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皮县的两尊雕刻石金刚研判其所属朝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9:45:18


11785025950.jpg20070621105721146.jpg11785225681.jpg11785225682.jpg11785225683.jpg图片资料的作者是阿印
   金刚亭位于沧州南皮县城东北角。亭内置唐代石金刚像两尊,每尊为一整块青石所雕。连座4米,围可合抱。两者东、西相向而立,身披铠甲,形如武将。东者胸前横锏,双手合十。西者两手扶锏柄,以尖触地。每像一只鼻孔。雕工精致,气势雄伟,神色飞舞,为古石雕之珍品。载明朝兴建兴化寺时,从寺前水塘中挖得两尊石金刚,置于兴化寺山门之内。后因兵燹战乱,寺宇倒塌,仅存石金刚。1964年,南皮县人民政府重修金刚亭,省人民政府公布“石金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龟力大无比、是常胜将军。在古代,凡战争之前,一定要行龟卜、求龟助。战争中将士们形成一个坚强的信念:只要有龟旗在,攻战无不胜。龟成为无可替代的军胆、军威。在军事装备方面亦多取龟兆,用以挡矛的盾、护头的盔、防身的甲,即铠甲之甲,均取龟甲之形之义。一般士卒的战衣,均以黑色龟纹,以兆龟不死龟常胜之义。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军事装备不断更新,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军衣皆取黑色胸背各绘一环,环中书一“兵”字,皆为军事龟崇的遗迹。

   唐代在继承弘扬以前历代崇龟遗风的基础上,把中国的龟崇拜推到高峰,把龟的灵威用于皇权的方方面面。传统的调兵遣将的虎符改为龟符,北方边陲的都护府改名为龟林府。唐代还同时规定:凡五品以上即生前能享受佩龟荣耀的,死后可赐以龟趺碑即龟驮碑而留芳。从此,龟驮碑成为显威颂德留芳百世的象征。南宋以后,却被从神龛玉匣里、从大雅之堂上拉了下来,受到极大地扭曲。可以说,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是龟崇拜到龟败坏的开始。蒙古族祖籍北方草原,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所祈求的是牛羊成群,人强马壮;所忌讳的是毒蛇猛兽;所向往的是飞翔的美丽羽禽。在蒙文的典籍里从无龟的记载,民间传统习俗中也无龟的痕迹。元皇銮驾时,一改宋以前历代帝王的传统,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的“四象”旗被“龙、凤、虎、鹿、熊、犀、象、鹦鹉、孔雀、锦雉”的“十象”旗所取代。

   有网友认为这是明代的,如果只看甲它和明代的甲的确很象,但是一看人物造型,就看不出来有明代的风格,唐代雕塑以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为风格,表现以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明代的雕刻以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风格上追求自然。
0812212203749e7993e177f2d9.jpg.thumb.jpg辽代武士木雕2.jpg明代出产的精美武士俑木雕!!.jpg
   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在唐代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是中国唐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泥塑、石刻和木雕,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不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
0812212057cac50761566cf168.jpg.thumb.jpg-16382688039097.jpg2183964344299550336.jpg2718766800048752448.jpg2718766800048752448.jpg
   明代的雕刻以及泥塑风格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明代统治者起先是本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原则推翻元朝统治的,所以它的文化艺术特点明显有追溯唐、宋风格的痕迹。所以看中国甲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我们就很难深入研究。
   shaolinsi_tianwangdian05.jpgshaolinsi_tianwangdian06.jpg20090401_7d1e6665ab69cbeb26fayCf1mXp3rMUJ.jpg
  护心镜在唐是没有的东西,在宋元才作为制式出现延用到清代,千万不要把明光甲的胸镜或腹镜也当作(掩心)护心镜。
6cd8b1efcbe1ff13fcfa3c79.jpgsccy00011d561cc9308099.jpg
只凭有无护心镜此一点就足判别它是唐宋时期的还是明代的盔甲。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判定南皮县的两尊雕刻石金刚所属朝代应该是唐宋时期的。需要说明腿裙和吊腿可不是一样的东西,有腿裙的是步人甲,唐和宋的都很长,通常和身甲连为一体,吊腿只有马军才用,名曰摘吊,唐和宋时期较短,明代的较长,吊腿的长短也是判断的依据,是不是吊腿需要看它有无足具径甲,有则是,没有则不是。

明代此种盔甲大多出现在雕像泥塑中,实战甲没见有,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明朝只是在文化艺术上保持了唐、宋风格,而在实战甲中并没有运用。棉甲布面甲已取代了这种盔甲。所以明代雕刻和泥塑往往使人困惑,再加上宋元出现的护心镜被莫明其妙地刻画在上面,使人们搞不清明代此种盔甲的穿法了。事实上护心镜在明代的罩甲上也是没有的,它只是出现在泥塑雕刻艺术中,表现的仍是唐宋文化。另外金刚驻剑的形象多在宋代多有表现,但Q版大头又是唐代风格,所以这两石刻金刚只能是晚唐-五代-宋初这一段时期。

所以说它是明甲那是不可能的,明代的军队不穿这个。明代雕像泥塑中刻画的盔甲,在明代的军队中是没有的,雕像泥塑中刻画的盔甲只存在于文化艺术的层面上,现实中明军穿的是罩甲棉甲之类的东西。

11785025950.jpg20070621105721146.jpg11785225681.jpg11785225682.jpg11785225683.jpg图片资料的作者是阿印
   金刚亭位于沧州南皮县城东北角。亭内置唐代石金刚像两尊,每尊为一整块青石所雕。连座4米,围可合抱。两者东、西相向而立,身披铠甲,形如武将。东者胸前横锏,双手合十。西者两手扶锏柄,以尖触地。每像一只鼻孔。雕工精致,气势雄伟,神色飞舞,为古石雕之珍品。载明朝兴建兴化寺时,从寺前水塘中挖得两尊石金刚,置于兴化寺山门之内。后因兵燹战乱,寺宇倒塌,仅存石金刚。1964年,南皮县人民政府重修金刚亭,省人民政府公布“石金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龟力大无比、是常胜将军。在古代,凡战争之前,一定要行龟卜、求龟助。战争中将士们形成一个坚强的信念:只要有龟旗在,攻战无不胜。龟成为无可替代的军胆、军威。在军事装备方面亦多取龟兆,用以挡矛的盾、护头的盔、防身的甲,即铠甲之甲,均取龟甲之形之义。一般士卒的战衣,均以黑色龟纹,以兆龟不死龟常胜之义。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军事装备不断更新,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军衣皆取黑色胸背各绘一环,环中书一“兵”字,皆为军事龟崇的遗迹。

   唐代在继承弘扬以前历代崇龟遗风的基础上,把中国的龟崇拜推到高峰,把龟的灵威用于皇权的方方面面。传统的调兵遣将的虎符改为龟符,北方边陲的都护府改名为龟林府。唐代还同时规定:凡五品以上即生前能享受佩龟荣耀的,死后可赐以龟趺碑即龟驮碑而留芳。从此,龟驮碑成为显威颂德留芳百世的象征。南宋以后,却被从神龛玉匣里、从大雅之堂上拉了下来,受到极大地扭曲。可以说,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是龟崇拜到龟败坏的开始。蒙古族祖籍北方草原,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所祈求的是牛羊成群,人强马壮;所忌讳的是毒蛇猛兽;所向往的是飞翔的美丽羽禽。在蒙文的典籍里从无龟的记载,民间传统习俗中也无龟的痕迹。元皇銮驾时,一改宋以前历代帝王的传统,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的“四象”旗被“龙、凤、虎、鹿、熊、犀、象、鹦鹉、孔雀、锦雉”的“十象”旗所取代。

   有网友认为这是明代的,如果只看甲它和明代的甲的确很象,但是一看人物造型,就看不出来有明代的风格,唐代雕塑以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为风格,表现以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明代的雕刻以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风格上追求自然。
0812212203749e7993e177f2d9.jpg.thumb.jpg辽代武士木雕2.jpg明代出产的精美武士俑木雕!!.jpg
   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在唐代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是中国唐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泥塑、石刻和木雕,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不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
0812212057cac50761566cf168.jpg.thumb.jpg-16382688039097.jpg2183964344299550336.jpg2718766800048752448.jpg2718766800048752448.jpg
   明代的雕刻以及泥塑风格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明代统治者起先是本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原则推翻元朝统治的,所以它的文化艺术特点明显有追溯唐、宋风格的痕迹。所以看中国甲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我们就很难深入研究。
   shaolinsi_tianwangdian05.jpgshaolinsi_tianwangdian06.jpg20090401_7d1e6665ab69cbeb26fayCf1mXp3rMUJ.jpg
  护心镜在唐是没有的东西,在宋元才作为制式出现延用到清代,千万不要把明光甲的胸镜或腹镜也当作(掩心)护心镜。
6cd8b1efcbe1ff13fcfa3c79.jpgsccy00011d561cc9308099.jpg
只凭有无护心镜此一点就足判别它是唐宋时期的还是明代的盔甲。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判定南皮县的两尊雕刻石金刚所属朝代应该是唐宋时期的。需要说明腿裙和吊腿可不是一样的东西,有腿裙的是步人甲,唐和宋的都很长,通常和身甲连为一体,吊腿只有马军才用,名曰摘吊,唐和宋时期较短,明代的较长,吊腿的长短也是判断的依据,是不是吊腿需要看它有无足具径甲,有则是,没有则不是。

明代此种盔甲大多出现在雕像泥塑中,实战甲没见有,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明朝只是在文化艺术上保持了唐、宋风格,而在实战甲中并没有运用。棉甲布面甲已取代了这种盔甲。所以明代雕刻和泥塑往往使人困惑,再加上宋元出现的护心镜被莫明其妙地刻画在上面,使人们搞不清明代此种盔甲的穿法了。事实上护心镜在明代的罩甲上也是没有的,它只是出现在泥塑雕刻艺术中,表现的仍是唐宋文化。另外金刚驻剑的形象多在宋代多有表现,但Q版大头又是唐代风格,所以这两石刻金刚只能是晚唐-五代-宋初这一段时期。

所以说它是明甲那是不可能的,明代的军队不穿这个。明代雕像泥塑中刻画的盔甲,在明代的军队中是没有的,雕像泥塑中刻画的盔甲只存在于文化艺术的层面上,现实中明军穿的是罩甲棉甲之类的东西。
别的不说,和唐差别太大,那巨大的吊鱼就不应该是唐代的东西,应该是宋末和明的东西,宋代武士雕像太多了,但大多是长腿裙而非护胫

莫非你就是品月堂,应该不是啊。。。。

还有武侯祠那套东西真没有参考价值,他们是清末碉出来的东西。不知你亲自去过没,若没有的话,一定要亲去,而且一定要去后门
对盔甲没什么研究,俺是来学习的!
强人啊 楼主
zhouhaiyang 发表于 2010-4-26 07:32


    兄弟对吊鱼的认识是不够的,首先明代此种盔甲全是仿唐宋的,其次吊鱼此物件最早在秦代就有了雏型,挂此物者一般都是车兵弩手及乘车的军官,唐宋时期出现皮质硬吊所以较短,鱼鳞软吊之所以较长,是因为它是可以包裹下身,鱼尾在后腰卡结,鱼鳞脊背的骨骼硬件可以形成有效的防护圈架避免来至下方的功击。武士站在高坎之上,来至下面的功击没有吊鱼是危险的。明代此种盔甲大多出现在雕像泥塑中,实战甲没见有,说明了什么呢?
护心镜在元代才出现,唐没有,宋少见,护心镜在明甲雕像泥塑中是很重要的物件,此石刻金钢无此护心镜本就说明了问题。
明代此种盔甲大多出现在雕像泥塑中,实战甲没见有,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明朝只是在文化艺术上保持了唐、宋风格,而在实战甲中并没有运用。棉甲布面甲已取代了这种盔甲。所以明代雕刻和泥塑往往使人困惑,再加上元代出现的护心镜被莫明其妙地刻画在上面,使人们搞不清明代此种盔甲的穿法了。
回复 5# 愤青甲


    个人对吊鱼的认识是,直到明初见到的过膝的才叫吊鱼,此前的不应该称吊鱼,这是个艺术造型而非实战造型。另外唐朝甲胄的甲裙多数是后不开而前开,直到五代,所以说宋我能相信,说唐我难以相信
另外驻剑形象应该是从宋代开始,而不是唐,兴许五代也有可能,兄弟倒可以讨论下这是哪个具体时期,初唐肯定不可能,我发过一个帖子专门论述了南北朝到隋的武士像,那个时代的像与此风格差距甚大
这两石刻金刚只能是晚唐-五代-宋初这一段时期。说它是明甲那是不可能的,明代的军队不穿这个。明代雕像泥塑中刻画的盔甲,在明代的军队中是没有的,雕像泥塑中刻画的盔甲只存在于文化艺术的层面上,现实中明军穿的是罩甲棉甲之类的东西。
回复 9# 愤青甲


    从明代陵墓看,存在此类雕塑并非不可能,比如明孝陵就有这样的雕塑,现实中的话,在明代早期这种盔甲仍然是有一定应用的,通过一些兵书可以看出
zhouhaiyang 发表于 2010-4-26 18:59


    兄弟的驻剑形象一说,说到了点子上了,宋代多有表现。但Q版大头又是唐代风格,所以这石刻最有可能是处在两个朝代之间。
zhouhaiyang 发表于 2010-4-26 18:56
兄弟有水平,说它是唐那是往大的范围说,因为此物是绝品,没有找到能拿来和它做鉴定比对的东西,除非还能出土到和它相似的物件。
明代武备志作者在描述他引用的武经总要中的盔甲图时说了这一段话:盔即古之鍪0也其式甚众见於武经者凡五,而今所用者六,又续图之,其说则今之制也,古不可考矣。

翻译一下:今天的头盔就是古代的兜鍪,它的样式很多,大都和武经总要中一半相象,现在我们用的样式比那时多一点点,现在将就还是续上这样的图,如现在按照武经总要中的样式来做,年代太久远已经不可考证它到底是咋做的了。
606860049789515125.jpg606860049789515282.jpg1545860572095915783.jpg1545860572095915837.jpg1369375761698918159.jpg


论证---自问
元代所有寺庙都毁于战火,才有明代大兴土木,明代的工匠都是商量好了天王与金刚的型像?虽相隔千山万水还可以互通有无?这些形象从何而来?佛讲因果不讲鬼神,道讲阴阳信鬼神,佛像的圆润和道家神像的自然本就不是一回事,佛院咋出现了道家的神龛?
这两尊是佛像不是神龛,韦陀在所有庙堂都是单尊佛像,这两尊还是一男一女,元代毁于战火的东西与明代这些塑像有无传承关系?唐代只有挖出来的陶佣武士,该有的石刻雕像都哪里去了?佛像有胡须吗?如说有胡须是神像,那神像为何又是佛的眼神?这两还都是一只鼻孔,南皮孝廉张之京题撰:“金刚怒目,菩萨低眉,一鼻孔呼吸相通,证果在三生石上;阁建大悲,寺名兴化,千眼中光明普照,法身现百尺楼头。”有胡须的佛是继承的还是发明的呢?它是扬弃了的还是发明的?
辩证---自辩
只有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年代,才会有三教合一的石刻,才会一个鼻孔出气。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是在两汉之间,虽然“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但三教概念的出现和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率先由佛教表现出来的,以后暨梁武之世,三教连衡,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从唐代起开始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派别。中唐以后,天子生日举行有关三教的传统性活动──三教讨论,“中唐产生了三教一致的思想”。

宋元明清虽提三教合一,却是站宗教立场上说三教一家,不会有一个鼻孔出气的雕像,佛和道的形象是不会体现在一个雕像上的。三教造像的过程经历了独立造像,释道混合造像,三教平等合一造像。释道混合造像发生在北魏到唐中宗时期,唐中宗在神龙元年705年9月下令:如闻天下诸观皆化胡之变,诸寺也画老君之形,一种尊容,两俱不可。限制到后十日并除却,若有故留者,即科违敕罪当。
结论---,
这两尊金刚河北省将其列为省重点文物,文物专家们将其定性为唐代是有道理的,明代的说法不管是站在文化的角度,还历史传承的角度,以及军事的角度都是站不住脚的。

论证---自问
元代所有寺庙都毁于战火,才有明代大兴土木,明代的工匠都是商量好了天王与金刚的型像?虽相隔千山万水还可以互通有无?这些形象从何而来?佛讲因果不讲鬼神,道讲阴阳信鬼神,佛像的圆润和道家神像的自然本就不是一回事,佛院咋出现了道家的神龛?
这两尊是佛像不是神龛,韦陀在所有庙堂都是单尊佛像,这两尊还是一男一女,元代毁于战火的东西与明代这些塑像有无传承关系?唐代只有挖出来的陶佣武士,该有的石刻雕像都哪里去了?佛像有胡须吗?如说有胡须是神像,那神像为何又是佛的眼神?这两还都是一只鼻孔,南皮孝廉张之京题撰:“金刚怒目,菩萨低眉,一鼻孔呼吸相通,证果在三生石上;阁建大悲,寺名兴化,千眼中光明普照,法身现百尺楼头。”有胡须的佛是继承的还是发明的呢?它是扬弃了的还是发明的?
辩证---自辩
只有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年代,才会有三教合一的石刻,才会一个鼻孔出气。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是在两汉之间,虽然“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但三教概念的出现和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率先由佛教表现出来的,以后暨梁武之世,三教连衡,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从唐代起开始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派别。中唐以后,天子生日举行有关三教的传统性活动──三教讨论,“中唐产生了三教一致的思想”。

宋元明清虽提三教合一,却是站宗教立场上说三教一家,不会有一个鼻孔出气的雕像,佛和道的形象是不会体现在一个雕像上的。三教造像的过程经历了独立造像,释道混合造像,三教平等合一造像。释道混合造像发生在北魏到唐中宗时期,唐中宗在神龙元年705年9月下令:如闻天下诸观皆化胡之变,诸寺也画老君之形,一种尊容,两俱不可。限制到后十日并除却,若有故留者,即科违敕罪当。
结论---,
这两尊金刚河北省将其列为省重点文物,文物专家们将其定性为唐代是有道理的,明代的说法不管是站在文化的角度,还历史传承的角度,以及军事的角度都是站不住脚的。
好贴,慢慢学习[:a15:]
回复 15# 愤青甲


    关于造型问题,我以前看过本书,里面有个说法,就是一些文化因素会约定俗称,比如所有的武将都是一个画法,我就见过一本叫武将绘画技巧的书,也许那个时代的画匠也有这么一本东东。

    就如同我以前发文所讲的,碰到这种事情的不止中国,目前,就我的研究所知,拜占庭圣武士像,印度神像,都非常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历史盔甲造型的判断,说明这种事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极富普遍性的
另一证明来至山西五台县南禅寺。
南禅寺在山西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李家庄西侧。 寺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 ,菩萨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筑,围成一个四合院形式。创建年代不详,大殿平梁下保存有墨书题记,足证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晚唐时武宗“会昌灭法”,佛寺大都毁,南禅寺地处偏辟,幸免毁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唐代木构建筑。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 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殿内无柱,四椽状通达前后檐柱之外,梁架结构简练屋顶举折平缓,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而且已普及到偏辟山村。大殿内有佛坛,宽8.4米,高0.7米,坛上满布唐代彩塑。形体,衣饰,手法与敦煌唐代彩像如出一辙



在这里在转一篇关于三武一宗“会昌灭佛”的灭佛事件

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指周世宗柴荣。“会昌灭佛”就是指唐武宗在会昌年间的毁佛活动。“会昌灭佛”是佛教与封建国家发生经济上的矛盾冲突、佛教与道教争夺宗教上的地位的斗争的结果。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汉末年。它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魏晋以前为输入时期,东晋南北朝为传播时期,隋唐为兴盛时期。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大量兴建,僧尼空前增多。北魏时,佛寺多达3万余所,出家僧尼达200余万人。南朝梁武帝时,仅建康一地,就有佛寺500余所,僧尼10万人。而且这些佛教寺院都拥有独立经济,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形成了特殊的僧侣地主阶层。

  佛院经济的发展必定会在经济方面与封建国家发生冲突。北周武帝当政时,北周有僧侣100万,寺院万余所,严重影响了政府兵源、财源。为了消灭北齐,他决定向寺院争夺兵源和土地。建德三年(574年),下诏禁断佛、道二教,把僧侣地主的寺宇、土地、铜像资产全部没收,以充军国之用,近百万的僧尼和寺院所属的僧祇户、佛图户编入民籍。此后四年,北周灭北齐,北周毁佛的范围达到关内及长江上游,黄河南北的寺院也被毁灭。江南自侯景之乱后,佛教势力也受到影响,陈朝的佛教已不及梁朝之盛。佛教势力的再次膨胀与隋文帝杨坚的提倡有极大关系。
隋文帝杨坚信仰佛教,于开皇元年(581年),发布诏令,可以自由出家,并按人口比例出家和建造佛像。在隋朝时,佛教已再度兴盛起来,唐朝时更为发达了。

   唐高祖比较信佛,但唐初时,傅奕多次上书,列数佛教的恶果,请求废除佛教。唐高祖曾下诏淘汰僧尼,并波及道士。由于唐高祖退位,太宗摄政,大赦天下,所以并没有实行。唐太宗时曾于贞观初年,下令凡有私度僧尼者处以极刑。

  唐太宗晚年有忧生之虑,所以留心佛法,再者,因爱玄奘之才,所以曾亲自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宣扬佛法。并下令度僧尼18000余人。以后的高宗、中宗都很信佛。武则天之时,则更是大力提倡佛教,到处建造佛像,又建明堂,修天枢。佛教势力更加膨胀。佛教寺院可与宫室相比美,极尽奢华。以后诸帝也多信佛,肃宗、代宗在宫内设道场,养了数百个和尚在里面早晚念佛,宪宗时还举行迎佛骨的活动。

  代宗时下诏,官吏不得“棰曳僧尼”,僧尼犯法也不能绳之以法。当时关中的良田多为寺院所有。

  佛教在统治者提倡下,迅速发展起来,但同时也与封建国家存在着矛盾。大量的劳动人手出家为僧或者投靠寺院为寺户、佃户,寺院控制了许多土地和劳动力,寺院经济发展起来,而封建政府的纳税户却大为减少。傅奕反对佛教的理由之一就是,僧尼是游食之民,不向国家交纳租税,浪费了封建国家许多钱财,减少了税收。韩愈在反佛的文章中也从国家财用的角度,指出了佛教的弊端。代宗时,彭偃就建议:僧道不满50岁的,每年交纳四匹绢,女尼及女道士不满50岁的,交纳二匹,并和普通百姓一样应役。他认为如果这样,那幺出家为僧也就没有什幺害处了。因为存在争夺土地和劳动人手方面的矛盾,在这一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封建国家就会向佛教势力宣战。

   另一方面,唐武宗灭佛也是佛教与道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追尊老子李聃为教祖。北朝以来的皇帝多信道教。唐朝建立后,因为皇帝姓李,道教尊奉的老子也姓李,统治者为了借助神权,提高皇家的地位,自认是老子的后代,所以推崇道教。高宗时,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还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叫人学习。尊老子的《道德经》为《道德真经》,庄子的著作为《南华真经》,庚桑子的著作为《洞灵真经》,列子的著作为《冲虚真经》,在科举中增设老、庄、文、列四子科。并规定道士女冠由宗正寺管理,宗正寺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说明唐朝把道士和女冠当作本家看待。武则天崇佛,一是因为佛教曾为她当女皇制造理论根据,同时也是要用佛教来压道教。

  由于唐代尊崇道教,有很多为皇帝所宠信的道士。这些道士,继续前代以来佛、道二教的斗争,对佛教大肆攻击。唐武宗灭佛的根本原因在于打击佛教寺院的经济势力,但也和道士赵归真对佛教的攻击有很大的关系。

  武宗前面的敬宗、文宗仍照旧例做佛事,但敬宗已酷信道教,赵归真可以出入皇宫。文宗时已有毁佛之议,曾下令禁止度僧和营建寺庙。武宗未即位时,已好道术。即位后即召道士入禁中。赵归真利用了这一点。对武宗说:佛教不是中国之教,应当彻底清除。唐文宗曾对宰相说,古时3人共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中吾民尤困于佛。唐武宗说:使吾民穷困的是佛。于是下诏废除佛教。先拆去山野招提和兰若(私立的僧居)4万所,还俗僧人近10万人。会昌五年(845年),规定西京留4寺,每寺留僧10人,东京留2寺,其余节度观察使所治州34处可以留1寺,留僧照西京例。其它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并派御史4人巡行天下,督促实行。共废寺(朝廷赐名号的僧居)4600余所,僧尼还俗260500人,释放奴婢15万人,被寺院奴役的良人50余万。没收良田数千万顷。凡被释放的奴婢,每人分给田百亩,编入国家户籍。

  并将寺院铜像用来铸钱,铁像铸成农具,金银像收归国库。民间佛像限一月送交官府,如违犯则给以处罚。会昌末年,全国两税户比宪宗“元和中兴”时增加了两倍多,比穆宗时期增加了1C3,是安史之乱以后国家最盛时期。可见,这次灭佛运动是成功的。

  但是,武宗死后,宣宗即位。宣宗崇信佛教,下令恢复武宗时被废的佛寺,并杀死道士赵归真等。在此之后,佛教势力又兴盛起来。对佛教的态度也是唐后期牛李党争的一个内容。李德裕反对佛教,他在浙西做官时曾拆毁寺观1400余所;在西川任节度使期间,也曾毁寺观兰若干处,把寺院土地分给农民。会昌年间的灭佛运动就是李德裕和唐武宗协同进行的。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后又贬崔州(海南琼山县东)司马。教派斗争终于纳入了政治斗争的轨道。

  会昌法难是中国佛教历史上三武一宗灭法运动中最严厉、毁灭性最大的一次,也是对中国佛教打击最全面、最惨重的一次。像北魏的灭法,不过是在北方一隅之地,而唐武宗灭法则是全国性的,而且那个时期的中国佛教正是一个宗派林立、全面蓬勃发展的时期。那时中国僧尼是30万人左右,被迫还俗的有26万人之多,毁掉的寺院有四万多所,各宗的经典、寺院几乎全部被破坏了,他们真正做到了像毁佛健将韩愈所说的“人其人”(要和尚还俗)、“庐其居”(把和尚庙变成在家人的房屋)、要“火其书”(把经书全部烧掉)。这是对佛教采取的“三光”政策。“三光”政策并不是以后的事,古已有之。佛教在这次法难中,各宗几乎全部被摧垮了。佛教从此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地位和影响大大降低。
65723e0at81e5973f51dc&690.jpg
在唐代龙纹发展成熟,从这石刻金钢上的龙纹来看,这叫鱼龙变纹,和一般的唐龙纹不同,龙头鱼身尾,足以见证这段历史,李唐王朝为了打击从东汉就行成的门阀制度,以科举制度从庶族中选拔优秀者入仕为官。李白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