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回忆长春围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23:16:51
中国国共内战中一段被淡化的秘史:亲历者回忆长春围城

  八路军围困长春那会儿,爹娘带着三个姐姐住在平治街的一处平房子里。房子对面是市立医院,就是现在的医大二院。往南走二百米是个米市,这一带人来人往很热闹,爹娘就开了个小饭店,挣钱养家糊口。大姐15岁,帮助爹娘端盘子洗碗,二姐8岁,也能扫地抹桌子,三姐3岁,自己在屋里屋外跑来跑去地玩。过往的行人很多,吃喝的人在爹娘的小饭店里进出着,爹娘的生意也做得红火。

  不久,长春四处响起了枪声,接着,一车车的国民党伤兵送到市立医院,受了重伤的呻吟着,断了胳膊腿的叫骂着,能走的轻伤兵四处嚎叫着。小饭店的生意多起来,许多头缠绷带胳膊底下夹着拐杖的伤兵们在小饭店里穿梭般进出。据后来二姐回忆说,这些伤兵很凶,他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打人骂人也没人敢管,到了饭店又吃又喝,经常不给钱,吃完了站起来就走。

  有一次大姐去医院给伤兵们送饭,一个伤兵用手抓住大姐,说:“别走了,给我当媳妇吧!”大姐吓得魂飞魄散,跳着叫着扭脱了,哭着跑回家去。爹娘也吓出一头冷汗,从那以后,再也不敢让大姐去送饭了。那一年,15岁的大姐刚刚长成,模样很好看的。

  一天晚上,爹娘刚把前一拨伤兵打发走,准备关门睡觉,突然看到靠墙角上的一张桌子上还有一个伤兵在趴着睡觉。这伤兵不知是喝多了还是睡着了,爹叫他半天也不醒。看看天色已很晚,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四周的枪声凄厉恐怖,爹娘一时犯了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那伤兵的身子动了动,忽地一下站了起来。爹还没明白是咋回事,那伤兵已从腰里掏出一把小手枪冰凉地顶在了爹的脑门上:“大哥,借点钱花花!”伤兵的声音低而阴沉,透着杀气。

  大姐在一边吓得直了眼,大姐哭着给那伤兵一个劲儿做揖:“大叔啊!别打死我爹,一家人还指望他吃饭呢!”大姐跑到柜子边上,把钱匣子拿过来递给伤兵。伤兵没客气,三把两把把钱揣进军装裤袋里,收起枪,对爹抱抱拳说:“大哥,有钱了一定还你,不然我就让枪子打死!”说完从门口闪进夜色,转眼就不见了。

  这伤兵后来大约被枪子打死了,因为这钱他至今未还。

  进了三月,城四边的枪声稀了,听说八路军把长春城围困起来,不许任何人出入。爹每天去米市买米,一天一个价,最后一次买米时,爹是用小车子推着一麻袋纸币去,只买回20多斤米。小饭店没有生意可做,到底关了门。

  三个月后城里存粮已空,饥饿开始在长春的街头蔓延开来,贫穷的人家根本买不起粮食,粮食变得比金豆子还贵。

  街坊二婶子几天没有吃一口东西,实在饿极了,就跑到米市上,摘下手上的金戒指喊着:“谁给我一个窝头!谁给我换一个窝头! ”就有人给二婶子换了一个玉米面窝头。饿极了的二婶接过窝头就咬,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男孩从一旁突然冲过来,一把把二婶的窝头抢了过去。二婶在后面追命地追,哭声惊天动地。那孩子不顾一切地边跑边吃,等二婶快追上时,男孩一把将窝头丢进了臭水沟。窝头当然不能吃了,二婶再也拿不出什么东西去换吃的,二婶哭倒在米市上。

  这一切,都被正在街边玩耍的二姐看到了。过了半月,人们竟在街市边发现了抢二婶窝头的男孩的尸体,而饿得不成人样的二婶,竟熬过了围困长春的难关,奇迹般地活到七十多岁。

  天上开始有了飞机的轰鸣声,一架架飞机飞到长春上空,就撅起屁股下蛋,一朵朵的降落伞在空中开了花,降落伞上挂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大米,那是国民党军队在向城里空投粮食。降落伞和麻袋随风飘过伊通河,飘过长春的街道,街上的人们眼巴巴地在下面看着跑着,盼着这活命的口粮能落到自己的眼前。有时落在地上的麻袋摔碎了,粮食洒了一地,百姓们“哄”地一下跑过去抢着扫,手脚快的扫到几把粮食赶快逃走,手脚慢的不仅被赶来的国民党兵没收了粮食,还会挨顿打。可这抢到手的粮食也不一定能吃到嘴里,因为街上还有国民党中央军的“闻香队”,一看到谁家的烟筒上冒烟,进屋里就端锅。

  路上有了饿死的人,常常有人走着走着就一头扎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人们从开始的害怕死尸到后来的司空见惯,抬抬脚就从死人身上过去了,饥饿把人们的心变得坚硬似铁。

  我家里除了一些黄豆外再没有其它粮食。黄豆炒了干吃,再喝些凉水,肚子就会有饱胀的感觉,当时整个长春城里的老百姓都吃炒黄豆。眼看炒黄豆也快吃不上的时候,爹看看自己身边的三个孩子,把几件衣服卷了卷,长叹一声说:“往外跑吧!跑出去兴许有条活路!”

  家里的东西都丢下不要了,街坊四邻里,已有不少这样的空房子。

  于是爹背起三姐就上路,娘和大姐背了些黄豆跟在爹的后面,二姐不大不小,空着两手拎着自己的一双破鞋片子跟在爹娘身后慢慢走着。

  爹领着一家向东走,出了伊通河边国民党的哨卡,过了南关大桥,进入了伊通河对岸。再往前走就是八路军的哨卡了,八路军在城边围起滴水不露的哨卡,要通过这道关,还要看你的运气如何。

  八路军用铁丝网圈成的哨卡处只留下一个窄窄的出口,出口处设有重兵把守。铁丝网外面还挖了两米多深的壕沟,灌满水,壕沟外面还有密布的雷区,谁也休想从这里冲出去。

  一群又一群饥饿的老百姓涌到这里来,距出口10米远的地方就被哨兵们拦住,蹲在寒光闪闪的刺刀面前伸长脖子等,没有人敢靠得更近些。

  饿得不成个人形的老百姓们蹲在野地里,是等着八路军的路条。

  一个小个子当官模样的人出来了,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个本子在人群里晃来晃去。他管发放路条,人们见了他,眼里放出光来,皮包骨头的人向他伸出了期待的手,乞求能拿到路条快快出城去。军官认真打量着每一个人,走到一个两腮塌陷、眼窝老深的妇女面前,军官就在本子上写下几个字,递给那瘦弱的妇女。妇女撑了几撑摇摇晃晃站起来,一步一挪往哨卡走去。

  路条只发给城里出来的真正穷苦人,判断是不是穷人的唯一标准就是饿得瘦不瘦。谁饿得精精瘦,牙呲出老长,谁就可以拿到出城的路条子逃出鬼门关。

  娘也饿得精瘦,又带着三个精瘦的孩子,军官围着娘前前后后看了两遍,才撕了张路条给娘。娘欣喜若狂,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忙领着孩子往外走。哪知刚走出两步,就听身后那军官喊了一声:“你留下!”

  军官是让爹留下,爹生来就胖,再加上是开饭馆的,自然比别人家油水多些,脸还胖胖得有些肉,不像个受苦的人。

  “你留下!”军官指着爹,冷峻地说。

  “俺们是一家呀!长官!”“一家也不行,他得留下!”军官铁面无私。

  爹百般求告只是无用,就摸摸三个孩子的头说:“你带着孩子们先出去吧!我再等几天,活一口算一口!”爹转身就往里面走。

  “不!”娘在后面大喊着追爹,“我带着三个孩子,出了城也不知道往哪里去,还不是一样饿死?要走咱一起走,要留咱们一起留!”瘦弱的娘头发被风吹得很乱,泪流满面,娘的样子凄凉哀伤。

  爹的泪也流了下来,他抹了抹脸,回身抱起三姐,说:“回吧!”

  爹娘带了孩子们往回走着,哪知再走到南关大桥时,被伊通河东岸的国民党军的哨卡拦住了,我家住在平治街,要过了国民党的哨卡才能回家,可这里的哨兵说什么也不让爹娘过去。“只要过了这个哨卡就别想再回来!”哨兵的枪栓拉得哗哗响,明晃晃的刺刀离爹的鼻子就半寸远。这时城中已无存粮,国民党兵把老百姓千方百计地往外赶,怕老百姓消耗城里的粮食。而八路军的策略正相反。

  全家5口人,进不得退不得地夹在国共两道防线之间, 到处都是明晃晃的刺刀和无情的喝斥,爹无路可行。天黑了,爹说:“家也回不去了,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说吧!”爹有个老乡住在这一带,爹就去投奔了他。

  爹的朋友姓徐,老徐一家也出不了城,窝在家里天天嚼着炒黄豆。见爹来了,老徐就把爹娘安排在西厢房里,说不要房钱。其实,这时城里的人都不再关心钱的事,有了钱也派不上一点用场。

  爹住下后,天天到八路军的哨卡处等路条,爹还有一些黄豆吃,不见瘦,路条就落不到爹的手里,爹一天天空手而回。一个月后爹带得那些炒黄豆也一粒粒数着吃完了,再住下去,全家人只有死路一条。这时徐家又来了个逃难的人,是一个精瘦男孩,老徐的亲外甥,只剩下一口气,老徐就让他和我爹娘一起住在西厢房里,我爹娘住在大炕上,瘦男孩铺一张破席,睡在地上。

  男孩虽住在徐家,老徐并不管他饭吃,老徐家杀了一匹马,天天煮了马肉给自己家人吃,肉香飘得很远。男孩已饿得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了,他闻到香味,爬到老徐的篱笆墙外,伸出一只细麻杆样的胳膊,举着一个小木碗,用尽全身的力气对老徐说:“舅!给我一口,就一口......”说着说着已瘫在地上。老徐冷冷地看了自己的亲外甥一眼:“给你,我吃什么!”啪地一声关紧房门。

  男孩手一松,小木碗骨碌碌落在老徐的院子里,他又爬到西厢房,一路啃了满嘴的土。男孩爬到屋里不一会儿就死了,死在他那张破席子上。爹娘和姐姐们看着他咽了气了,也没有力气往外抬,就让那死孩子一天天在地上躺着,老徐也没来看过。

  黄豆吃完后爹已没有办法可想,这时听人说伊通河里有一处河床草深,有人曾从那里偷偷爬出去过。爹就动起了偷爬卡子的主意:“咱们就偷着往外爬吧!兴许还真能出去呢!”

  爹当天去看了地形,回来对娘说:“明天!咱一家人都去爬卡子!”

  第二天,爹和娘给三个姐姐嘱咐了老多的话,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爹像个领路的将军,带着一家人上了路。爹先看好了路,有处河滩草深,就带着一家人顺河床往那边走。路上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年青妇女跟了过来,说啥也要跟爹一起走。爹在前面带着路,一家人就奔了那河滩。

  伊通河高岸上到处都有重兵把守,八路军在城外设下三道岗,用二姐的话说,就像纳鞋底那样一个个插空站着,密密麻麻整三层,别说过人,就是草棵子里蹦出只蚂蚱,岗哨都看得清清楚楚。饿昏了头的爹,却带着他的老婆孩子想从这里突围出去,爹的想法够大胆的。

  天黑了,爹指指前面的草滩悄悄地对娘说:“就从这爬吧!手脚麻利些,爬过去一个算一个!”

  爹爬进草丛才发现草丛里一个接一个的死尸,横躺坚卧,都是没爬过去饿死在草里或打死在草里的人,看来和爹想到一块去的人还真不少。死尸发着冲天臭气,爹和娘什么也顾不得了,从一个个死尸身上爬过去,紧张得连呼吸都快停止了。

  突然,跟在爹娘身后的妇女一下子绊在死尸身上,怀里的孩子吓得大哭起来。哭声一起,就听到河岸有人高声喊:“谁!快出来!”喊声未落,一梭子子弹已从爹的头上掠过。

  八岁的二姐原是趴着的, 听到枪响,两眼直勾勾的,一下子从草丛里站了起来,只听到“滋溜───!”一声尖叫,一道滚烫的东西贴着二姐的头皮飞过,爹狠狠一把按倒了二姐。过后才看到,子弹贴着二姐的头皮,把二姐的头发烧焦了一道沟。

  那年青妇女被枪声吓得慌了神,一把捂住孩子的嘴,猛地把孩子的头按进河水里。枪声还在热热闹闹地响着,孩子却没有丁点声音了。

  可怜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子,就这样被他娘活活浸死了。

  一阵枪响后,岗哨更盯牢这处河滩,草丛晃一晃,就有枪子飞过来。爹和娘在河里趴了一夜,也没有机会爬过去,看看天快亮了,爹挥挥手,全家人只好爬回去。

  八路军的三重岗哨真如铜墙铁壁,每天都有抱着侥幸心理的人来这里爬卡子,除了在河滩的草丛里增添一些尸体外,没有一个人走得出去。

  爹和娘在河滩里趴了三天三夜,夜夜担惊受怕,夜夜失望而归。

  三天里全家人已无一粒粮食吃,也无一夜安稳觉睡。紧张劳累饥饿,使爹这个胖人彻底变了样子,两腮塌成深坑,眼睛像个黑窟窿,牙也呲出老长,活脱脱一副活鬼的样子。

  娘喘着气对爹说:“还是回去等路条吧,你都瘦成这样了, 估计人家也不会再难为你。”爹茫然地看着城边的重重哨兵,看着迷蒙中城外的田野,沉重地点了点头。

  于是半死不活的一家人拖拉着两腿,就往八路军的哨卡处走。已饿了几天又熬过三夜,二姐和大姐完全跨了。她们顺着树一出溜坐下来,说啥也不肯走,爹已顾不了自己,可还得强忍着背起三姐。娘只好狠打大姐二姐的脑袋狠拧她们的胳膊,打疼了,二人才挣扎着往前走几步。

  这一路走着,几乎到处都是死人,路边的水沟里,横在路上的,还有倚在树干上的,有老有少。如果这些人再多喘一口气,从八路军的哨卡走出去,也许还能活下来,可他们没走完这最后的一段路。

  沿途的树木个个都是光杆,被人剥了皮捋了叶子,白刹刹的枯骨一般。

  从爬卡子的河滩走到八路军的哨卡,一家人走了半天多。终于看到八路军的哨卡了,爹已累得脸色腊黄,虚汗珠子一串串,两条腿抖成软面条。娘再也不能向前挪一步,大张着嘴喘了半天对爹说:“你走,你带孩子先走出去,我不行了!”说完,娘就要斜斜地往地上躺。

  二姐吓得尖叫起来,大姐挣扎着扶起娘。大姐二姐看一路上的死人,都是这样一躺下就咽气了,她们哭着一前一后拖起娘走,她们说啥也不叫娘躺下。

  死拉活拽,娘和爹算是走到了八路军的哨卡处。那里仍然挤着一团团等待路条的难民们,天已经凉了,凄风苦雨之中,老远就能听到难们发出的哀叫声。

  发路条处换了人,上次那个矮个子军官不见了,换了个高个子军官。英气逼人的军官看到爹已一副饿鬼相,二话没说,给爹开了路条。爹接过路条时满身抖得站不住,一手举着路条,一手扶着背上的三姐就往外跑。说来也怪,只剩下一口气的爹竟然背着三姐跑出了哨卡而没有昏死过去。

  快死的娘也得了路条,领着大姐二姐一步一挪出了哨卡,她们像是走完了一生的路,拼着全力迈过鬼门关,浑身都软成了空口袋。

  便有八路军的战士来把爹娘和姐姐们领到哨卡外的难民收容站,每人给了一碗热橡子面粥。粥苦而涩,爹娘和姐姐们却喝得香甜,喝完了热粥,再歪倒着歇一会儿,爹娘觉得像是又从阴间回到了阳世,眼珠才转动起来。

  从长春回到老家农安,一百多里路,8岁瘦弱的二姐硬是一步步走了回来。 回到家后,二姐病倒在床,双腿瘫痪,三个月不会走路。

  经历了这次大劫难后,二姐一生都不吃豆类,她一闻到豆子的气味就反胃,的确,从春天到秋天,二姐吃炒黄豆吃得太多了。中国国共内战中一段被淡化的秘史:亲历者回忆长春围城

  八路军围困长春那会儿,爹娘带着三个姐姐住在平治街的一处平房子里。房子对面是市立医院,就是现在的医大二院。往南走二百米是个米市,这一带人来人往很热闹,爹娘就开了个小饭店,挣钱养家糊口。大姐15岁,帮助爹娘端盘子洗碗,二姐8岁,也能扫地抹桌子,三姐3岁,自己在屋里屋外跑来跑去地玩。过往的行人很多,吃喝的人在爹娘的小饭店里进出着,爹娘的生意也做得红火。

  不久,长春四处响起了枪声,接着,一车车的国民党伤兵送到市立医院,受了重伤的呻吟着,断了胳膊腿的叫骂着,能走的轻伤兵四处嚎叫着。小饭店的生意多起来,许多头缠绷带胳膊底下夹着拐杖的伤兵们在小饭店里穿梭般进出。据后来二姐回忆说,这些伤兵很凶,他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打人骂人也没人敢管,到了饭店又吃又喝,经常不给钱,吃完了站起来就走。

  有一次大姐去医院给伤兵们送饭,一个伤兵用手抓住大姐,说:“别走了,给我当媳妇吧!”大姐吓得魂飞魄散,跳着叫着扭脱了,哭着跑回家去。爹娘也吓出一头冷汗,从那以后,再也不敢让大姐去送饭了。那一年,15岁的大姐刚刚长成,模样很好看的。

  一天晚上,爹娘刚把前一拨伤兵打发走,准备关门睡觉,突然看到靠墙角上的一张桌子上还有一个伤兵在趴着睡觉。这伤兵不知是喝多了还是睡着了,爹叫他半天也不醒。看看天色已很晚,街上的人越来越少,四周的枪声凄厉恐怖,爹娘一时犯了难,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那伤兵的身子动了动,忽地一下站了起来。爹还没明白是咋回事,那伤兵已从腰里掏出一把小手枪冰凉地顶在了爹的脑门上:“大哥,借点钱花花!”伤兵的声音低而阴沉,透着杀气。

  大姐在一边吓得直了眼,大姐哭着给那伤兵一个劲儿做揖:“大叔啊!别打死我爹,一家人还指望他吃饭呢!”大姐跑到柜子边上,把钱匣子拿过来递给伤兵。伤兵没客气,三把两把把钱揣进军装裤袋里,收起枪,对爹抱抱拳说:“大哥,有钱了一定还你,不然我就让枪子打死!”说完从门口闪进夜色,转眼就不见了。

  这伤兵后来大约被枪子打死了,因为这钱他至今未还。

  进了三月,城四边的枪声稀了,听说八路军把长春城围困起来,不许任何人出入。爹每天去米市买米,一天一个价,最后一次买米时,爹是用小车子推着一麻袋纸币去,只买回20多斤米。小饭店没有生意可做,到底关了门。

  三个月后城里存粮已空,饥饿开始在长春的街头蔓延开来,贫穷的人家根本买不起粮食,粮食变得比金豆子还贵。

  街坊二婶子几天没有吃一口东西,实在饿极了,就跑到米市上,摘下手上的金戒指喊着:“谁给我一个窝头!谁给我换一个窝头! ”就有人给二婶子换了一个玉米面窝头。饿极了的二婶接过窝头就咬,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男孩从一旁突然冲过来,一把把二婶的窝头抢了过去。二婶在后面追命地追,哭声惊天动地。那孩子不顾一切地边跑边吃,等二婶快追上时,男孩一把将窝头丢进了臭水沟。窝头当然不能吃了,二婶再也拿不出什么东西去换吃的,二婶哭倒在米市上。

  这一切,都被正在街边玩耍的二姐看到了。过了半月,人们竟在街市边发现了抢二婶窝头的男孩的尸体,而饿得不成人样的二婶,竟熬过了围困长春的难关,奇迹般地活到七十多岁。

  天上开始有了飞机的轰鸣声,一架架飞机飞到长春上空,就撅起屁股下蛋,一朵朵的降落伞在空中开了花,降落伞上挂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大米,那是国民党军队在向城里空投粮食。降落伞和麻袋随风飘过伊通河,飘过长春的街道,街上的人们眼巴巴地在下面看着跑着,盼着这活命的口粮能落到自己的眼前。有时落在地上的麻袋摔碎了,粮食洒了一地,百姓们“哄”地一下跑过去抢着扫,手脚快的扫到几把粮食赶快逃走,手脚慢的不仅被赶来的国民党兵没收了粮食,还会挨顿打。可这抢到手的粮食也不一定能吃到嘴里,因为街上还有国民党中央军的“闻香队”,一看到谁家的烟筒上冒烟,进屋里就端锅。

  路上有了饿死的人,常常有人走着走着就一头扎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人们从开始的害怕死尸到后来的司空见惯,抬抬脚就从死人身上过去了,饥饿把人们的心变得坚硬似铁。

  我家里除了一些黄豆外再没有其它粮食。黄豆炒了干吃,再喝些凉水,肚子就会有饱胀的感觉,当时整个长春城里的老百姓都吃炒黄豆。眼看炒黄豆也快吃不上的时候,爹看看自己身边的三个孩子,把几件衣服卷了卷,长叹一声说:“往外跑吧!跑出去兴许有条活路!”

  家里的东西都丢下不要了,街坊四邻里,已有不少这样的空房子。

  于是爹背起三姐就上路,娘和大姐背了些黄豆跟在爹的后面,二姐不大不小,空着两手拎着自己的一双破鞋片子跟在爹娘身后慢慢走着。

  爹领着一家向东走,出了伊通河边国民党的哨卡,过了南关大桥,进入了伊通河对岸。再往前走就是八路军的哨卡了,八路军在城边围起滴水不露的哨卡,要通过这道关,还要看你的运气如何。

  八路军用铁丝网圈成的哨卡处只留下一个窄窄的出口,出口处设有重兵把守。铁丝网外面还挖了两米多深的壕沟,灌满水,壕沟外面还有密布的雷区,谁也休想从这里冲出去。

  一群又一群饥饿的老百姓涌到这里来,距出口10米远的地方就被哨兵们拦住,蹲在寒光闪闪的刺刀面前伸长脖子等,没有人敢靠得更近些。

  饿得不成个人形的老百姓们蹲在野地里,是等着八路军的路条。

  一个小个子当官模样的人出来了,一手拿着笔,一手拿着个本子在人群里晃来晃去。他管发放路条,人们见了他,眼里放出光来,皮包骨头的人向他伸出了期待的手,乞求能拿到路条快快出城去。军官认真打量着每一个人,走到一个两腮塌陷、眼窝老深的妇女面前,军官就在本子上写下几个字,递给那瘦弱的妇女。妇女撑了几撑摇摇晃晃站起来,一步一挪往哨卡走去。

  路条只发给城里出来的真正穷苦人,判断是不是穷人的唯一标准就是饿得瘦不瘦。谁饿得精精瘦,牙呲出老长,谁就可以拿到出城的路条子逃出鬼门关。

  娘也饿得精瘦,又带着三个精瘦的孩子,军官围着娘前前后后看了两遍,才撕了张路条给娘。娘欣喜若狂,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忙领着孩子往外走。哪知刚走出两步,就听身后那军官喊了一声:“你留下!”

  军官是让爹留下,爹生来就胖,再加上是开饭馆的,自然比别人家油水多些,脸还胖胖得有些肉,不像个受苦的人。

  “你留下!”军官指着爹,冷峻地说。

  “俺们是一家呀!长官!”“一家也不行,他得留下!”军官铁面无私。

  爹百般求告只是无用,就摸摸三个孩子的头说:“你带着孩子们先出去吧!我再等几天,活一口算一口!”爹转身就往里面走。

  “不!”娘在后面大喊着追爹,“我带着三个孩子,出了城也不知道往哪里去,还不是一样饿死?要走咱一起走,要留咱们一起留!”瘦弱的娘头发被风吹得很乱,泪流满面,娘的样子凄凉哀伤。

  爹的泪也流了下来,他抹了抹脸,回身抱起三姐,说:“回吧!”

  爹娘带了孩子们往回走着,哪知再走到南关大桥时,被伊通河东岸的国民党军的哨卡拦住了,我家住在平治街,要过了国民党的哨卡才能回家,可这里的哨兵说什么也不让爹娘过去。“只要过了这个哨卡就别想再回来!”哨兵的枪栓拉得哗哗响,明晃晃的刺刀离爹的鼻子就半寸远。这时城中已无存粮,国民党兵把老百姓千方百计地往外赶,怕老百姓消耗城里的粮食。而八路军的策略正相反。

  全家5口人,进不得退不得地夹在国共两道防线之间, 到处都是明晃晃的刺刀和无情的喝斥,爹无路可行。天黑了,爹说:“家也回不去了,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说吧!”爹有个老乡住在这一带,爹就去投奔了他。

  爹的朋友姓徐,老徐一家也出不了城,窝在家里天天嚼着炒黄豆。见爹来了,老徐就把爹娘安排在西厢房里,说不要房钱。其实,这时城里的人都不再关心钱的事,有了钱也派不上一点用场。

  爹住下后,天天到八路军的哨卡处等路条,爹还有一些黄豆吃,不见瘦,路条就落不到爹的手里,爹一天天空手而回。一个月后爹带得那些炒黄豆也一粒粒数着吃完了,再住下去,全家人只有死路一条。这时徐家又来了个逃难的人,是一个精瘦男孩,老徐的亲外甥,只剩下一口气,老徐就让他和我爹娘一起住在西厢房里,我爹娘住在大炕上,瘦男孩铺一张破席,睡在地上。

  男孩虽住在徐家,老徐并不管他饭吃,老徐家杀了一匹马,天天煮了马肉给自己家人吃,肉香飘得很远。男孩已饿得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了,他闻到香味,爬到老徐的篱笆墙外,伸出一只细麻杆样的胳膊,举着一个小木碗,用尽全身的力气对老徐说:“舅!给我一口,就一口......”说着说着已瘫在地上。老徐冷冷地看了自己的亲外甥一眼:“给你,我吃什么!”啪地一声关紧房门。

  男孩手一松,小木碗骨碌碌落在老徐的院子里,他又爬到西厢房,一路啃了满嘴的土。男孩爬到屋里不一会儿就死了,死在他那张破席子上。爹娘和姐姐们看着他咽了气了,也没有力气往外抬,就让那死孩子一天天在地上躺着,老徐也没来看过。

  黄豆吃完后爹已没有办法可想,这时听人说伊通河里有一处河床草深,有人曾从那里偷偷爬出去过。爹就动起了偷爬卡子的主意:“咱们就偷着往外爬吧!兴许还真能出去呢!”

  爹当天去看了地形,回来对娘说:“明天!咱一家人都去爬卡子!”

  第二天,爹和娘给三个姐姐嘱咐了老多的话,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爹像个领路的将军,带着一家人上了路。爹先看好了路,有处河滩草深,就带着一家人顺河床往那边走。路上有一个抱着孩子的年青妇女跟了过来,说啥也要跟爹一起走。爹在前面带着路,一家人就奔了那河滩。

  伊通河高岸上到处都有重兵把守,八路军在城外设下三道岗,用二姐的话说,就像纳鞋底那样一个个插空站着,密密麻麻整三层,别说过人,就是草棵子里蹦出只蚂蚱,岗哨都看得清清楚楚。饿昏了头的爹,却带着他的老婆孩子想从这里突围出去,爹的想法够大胆的。

  天黑了,爹指指前面的草滩悄悄地对娘说:“就从这爬吧!手脚麻利些,爬过去一个算一个!”

  爹爬进草丛才发现草丛里一个接一个的死尸,横躺坚卧,都是没爬过去饿死在草里或打死在草里的人,看来和爹想到一块去的人还真不少。死尸发着冲天臭气,爹和娘什么也顾不得了,从一个个死尸身上爬过去,紧张得连呼吸都快停止了。

  突然,跟在爹娘身后的妇女一下子绊在死尸身上,怀里的孩子吓得大哭起来。哭声一起,就听到河岸有人高声喊:“谁!快出来!”喊声未落,一梭子子弹已从爹的头上掠过。

  八岁的二姐原是趴着的, 听到枪响,两眼直勾勾的,一下子从草丛里站了起来,只听到“滋溜───!”一声尖叫,一道滚烫的东西贴着二姐的头皮飞过,爹狠狠一把按倒了二姐。过后才看到,子弹贴着二姐的头皮,把二姐的头发烧焦了一道沟。

  那年青妇女被枪声吓得慌了神,一把捂住孩子的嘴,猛地把孩子的头按进河水里。枪声还在热热闹闹地响着,孩子却没有丁点声音了。

  可怜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子,就这样被他娘活活浸死了。

  一阵枪响后,岗哨更盯牢这处河滩,草丛晃一晃,就有枪子飞过来。爹和娘在河里趴了一夜,也没有机会爬过去,看看天快亮了,爹挥挥手,全家人只好爬回去。

  八路军的三重岗哨真如铜墙铁壁,每天都有抱着侥幸心理的人来这里爬卡子,除了在河滩的草丛里增添一些尸体外,没有一个人走得出去。

  爹和娘在河滩里趴了三天三夜,夜夜担惊受怕,夜夜失望而归。

  三天里全家人已无一粒粮食吃,也无一夜安稳觉睡。紧张劳累饥饿,使爹这个胖人彻底变了样子,两腮塌成深坑,眼睛像个黑窟窿,牙也呲出老长,活脱脱一副活鬼的样子。

  娘喘着气对爹说:“还是回去等路条吧,你都瘦成这样了, 估计人家也不会再难为你。”爹茫然地看着城边的重重哨兵,看着迷蒙中城外的田野,沉重地点了点头。

  于是半死不活的一家人拖拉着两腿,就往八路军的哨卡处走。已饿了几天又熬过三夜,二姐和大姐完全跨了。她们顺着树一出溜坐下来,说啥也不肯走,爹已顾不了自己,可还得强忍着背起三姐。娘只好狠打大姐二姐的脑袋狠拧她们的胳膊,打疼了,二人才挣扎着往前走几步。

  这一路走着,几乎到处都是死人,路边的水沟里,横在路上的,还有倚在树干上的,有老有少。如果这些人再多喘一口气,从八路军的哨卡走出去,也许还能活下来,可他们没走完这最后的一段路。

  沿途的树木个个都是光杆,被人剥了皮捋了叶子,白刹刹的枯骨一般。

  从爬卡子的河滩走到八路军的哨卡,一家人走了半天多。终于看到八路军的哨卡了,爹已累得脸色腊黄,虚汗珠子一串串,两条腿抖成软面条。娘再也不能向前挪一步,大张着嘴喘了半天对爹说:“你走,你带孩子先走出去,我不行了!”说完,娘就要斜斜地往地上躺。

  二姐吓得尖叫起来,大姐挣扎着扶起娘。大姐二姐看一路上的死人,都是这样一躺下就咽气了,她们哭着一前一后拖起娘走,她们说啥也不叫娘躺下。

  死拉活拽,娘和爹算是走到了八路军的哨卡处。那里仍然挤着一团团等待路条的难民们,天已经凉了,凄风苦雨之中,老远就能听到难们发出的哀叫声。

  发路条处换了人,上次那个矮个子军官不见了,换了个高个子军官。英气逼人的军官看到爹已一副饿鬼相,二话没说,给爹开了路条。爹接过路条时满身抖得站不住,一手举着路条,一手扶着背上的三姐就往外跑。说来也怪,只剩下一口气的爹竟然背着三姐跑出了哨卡而没有昏死过去。

  快死的娘也得了路条,领着大姐二姐一步一挪出了哨卡,她们像是走完了一生的路,拼着全力迈过鬼门关,浑身都软成了空口袋。

  便有八路军的战士来把爹娘和姐姐们领到哨卡外的难民收容站,每人给了一碗热橡子面粥。粥苦而涩,爹娘和姐姐们却喝得香甜,喝完了热粥,再歪倒着歇一会儿,爹娘觉得像是又从阴间回到了阳世,眼珠才转动起来。

  从长春回到老家农安,一百多里路,8岁瘦弱的二姐硬是一步步走了回来。 回到家后,二姐病倒在床,双腿瘫痪,三个月不会走路。

  经历了这次大劫难后,二姐一生都不吃豆类,她一闻到豆子的气味就反胃,的确,从春天到秋天,二姐吃炒黄豆吃得太多了。
补一句,转自豆瓣,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983473/
八路军?
chenhj85225 发表于 2010-4-24 19:09


    老百姓说成红军都正常,别抠这字眼,容易歪楼。
战争很残酷 饿死了不少人
其实还蛮正常,没办法的事情,当年红军要是把事做绝了,一个人都不放也属于正常的战术
sage.l 发表于 2010-4-24 19:16


    淡定,说的太实在容易挨砖。
八路军,恩,这个称呼太有喜感了
回复 7# z6335795

{:lei:} 我只是实话实说么~~~~~~
           我什么都不知道 我什么都不知道……
sage.l 发表于 2010-4-24 19:28


    别说你什么都不知道,我又不是警察。:D 。我也是实话,经验之谈。

中国国共内战中一段被淡化的秘史:亲历者回忆长春围城
z6335795 发表于 2010-4-24 19:05


秘史?秘屎还差不多,便秘严重了,拉了六十年才拉出来。

围长春到今天六十多年了吧?“回忆者”说“大姐15岁”,“二姐8岁”,“三姐3岁”,嘿嘿,感情作者当时不到三岁?三岁以前的事,过了六十年,细节回忆得真清楚啊,神童,神童,这JY生来的确就是比常人不一般。
中国国共内战中一段被淡化的秘史:亲历者回忆长春围城
z6335795 发表于 2010-4-24 19:05


秘史?秘屎还差不多,便秘严重了,拉了六十年才拉出来。

围长春到今天六十多年了吧?“回忆者”说“大姐15岁”,“二姐8岁”,“三姐3岁”,嘿嘿,感情作者当时不到三岁?三岁以前的事,过了六十年,细节回忆得真清楚啊,神童,神童,这JY生来的确就是比常人不一般。
真悲惨...{:3_95:}
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

老百姓说成红军都正常,别抠这字眼,容易歪楼。
z6335795 发表于 2010-4-24 19:12



那是,长春围城那会,老百姓管TG叫八路是正常的,因为TG出关后几乎没当过几天八路,但伪满首都的百姓居然知道TG的队伍是八路,那自然是日本人的亲善教育搞得好,教育他们TG的队伍叫八路,“大大的坏”,比JY搞得还好。
老百姓说成红军都正常,别抠这字眼,容易歪楼。
z6335795 发表于 2010-4-24 19:12



那是,长春围城那会,老百姓管TG叫八路是正常的,因为TG出关后几乎没当过几天八路,但伪满首都的百姓居然知道TG的队伍是八路,那自然是日本人的亲善教育搞得好,教育他们TG的队伍叫八路,“大大的坏”,比JY搞得还好。
总结一句:通篇说得活灵活现,但全是扯淡。
这篇文章如果真的是真实回忆录的话,和解放军自己的记录写的差不多,城内军队抢粮,不给老百姓吃,然后城外已经开始设置难民收容所,但是排查很严格,严防国民党的特务或者部队混出城,制定这个计划的将领(林彪吗~)估计也没料到国民党会不给老百姓粮食,说是守军投降时仍然有3个月的粮食储备
回复 15# 博望侯

长春人严重鄙视你,不知道就别说别人扯淡。大致的情况跟文中写的差不多,无辜群众夹在两军之间,成了冤魂。
补一句,现在我家就住在当年的乱葬岗,也就是两军哨卡之间的地带,北面的街是国军防线,南面的街是共军防线。
madman36 发表于 2010-4-24 20:27


鄙视什么?鄙视偶指出60年前不到三岁(准确讲不到两岁,至少比三岁姐姐要小十个月吧)回忆出了六十年前的细节?

冤魂是冤魂,鬼话是鬼话,当时饿死人的情况TG又没隐瞒什么,编出一段鬼话是为什么?
基本是事实,郑洞国几万兵饿的都投降了,城里老百姓就别说了。历史啊
郑洞国早投诚就没事了,可为啥他要一直等到锦州被攻陷了又马上投诚呢?

当时双方都将民众当筹码,只不过郑洞国比TG狠点,不但对民众,而且对非嫡系的部队也狠!
博望侯 发表于 2010-4-24 20:33

这个明显是标题党的问题,正文开头就说"爹娘带着三个姐姐住在...",后面也根本没提是作者本人亲历
楼主文章基本属实吧,看过郑洞国的回忆录,大体差不多。
基本是事实,郑洞国几万兵饿的都投降了,城里老百姓就别说了。历史啊
==================================
起码郑洞国的兵不缺粮食,军官不缺酒肉,

杂牌60军也有一定存量的各类所谓“代食品”

最差游杂武装则被驱赶到城市周边去抢掠居民。

这个明显是标题党的问题,正文开头就说"爹娘带着三个姐姐住在...",后面也根本没提是作者本人亲历
YsMilan 发表于 2010-4-24 20:51



“爹娘带着三个姐姐住”,这明显是三个姐姐的弟弟妹妹的口吻,是文章扯淡的关键。

解放长春那段历史,TG本没隐瞒什么,的确也谈到国饿死人,但是不发挥一下,怎么能轰动?2009年就开始炒作长春饿死12万,占当时人口50万的25%,而大名鼎鼎的《中共围长春饿死12万百姓》(号称是羊城晚报出品)一文更是把这一事件归结为太祖“太祖秘授林彪绝招”,”毫无恻隐之心“,而且“毫无恻隐之心”是太祖相对于国军(郑洞国等)的最大优势,可笑吗?所谓“秘授林彪绝招”如果是未解密材料披露的,那么这些人是如何看到未解密材料的?如果都是解密材料,请问作战电文的内容是什么?公开的作战电文里根本无此一条。

至于长春的各类“亲历故事“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多得不可胜数,比如《中共围长春饿死12万百姓》中说长春不允许安置不带枪的百姓,为的是鼓励国军投降,而国军大多誓死不降(好像郑洞国自己没投降似的),导致百姓被饿死;而本文中说,TG却是甄别谁饿得更瘦,究竟哪个说的是“真相”?再说看看谁饿得更瘦,林彪、罗荣桓等真的是傻子?
这个明显是标题党的问题,正文开头就说"爹娘带着三个姐姐住在...",后面也根本没提是作者本人亲历
YsMilan 发表于 2010-4-24 20:51



“爹娘带着三个姐姐住”,这明显是三个姐姐的弟弟妹妹的口吻,是文章扯淡的关键。

解放长春那段历史,TG本没隐瞒什么,的确也谈到国饿死人,但是不发挥一下,怎么能轰动?2009年就开始炒作长春饿死12万,占当时人口50万的25%,而大名鼎鼎的《中共围长春饿死12万百姓》(号称是羊城晚报出品)一文更是把这一事件归结为太祖“太祖秘授林彪绝招”,”毫无恻隐之心“,而且“毫无恻隐之心”是太祖相对于国军(郑洞国等)的最大优势,可笑吗?所谓“秘授林彪绝招”如果是未解密材料披露的,那么这些人是如何看到未解密材料的?如果都是解密材料,请问作战电文的内容是什么?公开的作战电文里根本无此一条。

至于长春的各类“亲历故事“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多得不可胜数,比如《中共围长春饿死12万百姓》中说长春不允许安置不带枪的百姓,为的是鼓励国军投降,而国军大多誓死不降(好像郑洞国自己没投降似的),导致百姓被饿死;而本文中说,TG却是甄别谁饿得更瘦,究竟哪个说的是“真相”?再说看看谁饿得更瘦,林彪、罗荣桓等真的是傻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XBD 发表于 2010-4-24 20:57

郑洞国的回忆和楼主的“亲历”故事差不多?见鬼了,郑洞国亲历了这生动的逃亡历险?

城中饿死不少人,他倒是写了。
madman36 发表于 2010-4-24 20:28


注册这么久,总共发四帖,而且两个鄙视帖子,与长春有关……
在网上搜的,对比一下!

悠悠往事:从更大的视觉来看国共长春被围战役
作者:音乐阵地http://music1575.blog.hexun.com/27890256_d.html
   国共长春被围战役在毛泽东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中虽然不大,但却首开了解放战争中我军充分利用其他战术和平解放一个大城市的先河。正因有辽沈战役中长春和平解放的先例,才会有后来平津战役中我军和平解放北平的巨大战果。我想当年固守北平的傅作义将军最后选择了全体国民党守军和平改编的原因,第一应是北上的东北解放军仅用29个小时就拿下了被国民党自羽为城防固若金汤的天津城(足可见解放军的攻击力),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国民党守军在长春被围战役中,在解放军长期、持久、坚定的围困下,最后也只能无奈地去选择起义、改编的结局(足可见解放军围城战术的威慑力)。

其实长春在解放战争时期共有两次解放。第一次是1946年4月14日,苏联红军撤离长春回国,东北解放军周保中部队攻进长春,经过两天激战全歼守城国民党军两万余人,最后占领了长春。但由于国民党军队不久大举地北进,东北解放军于5月22日主动撤离,全体弃城而去。但两年以后,东北解放军经过在东北农村的大规模土改运动已羽翼丰满,兵强马壮了,在1948年5月再次死死包围了长春城,经过长达近5个月的漫长围困,兵不血刃地又一次占领了长春城。

具体情形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1947年的冬季攻势,将东北国民党军队压缩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参见东北冬季攻势)。1948年3月,东北解放军先以5个独立师对长春形成初步包围;4月增加兵力,并组成围长指挥部。对长春实行长围久困,展开政治攻势和经济封锁。至9月,东北解放军多次粉碎长春守军突围和抢粮的企图,共歼其4000余人,并争取1.8万余人投降。10月14日,解放军攻克锦州,东北战局发生急剧变化,困守长春的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将军于17日率部起义。解放军控制长春东城。19日,西城防区内的新编第7军官兵也纷纷投诚。随后,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至此,长春和平解放。
  1948年5月,东北解放军统帅林彪先打长春的部署被毛主席否定,于是采取了“围而不打”,即以大部队先插到南边攻陷锦州,再下沈阳,迫使长春守军被迫投降的战术。最后不战而攻下长春。1948年6月5日,林彪、罗荣桓下达《围困长春办法》,决定对长春实行“久困长围”方针。要求采取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手段,围困长春。 6月中旬,东北野战军进一步明确对长春实施“久困长围,政治攻势,经济斗争”的总方针,组成围城指挥所,由肖劲光任司令,肖华任政委,统一指挥第12纵队的第34、35师,第6纵队第18师,独立第6、7、8、9、10师共八个步兵师及一个炮兵团担负围城任务。自6月25日起,对长春正式开始实行久困长围。以方圆45公里,纵深25公里为范围划为封锁区,禁止粮食、燃料、蔬菜等一切生活必需品运入长春,禁止人员出城。对有十万重兵守备坚固设防严密的大城市实行围困,在解放军战史上还是首次,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好在斗争中摸索总结。东北解放军在包围长春后成功地采取了军事包围、政治攻势和经济封锁三结合的方针,最后拿下长春。

长春是在伪满沦陷期间膨胀发展起来的城市。“九一八”前后,日本集中国内一批一流专家,采用欧美式建设理论,到长春进行规划设计。绿化系统,既吸收了霍德华的田园城市理论,又注意到整体环境。新区采用分流制的排水系统,以保持公园绿地流水清洁,利用天然沟渠造成借助于地形的绿化带。主要干道采用电力、电讯、照明线路地下化,新住宅区设置电力路线走廊。为适应三十年代城市交通方式,采用平面环状交叉,设计了许多圆形广场。人口也由“九一八”前的十五万,剧增到“九一八”前的七十万左右。其中日本人为十四万。长春围困战前,居民为五十万左右。

五个月的围困,全城七百余万平方米建筑,230万平方米被破坏。一切木质结构部分,大到房架,小到交通标志牌,乃至沥青路面,或用于修筑工事,或充作燃料,而一切可以当做食物的东西,如树皮、树叶之类,都被尽情地送入口中,化作维系呼吸运动的热量。战后长春只剩下十七万人。一是存有幻想,二是顾及军心士气面子,围困之处,国民党不准百姓离城。尚传道提出“人人种地,日日练兵”,号召军民同舟共济,保卫长春。郑洞国也称:在台湾国军正在训练大批美械新军,即将开赴东北地区大举反攻,长春国军只要守住半年左右,大局就能扭转。但是全城近五十万张民众的嘴,也间接地成了守城国民党军队的的沉重负担。7月下旬,蒋介石致电郑洞国,从8月1日起,疏散长春哨卡内人口,只准出卡,不准再进。但围城的东北解放军却早已森严壁垒。

6月28日,一兵团政委萧华在围城政工会议上说:敌人疏散人口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一、强迫逼出;二、组织群众向我请愿;三、 搞抬价政策,收买存粮,逼得群众无法生活不能不外逃;四、出击护送群众出境。因次我对长春外出人员一律阻止,但不能打骂群众,纵有个别快饿死者须要处理时,也要由团负责,但不应为一般部队执行,更不能成为围城部队的思想。8月17日,一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在围城部队高干会议上的报告中说:在围城时期,基本上还是执行围困封锁,禁止人民与长春市之来往,禁止与长春之贸易关系。但在我警戒线附近,因蒋匪之抢掠驱逐与强制疏散而奄奄待毙之饥民很多,死亡率很大。这些人已经不可能回到长春市内增加敌人之负担,故我们还是必须加以救济。这对我们的政治影响及部队的影响是很大的。关于放出与救济这些难民有以下几个原则: 甲、难民已进入警戒线内及警戒线外附近之地区,或我军攻占之地区,对是饥饿死亡很严重者,放出或予以就地救济,至于城内及敌乘隙新疏散出来之难民则暂不能救济,待调查之后听候处理,对于尚存有粮食,或将存粮出卖者不予放出。 乙、不是大批号召及整批自流的放出,而是在部分地区(即指定一定的放行之道路)采取部分的放行,故可先派工作人员进入难民地区进行调查,将真正的难民予以组织,告以放行之时间地点,并予以证明,每一期预计放行之数目要先期报告,以便准备救济。丙、在放出之难民中,工人与学生可以吸收者经难民处理委员会转至适当地点收容,但不是号召城内工人学生都出来。对于真正有特殊技术之人才,可以号召争取其出来,亦送委员会。9月9日 “林罗刘谭”在给毛泽东的报告中说:(一)我之对策主要禁止通行,第一线上五十米设一哨兵,并有铁丝网壕沟,严密结合部,消灭间隙,不让难民出来,出来者劝阻回去。此法初期有效,但后来饥饿情况愈来愈严重,饥民变乘夜或与白昼大批蜂拥而出,经我赶回后,群集于敌我警戒线之中间地带,由此饿毙者甚多,仅城东八里堡一带,死亡即约两千。八月处经我部分放出,三天内共收两万余,但城内难民,立即又被疏散出数万,这一真空地带又被塞满。此时市内高粱价由七百万跌为五百万,经再度封锁又回涨,很快升至一千万。故在封锁斗争中,必须采取基本禁止出入,已经出来者可酌量分批陆续放出,但不可作一次与大量放出,使敌不能于短期内达成迅速疏散。如全不放出,则饿死者太多,影响亦不好。(二)不让饥民出城,已经出来者要堵回去,这对饥民对部队战士,都是很费解释的。饥民们会对我表示不满,怨言特多说∶“八路见死不救”。他们成群跪在我哨兵面前央求放行,有的将婴儿小孩丢了就跑,有的持绳在我岗哨前上吊。战士见此惨状心肠顿软,有陪同饥民跪下一道哭的,说是“上级命令我也无法”。更有将难民偷放过去的。经纠正后,又发现了另一偏向,即打骂捆绑以致开枪射击难民,致引起死亡(打死打伤者尚无统计)。 尚传道在回忆录中也曾写道∶“根据人民政府进城后确实统计,由于国民党‘杀民’政策饿、病而死的长春市民共达十二万人。”

辽沈战役”之时,长春的国民党守将是郑洞国将军。他是与孙立人、戴安谰、杜聿明、廖耀湘齐名的国民党抗战名将。守城的主力部队也是国民党骁勇善战的王牌军队新7军和来自云南的国民党第60军共计10万重兵。10月10日国民党双十节,蒋介石派飞机到长春,给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空投手令,命其不惜代价向沈阳突围。郑洞国回电:不能突围。10月14日,解放军攻占锦州,国军大势已去。10月15日,蒋介石再次向长春空投手谕:“否则,即以违抗命令论罪,应受严厉之军纪制裁。”同时,蒋介石还附郑洞国一纸亲笔信:“倘再迟延,将不能等候矣。”

但此时的国民党守军已经在久围之下,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守备东城区的国民党第60军增泽生将军,在中共的积极劝说下于10月16日选择了率部起义。一夜之间,半个长春就变成了东北解放军的防守阵地,这是守卫长春西城区的新7军万万没有想到的。对面三十公尺的半面城池一下子已经就成了解放军的阵地。驻扎在中央银行的国民党东北“剿总”第一兵团司令部的高级指挥员和国民党新7军的长官们,迫于形势的压力下连忙同解放军接洽商讨投诚事宜。可是别的都好办,就是司令官郑洞国“誓死不投降”。10月17日上午,在得知60军起义后,郑洞国召集新7军师长以上军官开会。与会者默无一言。末了,郑洞国的一位老部下站起来说:目前情况,突围已不可能,建议司令官暂时维持现状,再徐图别策吧。 晚上,郑洞国探望抱病在床的李鸿。李鸿的伤寒并不重,却装成不能多说话的样子。军部的其他将领也有意回避郑洞国。“我感到情况有些异样。后来才知道,他们已与解放军接洽投诚了。”郑洞国在回忆录中如是描述。在解放军的巨大军事和精神压力下,新七军于18日决定投降,以营为单位放下武器。缴械仅仅一个小时,仅38师的武器就堆放了四个篮球场那么大,仿佛四座小山。19日10时,解放军受降部队在新七军代表引导下,从四面八方开入市区,整个长春市只剩下一座中央银行大楼尚为国军占领。这里是郑洞国最后坚守的据点。

但已经大势所趋,新7军全兵团指挥员除了郑洞国之外没一人坚持再战,并且已不能再战。于是在兵团副参谋长杨友梅和新七军副军长史说、参谋长龙国钧的周旋、安排下(当时兵团司令郑洞国正在中央银行内养病,具体事宜均由兵团副参谋长杨友梅负责;新7军的军长李鸿突患伤寒,新七军的工作由副军长史说和参谋长龙国钧负责),经解放军同意,10月21日早4点,中央银行大楼——国民党东北“剿总”第一兵团指挥部,突然枪炮声大响(我母亲听到的枪炮声)。但那些少数的守军只是在做戏,在做给他们的长官郑洞国看,也是在做给蒋介石看:我们抵抗共军的进攻了,可是还是被共军消灭了。就在枪炮大作的同时,郑洞国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来生再见。然后,郑洞国欲自杀,却找不到手枪,原来,早就料到他会走这步棋的杨友梅,事先已让卫兵把他的手枪藏起来了。自杀不成,郑洞国只好听从部下的摆布了。这些部下硬是带着自己的司令,向解放军投诚,使其免遭杀身之祸。

   旷日持久的国共长春围困战,终于在48年10月的一个长春初秋的早晨迎来了最后的守宫。


一场有如人间浩劫的长春被围战役 http://music1575.blog.hexun.com/27617915_d.html
    1948年国共长春被围战役,可能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大的一场人间浩劫,长春市现存的老人至今提及这段往事都会长叹不已。当时与母亲家隔街对面是一开粮油店的老板,长春被围后,粮店粮食均被悉数充军,开粮店的人竟然也如同众多百姓一样朝不保夕,后来无奈走向逃出长春城的出卡子死亡之路。母亲回忆,据当时一起出逃的活下来的邻人讲:那个粮店老板出卡子后竟被盼望已久的第一顿饱饭给撑死,这不能不说是多么大的一出人间悲剧,但又恰恰地带有了幽默的色彩,真的称的上是一生与粮为伴,至死不渝。

   今年四月下旬我去大连公出,顺便拜访了舅舅家已近七十岁的大哥,当年长春被围时他与舅舅也一起出了卡子,至今回忆起那段惨痛经历仍然心有余悸。酒桌上他对我讲述了他们全家逃出长春的那段难忘情景,当年舅舅带着全家推了一辆小车出了国民党的哨卡后,就到了国共两军之间缓冲的死亡地带,前方有东北解放军的哨卡鸣枪不让前行,后面国民党兵也鸣枪不让返城,于是在这块中间地带上一下子滞留了了大量的出逃难民。沿途饿死倒地的灾民无数,奄奄一息的人也很多,而到了夜里这块地带更是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但也有些人在这个地带上发了大财,用少量的食物就能换取灾民大量的金银硬通货。舅舅临离开长春时,听说了一些出卡子艰难的传闻,于是早有所准备,偷偷备了两套医院医生用的听诊器,在中间地带苦熬了三天,通过中间地带的传话人传话,当时急缺医疗设备的解放军才同意舅舅全家的放行,被编入了一个允许出卡的临时人员的暂住点。舅家大哥说:当时年轻人和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以及有解放军急缺器材的人还是可以分批次的允许被放行的。

    由于大哥当时还只是一个孩子,他还清晰记得刚出国民党哨卡走不远处,有一个地方,坐满了上百个被遗弃的孩子。据讲:那些孩子大多是被国民党军官遗弃的,由于城里已经没有了生路,那些自身都很难保的军官已经照顾不了了这些还小的嗷嗷待哺的孩子,只能把他们集中遗弃在这个百姓出卡子的必经之路上,仅寄一线希望指望出卡子的百姓能把他们带走,给这些孩子带一线生机。据讲确实也有好看的、机灵的孩子被个别少数的百姓挑走,但大多数孩子最后还是在那里自生自灭了,大哥现在还记得经过那段路时,许多坐在那里的孩子惶恐无助的眼神,以及有气无力的哭声和那些已经倒毙了的小小孩子的尸体,由于当时舅家大哥也是那么大差不多的孩子,至今回忆起这段依旧惨痛不已,他说这段记忆将会终生难以忘却的。

    其实长春被围的初期,对生活在这座城市大约50余万百姓的影响还并不算大,在临围长春的1948年春节前后,长春周边的吉林市和周围的一些城镇有钱人都因共产党的解放往长春跑,而稍富一些的农民由于东北解放军在农村的土改也纷纷跑进长春城,据讲当时从农村逃进长春的大车、爬犁也是络绎不绝。而正是这些周边市县乡村陆续涌来的惧怕解放的特殊民众,在撤进长春后由于没有太多家底和存粮结果被围后最先糟了秧。当年的八月初,长春市区内开始出现在马路和大街上有饿死人的现象,一些尸体在城市的角落里陆续出现。那时因天气炎热,为了避免瘟疫的出现,国民党长春市政府就成立了许多运尸队,黎明前开始收尸。尸体刚出现的时候运尸队还能够及时地用救护车送往各个医院的太平间。可是没几天,许多医院的太平间死尸就装满了,又过一些天,运尸队就组织了几十辆大马车把尸体全部运到郊外,挖坑深埋。到了八月末,饿死的人更多了,运尸队大白天就开始收尸,随便草草仍到郊外。于是又形成了狗吃人,人再吃狗的可怕循环。据讲当时长春周边郊外的狗因吃死人变得格外的肥,后来以致那些狗,竟吃红了眼,见到活人都上来猛咬。长春解放后,政府无奈组织了打狗队,光在市郊打狗就打了一个多星期。而到了九月末,城中室内室外饿死的人太多了,运尸队根本运不过来,也就只能就地解散了。

    据48年10月24日当时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喉舌《中央日报》,在一篇《长春国防守经过》中的报道:“据最低的估计,长春四周匪军前线野地里,从六月末到十月初,四个月中,前后堆积男女老少尸骨不下十五万具。”长春变成不折不扣的死城,饿殍之城,白骨之城。另据后来东北解放军战后统计,围困长春战役一共饿死百姓10到12万之多,这个数字后来原国民党东北剿匪副总司令郑洞国也默然认可。

    长春百姓大批量出逃,东北解放军鉴于城内居民成分复杂,尤其不少国民党军政人员也化装成难民试图混出城等众多原因,在开始之初,围城部队一度对出城者在严格审查后才予以放行。后因在中间地带死亡民众剧增,到了八月中旬部队下令在指定哨卡一律放灾民过封锁线,并及时对出城灾民予以救济,后统计出城难民共被收容十五万余人。而据传,城中走不了的百姓人吃人、用死人炼油再做食品卖、更有人炸人肉丸子贩卖等众多伤天害理之事,确实也大多存在,母亲也知道当时国民党军队曾枪毙那个做人肉丸子贩卖的不法商人之事。

一个老人眼中的国共长春被围战役
http://music1575.blog.hexun.com/27543664_d.html

   前些天母亲单位送来数袋新大米,我欲把两袋有些生虫的陈米扔出,母亲说:不行!你信吗?这两袋米若在长春被围时,能换来我们居住的整个楼。我无言,于是母亲再次念叨起长春被围时她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悠悠往事重浮心头。
    长春被围时,母亲已上高中,当时正是国共两军争夺东北之时。世道混乱、民生凋零,许多事情,许多情景至今已年迈的母亲都历历在目。那时在母亲学校,国共两党都在积极争取青年学生,有一进步教师在学校一夜之间到处都洒满传单后突然失踪。解放后,年轻的母亲在省委食堂吃饭再见到他时,那位教师已是省委的宣传部部长了。母亲回忆,长春被围的初期,家中还有一些粮食,但我的姥姥执意要在院中打井,结果井打了很多天才见到水,许多粮食都被打井的工人和帮忙打井的人吃掉了,打井虽然浪费了许多粮食,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还是这口井,救了我母亲的一条性命。

    当时被解放军围在长春城中的国名党军最初还算是军纪严明,母亲家那边驻扎的是被当时长春老百姓称为“六十熊”的增泽生率领的国民党第六十军(后来全军起义后,经休整改编派到了朝鲜,在参加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可一点都不熊),而被围在长春的另一只国民党部队,是王牌主力新七军。随着被围的时间持续,国民党军可就满街乱窜找吃的了,来自沈阳的飞机每天都会向城中的军队空投有限的粮食,有时是降落伞,后来索性直接就是米袋子,百姓的房顶也经常被砸漏,母亲的一个同学家中就被从天而降的米袋子砸坏,人也受了伤。但军队的粮食谁都不能动,若强抢或偷藏会被枪毙的。城中的百姓最初还有存粮,但慢慢地也就无粮可吃,漫长的饥饿随之而来。人们无粮,就四处寻找所有能吃的东西代替,整个城中人心惶惶,家里有粮的也不敢报露,否则会带来杀身之祸。母亲记得家中当时曾养只小猫,每天趴在窗台上,饿的脖子都抬不起来,眼睛也睁不开,后来不知了去向。母亲还曾看见两个国民党士兵提着枪,步履缓慢地抓一只饿的如他们一样瘦弱的小猫。由于饥饿,同城的两只国民党军也开始抢夺空投的粮食,母亲还记得,军队有时也枪毙抢粮的军人,有个被枪毙的军人是一个容貌很英俊的年轻人,当时穿的是洗的发白、异常干净的军队衬衣。

    围困的持续使许多百姓纷纷冒死出逃长春,当时母亲与姥姥虽家中没粮,但每天还能吃一点存下来的糠来维持,而我大舅家由于孩子多,实在难于在长春继续生存,就冒死全家去出卡子。母亲回忆那时长春现在的南关大桥就是一个国民党士兵的卡子,国民党士兵允许城中的百姓出逃,但过了南关桥往前需要走很远才到解放军的哨卡,这个漫长的缓冲区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很多出逃百姓的死路。当时的东北解放军,是有条件、有时间段地允许城里的百姓出逃,于是滞留在缓冲区的许多城中百姓在这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饥饿难挨,纷纷倒毙,饿死在出卡子的路上。但即使如此,出卡子对许多被围在城里的百姓来讲也是一条不得不走的死路,因为此时的城中也是遍地饿蜉,变成了死亡之城。

    当时的母亲由于姥姥身体不好,就只能目送我大舅推着小车出了长春南关的国民党哨卡,大舅临走时告诉我母亲,在他家厨房的一个暗格里,藏有一小碗蓖麻子,让我母亲取回家慢慢吃。结果饥饿的母亲取回蓖麻子,一尝很香就一口气全给吃了,于是回到家就中了毒,躺在床上,一病不起。母亲后来多次说幸亏姥姥当时打的那口井,在那条街上邻居大多出逃,连姥姥家对面开粮店的老板也因没粮全家出了卡子。但有一老中医因家里可能藏有存粮,就没有走。那些没走的邻居,大多每天都要来姥姥院中打水,于是姥姥便与那个老中医说,孩子吃蓖麻子中毒了,求他看看。老中医看完后说:主要还是饿的,于是每天来打水时,都会在水桶里面藏一碗或饭、或糠菜团子等食物偷偷带来救济我母亲,母亲说:也正因这老中医在余下的二十多日的生死相助,国民党军队终于起义投诚了,围困终于结束,才使母亲熬过了这场举世瞩目的生死之劫,得以生存。

    母亲至今还清晰的记起长春解放那天的情景,白天有些枪响,到了下午东北解放军就进了城,并分给了每户二斤小米,嘱咐要熬粥喝,不要做干饭吃。母亲还清晰的记得在夜色中看到的解放军贴出的告示,下面有东北解放军占领长春的第一位领导人的签字:林枫。
博望侯 发表于 2010-4-24 21:16


    不发帖不代表我不能说我了解的事情吧?家里长辈经历过的事,他们说的基本也都差不多,怎么了?发帖数不代表什么吧?
madman36 发表于 2010-4-24 21:38


对,代表不到3岁的人回忆起了60年前的细节。
madman36 发表于 2010-4-24 21:38


对,代表不到3岁的人回忆起了60年前的细节。
madman36 发表于 2010-4-24 21:38


对,代表不到3岁的人回忆起了60年前的细节。
gly001 发表于 2010-4-24 20:42
城破之时国军的存粮足得很……

对,代表不到3岁的人回忆起了60年前的细节。
博望侯 发表于 2010-4-24 21:44


至少他对于长春的街道和地区名称描写都是正确的。至于回忆起细节?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编的,但是我家里人说的跟这个差不多。家里人要是不跟TG交通员混,也饿死了。
对,代表不到3岁的人回忆起了60年前的细节。
博望侯 发表于 2010-4-24 21:44


至少他对于长春的街道和地区名称描写都是正确的。至于回忆起细节?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编的,但是我家里人说的跟这个差不多。家里人要是不跟TG交通员混,也饿死了。

至少他对于长春的街道和地区名称描写都是正确的。至于回忆起细节?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编的,但是我家里人 ...
madman36 发表于 2010-4-24 21:50



跟TG交通员混?怎么混法?在城里混?在哨卡混?在城里混,莫非交通员是地下党?你长辈怎么知道人家是地下党?TG这纪律真够松弛的,而且TG地下党的粮食用来周济你家长辈?他看来粮食不少么。在哨卡混,你家长辈整天周旋在两军阵前?

地名对有什么,买张老地图,啥说不对的。
至少他对于长春的街道和地区名称描写都是正确的。至于回忆起细节?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编的,但是我家里人 ...
madman36 发表于 2010-4-24 21:50



跟TG交通员混?怎么混法?在城里混?在哨卡混?在城里混,莫非交通员是地下党?你长辈怎么知道人家是地下党?TG这纪律真够松弛的,而且TG地下党的粮食用来周济你家长辈?他看来粮食不少么。在哨卡混,你家长辈整天周旋在两军阵前?

地名对有什么,买张老地图,啥说不对的。


回复 36# 博望侯


护送交通员出城 怎么了?粮食?那时候 有粮食就是爹,就是爷!一个大饼子吃三天,半个大饼子换个媳妇的生活想必您一定没经历过,你也没法想象!

回复 36# 博望侯


护送交通员出城 怎么了?粮食?那时候 有粮食就是爹,就是爷!一个大饼子吃三天,半个大饼子换个媳妇的生活想必您一定没经历过,你也没法想象!

回复  博望侯


护送交通员出城 怎么了?粮食?那时候 有粮食就是爹,就是爷!
madman36 发表于 2010-4-24 21:59


护送?原来是革命家庭啊,失敬,失敬  :D:D

TG交通员,视纪律为无物呀,一定要批评。

对了,曾泽生部是有地下党活动的,呃,再不你家是国军?护送?猛。
回复  博望侯


护送交通员出城 怎么了?粮食?那时候 有粮食就是爹,就是爷!
madman36 发表于 2010-4-24 21:59


护送?原来是革命家庭啊,失敬,失敬  :D:D

TG交通员,视纪律为无物呀,一定要批评。

对了,曾泽生部是有地下党活动的,呃,再不你家是国军?护送?猛。


我碰到过一个从长春逃出来的台湾老头,他说的情况和故事大致差不多。他爸当时在外地做生意,他妈带着一家在长春被围。情况恶劣后,他妈决定带一家往外闯。在关口被解放军拦住,一帮百姓哭天喊地,后来解放军战士实在看不下去,一摆手说,“不管了,不管了”。结果当时在场的几十个百姓一涌而过。他就这样捡了条命。

他也说到半路上有些被遗弃的婴儿在那里等死的惨状。

我碰到过一个从长春逃出来的台湾老头,他说的情况和故事大致差不多。他爸当时在外地做生意,他妈带着一家在长春被围。情况恶劣后,他妈决定带一家往外闯。在关口被解放军拦住,一帮百姓哭天喊地,后来解放军战士实在看不下去,一摆手说,“不管了,不管了”。结果当时在场的几十个百姓一涌而过。他就这样捡了条命。

他也说到半路上有些被遗弃的婴儿在那里等死的惨状。
博望侯 发表于 2010-4-24 22:01

打个简单的比方。给你两块饼 让你送出城,完了人家到对面解放军哨卡直接进去了,就是不说是什么人,你能不知道么?