内外大员中,在中枢通筹全局,于国际纵横捭阖,并急于洽购弹药修缮战备者,惟少数老成者而已;京城中清议派则惟高调主战,竞作纸上谈兵。及至北洋水师覆灭,日本陆军直逼京畿,京城一夕数惊,主战派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哑口无言者有之,销声匿迹者有之。尤其是甲午战败,给予晚清盛世以致命的一击,也是清廷十数年以后一朝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正值北京需要打点精神,在国内外应付全方位的挑战之际,岂能由纯然的政工干部或者文字工作者,在大战略的论坛上掌舵?他们固然有一腔爱国的热血,也肯费神考虑大思路,对之不能求全责备。不过,对这些言论应该纳入大战略领域予以专业性的考量。

  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书生论政误尽苍生——评《中国梦》                                                                                           薛理泰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研究所所长刘明福撰写《中国梦》一书,出版后在美国引起颇大的反响。不少从事中国安全和发展战略研究的美国学者,对此书感到非常有兴趣。

  笔者浏览了《中国梦》,觉得该书文字流畅,举例翔实,具有相当可读性。作者在行文层层铺开评述其基本观点时,立场不趋极端,姿态平实无华。若干人抨击该书时说,作者在书中声称中国为了实现在新世纪跃居世界头等强国的目的,将不惜与美国打一场战争之类的语句,在书中倒是没有发现。可见,有的人写书评时并没有仔细阅读﹐或許是人云亦云。

  然而,作者在该书第259、260页中,表示认同关于“地球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和平崛起”的论断,同时又指出“中国的和平崛起并不排斥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反遏制战争中崛起”的可能性,还强调“没有军事崛起的经济崛起是危险的崛起”的前景;加上他在此书不少章节中,也流露出大汉沙文主义的情绪(譬如在第80页中说“中国有做世界领导者的优秀文化基因”),则此书留给外国战略家心目中的印象,同“不惜与美国打一场战争”的说法也相去无几了。

  刘明福在书中阐释其对于后美国时代大国思维的理解时指出,中国必须谋求“军事崛起”,才能在新世纪跃居世界头等强国。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他在书中表达的个人观点,在中国军政界“具有一定广泛性”。

  在太平洋彼岸,《中国梦》“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美国学界、军政界频频激起不小的回响。在西方国家,由此引起的有关中国深层次战略意图的问题,见仁见智。假如美国战略家得出共识,《中国梦》揭示的日后中国,必然要把美国从龙头老大的席位上拉下马的观点,确实在中国军政界少壮派中“具有一定广泛性”,西方国家难免迟早会结成“统一战线”,倾力对中国实行全面围堵,殆无疑义。

善战者不言战

  刘明福等军界人士主张在现阶段即视美国为最大敌人,其观点在中国不乏附和者。他们大多数是政工出身或者是纯然从事文字工作者。他们可能对国际关系史甚至中国历史都不甚了了,遑论军事战略和政治外交方略,却在敏感时刻,就敏感话题,在中国政治中心侈谈全球战略观点。

  中国有一句格言说,“善战者不言战”。历代名将都不好战,往往回避夸耀他们在军事学上的造诣,并且尽最大努力引导国家避免一场战争。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却会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立场,义无反顾地去争取打赢这场战争,因为他们早就在政治上、心理上和军事上对这场无法避免的战争作好了周全的准备。

  刘伯承元帅是中共战神。据秘书生前回忆,平日他在家中电视观看战争影片时,却不屑或者不忍观看战斗场面。1959年,彭德怀元帅访问东欧诸国,当地人民夹道高呼:“英雄,彭德怀!”彭德怀却反复表示,不要喊他英雄,受欢迎的应该是那些在战场上丧生的军人及其亲属。此即二例。
者根据长期从事战略研究的经验,对《中国梦》的评断是“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或者用现代文字评断为“在战术上正确而在战略上谬误”。读者查阅一下中外历史,有哪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在战略研究领域中,任由如此论调得一时风气之先?
  相反,回顾中外历史,若干国家确实发生过同类情况,可是这些国家的崛起过程往往以失败告终。不但客观效果同主观愿望南辕北辙,而且国家和民族都创巨痛深。诚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

  远的不说,仅观中国近代史,就可以发现一条规律,即在敏感的历史时刻,讨论国家大战略,若任由“书生论政”,得一时风气之先,向来不是国家之福。试举两例。

  清朝平定了太平军、捻军掀起的内乱,沿海各省锐意兴办洋务,近代工业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李鸿章等人从欧洲进口了不少铁甲炮舰。单从硬件评估,北洋舰队似乎比日本舰队更为强大。当时,中国百业兴旺,远非前阶段半壁江山沦于内乱的情况可比,史称“同光(同治、光绪)中兴”。中国朝野,甚至不少西方人都认为中国正在崛起矣。

  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在中国尚未作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以书生张佩伦为代表的清议派却侈谈用兵。张佩伦承认本人“不知兵”,却腆颜挂帅前往福建坐镇,指挥当地军事,结果料敌失误,损失惨重。要不是老将冯子材亲率子弟兵,在广西、越南边境前线冒险奋战,在千钧一发之际,扭转战局,中法战争的后果对中国更加不利。冯子材此举可谓“挽狂澜于既倒”,就维护国家利益的意义而言,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当时内外大员中,在中枢通筹全局,于国际纵横捭阖,并急于洽购弹药修缮战备者,惟少数老成者而已;京城中清议派则惟高调主战,竞作纸上谈兵。及至北洋水师覆灭,日本陆军直逼京畿,京城一夕数惊,主战派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哑口无言者有之,销声匿迹者有之。尤其是甲午战败,给予晚清盛世以致命的一击,也是清廷十数年以后一朝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正值北京需要打点精神,在国内外应付全方位的挑战之际,岂能由纯然的政工干部或者文字工作者,在大战略的论坛上掌舵?他们固然有一腔爱国的热血,也肯费神考虑大思路,对之不能求全责备。不过,对这些言论应该纳入大战略领域予以专业性的考量。

  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
中国崛起是我们自己的事情,美国要跟我们打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他自己也知道叫“不惜一战”,而不是“必求一战”,这作者的意思难道是说“中国崛起过程中美国要是跟我们打中国就应该投降继续沉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